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來源:文萃谷 2.84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保不準會發生突發事件,為了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應急預案。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應急預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經典]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1

應急預案指面對突發事件如自然災害、重特大事故、環境公害及人為破壞的應急管理、指揮、救援計劃等。下面我們來看看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歡迎閲讀借鑑。

為了提高我校自然災害事故應急反應能力和救災工作整體水平,建立和完善災害救助應急體系,最大限度地減輕或者消除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廣大師生員工的生命財產和校舍安全,維護校園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一、總則

自然災害事故應急預案是災害發生後,對受災師生學習、生活進行救助的緊急行動方案。本預案適用於洪災、旱災、地震、冰雹及暴雨(雪)等因素而造成學校校舍倒塌、校園淹沒、道路阻塞等情況的應急救助反應。

二、災害救助應急機構

成立自然災害應急領導小組,負責預防、指揮、協調、處理工作。

組長:萬季權

副組長:魚小龍曹永紅段英俊

成員:高強樊永昌王德鎖魏東江陳榮瑞李宏斌陳孝軍

何斌社郭婷張鵬亮魏寶江王彥博毛建英曹繼平

楊超任雲楊榮

三、工作目標

1、加強自然災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學校全體師生員工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自然災害事故的報告網絡,做到早預防、早報告、早處置。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確保不因自然災害而危及師生安全和財產損失。

四、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抓不懈。經常宣傳自然災害事故的預防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安全保護意識。加強日常檢查,發現隱患及早採取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措施,努力減少自然災害事故的損失。

2、依法管理,統一領導。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自然災害事故的預防、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於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

3、快速反應,高效運轉。建立預警快速反應機制,增強人力、物力、財力儲備,提高應急處置能力。一旦發生自然災害事故,快速反應,及時高效地做好處置工作。

五、自然災害事故的預防

1、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自然災害事故的領導和管理。將預防自然災害事故的工作納入學校目標管理考核,並且定期開展專項督查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整改措施。

2、經常性地對校舍、場地、圍牆、水溝、電線等建築開展自查,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3、在自然災害事故發生前進行師生員工疏散演練。

4、增加投入,切實加強易發自然災害事故的基礎設施。

5、不亂拉亂接臨時線路,不違章使用電器,嚴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開展火災自救、惡劣天氣自救逃生知識演習活動。

7、按規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實學校消防責任制度。

8、暴雨、雷、電等惡劣天氣,嚴格按規定停止教學活動,請家長配合接送學生上下學。

六、自然災害事故的報告

1、在暴雨、地震等自然災害期間,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並且設立和開通值班電話。

2、嚴格執行學校重大自然災害事故報告制度。對發生的事故做到按程序逐級報告,並且以最快的通信方式報告有關部門,確保信息暢通。

3、不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4、建立自然災害事故舉報制度。任何部門和個人有責任和權利向學校舉報自然災害事故的隱患,有權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或上級政府部門舉報有關學校不履行自然災害事故應急處理規定和職責的情況。

七、自然災害事故的'應急反應

根據自然災害事故的發生情況,啟動響應的自然災害事故的應急預案,作出應急反應和處置。

保證組織落實,人力落實,財力落實,以最快、最高效的辦法處置事件,確保師生的安全。

1、學校發緊急撤離、集中信號。

2、學校立即停止一切教學活動,所有在場教師參加救援和疏導。上課的由各任課教師帶領學生按規定路線到指定地點集中,班主任立即到班,老師在確認沒有學生時最後一個撤離。

3、任課教師、班主任應按照平時疏散演練逃生的路線有組織、迅速地疏散學生,地震、火災等其他災害發生時如安全通道被破壞無法安全撤離時要穩定學生情緒,並且引導學生轉移到相對安全區等待救援。

4、緊急撤離時,學生應停止一切活動,不得攜帶書包,迅速離開現場,聽從老師指揮,互相照顧,幫助弱小、有病同學撤離。

5、門衞聽到信號後打開所有大門,工作人員立即檢查應急通道是否打開暢通。

6、工作時間發生火災時,發現者除撥打119、110報警外,迅速報告學校領導,校領導應立即指揮工作人員關閉電源;夜間發生火災時,發現者要大聲呼救,立即打119、110報警電話,並且報告學校領導。

7、發生漏水現象危及學生安全的應立即切斷水源(消防用水除外)、電源。

8、在報警的同時校領導應立即到一線進行指揮,校園應急領導小組迅速作出反應,指揮各小組迅速到達指定位置。

9、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災害外,人為引起的災害應急應保護好現場,協助公安、消防部門進行事故現場分析,查明原因。

根據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的要求,實行責任追究制,對所發生的自然災害事故特別是重特大事故,要進行嚴肅查處。對於玩忽職守,疏於管理,造成學校安全事故者,應視情節輕重,給予有關責任人相應處分。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2

我區地處裏下河地區,屬於自然災害易發區域。為積極主動應對災害,建立健全科學、規範、高效的防災、減災、避災、救災防禦體系。根據《泰州市災害應急預案》的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科學界定災害等級

科學界定大災、中災、小災的標準,是做好災害應急的前提和基礎。參照國家有關災害評估指標與《泰州市災害應急預

案》評估要求,災害評估一般以縣、市(區)所轄地域進行,凡絕收面積在5000畝、倒塌民房100間、死亡5人以下的為小災;絕收面積5000-20000畝、倒塌民房100-300間、死亡6-15人的為中災;絕收面積20000畝以上、倒塌民房300間以上、死亡人數15人以上的為大災或特大災。

二、災後救災措施

災害發生後,在市救災指揮部的領導下,區救災工作領導小組立即轉為救災指揮部,指揮本行政區域內的救災工作。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區民政局。

區救災指揮部的組成:總指揮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副總指揮由分管民政工作的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副區長、區人武部一名主管和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區民政局主要負責人擔任;成員為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區委宣傳部、區經貿委、區農委、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公安海陵分局、區衞生局、區建設局、區文教局、區供銷總社、水利海陵分局、國土海陵分局、糧食海陵分局、供電公司電力營銷部等單位負責同志各1名。

(一)區救災指揮部的主要職責:

向市委、市政府和市有關部門報告災情、救災應急方案及救災中發生的重大問題。

統一指揮全區的救災工作和應急預案的實施;派出指揮人員組織災區現場救災工作。

協調駐軍派遣搶險救災隊伍,調遣救災物資,迅速處置救災中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根據災害應急需要,決定在災區實行和解除特別管制措施。

及時掌握災情、險情及其發展趨勢,請求市政府有關部門實施對口緊急支援。

及時彙總災情,統一發布災情信息。

協調跨轄區救災工作。

接收國內外的救災捐贈款物,分發救災款物。

(二)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

災害發生後,區政府有關部門要在救災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分工協作,全力投入搶險救災工作。

一、人員搶救與工程搶險

區人武部:及時向泰州軍分區彙報、請示迅速調集駐泰部隊、武警支隊、預備役團以及民兵兵力趕赴災區,搶救、轉移被困人員,協助有關部門進行工程搶險,並在救災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及時調整搶救和搶險隊伍。

二、醫療救護與衞生防疫

區衞生局:迅速組織本區醫療單位醫護力量,趕赴災區搶救傷員,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傳染病的爆發流行,及時檢查、檢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衞生等,並根據災情調遣災區所需的藥品、醫療器械。

三、交通運輸保障及糧食、食品、物資供應

區經貿委:迅速請示市經貿委,組織交通、公路管理等部門,儘快恢復被毀壞的公路、橋樑等設施和採取交通管理措施。必要時請市交通局調用企事業單位和民用運輸車輛,保證搶險救災人員、物資的`運輸和災民的轉移。協助民政部門先遣工作隊伍儘快抵達災區開展災害現場監測預報、災情調查評估工作。組織糧食、供銷、物資、商業等相關部門(單位),調運糧食、食品(飲水)與救災物資,保證災區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四、通訊保障

區政府辦公室:協調市電信部門儘快恢復被毀壞的通訊設施,啟動應急通訊系統,優先保證災害現場指揮部和市指揮部的通訊暢通,架設臨時專用線路,儘快恢復民用通訊。

其它有關部門:儘快恢復本部門被毀壞的專用通訊設施,根據救災指揮部的要求,協助保障救災通訊暢通。

五、電力保障

供電公司電力營銷部:迅速調集搶修隊伍,協助災區電力主管部門儘快恢復被破壞的送、發、配電設施和電力調度通訊系統,保證災區用電。

六、災民安置

區民政局:迅速派出工作組,調查、核實災情,並在災情發生後的24小時內,將初步災情上報市民政部門,以後每天一報災情發展情況,災情穩定後,彙總上報災情。與部隊和民兵、預備隊一起轉移和安置災民,組織羣眾自救互救;妥善處理死亡者的善後事宜,統計災區死亡人數;組織羣眾儘快恢復生活和生產秩序。及時制定救災款物分配方案,承擔災民無力克服的吃、穿、住和因災引起疾病的醫治等救濟工作,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

區文教局:組織指導各類學校做好危房校舍的翻建維修工作,疏散受災地區學校師生員工,恢復災後教學秩序。

區統計、建設、農業、經貿等部門抽調人員,參與災害損失調查與評估工作。

七、生產自救和生產恢復

區農委:組織指導災民開展生產自救及災後恢復工作,組織指導災民搞好搶種補種等工作,預防動物發生疫情。

八、社會治安維護

公安海陵分局:組織公安幹警、武警支隊加強災區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衞,維護社會秩序,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保障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事先擬訂重災區特別管制措施,

災後迅速報批、公佈和執行。

九、重要目標警戒

區人武部:協調武警支隊加強對重要機關、要害部門、金融單位、儲備倉庫、救災物資集散點、監獄等重要目標的警戒。

十、氣象預報及水位監測

氣象部門與水利部門:負責對天氣、雨情、水情、汛情的預報和監測。按期發佈氣象預報,及時提供氣象資料,特別是雨量測報。做好水位監測,分析預測來水流量以及可能出現的險情。對易發生險情的江河堤壩、涵閘要採取緊急處置措施,排除險情,防止災害擴展。

十一、呼籲與接收緊急援助

區民政、外經貿、外辦、接受救災捐款辦公室等部門:在徵得國家有關部門同意後,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災情,呼籲國際社會和國內民眾團體提供援助,提出緊急救災物資種類、數量以及需援助捐款額。

區民政局:接收並安排國際社會和國內各地政府、羣眾團體提供的緊急援助,做好捐款物的接收、使用、管理工作。

十二、宣傳報道

區委宣傳部、區民政局:依據救災指揮部提供的情況和部署,按照省、市和區防災減災應急宣傳預案、宣傳提綱和災情報道統一口徑,及時向公眾公佈災情等有關信息,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傳播救災知識,提高全社會的防災、抗災和減災意識,鼓勵、動員民眾戰勝災害,及時平息災害謠傳或誤傳,安定民心,引導災民共建家園。

十三、涉外事務

區外辦、台辦、外經貿委、宣傳部等部門,要認真負責,做好涉外工作。除軍事禁區和由區指揮部確定的特殊區域外,一般地可以允許外國專家和救災人員到現場考察和救災;根據有關規定和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允許外國和境外新聞記者到現場採訪。上述人員來區的接待工作,由對口單位負責。

申請來區救災人員、專家及新聞記者的有關手續,由外事、新聞單位徵得有權部門同意後,予以辦理;位於災區的外資、台資企業的外籍人員和台胞、港澳同胞由對口管理部門安置;應邀來區工作、學習的外賓、外商及海外人士、華僑、台胞、港澳同胞、留學生由邀請單位負責安置;境外在區旅遊者由旅遊接待部門負責安置。

十四、經濟補助及補償

區財政局:及時安排、撥發搶險救災的補助金和災民生活救濟補助資金。

區民政局:向上級爭取救災款物並及時為災區發放救災款項和物品。

保險機構:組織災區保險機構儘快查勘災情,為已投保的受災單位和村民理賠。

十五、其它緊急事項

由救災指揮部根據情況指定有關部門負責。

三、臨災應急反應

臨災應急是指省、市政府發佈風雹、暴雨等預報後的應急行為。臨災預報發佈後,區政府及各有關部門、重點部位和易發生災害的地區要立即進入臨災狀態,並做好救災準備工作。

一、召開區救災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區直有關部門負責人、預報區政府領導人會議,通報預測的災情,研究、部署預報區的防災減災工作;並派出防災監督、檢查工作小組,赴預報區檢查監督應急預案的實施,協調處理有關事項。

二、適時向預報區的政府和居民發出進行避災疏散的指令和公告。

三、區民政局會同市區氣象部門加強預報區災情監測,隨時向區政府報告災情變化,做好災害快速評估準備,及時提出延長臨災應急期或撤消預報建議。市(區)救災主管部門加強宏觀測報點的管理,保證異常信息及時上報。

四、駐泰部隊做好搶險救災準備。

五、建設、電力、電信、水利、農業等部門,對預報區內生命線工程和次生災害源,要採取緊急抗災加固措施,做好搶險救災準備。

六、公安部門做好預報區社會治安管理工作,對黨政機關、金融、大企業(商場)等重要部位加強防衞,併發布臨災應急期社會治安管理等措施。

七、宣傳、民政部門在預報區廣泛宣傳防災、避災知識,及時平息災害謠傳、誤傳,保持社會穩定。

八、民政、衞生、糧食、交通等部門做好救災準備。

鄉鎮(街道)、園區可參照本預案,結合實際,制定各自的應急預案,並指導、督促所轄單位制定災害應急預案和必要的防災減災措施。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3

為了預防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火災、澇災、地震等自然災害事故),快速有序地進行搶險救災,保護學校和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現制定搶險救災應急預案。

一、組織結構

1、領導小組

組長:xxx(負責全面協調指揮)

組員:xxx(負責教學區物業)

xxx(負責家屬區物業)

xxx(負責學生宿舍物業)

xxx(負責上教學區物業)

xxx(負責教科園區物業)

xxx(負責保安隊員調動及協調)

xxx(負責消防隊員調動及消防協調)

xxx(負責客户服務協調)

職責:協調處理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搶險救災。

2、設置三個突發事件應急分隊,各自分工負責。

(1)消防應急分隊

負責人:xxx

成員及聯繫方式:吳勝寧、李世平、曾滔、曾強、陳澤民、楊東、李渝、楊傑、王樂勇、王政、陳同軍等。接到報告立即奔赴現場撲滅初期火災、協助撲滅火災。(應急分隊隊員每天24小時通訊暢通)

職責:根據《消防控制程序》《義務消防隊工作職責》處理,保護學校、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2)防汛應急分隊

負責人:xxx

成員及聯繫方式:

第一梯隊:吳勝寧、李世平、曾滔、曾強、陳澤民、楊東、李渝、楊傑、王樂勇、王政、陳同軍等。接到報告立即奔赴現場。(應急分隊隊員每天24小時通訊暢通)

第二梯隊:全體保安隊員奔赴現場,職能部門增派中青年積極配合搶險救災。

職責:阻擋、排泄洪澇,保護重點部位,搶救人員物資,保護學校、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3)地震應急分隊

負責人:xxx

成員及聯繫方式:以家屬區保安、巡邏隊員作為家屬區疏散引導員;以教學區保安、巡邏隊員作為家屬區疏散引導員。其他物業服務人員配合做好疏散引導和救助工作。(應急分隊隊員每天24小時通訊暢通)

職責:及時疏散引導家區羣眾到達避難地點,及時救助和協助救助傷員,減少人員傷亡。

二、處置步驟

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發生後,應嚴格按下列步驟處理:

1、在第一時間報告災害的地點、類別和損害程度。啟動預案。

2、以在現場工作的保安、城管隊員作為第一梯隊,立即奔赴現場搶險救災。

3、其他保安、城管隊員,聞訊儘快奔赴現場;各個部門50歲以下健壯中青年聞訊儘快奔赴現場搶險救災。

三、預防措施

1、各應急分隊造具名冊,明確崗位職責和聯繫方式,進行崗位培訓,接受領導小組統一指揮。發生自然災害突發事件迅速奔赴現場實施搶險救災。

2、物管中心各業務部門,作好預防自然災害防災減災工作。檢查本部門預防自然災害的.程度,發現並堵塞漏洞,實施本部門自然災害防範責任制。制定本部門搶險救災預案,發現災害,率先對管轄範圍自行搶險救災,及時報告引導實施綜合搶險救災。同時為支援學校搶險救災作好人員準備。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4

災害監測和信息傳遞

(1)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結合預警地區的自然條件、人口和社會經濟背景數據庫,進行分析評估,及時對可能受到自然災害威脅的相關地區和人口數量做出災情預警。

(2)根據災情預警,自然災害可能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大量人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應做好應急準備或採取應急措施。

預警預防和信息傳遞

全區抗災救災綜合協調辦公室及時彙總各類災害預警預報信息,向成員單位和有關地方通報信息。

災情信息管理

災情信息報告內容:包括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災害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受災情況、人員傷亡數量、農作物受災情況、房屋倒塌、損壞情況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採取的救災措施和災區的需求。

災情信息報告時間

(1)災情初報。鎮、街道辦對於本行政區域內突發的自然災害,凡造成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的,應在第一時間瞭解掌握災情,及時向區局報告初步情況,最遲不得晚於災害發生後2小時。

(2)災情續報。在重大自然災害災情穩定之前,鎮、街道級辦均須執行24小時零報告制度。鄉級部門每天9時之前將截止到前一天24時的災情向區級局上報,區局每天10時之前向市部門上報。

(3)災情核報。鎮、街道辦在災情穩定後,應在2個工作日內核定災情,向區局部門報告。

災情核定

(1)部門會商核定。部門協調農業、財政、水利、教育、糧食、統計等部門進行綜合分析、會商,核定災情。

(2)農業、水利、糧食、統計等有關部門組織專家評估小組,通過全面調查、抽樣調查、典型調查和專項調查等形式對災情進行專家評估,核實災情。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5

在發生災害性事故(指大風、暴雨、雷擊、颱風、洪水、沙塵暴、暴風雪等)時,為了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如下預案:

一、各部門經理一律聽從在酒店級別最高的值班經理指揮。

二、酒店值班經理要根據情況安排以下工作:

(一)儘快向酒店總經理、書記、副總經理彙報情況; (二)通知客務前廳部派車接在店外的酒店領導回店;

三、各工作崗位人員應堅守崗位,未經允許或接替決不可離崗,應保證客人的基本要求。

(一)工程部應對天棚、牆外裝飾、招牌等進行檢查,必要時給予加固。應做好電力設備的'保障工作,防止因大風、暴雨等引起線路故障或電擊傷人事故。要確保下水道暢通,避免引致水浸。

(二)保安部人員要留意和指導車輛停放,避免被吹落物砸壞。同時要加強警戒,防止壞人趁機作案。

四、如災害性事故造成酒店建築物損壞時

(一)通知工程部採取緊急斷電、斷氣措施;

(二)認為必要時利用緊急廣播系統通知店內客人撤離酒店; (三)通知保安部、客務部疏散樓層客人(從防火樓梯);到酒店東側車場集合,由客務前廳部清點客人;

(四)通知餐飲部疏散各餐廳及其他營業區域的客人; (五)通知客務前廳部疏散大廳的客人;

(六)通知財務部鎖好庫房門、關閉庫內用電設備,將現金和帳目投入保險櫃;

(七)通知各廚房關閉各灶頭和總煤氣開關及用電設備;

(八)如出現酒店結構倒塌,應考慮人員全部撤離,並作好外圍警戒工作。

五、各部門在緊急處置中要隨時與值班經理保持聯繫,以便儘快解決相關的問題。

六、以上各項工作做完後,各部門經理要向值班經理彙報情況,值班經理要有重點地對各重要部位進行檢查。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6

一、按照《關於自然災害的安全預防措施》的有關規定,確定項目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災害。

二、凡有可能遇到自然災害威脅的施工項目經理部應按照當地政府和工程指揮部的部署和要求,防災減災工作。同時,根據施工及其所在地區、環境等的實際情況編制《自然災害的安全應急預案》,並在可能的情況下,進行預演預練。

三、自然災害可能導致的.後果分析:

1、洪水:人員和臨時設施、設備、在施工程被淹,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颱風:臨建、臨時設施、高大設備等嚴重受損,並可能因此導致二次事故,造成人員傷亡。

3、泥石流、山體滑坡:可直接造成人員受到衝擊或掩埋,也可導致臨建、臨時設施、高大設備等嚴重受損,並可能因此導致二次事故,造成人員傷亡。

四、應急組織:應明確啟動《自然災害的安全應急預案》的權限。明確實施《自然災害的安全應急預案》過程中的處理、決策、指揮等相關人員及其責、權,明確現場救援人員的構成及其分工。

五、按照當地政府和工程指揮部的部署和要求和實際需要和可能在適當的地點設置應急設備、物資,並委派專人管理和維護。同時,項目經理部的所有從業人員都應知道應急設備、物資放置位置、用途和使用方法。

六、應急教育和培訓:項目經理部應向從業人員進行自然災害先兆判斷和遭遇災害時避險、自救、互救、逃生、報告、減災等方面知識和要求的培訓教育。

七、緊急處置措施應包括項目如何組織自救和向社會求救以及配合社會落實減災措施等方面內容。項目經理部應始終保持一種與社會聯繫的通訊、交通方式。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7

一、總則

(一)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災減震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國家地震應急預案》、《甘州區教育系統地震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在我中心學校所屬各中國小學校、幼兒園處置發生或可能發生地震災害的應急活動。

(三)工作原則

1。預防和處置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工作要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要本着“內緊外鬆”的原則,不麻痺大意,不掉以輕心,做到及時發現、及時佈置、及時處理。預防和處置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要抓好三個環節:一是地震發生前,要立足防範,掌握主動,加強宣傳,從細節抓起,適時演練,提高防範措施和自救技能,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提高應急反應水平;二是地震發生後,要迅速反應,緊急疏散,迅速判明性質,並且報告當地抗震救災指揮部和上級主管部門,同時,依法辦事,注意方法,及時果斷處置;三是地震平息後,要全面排查,妥善安置,加強協調,形成合力,積極做好災後重建和教學秩序恢復工作。

2。地震災害事件發生後,各中國小、幼兒園立即按照預案採取應急措施,全體教職員工要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在出現公共突發性事件的危機時刻,學校領導和教師,特別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中青年教師一定要發揚不怕犧牲,勇於奉獻,英勇頑強,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全力保護學生的安全為宗旨開展救援工作。

二、機構和職責

(一)鄉中心學校成立相應的防震減災工作領導機構,負責部署、指揮本地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

1。鄉中心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各國小(幼兒園)校(園)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xx擔任辦公室主任:13xxx2,xxx擔任辦公室副主任:13xxxx。

根據地震發生的具體情況,由組長統一指揮,領導小組可以隨時調集所屬學校人員支援重災學校,可調用物資,所屬學校必須給予全力支持和配合。

2。主要職責:

(1)普及地震知識和抗震救災應急避險知識;

(2)開展抗震救災強化宣傳工作,提高廣大師生抗震救災意識和識別地震謠言的能力;

(3)接受和迅速執行上級領導和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各項指令;組織實施本預案,發佈各項搶險救災指令、批示、通知等;確定重點救災地點、範圍、部署抗震救災隊伍,實施搶救行動;組織協調各類物資調配供應;收集上報災情、社情、校情、保證學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三、應急機構

鄉中心學校是鄉屬各中國小學校、幼兒園抗震救災工作領導機構,負責組織、承辦本區域內發生或可能發生的重大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的`具體工作。中心學校財務室負責搶險救援資金的籌集,救助裝備的準備工作,辦公室負責做好處理地震的後勤保障工作,中心學校各處室負責人,完全國小教導主任、幼兒園副園長負責傷員的救護和防疫的技術準備工作。

各完全國小、幼兒園要成立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預防和處置本校發生的各類突發性地震事件,各處室具體職責如下:

1。校(園)長室必須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破壞性地震及防震減災工作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教導處、政教處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地震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體師生對防震抗震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地震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抗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總務處要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措、落實飲水、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險設備等物資落實,校長室要保證各項經費的落實,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破壞性地震發生後,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震減災工作,把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全穩定。

四、應急行動的實施

(一)正常抗震救災工作

各校(園)在每年春季開校初制定抗震救災工作計劃,安排部署全年的抗震知識宣傳和演練工作;通過舉辦專題展覽,知識競賽、召開主題班會等方法,加強對地震基本知識、應急求生技能、防震法律法規的宣傳,切實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指導督促學校每學期組織師生開展2次以上的地震應急和自救互救演練,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實用性。

(二)臨震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後,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召開會議,宣佈進入臨震的預報期,佈置防震工作,全體教職工應臨震應急狀態做好地震應急準備工作。各校要採取緊急措施迅速有序地在教職工的帶領下將學生及幼兒疏散到安全地帶。同時,要保證通訊線路的暢通,聽取上級有關地震情況和實情,提出求援請示,並且隨時彙報救援工作情況。

(二)震後應急行動

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在所轄範圍或鄰近地區發生破壞性地震後,各級領導小組立即趕赴本級指揮所,各搶險救災隊伍必須在震後1小時內在本單位集結待命。

2。各級領導小組在上級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部門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築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後滋生其它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並且送至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和歷史文物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做好廣大師生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迅速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4。迅速瞭解和掌握本地區的受災情況,及時彙總上報。

五、應急保障措施

(一)應急通訊保障

進入防震應急狀態後,抗震救災領導小組通過電話、口授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並且根據相關領導指示及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及上級政府報告相關信息。

(二)生命線工程設施搶修、次生災害源遏制保障。

由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確定本單位重點用水、用電對象,對本單位的水、電系統等進行全面檢查和加固,準備必要的一定量的飲用水和小型發電設備,安裝各種自動保護裝置,並且制定相應的購置、保管、維護、使用制度;對本單位及系統內存在的易燃、易爆、劇毒、有害污染等次生災害暴發區認真監護,採取切實可行的防災減災措施,對職工進行躲避方法的教育和宣傳。督促有關部門做好易燃易爆、放射性和有毒物品的登記和保管工作。安裝各種隔斷、切斷、自動保護裝置。對各要害部位定期認真進行檢查和維修。

(三)緊急避難場所保障

各學校要對本單位疏散的路線和臨時避難場所進行規劃。

六、獎勵與責任追究制度

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鄉中心學校防震減災領導機構,要依法對地震預案的執行情況進行事後調查。因領導不力,措施不到位、制度不堅持、工作推諉扯皮、應急處置不當,造成工作停滯和嚴重後果的將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8

為切實有效地消除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貫徹執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救”的方針,做到遇事不驚、臨危不亂,妥善處置緊急情況,最大限度地減少意外事故帶來的損失,保障全體師幼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保教秩序,保證幼兒園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確保幼兒園安全穩定,結合本園實際,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工作原則

本着“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宣教結合;精心組織、快速反應、沉着應對”的原則,認真做好預案編制和預案演練工作。

二、組織結構

1、應急領導組。組長:xxx。職責:統籌組織好整個應急過程。

2、宣傳教育組。組長:xxx。組員:各班班主任。職責:穩定全園教職工、幼兒及家長的情緒,幫助他們瞭解事故發生的過程及應急措施,從而能配合幼兒園的工作。

3、安全保衞組。組長:xxx,組員為門房人員。職責:及時清理道路積水,打開下水井蓋,保護好配電設施、等重要部位不進水;走廊大廳鋪設防滑墊,避免滑倒摔傷事故的發生。

4、衞生保健組。組長:xxx。職責:儘快瞭解事故產生的後果,對輕微傷口及時進行處理;不能處理的,馬上與班主任一起將傷者送往醫院進行急救。

5、後勤保障組:組長:xxx。職責:提供發生事故、處理事故、善後事故時所需的一切必需品。

三、防範措施

(一)建立全面的聯繫網絡:

1、園領導和各小組組長的手機必須做到24小時開通,並告知全園教職工(包括宅電)。

2、規範應急上報電話:防火報警電話:119、報警電話110。

3、園領導和各小組長必須備有全園家長、教職工(包括家屬)、電話和手機(每位班主任也人手一份)。

(二)加強應急知識培訓:

1、認真制訂相應的應急措施,對自己的職責要設想全面、考慮周到。做到平時防患於未然,事故發生時應對沉着,措施細緻周到。

2、加強全體教職工在事故處理方面的防範應急知識培訓與測試。

(三)應急物資準備:

1、設立應急隔離室。將保健室內的觀察室作為隔離室,並添置相應的物品:消毒紗布、消毒藥水、包紮紗布等。

2、添置應急人員所必備的“口罩、白大褂和醫用手套”。

四、應急措施

1、當颱風和暴雨來臨時,宣傳組負責通知各班關閉教室、樓道的'門窗;幼兒休息要待在室內,在樓梯、走道上行走時要小心路滑。放園時沒有家長接的幼兒一律等由值班老師負責管理照應,直至家長接領。

2、總務主任、當班門衞負責對校內及大門口地勢低窪區域的路面清理,防止路面積水過深,走廊通道鋪設防滑墊,防止幼兒跌到摔傷。

3、後勤保障組組織教職工及時清掃散落在地的各種垃圾、丟棄物等,防止垃圾被水衝散阻塞下水道而造成排水不暢和積水成災。

4、後勤保障組組長負責校內積水和路面情況巡視檢查,要及時組織清潔人員排除影響師生安全行走的樹枝等各種障礙物。在地面坑、洞或窨井蓋掀開處,放置標示物,以防止行人不慎絆倒或跌入。

5、後勤保障組組長負責加強對學校災前各項防護工作的檢查,督促有關人員履行職責,儘可能消除安全隱患。

6、發生災害事故時,行政值班人員及時報告上級領導和其他有關部門,請求救援和指導。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9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有效預防、及時應對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規範應急處置行為,提高應急處置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實施應急處置,最大程度地減少學校師生的生命和財產損失,保證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維護學校穩定,依據教育部印發的《教育系統自然災害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 本預案適用於學校應對自然災害類突發公共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風暴、暴雨、沙塵暴、冰雹等自然災害的發生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害,對教學秩序造成影響的事件。

第二章 工作原則

第三條 學校黨政主要負責人是應對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的第一責任人,黨政齊抓共管,切實履行“一崗雙責”。各部門和二級學院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層層落實責任,儘可能地降低或消除因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造成的影響,最大程度地保障學校和廣大師生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第四條 為切實做好我校自然災害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成立自然災害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現場指揮部,負責人由主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長擔任,突發事件發生後,由黨委宣傳部、團委、校長辦公室、學生處、後勤管理處、保衞處負責人共同協調處置。指揮部設在保衞處。

第五條 建立健全學校與二級學院、單位聯動協調機制,發生突發事件後,領導小組成員、各相關部門、二級學院負責人要立即深入第一線,掌握情況,開展工作,控制局面。形成各部門、學院系統聯動、羣防羣控、全方位處置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的工作局面,確保預防、檢測、預警、發現、報告、指揮、處置等環節緊密銜接和正確應對。

第六條 處理突發事件,要堅持從保護師生生命和財產安全的角度出發,依法開展工作,防止事態擴大,必要時可向有關部門介入和求助。

第七條 宣傳部門要掌握輿論引導主動權,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聯繫和溝通,按照職責權限及時、準確、客觀發佈突發事件事態發展及處置工作情況等權威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第三章 應急預案體系

第八條 學校總體應急預案根據《教育部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河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河南省教育系統處置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結合學校實際制定。

第九條 學校各二級學院在學校領導小組的指導下,根據學校總體應急預案的精神和要求,按照分類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分別制訂本部門的應急預案。

第十條 具體工作應急預案應針對某個時段、某項具體工作由主管、牽頭單位制定。

第十一條 各級各類應急預案應根據實際情況變化適時修訂完善。

第四章 預防和預警機制

第十二條 要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切實做好應對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

第十三條 向領導小組及時報送突發事件是各部門的重要工作職責,全校各單位要建立暢通的信息傳送渠道和嚴格的信息上報機制,完善應急信息報送系統。

第十四條 學校要通過課堂教學、培訓、宣傳手冊、專題講座、展覽、板報專欄、網絡、廣播等生動活潑的形式與途徑,加強對教職工和學生的防災減災教育,敏感時期要落實各級值班制度和請示彙報制度,提高應對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的能力。各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及時排查和消除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安全隱患。

第十五條 要加強應急反應機制的日常性管理,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和完善應急處置預案。要加強人員培訓,開展經常性演練活動,提高隊伍的素質和技能,不斷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指揮能力和實戰能力。

第五章 應急預案啟動標準

第十六條 參照國家有關標準,結合我校實際,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由高到低劃分為4個等級。

(一)特別重大事件(I級)

1.洪澇災害:重要江河發生20年一遇以上洪水或水位超過保證水位,城市受淹,學校絕大範圍發生洪澇。

2.地震災害:發生6.5級以上嚴重破壞性地震。

3.損失情況:因災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

(二)重大事件(Ⅱ級)

1.洪澇災害:發生10年—15年一遇洪水或水位接近保證水位,城市受淹,學校大範圍發生洪澇。

2.地震災害:發生5.5級以上6.5級以下嚴重破壞性地震。

3.損失情況:因災造成5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3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

(三)較大事件(Ⅲ級)

1.洪澇災害:發生5—10年一遇洪水或水位超過警戒水位,學校受淹,較大範圍發生洪澇。

2.地震災害:發生4.7級以上5.4級以下一般破壞性地震。

3.損失情況:因災造成3人以上5人以下死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的。

(四)一般事件(Ⅳ)

1.洪澇災害:發生3—5年一遇洪水或水位接近警戒水位,學校局部範圍發生洪澇。

2.地震災害:發生4.7級以下一般破壞性地震。

3.因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

其他自然災害參照國家、省、市標準,及和我校實際確定。

第六章 處置程序

第十七條 發現或接到較大以上預警信息,必須在10分鐘內據實向領導小組報告,堅決杜絕謊報、瞞報、漏報、錯報。

第十八條 信息報送應包括:

(一)時間、地點、規模、影響範圍、信息來源等情況;

(二)事件性質判斷和影響程度評估;

(三)事件發展趨勢和已經採取的措施;

(四)事態現狀、處置準備情況和其他需報送的情況。

第十九條 領導小組接報後,立即向有關領導彙報,及時通報有關單位,全面、客觀、準確、及時發佈處置信息。

第二十條 確認突發事件即將發生或已經發生,按照“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分工協作”的原則,成立指揮部,研究事件級別,制定處置方案,組織開展救援工作。各單位要在領導小組統一指揮下,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快速、準確、高效的工作機制。

第二十一條 應急預案啟動後,領導小組立即進入指揮狀態,各相關單位應立即到位,並保持通訊聯絡順暢、快捷,按照事件的性質規模、範圍採取相應的處置措施。緊急情況需外部協助的,應立即向有關部門求助。

第二十二條 應急處置措施

(一)特別重大事件(I級)

除按照Ⅱ級事件處置程序外,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並在第一時間向上級報告。保衞部門維護現場秩序,防止有人尋隙滋事,並及時請公安部門協助工作,有關部門做好裝備、物資準備。

(二)重大事件(Ⅱ級)

各單位投入搶險救災、疏散人員、救治傷員。

(三)較大事件(Ⅲ級)

保衞處進入現場,維持秩序,各單位做好單位和周邊的排險和師生疏散工作。

(四)一般事件(Ⅳ)

基建處、後勤管理處進行建築、水電的檢查修繕、疏通道路、排水設施,各單位積極配合。

第七章 後期處置

第二十三條 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完成以後,立即開展以下後期處置:

(一)工作重點從應急轉向善後行動,及時開展補救工作,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學校正常秩序。

(二)根據領導小組要求妥善安置受災師生,儘快復課,根據災情調整教學計劃和師生生活安排。

(三)校醫院要做好醫療救護與衞生防疫工作,全力搶救傷員;配合其他工作組共同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

(四)做好心理救助工作,組織專業人員對受災師生進行心理輔導和救助。

(五)積極調運食品與物資,保障師生員工和家屬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協助地方民政部門調配救濟物品。

(六)做好受災師生的轉移和臨時居住安置工作必要時可向民政部門求助。

(七)加強校園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衞工作;協助消防部門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災發生;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維護校園秩序。

(八)對易發生次生災害的部位和設施採取緊急處置措施並加強監控,全面檢查設備﹑設施安全性能,對安全隱患及時防範﹑補救,防止次生衍生災害的發生。

(九)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鄉新市人民政府善後工作計劃,做好在災害中受傷人員的醫療﹑救助工作。

(十)協助並會同上級有關部門開展災害損失評估。

(十一)根據受災情況組織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志願者參與善後救援。

(十二)外事處按照有關規定妥善安置外國專家,接待可能參與救災的外國救援人員。

(十三)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彙總工作情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對在突發事件處置過程中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八章 責任與獎懲

第二十四條 按照《鄉新學院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細則》評價單位和單位領導在突發事件處置中的責任落實情況。

第二十五條 在突發事件處置或恢復重建工作中有失職、瀆職行為或處置不力造成嚴重後果的,按照學校黨政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第九章 附 則

第二十六條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由保衞處負責解釋。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10

一、可能引發的自然災害:

根據温州的氣候特點,由於

1、颱風;

2、大暴雨;

3、反異天氣等因素容易造成財產損失和生命受威脅。

二、事故的預防:

1、密切注意天氣變化,特別是颱風多發季節的天氣變化;隨時聽取有關部門的災害警報,該停課時堅決停課。

2、平時注意財產的保管,低窪地帶(容易進水的地方)不宜放置物品,特別是貴重物品。

3、注意門窗的維護,做到隨手關閉。

4、定期檢查學校校舍和設施安全,確保萬無一失。

5、加強教育,加強演練,提高全體師生防災抗災意識和自護自救本領。

三、處置程序:

1、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學校根據上級統一安排宣佈停課;突發自然災害學校有權自行決定停課,並報教育局。

2、突發自然災害時,學生要按照“自然災害撤離程序”撤離;所有班主任應本着保護學生生命安全的`高度認識自然災害,提高警覺,聽從指揮人員的統一指揮,有序地將所有學生轉移到安全地帶;同時注意安慰穩定學生,確保不發生騷亂;等災害有所緩解,各班主任要聽從指揮的統一調度,確保將所有學生送至家長手中。

3、人員撤離完畢,領導小組應安排24小時值班,排查、確認人員全部離開校園;檢查學校財產安全轉移情況,注意防盜;保持通訊24小時暢通,隨時向有關部門報告最新受災情況;隨時注意災害動向,提高警惕,防止受災程度進一步加深。

4、積極接納安全撤離的民工。領導小組要召開緊急協調會議,相關責任人要切實負起責任;後勤部門要安排和落實教室,安排好飲用水和用電,備好抗災相應物資,如:礦燭、應急燈、雨具、食品、飲用水等;學校辦公室要安排足夠教師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工作。

5、廣播室除了做好有關抗台宣傳外,多播放一些宏揚鬥志的電視或錄像,以減輕疏散人員的心理壓力。

6、積極組織災後自救工作,及時向上級報告受災情況。全體領導小組成員以及全體班主任要切實負起責任,清理校園、消殺毒、統計損失等工作都應有序並快速完成,以確保災後學生能安全上學。

四、組織機制

1、組織領導: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災害的預防和處理工作,實行分工負責制,一旦發生災害,實行逐級負責,校長在由校長指揮,校長不在由分管校長指揮,以此類推。

2、人員分工:

總指揮:xx

副指揮:xx

(1)調度、聯絡組:xx

(2)學生疏散組:xx以及所有有關的第一第二班主任;

(3)緊急救護組:xx以及各校區衞生指導師;

(3)接待民工組:xx

(4)信息組:xx

(5)安全保衞組:各校區門衞、臨時選調年輕力壯的教師組成。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11

一、總則

1、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應對突發重大自然災害緊急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規範緊急救助行為,提高緊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實施緊急救助,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民羣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維護災區社會穩定。

2、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羣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2)政府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

(3)部門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4)依靠羣眾,充分發揮基層羣眾自治組織和公益性社會團體的作用。

3、編制依據

依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及國家有關救災工作方針、政策和原則,制定本預案。

4、適用範圍

在我鄉區域內發生的洪澇、颱風、暴雨、乾旱、冰雹、雪、地震、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及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達到啟動條件的,適用於本預案。

二、啟動條件

出現下列任何一種情況,啟動本預案

1、發生水旱災害,颱風、暴雨、乾旱、冰雹、雪等氣象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一次災害過程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鄉行政區域內,緊急轉移安置1千人以上;倒塌房屋100間以上,或者在全鄉行政區域內死亡3人以上。

2、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出現下列情況之一:鄉行政區域內,死亡3人以上;緊急轉移安置2千人以上;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100間以上。

3、事故災難、公共衞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視情況啟動本預案。

4、對敏感地區、敏感時間和救助能力特別薄弱的貧困地區等特殊情況,上述標準可酌情降低。

5、鄉政府決定的其他事項。

三、自然災害救助組織體系及工作職責

1、自然災害救助工作機構及職責

鄉相關專項指揮機構是鄉自然災害教助工作的領導機構,鄉長任總指揮,鄉政府分管民政、國土的分管領導任副總指揮,對應災害神類鄉直主管單位是成昆單位鄉民政辦是鄉自然災害救助工作機構,在鄉相關專項指揮機構的統一領導下,組織開展各類災害的救助、救濟工作,指導災區開展災後倒塌民房恢復重建工作;相關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參與鄉自然災害救助工作。

2、自然災害救助工作任務

(1)做好非常態下自然災害的救助、救濟綜合協調工作。

(2)會商、分析、評估災區形勢,提出對策;協調落實對災區的支持措施。

(3)聽取災區救災工作彙報。

(4)收集、彙總、報告、評估災害信息、災區需求和救災工作情況,通報災情,向上爭取支持。

(5)、協助、知道開展救助工作。

3、相關成員單位及職責

民政辦:組織開展防災減災、備災救災和災後救助救濟、恢復重建、社會捐助等工作。

經濟發展辦:協調安排並積極爭取重大救災基建項目,幫助落實項目建設資金,爭取省以工代賑資金。

供電所:負責災後電力供應恢復工作。

中、國小校:幫助災後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幫助做好校舍恢復重建。

派出所:負責災區的社會治安工作,協助組織災區羣眾的緊急轉移工作。 財政所:負責救災資金安排、撥付和監督檢查。

國土資源所:負責地質災害預警;指導地質災害點監測;地質災害搶險救災;重大地質災害防治的監督管理。

城建站:幫助、指導災後房屋和基礎設施的抗震鑑定、修復、重建等工作。協助制定災後恢復重建規劃。

公路站:負責交通運輸綜合協調;負責救災人員、物資的公路運輸、組織提供轉移災民所需的交通工具,組織指導搶修被毀公路。

水務站:掌握、發佈汛情。旱情,組織。協調、指導全鄉防汛、抗旱、搶險工作,對主要河流、水庫實施調度,負責組織指導災後水利設施的修復。

農技站:負責組織重大農作物病蟲害草鼠害,幫助。指導災後農業生產恢復和災後自救。

畜牧獸醫站:負責動物疫病防治工作,養殖人員的安全轉移和救援工作。幫助、指導災後畜牧水產生產恢復和災後自救。

衞生院:負責搶救傷病員;開展傳染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監測,做好重大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預測預警;實施疾病控制和衞生應急處理措施。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擴散和蔓延,保證飲水和食品衞生;組織心理衞生專家赴災區開展心理危機干預。

林業站:負責重大林業有害生物、森林火災的監測和防範工作。

廣電站:負責災區廣播。電視系統設施的恢復工作。

安全生產辦:負責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協調、指導工作。

統計站:協助分析災情統計數據。

電信、移動代辦點:負責組織協調災區通信的恢復重建工作

人武部:根據縣人武部和鄉政府指令,組織協調民兵和應急分隊參加搶險救災。主要擔負解救、轉移或者疏散受困人員,搶救、運送重要物資(重點是救災物資)和森林防火等任務。

各村委會、有關單位應負責落實由鄉政府制定的幫助災區恢復重建的各項優惠政策。

四、應急準備

1、資金準備

鄉財政所根據鄉年度財政預算和鄉財政預算。安排本級救災資金預算,並督促各村、鄉直各單位加大救災資金投入力度。

(1)、按照救災工作分級負責、救災資金分級負擔的原則,鄉村兩級應安排救災資金預算。

(2)、鄉級財政建立自然災害救濟預備金制度。鄉、村根據實際情況妥善安排自然災害救濟補助資金,專項用於幫助解決嚴重受災地區羣眾的基本生活困境。

(3)、鄉村兩級應根據財力增長。物價變動、居民生活水平實際狀況等因素,逐步提高救災資金樸助標準-

2、通信和信息準備

通信運營部門應依法保障災害信息的暢通。自然災害救助信息網絡應以公用通信網為基礎,合理組建災害信息專用通訊網絡、確保信息暢通。

(1)、加強各級災害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建立覆蓋鄉村兩級的救災通訊網絡。

(2)、充分發揮各類災害監測預報系統的作用,建立基於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災害監測、預警、評估和災害應急輔助決策系統。

3、救災設備及物資準備

(1)、鄉直有關單位應配備救災管理工作必需的救災物資和設備。

(2)、鄉民政辦應配足救災必需的設備和準備。備足救災必需的救災物資,建立救災物資商家名錄,必要時簽訂救災物資緊急購銷協議。

4、人力資源準備

(1)、加強自然災害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能;

(2)、建立健全與軍隊。公安、武警、消防、衞生、地震等專業救援隊伍的聯動機制。 (3)培育、發展非政府組織和志願者隊伍。

5、社會動員準備

(1)、建立和完善社會捐助的動員機制、運行機制、監督機制,規範突發自然災害捐助工作。

(2)、建立完善救災捐贈制度,規範組織發動。款物接收和分配以及社會公示、表彰等各個環節的工作。

(3)、建立社會捐助接收站、點,健全經常性社會捐助接

(4)、完善社會捐助表彰制度,為開展社會捐助活動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5)、建立健全未受災區地區對受災地區。輕災區對重災區的對口支援機制。

6、宣傳培訓和演習

(1)、開展社區減災活動,利用各種媒體宣傳災害知識,宣傳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避災、自教、互救、保險的常識,增強羣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

(2)、鄉民政辦負責組織各村災害信息員的集中培訓。

(3)、自然災害多發地區,每年應根據災害發生特點,適時組織演練,檢驗並提高應急準備、指揮和響應能力。

(4)、有關單位根據各災害種類的特點參與或自行組織培訓和演習。

五、預警預報與信息管理

1、災害預警預報

(1)、根據縣氣象局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縣水利局的汛情預警信息、縣水文站的洪水趨勢預報和水質監測信息、縣地震部門的地震趨勢預測信息、縣國土資源局的地質災害預警信息、縣林業局森林火險和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預警信息、縣農業局的重大農作物病蟲害草鼠害的預警信息;重大動物疫情預警信息,相關單位要主動及時向鄉相關專項指揮機構辦公室通報,並按有關規定發佈預警預報。

(2)、鄉政府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結合預警地區的自然條件、人口和社會經濟背景數據庫進行分析,對可能受到自然災害威脅的相關地區和人口數量及時提出災情評估意見,向縣政府和縣有關專項指揮機構辦公室報告,同時向有關部門和各村通報。

(3)、鄉有關單位和各村應根據自然災害可能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大量人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預警預報。提前做好應急準備或採取應急措施。

2、災害信息共享

鄉民政辦及時、收集、彙總災害信息,向有關單位和各村通報;各有關單位和各村應主動及時向鄉相關專項指揮機構辦公室報送各類災害信息。

3、災情信息管理

(1)、災情信息報告內容:包括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災害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受災情況、人員傷亡數量、農作物受災情況、房屋倒塌、損壞情況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巳採取的救災措施和災區的需求。

①災害損失情況包括以下指標:受災人口、因災死亡人口、因災失蹤人口、因災傷病人口、緊急轉移安置人口、飲水困難人口;農作物受災面積、絕收面積、毀壞耕地面積;倒塌房屋、損壞房屋、直接經濟損失、農業直接經濟損失。

②因災需救濟情況包括以下指標:需口糧救濟人口、需救濟糧數量;需衣被救濟人口、需救濟衣被數量;需救濟傷病人口;需恢復住房間數、需恢復住房數。

③已救濟情況包括:投親靠友人口數量、借住房屋人口數量、搭建救災帳篷和簡易棚人口數量;已救濟口糧人口、已安排口糧救濟款、已安排救濟糧數量、已救濟衣被人口、已安排衣被救濟款、已救濟衣被數量,已救濟傷病人口。已安排治病救濟款,已安排恢復住房款、已恢復住房間數、已恢復住房户數。

(2)、災情信息報告時間

①災情初報。各村對於本行政區域內突發的自然災害,凡造成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的,應在第-?時間瞭解掌握災情,及時向鄉政府和鄉民政辦報告初步情況,最遲不得晚於災害發生後2小時。對於造成死亡人口(含失蹤人口)2人以上或其他嚴重損失的重大災害。鄉民政辦在接到各村報告後,在2小時內完成審核、彙總災情數據的工作。向鄉政府和縣民政局報告。

②災情續報,在重大自然災害災情穩定之前,鄉、村執行24小時零報告制度。各村每曰9時前將截止到前一天24小時的災情向鄉民政辦報告,鄉民政辦每日10時前向縣民政局報告。

③災情核報。各村各有關單位在災情德定後,應在2個工作B內核定災情,向鄉民政辦報告。鄉民政辦在接到報告後,應在3個工作曰內審核、彙總災情數據,將全鄉彙總數據向縣民政局報告。

(3)、建立因災死亡人口台帳。倒塌房屋台帳和需政府救濟人口台帳。鄉民政辦在災情核定後要建立因災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和需政府救濟人口的花名冊,為恢復重建和開展救助提供可靠依據。

六、應急響應

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救災工作以鄉政府為主。災害發生後,鄉政府根據災情,按照分級管理、各司其職的原則,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做好災民緊急轉移安置和生活安排工作,做好救災、災害監測、災情調査、評估和報告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民羣眾生命和財產損失。

根據突發自然災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設定三個響應等級。啟動響應等級建議和終止建議,由鄉相關專項指揮機構相關專項指揮機構的統一領導下,各成員單位根據響應等級的需要,切實履行本部門的職責。

(—)一級響應

1、災害損失情況

①在我鄉行政區域內,發生颱風、乾旱、暴雨、冰雹、雪等氣象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重大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一次災害過程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

死亡5人以上;

緊急轉移安置5000人以上; 倒塌房屋1000間以上,

②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出現下列情況之一: 死亡3人以上; 緊急轉移安置5000人以上; 倒塌房屋500間以上,

③事故災害、公共衞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造成人員重大傷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視情況啟動本預案。

④對敏感地區、敏感時間和教助能力特別薄弱的貧困地區等特殊情況,上述標準可酌情降低。

⑤縣政府及鄉政府決定的其他事項,

2、響應工作

①由鄉相關專項指揮機構負責人主持會商,相關成員單位參加,對災區救災的重大事項作出決定。

②由鄉相關專項指揮機構負責人率有關部門赴災區慰問災民,指導救災工作?

③鄉相關專項指揮機構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相關成員單位每日12小時前向相關專項指揮機構辦公室報告救災情況。

④鄉民政辦全局動員,實行24小時值班,並做好救災有關工作,接到災害發生信息2小時內,向鄉政府、鄉相關專項指揮機構負責人報告,並向縣民政局報告;災害發生後12小時內,鄉財政所提出撥救災應急資金建議報鄉政府,同時向縣政府報告爭取支持;協調交通等部門緊急調運救災物資;組織開展全鄉性救災捐贈活動,統一接收、管理、分配救災捐贈款物;協調落實上級和鄉黨委、鄉政府的有關指示。

(二)二級響應

1、災害損失情況

①在我鄉行政區域內,發生颱風、乾旱、暴雨、冰雹、雪等氣象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重大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一次災害過程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

死亡3人以上,5人以下;

緊急轉移安置3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 倒塌房屋500人以上,1000間以下。

②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出現下列情況之一: 死亡2人以上,5人以下;

緊急轉移安置3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

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500間以上,1000間以下。

③事故災難、公共衞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i:、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視情況啟動本預案。

④對敏感地區、敏感時間和教助能力特別薄弱的貧困地區等特殊情況,上述標準可酌情降低。

⑤上級政府及本級政府決定的其他事項。

2、響應工作

鄉相關專項指揮機構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及時與有關成員單位聯繫,溝通災害信息;組織召開會議,分析災區形勢,落實對災區的救災支持措施;組織有關部門聽取受災情況彙報。

鄉民政辦實行24小時值班,開展以下工作:

①災情發生後12小時內,由分管領導帶隊的救災聯合工作組趕赴災區,慰問災民,核查災情,瞭解救災工作情況,瞭解災區的救助能力和災區需求,指導災區開展救災工作。

②根據災區的申請,災情發生12小時內製定救災應急資金補助方案。經審批後及時下撥到災區,同時向上級報告爭取支持;災情發生後24小時內製定並完成向災區緊急調撥救災儲備物資工作,及時協調交通等部門落實有關救災物資的緊急調運工作;監督災區救災應急措施的落實和救災款物的使用;隨時落實上級和鄉黨委、鄉政府緊急救助工作指示。

③每2小時與受災地區聯繫一次,及時掌握災情和救災工作動態信息;接到災害發生的信息後2小時內報送縣民政局和鄉政府及鄉相關專項指揮機構辦公室。

④向社會發布接受救災捐贈的公告,根據《救災捐贈管理暫行辦法》,組織開展全鄉性救災捐贈活動;公佈接受捐贈單位和賬號,設立救災捐贈熱線電話。向社會公佈災情和災區需求情況,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的救災捐贈;及時下撥捐贈款物、定期把救災捐贈的接收和使用情況向社會報告。

(三)三級響應

1、災害損失情況

①在我鄉行政區域內,發生颱風、乾旱、暴雨、冰雹、雪等氣象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重大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一次災害過程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

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

緊急轉移安置1000以上,3000人以下; 倒塌房屋100以上,500以下,

②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出現下列情況之一: 死亡1人以上,2人以下;

緊急轉移安置1000人以上,3000人以下;

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500間以上,1000間以下。

③事故災難、公共衞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視情況啟動本預案。

④對敏感地區、敏感時間和教助能力特別薄弱的貧困地區等特殊情況,上述標準可酌情降低。

⑤上級政府及鄉政府決定的其他事項。

2、響應工作

1、鄉相關專項指揮機構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及時與有關成員單位聯繫,溝通災害信息;組織召開會商會,分析災區形勢、研究落實對災區的救災救助支持措施;組織有關部門共同聽取受災情況彙報;協調有關部門向災區派出聯合工作組。

2、鄉民政辦實行24小時值班,開展以下工作:

①災情發生後12小時內,由分管領導帶隊的工作組趕赴災區慰問災民,核查災情,瞭解救災工作情況,瞭解災區的教助能力和災區需求,指導開展救災工作。

②根據災區的申請。在災情發生後24小時內製定救災應急資金補助方案,報鄉政府批准後及時下撥;災情發生後24小時內完成向災區緊急調撥救災儲備物資工作,協調交通等部門落實有關救災物資的緊急調運工作;監督災區救災應急措施的落實和救災款物的使用。

③每2小時與受災區聯繫一次,及時掌握災情和救災工作動態信悤;接到災害發生的信息後2小時內報送鄉政府和縣民政局、並向縣相關專項指揮機構辦公室通報;同時向縣級部門報告爭取支持;鄉相關專項指揮機構辦公室組織召開羣眾代表會議,對外通報災情和救災信息。

④不定期向社會公佈災情和災區需求情況;公佈接受捐贈單位和賬號,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的救災捐贈;設立救災捐贈熱線電話。受理捐贈事宜;及時下撥捐贈款物,對救災捐贈款物進行調劑;定期對救災捐贈的接收和使用情況進行公告。接受社會監督。

七、災後救助與恢復重建

1、災後救助

(1)、災區每年9月(1月)下旬開始調查冬春災民生活困難情況,建立需政府救濟人口台帳。鄉民政辦將需政府救濟人口等災民生活困難情況報順昌縣民政局。

(2)、鄉民政辦組織有關單位赴災區開展災民生活困難狀況評估,核實情況。制定冬春臨時救濟工作方案。

(3)、根據災區的申請報告,結合災情評估情況,鄉民政辦會同鄉財政所提出自然災害救濟補助費分配方案,經鄉政府同意後下撥,專項用於幫助解決冬春災民吃飯、穿衣等基本生活困難。

(4)、向社會公佈各災區救災款下撥進度。確保救濟資金在春節前發放到户。

(5)、通過開展社會捐助、對口支援、緊急採購等方式解決災民的過冬衣被問題。

(6)、經濟發展辦、財政、農業等部門落實以工代賑政策、災歉減免、糧食部門確保糧食供應。

2、恢復重建

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堅持“依靠羣眾,依靠集體,生產自教,互助互濟,輔之以國家必要的救濟和扶持”的救災工人方針,災民倒房重建由鄉政府負責組織實施,採取自建。援建和幫助相結合的方式,以受災户自建為主。建房資金通過政府救濟、社會互助、鄰里幫工幫料、以工代賑、政策優惠等多種途徑解決。房屋規劃和設計要因地制宜、合理佈局,科學規劃,充分考慮災害因素。

(1)、組織核査災情。災情穩定後,各災區立即組織災情核定,建立因災倒塌房屋台帳。鄉民政辦在災情穩定後7日內將全鄉因災倒塌房屋等災害損失情況報縣民政局。

(2)、制定恢復重建工作方案。根據全鄉災情和各災區實際,制定恢復重建方針、目標、政策、重建進度、資金支持、優惠政策和檢查落實等工作方案。

(3)、鄉民政辦定期通報各地救災資金下撥進度和恢復重建進度,鄉政府向災區派出督查組,檢查、督導恢復重建工作。

(4)、民政部門商有關部門制定優惠政策,簡化手續,減免税費,平抑物價。

(5)、衞生部門做好災後疾病預防和疫情監測工作。組織醫療衞生人員深入災區提供醫療衞生服務,宣傳衞生防病知識,指導羣眾搞好環境衞生,實施飲水和食品衞生監督,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

(6)、經濟發展辦、經貿、教育、財政、鄉建、交通、水利、農業、衞生、廣播電視等部門以及電力、通信等企業做好救災資金、物資安排,組織做好災區學校、衞生院等公益設施及水利、電力、交通、通信、供排水、廣播電視設施的恢復重建工作。

八、附則

1、名詞術語解釋

自然災害: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險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包括洪澇、颱風、乾旱、冰雹、暴雪、地震、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風暴潮、海嘯、森林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

災情:指自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情況,包括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

災情預警:指根據氣象、水文、海洋、地震、國土等部門的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結合人口、自然和社會經濟背景數據庫,對災害可能影響的地區和人口數量等損失情況做出分析、評估和預警。

2、預案管理與實施時間

本預案由鄉政府民政辦負責管理。本預案自印發之曰起生效。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12

“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救”的防災方針,共同做好學校自然災害工作,切實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師生人身安全,保證學校良好的教學秩序,結合學校的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預防為主,災時有備,提高警惕,羣防羣治”的原則,增強全校師生防災、減災的意識,提高師生在自然災害發生時的自救本領,切實保護廣大師生的人生安全,減少由於災害帶來的財產損失。

二、機構設置

預防自然災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主任

三、防災領導小組職責

1、接受上級防災指揮部的各項指令,制定校內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領導部署校園暴雨、滑坡、地震來臨前的`應急防禦,做好緊急救災和恢復校園正常教學的`工作。

2、認真宣傳、貫徹、執行上級實行防災的指示,傳遞防災信息。

3、組織師生學習掌握暴雨、滑坡、地震等災害預警信號,預防和自救知識。

4、定時和不定時排查校園的課室、地下排水管道、食堂、消防安全設施、樹木、牆報欄、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隱患,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並監督及時整改。

5、制定實施搶險救災方案,組織和訓練,並指導校內師生模擬預防演練。

四、防災應急方案

1、全校六百多名師生,做好疏散撤離學生工作和轉移保護學校貴重物品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每學期進行疏散撤離演習一次。

2、預防自然災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隨時與上級主管部門取得聯繫,在接到暴雨及冰雹等信息時,進入戰備狀態,隨時待命。

3、在發生災害時,後勤人員在下班前切斷電源。

4、各科室、年級組、班主任負責關好室內門窗。電腦室的老師負責檢查電腦室內電腦總電源的開關。

5、發生破壞性災害時,立即做好抗災自救工作,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精神,開展自救活動。

6、做好衞生防疫工作,做好災後衞生消毒,防止傳染性疾病在校園滋生蔓延,做到大災之後無大疫。

7、災後要科學安排學習科目和課時,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儘快恢復正常。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13

1、總則

1.1編制目的

1.2編制依據

1.3編制原則

1.4適用範圍

2、基本情況

3、啟動條件

4、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5、應急反應

6、轉移安置及生活救助

7、災後救助及恢復重建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了進一步提高自然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建立健全救災體系和運行機制,明確救災職責,最大程度地減少人民羣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維護災區社會穩定,結合本村實際,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浙江省重特大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市重特大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試行)》、《××鎮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1.3編制原則

實行村支部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各部門分工綜合協調、重點突出、因地制宜,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

1.4適用範圍

本預案用於本村範圍內的暴雨、洪水、颱風(包括亞熱帶風暴)、乾旱、風雹(包括龍捲風、颶風等)、地質災害、低温冷凍、雪災、地震等異常自然現象造成的自然災害。

2、基本情況

××村位於××鎮中部,由××、長山、周公塢三村合併而成。全村地域面積11.94平方公里,農户1208户,人口3493人。*年,××村工業總產值12.7億元,農業總產值3300萬元,村集體可支配資金65.5萬元,人均收入13872元。

3、啟動條件

一次自然災害造成以下一種或幾種後果的:受災人口超過本單位人口的3%左右;農作物受災面積超過本單位當季播種面積的35%左右;轉移安置人口占本單位總人口的1.5%以上;造成人員傷亡的。

4、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4.1建立村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領導小組,並確定組成人員及職責。

4.1.1 村領導小組組長由村書記擔任,副組長由村主任擔任,成員由村分管民政領導、民兵連長、治保主任、調解主任、婦女主任、團支部書記等負責人擔任。

4.1.2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研究和分析全村災害動態情況。

(2)研究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

(3)向災區派出救災工作小組,現場指揮。

(4)檢查督促救災、抗災任務落實情況。

(5)制定危險地段羣眾轉移路線及安置措施。

(6)及時解決救災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

4.2領導小組辦事機構及職責

領導小組設辦公室,地點設在村委辦公室,為日常辦事機構,負責日常性救災救濟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分管民政領導擔任主任。

5、應急措施

(1)啟動本預案後領導小組及時向××鎮人民政府、××鎮防汛指揮部等報告情況;

(2)迅速向災區派出救災工作小組;

①聯絡協調組:由村支部牽頭,抽調人員集中辦公,負責全村救災情況的收集、上下聯絡、組織協調、有關材料及各類文電的起草和發送工作,搞好後勤服務等工作。

②搶險救災組:由民兵連長牽頭,治保、調解、聯防隊參加,負責災區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的搶修恢復工作,對自身無力搶修的',應第一時間上報上級單位。

③安置及生活救濟組:由分管民政同志牽頭,團支部、婦聯參加,負責組織制定轉移安置受災羣眾的生活救濟方案,幫助災區安排受災羣眾的吃、穿、住等基本生活。

④查災核災組:由分管民政同志牽頭,負責災情的查核、統計報表的編制和上報工作。

6、轉移安置及生活救助

6.1領導小組對災區可能因災需轉移安置的人口進行預測,對人民羣眾居住和生活造成威脅時必須進行轉移。

(1)撤離信號由領導小組辦公室以會議、電話等通知方式,使之家喻户曉,人人皆知。

(2)成立村支二委成員組成的轉移安置小組,負責需轉移村災民的轉移和安置工作。

(3)保證撤離羣眾及時安置,24小時內派出醫療救助分隊,並緊急調撥衣被等救災物資到位。

6.2安置方式:採取投親靠友、借住、轉移安置到村避災中心,必要時搭建臨時帳蓬等。

7、災後救助及恢復重建

7.1災情穩定後,儘快組織災民返回家園。

7.2召開生產自救會議,組織災區恢復生產自救。

7.3認真組織查災核災工作,重點是因災造成房屋倒塌、家財毀光重災户以及飲用水困難户的情況。

7.4根據核災的數據制定災民倒房重建,災民吃飯穿衣、生產自救等總體工作方案報村黨支部、村委會審定,分步實施。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14

為了有效提高應急處置學校自然災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規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自然災害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人身安全,減少國有資產損失,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結合我縣教育系統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適用範圍

1、本預案所指的學校是:象山縣區域內經依法批准設立的全日制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普通中國小、幼兒園及其他相當的教育機構。

2、本預案所指自然災害應急事件包括:颱風、洪災、旱災、地震、山體滑坡、火災、冰雹暴雪等因素而造成學校校舍倒塌、校園淹沒、道路阻塞等的應急事件。

二、工作目標

1、加強自然災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學校和廣大師生員工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自然災害事件的報告網絡,做到早預防、早報告、早處置。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確保不因自然災害而危及師生安全和財產損失。

三、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經常宣傳自然災害事件的預防知識,提高學校和師生員工的安全保護意識。加強日常檢查,發現隱患及早採取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措施,努力減少自然災害事件的損失。

2、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自然災害事件的預防、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於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成立教育局、學校自然災害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預防、指揮、協調、處理工作。

3、條塊結合,以塊為主。

自然災害事件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屬地管理。直屬學校的自然災害事件預防、控制由教育局和學校直接管理負責。鄉鎮中國小(幼兒園)的`自然災害事件預防、控制由鄉鎮和學校直接管理負責,教育局參與負責協調、指導工作。

4、快速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快速反應機制,增強人力、物力、財力儲備,提高應急處理能力。一旦發生自然災害事件,快速反應,及時高效地做好處置工作。

四、組織管理

(一)教育行政部門職責。縣教育局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成立由教育局局長任組長,分管局長負責和分管科室組成的工作小組。主要職責是:

1、在縣自然災害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指導和落實全縣教育系統自然災害事件預防的各項工作。

2、監督、彙總和收集全縣自然災害事件的信息情況,分析、研究教育系統預防的工作措施。

3、根據不同季節和情況,宣傳自然災害事件的預防知識。

4、指導和督查各學校預防自然災害事件的措施落實情況。

5、總結、推廣各地、各學校處置自然災害事件的經驗和做法。

6、根據自然災害事件的分級預警控制措施的相關要求,對所轄學校的教學安排及其他相關工作作出及時調整。

7、協同縣政府和學校做好因自然災害所發生的處置工作。

(二)各級各類學校職責

各級各類學校成立由校長負責的學校自然災害事件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學校自然災害事件的預防工作。主要職責是:

1、根據縣政府、教育行政部門、鄉鎮政府的預防自然災害事件應急預案制訂本校的自然災害事件應急預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災害事件預防責任制。

3、檢查、督促學校各處、室預防自然災害事件的落實情況。

4、廣泛深入地開展預防自然災害事件的知識宣傳,提高師生員工的防護能力和意識。

5、經常性地開展校舍、場地、山坡、圍牆、水溝、電線、煙囱、樹木等建築物的安全檢查,預防自然災害事件的發生。

6、根據自然災害事件的預警,切實做好師生員工的安全和疏散工作。

7、在縣、鄉鎮領導的指揮下,迅速做好因自然災害所發生的處置工作。

五、自然災害事件的預防

1、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自然災害事件的領導和管理。將預防自然災害事件的工作納入學校目標管理考核,並定期開展專項督查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

2、學校應經常性地對校舍、場地、圍牆、山坡、水溝、煙囱、電線、樹木等建築開展自查,儘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3、學校應在自然災害事件發生前做好師生員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增加學校投入,切實加固好自然災害事件易發生的基礎設施。

六、自然災害事件的`報告

1、學校在台風、暴雨、地震等自然災害期間,應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並設立和開通值班電話。

2、嚴格執行學校重大自然災害事件報告制度。對發生的事件做到按程序逐級報告,並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在2小時之內報告有關部門,確保信息暢通。

3、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4、建立自然災害事件舉報制度。任何部門和個人有責任和權力向學校舉報自然災害事件的隱患,有權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或上級政府部門舉報有關學校不履行自然災害事件應急處理規定和職責的情況。

七、自然災害事件的應急反應

根據自然災害事件的發生情況,結合學校的特點,學校應啟動相應的自然災害事件的應急預案,作出應急反應和處置。

保證組織落實,人力落實,財力落實,以最快、最高效的辦法,處置好事件發生情況,確保師生的安全。

八、責任追究

根據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的要求,學校一把手是本學校(幼兒園)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師生安全、校園穩定工作負總責。實行責任追究制,對所發生的自然災害事故特別是重特大事故,要進行嚴肅查處,堅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教育不放過。對於玩忽職守,疏於管理,造成學校自然災害事故者,應視情節輕重,給予有關責任人相應處分,觸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15

為提高我校自然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和救災工作整體水平,建立和完善災害救助應急體系,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廣大師生員工的生命財產和校舍安全,維護校園穩定,結合我校的實際,制定本預案。

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是災害發生後對校園受災師生學習、生活進行救助的緊急行動方案。本預案適用於颱風、大雪、洪澇、冰雹、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後的應急救助反應。

一、指導思想

堅持“預防為主,災時有備,提高警惕,羣防羣治”的原則,增強全校師生防災、減災的意識,提高師生在自然災害發生時的自救本領,切實保護廣大師生的人生安全,減少由於災害帶來的財產損失。

二、領導機構

成立校園自然災害救助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全校救災工作。救災領導小組為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其組成如下:

由主管院長擔任總指揮,淨月校區管理辦公室主任擔任副總指揮,副主任擔任各組組長,各部門負責人擔任副組長,各部門成員擔任組員。下設救災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地點設在綜合管理科。

三、緊急工作

(一)及時向市教育局彙報災情和救助工作進展情況,負責處理校救災領導小組交辦的各項工作和日常事務。

(二)聯繫區民政局,做好救災物資的登記、收集、保管和分配工作。

(三)負責災後防疫和校園衞生整治工作,聯繫防疫部門進行傳染病的`預防。

(四)落實災後校園各項安全規範和措施,監督檢查災後學校飲水,食品衞生工作。

(五)做好危困教職工的救助和校園災後重建工作。

(六)保障救災信息暢通,做好救災宣傳,加強災後值班紀律。

四、災情報告

應密切注意氣象、地震和災害預報部門發出的災情預警。在自然災害發生後,總務處必須立即向市教育局和區救災辦報告有關情況,啟動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災情報告內容主要包括:災害種類、發生時間、地點、範圍、程度、災害後果,救災工作和受災師生生活安排情況。

五、應急反應

(一)救助領導小組進入工作狀態,研究確定救災工作事宜。

(二)迅速組織受災師生按照預案,緊急轉移,安排他們的學習、生活,做好食品、飲水、衣物等救災物資的調集和發放工作。

(三)根據救災工作的需要,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救助申請。

六、防災制度

(一)保衞處定時和不定時排查校園的課室、地下排水管道、配電房、食堂、消防安全設施、樹木、牆報欄、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隱患,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並監督及時整改。

(二)保衞處制定實施搶險救災方案,組織和訓練,並指導校內師生模擬預防演練。全校二千多名師生,做好疏散撤離學生工作和轉移保護學校貴重物品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每學期進行疏散撤離演習一次。

(三)辦公室接到上級指令或天氣監測預報系統、預警信號,需要停課,則通過學校通訊網絡設備在第一時間將信息傳遞給有關老師、學生及家長,立即採取措施停課放假。

(四)預防自然災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隨時與上級主管部門取得聯繫,在接到颱風、暴雨及冰雹等信息時,進入戰備狀態,隨時待命。

(五)在發生災害時,後勤人員在下班前切斷電源,檢查和加固窗外的懸掛物,檢查旗杆、牆報欄,防止高空懸掛物和衣盆摔落傷人。

(六)各處室、年級組、班主任負責關好室內門窗。電腦室的老師負責檢查電腦室內電腦總電源的開關。

(七)發生破壞性災害時,立即做好抗災自救工作,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精神,開展自救活動。

(八)做好衞生防疫工作,做好災後衞生消毒,防止傳染性疾病在校園滋生蔓延,做到大災之後無大疫。

(九)災後要科學安排學習科目和課時,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儘快恢復正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