五四青年教師演講稿5篇

來源:文萃谷 2.93W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現如今,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四青年教師演講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五四青年教師演講稿5篇

五四青年教師演講稿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五月的春風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飄香,和著春潮,伴著夏韻,在花海燦爛奪目的季節裡,我們迎來了“五四”運動九十五週年。

我們生活在一個靚麗的季節,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字眼,我們要去追回與你同行、釋放自己青春的能量。

青,是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春,是季節,是成長的季節,青春就濁出成在成長季節的那片生命的綠色,是陽光下那片燦爛的笑容。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它也許是你人生的一處驛站,不過請記住,即使它象一顆流星,我們也要努力讓它成為一次輝煌的閃現,不懼艱難困險,敢於拼搏,志比雲天。

高中時代,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知道,風雨會使我們變得強壯,挫折會使我們變得堅強。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質,來自於風雨的洗禮和生活的磨礪,我們要面對山峰,去欣賞它的風光,面對未來去爭創人生的輝煌,這樣才能體現生命的價值。

有人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中國經過幾十年來的艱苦建設,已取得了“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迅猛發展,但我們不要忘記,我們仍然是個發展中的國家,還有許許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發展,要想國家富強,就必須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五四運動30年後,新中國成立了。火紅的青春足跡與共和國的發展歷程緊相伴隨。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報名參加軍事幹部學校的清華學子超過應召人數的9倍,沒被招收的難過的掉淚。全國各地兩次報名參軍的青年達70萬人。第一個五年計劃“把青春獻給祖國”成為全國青年的行動口號。第一支青年突擊隊在北京展覽館工地誕生,引來全國13萬名青年跟隨。20萬青年高唱《墾荒隊員之歌》奔赴邊疆,為新中國農業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新中國青年的艱苦奉獻和創造激情支撐起社會大廈,更留下永恆的精神財富,毛澤東同志熱情褒揚:“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他們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在社會主義時代尤其是這樣。”

在二十世紀,中華民族前進的道路上,中國共青團留下了英勇奮鬥的足跡,做出了無愧於歷史的貢獻。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世紀,中國共青團,將以新的面貌,面向新世紀,以新的作為開創新的`事業,在中華民族振興史上繼續譜寫光輝的篇章。

我們緬懷“五四”先驅們的業績,回顧中國人民和青年在整個世紀,走過的歷程,作為當代青年團員應當秉承民族精神,高舉“五四”火炬,肩負時代責任,讓我們用知識加汗水,以滿腔熱情,去開拓、去創造、去擁抱新希望,來迎接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世紀吧。

青春是什麼?青春可以是潛心於科學研究,十年磨一劍;青春還可以是紮根於邊疆,一心謀發展;青春更可以是手擎炸藥包炸碉堡時那一聲驚天動地的吶喊聲。青春是整個人生旅程中最絢麗的一站,最奇妙的一站,最燦爛的一站。青春孕育著無窮無盡的能量等著我們去開採,去挖掘,去釋放。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對於人生價值的認識、詮釋,乃至於實現,而青春正是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黃金時期。青春需要實現人生價值。

青年朋友們,不,戰友們,前進的號角已經吹響,未來在向我們召喚,歷史將會永遠記住我們的身影,前進吧,前進吧,讓我們釋放青春的能量,點燃激情的青春夢想。

五四青年教師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一校興衰,我的》,聽到這個題目,我們一定會想到:責任,主人。是的,從我們在新一一校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們就成了他的主人,我們是學校的主人,是我們許許多多的一校人組成了這個大家庭。為了這個家的生存發展,為了這個家的繁榮幸福,一批批的教師讓青春在這裡閃光,一批批的教師讓汗水在這裡盡情揮灑,從幼稚到成熟,從青絲變白髮,這裡讓我們付出了太多的情,太多的愛,因為這裡有我們熱愛的事業,有我們人生的追求,身為一校人,我們自豪,因為我有一個充滿活力,銳意創新,不斷進取的領導班子,我們有一批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聰明,可親可敬的教師隊伍,我們有一群陽光可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孩子們。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有許許多多的家長給我們的那份厚重的信任。

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是一校人,我們在享受著一校帶給我們的榮耀,同時我們也是自豪的,因為我們在這裡更分擔著一校的責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校興衰,我們每位一校人的責任’。說起責任,有人會覺得嚴肅,會覺得沉重。翻開字典我得到了責任最準確的描述:責任是分內應該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擔應該承擔的任務,完成應當完成的使命,做好應當做好的工作。這裡出現了幾個“應當”,我們教師的“應當”是什麼?我們都知道教師的工作是一分良心活,是自己的良知和喚醒他人良知相輔相成的工作,“學校無小事,處處皆教育”,“教師無小節,事事皆楷模”我們的責任充盈在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反應在學校的每一個學生的身上:學生行為規範,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生的學習習慣,校園的環境衛生,學校的文化建設等等,哪一樣不與責任相連,哪一樣與責任無關?慶幸的是:我們勇於把這些責任承擔。你看,我校領導率先垂範,團結進取,具向心力,有凝聚力。我校的教師愛崗敬業,嚴於律已,受學生愛戴,得到家長的信任,我校學生畢業成績突出,在市區等大型活動中表現卓越,為學校爭得許多榮譽……一切的一切,都證明著我們在承擔著自己的責任,盡著自己應盡的義務。

親愛的同事們,隨著教育的改革,面對著我們學校客觀條件不可改變的事實,我們學校現在面臨著許多發展的危機,但我們一定要堅信,只要大家同心協力,發揚團結拼搏的精神,積極主動承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我們一校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未來屬於我們—90後。首先說一下我對90後的看法:其實我是很討厭用幾0後來劃分人與人的。有一群人,莫名其妙的被貼上了“×0後”的標籤。“70”後,“80”後,“90”後甚至“00後”,而我們這些中學生、大學生就是所謂的“90”後。關於90後,評論可真是不少。報紙上,網路上,新聞裡,到處都充斥著“90後”的字眼。負面評價很多:“垮掉的一代”“草莓一族”“我們的花朵怎麼了”“墮落的90後”……反擊的話語也很多:“我們這個年齡最燦爛”“我們有我們的個性”“你們不理解90後”……總之,哪裡出現“90後”哪裡就會發生一場脣槍舌戰。說到這,大家是否想起了當初人們對80後的指責與讚揚呢?按這樣發展下去,不久後我們的“接班人”又該是那些00後的小弟弟小妹妹們了。所以我說,用幾零後來劃分年齡是一種很愚蠢的行為!

可無論這種行為愚不愚蠢,90後還是橫空出世了並鬧的風風火火。無論90後到底墮不墮落,頹不頹廢,中國的未來,世界的未來總是會輪到我們90後去承擔,社會總是需要我們90後去面對。無論怎樣---未來,終究是要屬於我們90後的。

我出生於1997年,是一個地地道道的“90後”。我總能聽見家長,老師們的抱怨聲:

“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啊,讓他幹什麼他不幹什麼,總是和我對著幹!我們小時候的時候可聽話了,老師說什麼我們就做什麼。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我認為此言差矣!首先我來反駁“我們小時候可聽話了”這句話。有一門學問叫心理學,調查顯示,當一個人對一件事物不滿意時(事物可以是一個人,一件事),他就會想當然的認為自己和那個事物是相反的,他會給自己心理暗示。而“我們小時候可聽話了”也不過是自己的心理暗示,很可能不是真的。隊以這一點我是有證據的。我曾經看過媽媽的國中日記,那時候她八年級。我媽媽日記裡關於對老師和學校的不滿情緒一點也不少,抱怨的話非常之多。至於她們小時候多麼聽話,恐怕她們自己也記不清了。有一點是必須承認的:當一個人處於青春期的時候,他會產生一種長大了的感覺,什麼事情不想再依賴父母和老師,自己有主見了,自己的事情總想自己做,不讓父母和老師插手。大人們給他們的意見他們也不再信服,而是什麼都想自己去探索。這種心理是非常正常的,只要是人類,就一定會有這種心理,無論是70後還是60後。可為什麼90後的叛逆就被那麼的誇大和加重呢?因為資訊發達了,網路,新聞,報紙,無時無刻不再傳遞著新的資訊。現在又是一個較為以前更民主的社會,所以90後的叛逆就被無限的誇大。結果往往是這樣:你越說我叛逆,我越叛逆。你越說我墮落,我偏要喜歡非主流。你越說我不懂事,我偏追星。你越說我做作,我越做作!

大可不必這樣。現在,就讓我替90後們說幾句話。

我們和你們不一樣,你們是伴著玻璃球和皮筋長大,我們是伴著電腦和現代科技長大的;你們生活的年代中國還很窮,對外也沒什麼來往;我們生活的年代經濟發達,我們嚮往國外的自由與奔放,我們不拘泥於一格;你們推崇的偶像是費翔,而我們聽著流行音樂長大,喜歡的是邁克爾傑克遜和布蘭妮;你們看的書是小人書聰明的一休,我們看的是日本動漫火影,海賊王和柯南。我們有我們的觀點,我們有我們的看法,請不要將你們的思想強加到我們身上。如果你們將一株幼梅彎成你喜歡的姿勢,固然很美,可是卻找不到一絲自然的神韻。難道這不是一種悲劇嗎?不要以為我們只會哈韓哈日,我們一樣是愛國的。當我們看到汶川大地震,我們同樣留下了感動與揪心的淚水!不要以為我們只喜歡看小說,我們一樣熱愛中國古典文學,我們一樣痴迷於紅樓夢,一樣痴迷於三國。我們是年輕的一代,未來屬於我們90後,請老師和家長理解!

接下來我也要替我們的家長,老師,社會評論家們說幾句話。

我們是聰明的,但我們也是幼稚的。我們還沒有完全正確認識社會,辨別是非的能力。多少青少年沉迷於網路遊戲,下場慘烈?多少青少年看了一些什麼青春文學的就早戀,結果陷入痛苦的深淵?多少青少年盲目崇拜社會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早早學會了抽菸,酗酒甚至打架鬥毆,傷亡慘重?我們涉世不深,有些事情自己認為是好的,是對的,很“酷”很有“個性”,而盲目去喜愛,去崇拜,然而它就是錯的,是庸俗的。我曾經和一個網路遊戲上癮者聊過天。我問他,網遊是虛擬的,沒有任何意義,你為什麼還要去沉迷,去做一件沒有任何意義的事?他說,因為好玩。我說,好玩的東西有的是,你還沒嘗試過,為什麼非去喜歡網路遊戲?他又說,因為很多人都喜歡。看吧,這就是90後沉迷於網遊的原因:好玩,很多人都喜歡。我們幼稚的以為,流行的東西就一定是好的。就非主流憂傷,青春文學,還有90後們一度崇拜的“悲傷逆流成河”的郭敬明還的青春疼痛系列。如果我們去細細品味了魯迅,老舍等大家的文章,就會發現這種內容空洞,華麗的虛偽,只有做作的漂亮文字的文章是多麼不值得一看!什麼憂傷,什麼疼痛,這不是我們應該能感受到的。那些已經在社會打拼了多少年的成功與失敗的人士,像那些偉大的作家們,冰心,顧城,林海音,魯迅,畢淑敏,他們經歷過那麼多的挫折還沒有說什麼憂傷和疼痛,我們中學生為什麼要去喜歡那種虛偽做作的文字呢?我們要真實,要樂觀,不要沉迷於那些虛擬的,虛偽的東西,更不要把其稱之為“酷”“有個性”。什麼叫個性?能堅持自己的人生態度,自己的為人處事原則,不盲從,這才叫個性。我們要做真正有個性的90後,這樣我們才不會被稱為“草莓一族”,這樣我們才擔當的起出屬於我們的未來。

永遠不要逃避,像魯迅一樣去面對現實吧。你永遠不可能成為陶淵明,所以遇到困難要去面對!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我們已經褪去了幼稚浮華的外衣,取而代之的是發自內心的成熟。等到有一天,我們能夠微笑著去面對生活,讓當初對我們90後不屑的人驚訝,我們就可以擔當起社會的重任了。我們永遠要記住: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是屬於我們90後的!

謝謝大家。

七年十八班

五四青年教師演講稿3

只有“愛”才是暢想教育唯一的主旋律,而這句話詮釋了教育的根本。為了讓孩子紅花映的更鮮豔、更紅,我甘當綠葉,為了讓綠色帶給人間大地,我甘願當小草,為了為了那無悔的選擇,為了那一片純淨的天空,奉獻自己,永無止境!

五年前我懷著對幼兒的喜愛,帶著對幼教的憧憬,選擇了幼教專業,曾有人問過我:“當個幼兒園教師好不好”,我毫不猶豫的回答道:“好,因為我整天和一群可愛的孩子在一起,看著他們在自己的教育下一天天的快樂成長,自己決定特別的自豪”。直到半年前我踏進這個行業才真正的體會到這個行業的責任和價值。不經意間,將近一年的時光在平凡和平靜中悄然逝去,沒留下什麼驕人的成績,也沒做出什麼驚人的舉。我只是想在這平凡和樸實中,用教師的職業道德詮釋一個普通幼兒教師存在的價值。

愛是真誠的奉獻、愛是無私的付出。當孩子身體不舒服時,我會及時來到他們身邊,詢問病情,輕輕的`撫摸他們,讓他們不再無助;當孩子應為問題迷惑不解時,我會給他一個小小的提示,鼓勵他你是最棒的,知道他舒展眉頭。這一切的舉動,不是因為我要從孩子哪裡索取什麼,只是因為我是他們的老師、這是我的責任。多少次,下班時間過去了,望著正在哭泣還未被接走的孩子,我為他擦乾眼淚,給他講故事,唱兒歌,陪她做遊戲,因為我知道此刻我就是他的媽媽。

一位稱職的教師,首先就要對自己班上的孩子瞭如指掌,這是基礎。我經常詫異班裡的其他老是能說出很多孩子在家裡的表現,而這些往往是孩子們不願意讓老師知道的。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這些事情都是老師們在和家長溝通、交流時得來的資訊。針對孩子的這種情況,她都逐一提出不同的要求,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她在說話的同時,一邊還能用眼睛來幫忙,那眼神中有鼓勵、有溫柔、有提醒、也有嚴厲。別看他們年齡小,可他們的內心是豐富和敏感的,誰對他們好,他們都很明白。我不光要留心觀察,更要注意對他們的態度和方法。

成為一名真正的教師,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總是擔心因為自己的奉獻不夠而給教師這稱呼畫上不合格的一筆。轉眼半年過去了,漸漸的對幼兒教師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瞭解和感悟,不在是單純課本上的那些理論知識了。每當面對天真、純潔的孩子們;看到家長們把孩子交給老師時那種充滿期待和信賴的目光,我深深的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我肩上的責任是多麼的重大。我們頭上那些美譽也不僅僅是人們對我們職業的崇高評價,更是對教師的殷切期望啊!在我的心中責任與愛同等重要。

在我的工作中,集體給予的力量是無法取代的,幸運的是我們有一個年輕、充滿活力的、積極向上的大家庭。更有我們班裡配合默契、豐富經驗的張老師和楊老師,是她們讓我感受到幼兒園的溫暖,給予我那麼對的理解和呵護,她們是我工作中溫暖的依靠,非常高興我能在這樣一個團隊中工作和生活。

責任是愛的支柱,愛是責任的幸福回味。我無法說出哪個更重要。但我知道這兩樣缺一不可。朋友開玩笑說:“幼兒園裡的孩子是嘴容易教的。”而我卻開玩笑的說“幼兒園的孩子是最難教的”。說容易教是因為孩子什麼都不懂,教的時候任你發揮;說難教,也是因為孩子們什麼都不懂,所以出於責任心我們一定要教好他們。除此之外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

我慶幸自己是個很容易滿足的人,在感受了幼兒教育的瑣碎和忙碌之後,卻仍然喜愛我的職業,總能在瑣碎裡找到快了的理由。正所謂選我所愛,愛我所選。既然選擇可這份當初嚮往的事業,就安於平凡的工作,在平凡中享受快了吧。

讓我們把責任與愛真正的形成統一的整體,使每一位幼兒都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五四青年教師演講稿4

大家好!很榮幸有機會參加這個青年教師座談會。我也是一位正在成長的教師。我願和各位同事共同分享我八年來教育教學中的體會。

我想用三個詞語來概括我今天的說話內容,第一個詞語是感謝,第二個詞語是敢為,第三個詞語是感想。

1、感謝

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請允許我使用這最微小的美德。

感謝教育中心組織本次交流活動,讓我認識了這麼多優秀教師,學習到了優秀而獨特的教育教學經驗。

感謝大學畢業後,我來到了二中,這個充滿溫情的校園執教,八年裡我體會到更多的是關愛、友善、平等、交流、和諧、發展。

感謝學校導師帶徒活動,讓我這名年輕的教師迅速成長起來,成為班主任、備課組長、語文教研組長,允許我在鍛鍊中成長。

感謝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浪潮,讓我在教育教學中起到傳承的作用。

感謝學校組織各項教研活動,在參與活動中獲得經驗和啟示,取長補短、豐富自己、增厚積澱。

感謝我所帶的'三屆學生,是他們讓我懂得了師生間的溝通交流,陶醉在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之中。懂得了教學的藝術、為人師表的榮耀。

2、敢為

莎士比亞曾說過:本來無望的事,大膽嘗試,往往能成功。

我沒有沒有豪言壯語的氣魄,沒有華麗詞藻的堆砌,沒有催人淚下的文筆,只有來自心底那份最真摯的責任。

在導師帶徒的活動中,積極鍛鍊自己,多聽課、多學習、多下班級,積累了初步的教育教學經驗。

在擔任第一屆班主任時,認真管理班級、紮實班級基礎、順利完成首個任務,為現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擔任第二、三屆班主任時,敢於嘗試,任用班級幹部,抓好班風,形成良好的班級秩序,獲得學校和家長的好評。

在班級管理中,我敢於積極表揚,一個微笑、一句鼓勵、一個手勢都是我的法寶,因此在我的班級中表揚隨時發生,鼓勵無處不在。

在各種教學活動中,積極參與、鍛鍊膽量、提高水平、借鑑經驗、增長學識,這也是我迅速成長的重要途徑。

3、感想

曾經有一個故事至今使我記憶猶新,一個二十歲出頭的男孩因盜竊入獄,記者在採訪他時,問道你最恨的人有誰?他說,我第一恨的是我的父母,他們在我5歲時就離婚了,讓我成了個單親孩子。我第二恨的是我的朋友,是他們在我上國中時讓我學會了逃課、騙錢、輟學。我第三恨的是我的老師,是他們在我迷失方向時將我開除,第四恨的是這個社會,當我犯法的時候沒有人糾正我的錯誤。

話雖然有些強詞奪理,但無不讓我們這些教師感慨萬千。教師是教書育人,肩負著培養祖國下一代的重任,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這樣老師的心血才真正沒有白費。學生是很敏感和聰明的,他們很敏銳地能洞察到老師細小的言行舉止的背後的東西,教師的道德修養很容易影響到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因此,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陽光教師,用愛詮釋教育的真諦,用行為影響學生,用理想來教書,用心來育人”。

五四青年教師演講稿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上午好!

今天,站在這個演講臺上,我心裡忐忑不安。因為跟年輕教師相比,我沒有了那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跟年長教師相比,我的教學經驗還不夠富足,但是我又一想:那些比我弱的老師還在不斷努力,比我強的老師仍在盡心盡力,我又有什麼理由說放棄呢!所以我依然鼓起勇氣來到這裡參加比賽,我的演講假如有不到之處還請各位領導、老師指點迷津。我演講的題目是《精心耕耘靜待花開》!

十九年前,帶著青春的無限激情,滿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我踏上了教育這片神聖的熱土,成為一名光榮的國小教師。在三尺講臺上我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用真誠和愛心澆灌著每一棵幼苗茁壯成長。今天藉著這個機會我想把我的教學生活小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為此,我不斷加強學習,時刻不忘及時充電。經常參加各級教研活動,積極參與聽評課活動,深入研究教學方法,以飽滿的熱情走進新課程、踐行新課改,我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今天的我,雖然立志做個“好教師”卻仍然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好教師”,可我並不氣餒,我依然在為自己的理想極力追求著。我自信我是一個富足的人,因為我有那麼多的書等著我去讀,有那麼多渴求知識的眼睛等著我去潤澤,有那麼多的信任和鼓勵等著我去努力!

我很幸福,因為我有一幫實實在在的姐妹、一個非常溫馨和諧的大家庭——濮陽縣城關鎮東關國小。在這樣一個濃縮精華的團隊裡我不斷的成長、成熟。並且學會了感恩、理解、包容。學校每次組織的'探望老父母暖心活動,讓我懂得了孝順父母公婆勢在必行、親身體會到親情的可貴、生命的重要。

我又很幸運每次所帶班級的孩子都很乖巧懂事、好學上進,他們能及時替老師所想所憂、特別是班幹部他們就是我肢體的一部分,班級的凝聚力成就了我們的出色班集體,在學校舉行的各種活動中我們班的孩子總會脫穎而出、奪得冠軍!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具有示範性。“命令只會指揮人,榜樣卻能吸引人。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與眾不同,它高於母愛,大於友愛,勝於情愛。母愛容易出現溺寵,友愛重在禮尚往來,情愛少了幾多嚴謹。而師愛是嚴與愛的巧妙結合,是理智、科學的愛,是主動、積極的愛。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我們的愛不會付之東流,我們平淡的生活並不平凡!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工作中,我力求做到”嚴慈結合“,切切實實用一顆樸實的愛心精心的去照顧每一位孩子。在每次上課時,我都會以一種飽滿的精神狀態去對待我的學生,用愛去感染我的學生,讓學生時刻體會到老師的關注!記得有這麼一句話:當學生看起來最不需要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刻。

的確,作為一名老師真應該像園丁一樣,精心播種,耐心等待,因為不同種子的花期不同,只要給種子提供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陽光雨露,相信他們總有一天會花開枝頭。所以我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細心、耐心、愛心,精心耕耘、靜待花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