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物流發展大趨勢需要用合作換價值

來源:文萃谷 4.43K

導語:中國的“物流”一詞是從日文資料引進來的外來詞,源於日文資料中對"Logistics"一詞的翻譯“物流”。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的內容知識吧。

健康物流發展大趨勢需要用合作換價值

  快遞合作將持續加深

至今,快遞企業仍然擺脱不了野蠻生長和粗狂加盟的根底,導致快遞業只能不斷滿足:配送區域無限擴充,時效快速提長。但是,對電商物流需要更根本的——服務意識和包裹無損,卻只能有心無力,愛莫能助。

歷史的潮流決定:根基不好,大廈將倒。快遞業的根底已經註定了其生態體系只能拖電商發展之後腿。快遞業如果不把佔山為王的加盟體系扭轉成管理為王的直營體系,那麼等待快遞業的未來是:落山為寇,做做電商自建物流不能到達的邊角地區。

因此,快遞業和電商界未來3年的健康走向一定是:信任與合作。台灣代工界能夠成就出富士康這樣的企業,背後離不開眾多廠商的支持。這個支持就是“持續+深度”的戰略合作。

試想一下,京東等大B如果和某些快遞企業籤協議,以後我的單子全給你送,我保證每年配送量遞增100%,邊遠地區件我給你補錢,只要我有飯吃絕不讓你餓肚。以這樣的開放心態進行產業合作,對於兩個行業來説都會是最優選擇。

最典型例子就是台灣電子行業的代工模式:廠商制定嚴格的技術標準,代工廠按照標準完成生產加工;廠商甚至可以派出駐廠管理人員監督整個生產過程;代工廠研發出新的產品,也會優先邀請廠商來選型。這是一個良性的合作和互動。只有這樣良性的合作和互動才能走出野蠻生長、粗狂加盟的泥潭。

  物流可以換融資籌碼

看看電商2011年的慘淡融資狀態,再看看2010年電商融資的美好時光,可以説電商現在已經沒有任何資本再糾結,也來不及糾結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了。不知不覺中,電商的物流能力已經成為了電商融資的重要籌碼。回首看取得A輪、B輪、C輪融資的電商,大都以強悍的物流能力為前提。

PE/VC的投資重點始終還是電商盈利的價值和差異化的價值,包括:規模、獨特細分市場、品牌定位、獨特物流服務價值。未來,電商除了做垂直品牌商品外,要想盈利幾乎已經沒有其他機會了。最初做規模造估值的想法,對於投資界來説,現在已經是一個電商圈泥潭,進去後腿拔不出,即使能拔出,也已經傷痕累累。

究其原因,一是投資項目價格奇貴,不管是早期、中期、還是晚期項目;二是上市不順,市場不好,一大堆排隊等上市的公司就是上不了市;三是已上市公司股票狂跌,好不容易被投企業上了市,結果股票還不斷往下跌;四是募資不順,下半年,人民幣募資和美元募資都不順。

因此,看着融資的末班車一輛輛的開走,電商拿着一沓的船票中,能找出的也就只有物流能力這張車票了。

  時間價值千金必換

我們來看看電商物流在客户體驗層面的排位:第一是電子商務網站的信任度,決定用户是否產生購買的願望;排第二位的是網站瀏覽體驗,決定客户提交訂單過程是否順利;第三是售前服務體驗是否讓用户滿意;第四是物流配送體驗;第五是售後服務體驗,決定用户是否重複購買。

未來,電商分倉將是電商生死的門檻,分倉能力絕對是電商的生死線。

分倉本是電商的價值體現而非燒錢墳墓。不管現在還是未來,只有也唯有分倉才能真正縮短電商與用户的距離和時間。環視電商界,倒下的電商都是那些沒有分倉能力的。如果電商與快遞依舊貌視神合卻同牀異夢,不進行深度合作,再過15年,中國的快遞企業一定還是諸侯亂戰。指望快遞巨頭出現或者馬雲的資金髮揮作用,15年內根本沒戲。

以下數據是本人親測:有了分倉,該周邊區域之每單運費可以均降55%左右,這是成本價值;分倉同時也拉近了電商與用户的距離價值:無論是否自建配送隊伍,該區域用户的回頭率將提升3-5%;分倉更拉近了時間價值:該區域實現211配送已經不是京東的專利了。

建設分倉和自建物流的標準都是同一個:區域用户戰略傾向,而不是訂單量。本人一直建議那些有錢而又想去做電商的大佬,不如去做電商分倉的服務商,電商服務商也將要走向垂直化了。如今,京東、凡客、好樂買等都在剝離物流分倉和配送隊伍,謀求單獨成為電商業的分倉和配送運營服務公司。歷朝歷代,做地主的永遠是最穩當的生意。

  白天需懂夜的黑

今年9月2日,圓通速遞率先對上海各分公司進行市場價格調整,文件類快件在原價基礎上上調每件1元;物品類快件在原價基礎上每公斤價格也上調1元。然後,順豐速運於10月8日起,對部分線路快件價格進行小幅調整,平均調幅2%~4%。

國慶之後,快遞漲價潮持續蔓延。10月15日中通速遞也宣佈漲價。與之前大部分宣佈提價的公司一樣,中通本次調價也為函件類快件在原收費標準基礎上每票上漲1元。雖然漲幅不大,但物流界普遍認為,這僅是本次漲價潮的一小波浪花而已,其他快遞公司很可能會在近期陸續跟進。

據媒體報道,中通表示,由於目前企業面臨着管理成本、運作成本、人力資源本及燃油成本、職工保險等多重壓力,僅靠現行的快遞服務收費標準很難提升快遞服務水平,也不利於中通速遞健康有序地發展。

再來看看幹線物流的橙(天地華宇)、紅(佳吉快運)、藍(德邦物流)、綠(新邦物流)四大家族同樣也在籌劃進行新一輪的漲價潮。

面對物流漲價,電商的利潤肯定會減少,再繼續抱怨已經沒有用了。本人觀點:與其抱怨不斷,不如聯合。只有電商、快遞、幹線物流聯合起來抗訴路橋的天價收費、惡意罰款、重複徵繳的物流税負,明白這些才是阻礙中國物流效率、成本居高不下、盤剝商品最後一公里的根源,我們才能白天懂得夜的`黑,才能找到根源,找到聯合的理由。

否則,未來三年物流、快遞還將不得不通過漲價來滿足路橋收費這顆搖錢樹。筆者曾在《商界評論》雜誌發表了一篇《物流帳——讓終端加價50%以上》的評論。評論中指出:日本物流費用與商品的價值之比為4.8%,而我國卻高達9.9%。

  自建物流標配模板

可以不自建物流配送隊伍,但必須啟動標配的模板。

總有人不停論斷,自建物流配送隊伍是電商做大的唯一出路。對此,筆者一直持否定意見。能有條件自建配送隊伍的企業其實不多,也不是未來三年的健康走向。

事實證明,不夠條件自建物流配送隊伍的電商只要踏踏實實地做好“幹線物流+分倉+落地配”模板同樣也能提升物流能力。噹噹如此,麥包包、唯品會也是如此。所以“幹線物流+分倉+落地配”才是未來電商物流的標準模板。

“分倉+幹線物流+落地配”的電商物流新模式的優勢在於:第一,減少時間與商品包裝承受的耗損,省去了快遞公司在中轉倉庫一個來回的“卸+分+裝”、偏遠量少件地區等待拼車的環節;第二,超區轉件率為零;第三,直營模式導向下,服務態度得到提升;第四,加深落地配公司與電商的捆綁戰略合作。

落地配是由落地分撥、同城和地縣轉運、入宅服務三大要素組成的。它主要是以如開箱驗貨、半收半退、夜間送貨、試穿試用、送二選一、代收貨款、退貨換貨等這些核心的入宅服務為競爭亮點的。“落地配”在滿足了電子商務企業對成本、服務和客户體驗的需求同時,不知不覺中改造了物流與快遞。所以連陳平這個國內物流風向標的人物都在放棄做全國加盟模式的快遞而轉做落地配實業,就可看出落地配的“錢景”有多大。

  提升價值中心的倉儲能力

有條微博説,劉強東為京東的採購系統配置了多位數學、統計學的博士,哪件商品需要採購,採購量是多少,都由採購買手系統來決定,採購經理只有10%的權限。但即便如此,據京東的員工講,在京東的很多倉庫內,一些百貨商品的貨架還是常常落有灰塵,説明部分百貨的週轉率沒有預期的那麼理想。

筆者認為:電商企業為確保產品的可用性不承擔過高的庫存,更應該推動供應商實現流程的協同、可視信息共享、JIT的訂貨和生產、快速重新排序、自動補貨、按訂單機制。數學博士和統計學博士統計數據和分析數據很強,可以加強採購系統,但其實供應鏈機制才是最需要加強的。

若希望波動和失去的銷售成本都低,最佳策略是建立快速補貨響應機制,最大限度減少庫存,確保可用性庫存水平。

業內統計,目前我們電商庫存管理的誤區有八條很致命:第一,庫存管理就是倉儲管理;第二,庫存管理是倉庫或者採購的事情;第三,庫存控制就是犧牲交貨、進貨減少;第四,上了ERP就能夠提高及時交貨率,降低庫存;第五,VMI(供應商管理庫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第六,追求零庫存;第七,倉儲管理就等於“倉庫+採購”;第八,倉庫是最大的成本中心。

因此,未來3年,電商物流的第六個健康走向應該是:打造放大物流為價值中心,降低縮小物流不當成本。電商別老想着從鏈條上下游商家和用户身上多壓榨點利潤出來,倒不如多把心思放在如何把倉儲管理價值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促成多賣出幾件商品。

倉儲管理的目的在於追求整個倉儲管理的整體效率,用效率來提升服務。因此,倉儲管理的重點不在於簡單地使倉儲管理成員的運輸成本達到最小或減少庫存,而在於通過採用系統方法(包括戰略層次、戰術層次和作業層次等)來協調倉儲管理成員以使整個倉儲管理總成本最低,運營效率最高,從而使整個倉儲管理系統處於最流暢、價值最大化的運作中。

目前,我們很多電商企業倉儲管理卻還處於初級階段,存在着週期長、溝通不暢、信息不對稱、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幾乎每個電商企業的高層都能夠説出他們自己倉儲管理上的重要改變。但是這種變革是正確的嗎?他們真正獲得了倉儲管理的潛在戰略效益麼?還是仍然停留在以成本為中心的管理?

事實上我們現在還依舊在通過控制我們的各個作業部門或倉儲管理上各個節點上的成本來實現倉儲管理的增值。雖然我們所採取的方法不同,但是一個共同點就是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成本控制模式和運作管理的層面。

倉儲管理管理工具主要還是包括商品資源計劃、準時制採購、看板管理、持續改進、市場反應和全面質量管理。這些工具其實都很難達到倉儲管理價值最大化和提高價值鏈水平的目的。也就是説,以成本為中心的倉儲管理管理已經落後了。

以一個服裝品牌電商的倉儲管理演變過程為例。它的產品在擁有一個巨大的市場份額和很高的利潤之後銷售開始下滑,在保持市場份額所作的努力中,該企業採用了低價格的戰略。但是低價格戰略的結果卻是邊際利潤的減少和利潤率的降低。為了保持一定的邊際利潤,他們採取了上百項的成本壓縮的變革。當這些短期的、戰術性的解決方案幫助這家品牌商降低了成本,維持了利潤的同時,他們卻忽略了公司的核心問題,各倉儲管理上的OEM廠商的貨期和質量在惡性循環中下滑。這服裝品牌電商把自己的倉儲管理的角色定義在以降低成本為中心的被動反應。結果,產品不能適應新的市場的變化,倉儲管理的戰略價值達不到最大化。

當前,國外很多企業已經通過全球倉儲管理戰略實現了獲取最大商業利益所需資源和能力在世界範圍內的最優配置,他們通過降低物流成本和增強快速反應擁有現代競爭力,體現倉儲管理最大化價值。的確,21世紀的競爭,不僅僅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且也是倉儲管理與倉儲管理之間的價值最大化競爭。一個企業倉儲管理的優劣,將決定該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成敗;一個地區倉儲管理的優劣,將決定這個地區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所以,即使實現倉儲管理管理價值最大化有困難,但我們也要迎頭而上,因為這是建設倉儲管理的必經之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