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音樂活動方案集合15篇

來源:文萃谷 2.67W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音樂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集合15篇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唱準附點和休止符的節奏,能邊唱邊與同伴開展“搭高樓"的遊戲。(重點)

2.能判斷輸贏,並大膽創編動作有節奏地表現“搭高樓”及“哩哩哩,恰恰恰”的説唱節奏。(難點)

3.體驗與同伴合作創編動作玩躲閃和模仿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有玩模仿動作遊戲的經驗。

活動過程

發音練習,學唱並用動作表現“哩哩哩、恰恰恰”的樂句

1.教師與幼兒運用分句模唱的方式,學唱“哩哩哩、恰恰恰”的樂句,掌握附點及空拍節奏。

2.教師完整示範,幼兒學唱此樂句,引導幼兒傾聽並唱出附點及空拍節奏。

3.鼓勵幼兒創編哩哩哩、恰恰恰的動作,引導幼兒邊唱邊表演。

教師範唱歌曲,幼兒學習完整演唱並表現搭高樓的方法

1.教師完整範唱歌曲。

提問:歌曲中除了唱到哩哩哩、恰恰恰,還唱了什麼?是怎樣數高樓的?

什麼是層層疊疊?我們怎樣用小手來表現層層疊疊的高樓?

2.教師選擇幼兒有代表性的搭高樓的方法,帶領幼兒邊學説唸白部分邊用動作表現,掌握歌詞及節奏。

3.幼兒與教師一起邊完整演唱歌曲邊有節奏地做動作。

根據幼兒演唱過程中的問題,重點引導幼兒唱出附點及空拍節奏,及邊説唸白邊有節奏地表現搭高樓。

掌握同伴合作搭高樓的方法,並邊唱歌曲邊開展遊戲

1.兩名教師示範搭高樓的方法。

提問:我們是怎樣搭高樓的?什麼時候拍夥伴的手?

2.教師與一名幼兒互動嘗試搭高樓的方法。

強調規則:用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的手,拍到就贏了;沒拍到時躲閃成功的小朋友就贏了。

3.請兩名幼兒示範遊戲,同伴評價,再次明確遊戲規則。

4.幼兒兩人一組,邊説邊有節奏地練習搭高樓的方法。

5.幼兒完整演唱歌曲,合作玩搭高樓的遊戲。

(1)幼兒坐在座位上玩遊戲,教師重點評價演唱是否清晰及隨音樂旋律有節奏地做動作、配合遊戲的情況。

(2)幼兒圍成裏外圈開展遊戲,重點指導幼兒學習交換遊戲夥伴的方法:裏圈的小朋友聽到前奏時,邊走邊拍手按逆時針走到下一個同伴面前繼續遊戲。

豐富遊戲玩法,同伴合作邊唱邊玩遊戲

1.教師示範遊戲,幼兒觀察並伴唱。

提問:我們的遊戲有什麼變化?

小結:誰贏了誰就做帶頭人,創編新的哩哩哩、恰恰恰的動作,另外一名小朋友學他一起做。

2.鼓勵幼兒大膽創編各種不同的身體動作,有節奏地表現唱詞,並請個別幼兒分享、帶領同伴練習創編的動作。

3.幼兒邊演唱歌曲邊與同伴合作遊戲。

教師重點評價幼兒的演唱情況及兩人遊戲時分辨輸贏創編動作的情況,提醒幼兒按節奏換遊戲夥伴循環開展遊戲。

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在音樂區隨音樂伴奏邊演唱邊合作遊戲。

2.遊戲熟練後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搭高樓的節奏。

活動評析

《數高樓》是一首敍事性歌曲,歌詞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數高樓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點鮮明,表現為歌詞簡單,多重複,富有動作性。依據幼兒在遊戲中主動學習的理念和《綱要》中“在音樂等藝術活動中,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然、真切地表現內心的感受和體驗”等思想,本活動採用“歌唱活動從動作開始”的設計思路,將活動設計為音樂遊戲,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使幼兒既體驗到遊戲的快樂,又在無痕的學習中學會演唱。

歌曲中藴含的象聲詞“哩哩哩、恰恰恰”節奏鮮明、跳躍,變化豐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一層樓、二層樓……層層疊疊是高樓”的唸白節奏朗朗上口、富有韻律,整首歌曲説唱結合極富感染力,激發了幼兒的演唱興趣,併為幼兒創編適宜的動作表現“哩哩哩、恰恰恰”、兩人合作用手勢表現“搭高樓”以及開展快速反應遊戲提供了創造和表現的空間。

本活動主要運用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策略:

1.玩中學,在遊戲中享受演唱歌曲的快樂

遊戲是幼兒的天性,在寓教於樂的遊戲中獲得新經驗是最適合幼兒的學習方式。首先,教師採用“難點前置法”,巧妙地將“哩哩哩,恰恰恰”中的附點、休止符等節奏與發聲練習相結合,引導幼兒邊演唱邊做動作,體驗演唱的樂趣。其次,教師將歌曲《數高樓》中的唸白部分設計為同伴“拍手躲閃”遊戲,並在唸白“層層疊疊是高樓”之後加入一段間奏12.435l111 |,為幼兒提供了演唱和判斷輸贏、創編動作的時間。由於演唱歌曲是開展遊戲的需要,因此吸引着幼兒在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遊戲中樂此不疲地演唱,使傳統教唱的音樂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情趣。

2.做中學,在創編動作中激發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美國教師約翰·馬丁·費爾拉德提出:應該關注兒童的自然遊戲中的學習方式,讓幼兒發明自己的身體動作邊遊戲邊唱歌,在動作中感知音樂的節奏,表達對歌曲內容的理解。

活動中教師採用幼兒遷移個人經驗創編動作——分享、吸納同伴動作——獨立、創造性地表現歌曲的方法,循序漸進地積累和豐富幼兒動作經驗,使幼兒獲得了更多自主探索、自主表現的機會。教師既要敏鋭捕捉幼兒富有個性和趣味性的動作,引導其大膽展示分享個體經驗,並適時、適宜地給予提升,又要關注創編、表現有困難的幼兒,不斷提升幼兒感受音樂、創編動作的節奏感和美感。

3.合作中學,在同伴交往中體驗遊戲的愉悦

音樂是自我表達和人際交流的手段。活動中依據歌曲中我和弟弟的角色,設置兩人搭高樓的遊戲情境,以同伴遊戲貫穿活動始終,使幼兒在交往中充分感受被邀請、迴應的快樂和滿足,在高密度的互動中增加幼兒互相觀察、互相欣賞、共同合作的機會。

依據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將同伴遊戲設置為三個難易程度不同的層次。第一個層次為幼兒面對面玩遊戲,以熟悉同伴交替伸手搭樓、正確判斷輸贏等基本遊戲規則;第二個層次為雙圓交換同伴玩遊戲,隊形的變換增強了同伴交往的廣度和密度,體驗到與不同夥伴開展遊戲的樂趣;第三個層次為同伴模仿遊戲,幼兒根據遊戲結果快速確定創編者與模仿者的角色,贏者即興創編動作,同伴則跟隨模仿,使同伴間不斷獲得合作掌控遊戲、創新不同動作的成功體驗。

附:遊戲玩法

教師採用幼兒創編的適宜動作,引導幼兒兩人一組隨音樂邊唱邊有節奏地做出“哩哩哩、恰恰恰”的動作。在念白部分“一層樓,二層樓,三層四層,五層樓”時,兩人邊念歌詞邊按節奏由下往上依次交叉搭手,手心壓手背做搭高樓的動作;當唸到“層層疊疊是高樓”的“樓”時,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同伴的手,拍到了即為贏,如果沒有拍到,快速躲閃成功的幼兒為贏。贏的幼兒要創編唸白之後的“哩哩哩、恰恰恰”樂句的動作,輸者進行模仿,同伴繼續遊戲。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2

設計意圖:

一天,有個孩子帶來了皮影,舞蹈《俏夕陽》的光盤。大家在欣賞了這個節目後,為老奶奶和小朋友的表演喝彩,同時對皮影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們設計、組織了“快樂皮影人”的創造性韻律活動,以創造性地進行藝術化的表現,並培養幼兒對身邊事物的敏感性。樂曲《快樂皮影人》是根據春節聯歡晚會舞蹈節目《俏夕陽》的音樂改編而成的,幽默、滑稽,具有民族特色。由於原來的樂曲節奏較快,缺乏變化,不適合幼兒表現,因此我將樂曲改編為ABA結構,將B段樂曲的各樂句後半句處理成停止旋律並出現鑼及木魚的節奏型。為幼兒隨樂創編表現皮影人的造型動作提供自由空間。由於幼兒對皮影戲缺少經驗,活動前我讓他們觀看舞蹈《俏夕陽》和皮影館的錄像,讓他們模仿圖片上的皮影造型,操縱皮影人進行造型表演等,這些經驗準備為幼兒創編造型提供了條件。另外,A段樂曲中皮影人入場的動作已在第一課時完成,在這個活動中,我重點讓幼兒嘗試獨立造型,並藉助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幼兒變化方位,創編B段樂曲中皮影人的造型動作。

目標:

1、理解並能用動作表現作品的ABA結構。

2、能變化方位創編B段音樂中皮影人的各種造型動作。

3、在音樂旋律停止、出現節奏型時,能夠迅速控制自己的身體並做出有創意的造型。

4、初步瞭解皮影戲的特點,產生喜愛民間藝術的情感。

準備:

1、《快樂皮影人》音樂磁帶,一塊長白布,一盞太陽燈。

2、幼兒觀看過皮影表演以及皮影動畫片,觀看過舞蹈《俏夕陽》VCD,瞭解皮影戲的特點。

3、熟悉A段音樂並探索過A段樂曲中皮影人入場的各種動作。

過程:

一、隨A段音樂做“皮影人”排隊進入活動室

二、自主探索皮影人的造型動作

(一)欣賞B段音樂,引導幼兒表現皮影人的造型動作。

1、欣賞B段音樂。

師:聽,喇叭吹起來了。皮影人要幹什麼了呢?仔細聽。你覺得在這段樂曲中皮影人在幹什麼?

幼:皮影人在跳舞。

幼:皮影人在玩。

幼:皮影人在擺造型。

幼:好像在敲鼓。

幼:皮影人在表演節目。

幼:皮影人出場了。

2、邊聽音樂邊嘗試表現皮影人的各種樣子。

師:現在我們合着音樂把自己的想法用動作表現出來。

(幼兒隨着音樂自由表演,有的幼兒揮動雙手錶現皮影人在跳舞:有的幼兒雙手十指上下襬動表現皮影人在敲鼓:有的幼兒滑稽地表演皮影人頭和手向前一伸一縮的樣子,並在音樂出現“鏜”時停住,擺出一個造型……)

3、教師引導幼兒分析一個幼兒的造型。

師:剛才老師看到有個小朋友的動作特別合拍,我們請他上來表演給大家看看。

(播放B段兩小節音樂,請該幼兒隨着音樂表現自己創編的造型動作。)

師:這位皮影人在表演什麼?

幼:在擺造型。

師:你們覺得他表演得怎麼樣?

幼:造型動作特別好看。

幼:他的造型動作和音樂很合拍。

師:我們再來看看他是在樂曲的什麼時候停住擺造型的。

(教師哼唱樂曲,該幼兒隨着音樂再表演一遍。)

幼:在音樂出現鑼聲的時候停住擺造型。

幼:在音樂沒有旋律、出現“鏜”的時候。

4、邊聽音樂邊嘗試表現皮影人的動作造型。

師:現在請大家來試試,在樂曲出現“鏜”的時候停住並擺造型。

(幼兒邊聽B段音樂邊嘗試表現皮影人的動作造型,教師有意識地用體態語提醒幼兒在旋律停止、出現節奏X X X | 0 X X|時停住並擺造型。)

師:現在誰來表演給大家看看?

(播放B段兩小節音樂,請幾名幼兒隨着音樂展示自己創編的造型動作,其餘幼兒模仿他們的造型動作。)

5、變化方位創編各種皮影人的造型動作。

師:大家看這位小朋友是站着造型的。除了站着造型,皮影人還可以怎麼造型?

幼:蹲着。

師:誰來試試蹲的造型?

(一幼兒上來展示蹲的造型。)

師:誰再來擺個站的造型?

(一幼兒上來展示站的造型。)

師:大家看這三個皮影人,一個是站着的,一個是半蹲的,一個是蹲着的,造型有高有低。

(教師用手勢請站立前傾的幼兒留下,其餘兩個幼兒回位。)

師:大家看,他的造型是身子向前傾的。皮影人除了身體向前造型,還可以怎麼造型?

幼:向後。

幼:向上。

幼:向下。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讓他們上來分別展示身子向後、向上、向下的造型,並用誇張的動作加以模仿。)

師:皮影人造型時身體方向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教師捕捉到一個幼兒的手臂是彎曲向下造型的。)

師:瞧,他的手臂關節很靈活,是彎曲向下造型的。手臂除了向下造型,還可以向什麼方向造型?

幼:向上/向前/向後。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做出手臂彎曲向上、向前、向後的造型。)

師:除了手臂關節,我們還可以利用哪些關節變出各種各樣的造型?

幼:腳部關節。

師:我們來試一試。

(教師和幼兒擺動腳尖做出向上、向下、向前、向後的造型。)

師:還可以利用什麼部位的關節?

幼:膝蓋。

幼:脖子。

幼:手腕。

幼:大胳膊。

幼:胯。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啟發他們擺弄各個關節做出不同的造型。)

師:現在請每個小朋友找個空位置擺出自己喜歡的造型動作,注意運用身體的各個關節向不同方向造型。

(幼兒自由擺造型,教師巡迴指導,積極評價幼兒的動作。)

6、隨樂創編各種皮影人造型動作。

師:現在我們跟着音樂來試一試,注意要利用各個關節變出各種各樣的造型。

(播放四句樂曲,幼兒隨樂造型。)

7、合着音樂完整地創編B段造型動作。

師:現在我們要完整地合着音樂來玩一玩,注意要變出各種各樣的造型。

(幼兒合着B段音樂完整地創編造型動作。)

(二)欣賞A’段音樂,引導幼兒表現皮影人走回去的動作。

師:皮影人的造型表演結束了,真精彩。現在皮影人準備回家了。

(放A’段音樂,幼兒排成一排,合着音樂節奏做皮影人走回去的動作。)

三、遊戲:快樂的皮影人

1、師幼一起隨音樂完整表現皮影人的動作。

師:現在我們將皮影人的遊戲完整地玩一遍。請小朋友排成兩排。每一位皮影人準備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出場動作。

(幼兒完整地遊戲一遍。)

2、觀看錶演。

師:今天老師準備了一塊長長的布,這塊布加上燈光就是我們皮影人的小舞台了。剛才小朋友的造型很棒,有高有低,身體有向前也有向後的,還利用了身體的每一個關節。下面誰來試一試到小舞台上表演皮影戲?

(四個幼兒上台表演。)

師:剛才老師看到有幾位小朋友的影子特別好看,也特別有趣。這是因為他的動作幅度大,特別誇張(教師邊評價邊配上誇張的動作)。下面我們分成兩組將皮影人的遊戲完整地表演一遍。

(幼兒分組上台表演。)

延伸活動:

在日常遊戲中,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探索皮影人的各種動作及合作造型。

評析: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感受音樂的美。

2、感受和理解速度變化與樂曲質的關係,提高音樂欣賞能力。

3、能創造地表現音樂的美。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漁舟唱晚》。

2、古箏一架,老師熟練奏樂曲。

3、各種小樂器及紗巾、帶等。

活動過程:

一、整體感受部分

古箏是古老的民族樂器,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因為古箏音悦耳動聽,所以深受人們喜愛。

完整欣賞樂曲《漁舟唱晚》。提問:聽着這美妙的音樂,你想到了什麼?

二、分段理解部分

1、老師完整奏樂曲,幼兒進一步完整欣賞,為樂曲分段。

2、分段欣賞,跟着樂曲打節拍,感受樂曲速度的變化。分辨樂曲三部分特點:先緩慢優美,然後逐漸加速,最後回到緩慢優美。

3、結合多媒體課件,再次完整欣賞樂曲,充分感受樂曲的美。

三、藝術同構活動

1、藉助多媒體課件聽第一段音樂,找找哪張圖給人的感覺和第一段音樂給人的感覺差不多?為什麼?

2、聽第二段音樂(同上)。

四、創造表現部分:

1、簡單介紹小樂器和舞蹈道具,請每人選一件自己喜歡的道具。

2、自由討論。請拿相同道具的小朋友圍在一起,試一試怎樣使手裏的道具隨音樂發出優美好聽的聲音?有幾種方法?拿絲巾類材料的小朋友試一試優美緩慢的音樂怎麼表現?逐漸加快的音樂怎麼表現?

3、幼兒大膽地、創造地表現音樂的美。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4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十分喜愛魔術表演,為此我選擇了《魔術師圓舞曲》來設計、組織活動。這是一首三拍子的圓舞曲,為AAB結構,是比較清晰的主題再現性作品。幼兒在表演過程中很容易通過動作體會兩段歌曲的不同性質以及樂段的變化。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了三個活動目標,其重點是感受音樂的節奏,能隨音樂完整表演魔術師變魔術的過程。經過分析,我覺得該活動的難點是掌握三拍子的節奏,在進行完整表演的基礎上創編魔術師施魔法的動作。為此,我設計了以下環節:環節一,以提問的形式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喚起幼兒的經驗,為後面的環節做好鋪墊。環節二,通過讓幼兒觀看魔術師的表演和簡單形象的圖譜,理解音樂的結構。環節三,增強幼兒的聽覺感受。在活動中,整理帽子的音樂是音樂結構變化的關鍵,變出花的音樂明顯區別於A段。教師通過遊戲的口吻讓幼兒找到音樂的關鍵之處和樂段之間的差異。環節四、五,完整練習,進行表演。這個環節需要孩子們調動多種感官,整個表演的過程就是幼兒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的過程。環節六,在完整表演的基礎上創編魔術師施魔法的動作。這個環節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孩子們可充分調動已有經驗盡情表現,同伴相互學習也在這個環節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目標:

1.感受樂曲的三拍子節奏和AAB的結構。

2.創編魔術師施魔法的動作,表現魔術師神奇、幽默的表演特點。

3.體驗與教師、同伴一起表演變魔術的樂趣。

準備:

1.音樂,帽子(裏面粘好拉花)。

2.幼兒觀看一些魔術表演,感受魔術師神奇、幽默的表演特點。

過程:

一、談話:我看過的魔術表演

師:你們看過魔術表演嗎?是怎麼樣的?

幼:我在電視裏看到過,本來一個硬幣在一個杯子裏,魔術師一變就到另一個杯子裏去了。

幼:我看到有一個活人躺在箱子裏被魔術師變沒了。

幼:我看到魔術師拿了頂帽子,從帽子裏一會兒變出花,一會兒變出鴿子,一會兒變出糖。

師(小結):魔術表演很神奇。魔術師有很多道具。在不同的魔術表演中,魔術師施魔法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教師迴應幼兒時,儘可能引導幼兒回憶魔術師施魔法的不同方法,為創編動作作鋪墊。)

二、視覺感受:魔術師做了什麼

1.完整欣賞教師隨樂表演的魔術,初步感受音樂性質和肢體動作。

師:剛才魔術師在表演的時候做了哪些事情?請你用動作來表現一下。

幼:把帽子戴在頭上,轉來轉去。

師:整理帽子。

幼:把花拉出來。

師:從帽子裏變出了花。

幼:用手在空中抓了幾下放到帽子裏。

師:施魔法。

幼:把帽子翻過來,翻過去。

師:讓觀眾檢查帽子。

(根據幼兒的回答,師幼一起練習個別幼兒所表現的動作3~4次。)

師(小結):原來魔術師做了整理帽子、檢查帽子、施魔法、變花、謝幕等動作。(教師邊説邊出示圖譜。)

2.再次完整欣賞魔術表演,初步理解樂曲的AAB結構。

師:請再看一次魔術表演,你能看出魔術師變了幾次才把花變出來嗎?

幼:變了兩次。

師: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幼:因為魔術師給我們檢查了兩遍帽子。

幼:因為魔術師抓了一次魔法到帽子裏,可是沒有變出來,後面又抓了一次魔法,這次就變出來了。所以,是變了兩次把花變出來的。

幼:我是看圖片的,前面的兩遍是一模一樣的,第二遍以後就變出花了。

師(小結):你們的眼睛真亮。魔術師需要整理帽子、檢查帽子、施魔法兩次才能把花變出來。(教師邊説邊引導幼兒看圖譜。)

三、聽覺感受:魔術師在什麼時候做什麼動作

1.交代任務3

師:今天,我們來做一名小小魔術師,也來表演這個變花的魔術。要做好魔術師有一個小小的祕訣,請你們找一找音樂中整理帽子的音樂和變花的音樂。

2.完整欣賞音樂,聽到整理帽子的音樂就摸摸頭。

3.再次完整欣賞音樂,聽到整理帽子的音樂就摸摸頭,聽到變花的音樂就揮揮手。

四、完整練習:學做魔術師

師:你們都已經學會了這兩個祕訣,現在就請你們來當魔術師。

1.跟着音樂和教師一起完整表演,注意傾聽整理帽子的音樂和變花的音樂。

2.看圖譜,在教師的簡單提示下嘗試隨樂完整表現。

五、綜合表現:我是小小魔術師

運用魔術帽,跟着音樂完整表現魔術師變魔術的情境,準確地掌握三拍子的節奏。

師:現在我們要用上魔術帽了,你們知道帽子裏的祕密嗎?(教師示範如何將魔術帽裏的拉花拉出來)。拿到帽子後,自己先試一試能不能很快地將花拉出來。

六、創編活動:設計魔術師施魔法的動作

1.創編施魔法的動作。

師:剛才你們説看到過很多不同的魔術表演,魔術師施魔法的方法也有很多。我們剛才用了用手抓、放的魔法,還有其他施魔法的方法嗎?請你們來試一試、做一做。

幼:用嘴將魔法吹進帽子裏。

幼:把帽子翻過來,用手把魔法壓進去。

幼:用手指當魔術棒,把魔法轉進去。

(幼兒回答後,教師將他們的動作進行提升,轉化成三拍子的動作讓他們學習。)

2.用自己創編的施魔法動作完整隨樂表演。

延伸活動:

1.可進行第二課時,讓幼兒進行合作表演。

2.可選取兩至三種樂器進行打擊樂的活動。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5

目標:

培養幼兒轉換節奏型的能力,發展幼兒的思維和反應的靈敏性。

準備:

《海獅頂球》音樂,圖畫卡片海獅4只,皮球4個(其中兩個畫上__節奏型,兩個畫上_節奏型)。

玩法:

幼兒圍成圓圈,老師把4個球任意放在4只海獅頭上成一個節奏型,幼兒起立按此節奏型在圈內邊走邊做節奏動作,如跺腳、拍手、拍肩。樂曲停,教師變換球的位置,幼兒站立拍出新的節奏。

規則:

拍錯的,回座位暫時退出遊戲。拍對的,聽音樂繼續按節奏做動作。老師按情況結束遊戲,讓全體幼兒重新做遊戲。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6

設計理念(或教材分析):

近階段我們開展了《離園倒計時》這一主題。在這一特殊時期,我們的小朋友既渴望自己早日成為一名“國小生”,又捨不得離開幼兒園裏親愛的老師和同伴。在音樂教學方面,《友誼天長地久》就體現了珍惜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友誼天長地久》這首歌曲的音域跨度比較大,對幼兒有一定的挑戰,這次活動,我把重點定位在讓幼兒感受歌曲中依依不捨的情感,初步學唱歌曲,難點定位在能較連貫地演唱歌曲。

活動目標:

1.欣賞並初步學唱歌曲,表達朋友間的眷戀情意。

2.感受和體驗歌曲中朋友離別時依依不捨的情感,珍惜朋友友誼。

重點難點:感受歌曲中依依不捨的情感,以及初步學唱。

活動準備:歌曲《友誼地久天長》、PPT、字卡;認讀過部分字詞。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説説我們的友誼。

小朋友你們馬上就要畢業了,離開幼兒園,離開老師,離開小朋友了。心裏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二、聽友誼的歌:體會歌曲的情意

1.播放ppt,引導幼兒第一次完整欣賞歌曲。

提問: 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麼感覺?歌詞裏説了些什麼?唱的最多的是哪一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2.欣賞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

1.讓我們和好朋友一起背靠背再來聽一聽這首歌吧!還可以一邊輕輕的哼唱,一邊輕輕地跟着節奏搖擺我們的身體。

2.提問:聽了這首歌,讓你想起了在幼兒園和好朋友一起做的哪些有趣的事?

三、歌唱友誼。

1.歌頌友誼的歌曲當然要唱給你的好朋友聽,那你覺得我們在唱這首歌時,要注意什麼?(有感情的唱,不要太快…)

2.幼兒集體看着圖譜初步完整學唱歌曲。

四、告別時刻。

友誼地久天長,我們馬上就要分別了,在最後相聚的日子裏,你想怎樣和你的朋友道別呢? (出示ppt)引導幼兒以握手、擁抱、拉勾、擊掌、乾杯等方式表現與好朋友道別的情景。

五、延伸活動:友誼卡送給我的好朋友

教師出示愛心卡,引導幼兒將卡片製作完整,送給自己最好的朋友,珍藏這段友誼。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7

活動目標

⒈在遊戲情境中初步學會唱歌曲《點豆豆》。

⒉樂意用語言、表情、動作等表現出不同味道的豆豆。

⒊喜歡與大家一起唱歌、遊戲,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⒋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豆豆圖片:甜豆豆一個、酸豆豆一個、辣豆豆一個。

幼兒每人一個小標記:酸豆豆、辣豆豆或者甜豆豆。

活動過程

⒈練聲活動

⑴練習歌曲《蘋果歌》

⑵替換歌詞,練習歌曲。(將紅蘋果換成甜蘋果)

⒉學習歌曲《點豆豆》

⑴甜豆豆

師:甜甜的蘋果真好吃,今天夢夢老師還帶來了好吃的豆豆,猜猜藏在哪兒了?

【從圍兜袋子裏掏出一個粉色豆豆圖片】

師:這是一個什麼味道的豆豆呢?幼:甜的。

師:為什麼?(引導幼兒看豆子圖片上笑眯眯的表情)

師: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吃甜豆豆的動作和表情。(幼兒的表情很到位)

(學唱前先喚起幼兒的已有經驗,對甜甜的東西,幼兒的味覺印象較深,先從甜豆切入,同時也激發幼兒歌唱的興趣。)

師:想吃嗎?我們一起來做個點豆豆的遊戲,拿出你的食指來點一點,邊聽我唱,邊玩。【教師隨音樂範唱“點點點豆豆,點到一個小豆豆,這是什麼豆?甜豆豆。來來,來來來,我們來吃甜豆豆”請幼兒跟老師一起做相應動作。】

師:歌曲中你都聽到了什麼呀?

師:這麼甜的豆豆,想不想吃?

(幼兒跟老師一起唱“來來,來來來,我們來吃甜豆豆。”)

(教師用比較親切自然的語言拉近與幼兒的距離,讓他們帶着愉悦的心情歌唱。)

⑵綠豆豆

師:呀,口袋裏還有豆豆在跳呢,猜猜會是什麼豆豆?(請一位幼兒摸一個)

師:看看它的表情,猜猜看。【出示綠色酸豆豆圖片】

師:下面我們來唱唱酸豆豆吧,聽聽誰誰唱的聲音聽,動作表情最最像。

(這裏幼兒的表情不太會做,只有部分幼兒在跟着老師學做。)

師:還有一個豆豆呢,請一名幼兒來摸出來,看看什麼豆豆,用表情告訴大家。【出示紅色辣豆豆圖片】(幼兒的表情比較僵硬,只有個別幼兒表情豐富,幾個幼兒開始遊離活動。)

(看到酸豆豆和辣豆豆的時候,幼兒的反應沒有看到甜豆豆時的強烈,因為幼兒對酸和辣這兩種味道的感受不深,甚至有些孩子從未嘗過這兩種味道,他們沒有相關地經驗。)

師:三個豆豆都吃完了,還想不想吃豆豆呀?來來來,每個小朋友都有豆豆哦。【教師掀起圍兜,貼滿了豆子,請每位幼兒選一個豆豆貼到自己地身上,還要説説自己是什麼豆豆。】

(讓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教師在表達情境語言的時候,注意將歌曲中地部分歌詞融入,繼續範唱,讓幼兒不自覺地熟悉旋律和歌詞。)

⒊遊戲活動《點豆豆》

玩法:師:現在我們來做點豆豆的遊戲,一邊唱一邊點豆豆,唱到“點到一個豆豆”的時候,我們請這個豆豆上來,然後大家問:“這是什麼豆?”上來的小朋友指着自己的豆豆來回答。

示範:師:我先來點一次豆豆,引導幼兒一起唱:“來來,來來來,我們來吃甜豆豆。”

(遊戲情境的創設,又一次激發了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在遊戲中,還有部分幼兒不知道自己是什麼豆豆,特別是辣豆豆和酸豆豆。選完豆以後,老師可以問問哪些孩子分別是什麼豆,幫助幼兒強化記憶。)

結束:遊戲多次後,請一名幼兒來點豆豆。啊呀,這麼多味道的豆豆真好吃,現在跟着豆媽媽再去找找有沒有別的味道的豆豆吧。

活動反思

⒈選材合理,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老師選擇的歌曲《點豆豆》,音樂形象鮮明,段落非常清晰,情境性強。歌曲中有趣的點豆豆遊戲,點,點,點豆豆,點到一個小豆豆,這是什麼豆?甜豆豆。來來來來來,我們來吃甜豆豆。當這些有趣的遊戲情境與音樂融合在一起時,孩子們的興趣更為濃厚,同時也幫助孩子們更好的理解了音樂。這樣的音樂素材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⒉教學策略的有效性。

⑴點豆豆中,教師準備的不同顏色豆豆圖片代表不同味道,請孩子們在學唱的時候觀察豆豆的表情,間接地感受他們不同的味道,再假裝吃一吃,並把表情、動作做出來。這樣的設計,讓幼兒動手動嘴動腦。加深記憶,也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把抽象的文字歌詞轉化為形象的動作。

⑵在學習理解歌詞的部分,教師並沒有刻意地強調歌詞是怎麼樣的,教師通過自身的演示:甜豆豆肯定很好吃,來來來,我們一起來吃甜豆豆吧,甜不甜?吃到甜甜的豆豆是什麼表情?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熟悉理解歌曲,最後鞏固點豆豆的遊戲,並將兩部分串聯起來。在和孩子吃不同的豆豆的方式來加深對歌詞的理解。⑶將整個遊戲情境貫穿在活動中,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歌唱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最後的點豆豆遊戲,孩子們自己選擇喜歡吃的豆豆,這樣孩子們參與的熱情更高了,把本次活動推向一個高潮。

⒊教師教態自然、豐富老師的情緒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們學習的興致,在這次音樂活動中,老師始終以飽滿的情緒感染着活動中的每一個孩子。她非常具有表演天賦,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是那麼誇張,都是那麼富有感染力,所以孩子們始終被吸引。教師範唱的歌曲也非常動聽,在動聽的歌聲中,孩子們感受旋律,完整欣賞。

建議:豐富幼兒的經驗準備。在《點豆豆》中,不管是點豆豆的遊戲,還是吃到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後的表現,都是需要孩子聯繫生活經驗而表現出來的。我們明顯感覺到孩子在表現酸、辣的表情和動作時不夠投入,是因為他們對這兩種味道不熟悉。現在的家長都什麼主意孩子的飲食,會避開這種稍帶刺激性味道的食物。教師在活動前可以讓幼兒嘗一嘗,讓他們更好的參與活動。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8

活動目標:

1.知道六一節是全世界兒童的節日。

2.學習唱十六分音符及間奏,體驗節日快樂的心情。

活動準備:

走與跑錄音帶、《小鴨子的舞》錄音帶、小鴨頭飾。

活動過程:

1.幼兒聽音樂,《走着去,跑回來》,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變化,知道走的音樂慢,跑的音樂快一些。

2.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走着去,跑回來練習走與跑的動作,音樂反覆的變化,加強幼兒對快慢的感受與辨別能力。

3.歌曲:“慶祝六一兒童節

(1)“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小朋友的節日,我們生活在今天感到無比的幸福和快樂,六一的歌是甜甜的,六―的花是香香的,六一的小朋友個個都是美美的。”

(2)幼兒欣賞老師範唱《六一的歌》。

(3)隨老師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4)學唱全曲,輔導幼兒唱準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間奏,體驗節日的快樂,用歌聲表達愉快的情感。

4.複習《我有玩具大家玩》、《大雨小雨》

(1)《我有玩具大家玩》吐字要清楚,聲音由弱到強,表現出我有玩具大家玩,友好的情感,利用領唱,齊唱練習。

(2)《大雨小雨》

幼兒分組,一組唱大雨,―組唱小雨,分組唱時注意銜接的要緊湊、自然,節奏準確合拍。

5.欣賞:《小鴨的舞》

(1)幼兒安靜的欣賞《小鴨的舞》

提問,這首樂曲表現的是哪一種小動物的事?對是小鴨子的故事。你們仔細聽聽小鴨子在幹什麼?

(2)分段聽:(1)─(11)要求幼兒集中精力聽音樂,從歡快活潑的音樂聲中聽出小鴨子在高興的跳舞,速度稍快。

(12)─(20)啟發幼兒從音樂的表現手法上聽出小鴨子很高興的游泳,速度較慢。

(21)─(25)小鴨子們游泳後又繼續愉快的跳起舞來,速度稍快。

結束部分:

幼兒戴上小鴨頭飾,在老師的引導下聽音樂做動作,感知音樂的快慢與表達的內容關係。幼兒自然地離開教室。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9

一、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標與原則

(一)《綱要》中的藝術領域目標及解讀

1、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綱要》的這種表述使我們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幼兒音樂活動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改變幼兒被驅使進行音樂活動的被動地位;強調幼兒音樂教育對兒童自身的影響作用、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改變使音樂成為技能訓練和表演的功能。這是必須深入領會並在實施中進行貫徹的基本理念。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目標:

第一層次目標--藝術教育終極目標

第二層次目標--音樂教育總目標

第三層次目標--各年齡段音樂教育目標

第四層次目標--具體音樂教育目標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基本原則

1、"以美感人"--以"審美"為核心的幼兒音樂教育

用美好的音樂感召幼兒,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生活環境和音樂中藴含的美,薰陶自己心靈世界的美,插上想象的翅膀,進入音樂美妙的境界。

2、"以樂施教"--以遊戲為手段的"愉悦性"的幼兒音樂教育

讓幼兒與音樂一起玩,在快樂的遊戲中自主探索音樂的奧祕,學習並大膽嘗試用個人喜愛的方式來抒發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以情動人"--以幼兒作為"教育主體"的幼兒音樂教育

在幼兒喜愛的音樂活動中激發幼兒智慧與靈感,滿足幼兒活動與交往的需要,健全幼兒的人格,提升幼兒的生活質量。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內容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歌唱活動

2、韻律活動

3、音樂欣賞活動

4、打擊樂器演奏活動

三、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組織結構

1、"三段式"結構:即把音樂活動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這種組織結構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被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所普遍採納,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音樂活動組織結構。一般在開始和結束部分通常是安排複習性質的活動內容。開始部分最常見的程序是律動進教室-練聲-複習歌曲或韻律動作,結束部分最常見的程序是複習韻律活動、歌表演或音樂遊戲。基本部分就是安排新授活動。

2、"一杆子式"結構:既沒有明顯的三部分劃分界限,而是圍繞新內容來組織安排活動結構。突出主題,激發兒童興趣為導入目的.,遞進式的進入到新作品的感受和學習活動。這種組織結構目前在幼兒園的音樂活動中運用得較多。

四、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設計及教學方法

※幼兒園歌唱活動教學

(一)幼兒園歌唱活動的價值與目標

幼兒園歌唱活動的主要目標是指導幼兒學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正確演唱歌曲,嘗試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情感體驗。歌唱活動中幼兒的自主表現、情感體驗的抒發與正確歌唱技能與方法的指導同樣是必不可少的。

(二)有關歌唱的簡單知識和技能

1、姿勢:正確的歌唱姿勢是指無論是站着還是坐着唱歌,都應保持身體和頭部的正直、放鬆;兩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兩眼平視,兩肩放鬆;口型保持長圓形,嘴脣的動作要求自然,正確的歌唱姿勢,可以使幼兒在歌唱時保持最佳的氣息通道狀態,有利於用美好自然的聲音唱歌。

2、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動力。歌唱時有氣息的支持,才能保持或延長歌聲,歌唱中正確的呼吸方法應該是自然地吸氣,均勻的用氣。

3、發聲:正確的發聲方法是使歌聲優美、動聽的最基本要求。要使兒童學會用"自然美好"的聲音來唱歌就必須用一定的發聲技巧。對於幼兒來説,首先要告訴幼兒的是用自然的聲音歌唱--下巴放鬆、嘴巴自然打開、不大聲喊叫,也不過分的剋制音量。

(三)新授歌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

模式一:示範--模仿--練習的模式

1、引出主題。

2、範唱新歌。

3、幫助幼兒分析理解和記憶歌詞。

4、用全曲帶唱的方式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新歌。

5、在必要時用教唱的方法幫助兒童掌握新歌中的難點。

6、採用各種不同的演唱組織形式,不斷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幫助幼兒在反覆練唱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新歌。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10

一、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為了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重視學生對音樂實踐活動的主動參與,發展音樂感受與鑑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本人根據七年級學生特點,特制定了以下“班級音樂會”的活動方案。

二、班級音樂會的地點

馬步國中藝術室

三、班級音樂會參加人員

本班學生、科任教師、學生家長、學校領導。

四、班級音樂會活動過程

(一)活動內容

1、節目範圍:自選或改編本學期教材內容,也可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歌曲或表演形式,要求內容健康,積極向上,展現中學生素質的節目。

2、節目形式:包括唱歌、舞蹈、小品、相聲、詩歌、朗誦、樂器表演等。

3、節目人數:根據節目需要自由搭配,每人準備節目一個或一個以上。

(二)班級音樂會前準備

1、學生選擇產生“節目主持人”、“組委會”和“評委”,要求做到分工合作。

2、組委會負責節目報告表、節目單編排、排練的組織以及有關樂器、音響和音像設備、服裝道具、攝影等工作。

3、節目主持人負責報幕,以及撰寫報幕詞。

4、評委負責制定評分標準,寫出評語及等級。

5、學生分別排練節目。

6、組委會向科任教師、學生家長、學校領導發出邀請函。

(三)班級音樂會開始

1、組委會評委、演員、學生家長、科任教師、學校領導各指定座位就座。

2、節目主持人報幕後,學生按節目單順序依次登台演出。

3、攝影師拍攝演出劇照和會場的各種場面鏡頭。

4、評委為每個節目進行書面或口頭評價,並按“很好”、“良好”兩個等級給予評定。

5、音樂教師對活動進行評價,學校領導頒獎。

五、活動反思與總結

1、班級音樂會是推行素質教育的一次檢驗和檢閲。

2、班級音樂會既鍛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班級榮譽感。

3、班級音樂會充分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心,對將來學生社會實踐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11

活動主題:

1、解決小、中、大各年齡班幼兒在音樂能力、經驗、審美和基本技能上存在脱節現象,基本技能不紮實的問題。

2、解決教師自身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分析教材的能力有限,不知道應該教給孩子什麼、怎樣教的問題。

活動目標:

1、從研究內容的確定上入手,發動教師在教材外廣泛蒐集整理優秀的音樂教育內容。

2、確定在小班組開展以音樂遊戲為主,中班組以韻律活動為主,大班組以打擊樂為主,各年齡班側重歌唱的教研實踐。

3、將不同水平教師劃分小組,充分挖掘教師之間的經驗互補、有效突出專業引領作用。

4、開展集體備課、“一課多研”,提高教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教師主動參與教研的積極性,通過集體的智慧,有效解決突出問題,實現教學模式最優化。

5、營造開放、民主的教研氛圍,增進不同園所教師之間的交流,在觀點表達、思想碰撞中提升教師的反思能力,促進相互瞭解、共同提高。

活動準備:

1、教師知識經驗準備:自行學習與幼兒園音樂教育相關的理論及經驗文章。

2、分組討論用的會議記錄紙、數碼照相機、多媒體設備。

3、參加人員:全園教師

4、時間:xx年x月xx日

活動過程:

一、由主持者向大家介紹本次教研活動的背景及教研內容:

幼兒園音樂活動以其生動活潑的內容、豐富多彩的形式吸引着幼兒的熱情參與,發展着幼兒的個性和能力。《綱要》中在藝術領域提出了“要引導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的目標。但近幾年來,我園由於教師結構的不斷變化,教師對音樂教育活動認識不足,備課簡單,不能深入分析教材,活動過程隨意性較大的現象。因此,我們本着一切從幼兒園實際出發的原則,按照園本教研的精神實質,從下而上,找準真問題,分析教材、研究幼兒、反思教師行為,並期望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和研究,一方面提高教師自身的音樂素養、豐富拓展音樂教學方法,提高對音樂的實踐研究能力,為教師創造性的教學提供學習與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讓研究的成果能夠實實在在地落實到幼兒的發展上,讓幼兒在“有效”的教學方法中有收穫地學習。激起對音樂藝術的熱愛,陶冶其藝術情操。

二、由各年級組組長表述本年齡段音樂教育(即研究課)內容的確定情況,並運用理論知識進行分析:

(一)本學期小班組音樂遊戲活動內容的確定:《小朋友,碰一碰》、《老鷹捉小雞》、《扮演老公公》、《松鼠和小樹》、《生活模仿動作》、《拉拉手》、《走着去,跑回來》。

在選定內容時,本着以下的目標去選材:第一,就訓練節奏,鼓勵幼兒從實際的音樂中獲得對節奏的印象、經驗,逐步形成節奏的內心感覺。第二,發揮音樂重要的功能之一,提供人際交往的機會,滿足人的交片需要。第三,音樂活動是一種有秩序的社會活動,它要求參加者學會按照一定的規則來活動,這些有規則的遊戲活動,可以促進幼兒秩序感的發展。第四,從幼兒的生活與興趣出發。

(二)本學期中班組韻律活動內容的確定:《蝴蝶找花》、《蜜蜂做工》《小鈴和小鼓》、《看圖發音》、《大雨和小雨》。

在選定內容時,本着以下的目標去選材:第一,歌曲內容貼近幼兒情感,符合幼兒的生活情趣,節奏堅定有力,通過韻律舞蹈表現出來易於幼兒接受。第二,根據主題和幼兒發展水平及需要,對原教材進行刪選和替換,並且從更廣泛的角度選擇幼兒興趣的音樂作品。

(三)本學期大班組打擊樂活動內容的確定:《春天》、《小青蛙》、《賣報歌》、《木瓜恰恰恰》、《廚房裏的聲音》。

在選定內容時,本着以下的目標去選材:第一,樂曲旋律優美、歡快、樂曲結構明顯,易於讓幼兒學習和掌握。第二,所選樂曲本身的配器豐富,富有音樂感染力,不同民族風格的音樂即能讓幼兒初步感知我國少數民族音樂的特點,又能在拓展環節進行民族舞蹈的表演,能夠體現音樂作品欣賞、演奏、表演的方位的教育價值。

(三)、有計劃、有目的組織園內教研活動,共同探討,集思廣益,循序漸進。

(四)、音樂藝術工作的聽、唱、演奏,以及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分析、處理等方面的音樂能力,是在音樂實踐活動能力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的。(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備課、組織音樂教育活動、進行自我評析能力等)只有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積累,才是提升音樂教育能力的前提。

(五)、提高教師音樂素質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孩子的發展。給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間,更好地促進他們的成長。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能用身體節奏、器樂節奏表現火車的不同速度

2、體會表達交流的不同途徑

活動準備:鋼琴一架、小鈴,沙錘,鈴鼓,雙響筒,塑料墊板,木塊,塑料袋等若干

中班時學過的歌曲《火車快飛》

活動過程:

(一)談話:説説大家認識的火車

1、提出火車:暑假時,邢老師去北京遊玩,晚上6點出發,第二天早上6點到的北京,你們猜,我用的是哪種交通工具?(火車)

為什麼這麼猜?(火車的速度等)

2、説説火車的好處和乘火車的感覺

你乘過火車麼?

乘火車到哪裏去?

為什麼你不坐其它交通工具去那裏?

坐火車的感覺怎麼樣?

火車是怎麼開的?

3、用肢體動作來表現火車開的樣子

(二)音樂活動:《火車快飛》

1、跟唱學過的歌《火車快飛》

2、跟隨鋼琴節奏,用身體節奏自由表演

表演小火車

表演大火車

3、鋼琴節奏變化,幼兒跟着改變節奏表演

教師隨意將節奏變為2/4拍4/4拍3/4拍,請幼兒判斷節奏的快慢,並請幼兒用語言敍述火車的狀態:例如出發上路,火車越開越快啦,要到站了火車漸漸慢下來

4、請一到兩名幼兒做鋼琴的指揮,來確定快慢,大家跟着一起跳

5、自由選用樂器及可發聲工具,進行器樂節奏伴奏

(三)結束

活動延伸:幼兒若是意猶未盡,可請他們跳到室外去,或在今後的室外遊戲活動中繼續表現

可進行音樂的創編活動

開火車遊戲

附《火車快飛》

F大調

2/4拍

1164│1154│5677│6711│1616│564│

火車快飛火車快飛穿過山洞渡過小溪一天要走幾百裏

7555│6444│7555│6444│5765│434║

快到家裏快到家裏快到家裏快到家裏媽媽見了真歡喜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分角色演唱、即興創編等活動,培養學生樂於參與音樂表演的興趣,享受音樂帶來的愉悦。

2、聽唱塞內加爾民歌《法圖姑娘》,感受歌曲情緒,瞭解角色及其演唱形式;用體態律動感受非洲音樂強烈的節奏感,指導學生分角色表演。

3、引導學生從歌曲的弱起小節、切分節奏、附點音符以及旋律的不斷重複等方面感受非洲音樂風格特點。

教學內容:歌舞劇《法圖姑娘》

教學重難點:

1、對微型歌舞劇有基本的瞭解;

2、能哼唱和記住主題並積極參與表演。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1、講一講,老師用故事簡要引出新課

2、聽一聽,結合“音樂網站”裏介紹的全劇歌詞與曲譜,完整地欣賞幾遍,熟悉劇情,瞭解角色及演唱形式。

3、議一議,用最簡潔的語言描述自己聽到的內容及順序,並説出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和理由。

4、唱一唱,提出主題部分,唱一唱,用遊戲式演唱方式記住歌曲主題。

5、演一演,觀看一段非洲舞蹈的錄像片段,模仿其舞蹈動作。然後師生合作分角色進行《法圖姑娘》的表演。用體態律動感受非洲音樂強烈的節奏感。

課後小結:先學會歌曲再表演更好些。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13

幼兒音樂活動包括歌唱活動、韻律活動、欣賞活動和打擊樂活動。在主題背景下,我們已嘗試着將唱唱演演、肢體造型的表現、聽賞音樂的基本要素等藝術表現形式融合於主題內容之中,而對打擊樂演奏這一領域的觸碰顯得很荒蕪,往往怕受到其技能要求、單一模仿等多方面因素的束縛而不敢直面。那麼,在二期課改的今天,幼兒打擊樂活動如何才能與主題內容自然的整合?如何使幼兒獲得更均衡的音樂要素呢?這一連串的困惑引發了我在實踐中的思考……

在主題“我的動物朋友”開展過程中,孩子們瞭解了身邊許多大大小小可愛的動物。很偶發的,有一天一隻蜜蜂突然闖入了活動室,孩子們從害怕蜜蜂到關注蜜蜂的一連串趣事引發了孩子們對蜜蜂的好奇。與此同時,當孩子們在“叮噹屋”隨意玩弄串鈴時,我驚奇地發現串鈴搖動時的聲音很象小蜜蜂飛來飛去時的“嗡嗡”聲。由此,我就試着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藉助有趣的故事情節,在充滿音樂的情境中展開了大象與小蜜蜂之間的演奏遊戲。同時,隨着故事情節的變化,我還隱性地投放了多音滾筒、大鼓這兩種樂器,使幼兒在聽聽玩玩的過程中充分感受樂器帶來的奇妙聲響!在音樂活動“大象與小蜜蜂”的選材、設計、實施的過程中,我對二期課改背景下的幼兒音樂教育又有了新的認識。

一、給予音樂教育目標以新的定位

以往的音樂教育大多注重“成品”的灌輸,以功利性的追求為目標,希望見到立竿見影的、即時的效果。而主題背景下的音樂活動的價值則是以幼兒自主的表達及真切的體驗為目標,追求的是長遠的效應。漸漸地我們認識到幼兒發展的所有方面都是有關聯的,每個幼兒都是有自己成長和發展方式、速度的獨特個體,因此不能只靠一個預定的目標來要求所有的幼兒完成同一項任務。就如:音樂活動《大象和小蜜蜂》,以往我們很可能將目標定位於掌握串鈴的正確演奏方法。但現在,我們更多考慮的卻是:在活動中幼兒發展了怎樣的能力、獲得了怎樣的情感、形成了怎樣的態度。我的感受是:在主題背景下的學習,幼兒不但瞭解了串鈴獨特的聲音和它的演奏方法,更在有趣的音樂故事情境中,感受不同的音樂形象,體驗用串鈴表現小蜜蜂的快樂之情,這些才是難能可貴的。

二、給予音樂教育內容以新的來源

以往的音樂教育內容往往都是老師根據教材預設的,雖然有時也能根據季節、節日等進行選材,但大多數時候還是與幼兒的實際需要相脱節。而主題背景下的音樂活動卻是從幼兒生活中選擇的內容,是切合幼兒的生活經驗的,是幼兒的興趣與需要的所在。但又面臨新的困惑:由於主題內容的限制,可供教師選擇的音樂作品很有侷限,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與主題內容相吻合的音樂作品,不是音樂旋律不美,就是不符合幼兒的本年齡階段的能力特點。怎麼辦呢?

音樂教育的內容應是多元的,因此也應有着更為廣泛的來源。它可以是現成的社會上的流行歌曲、廣告歌曲,也可以運用一些不同國家、地區的素材,更可以是老師改編或創編的教材。根據主題的內容和幼兒的需要,挖掘教材的內涵,大膽取捨,合理地使用教材,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如:(播放錄象)

三、給予音樂教育教學以新的方法

以往的音樂活動我們大多運用的是示範法、講解法。幼兒的學也只是單一的模仿。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幼兒一旦脱離了教師的教就無所適從的現象。在實踐中,“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再也不是喊喊口頭,也並非紙上談兵了,它必須通過一些實實在在的方法來落實、來完成。在所研究的整合性幼兒音樂活動中,我主要運用的方法有:情境激趣法、欣賞操作法、探索發現法、感受體驗法、合作表現法等等。例如:整合性音樂活動“大象和蜜蜂”……(媒體講解)

不難看出,這個活動中我是將情境激趣法、感受體驗法與探索發現法結合運用的。其中有老師的語言支持,而更多的是幼兒自主的感受與表現。所以,在一個活動中我們強調各種方法的有效整合,而不是單一的運用某一種方法。

教育是一門科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門永遠探究不完,永遠挖掘不完的技術。二期課改給我們教師帶來嚴峻的挑戰,在對幼兒音樂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方法的重新認識和定位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以心變新”:將新教材爛熟與心,在使用教材時要有創新,選準角度,突出新意,“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東西”,體現自己獨到的看法,對給定的內容不斷進行變革與創新,使其不斷轉化為“幼兒的課程”。如何使幼兒園的音樂活動不僅有別於以往的學科活動並體現出當今的整合教育理念,我們惟有繼續探究。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14

核心導讀:活動類型:音樂活動 活動內容:歌曲我和星星打電話活動目標:1、激發幼兒熱愛科學的美好情感和積極探索的求知慾望。引導幼兒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

活動類型:音樂活動 活動內容:歌曲"我和星星打電話"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熱愛科學的美好情感和積極探索的求知慾望。引導幼兒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

3、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活動準備:課件、多媒體設備、錄音機、磁帶、小星星的頭飾一個

活動程序:

一、導入

1、演唱藍貓主題歌,引起興趣

教師:"看這是誰?是小朋友喜歡的藍貓大哥,你為什麼這麼喜歡藍貓啊?""藍貓很聰明,它總會告訴我們一些我們想知道的知識,今天懶貓大哥要帶我們去宇宙遨遊,你想不想去,好那就趕快開着我們的小飛船一起去宇宙遨遊吧。"(聽音樂進教室)

二、展開

1、談話

教師:"看多麼美麗的夜空啊,你看到了什麼?(星星)滿天的星星像什麼?星星好像在對我們幹什麼?"

"星星星星滿天撒,天空中把眼眨,真是好看。要是真的能到星星上去看看就好了,你想去嗎?(想)你來想象一下星星上會是什麼樣的?"

2、教師範唱

(1) 第一遍範唱(欣賞錄音)

教師:"有一個小朋友和你們一樣也天天想着要去星星上看看,有一天晚上,他趴到窗台上看這滿天的星星想啊想啊,就給睡着了,還做了一個美麗的夢呢?你猜他夢到什麼了?他夢到自己唱着快樂的歌在和星星打電話呢!你想聽聽嗎?好快坐到座位上一起來聽聽。

中班音樂體驗律動活動??嘀哩嘀哩

中班歌唱活動:兔子和狼

相關閲讀:

中班音樂活動:小豬變乾淨了

音樂活動:跳一跳(中班)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15

活動名稱:

畢業歌

活動目標: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抒發與老師、小朋友的離別之情以及對國小生活的嚮往。

感受樂曲A、B、A的曲式結構,用不同的情緒表現不同的樂段。

活動準備:以學過畢業詩,小鳥和笑臉娃娃的指偶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有感情的朗誦畢業詩

1、教師按音樂節奏朗誦畢業詩。

2、幼兒學習按音樂節奏朗誦畢業詩。

二、學習歌曲。

1、聽教師範唱歌曲,説一説這首歌聽上去有什麼感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教師演唱,幼兒輕聲演唱若干遍。

3、説説用什麼樣的情緒來演唱比較合適。

三、分段跟唱

1、老師用小鳥和笑臉娃娃的指偶邊演示邊範唱,

2、幫助幼兒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結構

四、多種形式演唱歌曲,

1、集體齊唱

2、男孩唱第一、第三段,女孩唱第二段。

3、請個別幼兒領唱第一、第三段,全體幼兒唱第二段。

4、提醒幼兒用不同的情緒來演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