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文言文教學的思考

來源:文萃谷 7.89K

一、文言文教學的現狀

改進文言文教學的思考

文言,是在古漢語口語的基礎上經過加工提煉而形成的一種以簡潔、典雅為特徵的書面語體。在語言交際應用層面,由於受文言文語言特點的限制,加上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現在,大多數教師仍然採用的是串讀串講的方式。文言文閲讀教學流行着一個口號,即“字字落實”,讓學生掌握每一個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確切的意義,弄清楚每一種特殊的文言句式的用法。這樣的做法,使優秀的文言詩文被肢解為古代漢語的例證,被分解為古代語言知識的碎片。把文言文閲讀課講成了古漢語知識課。這種教學模式教起來費時費力,學起來枯燥乏味,而且教與學,大多停留在語言知識的層面。關於思想內容和寫作藝術,深入探究的不多,高層面的審美培養就更難實現。這樣就很難全面高效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效率。

二、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材的因素

新大綱規定,“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重點掌握常規的15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課文中的用法。”這規定看起來很“明確”,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着很多偏差。什麼叫“淺易文言文”?《蘭亭集序》、《逍遙遊》也算是“淺易”嗎?難度過大的選文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打擊是可以想見的。

(二)教學的因素

(1)教學要求的問題。

學習文言文,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大量的字詞句的知識,而且要背誦很多課文,而背誦現在基本演變為“默寫”。學生繁重的學習中,兩三天要背誦一篇古文怎麼能不怕呢?我想説的一個問題是:所有要背誦的課文語文老師都會“默寫”嗎?如果連老師都做不到,這種教學要求是否應該修改一下呢?

(2)教學思想問題。

一是過於強調文言教學的“工具性”,二是以應付考試為根本目的和任務。前者的'教學是,45鍾裏教學總是帶領學生在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識點上猛下功夫,而沒看見那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後者更是帶來惡果,教師模仿命題迷宮化、文字遊戲化的大學聯考文言文試題、肢解每一篇課文,大搞考點訓練,學生能不望而生畏,甚至望而生厭嗎?

(3)教學方法問題。

一方面,有人極力奉行“字字落實,句句串講”的箴言,教學僵化,使學生日生厭倦之情。另一方面,有人把文言文當作現代文來教,表面上瀟瀟灑灑,可實際上學生連重要的字詞句都沒搞明白,更談不上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精髓了。

瞭解了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那就需要我們每個教者轉變觀念,在實際教學中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一)營造氛圍,消解恐懼心理。

學生在接觸文言文之前,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準備一些簡短的、趣味性強的文言作品,讓學生在輕鬆閲讀中形成對文言文學習的自信,從而消解恐懼。對於那些情節性很強的文言片段,不妨讓學生表演,積極參與,從而形成興趣。如在《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時,學生在多次誦讀,基本上讀懂了原文之後,然後組織學生上台表演,分別朗讀旁白、妻、妾、客、鄒忌、威王的話。在朗讀表演時,他們既要體會人物的感情,又要傳達人物的語言、語氣。效果比單純的講解要好的多,而且學生也樂於表演,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生逐步形成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