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地震是的應急措施方案

來源:文萃谷 1.78W

在地球的表面,地震會使地面發生震動,有時則會發生地面移動。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如地震在海底發生,海牀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發生地震是的應急措施方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發生地震是的應急措施方案

  發生地震的應急措施解讀

1、室內避震

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後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室內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堅固傢俱附近、內牆角。

2、公共場所避震

一定要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牆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手提包等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去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的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選擇結實的櫃枱、商品(如低矮傢俱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枱;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3、户外避震

首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麼的心理。身邊的門柱、牆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對象。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在1987年日本宮城縣海底地震時,由於水泥預製板牆、門柱的倒塌,曾造成多人死傷,因而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製板牆、門柱等處躲避。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此外,還應該注意自動售貨機翻到傷人。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過街橋、立交橋;高煙囱、水塔下。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杆、路燈、廣告牌、吊車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危牆;女兒牆、高門臉、雨棚下;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4、野外如何避震

地處野外者要避開山腳、陡崖、以防山崩、滾石、泥石流等。遇到山崩、滑坡,要橫着於滾石前進方向跑,逃離滾石流;也可躲在堅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砍下;特別要保護好頭部。注意山崩、斷崖亂石或海嘯,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震。

遇地震,先躲避,桌子牀下找空隙。 靠在牆角曲身體,抓住機會逃出去。 遠離所有建築物,餘震蹲在開闊地。

  火場的逃生措施

(1)繩索自救法:家中有繩索的,可直接將其一端拴在門、窗檔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過程中,腳要成絞狀夾緊繩子,雙手交替往下爬,並儘量採用手套、毛巾將手保護好。

(2)匍匐前進法:由於火災發生時煙氣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間,因此在逃生過程中應儘量將身體貼近地面匍匐或彎腰前進。

(3)毛巾捂鼻法:火災煙氣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點,一旦吸入後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燙傷或中毒,因此疏散中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過濾的作用。

(4)棉被護身法:用浸泡過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蓋在身上,確定逃生路線後用最快的速度鑽過火場並衝到安全區域。

(5)毛毯隔火法:將毛毯等織物釘或夾在門上,並不斷往上澆水冷卻,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煙氣侵入,從而達到抑制火勢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時間的目的。

(6)被單擰結法:把牀單、被罩或窗簾等撕成條或擰成麻花狀,按繩索逃生的方式沿外牆爬下。

(7)樓梯轉移法:當火勢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將樓梯封死時,住在上部樓層的居民可通過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頂,轉移到另一家或另一單元的樓梯進行疏散。

(8)衞生間避難法:當實在無路可逃時,可利用衞生間進行避難,用毛巾緊塞門縫,把水潑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滿水的浴缸裏躲避。但千萬不要鑽到牀底、閣樓、大櫥等處避難,因為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煙氣。

(9)火場求救法:發生火災時,可在窗口、陽台或屋頂處向外大聲呼叫、敲擊金屬物品或投擲軟物品,白天應揮動鮮豔布條發出求救信號,晚上可揮動手電筒或白布條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