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小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考前練習題及答案

來源:文萃谷 1.26W

  一、選擇題

2016國小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考前練習題及答案

1.學過高等數學後有利於初等數學的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這屬於(  )。

A.順向正遷移

B.逆向正遷移

C.順向負遷移

D.逆向負遷移

2.物理課學習中形成的認真審題的態度及其審題的方法也將影響到化學科中的審題活動,這是一種(  )。

A.負遷移

B.垂直遷移

C.一般遷移

D.具體遷移

3.學習信息時,已學過的舊信息對學習新信息的抑制作用稱為(  )。

A.相似干擾

B.後攝干擾

C.接近干擾

D.前攝干擾

4.認為遷移是無條件的、自動發生的,這是(  )的觀點。

A.形式訓練説

B.共同要素説

C.經驗類化理論

D.關係轉換理論

5.老師上課前,先要引導學生複習上節課學過的相關內容,然後再進行新知識的學習。這種做法遵循的遷移理論是(  )。

A.關係説

B.認知結構的遷移觀

C.形式練習説

D.相同要素説

6.學生學習完直角後再學習鈍角,直角的學習對鈍角學習的影響是(  )。

A.順向正遷移

B.順向負遷移

C.逆向正遷移

D.逆向負遷移

7.心理定勢對解決問題(  )。

A.具有積極作用

B.具有消極作用

C.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

D.沒有作用

8.奧蘇伯爾接受了布魯納有關遷移的思想,提出了(  )遷移理論。

A.概括説

B.認知結構

C.相同要素説

D.關係轉換説

9.(  )的經驗類化理論強調概括化的經驗或原理在遷移中的作用。

A.奧蘇伯爾

B.桑代克

C.賈德

D.格式塔

10.依據心智技能的實踐模式,把主體在頭腦中應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執行,屬於心智技能的(  )。

A.原型定向階段

B.原型操作階段

C.原型內化階段

D.動作的認知階段

選擇題答案

1.【答案】B

【解析】正遷移和負遷移的區別點在促進和阻礙;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的區別點在先後的順序。正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如閲讀技能的掌握有助於寫作技能的形成。高等數學的學習能夠促進初等數學的學習,是典型的正遷移。另外,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得出,這句話強調的是後學習的高等數學對先學習的初等數學的影響,所以是逆向的。

2.【答案】C

【解析】根據遷移的影響效果,可分為正遷移與負遷移。正遷移產生的影響是積極的,負遷移產生的影響是消極的,排除A。垂直遷移又稱縱向遷移,指處於不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即上位的較高層次的經驗與下位的較低層次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排除B。根據遷移的內容來劃分,可以把遷移劃分為一般遷移和具體遷移。一般遷移也叫普遍遷移,是指一種學習中所習得的一般原理,原則和態度對另外一種具體學習的影響。

具體遷移是指學習發生遷移時,學習者原有的經驗的組成要素沒有發生變化,即抽象的結構沒有變化,只是將一種習得的經驗的組成要素重新組合並移用於另一種學習之中,例如跳水運動員不同動作項目的學習。

3.【答案】D

【解析】干擾可分前攝干擾與倒攝干擾兩種。前攝干擾指已學過的舊信息對學習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倒攝干擾指學習新信息對已有舊信息回憶的抑制作用。

4.【答案】A

【解析】形式訓練説是官能心理學 派提出的,他們認為,遷移是無條件的,遷移的產生是自動的。相同要素説認為:遷移是有條件的,只有具備相同的或相似的內容時,才能發生遷移。美國心理學家賈德的概括説認為,知識概括化的水平越高,遷移的範圍和可能性就越大。心理學家格式塔提出的關係轉換理論認為,遷移是指認識事物的關係。

5.【答案】B

【解析】認知結構的遷移觀認為,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對新知識學習發生影響,這就是遷移,所以,認知結構是知識學習發生遷移的重要原因。一切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已有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的,不受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影響的新學習是不存在的。

6.【答案】A

【解析】(1)根據遷移的影響方向,可分為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如果先前的學習對後繼學習發生的影響是順向遷移;後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產生的影響為逆向遷移。(2)根據遷移的影響效果,可分為正遷移與負遷移。正遷移產生的影響是積極的,負遷移產生的影響是消極的。題目中的遷移為先前的學習對後繼學習產生的積極的影響。

7.【答案】C

【解析】定勢對遷移的影響表現為兩種:促進和阻礙。定勢既可以成為積極的正遷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為負遷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為阻礙遷移產生的潛在的心理背景。心理定勢對解決問題既有積極也有消極作用。

8.【答案】B

【解析】美國教育心理學 家奧蘇伯爾曾提出認知結構遷移理論,認為任何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學習的基礎之上進行的,有意義的學習中一定有遷移。

9.【答案】C

【解析】賈德的經驗類化理論強調概括化的經驗或原理在遷移中的作用。該理論認為先前的學習之所以能遷移到後來的學習中,是因為在先前的學習中獲得的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應用於前後兩種學習中。至於兩種學習活動中所存在的共同成分,它們僅是遷移產生的必要前提,而產生遷移的關鍵則是學習者所概括出來的、並且是兩種活動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或概括化的`經驗。

10.【答案】B

【解析】(1)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瞭解外化或“物質化”了的心智活動方式或操作活動程序,瞭解原型的活動結構,從而使主體知道該做哪些動作和怎樣去完成這些動作,明確活動的方向。(2)原型操作:就是依據心智技能的實踐模式,把主體在頭腦中應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執行。(3)原型內化:就是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向頭腦內部轉化,由物質的、外顯的、展開的形式變成觀念的、內潛的、簡縮的形式的過程。所以選擇B。

  二、填空題

1.依據評價的功能,教學評價有_________評價與_________評價。

【答案】配置性診斷性

2.錯覺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不正確的、歪曲的__________。

【答案】知覺

3.最早研究羣體動力的心理學 家是_________。

【答案】勒温

4.論文題一般較常使用的有兩種類型: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有限制的問答題 開放式論文

5.心理輔導中人際關係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真誠與同感。

【答案】積極關注、尊重

6.在概念形成過程中,__________和比較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變式

7.在一門課程或教學活動結束後進行的評價叫做__________評價”。

【答案】總結性

8.瞭解操作活動的結構與要求,在頭腦中建立起操作活動定向映象的階段叫做__________。

【答案】操作定向

9.元認知是__________,即對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觀念與對認知行為的調節與控制。

【答案】對認知的認知

10.正式羣體的發展經歷了__________、聯合羣體和集體等三個階段。

【答案】鬆散羣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