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發展意義

來源:文萃谷 9.55K

在構建農村老年人的社會工作模式過程中,老年人的個體需求情況、農村社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以及特定的文化背景都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2017年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發展意義,歡迎大家閲讀瀏覽。

2017年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發展意義

  社會工作介入農村養老

由於農村人口老齡化、家庭規模小型化、家庭結構核心化以及人口流動常態化等原因,我國農村傳統養老保障不斷弱化。同時又因現代養老保障水平相對較低,我國農村整體養老保障不足。農村老年羣體不僅面臨着養老的難題,還面臨着因家庭年輕勞動力外出而引發的心理、安全和家庭關係等一系列問題。農村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服務需求不斷增長,對農村養老服務供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城鄉養老服務發展不平衡成為影響我國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農村養老服務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是補齊當前發展短板、實現養老服務質量明顯改善、羣眾滿意度顯著提高的關鍵內容。其中,專業社會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志願服務者,依託農村基層黨組織、自治組織和社會組織參與農村養老服務,可以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專業的、有針對性的服務,對於整合社會資源、豐富農村養老服務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在構建農村老年人的社會工作模式過程中,老年人的個體需求情況、農村社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以及特定的文化背景都是必須考慮的因素。農村老年人羣體存在內部差異,其面臨的問題也錯綜複雜,既要從宏觀層面調節人與環境之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進而對農村社區老年人生活環境進行再建構,也要從微觀層面對有需求的農村老年人以及家庭提供直接性物質幫助和精神支持。具體的社會工作介入包括以下三個層面。

第一,宏觀層面的社會工作介入主要着眼於與農村老年人相關的政策和法規。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切實可行的保障是社會公平的最好體現。目前,政府已出台農村養老保障方面的一些政策,如農村低保、新農合,但這些舉措實際上並未覆蓋所有農村老年人。在社會工作本土化過程中,自上而下的格局一直占主導地位。在此層面上,農村老年社會工作的運作主要表現在:一是通過整合農村老年人的政策法規,使政策具有可操作性,並積極構建能夠真正惠及廣大農村老年人的.社會工作體系相關政策法規;二是政府通過結合行政系統內部既有崗位,開發農村老年社會工作相應的崗位,並建立健全農村老年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和管理等各個環節的政策體系;三是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到農村老年人的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使農村老年人能夠得到公平對待;四是在原有經驗知識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引進社會工作專業理念和工作方法,充分挖掘農村本土性資源,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

第二,中觀層面的社會工作介入是在農村社區層面開展農村老年人工作。與城市社區相比,農村社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並且缺乏老年人蔘與的社區活動和社區組織。農村老年人生活照料、生產勞動、親情慰藉、生病照料、留守兒童的教育、安全等問題則是中觀層面介入的工作內容。首先,農村老年社會工作通過強化日常生活的認同感將社區內居民緊密聯繫起來,並通過藉助外部力量激發社區內在活力,提升農村老年人蔘與社區公共事務的熱情,積極拓展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的養老服務功能。其次,社會工作者在充分了解農村社區內外部資源的基礎上,整合優勢資源,發動和組織村民互助,組織其他社區成員,如婦女、村裏的中國小校老師和學生,一起幫助農村老年人增強與農村居民的互動,改善鄰里關係。此外,農村老年人自助互助也是操作性較強的活動之一,如組織低齡老年人幫助高齡老年人、健康狀況好的老年人幫助健康狀況不好的老年人、經濟條件好的老年人幫助經濟條件困難的老年人,不斷推動建立農村失能、留守、高齡等特殊和困難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最後,社會工作還要強調培養社區領導、促進社區自治,社區中身強體健的、有威望的、有能力的老人都可以成為社區領導,發揮老年人的自身潛能。

第三,微觀層面的社會工作介入主要是一對一地為農村老年人提供服務,內容涉及農村老年人的心理、行為、認知和家庭等方面。社會工作者通過個案工作方法和相關技巧幫助農村老年人解決個體面臨的問題,如心理和精神慰藉方面的問題。一方面,社會工作者充分了解和認識農村老年人的問題和需要,直接面向老年人個體採取措施,並通過介入解決具體問題;另一方面,社會工作者通過第三方介入或改善外部環境,以達到間接幫助農村老年人的目的。在具體實務過程中,農村老年社會工作者結合老年個案工作中自我探索、同理心、懷舊和生命回顧等技巧幫助老年人認識其所面臨各種問題的根源,瞭解其與家庭、周圍環境的關係,並通過家庭和社區資源整合促進農村老年人在行為上的積極轉變,使老年人主動融入社會、參與活動,從而改善當前的生活狀態、提高生活質量。

  社會工作介入農民工服務的背景與意義

農民工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社會轉型時期最突出和最重要的社會問題之一,農民工服務與管理創新迫在眉睫,這既是社會發展的時代需求,更是農民工羣體的服務需求,也是現代社會治理體系需要持續迴應的問題。尤其北京和上海等特大型現代化都市,對於農民工社會服務的有效供給及其創新成為社會治理無法迴避的重要議題。而社會工作則是助力“人的城鎮化”進程和緩解農民工社會問題的重要創新手段,這既符合國際社會工作發展經驗,也是我國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羣體的實踐經驗。

農民工社會問題的複雜性、特殊性和艱鉅性是政府和學界的共識,這一問題是否能夠得到有效緩解或解決在一定程度上將決定我國城鎮化和社會發展的質量。同時,當前傳統服務部門相對靜態化的服務理念和方法已經無法滿足農民工羣體日益多元化和複雜化的服務需求,因此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和羣團組織轉變理念和方法,以積極迴應新時代的發展需要。

農民工問題在新時代背景下呈現出瞭如下主要特點:其一,社會貢獻與政策福利的非對等性,流動人口在我國社會發展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但卻沒能均等化地享受同等的社會福利;其二,新生代農民工已經成為農民工羣體的主體,農民工羣體正在進入代際更替的末期;其三,流動原因更趨多元和複雜,第二、三代農民工更青睞城市的工作與生活,留在城市的意願更加強烈;其四,流動方式由個體勞動力流動向家庭化遷移轉變,並帶來整個需求的變化,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和家庭問題日益成為核心關注點;其五,流動形態由“鐘擺式”流動向在城市穩定工作和生活轉變;其六,需求發生顯著變化,呈現出多元化、複雜化、個性化等特點,對社會政策的訴求更加強烈。因此,農民工社會問題的解決亟須藉助具有專業性的服務手段為解決農民工社會問題注入新的發展力量。

社會工作介入流動人口服務,不僅是國際社會工作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農民工社會服務與治理創新的重要選擇。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區的社會組織在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羣體的實踐上取得了較好成效,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從國際社會工作發展歷史來看,移民社會工作是較多社會工作先發國家和地區的領域之一,在一定意義上社會工作的產生和發展也是伴隨着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而向前推進的。反過來講,社會工作也是應對城鎮化帶來的社會問題的重要專業力量。農民工羣體是我國城市勞動者和產業工人的主體,更是社會弱勢羣體,也較早進入我國社會工作的發展視野。

自2006年以來,我國社會工作發展呈現出全面發展和快速推進的突出特點,在既有農民工問題研究的基礎上,社會工作介入農民工服務再次受到高密度關注,也成為社會工作發展領域不可或缺的內容。《關於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社區的意見》首次從國家層面描繪了農民工參與社區生活的“路線圖”,《關於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關於加強工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等系列社會工作政策制度都明確將農民工納入社會工作重點服務對象。再加之民辦社工機構的早期介入和經驗探索,社會工作已經成為農民工社會服務與治理創新的重要手段。

社會工作介入農民工服務,一方面,順應了國家引導解決農民工社會問題、促進其城市和社區融入的時代要求。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和多元方法可以有效協助政府推進農民工社會問題的解決,也能夠協助農民工融入城市社會的步伐;另一方面,把農民工服務納入社會工作服務體系的重要領域,也拓展了社會工作服務的對象和範圍,它不僅有助於促進中國本土社會工作的發展,而且對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有着重要的借鑑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