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調研報告(通用24篇)

來源:文萃谷 5.45K

隨着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堂教學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通用24篇)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1

一、調研目的

為了全面準確瞭解我市20xx年國小新聘教師和選調進城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找出差距,提出針對性的培訓方案,促使他們儘快掌握教學規律,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快成長,早成才,更好地服務於明光的基礎教育工作。

二、組織領導

市教育局領導親自指導,教研室胡主任統籌協調,各教研分會、中心國小校長具體安排,各學科教研員具體落實。

三、調研對象

我市20xx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大學畢業生和麪向農村國小選調進城的在職教師。

四、調研內容

通過調研瞭解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課堂教學環節的設置,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手段的選擇,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以及教師的業務素養等。

五、調研形式

利用教研分會的組織優勢,調動分會積極參與教研工作的積極性,讓他們把本分會,各鄉鎮中心國小(含村小)的新聘教師,集中到一、兩所中心國小,借班上課。各學科教研員深入課堂聽課,查閲教學設計,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指導。

六、調研的亮點

1、據資料統計,國小各學科新聘教師平均年齡23.3歲。因為他們都是經過教育局按照“明光市20xx年中小教師招考簡章”的規定,通過筆試、面試、考核層層篩選的最終獲勝者,所以具有年齡輕,精力旺,思想態度端正,工作作風硬朗的特點。他們走進學校後,給學習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給學校帶來了勃勃生機。古沛、蘇巷、自來橋等鄉鎮還把他們安排到村小任教。雖然生活條件不太理想,但是他們依然安心、紮實地工作。

2、這批新聘教師均是大學畢業,學歷都是大專以上,基本上是所學專業與任教學科一致。學歷層次高,專業知識紮實,基本上能勝任國小的各學科教育教學工作。

3、課堂教學注重知識目標的凸現。很多教師的課上,能夠全面細緻地傳授學科知識,並能適時把相關知識進行延伸和拓展,擴大課堂的容量,豐富學生的知識。如,橫山國小的吳昊老師在執教《李時珍夜宿山寺》一文時,讓學生課前收集大量的有關李時珍的資料,教學時予以交流,充實了課堂內容,教給了學習方法。

4、課堂上教學步驟基本清晰。這批年輕教師基本上能按設計的教學環節進行教學,教學任務完成良好。如,數學學科能夠根據不同領域的內容,開展有效的建模活動,尤其是圖形和計算領域的教學內容。教師能抓住各領域的教學基本要求,體現教學基本理念。圖形部分能牢牢抓住發展學生空間概念的教學核心,藉助直觀,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方法主動建構活動過程,來建立新的教學模型,很好地顯示了教學的特點。計算部分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計算能力為基礎,操作細緻,計算準確,教學效果良好。如,橫山國小的楊忠秀老師執教的一年級“9加幾”的教學,用自己親手製作的教具,引導學生觀察、操作,板演、計算,最終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5、能靈活多樣的應用課改的教學方法。各科老師都能自覺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當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習技能的培養,能把新的教育理念引入教學之中。如, “大語文教育觀”的教育理念,“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理念,“建立開放而活力的課堂”教育理念等,各學科的教學都有很好的嘗試,效果良好。如,數學學科的計算方法的歸納,英語學科的點讀法的指導,都到了較好的體現。

6、積極應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調研得知,大部分老師都能在接受任務的短時間內鑽研教材,認真備課,設計課件。如,邵崗國小的姚敏、女山湖國小的史黃娟、司巷國小的劉志薇、自來橋國小的姚鳳娟等。課堂上應用多媒體課件的意識很強,且製作精良,操作得當,具有一定的現代化電教手段的使用技術。

雖然我們在調研中看到了各位新聘教師和選調進城教師的精彩表現,具有了一定的實力。但是,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學科專業成長有待於關注,教學能力有待於提高。課堂上教師駕馭課堂,掌控教學局面,必須具備一定的教學基本功。許多教師基本沒有組織教學的手段,一走入課堂,不管學生年齡大小,知識多少,只管按照自己的教學步驟教學。講話的、發呆的、板凳子的、掏書本的,各行其是,注意力根本沒有集中到課堂教學中來。

2、教材編排體系、編排意圖有待於研究。讀懂教材,是教學的基本保證。教師要仔細揣摩教材、理解編者意圖,要全面深刻地理解教材,才能把握教學目標,確定重點難點,才能為學生提供優化的學習內容,以及要關注的教育思想。調研中,我們感覺到老師們對教材理解不夠,教學目標把握不準,教學重難點確立有偏,學習方法滲透不到位。如,在語文教學中,中年級段落的教學,高年級篇章結構、習作方法的教學等,都沒有訓練;英語學科單詞的拼讀、抄寫的教學,則超越了課程標準的要求。

3、課時分配模糊不清。各個學科的教學都是需要用課時作保證的。不同年級、不同內容的課時安排也不盡相同,既要體現學科的特點、內容的特點,又要反映年級的特點,才能讓教學卓有成效。如,語文教學,一般一篇課文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重點是讀通讀誦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第二課時,着重理解課文,薰陶情感,學習方法。在調研中,許多老師分不清課時,一篇新課還沒有讀兩遍,生字根本沒有學習,就急於分析課文。結果是囫圇吞棗,食而不知其味。

4、課堂上,教師是教教材,還是用教材教。教材是課標的詮釋,知識的'載體,。教師在課堂教學是以此為憑藉,讓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獲得學習的方法,得到情感的薰陶。調研中發現,普遍存在着教教材的現象,老師只顧分析課文內容,不去探討遣詞、造句的方法,佈局謀篇的策略。結果是一堂課下來,學生除了知道課文的基本內容之外,其他一無所獲。

5、學生積極性沒有發揮,課堂氣氛沉悶。由於教師對課堂主體把握不準,不知自己如何教,學生如何學,加上每堂課又必須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最後,只得一言堂,要麼一問一答,要麼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沒有閲讀的時間,討論的餘地。學生一旦回答不了,馬上教師補上,最後是課堂冷冷清清,猶如死水一潭。

6、教師板書有待提高。通過調研可見,所有的教師粉板字一律很差,基本上是“火柴棒體”,失去了教師的示範作用。從內容上看,隨意性也很強課,既不能突出教學的重點難點,也不能概括教學的思路。

7、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缺乏有效性。調研可見,老師們有一定的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運用意識和操作技術。但現代化教育技術與常規教學的關係如何?何時運用?怎樣運用?才能有效促進教學,亟待探究,為電教而電教的現象普遍存在。

8、備課亟待指導。據調研的備課看,大部分教師都是優秀教案的義務抄寫員,教學時,也未能按教案的步驟上課,備教不一。

9、有專業不對口現象。個別學校沒有按照所學專業安排任教,改教了其他學科,讓老師很難適應。如,女山湖國小陳培源學的是數學專業改教了語文,自來橋國小的陳敏學的是體育專業也改教了語文。這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情緒

幾點思考和建議

(一)確立目標

全面推進課程改革,關鍵在教師。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打造這批高素質的年輕教師,既關係到學校的發展,也關係到學生的成長。各校必須針對這批年輕教師的特點和學校的實際確立明確的培訓目標。

1、加大職業道德教育。按照教育法規的要求,以校為本,組織認真學習,積極培養“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團結協作、和諧進取”的精神。

2、注重學科專業知識的培訓。要結合學科教學的需要遴選實用的專業知識深入學習,學以致用,不斷總結,不斷提高。

3、認真學習課改理念。新的課程改革正在全國範圍內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們必須積極投入到課改的熱潮中參加課改的理論培訓,掌握課改的教育理念,才能適應課改的要求。

4、紮實推進教師基本功訓練。以現代化教育技術為培訓手段,加強教師的粉筆字、板畫、鋼筆字,以及普通話等基本功的培訓。

(二)制定規劃

這批新聘教師年齡輕,經驗少,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各校要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制定比較全面的、系統的、長遠的的培訓計劃,從整體要求上設計全套培訓方案。在方案中,內容可以從指導思想、目標要求、管理辦法、操作步驟等方面設計,要做到指導思想明確,培訓目標清楚,管理辦法得當,實施措施有力,考核評價紮實。要長設計、短安排,認認真真地落實。

(三)建立模式

各校可以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內容的特點,擬製相應的教學模式,供老師們在教學中使用。待老師們穩穩當當地走好教學的第一步,打下堅實的教學基本功後,放放手任其馳騁。如,國小語文低段“詞串識字”的教學模式(一般可以分兩個課時教完):

第一課時

(1)激趣入境。

(2) 藉助漢語拼音自學生字。

(3) 將詞語與事物掛鈎。

(4) 詞串連讀,識寫結合,描紅仿影。

第二課時

(1) 複習鞏固生字。

(2)讀詞成串,邊讀邊想。(把每行的詞連讀成串,邊讀邊想象畫面、場景、情景等)

(3)連串成篇,形成積累。(把詞串連起來當作一篇韻文來讀,熟讀成誦)

(4)識寫結合,指導寫字。

國小數學教學模式:

(1)設問題情境,發現問題。(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2)組織探究,合作交流。(首先自主探究,讓學生調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形成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此基礎上小組討論、全班交流,進行優化,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3)實踐運用,拓展延伸。(通過應用方法來解決一系列的“新”問題(課後的練習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增強運用意識。)

(4)總結反思,評價體驗。(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有哪些收穫和感悟,在總結反思中到底提升)

(四)嚴格管理 有了目標模式,就有了奮鬥方向;有了規劃安排,就有了實施的步驟。但是,關鍵是落實。要嚴格管理,規範領導。

(1)要成立組織,校長要親自掛帥,教導處直接負責。

(2)學校對教師實行過程管理,把培訓納入學校教學教研過程管理系列,並嚴格執行。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2

我縣國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如何?什麼樣的語文課堂才是學生喜歡且富有實效的?帶着這些問題,本人進行了長達兩年半時間的調研,走遍了全縣23所國中學校,聽評課達250餘節,積累了一些初步的思考。現將本人對我縣國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的一些調查與思考報告如下:

一、可喜的成績

1、教師敬業精神明顯增強。從聽課的情況看,絕大部分教師的課堂準備比較充分,部分教師不僅能夠精心設計課時教學方案,還能根據學生學習需要和教學內容特點編制學案,沒有教案進課堂的教師極少,在所聽的250餘節課中,只有個別教師教學比較隨意,教學預設不充分;絕大部分教師都有候課的自覺意識,能提前5分鐘到達教室門前等待上課,沒有候課意識或上課遲到的教師在所聽的250餘節課中只有1人。從訪談的情況看,部分學校開始實行集體備課制,少數學校的集體備課不僅落實較好,而且抓出了一定的成效,個別學校構建了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為主要特徵的課堂教學模式,且落實較好;部分教師有着比較強烈的專業發展與提升的意識和願望,其中城區和城郊的語文教師在自身專業發展與提升方面顯得尤為迫切;部分教師的教學質量意識和課堂效率意識明顯增強,並能想方設法改革自己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所任學科的教學質量。

2、教師教學觀念開始轉變。從整體上看,我縣語文課堂教學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農民穿西裝”,“滿堂灌、滿堂問”的傾向比較明顯,但在少數教師和少數課堂上仍然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一是開始倡導使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二是開始使用學案教學;三是開始關注“方法”這一目標維度在教學過程中的滲透;四是有了初步的突顯學生主體地位的意識;五是能正確把握“工具性”這一語文學科的特點,重視基礎知識的落實和語言的積累。

3、學科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儘管從整體上看,我縣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在全市排名還比較靠後,但進步的幅度較大:會考平均成績與市平的差距在逐漸縮小,且縮小的幅度較大;學科等級劃分的分數線在逐年提高;縣內各校的平均成績分佈逐年趨向均衡,差異係數逐年減校尤其是20xx年會考,我縣語文學科人均成績取得重大突破:在市直、五區、五市縣等11個單位中排名第七;在五市縣中排名第二,僅落後於攸縣。

4、一批青年教師脱穎而出。20xx年全市國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世紀星實驗學校青年教師曾利平獲全市第一名;20xx年全市國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素養大賽,下東中學組隊參加,獲得團體一等獎,單項一等獎2個、二等獎1個;20xx年和20xx年兩年會考研討會上的示範課都獲得了市教科院語文教研員的高度評價。

二、嚴峻的問題

1、教學理念整體滯後,適應不了課改要求。

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主宰了課堂。課堂教學“講風”太盛,教師獨霸課堂話語權,學生的閲讀、思考、交流、討論、書寫諸種權利被嚴重剝奪。學生主體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教師角色、學習方式、教學方式的轉變和教師課堂講授限時政策沒有從根本上落實到位,課堂教學中仍以講析繁瑣的“填鴨式”和提問瑣碎的“滿堂問”為主要教學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流於形式。自主學習時教師不給予有效指導,學生沒有任務驅動,隨意性比較大。合作討論前教師沒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閲讀思考和討論交流的時間,沒有考慮設計的問題是否有合作討論的必要和價值,沒有對學生進行明確的分組分工,沒有制定規範的合作討論規程,形式主義傾向比較明顯。探究學習時教師沒有設計具有一定深度的探究課題,沒有進行科學有效的探究方法指導,探究缺少必要的深度和廣度。

課堂教學改革推進不力。教師對新的課程理念、課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到位,擔心課堂教學改革會影響學科教學成績,存在觀望等待的思想。學校存在急功近利的`教育短視行為,不重視過程管理,缺少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監督機制和制度保障,問題意識和研究意識不強,研究氛圍不濃。

2、教材研讀與處理能力不夠,教學有效信息把握不準。

對文本的內涵與外延缺乏深度挖掘。教師對文本不作深入的研讀,沒有自己的原初理解和獨立見解,只是照搬教學參考書進行教學。關注較多的是文本內容層面的東西,而對文本形式(語言表達)層面的東西研究不透,課堂教學缺少必要的深度與寬度。如一位教師在教《袋鼠之謎》(八年級下冊)一文時,整節課只是引導學生歸納概括袋鼠的“三大奧祕”以及奧祕背後的原因,而將文章最精彩的教學內容(“卒章顯志”的寫法啟示,用記敍文的框架、對話的形式介紹科學知識的獨特表達形式,精巧的構思佈局)捨棄,這是對文本內涵缺乏深度挖掘的典型表現。

對課程標準和單元目標缺乏整體關照。教師對課程標準、單元目標缺少透徹的研究,對情感目標、能力目標、學科基本思想、學科基本方法把握不準,致使課堂教學目標意識不明、教材處理過全、重點難點不突出、教學環節與教學目標錯位等。如一位教師在教《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級上冊)第二課時時提出了以下幾個供學生思考討論的問題:①本文的寫作目的是什麼;②為什麼説不要想着下面的巖石;③父親是怎樣救孩子下來的;④父親為什麼不直接把孩子抱下來;⑤如何評價其他四個孩子。而根據課程標準和單元目標,本文的教學目標應該可以確定為:①學習朗讀;②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驗思想感;③品評文中人物,多角度解讀文本;④聯繫實際,探究文題、文末經驗句的含義。對比該教師的課堂提問和教學目標,我們便可以發現,該教師的課堂提問不僅不成序列,而且絕大多數是與教學目標背離的。

對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缺乏整合利用。教師在處理教材和文本時,要麼把語文教材和語文課程等同,對文本不加取捨地全都列入教學內容;要麼把教材內容和教學內容等同,將一篇文章從頭講到尾;要麼把教材內容和考試內容等同,將閲讀教學異化為做閲讀訓練題。對教材內容沒有分析、選擇、重組和優化,更談不上對教學內容進行結構化、問題化和操作化組織;對文章插圖、研討與練習、音像資料、助讀材料、師生的原初理解等教學資源缺乏利用意識。如一位教師在教《安塞腰鼓》(七年級下冊)時,有兩個環節便沒有對教學內容和資源進行剪取和重組:一是在“觀看視頻,導入新課”這一環節中,沒有將能夠體現“安塞腰鼓”恢弘氣勢的視頻資料剪輯,從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達不到為閲讀文章奠定感情基礎的目的;二是在“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這一環節中,由於教師沒有將用於朗讀的材料進行剪取重組,而是全文朗誦,致使“通過朗讀,感受語速、語調的變化,把握文章的層次結構”這一教學目標落空。

對文本的文體特點和能力要求缺乏研究。教師在處理教材和文本時,對文本特點及相應的文體閲讀能力訓練不作區別對待,而是按照一般文章閲讀的要求和程序來設計教學方案,實施教學,致使課堂教學或脱離文本、曲解文本,或放大人文教育、異化為非語文課。如一位教師教《錢塘湖春行》(古詩),讓學生思考的問題是:如果根據這首詩為遊人設計一個遊錢塘湖的路線,該怎樣設計?應該把哪裏作為旅遊的重點?把詩歌教學當做了寫實用文的依據。又如一位教師教《羅布泊,一個消逝的仙湖》(説明文),在指導學生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層次、歸納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後,便將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了“關於如何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的討論上了,而對於與説明文這種文體相關的閲讀知識理解和閲讀能力訓練根本沒有涉及,將語文課異化成了環保教育課。

3、教學策劃與設計的水平不高,教學目標達成度較低。

一是課堂情境的營造與教學內容的安排不和諧。教師在進行教學策劃和設計時,不能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如文體要素、情理要素、語言要素、風格要素等)創造出與之相適應的課堂情境,教師與學生之間常常是“隔心、隔情、隔智”,課堂情境與教學內容常常矛盾。如《最後一課》,教學內容本應該是嚴肅沉鬱的,教師應該據此創造一種莊嚴肅穆的課堂情境,但一位教師在教這一課時,整個課堂情境是嬉戲吵鬧的,讓人聽後覺得像一場鬧劇。

二是課堂教學安排違背適度原則。首先是課堂教學的容量安排過度。要麼過小以致乾癟,如課文閲讀教學課;要麼過多以致臃腫,如試卷講評課和綜合複習課。如一位教師在上《會考議論文閲讀指導》(一課時)課時,共安排了“會考考點回顧、論點知識、論據知識、論證知識、詞句理解知識”等5大塊知識,還有用於專項訓練和綜合訓練的7段訓練材料。另一位教師在教《喂!出來》(一課時)一文時,共出了10個思考題讓學生思考討論。我縣教師的課堂教學容量是普遍過小,如一位教師在教《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時,一個課時只做了“教讀生字”一件事。其次是教學的難度、深度、起點安排過度。許多教師在教學設計時,缺乏學情分析的意識,不能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來恰當地安排教學難度、深度和起點,要麼過深、過高,學生夠不着,學習的積極性被挫傷;要麼過淺、過低,調動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不能刺激思維神經系統的興奮。如一位教師在學生回答了“楷模”就是“榜樣、模範”的意思後,還要追問“楷模”為什麼是“榜樣、模範”的意思,難度太高。另一位教師在教《“友邦驚詫”論》時,將教學的起點定在學生自讀分析論證方法上,起點太高。再次是教學過程中,各個教學內容安排的時機不當。如有的教師的課堂教學思路通常是:①佈置學生帶着思考題看書;②指名上黑板聽寫、解釋詞語;③書看完後,組織學生講評黑板作業;④討論思考題。這樣的序列安排造成了教學思路的割裂與中斷,擾亂了學生的思維,破壞了課堂教學的整體協調。

三是教學程序的安排沒有起伏,節奏感不強。一般來説,教學程序的安排必須符合語文學科的教學規律、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和審美教育規律,要像寫文章一樣,抑揚頓挫,高潮迭起。但絕大多數教師的教學程序安排達不到這個要求。首先是教學的速度缺少快慢行止,從頭到尾一個速度,毫無起伏。其次是教學內容缺乏詳略的取捨安排,各個環節平均用力,看不出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高潮。再次是學生的思維活動沒有鮮明的節奏感,問題與思維的難度不是漸次加大,教師提供的外部刺激缺少強弱變化,學生思維訓練的形式單一枯燥。最後是教學環節的安排沒有層次性、序列性和遞進性,且目標意識不強、意圖不明顯,不能形成一種層層深入的、循序漸進的整體節奏。

四是訓練與問題的設計形式單一,效益低下。在訓練設計上,主要存在訓練意圖不明、訓練指向不清、訓練強度不宜、訓練方式單一、訓練脱離文本、訓練缺少拓展延伸等問題。在問題設計上,主要存在設計的問題思維容量孝缺乏合作探究的價值,問題之間缺少關聯、沒有形成層進的序列,問題不能牽引對文本的整體理解與品讀等問題。

4、教學實施過程中缺乏規律意識,教學操作能力較差。

教師缺乏課型意識。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時不論何種文體,也不管教學內容的特點,統一按照相同的教學模式組織教學,模式化傾向嚴重。如試卷講評課,許多教師對“講什麼、為什麼講、怎樣講”缺少整體規劃,逐題講習的多,重點突出的少,沒有充分發揮典型試題在知識建構和能力遷移上的作用,就試卷講試卷的傾向明顯;筆練意識淡薄,學生動口的多,動筆的少,能上黑板板演的機會更少,學生規範答題的習慣較差;試卷講評中忽視“互動性”,沒有為學生充分表達思維過程提供機會,學生參與度不夠。又如綜合複習課,教師中普遍存在教學起點和標高確定不當,示例分析中缺少方法滲透,方法領悟與示例分析脱離,示例呈現缺乏層次、梯度、拓展和延伸等問題。再如作文指導課,絕大部分教師在兩個課時中僅僅是命了一個題目,沒有方法指導和作文講評,學生學習寫作的環節嚴重缺失。

教學環節不完整。首先是部分教學環節的缺失,如課堂導入、課堂小結、課堂板書、拓展訓練、作業佈置等環節經常被教師簡省;其次是環節之間缺少過渡與照應,各個環節之間沒有內在的聯繫;再次是教學的各環節之間缺少一條清晰的教學線索,教學內容散亂,邏輯性不強。這些缺點在新教師的課堂教學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學生活動不充分。教師調動不夠,學生參與度較低,課堂活動成為少數優秀學生的專利。活動形式單一,個別學生活動時,其他學生因為沒有任務驅動而亂動。學習過程缺失,“結論教學”教學的傾向比較明顯,學生閲讀與寫作過程得不到保證,學生表達與交流的機會不夠充分,學生的問題意識得不到培養。活動的深度與廣度不夠,活動的效率低、價值不大,無效活動較多。討論交流的向度單一,只見師生之間的一問一答,不見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對話。

課堂點評與指導不到位。首先是課堂點評沒有原則,缺少激勵與引導作用,絕大部分教師錯誤的理解了新課程關於學生評價的理念,對學生的回答不問正確與否,不管是否合理,一律使用“好”“你真棒”“你真聰明”等語言予以評價,對學生的錯誤理解不及時矯正,尤為關鍵的是教師不能通過恰當的課堂點評,將學生的思維引向縱深,推動教學過程的有序展開。其次是課堂指導沒有到位,課堂上什麼時候講、講什麼、怎麼講、講多長時間,教師心中無數,如語文閲讀課中朗讀訓練的指導,絕大多數教師都用朗讀的數量來衡量對朗讀訓練的重視程度,至於什麼時候安排讀、讀什麼、怎麼讀、為什麼要這樣讀,教師基本上指導不力。

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運用不當。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中雖然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且製作了精美的課件,但使用的時機、長度、效度處理不好。要麼使用時機不當,多媒體應用牽強附會,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嚴重背離,而不是有機結合;要麼用之無度,有的教師在製作課件時,盲目地追求“高大全”,堆砌了大量的素材,把教學課件搞成多媒體成果展覽;要麼用之無效,不是把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根本目的落實到有效上,而是把它當成區別現代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唯一標誌,反而造成學生注意力分散,教學時間分配失當,教學重心偏移,教學效率降低。

三、誠懇的建議

1、強化教研意識。要充分利用集體備課這一平台,深入開展教學反思、課堂觀察與診斷、説課評課、相互聽課、集體研課等校本教研活動。應牢固樹立“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的意識,將教學與研究有機結合,在真實情景中研究,在研究狀態下工作,讓教學研究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常態。要儘可能利用上績效課這一契機,逐步養成研課、磨課的習慣,切實增強學情分析、教材研讀、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等方面的能力,並最終讓常態課能達到甚至超過績效課的水平。

2、提高自身素養。一要重視案例分析與研討。從調研的情況看,教師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不是教育觀念的問題,而是教學操作能力的問題,而提高教學操作能力的最有效的辦法便是案例分析與研討,如文本解讀案例分析、課型教學案例分析、教學設計案例分析、教材處理案例分析、課堂教學案例分析、課標研讀案例分析、問題設計案例分析、訓練設計案例分析等。二要狠抓業務自修與提升。一方面要強化專業發展的自覺意識,因為任何形式和層次的培訓,只有與自身的專業發展慾望相契合,才是有效的。另一方面要切實制定業務自修年度項目書,並認真落實,逐步改善自身的知識結構,豐富自身的教育教學素養。

3、改革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應緊緊圍繞“突顯學生主體地位,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來構建教學模式。要依據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已有學習水平來整合教學內容、安排教學程序、選用教學方法、選取教學組織形式。要堅決貫徹落實教育局提出的教師課堂講授限時制度,着力解決講與練、教與學、知識傳授與能力發展、教程推進與方法融合等關係問題,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要敢於突破教育教學傳統,正確處理好傳統與現代、改革與繼承之間的關係,按照“構建——實踐——反思”的思路構建自己的課型教學模式。

4、建立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庫的主要內容包括教學設計、學案編制、課堂實錄、訓練檢測、經典試題、教學反思、教材解讀、課標研讀、教學交流、教育理論等方面。教學資源庫中資料的來源可以是教師的原創,也可以是教育名家的資料選摘。教學資源庫的建立可以以電子郵箱、個人博客等為平台,教研室應分學科設有公共的電子郵箱和教研博客,教師個人可以以教研組為單位設立電子郵箱和教研博客。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3

調研時間: 20xx年9月1日至5日

上課教師:XX校區20xx年新進教師共計39人

學前教育不但要使幼兒全面發展,而且還要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幼兒園的各種活動都應當體現幼兒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並給幼兒自由自主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幼兒的創造性遊戲應當體現創造性,而不要把成人的期望和想法強加給幼兒。教師不能用組織作業或上課的方法來組織和指導幼兒的遊戲。應當改變“重教師編制的教學遊戲、輕幼兒自發的自由遊戲”的傾向。

如前所説,法律基本理論知識是一個大學生較高法律意識的形成的基礎,雖然作為非法律工作者(法學專業除外)不必對法律理論知識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但一些法制的觀念與法理的原理需要我們加以瞭解,特別是新時代的大學生。

聽課教師:學校領導、各學科調研組長、部分骨幹教師

為進一步掌握我校新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查找存在的問題,促使新教師儘快適應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特組織了新教師調研課活動。通過聽課、評課、總結等環節,初步摸清了新進教師教學情況。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現總結如下:

根據國家及省市加快學前教育發展的有關文件精神和市政協主席會議安排,市政協教科文衞體委員會聯合民盟市委、農工市委,在今年四月中旬分三個組, 深入到市區公辦幼兒園(省委機關等)、民辦幼兒園(城東商業幼兒園、城中小神龍幼兒園、城西小花朵雙語藝術幼兒園)走訪調查。6月28日至30日,調研組在聽取了市教育局關於全市學前教育工作情況的彙報後,先後到XX區保育院,XX區嘉榮華陽光幼兒園,XX縣共和鎮維新幼兒園、XX縣魯沙爾幼兒園、XX縣多巴鎮小福星幼兒園,大通縣東峽鎮多隆幼兒園等進行了集中實地調研。同時,調研組成員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及時進行了座談,提出了意見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1.新入職的大學生基本功紮實,個人素質較高。

**區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中北部,是古時兵家必爭之地。我印象中的**,固然有“晉北鎖鑰”之稱,可是發展卻極其落後,單從破舊的街道與髒亂的秩序上就可見一斑,就説“晉北鎖鑰”這個牌子的懸掛地--北城門樓吧,雖然我很少從這裏路過,可印象中店商小販橫七豎八,本就街狹路窄的小巷更顯擁堵不堪,垃圾遍地污水橫行,簡直如入鮑魚之肆;可是這次回來,街上的情形卻大有改觀,翻天覆地來説亦不為過。

在課堂教學中,大學生表現出較高的專業素質。尤其是普通話標準、板書規範、教學設計有條理等,都值得肯定。

2.公招教師具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

公招教師中,有一部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師。這部分教師表現出了較高的教育教學水平,有一定的教學風格,教學設計新穎,教育理念新,有課改意識。

3.部分教師具有一定的課堂改革意識

在課改大趨勢下,大部分教師已初步形成課改意識。部分教師能運用現代教育媒體輔助教學,如電子白板、錄音機等。教學設計上有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等環節,體現出一定的課改意識。

4.學生基本素質有所提高

本屆新生,尤其是國小一年級新生的基本素質較高。新生接受學前教育的情況好,學生表現出的學習態度、學習積極性較好。部分學生有較好的課堂學習習慣,例如回答問題聲音洪亮,課堂舉手積極等。

二、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課堂常規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學生課堂紀律意識不強、課堂常規訓練不到位

此問題主要表現在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上課思想不集中、坐姿等課堂常規不規範,隨意性強、班級課堂常規還沒落實。

2.學生學習習慣較差、課堂學習隨意性強

此問題主要表現在七年級新生:學生課堂主動答問較少、課前準備不到位、傾聽習慣較差、喜歡齊答問題、靜心學習不夠。對教師的課堂要求理解較差,自我管束差。

“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學生就業是我國就業問題中帶有戰略性的核心問題。

(二)教師教學常規存在的主要問題

1.部分教師多媒體使用能力較差

新進教師對教室內的電子白板、課件製作與操作不夠熟練。課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意識不夠。

2.個別教師課前準備不充分

教學器材準備不充分、課前候課習慣沒有養成。

3.部分教師課堂調控能力較差

尤其是國小一年級的課堂組織相對較差、課堂調控效率不高、教學秩序較差。部分教師缺乏對全體學生的.關注,不能及時調控課堂秩序,維護課堂教學的紀律。

(三)教學觀念、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

1.部分教師教學觀念陳舊、傳統的痕跡比較明顯

公司黨委成員深入基層調研,增加對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調研內容,一方面提高認識,另一方面形成長效機制,機關和項目相互推動和促進黨建工作。

主要表現為:

(1)教師講得過多(基於講授法和教師主體的課堂教學),學生動得很少(基於被動接受和思維的陳規課堂學習);教師的教學引導功能和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體現不充分。

(2)教師關注全體學生不夠,只管教師充分講解,忽視學生有效吸收,缺乏對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及時反饋。

2.部分教師教學方法不科學(沒有重視教育規律),教學效率低

主要表現為:

(1)講授法佔據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國小語文閲讀教學還有串講方式存在,忽視了新課程標準對閲讀教學提出的新的要求:培養學生獨立閲讀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有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重視閲讀情趣和習慣的培養、注重閲讀體驗,能做到合作交流等。

(2)師生教、學形式單一,沒有給學生更多、更廣的學習、思維空間,缺乏課堂生成的效能發揮,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思維的火花。

(3)課堂探究性、探討性活動開展不夠,學生缺乏深度思維。

(4)部分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處理比較隨意。

3.部分教師對學生學法指導不夠,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

(1)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時間少,能力差。

(2)鼓勵性學習不夠,學生個性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3)對學生朗讀指導、閲讀指導、聲樂能力指導、思維訓練指導、體育技能指導等方面不到位或缺乏。

(4)課題練習容量偏少,缺乏練習層次和深度,學生知識能力拓展不夠。

(5)綜合知識和能力的課堂滲透不夠。

(四)知識點、教學重難點落實存在的主要問題

1.部分教師課堂教學知識點把我不準,對該年級該階段段內容教學的具體要求不清楚,該知識要教哪些,教到什麼程度,橫向縱向有哪些知識內在聯繫不夠清楚,有走一步看一步的現象。

2.知識教學落實不夠,只注意教完了,沒注意反饋學生學會了沒有,對學生學習情況缺乏檢查和必要的指導。

3.部分教師對知識教學的重點把握不準,課堂教學各環節平均用力,沒有輕重緩急的節奏,部分課堂反映出基礎知識教學用時較多,重點知識輕描淡寫,本末倒置。

4.部分教師教學不重視難點知識的突破。對難度較大的知識,沒有提前鋪墊,合理分解難點,缺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引導和教學,學生掌握較差。

三、建議意見

1.限時改進,明顯提高。所有課堂教學存在問題的教師必須按照建議意見,在半期前積極主動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明顯進步變化。

2.青年教師、新教師要主動學習,自覺提高。

3.青年結對教師、指導教師要各盡其責,切實履行藍青工程工作職責,做好指導和學習的工作,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4.骨幹教師要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在各級各類教學研究活動中主動指導青年教師、新教師,團隊式發展。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4

為了更好地瞭解當前中職生對學校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現狀的看法與需求,併為體育多樣化教學改革研究提供參考與依據,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本課題設計了“關於中職生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現狀調查問卷”,對福建省五所省屬中職院校進行隨機問卷調查,還對中職院校體育教師以及部分企業負責人進行現場訪談,現將相關問題展開分析。

一、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圍繞為在校中職生開設體育課的目的與意義、體育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評價、場地器材等問題進行展開。

二、調查方法

(一)問卷調查法

根據調查目的、任務,由課題組統一製作問卷,對福建省五所省屬中職院校部分學生展開問卷調查,問卷共設11道選擇題,共回收有效問卷468份。

(二)實地訪談法

通過對中職院校體育教師及部分企業負責人的訪談,瞭解中職院校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現狀以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三、調研結果:整理統計分析數據

(一)企業需要員工具備的能力

通過與企業負責人交流了解到企業更需要員工具備團隊協作能力。而從問卷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體育課的主要目的是增強體質和掌握運動與健康的相關知識,體育課上培養的運動能力和溝通能力對今後就業更重要(如表1)。

(二)關於教學內容

調查問卷中列出了17項學校開設的體育課程內容,其中學生喜歡的項目中排名靠前的都為球類項目,52.78%的受訪學生對目前體育課程教學內容不感興趣,如圖1的統計結果。

(三)體育教師所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

48.93%的受訪學生認為是講解法和示範法,僅8.97%的受訪學生認為主要的教學方法有講解法、體驗法和合作法(如表2)。通過對部分中職院校體育教師的訪談發現,教師在課堂上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與學生問卷調查結果一致。

(四)對目前體育課堂內教學組織形式

對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有10.68%的學生很不滿意,31.62%的學生不太滿意,22.44%的學生比較滿意。當前教學組織形式下僅有15.38%的學生有合作體驗(如表3),體育課的上課形式大多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進行學習和活動(如表4)。

(五)評價方式單一

受訪的468名學生中的大部分學生認為課堂中的評價是單一的,只有教師評定(如圖2)。

(六)體育設施不足

對學校的場地、體育器材和設施能不能滿足體育活動需要的問題,40.38%的受訪學生認為不能。

四、調研結論及建議

(一)學校的教學目的與企業實際需要存在偏差

經過對企業負責人的訪談得知,企業更需要學生具備團隊協作能力。而大部分學生認為,體育教學中培養的運動能力和溝通能力對今後的就業更重要。長期以來,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沒有很好地結合職校特色、依據企業需求確定教學目的去培養人才。企業需要的是能勝任職業活動的主觀條件——綜合職業能力,它不是針對具體某一個職業技能、知識範疇的能力,而是主要包括四個方面:跨職業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個人能力。中職體育多樣化教學在培養與提高中職生的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個人能力三方面的綜合職業能力上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所謂方法能力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創新的能力,包含分析與綜合能力、決策與遷移能力、信息接受與處理能力等從事職業所需要的工作方法與學習方法方面的能力。社會能力主要是指一個人的團隊協作能力、人際交往和善於溝通的能力。個人能力是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讚賞的愛崗敬業、工作負責、注重細節的職業人格。

(二)體育教學內容比較單一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延續了中國小體育教學內容,以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球類項目為主,學生對新興項目不瞭解。教師應拓展多元化教學內容,實現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加強教材建設,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熱情,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以及團隊協作等社會能力,根據企業需求的綜合職業能力來開展新興、拓展類項目,提高學生的上課興趣。

(三)體育教學方法單一,教學組織形式單調

當前,我國的職業教育正在迅猛發展,中職生是我國未來的技術型人才,今後大多從事的是體力和腦力相結合的工作,企業既需要學生具有強健的體魄,也需要學生具有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中職體育教學通常延續中國小體育教學模式,以技能教學為主,採用教師講解、學生練習、教師糾錯的方式。這種教學方法過於單一,導致學生對體育學習和運動的興趣變得越來越低,而且沒有充分考慮企業的用人需求。因此,研究和探索中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多樣化改革,以提高學生學習和運動的興趣,以及以培養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符合新時期人才培養目標和職業崗位的需求是很有必要的。

(四)體育課堂評價單一

從調查中發現,當前中職院校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體是教師,而教師則以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每堂課的出勤情況來評定總成績。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評價中,學生和教師可對學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努力程度、合作意識等方面採取統一的評價標準與評價項目,使得評價更全面。實施多元化考核評價,充分體現了教學民主化和人文化,體現了學生個性化、多層次的'發展需要,對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有重要意義。

(五)場地、器材設施不足

不管是學生問卷還是教師訪談都表明,目前福建省中職院校的場地與器材不能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與活動的需要。學生喜愛的球類項目特別是足球、羽毛球等的場地供應不足。其他拓展類項目,如游泳、輪滑、攀巖等的場地、器材更是很難見到,學生自然談不上感興趣了。面對目前場地、器材設施不足的情況,中職院校體育教師應合理有效地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多開展合作與體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以使其適應未來就業需求。

總之,從對中職學校的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現狀的調查來看,體育教學實踐要建構出一套可推廣的具有職業特色的體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體育多樣化教學中課程教學目的、內容、實施、評價等方面的設置都要緊密圍繞培養與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這一目標,形成一種良好的教學模式,破解當前體育教學目的單一、質量不高等弊端,保障教學的良性循環,實現教與學的良性互動,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出身體健康,有較強職業道德、社會適應能力、創新思維的綜合職業能力人才。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5

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普及,新理念進入踐行期,正逐步走進課堂。

一、調查的目的、意義以及調查方法

掌握一線發展情況,瞭解老師們所需,開展老師們願意參與的教研活動。

這次調研,採用的方法是直接進入課堂,聽推門課,與老師們座談等。

最可喜的一面是:各校重視橫向溝通,外出學習被鼓勵與支持。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1、教學方面

品牌學校20小、11小、九小、六小穩步發展中,課堂教學又有新意。從生源方面也體現出社會對他們的認可。

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點和關鍵。

老師們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已經知道豐富自己的課堂,創設情境,確立問題意識:用情感激發學生,形象化、具體化創設認知環境;在強化問題設計與學生的問題意識方面略顯不足。

重視集體備課。課堂教學中,老師們與學生平等互動,在對話、討論與交流中學生主體地位突出,學法指導已成為教學行為的重要取向。

重視練習,反饋調適:精心設計練習與作業;在全面分析學習中的各種反饋信息方面,有待加強。

深化總結應用,使學生愛學。

學生探究學習後,要幫助學生總結所學的知識,並設計練習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熟練並創造性運用所學思想方法,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在鞏固理解內化階段讓學生進行獨立練習,辨析練習及發展性練習,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理解更深刻,使知識內化為能力。

2、教師方面

愛讀書、重視學習。

在有效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不是其具有怎樣高級的專業化水平,而是他是否具有“激勵性人格”:能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慾望,並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學會。教師的激勵手段還有待加強。

對教師而言,追求高效課堂,比學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教師教育策略的積累成為成長的關鍵。

知識的變更日新月異,而方法是永遠不會過時。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應是以掌握學習方法為前提。在教學中,教師只有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

數學知識源於生活,是生活問題的高度抽象概括。而我們的國小生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教師要多創設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進行直觀演示,再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評價已呈現多元態勢,薄弱環節是過程性評價。

加強學法指導,使學生會學。

教學生學會觀察,抓住題目本質,找出解題的突破口,從而使學生學得其樂融融。

3、學生方面

學生自主學習方面表現出很大差異,課堂中,多數學生學習熱情比較高;少數有遊離學習之外現象。

值得表揚的是郊區沿江國小,孩子們的表現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發言積極、思維活躍。

座談時瞭解到:他們的生源140名孩子進入市內國小讀書。

在調查學生的學習態度或學習主動性方面,大部分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重視分數。

畢業班的情況:面對升學壓力,孩子們忽然沉寂,有了與年齡不相稱的表情。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結合調查情況以及自己的思考,要解決以上問題,應主要抓以下幾點:

1、關注集體備課實效,營造民主、和諧教研氛圍。

2、發揮骨幹教師、省級、市級、校級優秀教師的引領作用。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6

最近,我們對我校的課堂教學面臨的形式、採取的或準備採取的舉措進行了梳理,旨在尋求如何在減負增效的前提下改進課堂教學現狀的有效方法。

一、我校的課堂教學面臨的形勢是什麼?

1、學校提出了主流課堂教學模式。

關注當前,放眼未來,為了踐行我校"促進每一名學生、教師主動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在深入分析學情、師情和學校歷史沿革的基礎上,經過充分醖釀、推敲、論證,今年10月,我校正式提出了"導學、自學、求學、講學、學思、學用"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校明確了對課堂教學模式的定位,即對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實踐,是當前我校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抓手,是我校教學管理的着力點和歸宿,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2、學校教學面臨着減負提效的重大課題。

隨着學生減負工作的不斷深入,學生在校學習、自習的時間較之以前明顯縮短了,這也是所有國辦中學面臨的同樣問題。這種變化,使得不少教師感到教學的壓力陡增。如何在不增加教學時間、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如何讓我們的每一節課學生學有所得、教師教有所成,這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亟待破解的難題。

3、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進程中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我們對課改的'理念、方法和策略等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與實踐,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常態課教學中)對學生主體參與、自主學習的貫徹力度遠遠不夠,常態課教學以講授為主的課還佔有一定的比例。這些成為制約我們課堂教學改革的瓶頸問題。

二、面對現實,我們做了什麼?

1、從落實教學領導力的高度,努力提升教學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管理幹部主動深入課堂。我校規定了中層以上幹部每學期的聽課數量,聽課後將於相關教師進行評課,每週行政例會的第一個環節就是幹部彙報交流本週的聽課評課情況。我們認為,課堂能反映出教與學的現狀,藴涵着豐富的信息。幹部經常進入課堂,可以深入瞭解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教研文化、經驗、困惑和困難,以及課改要求與教學現狀的差距,先進理念與傳統行為的落差,瞭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和需求,瞭解學校管理的運行現狀,有利於學校工作上下一致,形成合力。

(2)教學管理幹部積極參加中教科組織的聽評課活動,在同行交流、專家點評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管理工作的專業化、科學化的水平。

(3)教學管理幹部與我校特聘教學顧問定期舉行教學管理專題研討活動。我校的兩位特聘教學顧問陳一新局長、範廣澤科長提前佈置研討課題,每兩週進行一次面對面的深入交流,最後由兩位顧問進行點評。至今,本學期的專題教學研討活動已先後進行了三次,研討的主題包括"減負提效形式下教學管理的舉措"、"當前教學管理工作的着眼點"、"挖掘我校教學中高效的典型案例"等。通過此類活動,有效地將教學管理幹部的關注點引導到研究和破解實際問題的軌道上來。

2、以加強教師專業化建設為突破口,引領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方式的改進。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請師大專家團隊進駐學校,參與指導學科建設。我校與天津師大教師教育學院聯合,創辦了市內六區首個"教師教育教學研究實踐基地".我們主動邀請師大的專家、教授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教學,通過定期參加學科組活動和不定期推門聽課、評課活動,幫助廣大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策略。教師也可以藉助師大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教學研究領域,不斷充實自我。

(2)在全校教師範圍內,堅持每月開展一次教學大講堂活動。我們先後邀請到了陳一新副局長、韓鋒主任、邢真研究員、王勤研究員、張明琪教授、靳瑩教授等一批教育領域的資深專家學者為老師們進行專題講座,重點圍繞當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幫助老師們解疑釋惑,進而引發廣大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更深入地思考,從而有效地引導教師聚焦課堂、研究教學。

(3)大力強化教學管理幹部對學科組建設的領導。學科組是教師從事教學研究的組織形式,也是管理幹部賴以領導教學的重要形式。在工作中我們體會到,教學管理幹部只有親自深入學科組參與活動,以自身關注學科組活動的熱情來鼓勵教師積極投入,在教研活動中充分發揮影響力,對教師起到以身示範的教育作用,這是加強教學領導力的關鍵所在。本學期,教務處在《學科組長工作手冊》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了對學科組工作的要求,設置了學科組建設專題檔案櫃,積累學科活動的過程性資料,定期進行交流、展示、點評。

3、啟動名師工程,打造一支骨幹教師隊伍,實現以點帶面。我們認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有着紮實的專業理論素養和研究能力,富於創新精神的專業型的教師隊伍。基於此,今年5月份,我校啟動了首屆首席、骨幹教師評選工作,這不僅是我校教師隊伍建設的一件大事,也是六十六中發展史上的一項創舉。我校廣大教師更是投入了極大地熱情參與此次活動,全校共有57位教師報名。經過説課、做課、民主評議、教學過程考核等一系列環節的評比,最終遴選出了我校首屆首席教師8人、骨幹教師19人。首批首席、骨幹教師與學校簽訂了工作協議。他們不僅僅是享受首席、骨幹教師的待遇,同時還要履行作為一名首席、骨幹教師的相應義務,他們將在未來學校的學科建設、校本研修、乃至教師專業發展的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根據我校出台的《首席骨幹教師考核實施辦法》的規定,我校的首席教師、骨幹教師不搞終身制,每屆任期兩年,兩年後自動終止資格,重新申報。任期內每年進行嚴格考核,考核合格者將繼續留任,考核不合格者將被自動終止資格。首席骨幹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圍繞學校階段教學工作,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例如,近期隨着我校"導學、自學、求學、講學、學思、學用"課堂教學模式的提出,學校要求每位首席骨幹教師率先實踐課題教學模式,每人完成一節示範課,學校組織全校範圍內的聽評課活動,同時作課教師還要進行説課,整個過程全程進行錄像。這樣,就使得每一節公開示範課成為了一次學科教學的專題研討活動,大大拓展了教學研究的空間。

三、近期,我們還準備做什麼?

1、推進導學案的運用。目前,初高中各科導學案的編寫已經形成了基本框架,正在請專家提出修改意見。下一步是將相對成熟的導學案應用於課堂教學,要把編寫導學案、使用導學案變成教師進行常態課教學的規定動作。

2、推進思維導圖的運用。思維導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於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訓練學生思維,也有利於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轉換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在今年5月,我校組織學科組長到大港二中參觀思維導圖的運用成果展示,對思維導圖有了感性認識。今年11月,天津師大的靳瑩教授為我校全體教師進行了有關思維導圖的專題講座,從思維導圖的概念、理論基礎,到思維導圖的製作方法、使用技巧,使廣大教師對思維導圖有了初步的理性思考。下一步是在一些學科中嘗試使用思維導圖,使用過程中教務處隨時監控,根據使用效果把握推廣的進度、節奏,最大限度地發揮思維導圖對教學工作的積極作用。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7

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豐富了課程的內容,另一方面是豐富了教育的形式。在計算機知識與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課程設置的科學性是不容置疑的,不同的教育形式又是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

我們國中信息技術教研組進行了一些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實現措施和方法如下:

1、建立研究學習小組,互幫互學拉近學生之間的差異。

我們把所任教的班級進行分組,每個班分成12小組一般一個小組有5個學生,相對有二位低層生,兩位中層生和一位高層生。高層學生當組長,中低層學生是積極的參與者。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個人學習的成功與他人學習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小組之間保持融洽的關係、相互合作的態度,共享信息和資源,共同擔負學習責任,完成學習任務。

2、採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教學任務都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是學生所熟悉和感興趣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完成一個個任務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真正為學生營造一個建構知識、寓學於實踐的環境,讓他們在這個環境裏,充滿興趣愉快地進行學習,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如林召凱老師在講授《幻燈片的製作》時,通過“展示任務”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想去做的衝動,於是 老師做出簡單的“講解演示”後,調動了學生自己動手的積極性,課堂效果非常好。

3. 師生角色的變換

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學生的知識不再是單純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更多的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他人的幫助,或者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自己獲得的。老師的使命應該是:一個熱情的“指導者”,一個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最有益、最有力的“教學工具”,一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規範學生的學習行為的強有利的“引導者”。如在學習《計算機系統的組成》,九年級年級的學生具有上網查找資料的能力,第一課時我們讓學生通過網絡查找硬件的組成,包括名稱、生產廠商、圖片、作用等以表格的形式保存下來,發到教師的郵箱裏,第二課時讓學生觀看《計算機系統的組成》的視頻,並當場拆開主機讓學生觀看,第三課時讓學生總結出計算機系統的組成,並進行質疑討論,我在一旁進行指導,效果相當不錯。

4、上課實行網絡教學,充分發揮網絡教學的獨特優越性。

因為網絡教學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能提供圖文聲像並茂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還能按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管理學科知識和各種教學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這種方式組織建構的知識庫、信息庫浩如煙海,並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資源,因而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即促進學生關於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學媒體或其他學習環境無法比擬的。

二、存在的問題:

1.分組、分層教學實施的不夠好,各環節的落實不到位。

2.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培養,往往是被動地按照教師要求的步驟操作、練習。

3.課時少,時間短,對上機實驗遇到的問題很難一一解答。

4.重點和難點有時把握不準。

5.教師授課不夠精練。

三、採取的措施和建議

1.利用好任務驅動教學法。課堂設計適當的問題,調動學生的思維。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教育心理學認為,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又是思維的動力。問題的設計一定要有深度,只有深度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潛能。

2.利用好“學案”。讓學生通過“學案”引領他們自主的學習。

3.可採用基於網站式的教學,進行資源共享,便於師生交流,同時可作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作品展示的平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8

20xx年5月份我參加了市及中心校組織的培訓,通過聽專家的講座,觀摩及中心校教師的示範課收穫頗多,也認識到只有切實改進課堂教學方法,用新課程新理念指導新的教學行為,課堂才能真正取得實效性。回眸走過的路程,再看看目前的課堂教學,在教學內容的確定、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教學手段的應用等方面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更好地提升教學的質量,在充分回顧、調研的基礎上,現對我校數學課堂教學現狀總結如下。

一、我校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特點是:

由以講為主轉向合作探究為主、由接受學習轉向發現學習、由黑板粉筆的單一手段轉向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引導學校和老師改變評課方法,從而改變教學方法。總體來看教學成績是顯著的。

二、我校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目標把握不到位。在課堂上,老師過分關注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忽視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

例如:三年級“多位數的讀寫法”一課,有的老師這樣設計的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計數單位、數位和十進制計數法的含義;

(2)、會正確讀出和寫出億以內的數。

2、理解教材不深入,把握教材不準確,駕馭教材能力有待提高。

3、自主學習流於形式,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上,新的教學方法,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操作被廣泛採用,但是實效性較差。

4、教學設計重教法,輕學法,表現在課堂上,重教案,缺乏隨學生學習應變的機智。

5、中老年教師課堂教學方法陳舊,對推進新的教學方法不熱情,年輕教師積極吸納新的教學理念,樂意實踐,但是不重視深入反思,不善於深入研究。

三、問題成因分析:

1、教學管理存在薄弱環節。其表現為:

(1)學校領導深入課堂聽課的次數偏少,沒有及時瞭解本校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現狀,指導力度不大。

(2)教案檢查只重視數量而忽視質量,沒有對教師教學方案的可操性和實用性等方面進行檢查和評價。

(3)沒有為教師提供“送出去,請進來”的平台和教研空間。

2、《課標》、教材、教學用書的解讀膚淺。其表現為:

(1)解讀《課標》、教材的能力低,無法準確把握《課標》的要求、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特點、教學用書的説明和建議。

(2)忽視教材的前後聯繫,對本節課、本單元的知識在國小數學體系中的地位、作用的理解不完整,對教學難度的把握不準確。

(3)沒有認真、仔細地進行教學設計,不能“量身定做”自己的教學方案。

3、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陳舊,教學能力低:

(1)認識的偏差。其一,只要會背概念,會用公式、法則解題就夠了。其二,“認真探究、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等新的學習方式,被認為是“花架子”,得不到有效落實。

(2)不願“成長”的心理滋長。憑經驗教學,學習主動性較差。沒有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缺乏交流或交流找不到對象。

(3)唯“考試”論英雄。只重視考試而忽視平時的教學作用,只重視知識的結論而忽視知識的形成過程。

(4)對自己的平時教學要求不嚴格,養成了隨心所欲的不良教學習慣,不知不覺中逐步喪失自己的教學能力。

四、改進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思考與建議:

1、轉變觀念適應課改要求加速自我成長:首先要認準方向,不要急於求成,從課堂教學點點滴滴的改進做起。可以從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學行為着手。其次是從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着眼,學習+實踐+反思=教師自我成長。

2、創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礎上,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首先,要讀懂教材。通過反覆閲讀教材,查閲有關教學資料,明確各部分教學內容在全套教材體系中的地位和目的要求,瞭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其次,要吃透教材。在初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把教材中的知識結構轉化為教師自己的學科認知結構。

3、加強備課,教學設計從“教案”轉向“學案”:

(1)明確學習目標,瞭解學生將要學習什麼,學後將要獲得什麼。

(2)瞭解學生現狀,分析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已具備哪些知識,已有哪些生活經驗,教師如何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

(3)搞好活動設計,針對各知識點可準備或設計哪些相對應的活動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操作、探討、交流、體驗的機會,最終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4)關注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可能有哪些疑問,會有哪些困難,教師應該怎樣做個別處理。

(5)知識應用拓展,生活中有哪些與新知識相對應的實際情景,課堂中應該怎樣對學生滲透或暗示。

4、積極研究行之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方法。

5、應該倡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6、加強校本培訓關注中老年教師隊伍建設。

我校一線教師當中,中老年數學教師佔不少的比例,他們工作兢兢業業,教學經驗豐富,基本功紮實,但是他們也存在不足: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不高,理念轉變較慢,對課改實驗熱情較低,不願意作示範課、研討課和公開課。這些現象,提示我們,在今後的各種培訓活動中,要特別關注中老年教師隊伍建設,使他們明白課程改革不只是年輕教師的事,不是一兩個人的事,是歷史賦予每位教師的神聖職責,必須堅持不斷學習,敢於迎接挑戰。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9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 ,學生改變學習方式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創新精神。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學校的教學任務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去完成,因此抓教學改革首先就要抓課堂教學的改革。我聯校把“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作為工作重點,把形成適合學校教學實際的課堂教學模式作為工作重點,把形成適合學校教學實際的課堂教學模式作為教改的重心,從學情、校情出發,提出“三階段八步驟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並於20xx年9月新學年開始時,在瓜園中學先行先試,現已取得良好的效果,預計20xx年,此課堂教學模式在全聯校全面推行。現就這一課堂教學模式試行情況作簡要的介紹。

一、成立了以聯校長為組長的課堂教學改革領導組。

聯校定時組織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活動,不定期對課堂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開展研討工作,分析課堂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解決改革中帶來的困惑,探索適合學校教學實際的課堂教學模式。

二、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1、只注重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的學。主要表現有教師獨霸課堂,以“灌輸”為主。教師對學生一百個不放心,對自己所教的內容一百個放心,不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教師以教定學,學生圍着教師轉,順着教師的思路、教師的設計被動學習,教師思考最多的是我講什麼?很少指導學生應該怎樣學?長此以往,學生習慣於被動學習,主

體性逐漸喪失,學生能力、思維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只注重知識傳授,忽視情感激發。教師的教學目標沒有體現三維性,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課堂教學僅定位在知識與技能上,忽視了過程與方法的探究,學生的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生的學習過程考慮很少,教師只注重課本知識內容,忽視了教學的生成性和學生的差異,只關注書而不關注人,普遍缺乏對學生的情感激發。

3、只注重習題訓練,忽視能力培養。教師吃不透課標和教材,更把握不準命題的趨勢和方向。教師的備課重點就是選題,教案就是“習題集”,教學重點沒有放在揭示知識形成的規律上,沒有讓學生通過“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現真理,掌握規律,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思維得到訓練,既長了知識,又發展了能力。

4、學科集體備課與教學研究流於形式,沒有真正發揮集體的智慧。既使教研活動搞得比較好的教研組,所研究的也仍然是淺層次的教什麼。而沒有深入到深層次的怎麼教和為什麼要這樣教的問題。更有甚者,某些老師甚至把素質教育特別是課堂教學改革與提高教學質量對立起來,錯誤地認為要搞素質教育,要搞課堂教學改革,就必然要降低教學質量。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只能是教師滿堂灌——教得苦,學生被動的學——學得苦。而不可能是教師教得巧,學生學的樂。

三、課堂教學改革的總體目標

以課標和教材為依據,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根本宗旨。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新型的學習方式,構建自主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主體參與,體現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關注學生的興趣、動機、情感和態度,突出思維開發和能力培養;面向全體,分層實施。

四、課堂教學改革的總體模式

探索實驗“三階段八步驟”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新模式具有三個階段:“自主學習---交流討論---分層優化”。

這種新模式具有八個教學環節:

(1)創設教學情境;(2)出示學習目標;(3)指導學生自學;

(4)檢測自學效果;(5)教師精講點撥;(6)分層施教,分類指導;

(7)課堂鞏固訓練;(8)教學小結提升。

五、課改工作存在的問題

雖然課堂教學改革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有許多方面需要探索、有許多細節需要完善,有許多經驗需要提煉。 調研中我們發現有7個具體問題需要儘快解決。

1、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有的合作時機不恰當、有的學生不會合作、有的合作亂而無序,真正合作的`學生少。

2、學生展示不充分。主要表現為有的展示的問題價值低、有的展示的形式單調、有的展示沒有重點、有的展示隨意性大,真正展示的學生少。

3、教師點撥拓展不力。重點是有的抓不住學生問題的閃光點、有的解決不了學生提出的問題、有的該點撥時不點撥、有的該拓展時不會拓展,教師的導學作用沒有真正的發揮。

4、學生的“動”是表面的動。體現為有的學生身動而心未動、有的仍然是被動而非主動、有的課堂只是淺層次的“動”,課堂追求的只是表面的熱鬧。

5、課堂反饋檢測不落實。有的沒有檢測內容、有的沒有檢測時間、有的檢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檢測,課堂檢測、堂堂清成為一種空想。

6、課堂開放是“偽”開放。主要表現在有的課堂教師仍然講的多、有的課堂學生有效活動少、有的課堂教師仍然不相信學生,總是忍不住要

講一通、灌輸一把,教師不能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

7、課堂教學改革模式難以全面推行。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對教師個人素質有着很高的要求,而我聯校教師老齡化嚴重,故只能停留在部分學校、部分科目、部分教師範圍內實施。

今後,我們一定認真思考,加強研討,大膽探索,敢於創新,克服困難,為我縣課堂教學改革向更高層次邁進打下堅實的基礎。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10

學生負擔過重歷來是我國中國小教育存在的頑症。針對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近年來“減負”工作雖然在持續開展。然而,從中國小生沉重的書包和書包內名目繁多的教輔資料不難看出,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尚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如何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有效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使其輕鬆愉快、身心健康地成長?如何將課堂教學改革和減輕學生負擔有機融合、共同推進?針對這一問題,近期,在市教育局及相關學校的配合下,走訪了X所學校,對X所國小的1—6年級、X個班級的學生課業負擔情況進行抽樣分析,與X名學生、60名家長、60名教師進行了深入交流。採用實地考察、座談、問卷調查等形式,就我市“深化國小課堂教學,減輕學生課外負擔”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材料如下:

一、現狀及主要做法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XX市教育教學質星提升工程三年實施規劃》,以課程改革為重點,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的理念引領,強化“規範教學行為,優化教學過程,打造有效課堂,減輕學生負擔”的推進措施,聚焦課堂教學,精心組織開展各項活動,在“深化課堂教學,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方面取得了相當顯著的成效,凝聚成XX教育一道亮麗的風景,連年榮獲教育部“一師一優課,一果一名師”比賽全省第一的優異成績。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實踐,我市總結出一些經驗,具體去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突出教學特色,完善教學模式。

各校在課堂教學積累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經驗做法,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形成了“XX市課堂教學改革模塊”,如英語學校情智共生、情智交融的“四有四動”情智課堂;XX國小的“簡約互動課堂”;XX國小的“精彩課堂”;XX的“生長力課堂”,以適應不同的學生個體或羣體,形成“主題教學”“話題再構”特色課堂等等。這些創新做法凸顯了我市課堂教學的改革顯著成效。

(二)突出項目引領,打造品牌學科。

市教育局分別簽約北大語文研究所、上海博雅教育研究所,着力打造優秀語文、數學骨幹教師隊伍和品牌學科。在語文研修項目上,分學期進行“識字寫字教學”“單篇閲讀教學”等研討工作;在數學研修項目上,正在進行“數與代數”等方面研討活動,數學工作坊“數立方”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多種研修方式的有機結合,對老師教學理念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落實起到了引領作用。

(三)突出課程開發,實現全面育人。

根據“德行天下”教育目標任務,大力開展德行教育活動。“德行合一”課堂教學比賽和德育活動精彩紛呈。如:組織開展了“日行一善·我們在行動”學生徵文比賽、“頌德行·倡新風”師生現場書法比賽、“同書文明語·同做文明人”校園書法比賽;英語學校“鷹文化”五大類課程;XX國小“禮文化”“校園六藝”課程;XX國小“正文化”書法特色課程;XX國小“全人教育”温潤課程;XX國小“和諧文化”;XX國小《與經典同行》;XX國小的《少年詩社》等。全市各具特色的德育活動先後被國家《基礎教育論壇》雜誌、省電視台等進行宣傳報道。

(四)突出嚴格管理,減輕學生負擔。

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齊、開足、開好各門課程,實行一張課表管理。統一作息時間,確保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不超過6小時。嚴格教輔資料的徵訂,任何班級和個人均不準要求學生統一購買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料。嚴格執行作業時間的規定,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可以靈活留口頭、實踐性作業,三至六年級每天留書面作業不超過半小時。如:XX國小將每門最後一週週末作為“無作業日”;XX國小、XX國小取消“百分制”,實行“等級制”,推行“免試生制”。這些做法均實現了提高學生積極性、主動性,達到減負增效的目標。

二、存在問題

通過調研發現,我市國小教育過重的課外負擔雖有一定程度的減輕,但是離根本解決問題還有差距,在課堂教學及減負方面主要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課堂教學方面

1、教師工作量繁重,教學研究時間少。主學科教師工作量大,特別是一線語文教師幾乎都是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事務繁雜、任務重,因此投入到教學研究上的精力和時間有限。

2、教材鑽研不透徹。個別教師課前對於教材研究不夠充分,課堂教學目標、意義、內容不夠明確,以致課堂目標完成低效。

3、教學方法針對性不強。一些老師對完成教學目標缺乏必要的教法研究、學法指導,教學設計簡單,課堂語言不夠精煉,不能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訓練。

4、部分教師的思想觀念仍停留在應試教育基礎上,認為要讓學生學得牢、考得好,就要多背、多寫、多練。教學方法也還是過去不注重學生智力開發的“滿堂灌”“填鴨式”,不能對症下藥,因材施教;更無法達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的成效。

(二)學生課業負擔方面

1、練習作業偏多,作業時間過長。通過調研,我們發現雖然教育局要求學校嚴格執行作業時間的規定,但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學校都存在作業偏多的現象。一、二年級基本不留家庭作業,中高年級家庭作業多是語數英學科,完成作業時間在1~1.5小時。雙休日作業,學生需0.5~1小時完成。50%的家長希望子女能有個好成績,都額外為學生購買了練習題來做。學生為了完成這些課外作業,不得不擠佔休息時間。

2、部分教師的專業水平不強。在教師準確把握教學內容方面的能力欠缺,致力於研究學生“學”的較少,忽視對學生“學”的能力培養,以作業代“學”,作業設計簡單以練習冊替代,缺少針對性。

3、家庭方面存在的問題。社會競爭日益加劇,家長對孩子要求普遍很高,認為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學生下午課後與雙休日參加校外培訓班、輔導班較多。在問卷調查中,120人蔘加各種以藝術類興趣班為主的輔導班,佔77.4%;半數參加2~4個輔導班:有10%的學生甚至參加5~6個輔導班,這在無形之中給學生增加了負擔。孩子精力和時間有限,上課外補習班的孩子壓力過大,睡眠時間相對不足,進而影響學習。

4、家長及學生價值取向的影響。當今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孩子的學習、升學、擇業無不牽動着家長的心。在這種狀況下,家長對孩子的作業不是怕多了,而是怕少了,甚至很多家長又額外佈置作業、購買輔導書、聘請家庭教師,無形中加重孩子的學習負擔。

三、改進建議

(一)必須充分認識“深化國小課堂教學”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之間的關係。

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最大障礙,它消耗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喪失了學習動力。學習成為一種不得不完成的被動的苦差事,其危害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須認識到,在大環境及社會大機制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如何“減負”是當前擺在中國小校面前的一項刻不容緩的大事。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正是解決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有效方法之一。和諧是一種境界,昭示着關係的融洽;高效是一種速度,意味着目標的實現。所以,和諧高效是一種至高的課堂生活境界。在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過程中,教師應採取各種有效的措施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特別要在教學的主陣地——課堂上下功夫,即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有效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讓學生全面發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從而使素質教育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二)必須“以人為本”,構建和諧高效課堂。

“以人為本”,就是以教師和學生為本。教師為本就是要從尊重、關心、信任為出發點,為教師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以造就人、成就人人和發展人為宗旨,使教師心情愉快地高效工作;學生為本就是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發展每一位學生的個性,不僅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還要為他們學會做人奠定基礎。構建和諧高效課堂,減輕學生過重負擔,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好必要的角色轉換。一是精心備好每一堂課。新課標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做出了具體的規定。所以,教師充分的課前準備不僅要備好教材,要備好整個的課堂設計,還要對課堂作好必要的預設以及突發事件的處理預案。真正的備課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把所有的知識進行整合,用心來準備每一節課,做到不備好課不上課,上有準備的課,為實現高效課堂打好堅實的基礎,讓學生學得輕鬆自如。二是創造輕鬆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的好與壞直接影響的'學生獲取知識的心情,在教學的各環節中,教師要時刻牢記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要發揮指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創設有效的途徑,促進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知識,才是最佳學習方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徹底改變把知識強行灌入學生大腦的“填鴨式”傳統教學模式,由演講者轉變為組織者和引導者,積極營造一種使學生能真正處在自學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圍。三是傳授有效的學習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是為了不教,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傳授學生學習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幫助學生掌握科學正確的學習方法。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馬芯蘭,把國小數學多個概念繪製成“國小數學知識網絡圖”,讓學生學會由一根線,抽出千條絲,輕鬆理解和掌握全部概念。就學生來説,不能僅僅是被動接受,要主動探究合作,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積極地理解新知識,主動地學習新技能,科學掌握學習方法。四是科學地分散學習內容。例如,一節語文課,一般要求學習本課生字詞、教師帶領學生分析理解課文內容、完成課後作業這三步。在教學時,可以分散這三個環節,強調預習時間不止是把書本看看,還要思考一些基本的問題,主要內容是什麼?作者為什麼這樣寫?你有什麼感受和以前的知識聯繫怎樣?對寫作有什麼幫助等等。預習了,能抓住重點,解決難點,課堂自然效率就高,負擔也就相應減輕了。除熟讀課文外,還要求學生自學本課生字,會讀會寫,做到學生能自學的教師課堂不教。在課堂上,注重對課文的分析,在文中理解詞義,便於課後組織學生自主完成作業,這樣家庭作業就不用再留了,教師、學生功夫用在前面,自然可以給家庭作業減負。五是及時進行課後鞏固複習。“温故而知新”,堅持先複習後做題。複習是鞏固和消化學習內容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把所學知識認認真真複習一遍,做到每天學的知識當天會,然後再做作業,根據遺忘曲線先快後慢的規律,進行歸類訓練,從而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六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課堂教學中,只有教師唱主角是很難產生高效課堂的。所以,良好的師生關係既有利於提高課堂效率,也有利於減輕學生負擔。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少一份抱怨,多一份讚賞,讓他們在輕鬆、愉悦的課堂情境中高效地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三)必須精心設計作業模式。

大量的作業是中國小生最重的負擔。因此要從改革作業模式入手,精心設計彈性作業,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一是自主設計,相互交換。只有學生自己對待自己喜歡做的事,才會以積極地態度去認真做好。可以嘗試把家庭作業沒計的權利教給學生,計他們以個體、小組的形式設計作業題,輪流佈置家庭作業,一、二年級不留家庭書血作業,二至六年級作業不超1小時。二是尊重差異,分層佈置。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勢必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機械性的重複在所難免。作業的設計要針對學生的差異,從實際出發,既滿足優等生的求知慾望,又兼顧各個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在家庭作業的設計上,要有層次性和階梯性,給學生留出自主選擇的空間,發揮學習的主動性。三是開放視野,提高針對性。作業題的設計,一部分是有指導學習方法的練習,一部分是指導鞏固性的練習,一部分是指導發散性的練習。如果還像以前一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話,是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作業要從能力方而入手,佈置一些收集信息類的作業。四是精減作業,提高質量。按學生學習程度好、中、一般的層次,分層設計作業。一部分是三者共同完成的必做的基礎性作業;一部分是照顧優等生“吃得好”的提高性作業;一部分是照顧中等生“吃得飽”可以消化、加以鞏固、發散思維的作業;一部分是照顧差等牛“吃得了”的打基礎、補漏補差的作業。讓學生親臨其境,給學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機會。精心設計彈性作業,既解決了學生之間的知識差異,發揮了學生潛能,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學生思維,同時對培養學生競爭意識,鍛鍊學生的認知能力,保證學生的休息時間起到極大地促進作用。

(四)必須大力改革教育評價體系。

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關鍵一點就要積極改革傳統單一的評價模式和評價方法,實施“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多元化評價內容具體分為課堂教學評價、學生作業評價、單元學習過程性評價、研究性學習評價、學業水平發展性評價、教師發展忤評價。評價主體要多元化,以自評為上,還有互評和他評,有教育管理人員、教師、學生,還有家長、社會人員等。評價方式的多元化,不僅用紙筆測驗,還有行為展示、成果展示;不僅有量表衡量,還有檔案袋評價等。評價過程多元化,能保證學生健康發展。

總之,通過本次調研,我們既看到了我市教育的諸多亮點,比如重視課堂教學改革和常規管理,在優化課堂結構、不斷改進教法與學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上付出了辛勤努力和探索,改變了以往的“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和“題海戰術”。這些舉措,既提高了教學質量,又對減負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讓學生減負之路還很長,我們要正確認識學業負擔與教學質量的辯證關係,讓減負成為教師的文化自覺,要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引領老師們做善思善壯的教育智者。同時,我們還要幫助家長和社會樹立正確的減負理念,營造減負的良好生態,使減負工作在家庭和社會中得到更好的延續。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教育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輝煌!我們的孩子會更加快樂自由地成長!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11

新課程在國小全面實施已經9個年頭,新課程課堂教學現狀如何?新課程理念是否在教學各環節得到具體體現?教師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否發生本質性變化?大教學資源觀是否樹立起來???帶着這些問題,我對農村國小課堂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我發現當前農村國小數學新課程課堂教學現狀不如人意,能實實在在體現新理念的課堂不多,大部分教師依舊是“穿新鞋走老路”,與新課程相對應的課堂教學模式沒能得到有效構建,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益得不到應有的提高。

一、基本情況

(一)學校現狀

農村國小校舍吃緊,各功能室不齊全,大部分學校沒有多媒體教室,只有簡單的遠程教室,學生平時輪流上課。學校電腦室的電腦配置不高,校校通網絡僅僅是擺設,學生和教師獲取信息的渠道比較單一。學校硬件建設落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教育向前發展。

(二)、教師現狀

1、教師的思想現狀

我把所調查的126位農村國小教師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自甘平庸型:這種類型的教師以男教師居多,農村部分教師是由民辦教師轉正且已接近退休,他們認為能平平安安地熬到退休、能安安穩穩地領到工資,再説到這個年齡階段,再折騰也是白搭,所以面對教學改革、教育科研都擺出一副“雷打不動”的架勢。這種類型佔18%。

(2)牢騷滿腹型:這種類型較多存在於女教師身上。她們對學校的管理不滿,對青年教師的行為不滿,對現行的教育機制不滿,很多的不滿鬱悶心頭,只能以“刻薄的語言”、“牢騷的行為”來緩解心中的壓力。長此以往,無心鑽研教學,得過且過。這種類型佔16%。

(3)知足常樂型:這類教師對學校、對工作、對教育失去了曾經熾烈的熱情,有着“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想法,僅僅保存一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心理。他們的生活長期定格在“不需要去問自己是否教給學生什麼,只要讓

學生取得比較滿意的成績就行了;不需要去問自己的職業生活是否有意義,只要平平安安就行了”的生存慣性之中。這種類型佔46%。

(4)積極進取型:這種類型的教師充滿朝氣,樂意和各種新理念、新思想、新設備聯誼。能夠主動和其他教師探討課堂,他們認為“態度決定一切”,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更注重增強自身實力,更注重在人格上、知識上、智慧上使自己加倍地成長起來。“只要付出就有收穫”是他們一貫奉行的原則。這種類型佔20%。

2、教師的教學現狀

(1)教師鑽研教材的深度不夠,課前準備不充分。

既要減輕學生負擔,又要提高教學質量,其關鍵就在於提高課堂效率,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想上好課,沒有充分的課前準備是很難奏效的。由此可見,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教學效率的出路正是在於教師課前的充分準備。但目前在農村國小,一般教師的課前準備往往是應付性的,是現成照抄的,並且在教案中例題和習題佔據了很大的比重,而例題和習題的課堂出示又是臨時書寫的多,課前書寫好的少。有時全班學生在課堂上乾等老師在黑板上抄寫例題和習題,致使課內容量少,時間流失多,嚴重地影響了課堂效率的提高。有的教師課堂提問因課前缺乏、推敲,所以課堂上臨時想到哪裏,講到哪裏,問到哪裏。不少設計的問題所指不明確,突不出中心,學生往往摸不着頭腦,所答不對路。有的問題教師只要求學生作分散複述回答。如:某教師在“長方形的認識”教學前,問學生:“我們已經學過了一些平面圖形,誰能説説有哪些?”學生答:“有長方形”。教者:“對的,請坐下。“還有哪些圖形?”又一學生答道:“還有正方形”。教者:“對的,坐下,還有嗎?”隨着五個學生依次説出五種平面圖形的名稱,教者依次出示一個個已經學過的五種基本平面圖形。一個只需提及、而無思考必要的問題,教者卻採用“分散式”提問,花去了好幾分鐘,費時低效。總之,不少教師既不能領會編者意圖,也不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調整和補充,有的教師甚至不會把書上的情境變成數學問題,這樣的教學只會流於形式,低能低效。

(2)教學目標追求形式上的三維目標,缺乏真正落到實處的教學活動支撐。數學課堂教學不僅要傳授學生髮展所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還要引領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獲得過程,啟發學習方法,同時還要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

完成。這就是所謂的三維目標。目前,國小相當一部分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對目標把握不全,一進課堂,就開始把目標緊緊鎖定在課本中的幾個知識點上,他們手裏拿着的是新教材,用的是老一套,守的是舊觀念,完成的是老目標——知識與技能,他們有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深入探究的願望,卻總不願也不敢花時間等待,認為這會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素不知自己的目標是一種偏面的目標觀。這在國小不同年齡的教師課堂中都有表現。也有的教師對數學新課程的三維教學目標有一定理解,教學目標定位相對準確,在課堂上也有體現,但從目標的達成來看,顯得不成熟。如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圓形硬紙板、軟布以及棉線等物品,組織學生探究圓的周長和直徑,並嘗試發現周長與直徑的關係,引導學生像祖沖之那樣去發現圓周率,這是非常好的。但在學生分組彙報結果教師為了儘快得出結果,只選擇了與圓周率3.14相差較近的數據,而相差較遠的一概不要。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卻向學生傳達着一個什麼樣的價值觀呢?事情數據是可以人為的選擇的嗎?我們為了儘快教會學生新的知識,卻沒有教會學生去尊重客觀事實。這樣的知識掌握常常是以犧牲學生的創造性、積極的情感體驗和良好的價值觀的形成為代價的。這一狀況中青年教師在課堂上比較常見。還有一小部分教師課堂教學中出現無目標現象,他們教學無要求、無方向,走進課堂就是講,就是灌,講什麼?隨意性很大,一下講這兒,一下講那兒,重點沒有突出,難點沒有突破,似有腳踏西瓜皮滑到哪兒算哪兒的教風,學生是附庸品,從上課一開始,除了幾個成績較好的外,其他都在霧裏看花,不知本節課要學些什麼、做些什麼、達到什麼目標,教師自己還認為新課標提出地預設與生成就這樣。

3、練習缺乏由淺入深的設計和相應的指導。

練習是教師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把握數學課的整體性,設計練習應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序漸進。而通過調查我發現課堂練習設計投入少,針對性不夠強。部分教師有時為圖省事,往往過於依賴書本,所有的練習來自於書本且不加選擇。書上的練習是共性的,如果我們能投入精力設計出一些針對本班學生情況的,土產、有版權的練習,會更省時更有效果的。其次就是、課堂練習的量不能很好地把握,有的教師新授課只有10來分鐘,其餘30分鐘都是大量的練習充斥課堂,學生既煩有反感;還有部分教師在課堂上細細的講解,生怕學生不懂,結果練習的時間留在了課堂之外,

這更沒有效果。再就是有些課堂練習的反饋方式不太好,學生集體訂正比較多,這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效果不佳。

(二)學生現狀

農村的孩子由於受家庭背景、生活環境、教學水平等的影響,他們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思維的平均水平與城鎮的孩子相比都相對較低,知識面也相對比較狹隘。具體表現在:

1、缺乏自信心

農村國小生在數學學習中缺乏自信心的具體表現:

(1)膽怯害羞,沉默孤僻,不願積極參與討論、交流。

(2)缺少主見,屈從別人,遇到一點困難尋求幫助。

(3)求知慾不強,課堂上不積極思考問題,不願主動發言。

(4)做作業速度慢,不敢讓老師面批,怕有錯題被批評。

(5)不敢接受挑戰,有畏難情緒,預料失敗。

(6)成績不如意有厭學傾向,甚至想到輟學。

通過對320位學生進行的綜合調查,基本結果為:“自信心強”的學生佔8.3%,“自信心較強”的學生佔31.7%,“自信心一般”的學生佔41.7%,“自信心不足”的學生佔18.3%。

2、不良學習習慣

農村孩子不良的數學學習習慣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馬虎了事。具體表現為:上課分神,不注意聽講;作業字跡馬虎,錯誤率高;不能認真進行預習、複習等。

(2)依賴懶惰。具體表現為:作業抄襲;作業依賴同學或父母完成;作業怕做、不做等。

(3)厭煩畏懼。具體表現為:厭惡上學,逃學;害怕老師;害怕測試等。通過對320位學生進行的學習習慣的調查,基本結果為:“學習積極主動”的學生佔11.5%,“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佔42.8%,“在教師家長的`督促下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佔33.7%,“完成學習任務很困難”的學生佔12%。

(三)課堂教學現狀

1、教學觀念滯後,採用灌輸式教學,課堂上學生消極接受。

由於認識上的不到位,部分國小數學教師對教育信息的瞭解和吸收重視不

夠,缺乏進修學習的迫切性,即使參加一些進修,又缺少對所學知識的“內化”。因此,他們認為更新教學觀念是“虛”的和“軟”的,教學中僅滿足於下功夫“磨”,強調“見多識廣”地練,致使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尚保持“教者面面俱到地講,學生消極被動地聽”的格式。如:在“圓周率”這一內容教學中,一位教師在複習與新課有關的知識後,手裏拿着一個圓的教具説:“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與圓有關的另一新內容,就是“圓的周長計算”(板書課題)”。在解釋了什麼是圓的周長這一概念後,這位教師接着説:“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發現圓的周長和它的直徑的長有一個很重要的關係。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曾經對這個問題做了反覆研究,並首先發現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3倍還多一點。後來又經過其他科學家們研究和電子計算機的精確計算,證實了祖沖之的想法是正確的。這個不變的常數就是3.1415926。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來表示??。”(板書圓周率和π)接着這位教師就用三個直徑不同的圓的教具在米尺上分別做滾動的演示實驗,並要求學生將各次實驗的結果作相應計算,驗證圓周率的近似值。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實驗和自己計算,最後教師自然地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並組織學生進行了有的練習。以上教學,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出的要求,並由此所達到的教學水平來看,是屬於典型的理解水平教學。如果僅從掌握知識本身來衡量,可以説已達到了教學目的。因為在教學過程中,圓周長公式的推出較自然,學生對公式的來由比較清楚,記憶效果也較好,還向學生提出了進一步理解教材的要求。但若用新課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這一精神來分析其教學實質,不難看出:由於教師僅要求學生通過理解教材來進一步掌握知識,所以學生對教材是否真正理解就成了這一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缺乏“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缺乏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採用的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利用講解、演示、板書作為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僅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對象,而不是課堂學習的主人。這樣的教學是與新課改要求是有出入的。

2、教學方法傳統呆板佔主導,課堂缺少有效的學習活動,學習方式單一,學生參與率不高。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12

課程改革在我區已經進行五年了,有力地促進了我區課堂教學。現將本學期調研我區國小數學學科新課程實施—課堂教學情況中發現的優點與不足進行總結和提升,通過總結與提升以期待着能夠找到推動並促進我區國小數學學科進一步發展的策略與辦法。

根據我校整體工作安排,歷經近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對全區十三所國小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研。本次調研我們數學教研室三位研訓員主要任務是分年段深入課堂聽課。共聽課121節。從總體上看,各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們很重視本次調研。老師們的教學研究意識濃厚。教學的獨特風格有所顯示。新的課程理念正在逐步轉化為教師們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行為,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正朝着課改的方向穩步地發展。具體情況陳述如下:

一、課堂教學中的欣喜

(一)教學目標體現了全面性。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達標才是課堂教學的成功所在。通過調研我們發現,許多教師的課堂改變了過分注重知識與技能目標,忽視過程與方法、淡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現象,課堂教學努力體現了三維目標全面有機結合,具體表現在:

(1)課堂上教師能把知識與技能目標作為基礎而重要的目標努力地凸現它的地位,很多教師的課上,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全面紮實,並能夠適時作相關知識的延伸與拓展。教師注意培養學生基本技能。從學生知識的掌握與學習技能培養的角度看多數課堂體現了平實、紮實、有效的特點。

(2)關注過程與方法目標,構建有效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體現了數學學習的過程是數學有效活動的過程。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是以活動為中介的,學生只有投身於各種活動之中,其主體性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活動中理解和發展,而不是單純地依賴教師的講解去獲得。教師們精心為學生創造了多種活動形式,能讓學生在多種活動中饒有趣味地學習數學,學生通過操作、觀察、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嘗試與探索新知識。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教師的組織者與合作者、引導者的角色體現明顯。東勝的趙麗華,實驗的侯曙光,育才的鄧麗紅,廣場的劉俊峯,牛心台的趙大勇,春明的孟春媛、高台子的汪洪麗等老師在為學生構建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有效的數學活動做得比較好。他們所展示的課關注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引領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活動中做透數學這是難能可貴的。老師們心中已然有了“過程與結果並重的教學觀”。

(3)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注意適時、適當地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薰陶與感染。時機找得準,不進行刻意的與課堂教學豪無聯繫的或比較牽強的情感教育。內容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能理解和接受。方法方式得當。今天的數學教學雖然有它的來自於筆紙考試評價的牽制,多數老師們沒有把教學目光過分放在數學知識與技能目標上,教學上仍能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對學生終身受用並需要的重要目標。老師們為學生提供的學習素材中、為學生營造的學習氛圍中及老師們對於學生的關切與賞識中讓人感覺課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薰陶與感染無處不在。

(二)教學過程體現完整性。老師們採用新課程基本的普遍使用的創設問題情景——建立數學模型——解釋應用拓展的結構模式來組織教學,教學環節清晰,能注意各構成要素的和諧。並強化學生課堂學習行為習慣。

1、注重生活情境創設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大部分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學內容創設一些有效新穎,富有思考價值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鮮活具體的情境中去觀察問題、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提高能力。由於創設的情景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使得生活與數學緊密結合,融為一體。數學生活化,引發了學生認知經驗,讓學生在熟知的生活情境中進行數學化思考。多數教師能夠藉助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合理地提取數學信息,分析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

2、建立數學模型是課堂教學主要環節。老師們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領域下的具體的教學內容來有效地開展建模活動。尤其是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領域的內容,老師們能夠抓住各領域的教學的基本要求,體現各領域的教學理念。空間與圖形部分牢牢抓住發展學生空間觀念這個教學的核心,藉助直觀,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主動建構的活動過程來建立新的.數學模型。廣場的劉俊峯執教的六年級的《圓柱的表面積》,東勝的王慎雲執教的四年級的《四邊形的分類》,實驗的趙娜老師指教的《辨別方向》,聯豐的馬世研執教的《認識路線》等等都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領域教學特點。統計與概率部分以培養統計觀念為教學核心,學生親身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過程。聯豐的王書執教的三年級的《平均數的意義與求法》,聯豐的劉俊薇執教的二年級的《統計圖表》、等都很重視學生的統計觀念的培養,重視學生親身經歷數據的收集,分析過程。教學效果良好。這兩個領域的內容老師們在建模環節中引領學生做的透徹。

3、解釋應用拓展環節設計有梯度,有層次。既考慮全體的達標,有基礎的解釋應用,又關注個體的發展,有數學深層次的拓展。教師們普遍再此環節用心設計。整個教學個過程中,各環節清晰明瞭,銜接自然。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對各環節的教學把握適度,有所側重。

(三)教學內容體現合理性。

在教材的處理上,能夠做到尊重教材與靈活駕馭教材有機結合。新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了些彈性空間,這無疑對教師在運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發現有的教師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了合理的重組與再創造。春明國小的劉希,新明國小的楊俊,廣場國小的陳豔,牛心台國小的蔡慧英,卧龍的郝運豐,高台子的劉娜等老師們在教材的使用上做到尊重教材,用好教材,同時又根據學生實際和個人對數學教學的研究與自我的教學風格對教材進行了合理的重組與再創造。整個課堂教學內容豐實,富有數學思考的含量,利於學生數學思考。

(四)概念性教學有所突破。數學概念是對數學現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整個數學知識結構的基礎。數學概念教學中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外部聯繫到內部聯繫,由淺入深,逐步形成新概念。復原概念的產生、形成及發展的過程,讓學生了解概念的來龍去脈,真正地掌握概念很重要。實際教學中,教師容易忽略概念教學,而把目光對準實際應用,不管學生是否理解了概念,只要會用就行,並且這種會用也只是通過大量的練習把它形式化,大多數學生僅是一知半解,無法真正理解其含義。今天的概念學習,應該是把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與在實踐中運用概念結合起來,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的過程是一個認識的過程,因此,數學概念的教學抓住概念本質.透析概念內涵,真正理解概念很重要,對於概念性教學我們看到了不少老師們成功的教學。高台子富炎老師指教的《面積》一課,為學生構建了有效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多種活動形式下充分理解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叫面積這一概念。學生對於物體的表面、封閉圖形、以及他們的大小有充分的感受與理解。再如不少老師上了《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老師們都努力為學生構建經歷認識分數的學習過程。在學生的動手摺、塗、畫的過程中感受分數的意義。走進概念的本質理解,不再是形式的記憶這一點很可喜。

(五)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夠充分運用

學校有電教設備的,教師都能充分利用,通過精美實用的課件演示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增大了課堂教學的密度。東勝國小,聯豐國小,春明國小,牛心台國小,高台子國小,新明國小,大峪國小的老師們現代電教手段的使用率很高。不少老師的課堂使用電教手段。很多老師們的課件是自制的。這説明,老師們認識到現代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發揮的作用,而且老師們具有一定的現代電教使用技術。儘管我們在調研中看到了各校在原有基礎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突破。但是同時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二、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學科專業化成長有待於關注,教學能力有待於提高。從理念認識的層面也好,從實踐操作的層面也好,教師自身專業化成長亟待關注。教學能力有待於提高。課堂上精彩高潮的少,平實平常的多。老師們的教學設計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學科知識掌握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同校明顯,校際間明顯。教師作為一個成長的個體是需要不斷地學習與思考的,這樣才能滿足工作教學的需要。

(二)教材編排體系、編排意圖有待於深入地研究。

讀懂教材,是教學的基本保證。教師要仔細揣摩教材,理解編者意圖,要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教材。作為數學知識載體的數學教材它具有通用的、共性的、簡約化的特點。教學上的很多東西要靠老師們潛心去研究,才能很好地把握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才能為學生的提供優化的學習內容以及關注藴涵的數學思想方法。調研中我們感覺老師們對教材吃得不夠透,教學目標的把握,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一部分教師有待於提高,尤其是學習內容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承載的數學信息,學生的思考達不到深刻。另外,新教材一改傳統教材的知識呈現方式,他不但呈現數學知識,如何進行教學的方式涉獵不少,新知識並非都以集中形式出現,分散出現的不少。老師們對於此把握得不夠好。

(三)情境的理解與創設有待於提高認識。

情境教學被教師們所鍾愛。許多數學課堂因為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數學課也變得生動、富有吸引力了。然而也有部分教師對情境教學的認識和理解出現偏差,表現在:第一,為生活情境而情境,不少老師的“生活情境的唯一”的誤區使得課上有生活內容過於泛化之感。在開課伊始的問題情境創設環節,尤其突顯。很重要的來自於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的數學情境似乎不見了,或者很少見。第二,所設計的情境不能很好地為教學服務,缺乏有效性。情境與數學內容關聯不大,僅限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有的情境含有數學思考,但老師們對於它的使用不當,草草用之,缺少情境中數學信息的提取,分析。

(四)小組合作學習缺乏實效性,過於“泛化”。

教師追求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形式,就目前課堂教學看,熱情有所減退,老師們趨於理性思索,對小組合作學習有所把握,但就它的目的、時機及過程設計還不夠好。教師在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①小組合作前缺少讓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②小組合作時給學生的時間不充裕,不能充分合作,達不到解決問題的目的。③小組合作的內容沒有大的探討價值,表現在有些教師把學生一看就懂的內容讓學生合作學習,浪費了有效的教學時間。

(五)課堂教學缺乏有效評價。教師的評價是一堂數學課的關鍵,是每一個環節重要之處的點睛之筆。德國教育家第多斯惠説:“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準確、到位的評價,必將引導學生朝準確的方向思考,從而使學生能夠獲得有效的學習,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通過調研,我們感覺教師普遍淡化評價活動的設計,課堂上對學生的情緒、行為的即時評價欠缺,評價表象淺層次的居多。一方面,説明老師們不夠重視評價,另一方面,説明老師們對學生學習行為關注不夠,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對於學情關注不夠,不能適時抓住來自於學生的思維做有效的評價。還有,教師的教學機智不夠。

(六)數學活動缺乏體驗

在低年級的有些課堂上發現,學生一會兒忙話這,一會兒忙活那,教室裏亂糟糟、鬧哄哄,這種“活動”是外在多於內在,動手與動腦相脱節,目的性較差,學生為活動而活動,有活動卻沒有體驗,沒有反思。活動的價值也就沒有了。中高年級的學生不缺乏活動的目的性,但活動體驗的深刻性不夠,學生在活動中的個性思考少。缺乏創新與個性。

(七)預設性太強

課堂教學,沒有很好的預設是不負責任的,課堂教學同時又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教學過程中需要老師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係。關注動態生成,講究有效教學。有效是教學之本。老師們所表現的

第一,超時授課。一節課有的老師們為完成自己的教學設計超時授課,也有老師對完不成全部內容心懷遺憾。

第二,對課堂上的生成關注不夠,一是不能很好的促進學生的生成。學生的思維是紛呈的,有些內容需要老師創造機會,給學生生成的機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主動思考,表達想法的慾望不夠強。來自於自我的生成的東西少,這説明教學關注程度不夠,二是對於學生已有的生成教師關注不夠到位。尤其是對與生成的問題不能做到是否予以關注,常常是草草處理。按既定預設的教學行進。

第三,學生缺少了主動思考的過程,學生被動得聽講與被動的執行老師的指令居多,鮮活的課堂教學出現的不多。

(八)課堂上缺乏深層次思考的問題。老師們給學生的思考的問題深度不夠。《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課堂提問有開放性,所提之問題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價值,不是隨口可答的,要經過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的;那些不用思考、隨口可答的問題儘量少提,最好不提。多數的課堂教師提出的諸多問題,學生順順利利解答。。細思量,這些問題的解決,還不能足以説明學生已經經歷了數學思考和獲得了數學經驗。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也極少具有深層次思考的問題,失去合作探究的意義,有形無效的居多。就教師如何提問,什麼樣的問題更具思考性有待於今後的教學中研究。

(九)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缺乏有效性

老師們有一定的電教應用意識和操作技術。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輔助作用沒有很好的發揮。電教的使用達不到促進教學的需要。為電教而電教的現象還是普遍現象。

三、下一步學科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一)教師的自覺認識與自覺行動很重要。教師應該有成長自我的認識,數學學科的發展,離不開那些熱愛它的老師們。許多老師們源於對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負責,對自我的積極求進,不斷地學習着思考着工作着,數學學科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老師,才得以快速發展。實驗國小的侯曙光老師密密麻麻的書頭教案,足以讓你震驚—真下功夫啊,不愧為市級優秀教師,東勝的王慎雲自制精美實效的課件,不能不令你讚歎—她的課件走進了各網絡成為共享的資源。高台子的劉宏不失時機地與人交流研究教學問題,育才國小的鄧麗紅自己花錢買學習網站一直持續至今,這些都使你感覺到他們是求進的人。教師本身的這種自覺的認識與行動,是需要被認可。當領導的,做我們研訓員的都要給老師們以積極的關注以鼓舞,以弘揚。。

(二)用好校本教研這塊便捷的陣地。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很具有實效性與操作性,關鍵是領導要加強重視。據瞭解,我區的春明國小,廣場國小,新明國小,高台子國小,聯豐國小在數學學科上的校本研究高度重視。開學以來,他們分別在本校以課堂教學觀摩研討的形式對數學學科課堂教學進行研究。以校為本的學科教學研究,是現在,乃至今後教學研究的一個主要陣地。要發揮好它的作用,關鍵是各校領導要加強認識,帶領學校的老師們注重具體操作層面內容的研究和專業引領,紮紮實實地去研究,以提升學校的學科教學水平。

(三)專題研究,紮實實驗

針對以上調研的優點與不足,可以説我區的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經過近五年課改的實驗,趨於成熟。課改的基本理念已經深入老師們的心中。我們所要研究的是分專題進一步把課改的實驗進行優化。某些領域的某些內容我們的操作已符合新課程理念,能推廣的我們要在各個層面上推廣,在教學手段上,比如説自制電教手段的使用,在學習內容領域的研究上,比如説,統計與概率部分的教學,空間與圖形部分有效地經歷過程性學習,包括概念性教學的突破,把我們的不足,比如説從內容領域看,計算教學有待於進一步探討,等等從內容到方法,從形式到有效性,從教師到學生,從理念到操作,我們要上下結合,齊心共進,一專題研究為切入點,紮實實驗。

(四)加強骨幹教師的帶動作用

在學科教學上,總是有些教師走在前列,我們要關注這些教師,用好這些可以利用的資源。各校均有能夠起到帶頭作用的學科教師。重視學科教師的建設,讓骨幹教師發揮引領作用,讓普通老師快速成長起來。從我區這個層面上,發揮學科骨幹教師的帶頭作用,我們將繼續採取充分發揮明山區數學中心教研組的輻射與引領作用,這些老師來自於各校學科骨幹。用於全區及本校。另外,本學期正在評選的數學學科帶頭人將為我區國小數學學科發展起推動作用。帶頭人的代肉作用要很好的發揮。

(五)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

調研結束,我們三位研訓員會從整體的角度制定我們下一步教研工作,以課堂教學為載體,開展全區專題式互動研討活動。以明山師校的網站和明山區國小數學教師qq羣為便捷的交流方式,引導我區國小數學教師參與教學研究。以各負責年段為單位,開展各自所需的教研活動。本次調研,我們分年段聽課的,不同的年段會有各自不同的問題與思考,每個人針對各自的年段開展適合自己年段的教研活動,以確保教研實效性。以上的反饋如有不到不周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13

各位領導:

作為濰坊市教育改革試驗區,今年是我區實行教育改革的第一年,也是我校在改革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積累經驗的關鍵一年。近一年來,學校在區基礎教育監測中心的直接領導和具體指導下,我們緊緊圍繞“一年樹形象,二年爭一流,三年創名校”的既定奮鬥目標,以教學為中心,狠抓學校內部管理,側重教師發展和學生髮展,紮實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現就我校的教學、管理工作,簡要向各位領導做一彙報,不當之處,懇請各位領導提出寶貴意見。

一、以制度規範師生行為,靠民主凝聚教師敬業奉獻精神

面對合併學校後教師成分複雜的實際,我們充分發揮教代會職能,本着向一線教師傾斜,向班主任老師傾斜、向畢業班教師傾斜的原則,以人為本修訂完善了事關教職工切身利益的《學校人事和工資改革實施方案》、《教師崗位競聘工作實施方案》、《學校分房方案》、《教學標兵評選方案》、《教職工辦公紀律有關補充規定》、《班主任老師工作考核細則》、《教學常規落實辦法》等系列規章制度。工作中,我們淡化人情管理,堅持制度第一,校長第二。雖然在實踐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和挫折,但我們不遺餘力耐心細緻地做好教師的思想工作,有效打開了個別教師的心結,學校整體工作得到了廣大教職工的支持和認可,學校管理逐步走上了穩定、和諧發展之路。

我們在靠制度説話的同時,注重關心教師生活,學校在資金重重困難的情況下,用心用情為教師謀福祉。每逢重大節日為每位教師送上一份禮品,教師生病時安排好車輛,青年教師結婚生子送上一份祝福,教師家中老人過世送上一份慰問金,關愛凝聚了人心,讓廣大教師體會到了“家”的温馨。

二、班子成員示範帶動,助推教學成績穩步提升

“眾人划槳開大船”,一所學校的發展首先取決於一個務實能幹、具有創新意識的領導班子。“領導是標準,榜樣是旗幟,整改是核心”。在“管理就是服務,服務就是最好的管理”的理念指引下,所有班子成員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講奉獻不講索取,講不足不講成績。敬業是立身之本,專業是立業之本。根據監測中心規定,我校所有一線校幹均擔任主要學科教學(王濤3。4英語,張順昌2。5英語,劉梅青2。1物理,劉珂1。6語文,周明建1。4數學,劉永科2。5-2。8體育,於文勇3。3英語,張汝軍2。6-2。8物理,劉仲寶1。7語文)。我們對全體師生提出的口號是“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年前進一大步”。在全體校乾的帶動下,學校教學成績呈現出了良好的上升勢頭。除數學、英語因基礎較差暫時落伍外,其餘學科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特別是我校九年級語文、政治,八年級地理、生物學科已跨入全區中游水平。通過問卷調查顯示,家長、社會對我校的教育改革滿意度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三、多措並舉,矢志不移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本學年我們以申報濰坊市教學創新50強學校為契機,全力推進“345”課堂教學模式的落實。

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是:讓“活”、“真”、“實”充實課堂,依靠學生,相信學生,發動學生,解放學生,讓學生動起來,讓他們敢想,敢説,敢做,培養創新精神,讓課堂活起來,教學效果好起來,使學生全面發展,對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我們理想的課堂:充滿人文情懷,閃耀智慧光芒, 洋溢成長氣息。主要體現在:

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室充盈民主的氣息;

課堂充滿智慧的挑戰;

課堂成為成長的家園。

1、加強教師業務學習,提高教師專業理論水平

一是利用暑假,先期開展教師業務理論培訓。根據教育局的統一部署,假期教師集中學習期間,我們重點對全體教師進行了《杜郎口教學理念解讀》、《小組合作學習辦法》、《杜郎口旋風》、《學案導學法》等專題培訓,讓廣大教師首先對杜郎口中學的成功經驗進行了感性認知。為轉變教師固有觀念,凝聚教師敬業愛崗樂於奉獻的教育精神,營造團結向上開拓創新的工作氛圍,我們還組織廣大教師先後觀看了震撼人心的視頻電影《孫維剛》、《馮志遠》、《孟二冬》等,讓教師談感想,表決心。為讓身邊的榜樣示範帶動,我們及時組織了校級師德標兵王英、周星欣、張樁三位老師現身説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二是本學期開始,我們組織廣大教師認真學習了區教育局下發的《“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設計與評估》一書,要求每位教師記筆記、寫心得、談體會,以此讓其吃透課改精神,學習借鑑現有成果。為檢驗學習效果,期中檢測過後,我們及時組織一線教師進行了“課改業務理論測試”,將教師的學習效果納入了綜合評估。

2、發揮聯盟校優勢,走出去,請進來,不斷提升管理水平。

近一年來,學校先後派出6批骨幹教師(30餘人次)遠赴聊城杜郎口中學取經,外出學習教師肩負使命,在杜郎口中學短暫的學習時間裏,他們認真聆聽崔校長的學術報告,深入辦公室、教室與師生一起參與教學活動,全程學習他們的管理、教學經驗的點點滴滴。返回後,他們又在全體教師會上做了催人淚下的專題報告“我的杜郎口之行”、“訪問杜郎口有感”,並帶頭上觀摩課,讓廣大教師深受啟發和感染。

面對教學改革中遇到的諸多困惑,上學期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又有幸邀請到了杜郎口中學的語數英三位骨幹教師,來我校進行了現場課堂教學指導,他們不僅為我們傳經送寶,更為重要的是為全校教師上了三節精彩的語文、數學、英語觀摩課,重點指導我們的教師如何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上好預習、展示、反饋課。我們抓住契機,以教研組為單位及時組織教師進行了論壇,使每位教師的心靈得到了一次洗禮。

3、雷打不動堅持業務論壇,不斷提升教師業務素質。

我們堅信“三年反思成名師”。新學年開始,我們將每週四晚上(現改為下午)進行2個小時的業務論壇,讓每位教師結合自己的上課體會,談思路、講體會、説經驗、找不足。具體模式是《我的一堂精彩課》、《班主任經驗交流》、《學杜郎口有感》、《我的課堂優與缺》、《如何對待別人提不足》、《教研組、備課組建設》、《小組學習有效辦法》等。通過論壇,讓教師不斷進行反思。每次論壇主題明確,形式靈活,人人蔘與,學校評價組對每次參與論壇者進行打分,計入教師的業績考核。

4、搞好家長培訓,搭建家校溝通的橋樑。

任何一項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風順,課改之初,總是出現一些反對的聲音,特別是部分家長的質疑,諸如“學生反了,課堂散了,教師不管了……”。為此學校適時召開了家長會,由分管級部的校長、主任深入各班級配合班主任進行正面的宣講:“改革是大勢所趨,不改革永遠摘不掉落後的帽子”、“課堂中教師的角色是精講點撥,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上每個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不學習、開小差的現象不見了”……通過與家長推心置腹的溝通與交流,打消了他們的顧慮,獲得了家長的認可。

四、細化常規管理,向落實要質量

工作佈置+不落實=0。我們各項工作的開展有佈置、有檢查、有評比,具體到處室、班級,落實到個人。

1、開展優秀導學案評選活動。

我們積極走“輕負擔高質量”之路,對教師備課、學生作業沒有數量上的限制,但嚴格要求保證質量。開展集體備課,教師的導學案設計每週由級部領導評比1次,每月開展1次校級的優秀導學案展評活動。要求學生建立好錯題積累本和知識集錦本,有效杜絕了教師佈置重複性、機械性作業,深受學生歡迎。

2、開展“課堂教學標兵”評選活動。

為推動課改的深入實施,我們制定並出台了《黃旗堡鎮初級中學“課堂教學標兵”評選辦法》,由教科研室牽頭,各年級各學科教學成績的前1/2必須參與。我們成立了由業務校長牽頭的評選領導小組。從教學常規落實、教學成績、課堂教學效果(公開課、常態課)、教師述職等各個層面進行全面考核,旨在發揮先進典型與先進經驗的引領作用。學校於上週評選出首批“教學標兵”7名,發放了榮譽證書及每人200元的購書卡。

3、開展多層次對課堂把關活動。

一是校評價組的調度課:對各學科進行不定時抽聽課,以便了解各學科的進展情況;二是年級的督促課:對本年級稍弱教師,年級主任請骨幹教師一起聽課、加強指導,確保每個教師提升;三是教研組的考核課:學校考評組負責對教師的考核,每學期至少兩次對每個教師聽課打分記入考核。從本週開始,我們舉辦了教學標兵觀摩課活動,到期末檢測前,每人彙報一堂課,納入教師的教學質量評估。

4、開展豐富多彩文體活動,讓師體驗校園生活的快樂

我們以“做人第一,實踐為重”為目標,以培養師生責任感為重點,抓常規、重管理、創特色、求實效,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校德育工作良性發展。根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安排,各教研組積極開展了“經典詩文誦讀比賽”、“英語文藝匯演”、“走進社區,志願者在行動”、“數學競賽”、“地理版圖比賽”、“班級拔河比賽”、“慶元旦師生文藝匯演”、“師生書畫展”、“教師羽毛球比賽”。堅持每天下午1小時的體育鍛煉,具體由班主任、體育教師組織實施,鼓勵全體教師參與。力爭用一年的時間,將我校的競技體育成績跨入全區前列。

5、細化班級量化評估,提高班主任工作積極性。

班集體作為學校最基層單位,只有抓好班級成績,學校教學質量才能得以整體提升。本學期開始,我們首先克服困難,頂着壓力,最大限度地提高班主任待遇,由國撥每月15元提高到每月150元,旨在通過強化班級管理,全面推動學校工作。其次,在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班主任的理念至關重要。無規矩不成方圓,為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學校為每位班主任購買了《好班規打造好班級》一書,學期初開展了班規、班級誓言、班歌、班訓評選活動,為踐行課堂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目前每個班級呈現出“我的霸氣無人敵,快樂課堂我稱帝”、“ 每節課展示一分鐘,必將改變你一生”、“預習展示皆精彩,你爭我搶樂開懷”的合作競爭氛圍。

6、每週開展一次班級優勝小組評選活動,極大提高了小組的合作競爭意識。

我們的具體做法是:每週一利用升旗時間,在全體師生會上表揚各班優勝小組。每月的階段性檢測後,學校對每班評選出的優勝小組頒發了獎狀,並組織每學科的優勝小組觀看了有教育意義的電影。

7、發揮激勵效應,掀起比學趕幫熱潮。

一是學期初開學大會上,對上學期教育教學工作表現突出的41名先進個人,分三個等次進行了大張旗鼓的表彰獎勵;期中檢測過後,我們又對全校22個學科第一名每人100元的現金獎勵;二是根據處室工作創新情況,學校先後對八年級、九年級年級主任進行了現金獎勵,有效激發了各處室的競爭意識;三是在全校升旗儀式上,對二年級五班的“環保小衞士”王凱華同學頒發了榮譽證書和100元現金;四是為使全體學生學有榜樣,我們對全校評選出的44名優秀學生製作了宣傳版面,於下週一張掛於各班級走廊之中,每個版面上有學生照片、勵志名言、個人榮譽簡介。通過諸多措施的落實,全校湧現出“處室爭先進,人人爭一流”的良好氛圍。

各位領導,近一年來在教育局的正確領導和監測中心的鼎力支持和幫助下,通過全體師生的勤奮工作,黃旗堡初級中學社會滿意度、學生鞏固率有了明顯提高,特別是監測中心聽課調研給予我們的肯定,極大增強了我們課改的信心,鼓足了我們幹事創業的勇氣。

當然,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今年是我區教育改革的關鍵一年,我們的事業不會一蹴而就,創業的艱難需要我們的辛勤勞作和堅強意志。我們堅信有有教育局的正確指導,有聯盟校的鼎力支持,憑藉我們全校師生的和衷共濟,我們的既定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謝謝大家!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14

為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新聘國小語文教師快速成長,早日承擔明光國小教育的重任。各學科教研員,在教育局領導的正確領導和教研室領導的統一組織安排下,我們自11月8日起,歷時一個余月的時間,對XX年新聘分配的國小語文教師和從鄉鎮國小選調進城的語文教師進行全面細緻的課堂教學調研。本次調研我們充分發揮教研分會的組織作用,讓他們牽頭安排,把本分會各校新聘的教師,集中在兩三個鄉鎮的中心國小,採用借班上課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我們教研員按照所任學科逐一聽課,聽後進行面對面交流。在交流中,既肯定成績,又指出不足,着重提出改進方案。讓這批新聘的老師們實實在在地受到教益,為他們的課堂教學指明方向。

一、優勢

1、這批新聘的國小語文教師平均年齡23.3歲,他們是經過教育局嚴格按照招考簡章通過筆試、面試、考核等層層篩選,最終獲勝的同志,才得以上崗,可謂來自不易。因此,他們年輕氣盛,精力充沛,工作態度端正,情緒飽滿。

2、這批新聘教師學歷均是大學專科,中文佔70.6%,初教29.4%,可謂專業棒,文化知識紮實。教師資格均是國中,層次高,完全可以勝任國小教育。

3、通過認真的調研,我們發現他們具有一定的'教學基本功;具有一定的新課改的教育理念;能初步掌握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學生是課堂主體的意識,知道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能掌握一定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基本上能運用普通話實施教學,語言清晰,教態自然。

二、不足

1、缺少教學理論素養。不少教師至今沒有完整地閲讀《語文課程標準》,不知道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不知道語文教育的總目標,階段性目標,以及教學的建議、評價的建議等。

2、沒有掌握備課的基本步驟,只是機械地抄寫現成的教案,至於人家教案設計的理念,不得而知,僅僅是為了學校的應付檢查。

3、缺乏崗前培訓。基本的教學常規欠缺,常常在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情況下,倉促教學。教學時,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回答問題,也僅僅是前排的幾名同學,不能夠照顧到班級的全體學生。學生根本沒有參與到學習的實踐中去,教學沒有實質性效果。

4、不能掌握教學的基本環節,步驟混亂。國小語文教材中的課文一般是兩個課時完成,在教學時,他們是常常混淆,分不清課時。

5、課堂板書,粉筆字很差,基本上是屬於“火柴棒體”,很不規範。也不能準確地反映教學的重難點,課文的基本內容。

三、建議

1、定標即制定明確的培訓目標。這批新聘的各科教師,他們有知識,有精力,有熱情,但缺乏經驗,因此,進行崗前培訓是他們教學的重要步驟,是他們走好教學人生的關鍵環節,我們學校領導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要根據學校的工作特點,實際情況,制定培訓計劃,確立培訓目標,專人分管,並紮紮實實地實施。

2、建模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內容,擬定相應的教學模式,讓這些新上崗的教師,在教學中,嚴格按照這種模式實施教學。讓他們先穩穩當當地走好第一步,打下紮實的基礎,掌握一定的功力,然後在放手讓他們在教育的舞台上自由馳騁。如:一年級的漢語拼音教學的基本步驟。一課一般分兩個課時教完。第一課時重點是認讀字母;第二課時重點是學會拼讀。具體的步驟是:

第一課時

(1)利用“情境圖”引出字母。

(2)認讀字母。

(3)利用“表音表形圖”加強對字母的記憶。

(4)利用“語境歌”鞏固字母的認讀成果。

(5)描紅仿影學寫字母。

第二課時

(1)複習字母的認讀。

(2)利用課文的插圖讓學生把握拼讀方法。

(3)運用拼讀方法進行拼讀練習。

(4)描紅、抄寫音節練習。

“詞串識字”教學的基本步驟。

一般可以分兩課時教完。

第一課時

(1)激趣入境。

(2)藉助漢語拼音自學生字。

(3)將詞語與事物掛鈎。

(4)詞串連讀,識寫結合,描紅仿影。

第二課時

(1)複習鞏固生字。

(2)讀詞成串,邊讀邊想。(把每行的詞連讀成串,邊讀邊想象畫面、場景、情景等)

(3)連串成篇,形成積累。(把詞串連起來當作一篇韻文來讀,熟讀成誦)

(4)識寫結合,指導寫字。

另外,還有閲讀教學模式,習作教學模式等等。

3、嚴訓即是嚴格訓練。就是各校要充分研究新聘教師的特點,制定系統的培訓方案,嚴格按方案內容踏踏實實地實施培訓。走培訓掌握理論知識,課堂實踐檢驗理論效果,總結形成教學經驗,再實踐,在總結,不斷提高,直至達到目標。儘量少走彎路,減少盲目,立志早成才,快成才,為明光的基礎教育服務。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15

一、調研基本情況

調研目的:瞭解掌握我校目前國中數學的教學模式和效果,為課堂教學改革和今後的教學工作夯實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水平。調研時間:20xx年9月28至10月5日

調研方式:全員調查與抽樣調查相結合。即:對數學任課教師進行全員調查,主要採用座談了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抽樣調查方式。調研內容:新課改中的新教學模式,教師對新課程教學的認知與控制情況,學生對新課程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情況。

二、調研過程與結果

1)真正實現讓每位學生都學習。

讓每個學生都進步這是分組教學(小組學習)的優勢,也符合我們的工作實際,進入學校的國小畢業生來自不同學校,差異較大。有優秀生,也有學習相當困難的學生,在國小養成的不良學習習慣很難改變,總之“後頭”很大,基礎很差,只靠教師的力量顯得很微薄,分組教學可以適當彌補其不足,通過小組互助,結對幫扶,可以解決一些問題。有位領導舉了這麼一個生動的例子:這就好像幾個人一起走路,走得快的拉着走的慢的,不走就拽着走。這也許就是實實在在的農村基礎教育的寫照(其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導學稿設計的基礎性問題,學困生通過自學和幫扶多少可以學點東西,可以在導學稿上做些題目,尤其是課堂活動,學困生比成績優秀的學生參與積極性高。學困生羣體中活潑好動的.居多,展示過程中它們顯得很從容,雖然時常會出現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總之,優秀生在輔導學困生時會對學習內容理解的更深刻,學困生也不像以前無所事事,能夠學些東西,教學相長,共同得到提高。所以,每個學生都學習,每個學生也都能有所進步。這樣的課堂也少了許多不和諧音符。原本好動的孩子們有了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有了自己交流的機會,不遵守紀律的學生少了,自然,頂撞教師的也就少了。

2)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

集體備課是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導學稿是同年級同學科教師的集體備課成果。編寫導學稿一方面摒棄了傳統的備課、作業方式,也使集體備課落到實處。農村中學教師素質偏低,有些教師甚至難於編寫一份可用的教案,因此集體備課,知識資源的共享就顯得尤為重要。從目前來看,教師編寫的導學稿較課改之初有了質的變化,不僅選擇題目典型,而且能較準確把握課程標準的要求,不拔高也不降低教學標準。其他方面的素質也相應有所高,每一次突破教師們都付出了勞動和汗水。

3)教育教學成績有一定提高。

教育教學的成績表現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個方面。評價教學改革效果時文化課成績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學生學習習慣,動手操作能力,與人溝通能力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它體現了人的全面發展原則。實施課改以來,起初是以課改先進與普通教師的對比,課改中表現優秀的數學教師教學成績提高較快,説明本次教學改革對提高學生成績是有效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