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棣鎮關於空心村的調研報告參考

來源:文萃谷 5.78K

棠棣鎮地處**市域中部,北與煙店相連,西與木梓鄉相望,南與巡店鎮毗鄰。府河由北向南從我鎮東邊擦過,轄區內崗巒起伏,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耕地主要分在低丘崗地區,佔75℅,府河衝擊平原佔25℅。全市三條交通大動脈縱貫全境,區域小集鎮星羅布,屬**城郊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鎮轄30個行政村,223個村民小組,7023户,30315人,國土面積8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911畝。

棠棣鎮關於空心村的調研報告參考

"空心村"現狀:全鎮30個行政村有20個村不同程度地存在空心自然灣,實際面積為1459300平方米(約2191畝)。其中宅基地面積為217805平方米,閒置宅基地面積為89847平方米,空閒基地面積為1241495平方米。空心村佔地户平均面積為1656平方米(户平2.48畝),空心村人平均工礦面積為326平方米。據市國土資源局提供的《**市棠棣鎮域鎮區用地現狀評價與潛力分析》2010年鎮區建設用地面積為29.45公頃,人均工礦用地面積為128.08平方米超出**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確定的**市人均工礦用地的小於或者等於82平方米的規定。

一、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一)村莊規劃嚴重滯後,大多數沒有規劃。從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隨着農民經濟的不斷積累,從土坯房到原地改建磚木結構的房子,到後期改建樓房,大部分人然後再搬到路邊相對集中的中心點居住,由於村級經濟薄弱,對村莊宅基安排調整及房屋缺乏有效的.統一規劃,亂建現象比較突出。全鎮只有三個村請了專業的設計單位做了規劃,如李園村規劃提前,效果就比較明顯。

(二)建房管理嚴重不到位,村民"建新留舊"導致村莊擴大。另起"爐灶"建設新房現象不斷增加,但仍保留着老房、舊房房產、地產的所有權,道至村莊面積在擴大,加上部分幹部文化水平低,沒有長遠眼光,缺乏政策水平,"一户一基"的制度成為空談。

(三)城鎮化的步伐加快,部分村民外出務工經商,經濟條件得到改善,在城市購置房長期居住,還有部分子弟就業轉為城市居民,這些人往往生活條件改善後把老人接入城市生活,村中的房屋被長期閒置起來,還有部分農民為了子女讀書租房居住,導致農村房屋有人管而無人住的局面。

二、"空心村"帶來的問題

"空心村"的現象在我鎮越來越普遍,一方面是"老有所養、幼有所依"的家庭倫理受到衝擊;二方面是"髒亂差"的落後現象阻礙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三方面是大量的荒蕪閒置土地,浪費了國家寶貴土地資源。

三、解決"空心村"問題的途徑

(一)解決"空心村"留守老人"老有所養"問題。村"兩委"要牽頭,組織開展關愛留守老人、照料老人活動,發動村組幹部有幫扶能力的黨員結對子,結對幫扶,解決實際困難,加大投入建立老人活動中心建設,真正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養"的目標,促進和諧農村和精神文明建設。

(二)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留守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教育管理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下一代的成長,需要全社會的關心、關注。一是結合"春蕾計劃"進一步深化和豐富關愛留守兒童爭當愛心家長活動;二是經常開展幫扶活動;三是利用村圖書室定期組織留守孩子開展活動,召集學生看書學習課外知識。如李園村積極爭取資金創辦的"李園留守兒童之家",棠棣鎮組織的"搭橋圓夢"、()棠棣鎮在百花學校開展的"愛心小天使"活動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解決農村"髒亂差"問題。解決"髒亂差"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指標,要從軟件和硬件兩個方面着手。軟件方面:村委會要充分發揮作用,加強組織領導和檢查監督,教育農民羣眾改變生活習慣,減少不良習氣,養成講衞生的習慣,加大宣傳力度,引導農民學習先進科學生產生活方式,建立文明衞生鄉村公約,健全制度建設。硬件方面:各級政府要加大對"空心村"的基礎設施的投入,改變吃水、用電、交通等方面的問題,下大力氣解決農村垃圾清運處置等問題。

(四)解決閒置土地荒蕪問題。

1、是深入宣傳,做好羣眾思想工作。首先讓農民羣眾切實認識到改造"空心村"、建設新農村,是為他們生產生活提供方便的一項為民、惠民工程;其次讓農民羣眾學習瞭解相關政策法律,認識到宅基地是集體所有,個人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明確"一户一基"是法律規定的,任何人都不得違背。

2、利用政策,爭取國家項目支持。當前國家對農民支持的項目很多,有土地整理、土地復墾、糧食直補、農機補貼等各項政策。特別是要充分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政策,實現增加有效面積,提高耕地質量,節約集約建設用地,達到城鄉用地佈局更加合理的目標。2012我鎮張陳村通過土地整理和"增減掛鈎"項目,拆遷280棟房屋,增加耕地304.5畝,使張陳村民户平增加了0.31畝耕地,以政府為主導復墾的100.3畝面積,採取企業承包發展特色農業,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增加了村級積累,而且彌補了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的不足,是一件一舉三得的好事。

(五)因地制宜,鼓勵多元開發的模式,引導農民自願改造"空心村"自然灣。當前,政府的財力是有限的,"增減掛鈎"指標也是有限的,鼓勵村種糧大户,企業老闆在公平自願的環境中合理改造"空心自然灣",加快改造閒置土地荒蕪面積,發揮民間資本的作用,提高閒置土地的使用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