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有風險,投資要謹慎

來源:文萃谷 3.04W

導語: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有了第一份自己掙來的薪水,體會父母親賺錢真是不容易。順利完成學業,剛踏入社會開始工作,想必一切是既新鮮又新奇,未來還有許多事物等着社會新鮮人適應,所以我們更應學會理財。

理財產品有風險,投資要謹慎

建議每月薪水簡易分為急用金、家用金、零用金、投資金四等份,把資金用途清楚劃分,才能有效管理,同時考慮收入有限的情況下,定期定額的理財策略最為合適,首要推薦以全球化佈局方式投資境外基金。每個月以父母及自己的名義,各定期定額5000元(新台幣,下同),以MSCI世界指數過去20年年平均報酬率約10%計算(理柏信息,新台幣計價,統計至2007年底),10年後累計的資產就有約205萬元,如果拉長時間至20年,資產累積效果更加明顯,有將近760萬元(上述數據以複利計算,並不代表特定投資工具亦不保證絕對獲利),時間及複利效益展露無遺。

年輕的投資人具有年齡上的優勢,提早開始定期定額全球型股票基金,不僅能用以開拓自己未來的成長性,也能預先準備送給父母親退休的大禮,完成為人子女盡孝的心意。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經理團隊表示,現階段會特別留意“高自由現金流量殖利率”的個股,因為能夠產生穩定自由現金流量的企業,就能降低信用緊縮對企業營運的影響程度,達到追求持續成長的目標。目前在科技、媒體、通訊(TMT)及健康醫療產業找到較多的投資機會,並仍將採取相對減碼金融股的策略。

危機與轉機是一體兩面,逢低承接體質佳的基金,能在市場醖釀止跌反彈氛圍時,搶得先機,採分批承接策略更可分攤短期市場繼續下探的風險,這些簡單的投資觀念,是投資人理財時要牢記在心的。同時,儘管離開校園,但學無止境,社會新鮮人別忘要繼續進修充電,初入職場,最怕隨波逐流,就像選基金也要選擇堅持一貫價值選股精神,不跟隨流行,逢低佈局具潛力的標的,身為先行者,雖然孤獨,卻能比他人看到更多風景。

理財規劃師提醒大家理財產品有風險,個人投資須謹慎。近日,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向本報熱線反映,她於2007年底在交通銀行個人金融部一位客户經理的推薦下,購買了10萬元集合型理財產品,一年後,賬上的錢只剩下5萬多元。她無法接受。

  老太太名叫林金釵,家住福州市鼓樓區東街。她是這樣敍述事情經過的:

2007年11月2日,她來到交通銀行福州東街支行,向個金部的工作人員諮詢理財產品的情況。客户經理孫曄向其推薦廣發證券理財3號:每份10萬元,一年後的收益絕對比銀行一年期定存的收益要高出許多。林老太聽了,立即取來10萬元現金,交給經辦人。

過了一個星期,林老太沒事逛到銀行,跟其他老人聊天,才知道購買的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而且這份產品已發行一年多,購買時的淨值已比發行初漲了近一倍。

“如果當初孫曄把這些情況告訴我,我是絕對不會買的。”林老太在營業廳裏找孫曄理論,問他為什麼不將實情跟她説清楚。他們的吵鬧聲引來銀行裏其他工作人員。他們勸説林老太,不要着急,這類產品要過段時間才知道虧盈。林老太只好回家。

去年12月初,銀行打來電話,説該產品已到存續期,讓林老太到銀行去贖回或者續簽合同。12月12日,林老太到銀行一查,才知道賬户上只剩下5萬多元,頓時傻了眼,辛辛苦苦存的養老錢竟虧了一半。

林老太認為,銀行工作人員在推薦理財產品時只説收益不説風險。

不過,上述只是林老太的一面之詞。事情究竟如何呢?記者又聯繫了交通銀行福州東街支行,得知孫曄已離開交通銀行。支行副行長趙建雲表示,孫曄當初在介紹產品時是否只講優點不講風險,是否説過只盈不虧,這些細節目前都難以確認。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林老太的'10萬元確實用於購買了她自己當初認可的理財產品,並未挪作他用。

他指出,老年人對投資的風險性承受能力差,用於投資的錢大多是辛苦一輩子存下來的養老金,在投資時應特別小心。若想做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投資,最好要將理財產品的相關介紹拿回去與家人討論後再做決定。最後,他建議老太太權衡利弊,儘快決定是否續簽合同。

經過考慮後,林老太與銀行方面續簽了合同,但她稱,必要時,她會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律師點評

福建君立律師事務所 孫昱曉律師:廣發理財3號的性質是非限定性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所謂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即通過籌集委託人資金交由託管人託管,由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管理人統一管理和運用,投資於中國證監會認可的投資品種,並將投資收益按比例分配給委託人的一種投資方式,其具有集合理財、專業管理、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優勢和特點。但是,投資於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也存在着一定的風險,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管理人依法是不能承諾投資者資產本金不受損失或者取得最低收益的。

根據中國證監會頒佈的《證券公司客户資產管理業務試行辦法》及《關於證券公司開展集合資產管理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證券公司及推廣代理機構在與客户簽訂資產管理合同之前,應當瞭解客户的資產與收入狀況、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投資偏好等基本情況,並做好風險提示工作。

最後要提醒廣大投資者,切記“投資有風險”!在投資前要了解你選擇的理財產品性質,區分風險收益特徵,謹慎選擇參與與個人經濟能力及風險承擔相適應的理財計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