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觀的三年級數學手抄報內容

來源:文萃谷 3.61K

在各個領域,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手抄報吧,手抄報具有開拓視野、積累知識的作用。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麼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手抄報,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觀的三年級數學手抄報內容,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觀的三年級數學手抄報內容

數學手抄報內容:數學課堂順利

青年教師討論數學課堂教學,他們反映經常碰到這樣的現象:在課堂上師生合作得非常好,教學任務很順利地完成了,但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卻遠沒有感覺的那麼好。問題出在哪裏呢?仔細分析構成整節課的各個環節,可以發現,這些課堂順利的背後,往往是教學的不到位或越位。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教師淺層次解讀教材,學生體驗了“偽成功”。教師在解讀教材時,重點關注的大多為學生在本節課要掌握的知識點,教學中也十分注重開展關於知識點的相關學習活動。比如,在六年級“面積的變化”實踐活動的教學中,有教師按照教材的安排,逐一開展了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動,引導學生髮現了長方形面積的變化與長、寬的變化之間的關係,接着讓學生自主探索其他幾個圖形的面積變化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關係。學生又一次動手測量,終於從一系列的數據中發現了放大後面積與放大前面積的比是對應邊的平方倍的比,進而推廣到把一個平面圖形按n:1的比放大後,與放大前圖形的面積比是多少。學生髮現了這一規律,課堂便大功告成。事實上,這個規律僅是從數據的觀察分析中得出的,並不代表學生獲得了對這一問題的本質的認識──正因為缺少了讓學生解釋分析所發現的規律的過程(同時還應該聯繫以往學習的面積單位的轉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面積是如何變化的),在後來的計算圖形面積時,就有學生錯把面積擴大的倍數當成對應邊的比了。

二是教師主導過度,學生成為了“偽主體”。比如,在六年級《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中,教師出示以下三個問題,讓學生回顧轉化策略在以往學習中的運用:(1)剛剛學習的圓柱和圓錐部分,多次運用了轉化的策略,你能説出來有哪些嗎?(2)在以前學習的平面圖形中,有沒有轉化策略的應用?(3)在日常的計算中,有沒有轉化的應用呢(同時出示了相關的計算題讓學生分析)?“面面俱到”的三個問題,指引着學生沿着教師鋪設的軌道有條不紊地前行,一切盡在教師的“掌控”之中。

三是小組合作代替了獨立思考,學生經歷了“偽思考”。小組合作是時下課堂教學中常用的組織形式,但幾個學生簡單地圍在一起開展活動並不是小組合作。比如,四年級教學“尋找搭配現象中的規律”,教師出示例題後,就讓學生前後四人小組合作研究一共有幾種搭配的方法,學生很快就説出了6種——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幾乎不用思考就能知道,而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只是混在其中“和稀泥”,他們都沒有經歷認真分析的過程。這個結論的“順利”得出,是以犧牲一部分學生的思維訓練為代價的。沒有個體獨立思考的合作學習,充其量只是表面的繁華。基礎好的學生以自己的思考代替了基礎差的學生的思考過程。

這樣的課堂教學,是基於完成任務式的教學,是關於掌握知識點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是一種“短效”的教學,更是一種“短視”的教學。數學思維的發展,數學素養的提升,才是數學教學的根本。因而,教師需要從更寬闊的視野來看待和實施平時的數學教學。

數學手抄報資料:動物中的數學“天才”

蜜蜂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組成底盤的菱形的鈍角為109度28分,所有的鋭角為70度32分,這樣既堅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誤差極小。

丹頂鶴總是成羣結隊遷飛,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確地計算還表明“人”字形夾角的一半——即每邊與鶴羣前進方向的夾角為54度44分8秒!而金剛石結晶體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還是某種大自然的“默契”?

蜘蛛結的“八卦”形網,是既複雜又美麗的八角形幾何圖案,人們即使用直尺的圓規也很難畫出像蜘蛛網那樣勻稱的圖案。

冬天,貓睡覺時總是把身體抱成一個球形,這其間也有數學,因為球形使身體的表面積最小,從而散發的熱量也最少。

真正的數學“天才”是珊瑚蟲。珊瑚蟲在自己的身上記下“日曆”,它們每年在自己的體壁上“刻畫”出365條斑紋,顯然是一天“畫”一條。奇怪的是,古生物學家發現3億5千萬年前的珊瑚蟲每年“畫”出400幅“水彩畫”。天文學家告訴我們,當時地球一天僅21.9小時,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三年級數學日記

星期天,我和媽媽來到外婆家。

一進門我就發現外婆手裏拿着彈簧稱,好像正要稱東西。好奇的我立刻跑過去,一把搶過彈簧稱,大聲説:“外婆,讓我來幫你稱吧。”

“不行。你不會。”外婆不相信地説。

“放心吧,外婆,我已經學過千克和克了。”我一邊説一邊鈎起一袋蔬菜,自豪地説:“稱好了,1克。”外婆聽了哈哈大笑:“1克菜給誰吃呀?”原來我又把千克看成了克,真粗心哪。

我跑到媽媽身邊,叫媽媽稱一下我有多重,媽媽笑得捂着肚子蹲在地上,過了半天她才緩過氣來,説:“你已經25千克了,這彈簧稱最多隻能稱4千克,怎麼能稱你呢?”她説得我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同學們,生活中許多地方用到數學,如果你學不好,就會和我一樣鬧笑話噢。

三年級數學作文

在我們的作業盒子裏有一個有趣的數學遊戲,叫24點。給四個數,遊戲內容是:“用“+、-、×、÷”這幾種計算方法,計算時可加括號,要求給的這四個數計算結果等於24,每個數只能用一次”。給出的四個數分別是3、8、8、9,先用乘法算出3×8=24,已經夠24了,剩下8和9怎麼辦呢?仔細想想8和9如果得數是1,這就容易了9—8=1,就那麼算式可列為(9—8)×3×8=24。

一開始算24點的時候,我還是瞎蒙亂湊,隨着做題的增多也,也逐漸熟練了許多。我現在只是學了初步,還要繼續學更難一點兒的。24點對我們的心算能力和反應能力很有幫助,我很喜歡這個數學遊戲。

國小三年級數學手抄報內容

1、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理解面積的意義和麪積單位的意義。

面積: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1平方米: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

1平方釐米: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釐米。

3、在生活中找出接近於1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釐米(指甲蓋)、1平方分米(電腦光盤或電線插座)、1平方米(教室側面的小展板)。

4、區分長度單位和麪積單位的不同。長度單位測量線段的長短,面積單位測量面的大小。

5、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

背熟:

(1)邊長(1釐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釐米)。

(反過來也要會説。面積是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1釐米。)

(2)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3)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4)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