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新農合調研報告

來源:文萃谷 2.45W

新農合制度建設是科學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緩解農民羣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重點工作,也是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的重大舉措。顧家村作為一個經濟欠發達區域,新農合制度的實施對於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農村新農合調研報告

一、新農合的基本運行情況及取得的主要成績

從2011年1月開始,顧家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穩妥有序地開展起來,參合率逐年提高, 2017年為71.73%,2011年初已達到了95.85%,全縣27.6萬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截止2011年10月份,共補償54906人,補償金額2470.3萬元。通過實施“醫療惠民工程”,共為11971名貧困患者減免各類費用152.6647萬元。組織縣、鄉300名醫務人員組成30個醫療隊,深入18個鄉鎮的50個行政村開展了送醫送藥服務活動,免費發放了價值15萬元的常用藥品。為20名先心病、白血病患兒發放救助資金6萬元。

自2017年顧家村開始試點至今,在淄博市制定的原則框架內,積極探索,不斷完善新農合的管理運行機制,新農合制度得到不斷髮展完善,參合農民普遍受益,新農合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主要表現在:

(一)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農民對黨和政府的的認識有了新的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使農民看病可以報銷,體現了黨和政府對農民健康的關心。廣大基層幹部和羣眾普遍認為新農合是黨和政府為農民辦的一件大好事,是關心農民疾苦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從心底裏感謝黨的好政策。農民羣眾感動地説“以前都是幹部來收錢,現在得了病,還能報銷,這真是一項實實在在為農民辦事的好政策,感謝黨和政府為我們辦的大好事”。顧家村崔順利因肺心病治療得到報銷款15000元,其家人感慨地説“為了治病,家裏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幸虧參加了合作醫療,交了20元錢就給報銷了15000元,合作醫療幫了我的大忙了!感謝政府,感謝黨。”這是我們農民羣眾最切身的感受,新農合制度的實施提高了黨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贏得了廣大農民羣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和擁護。

(二)鄉鎮衞生院建設得到加強,農村衞生事業不斷髮展。為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綜合服務能力,讓農民放心就近就醫,顧家村開展了以縣醫院為龍頭,鄉鎮衞生院為樞紐,村衞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衞生服務網絡建設,每年集中組織對全縣18所鄉鎮衞生院院長和專科醫生的業務培訓,近400名村醫由縣醫院進行業務培訓,基層醫療機構綜合服務能力明顯提高。2011年,已經順利通過了省標準化、規範化鄉鎮衞生院驗收。

二、當前顧家村新農合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新農合在顧家村運行十年來,確實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成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有效的減輕了廣大農民的經濟負擔,但是在當前的發展過程中,新農合的運行還存在着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惠民政策的落實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制約着新農合的有序、健康、快速發展。

(一)籌資困難, 籌資成本高.

向農民籌集遵循原則:自願參加,多方籌資。由於國家目前還沒有把合作醫療納入到法制化管理軌道,穩定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繳費機制還沒有建立,資金的收取多數是在每年籌資時突擊宣傳,集中入户,難度大,工作成本高。由於農民可以自願選擇是否參加新農合,這樣容易導致體弱多病者選擇參加,而身體強壯者選擇不參加。

(二)宣傳力度及方式影響政策運行效果

作為一項好的惠民政策,從無到有,農民對政策的認知必定有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各級政府尤其是鄉鎮和村級幹部對宣傳工作的認識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宣傳走過場、不廣泛、不深入的問題比較突出。農民由於文化水平較低,對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中有關術語不理解,有的甚至看不懂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宣傳資料。有的農民由於沒有履行及時告知義務或超過補償期限或沒有辦理轉院手續,本可以得到補償而沒有得到補償,引起農民對制度的不滿。由於對新農合報銷範圍的不瞭解,導致他們覺得農村醫保是不可信,甚至是忽悠人的。

(三)大病補償機制有待完善,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儘管新農合制度對10種大額慢病有一定的補償,但是仍然不能滿足患者需要,受益面窄。部分農民患的雖然是常見病,慢性病,但由於不屬於大額慢病的範圍而無法得到報銷,一年下來仍舊花費很大,這在某種程度上加重了農民的經濟負擔。住院報銷的“起付線”、“封頂線”、“分級按比例報銷”、“有些藥品不能報銷”等限制設臵也不能滿足農民的實際需求,尤其是10萬元以上的大病保障水平不高。顧家村作為欠發達地區,儘管農民收入水平不高,但對於幾百元、幾千元的醫療費用大部分農民還可以負擔得起,並不足以影響生活。

《農村新農合調研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