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健康小知識護理

來源:文萃谷 3.06W

春天的氣候乍暖還寒,變化無常,家長應在穿衣、飲食、皮膚護理與常見疾病防治等方面加以注意,助寶寶健康換季。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育兒健康小知識護理,希望大家喜歡。

育兒健康小知識護理

  育兒健康小知識護理:春季寶寶護理小常識

1、“春捂”要適度

老話説春天要“捂”,這個“捂”是個相對的概念,應當根據室外温度來增減衣服,並不是穿得越暖和越好。早春氣候反覆無常,寶寶皮膚的毛孔張開,如不注意保暖,風寒和致病物質得以侵犯寶寶的肌體,容易發生感冒。但是,寶寶活動後容易出汗,如孩子穿着過多,散汗後更易着涼。

春天寶寶的衣服要注意防風禦寒,宜寬鬆舒展、柔軟保暖。寶寶衣服不可驟減,一定要注意隨着氣温變化加減衣服。春季寶寶在户外的活動量加大,活動中穿得過多容易出汗,一遇冷風會導致感冒,因此,外出活動時着衣以進行一般活動不出汗為標準。如果寶寶面色潮紅、手腳心都很熱且出汗,就要考慮是否該給寶寶減衣物;相反如果寶寶手腳心發涼,除了疾病狀態外,就要給寶寶增加衣物了。

2、清淡飲食、營養全面

春天寶寶護理做到飲食清淡的同時,也要注意寶寶營養的全面,春天正是孩子長個的好時候。由於冬春季蔬菜以大棚種植為主,營養要大打折扣,且新鮮水果品種相對較少,孩子此時容易缺乏某些維生素和礦物質,從而影響其生長髮育。因此,春天更要注意寶寶的營養及膳食平衡。

寶寶食物應多樣化,除了要注意適當補充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外,要經常給孩子吃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菠菜、白菜、油菜、萵筍、綠豆芽等,補充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

另外,還要注意維生素D和鈣的補充,在飲食上應給寶寶多選用豆製品、魚蝦、芝麻和海產品等含鈣量高的食物。為了保證鈣營養的吸收,除了增加寶寶户外活動的時間外,還要給寶寶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品,如蛋、奶、動物肝、海產品等。

3、居室要通風

整個冬季,多數媽媽害怕孩子被冷風吹着而整天緊閉門窗,造成室內新鮮空氣不足;冬去春來,室內灰塵及致病物質也隨着氣候的變暖而滋生。這樣,勢必會造成使寶寶抵抗能力減弱。家有寶寶應注意常開窗子,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讓寶寶呼吸新鮮空氣。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房間內及寶寶生活用品的清潔,不要讓寶寶在塵土飛揚的場所出入和玩耍,避免接觸揚塵、花粉等過敏因子,以避免濕疹的發生。

4、做好皮膚護理

春天保持寶寶皮膚的滋潤和營養是不可缺少的,媽媽每天都要給寶寶的小臉以及全身塗上一層嬰兒專用的潤膚霜。為了避免花粉、細菌對寶寶皮膚的侵擾,爸爸媽媽要做重點防護。

寶寶的臉部在春天最容易受到風沙、花粉和陽光的侵襲,從而引發皮膚乾燥、過敏等一系列症狀。因此,寶寶曬太陽要在30分鐘之內。不能讓陽光直射在寶寶身上,也不能曬太久。曬太陽最好是在上午10點到11點之間,時間最好在30分鐘之內,曬完後多給寶寶喝水、擦點潤膚露。

寶寶的皮膚一般都很敏感,春天正是百花盛開的時節,帶寶寶出去玩儘量避開有花粉等過敏源的地方。尤其是過敏體質的寶寶更要注意這一點。

嬰幼兒的皮膚與成人不同,生理和功能也有差別,皮膚的呼吸代謝作用比較強,體內的水分及熱量蒸發散失比成人快,易出汗,保温差,皮膚角質層菲薄、嬌嫩,自我保護能力差,皮膚的清潔宜用水洗不要用肥皂,保護皮膚,減少刺激。

5、注意防病保健

春天乍暖還寒的天氣考驗着寶寶呼吸道粘膜的防禦功能。春季也是流行性腦膜炎、流行性感冒、水痘、白喉、麻疹、猩紅熱多種小兒疾病的流行季節,因此,嬰幼兒春季防病保健很重要。

春季氣候乾燥多風,應保護好嬰幼兒的口腔、鼻腔的濕潤清潔,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在每次餵奶的間隔時間應喂些温開水,以達到清潔口腔,補充水分的作用,鼻腔有分泌物時,應即時用棉籤蘸點蘇打水清洗乾淨。

春風輕拂,使人皮膚腠理逐漸舒展,皮膚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流入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一種鎮靜、催眠的作用,使身體睏乏、昏沉欲睡。家長不要讓寶寶看電視或玩遊戲耗到太晚,早一點給他洗漱,躺在牀上講個小故事。春天早睡早起有助於寶寶保持體質健康,抵禦疾病。

6、進行户外訓練

寶寶經過漫長的冬天,太陽照射不多,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降到最低。春歸大地,正是户外活動的大好時節,可帶着寶寶接受日光浴、空氣浴。多做户外活動可增強寶寶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預防佝僂病的發生。在天氣晴和時應抱孩子到户外活動,接觸陽光的照射,促進鈣的吸收,維持血中鈣、磷的平衡,減少佝僂病的發生。

春天春光明媚、風和日麗,帶寶寶去踏青賞花、登山戲水、放風箏、盪鞦韆、做遊戲,盡情的玩耍可令寶寶精神愉快,氣血流暢,有利於寶寶的健康發育。另外,要注意不帶寶寶去人多空氣混濁的地方。

  育兒健康小知識護理:寶寶家庭護理保健小常識

為寶寶選個合適枕頭

一歲以內是嬰兒頭部發育的重要階段。適宜的枕頭有利於頭部血液循環,促進生長髮育。如果選擇不當,不僅影響頭頸部生理功能,還可能造成某些發育畸形。那麼,怎樣正確選擇和使用枕頭呢?

剛出生的嬰兒平躺睡覺時,背和後腦勺在同一平面上,頸、背部肌肉自然鬆弛。嬰兒頭大,幾乎與肩同寬,側卧時頭與身體也在同一平面。因此,沒有必要使用枕頭。

孩子3個月後開始學抬頭,脊柱頸段出現向前的生理彎曲。因此,為了維持生理彎曲,保持體位舒適,嬰兒出生後3個月開始使用枕頭。

嬰兒枕頭高度以3—4釐米為宜,並根據嬰兒發育狀況,逐漸調整枕頭的高度;枕頭的長度與嬰兒的肩部同寬最為適宜。

枕芯質地應柔軟、輕便、透氣、吸濕性好。可選擇燈芯草、蒲絨等作為材料填充。民間常用的蕎麥皮也是很好的填充物,也可將泡過的廢茶葉收集起來曬乾,做枕芯材料,枕頭與頭部接觸區可儘量做成與頭顱後部相似的形狀,枕套可選用半新的棉布製作。

有的家長誤認為嬰兒睡硬一些的枕頭可以使頭骨長得結實,腦袋的外形長得好看,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兒顱骨較軟,囟門和顱骨縫還未完全閉合,長期使用質地過硬的枕頭,易造成頭顱變形,或一側臉大,一側臉小,影響外形美觀。

小兒新陳代謝旺盛,頭部出汗較多,睡覺時容易浸濕枕頭,汗液和頭皮屑混合易使致病微生物粘附在枕面上,極易誘發顏面濕疹及頭皮感染。因此,嬰兒的枕芯要經常在太陽底下曝曬,枕套要常洗常換,保持清潔。

孩子打呼嚕別輕視

家長們往往不會把孩子的呼嚕聲放在心上,但是小兒科的醫生要對家長們説:最好帶打呼嚕的小孩子去看看醫生,因為那可能意味着是睡覺時的短暫窒息,會不利於身體的健康。

其實,睡覺時窒息這種症狀是可以被治療的,只要對扁桃體動一個小手術就可以了,這樣,就不會再出現停止呼吸的現象了。據稱,在學齡前兒童中,大約有12%的孩子會在睡覺時出現窒息,而大概其中10%的孩子會覺得痛苦。事實上,無論小孩還是大人都會受到這種症狀的困擾,他們會在睡眠時停止幾秒鐘的呼吸,這樣一來,人肯定會因為呼吸不暢而驚醒,睡眠質量就不能得到保證,這種情況顯然是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

所以,當孩子們睡覺時聽到他們打呼嚕可千萬不能輕視。

嬰兒不宜睡在父母中間

不少年輕父母晚上睡覺時,總喜歡把孩子放在父母中間,其實這樣睡對孩子的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人體中腦組織的耗氧量最大。成人腦組織的耗氧量約佔全身耗氧量的20%,而孩子越小,腦耗氧量佔全身耗氧量的比例就越大,嬰幼兒可高達50%。嬰兒若睡在父母中間,成人排出的“廢氣”雙管齊下,會使孩子處於一個缺氧和高濃度二氧化碳的環境中,使孩子出現睡眠不安、半夜哭鬧等現象,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髮育。

同時,嬰兒睡在父母中間,也增加了成人無意中擠壓孩子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孩子還是不要睡在父母之間為好。

小兒換乳牙父母莫慌張

人的一生有兩口牙,一口是乳牙,從嬰兒6個月時開始生長,共有20顆,兩歲左右長齊。從6歲左右生長的第一顆牙開始,換上第二口牙——恆牙。乳牙在這個時候開始順序脱落,恆牙要比乳牙多出8~12顆,即新長出的恆牙上、下每排各為14~16顆,恆牙總數為28~32顆(有的人終身不長智齒)。

首先,對寶寶新生的門牙不齊或磨牙現象,父母不必擔心。新牙長出後,切緣(即牙尖)不齊,需要逐漸磨平,寶寶會不自主地咬磨“找齊”。7歲左右時,上邊的兩顆門牙長出,父母又發現孩子的兩個門牙不挨着,中間有間隙,很擔心兩顆門牙會就此分開。其實這是牙齒萌出後的發育過程,兩邊的牙長出後,門牙就會慢慢靠緊。

如果間隙過大,影響到兩邊牙齒生長,使間隙無法關閉,就該到醫院找口腔醫生進行矯治了。

其次,當孩子的新門牙長出後,不少父母又覺得孩子長了“大板牙”,很難看。這也不必擔心,如果恆牙和乳牙一樣大,隨着孩子的一天天長大,頜面部發育生長到成人時,牙齒反倒會因為過小而變得很難看了。

第三,孩子換牙時常有“雙層牙”的現象。這是因為門牙一般從乳牙內長出,而當孩子的乳牙還沒脱落,而旁邊又長出新牙時,就會出現雙層牙。“雙層牙”危害性不小,不但限制了孩子頜骨的正常發育、影響面容美觀,還將影響上下牙的咬合,有礙咀嚼能力,影響進食和消化吸收。所以發現孩子長“雙層牙”時,及早去醫院拔掉乳牙,讓出恆牙生長的正常位置。

正常的乳牙有促進頜骨發育、維持後繼恆牙萌出位置,引導後繼恆牙萌出的作用,如因外傷等原因造成乳牙過早缺失,家長也要儘快請醫生製作保持器,保證它們的間隙不會縮窄,為恆牙的正常生長打好基礎。

最後,如果恆牙遲遲未出,可能是恆牙的頜骨內位置異常,阻礙恆牙生長,也可能與兒童身體健康和營養飲食以及遺傳等因素有關。應帶孩子到醫院做全面檢查,對症治療,切不可用吃補藥、激素等方法促進牙齒長出,否則會帶來不良後果。

孩子開始換牙後,家長要經常觀察孩子新牙的生長情況。有些兒童在出牙和換牙時出現吐舌、吮指、舔牙、咬鉛筆、咬嘴脣等不良習慣,家長應及時糾正,否則會造成牙齒的畸形,影響孩子牙齒咬合的能力。

怎樣保護寶寶眼睛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而小兒的視力也是父母們非常關注的問題。的確,測定小兒的視力、瞭解小兒視力發育情況,對於防治斜視、弱視、早期矯正小兒的屈光不正是很必要的。初生嬰兒的視力是很微弱的,1個月可看見近處的物體移動,6-8個月的視力為0.06-0.1,1歲的視力為0.2,然後逐漸發育,5歲的視力可達1.0。一般3歲以上幼兒大多能正確地指出E字視標的方向,而3歲以下幼兒可用觀察兩眼的注視反應的方法來估計視力情況,即用各種大小不同的玩具在小兒眼前移動,觀察其眼球是否追隨移動,如他能用眼穩定固視目標,則提示至少有0.1以上的視力,通常3個月後的嬰兒即有眼動反應。如發現小兒視力差,則應至專科醫院擴瞳作眼底及屈光檢查。

值得一提的是,嬰幼兒出生後6個月黃斑發育才告完成。由於可見光可引起眼部損傷,當眼睛長時間注視強烈的光線,可引起黃斑燒灼傷,嚴重者可引起視力障礙及永久性盲點。因此在嬰幼兒期,應避免過多頻繁地面對閃光燈等強烈的光線,以免造成視網膜損傷。但是,年輕的父母們為初生的嬰幼兒適當地拍照留下紀念也未嘗不可,至今我們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眼科尚未碰到由於照相而引起的視網膜損傷病例。

小寶寶的個人衞生

選擇衣褲要柔軟,顏色要淺,純棉料最佳。

臍帶護理:新生兒的臍帶還沒有長好,應該保持臍帶的清潔和乾燥,最好從醫院弄些藥水來清洗消毒,避免臍炎的發生。

口腔護理:在喝奶後喝些清水可以達到清洗口腔的作用;

臀部護理:小便後要勤換尿布,大便後必須清洗乾淨,以免感染造成紅臀的出現。要儘量使用布尿布,紙尿布也要使用棉質的,布尿布不可用肥皂粉等刺激性大的東西清洗,最好在陽光下曬乾才使用,尿布外儘量不包塑膠帶。在清洗完寶寶的小屁股後,為他(她)上點保護油。

  育兒健康小知識護理:母嬰健康護理小知識

一、新生兒出生後不要擠乳房,否則會導致乳腺炎。(新生兒乳房的腫塊,與母親體內胎盤分泌的大量雌激素有關)以上內容源自小精靈兒童網站

二、女嬰出生後可有白帶,甚至有月經,是正常現象,2-3天后可消失。(女嬰的月經、白帶與母親胎盤分泌的大量雌激素有關)

三、新生兒不應用蠟燭包包裹,應讓嬰兒手足自由活動,有利於生長髮育。(嬰兒羅圈腿與缺鈣有關與出生後捆綁包裹無關)

四、新生兒怕冷更怕熱,不能捂,高熱易導致驚撅。(新生兒體温調節中樞發育不健全,體温調節差)

五、產婦應早晚用牙膏、温水刷牙,飯後用清水漱口。(孕婦產婦的唾液含酸量高,牙齒易受損)。以上內容源自小精靈兒童網站

六、坐月子期間能洗澡,忌盆浴,但洗澡不宜過長,防止虛脱。(產婦大量出汗應常洗澡,以促進血液循環保持皮膚清潔,消除疲勞)

七、坐月子期間應避免過冷過熱,夏季開空調可將室温調節適度,產婦感覺舒適。(產後關節疼與缺鈣有關,不一定是受風)

八、產後可吃新鮮水果蔬菜(冬季可切成小塊用熱水過一下)。(新鮮水果蔬菜中含大量維生素,利於均衡營養)

九、坐月子能穿拖鞋,但拖鞋應是質地柔軟、彈性好、透氣強的布拖鞋、絨布拖鞋(產後腿腳腫需要慢慢恢復,鞋小對血液循環不利)

會陰側切傷口、痔瘡護理

1、 保持局部清潔、乾燥。每日用高錳酸鉀清洗,護士會做傷口擦洗(拆線之前三天)。

2、 適當起牀活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利於恢復。

3、 注意飲食,多吃粗纖維食物,減輕便祕的發生。

4、 可適當使用開塞露,協助排便。

5、 肛門會陰擴約肌收縮訓練。

6、 痔瘡嚴重時,可用藥物按摩、熱敷、還納。以上內容源自小精靈兒童資訊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