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設方案【優秀15篇】

來源:文萃谷 3.03W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信息化建設方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信息化建設方案【優秀15篇】

信息化建設方案1

兒童免疫接種是當今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也是《傳染病防治法》明確規定的防治措施之一。為了進一步提高兒童免疫接種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的

隨着經濟的`發展,流動人口大大增加,免疫接種的管理難度越來越大,尤其是各接種點之間的資料無法共享,兒童異地接種不便,接種門診兒童接種數據的登記、報表的統計彙總,監督考核的各項管理工作全面滯後。改革目前的兒童免疫接種管理模式,利用先進的計算機管理軟件和網絡技術,免疫接種檔案信息實行網絡管理已勢在必行。

二、內容

1、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具體負責本地的免疫接種信息化管理的實施、管理工作,建立全縣免疫接種中心數據庫,負責全縣免疫接種信息管理、存儲,負責對轄區內各接種點的業務指導和日常管理、查詢、校正兒童免疫接種檔案信息資料,上傳、下載數據。

2、鄉鎮防保站(包括各預防接種點):及時錄入1月1日以後出生兒童資料、接種數據,受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委託負責發放“兒童免疫接種信息管理卡”,定時上傳數據。

3、由專業軟件公司提供《全國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負責軟件的本地化修改、提升、升級、安裝、調試、培訓和其他技術服務。

三、時間安排

1、4月縣疾控中心接種門診首先使用預防接種金卡,6月前全縣全面推廣使用。

2、各接種門診將1月1日以後出生的兒童資料接種數據全部錄入電腦。

四、其它

因為免疫金卡的使用需要系統支持,即免疫接種系統的維護工程投入較大,本着誰受益,誰出錢的原則,參照兄弟縣市的做法,以知情自願的形式,所收取每位兒童檔案信息服務費,按照物價部門審批的標準執行。

信息化建設方案2

為了進一步加快我區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步伐,全面提高計劃生育綜合管理和服務水平。按照市人口與計生委的總體安排部署,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嚴格按照國家、省、市人口與計生委WIS建設標準要求,以促進人口與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為前提,以網絡互聯互通為基礎,以全面提升人口與計劃生育的綜合治理、綜合決策和綜合服務水平為目的,統一規劃,分步實施,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加快人口與計劃生育信息化的建設進程,推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

建立健全育齡婦女信息系統,提高育齡婦女信息系統的數據質量,推動WIS的標準化和規範化建設,以三網一庫為主要框架,以信息資源利用為核心,以應用系統建設為主導,搭建五個應用平台,即計劃生育信息平台、宣傳教育平台、生殖健康信息平台、優惠政策信息平台和流動人口信息平台,充分發揮計算機在計劃生育統計、人事、財務、生殖保健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行數字化計生,實現一庫三服務目標。

三、項目內容

根據國家、省、市人口與計生委信息化建設應用的要求,本着注重實效、強化應用、資源共享、保障安全的原則,計劃生育信息化應用主要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辦公局域網,實現辦公自動化。局機關建立辦公局域網,配備必要的多媒體演示設備,通過辦公局域網,實現局機關內部相關文件、信息、資料交流的共享,全面推進辦公業務數字化,實現辦公無紙化。

2、建立計生局站,構建計生公共信息服務平台。依託區政府公眾信息網,建成融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生殖健康、政務信息等為主要內容,圖文並茂、針對性強的'計劃生育網站。

3、利用廣域資源專網,實現報表、育齡婦女信息、文件資料的傳輸。區計生局要利用廣域資源專網及時向市人口與計生委反饋、傳遞各種信息資料,各鎮辦要利用專網上報各種統計報表、育齡婦女信息、政務信息、新聞圖片,逐步實現計劃生育信息傳輸數字化、政務信息、新聞圖片報送網絡化。進一步在村級推廣使用信息量涵蓋全面的《計算機信息報告單》,隨月報表按時上報,並確保信息的及時、準確、完整。

5、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實現信息工作制度化。區、鎮辦兩級要成立計劃生育信息管理機構,具體負責本級的信息化建設、管理、應用工作,做到辦公地點、經費、設備、人員四到位,要按照定員、定崗、協管的要求為區級至少配備2名本科以上學歷、相關專業畢業的計算機專職管理人員,鎮辦至少配備1名大專以上學歷、相關專業畢業的計算機專職管理人員,實行合同化管理,其工作變動必須徵得區計生局同意,落實微機操作人員最低標準每月50元的防輻射補貼,以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各鎮辦必須在微機室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包括計算機管理制度、計算機操作人員工作制度、數據備份、信息上報、信息變更、信息反饋、數據質量檢查、信息保密制度及計算機人員《工作日誌》、計算機故障維修記錄等規範,並建立計算機管理操作人員定期例會制度、人員逐級建檔備案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6、加強計劃生育信息保密工作。非操作人員不得隨意使用計算機,確需使用必須徵得微機操作員同意。區、鎮辦兩級涉密計算機必須全部安裝物理隔離卡,內部網絡信息的採集實行專網下載、專人管理,嚴格履行有關保密審批程序,不得向其他部門提供原始個案信息,確保涉密信息得到有效管理。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5月21日10月30日):精心組織,紮實實施。

1、局機關實行局域網自動化辦公,並開通計劃生育網站。

2、按照要求落實計算機操作人員定員、定崗、協管制度和建檔備案制度。

3、建立健全育齡婦女信息系統數據庫,檢查錄入信息完整率、準確率和變更及時率,每月初10日前通過內網將更新好的數據上報區計生局,區計生局建立全區育齡婦女信息庫。

4、通過專網上報報表、信息稿件、新聞圖片。

5、加大對育齡婦女信息數據庫的應用力度,建立各種應用資料檔案。

6、按照項目內容具體要求,切實抓好各項工作落實,並結合各自實際,創造性地開展經常性工作。

第三階段五、保障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是人口與計劃生育的基礎性建設,各級必須把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任務,列入議事日程,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切實抓緊抓好。為了切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區計生局成立以張夏珍為組長,王軍民、孫曉靈為副組長的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專門負責督促落實此項工作。各鎮辦也要成立相應機構,使此項工作的推進達到組織健全、制度完善、人員到位、任務落實。

2、加強培訓,提高微機操作員業務技能。區計生局將根據工作需要,定期對微機操作員進行理論及實際操作技能培訓,各鎮辦要積極為微機操作員創造條件,全力支持他們抓好崗位學習,使其不斷提高理論業務水平和工作技能。

3、做好考核,強化檢查激勵機制。區計生局將加大對此項工作的月度及年度考核力度,加大考核分值,並對檢查情況進行專項通報。對按時完成階段性及全年工作任務的進行通報表彰獎勵,對不能按時完成的進行通報批評,並限期完成工作任務。

信息化建設方案3

一、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現狀。近年來,我區食品安全各部門不斷加強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已建立或正在建立有關食品安全信息系統,部分信息系統還在規劃中。如:自治區衞生廳已建成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網絡(國家級)、食品安全事故上報網絡(國家級)、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正在建設食品安全風險預測預警與溯源系統;自治區商務廳已建成生豬屠宰監測系統,正在建立生豬屠宰視頻監控系統,規劃建立食品安全應急指揮系統;自治區工商局已建成食品流通許可登記系統和食品檢驗信息錄入系統;廣西出入境檢 驗檢疫局已建成出口食品化粧品信息通報核查管理系統、進出口食品化粧品不合格信息管理及風險預警快速反應系統、出口食品中食品添加劑和原輔料使用備案管理系統;自治區質監局建成了金質工程食品生產監管系統、食品生產許可網上審批系統,正在建設食品安全“三抓手”重要數據報送溯源監管系統。

(二)存在問題。一是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未統一規劃佈局。 目前全區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普遍未設置專門的食品安全信息化機構,沒有配備專門的技術人員。食品安全投訴舉報未做到統一的受理和處置。二是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經費投入不足。全區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信息化建設經費投入累計14750萬元,而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經費投入僅為萬元,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遠遠不能滿足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需要。三是已建成的部門信息化系統之間沒有實現數據共享、互聯互通,應急聯動能力薄弱。商 務、工商、質監、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部門已經建成的其他信息化系統一般侷限於本部門的許可登記、信息備案、現場監控等。信息化系統功能單一,互不兼容。

二、建設目標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建設功能完善、標準統一、信息共享、 互聯互通的自治區、市、縣三級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設食品安全輿情監測系統、投訴舉報協同處置系統、應急處置指揮信息系統和覆蓋嬰幼兒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豬肉、蔬菜、酒類產品、 保健食品等品種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統。通過技術手段彙集全區各 類食品安全信息,實現各部門、各環節信息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 對食品安全實施科學有效監管。

三、規劃佈局

自治區建設全區統一標準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食品安全輿情監測系統、食品安全投訴舉報處置系統、食品安全電子追溯系統、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信息系統、實時監控系統(試點)和食品安全應急指揮系統,縱向上與國家級相應的系統對接,下與市、縣級平台(系統)聯通;橫向與相關部門的子系統建立聯繫,整合現有各部門信息化系統資源,實現食品安全信息數據共享。由自治區食品安全辦統一協調、規劃建設、監督管理。各監管部門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整合現有資源。市、縣(市、區)相應建設本級平台(系統)。

四、工作任務

(一)建設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由各級食品安全辦負責組織平台建設。平台設計為分佈式的應用平台網絡,由1個自治區級平台、14個市級平台和109個縣(市、區)級平台組成,縱向每級節點與同級(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建立橫向聯繫網絡。平台建設充分考慮各監管部門、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現有系統的兼容和對接,以及數據的融合,為現有系統留有接口。自治區級平台重點承擔綜合管理功能,彙集來自全區各類食品安全信息,提供決策、分析支持,同時也作為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信息共享交換平台,實現全區食品安全信息數據共享。平台建成後可以 實時開展風險預警、風險交流、信息發佈,有關數據實時入網,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食品安全中重要支撐作用。

責任單位: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牽頭部門為自治區食品安全辦,協同部門為自治區農業、商務、衞生、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水產畜牧獸醫和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

(二)建設輿情監測系統。由各級食品安全辦負責組織建設。通過運用搜索引擎技術、文本處理技術、視頻掃描技術、手機短信平台以及人工監測等手段,重點開展對網絡、報紙、電視、廣播、雜誌、手機短信等的輿情監測,收集國內外食品安全相關政策、法規標準、評估預警、下架召回、食物中毒、人畜疫情、重大事件、專家建議等動態信息;查閲專業期刊和文獻,密切跟蹤科技前沿、重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監測評價等研究成果。實現多角度食品安全輿情信息監測、採集、智能分析、處理、預警、上報等功能,並定期形成《食品安全動態》、區內外、國內外食品 安全形勢分析等。在自治區食品安全辦的統一協調下,建設自治區級輿情監測中心繫統,各級有關監管部門建立分系統,自治區級與各級分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共享。通過系統,充分了解公眾 對食品安全的關注重點,全面掌握食品安全動態,及時迴應社會關切的食品安全熱點問題,實施有效監管措施和輿論引導。

責任單位: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 牽頭部門為自治區食品安全辦,協同部門為自治區農業、商務、衞生、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水產畜牧獸醫和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

(三)建設投訴舉報協同處置系統。由自治區食品安全辦負責組織建設。明確承擔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受理工作機構和相應職責,對外增掛“自治區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受理中心”牌子,落實人員負責相關工作,啟用全區統一的 12331 食品安全舉報電話,建立舉報協同處置系統,並與工商 12315、質監 12365、商務

12312 等部門舉報系統對接,實現全區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的“四統一”, 即統一受理頁面和編碼、統一受理標準、統一分類處理方法、統一信息報表和數據分析格式,確保“統一受理”數據和“分口辦理”數據能夠實時銜接。

責任單位: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 牽頭部門為自治區食品安全辦,協同部門為自治區農業、商務、衞生、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水產畜牧獸醫和廣西出 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

(四)建設電子追溯系統。加強食品安全日常監管手段的建設,結合廣西實際情況,建立以嬰幼兒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豬肉、蔬菜、酒類產品、保健食品等產品在生產、流通、存儲、消費各環節的追溯系統,並逐步拓展到其它重點食品品種領域。整合各監管部門現有系統,充分發揮各監管部門的技術優勢,通過推行食品標識和食品生產檔案電子化、推進食品索證索票購銷台 帳電子化、建立生產環節重要數據報送溯源全覆蓋系統、網絡終端食品信息查詢和投訴系統等技術手段,實現對重點食品的全程可追溯。實現追溯系統的數據和信息統一歸集到自治區食品安全監控機構。

責任單位: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 牽頭部門為自治區食品安全辦,協同部門為自治區工信、財政、農業、商務、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水產畜牧獸醫和 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

(五)建設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信息系統。在衞生部門已建成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網絡、食品安全事故上報網絡、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和正在建設的食品安全風險預測預警與溯源系統基礎上,建設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信息系統,收集與食品污染和健康危害信息,科學評價廣西不同食品的安全狀況和隱患,提出針對性的措施,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責任單位: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 牽頭部門為自治區衞生廳,協同部門為自治區工信、農業、商務、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水產畜牧獸醫和廣西出入境 檢驗檢疫局等部門。

(六)建立實時監控系統(試點)。在南寧市青秀區餐飲服 務單位開展電子化實時監控試點工作。建立餐飲服務試點單位的 電子地圖,安裝數據採集客户端軟件和監控攝像頭,實現實時監控,並逐步推進。

責任單位:南寧市政府及相關部門; 牽頭部門為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管局。

(七)建設應急處置指揮信息系統。由自治區食品安全辦負責組織建設。在食品安全監控機構的整體框架下建設高科技、功 能全面的自治區、市食品安全應急指揮中心,建立全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和重大事故應急處置聯動網絡平台和自治區、市、縣三級食品安全應急指揮與處置系統和移動指揮應急系統,包括應急通訊、圖像監控、風險監測、預警發佈、問題產品緊急核查與召 回等模塊,具備信息傳輸、綜合研判、指揮協調、資源調配、視頻會商、輔助決策和總結評估等功能,實現全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指揮的信息化,提升食品安全事件的應急指揮決策能力。

責任單位: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牽頭部門為自治區食品安全辦,協同部門為自治區農業、商 務、衞生、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水產畜牧獸醫和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

(八)加強人員培訓。通過“走出去”和“走進來”的方式,有計劃安排信息化工作人員到區外學習考察,請專家到廣西來進行講課、培訓,與區內外高等院校建立全區食品安全信息化人才培訓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對信息化專業人員進行培訓,不斷提高信息化建設人才隊伍的專業水平。

責任單位: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 牽頭部門為自治區食品安全辦,協同部門為自治區農業、商務、衞生、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水產畜牧獸醫和廣西出 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

五、工作進度

(一)- 年。

1.在正在建設的 12331 投訴舉報中心的基礎上,建立全區食 品安全投訴舉報協同處置系統。

2.建立自治區級輿情監測系統。

3.建立自治區級食品安全應急處置指揮信息系統。

4.初步搭建自治區級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5、 初步搭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信息系統。

6.初步搭建食品安全電子追溯系統。

(二) 年。

1.完善全區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協同處置系統,覆蓋自治區、 市、縣三級。

2.完成輿情監測系統建設,覆蓋自治區、市、縣三級。

3.完善食品安全應急處置指揮信息系統,覆蓋自治區、市兩級。

4.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覆蓋自治區、市兩級。

5.完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信息系統。

6.完善食品安全電子追溯系統。

(三) 年。

1.完善全區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協同處置系統。

2.完成食品安全應急處置指揮信息系統建設,覆蓋自治區、 市、縣三級。

3.完成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設,覆蓋自治區、市、縣三級。

4.完成食品安全電子追溯系統。

5.建設中國小、幼兒園食堂實時監控系統。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自治區食品安全委員會牽頭組織協調全區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工作,各級食品安全辦承擔日常工作。 各監管部門明確食品安全信息化專兼職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程 序做好項目的調研和可行性論證。

(二)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資金財政投入保障機制。自治區食品安全辦要會同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科學測算信息化建設所需的資金,積極向國家申請項目資金,爭取給予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更多支持。自治區財政要落實好國家項目配套資金,合理確定自治區與市、縣財政分擔比例。

(三)加強督導檢查。制定詳細的建設方案和驗收方案。各地各部門把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評指標,加強對信息化建設項目的檢查和督導工作,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信息化建設方案4

為了全面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廣大師生的信息素養和駕御信息技術的能力,提高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應用水平和效能,錘鍊學校信息化辦學特色, 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爭取學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學校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學校信息化的一個重要領域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儘管課堂教學存在着一些與生俱來的不足與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課堂教學,或者説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仍然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學生通過學校的正規課程的學習獲得必要的知識和能力是學生髮展的主渠道,因此我們將積極探索學校正規課程與信息技術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時也將研究學生活動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新領域。

二、主要任務

1、改善校園信息化環境,重點在網絡的管理與維護。加強班級多媒體設備的管理與使用;辦公室計算機、打印機的使用,培養教師對信息化設備的規範使用及信息化的意識,逐步提升校園信息化環境。

2、建立一個學校的教育資源平台,把現的教育、教學、科研資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實教學資源。

3、及時更新學校數。改善目前學校信息更新慢的狀況,嘗試在年級和學科中培養一批老師及學生在統一協調指導下,對相關模塊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頻率。

4、建設校長管理平台,通過相應的管理模塊,實現學校各管理部門利用後台管理,及時發佈、更新學校各類管理信息。

5、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完善教師“我的空間”,建設具有校本特色的網上交流平台,提高教育效益。

6、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育教學的研究,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創建學習環境和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

三、基本目標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園,更新添置辦公設備。

2、加強軟件建設。豐富改進學校主頁並定期更新,使學校形成較為豐富,具有自身特色。

3、加強應用,服務教學。發揮信息技術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開展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提高學生的數字化技能。

四、網絡管理

1、 加強對校園網絡管理工作,完善規章制度。

2、學校經常對師生加強網絡安全教育,確保校園網網絡運行高效、有序。

五、繼續加強校園網絡的管理與維護,更新學校現有

學校經過幾年的積累,取得了很好的展示自我的'效果,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問題。本學期將進一步在學校如何做深,以及特色平台如何進一步完善等方面,聽取意見,進行修改。

六、協助學校各部門開展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各項活動,推進學校信息化進程

協助各部門開展具有部門特色,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整合活動。學校各部門的任何活動,其實都是部門間相互協作的一個過程,絕對不是獨立的分支,任何一個活動都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動,其實就是學校各部門間相互默契配合的體現。信息室在整個活動中應該積極地參謀,指導部門負責人合理選用信息技術,充分恰當體現學校的信息技術特色,全面推進學校的信息化進程。

殷澗鎮中心國小

信息化建設方案5

為使我鄉廣大農民朋友及時、準確的掌握覆蓋農業生產各環節的相關信息,加速信息化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奔小康,根據《xx縣20xx年農村信息化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精神,現就推進我鄉農村信息化建設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標任務

1.農業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以中心村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有效推進農村地區通寬帶建設,促進農村電腦、電視、電話進一步融合,逐步提高農村居民計算機擁有量,提高農業領域計算機應用水平。

2.農村信息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農村信息化機構進一步完善,信息服務專家隊伍更加壯大,信息處理、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服務機制更加靈活有效。抓黃沙坑村、高峯村2個村級信息服務站建設。

3.農民信息化意識進一步增強。結合縣裏開展“信息技術鄉村行”活動,組織好農民培訓工作。新發展農村信息中心户15户。

二、工作內容及措施

(一)夯實農村信息化基礎。

1.推進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與通信企業聯動,採取“政府貼補一點、企業優惠一點、農户支出一點”的方式,大力發展農村信息中心户15户,對20xx年確立的農村信息中心户加大扶持力度。

2.抓好“村級信息服務站”建設。具體做到:2個行政村信息服務站建設標準達到100%、7個行政村各確立一名村信息員。

(二)完善農村信息化服務體系。

1.按照縣農業信息中心的要求,我鄉成立農村信息化工作小組,由分管領導任組長,農業農村工作組人員為成員。硬件要求:有固定場所、有信息服務設備、有信息宣傳電子顯示屏或投影儀、有專職信息服務員;軟件要求: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建立績效考核辦法。

2.大力推進村級信息服務站建設。按照省信息化辦“五個有”標準(有固定辦公場所,有計算機、打印機、電話等信息服務設備,有上網寬帶,有信息服務員,有長效管理制度),抓好2個行政村信息服務站的建設。逐步延伸建設其它形式服務站,鼓勵在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種養大户、新農村建設社區活動室、萬村千鄉農家店等場所中建立信息服務站(點)。將農村信息服務站建設納入新農村建設資金獎補範圍,加大與通信企業的合作,提高建設效果。

3.建立信息通聯制度。整合現有涉農信息資源,以村級信息服務站為切入點,對接縣農業信息中心,通聯農業企業、合作組織、專業協會和廣大農户。

4.進一步提高“三農”信息工作水平。要樹立農業農村工作宣傳與為農民提供信息服務並重的思想,加大本地農業農村信息的.整合利用力度,充分利用好手機信息發佈平台,及時向農民發佈準確、實用的生產生活信息,全面提升為農信息服務水平。

(三)進一步加強為農信息服務平台建設。

1.加強信息資訊和發佈平台建設。由鄉統一組織實施,以村為主,建立果業、蔬菜、茶葉、油茶、生豬、家禽、水產、其他等8個農民手機號碼、農民固定電話、農民寬帶賬號數據庫,採取短信、自動語音外呼、網頁推送等形式,根據季節和農事發送不同的農業科技信息。

2.加強信息的交換與利用。建立信息定期溝通、交流和交換制度。每月定期召開信息員通聯會議。全鄉信息員要根據季節、氣候、病蟲害的變化,及時報送相關信息,每月最少報送一條。信息報送郵箱:xx。

(四)進一步提高農村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1.協助做好“信息技術鄉村行”活動。在全鄉2個有信息服務站建設任務的行政村協助開展“信息技術鄉村行”活動,開展好培訓活動。

2.加強農民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要結合新型農民培育及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培訓等活動,加強對農民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各村信息服務站指導農民上網,通過大力宣傳信息致富典型激發農民自主獲取信息的願望,增強農民的信息意識,提高農民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

農村信息化是農村改革發展取得新成就、達到新水平的重要標誌,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迫切需要。各村要結合實際,把農村信息化建設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有關職能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共同構建資源整合、各方聯動、共建共享的農村信息化建設工作機制。

(二)強化資金投入。

鄉財政要適當安排農村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主要用於村信息服務站、手機短信平台、農村信息化人才培訓等工程建設。鼓勵和支持其他企業加大投入、積極參與,逐步形成政府和各類企業共同支持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投入機制。

(三)加強鄉村信息員隊伍建設。

加強信息員隊伍建設。各村要結合實際推薦一名信息意識較強、寫作水平較高、工作踏實的同志為信息員,於8月8號之前將本村村信息員名單報鄉農村信息化工作小組,由鄉里彙總後報送縣農業信息中心。

信息化建設方案6

為切實做好20xx年水利信息化工作,××市以防汛抗旱指揮系統為龍頭的“金水工程”建設,在充分徵求局機關各處室、××市水投集團意見基礎上,形成20xx××市水利信息化工作實施計劃。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設目標

在20xx年、20xx年重點信息化項目建設成果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以水、雨、工、旱、災情以及相關信息採集系統為基礎、通信系統為保障、計算機網絡系統為依託、××市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和相關水利信息化業務系統。系統要求先進實用、高效可靠、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二、建設任務

20xx年的水利信息化主要建設任務有七項,具體為:

(一)××市防汛抗旱指揮系統20xx年建設項目

1、工災情采集系統

××市範圍內建設40個工災情信息採集站,配置相關工災情采集設備和工災情數據整理上報軟件。

2、智能圖像水文采集系統

××市水利數據中心智能圖像分析系統建設,共建設18個重要報訊站點的智能視頻監控設備。

3、××縣分會場項目

在視頻會商系統主會場項目建成基礎上,向下延伸,××縣視頻分會場系統建設。

4、應用軟件二期工程

在軟件一期工程基礎上,啟動包括洪水預報系統、山洪災害預測預報系統、防汛會商支持系統、氣象產品系統、水利工程規劃建設與管理系統、水資源管理系統、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系統、水土保持監測與管理系統、地方電力管理系統等軟件二期工程。

(二)水文站網建設

建設中洞等7個水文站生產業務用房、雨量觀測場、水位流量測驗設施,配置雨量、蒸發、水位、流量、含沙量及通訊設備儀器。

(三)水庫大壩安全管理系統

建設33座中型、小(一)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系統,維護21座已成的水庫大壩安全管理系統,××市級大壩安全管理系統平台。

(四)水資源費徵收管理信息系統

採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將各取水單位取水信息及時彙集;通過研發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自動化監控、管理水資源費徵收情況;建成系統遠程管理平台,實現實時、科學、高效的管理。

(五)××市防汛抗旱物資管理系統

建立物資管理數據庫,物資出入庫和調撥流程管理,實現防汛抗旱物資信息化管理。

(六)河道管理信息系統

××市河道岸線規劃管理、涉河建設項目管理、河道採砂管理等信息系統。

(七)檔案資料信息庫

通過研發軟件管理系統,將文檔、圖片、影像等資料分類保存,並根據需要生成檔案資料信息庫。

三、分解落實責任

(一)××市防汛抗旱指揮系統20xx年建設和檔案資料信息庫項目:××市水利信息化項目辦總體牽頭負責,防辦、局辦、××縣等相關處室和單位協助。

(二)水文站網建設:××市水文局總體負責。

(三)水庫大壩安全管理系統:××市水管總站總體負責,××縣協助。

(四)水資源費徵收管理信息系統:××市水資源管理站總體負責,市水利信息中心協助。

(五)××市防汛抗旱物資管理系統:××市防辦總體負責,市防汛機動搶險隊協助。

(六)河道管理信息系統:由河道管理處總體負責,市水利信息中心協助。

四、有關要求

20xx××市水利信息化建設必須按照局黨組既定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三統一”原則,具體做好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水利信息化的“金水工程”,作為新時期水利工作的新任務被水利部列為“十一五”水利十大工作任務之一,××市政府簽署的《共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合作備忘錄》之中,在水利部貫徹落實國發3號文件《工作方案》××市列為西部地區水利信息化試點地區,水利信息化工作已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水利工作的重點工作,局黨組將其作為“禹王杯”綜合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為此,××縣(××縣)水利(水務、農機)局、局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市水投集團高度重視,明確信息化分管領導,成立專門機構,落實專項經費,明確具體工作人員,切實做好20xx年各項水利信息化建設工作。

(二)明確任務,落實經費

××縣(××縣)水利(水務、農機)局、局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市水投集團按照20xx年制定的建設任務,結合實際,倒排工作計劃,按照“誰負責、誰建設,誰籌資、誰維護”的原則,逐一落實項目建設及管護經費(詳見附件1、2),未立項的`信息化工程項目要抓緊加快開展前期工作。市水利局將本着“誰積極、支持誰”和“急用先建”原則,統籌安排,確保信息化工作有序推進。同時,××市水利信息中心的銜接,××市水利信息化規劃和信息化“三統一”原則,切實做到各子項目技術標準、××市級平台相一致,確保資源共享。各項信息化項目(含水文信息化)××市水利信息中心備案。

(三)切實加強已成信息化項目的運行維護

我局在20xx年先後建成“市防汛抗旱指揮系統計算機主幹網絡及通信系統工程”、“軟件一期工程”、“水情采集子系統20xx建設項目及土建工程”、“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一期工程重慶旱情分中心”;20xx年先後啟動“市防汛抗旱指揮系統應用服務平台項目”、“視頻會商系統主會場項目”以及“工災情應急系統”等工程項目,××市水利信息化系統的應用水平,關係着重慶“金水工程”建設的成敗。請各管護單位務必高度重視,每年明確專項的信息化運行維護專項經費,充分保障已成項目發揮應有的作用。

信息化建設方案7

根據《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五”計劃綱要》確定的“基本實現殘聯繫統辦公自動化和信息網絡化,建設公眾信息網和殘疾人事業數據庫,為殘疾人事業和殘疾人提供服務”的要求,結合目前殘聯繫統信息化工作的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任務目標

建設殘聯繫統專用業務網;有條件的省份應努力將網絡向市、縣級殘聯延伸。

建立完善殘聯繫統公眾信息網。

依託網絡建立中國殘聯辦公自動化系統和業務數據庫;積極推進省級殘聯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建設。

建立完善殘聯繫統統計指標體系並加快實現統計現代化。

(二)主要措施

1、搭建信息平台,營造網絡辦公環境

充分利用各級政府現有信息網絡資源和地方殘聯殘疾人就業信息網絡系統,依據本省具體情況,制定工作計劃和技術方案,建立一個以中國殘聯為中心,連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殘聯的業務骨幹網。

充分利用網絡建立政務信息系統、郵件系統、公文管理系統、業務數據庫和統計系統,逐步實現辦公自動化,提高辦公效率。

2、建立完善殘聯繫統公眾信息網

中國殘聯充分利用殘疾人事業信息資源,建立和完善面向公眾、基層殘聯和廣大殘疾人的公眾信息網。

省級殘聯完成國際互聯網建設,重視和充分運用網絡信息技術,開拓宣傳殘疾人事業的新領域,完善的服務功能,為殘疾人事業和殘疾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務。

3、建立與政府橫向部門的網絡聯繫

中國殘聯納入國務院政府專網,通過“全國行政首腦機關第二代電子郵件系統”,實現與政府之間電子郵件的互送。

省級殘聯納入當地政府專網的“二郵”系統,建立與本級政府和橫向部門間的電子政務聯繫。

4、建立統計指標體系,實現統計的`計算機化

中國殘聯依據《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五”計劃綱要》設計統計業務指標,開發、推廣事業統計軟件。

省級殘聯統計部門規範統計渠道,加強統計管理;縣級殘聯要逐步實現殘聯業務數據計算機化管理,着手建立基層統計台帳。

5、加強信息隊伍建設,開展多層次技術培訓

加強各級殘聯信息隊伍建設,提高殘聯繫統運用現代化辦公手段的整體水平。

根據信息工作的需要,針對人員特點,開展多層次的計算機知識普及教育和培訓工作。

將熟練掌握計算機作為對各級殘聯幹部培訓的內容之一。

(三)經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關於“加快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有關要求,以及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五”發展的需要,中央及地方各級殘聯信息工作納入各級政府信息化建設整體規劃,中央財政資金用於中國殘聯辦公自動化建設、專業骨幹網建設、數據庫和殘疾人事業信息、統計工作指導、組織協調、技術培訓、監測評估等;地方財政資金用於地方殘聯辦公自動化建設、專業骨幹網建設及人員培訓。

與殘疾人就業信息網建設有機結合,在人員、資金、技術等方面做到統一規劃,統籌安排。

動員社會力量,多種渠道募集資金和設備。

(四)實施步驟

中國殘聯制訂省級殘聯網絡建設技術規範。

東部沿海地區和直轄市要藉助自身優勢,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底前完成省級殘聯節點建設工作,努力實現內部網絡辦公環境;在底,完成地市級殘聯節點建設工作。

中部地區要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普及應用能力,底前完成省級殘聯節點建設工作;積極推進有條件的地市級殘聯節點的建設。

西部地區要藉助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優勢,努力實現信息化建設的跳躍式發展,在底,完成省級殘聯節點建設,積極發展地市級殘聯用户。

信息化建設方案8

一、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校園網工程。

在千兆校園網的籌建設計時,我們首先考慮三個選擇,一選擇1000M以太網為主幹速率以100Mbps到桌面,二選擇設備與性價比,設備有3COM、聯想D-LINK、清華紫光等,我們選擇中檔的聯想D-LINK交換機、朗訊的光纖和超五類雙絞線,三經過投標篩選選擇一家有實力的公司(技術力量強、施工好、售後服務好、工程造價低)。

總之,建設校園網要考慮到網絡實用性和今後的擴展性留有餘地,因為網絡技術發展的很快,現在有100Mbps交換以太網,再過不久可能就會有10Gbps交換以太網,或更新的帶寬的網絡。目前1000MHj到桌面是個浪費,以後1000M網絡的設備會大大地降低。到那時1000M網到桌面所花的費用相當幹現在100M網到費用。

二、重視信息技術教學,實施素質教育。

我校從1985年開設了電子計算機教學,從當時的純計算機語言(編程)教學,發展至今的應用型教學,從當時的'AP-II機分組上機操作,發展至今擁有人手一台的586以上的機型硬件環境。十幾年來信息技術教學逐步規範、完善。通過實踐,我們認識到: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瞭解計算機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信息意識和創新意識,有效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收集、處理、應用和傳輸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在開發智力,受人以漁的教學過程中實現素質教育。教學中要時刻注意信息技術教學不僅僅是傳授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更不是片面追求"學而致用"的職業培訓,而是把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來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他們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基於以上認識,我們把信息技術教學根據不同內容劃分為理論講授、上機實踐、課外活動三種形式分別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進行教學。

理論講授:根據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理論講授作為基礎知識的掌握是非常必要,但所佔課時的比例應遠小於上機操作實踐。理論的講授可藉助於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上機實踐:上機操作的能力的訓練是信息技術課的主要部分,操作之前的引導、示範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因此我們在計算機室中安裝了網絡教室軟件,實現了廣播、臨控、演示等多種功能的教學手段。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啟發學生創新探索,進行知識的整合創造。

課外活動:課外實踐作為課堂教學的拓展和延伸,應分程序設計和應用技術兩大類進行輔導。程序設計課外活動與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相結合;應用技術的課外實踐應把計算機當作信息處理的工具,讓學生在整合學科的所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豐富多彩的創作和信息交流活動。如創作美術作品;譜曲或合成音樂;設計賀卡、電子信箱、公益廣告、網頁;通過Inter進行信息傳遞,資料查詢等等。

兩年來,我校在組織學生參加省中學生計算機乖有考試均取得較高的通過率和優秀率,在課外活動方面組織學科競賽,如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網頁製作賽中也取得顯著的成績。

三、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

我校除了重視加快硬件建設和信息技術教學外,還進行了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的教改研究,圍繞着運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設計、構建主體性教學模式進行教改實驗,並以點帶面,逐步推進。近幾年來還以語文四結合為突破口探索各絡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根據主體性教學的總課題,各學科注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各學科根據學科特點提出相應的思路,如語文學科把整個教學進程劃分為材料感知、問題討論、新知探求,歸納遷移四個有機組成部分。物理學科提出教學三個原則:

1、"三給"原則,即給問題、給材料、給時間;

2、教學法、教能力原則;

3、媒體選擇的原則。數學學科提出教學程序,即:

1、疑難情境;

2、確定問題;

3、提出假設;

4、推理;

5、驗證,並進行了"問題解決"課堂教學設計研究;提出要以興趣為中心來設計教學;提倡在活動中學習;採用發現式教學。化學科的探索是:

1、刺激學生好奇心;

2、思路讓學生講;

3、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指導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4、化學實驗為學生主體參與提供了大量機會;

5、充分利用多媒體電教手段;

2、製作適合教學使用的多媒體課件;

3、在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中,構建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通過教改實踐,這幾年來教師所製作的課件及觀摩課在全國、省、市評比中也頻頻獲獎,教改實驗初顯成效。

雖然我們在運用教育信息技術,推進教學改革方面作了初步探索,但這只是起點,我們將繼續不斷地努力、完善、普及和提高。努力實現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的人才。

信息化建設方案9

為進一步改善我校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加大應用平台和教育資源建設力度,切實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學和管理的質量與水平,根據《教育部關於開展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的通知》,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一、信息化建設基本情況

我校現有2292名學生,107名教職員工,現有學生用電腦66台、辦公用電腦20台、遠程教育地面衞星接收1台、7間多媒體教室,構成了學校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新模式,網絡環境建設已初步形成,學校大多數教師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會熟練應用教學媒體,並能在教學中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活動。

二、指導思想

按照教育規劃綱要確定的戰略目標和發展任務,全面提升我校教育信息應用水平,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改變教與學的方式,並逐步將教育、教學和管理架構到信息化的平台上,打造數字化的教育環境,切實提升本校信息化的發展內涵。

三、工作目標

根據《教育部關於開展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的通知》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未來二年我校教育信息化試點的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在信息化環境設施建設達標的基礎上,提高學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推進學校教育技術在學校管理和教學過程中的普及應用,重點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完善校園信息化環境,打造數字化校園。

(二)具體目標

1.進一步完善硬件,充實軟件,逐步構建能夠滿足我校師生教育教學需求的信息化平台。

2、加強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繼續培訓,建立具有能夠高效應用信息技術的教師隊伍,具有研發能力的骨幹教師隊伍。

3.加強資源建設,開發校本資源,服務課堂教學,完善管理平台,提升學校信息化管理水平。

4、建立相關制度,形成學校教育、教學資源的收集、開發和運用機制,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普及和應用。

5、開展課堂教學應用研討活動,聚集課堂,開發和應用校本教育教學資源,既要有教的資源,又要有學的資源;逐步形成一套各年級各學科的電子教案和課件;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整合,各學科都要有相當數量的課堂實錄作為教研的素材,為教師的網上教研提供資源,拓寬教研的組織形式,優化教研的質量。

四、工作推進策略

1、整體推進,分步實施

結合學校教學綜合樓、實驗綜合樓的建成與即將建成,整體佈局學校信息網絡,並做必要的調整,做到基礎建設優良,一步到位。

2、整合資源,逐步完善

全面規劃學校信息化管理平台,基本實現電子辦公、信息發佈、會議通知、計劃總結、師生管理、後勤財務等方面電子化操作,並做到常態化、規範化,提升學校的教育內涵,提高教學效率和管理功能。

3、骨幹帶頭,管理跟進

要充分利用那些具有較好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老師的作用,讓其在校本培訓、教學實踐、網絡使用等方面對需要幫助的老師進行輔導、示範、指導;學校領導小組要充分履行自己的管理職責,部署好、指導好、管理好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的推進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1、將信息化應用推進列入學校發展規劃。

2、學校每學期舉行一次教育信息化評比活動。

(二)組織保障

加強制度建設,提高學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成立領導小組。

具體名單如下:

領導小組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三)經費保障:落實學校信息化技術項目開展需求預算,確保信息技術裝備的維護和更新需要的經費。

信息化建設方案10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9月劉延東副總理在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以南開區教育信息化工作實施意見和《南開區教育信息化工作實施方案》的指導方針,在我校"讓每一名師生主動、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的引領下,推動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現狀分析

1、我校現有多媒體教室2個,多媒體移動電教車9部,信息技術教室2個,電子備課室1個。學校現已實現無線網絡覆蓋。各教室沒有固定的多媒體教學設備。

2、學校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如:《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學信息技術教室管理制度》、《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學多媒體教室管理制度》、《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學多媒體設備登記使用制度》。

3、學校的辦公自動化建設已經全面啟動,正在努力形成體系完備、管理科學、資源共享的教育教學資源庫。

三、組織建設

成立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組,明確具體人員工作職責,保證信息化工作的常態化。

四、制度保障

1、進一步完善現有的《信息技術教室管理制度》、《多媒體教室管理制度》、《多媒體設備登記使用制度》等。

2、建立健全《學校門户管理制度》、《班級電教設備使用制度》、《辦公室信息設備使用管理制度》、《電教設備使用保管制度》、《資源製作及存儲管理制度》、《電子閲覽室管理制度》等。

3、完善《校園網絡管理員崗位職責》和《校園網絡安全制度》。

五、建設內容

1、-學校教育資源開發計劃

①教學過程的數字化

充分發揮網絡傳輸信息及時快速的功能,以校園網為平台,逐步將教師備課、課堂教學、反饋練習、課後輔導,學生個性化學習,在線考試等教學環節包容進來,()形成大容量、開放式的學習環境。

深入開展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研究與實踐。逐步在教師中推行電子教案。引導教師靈活運用多媒體手段和網絡資源進行學科課堂教學。鼓勵教師探索合理運用信息資源指導學生進行個別化學習和協作性學習。鼓勵教師開展運用網絡開展學生課內外作業指導、學習情況分析和學業評價的探索。

開展網上教研活動,提高教研活動效率。學校將組織教師採用論壇、音頻、視頻等形式,開展信息交流、專題討論、論文交流,開展網上公開課、説課和評課活動,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的便捷、實效。

②班級管理的數字化

以校訊通、班級博客為基礎,指導學生家長學習應用學校信息系統,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班集體建設,讓學生家長能夠及時參與學校及學生的管理,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協同管理和及時反饋的運行模式。

③學校管理的數字化

學校的學校的校務、教務、德育、總務等各類管理信息全部實現電子化,其中包括教職員工、工作學習記錄、學生的學籍信息、學業管理信息、評價信息等。

④建設的多元化

不斷擴充學校的.容量,提高層次,使校園充分發揮體現展示學校形象、集成教育資源、彰顯師生髮展、融合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功能。建立班級主頁,展現班集體學習、活動的風采。完善學科教學主頁,骨幹教師個人主頁,展現學科教師教育教學特色,實現資源和成果共享,開展網上交流。嘗試開闢有特長學生的個人主頁,促進學生能力提高和個性發展。

2、校級教育技術培訓計劃

①加強對全體教職工現代教育思想和現代教育理念的學習,從思想上促使學校全體人員更新觀念,從行為上提高全體人員對信息化教育教學工作的重新認識,提高教師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素養。

②提供多種信息渠道,形成開放、立體的培訓空間和學習活動的場所。

請專家作講座,為教師講解信息技術條件下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挖掘校本培訓資源,針對使用中的具體問題,集中專題培訓。內容包括教師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培訓,通過具體的優秀案例,進行整合方法的培訓,應用軟件使用及功能的培訓。

3、完善學校信息化設施條件,為共享區級優質資源創造條件。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①為每名教師人手配備一部筆記本電腦;

②各教室(含實驗室和專用教室)均配備多媒體投影儀,實物投影儀;

③建設1個多媒體會議廳,1個電子閲覽室,1個電子語音室,以及1個符合高中現代化建設標準的信息技術教室。

信息化建設方案11

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已成為當代最具潛力的生產力,信息資源已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為一個地區和城市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作為社會信息化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政務信息化建設必須進一步加快工作步伐。為明確政務信息化建設任務,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政務信息化工作,根據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政務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堅持“統籌兼顧、分佈實施;統一平台、資源共享;統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則,以整合利用現有網絡信息資源和不斷完善系統服務功能為重點,儘快建成具有先進水平、能夠與國內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軌的信息基礎設施,建成集信息開發、應用、建設、管理與服務一體化,全區上下貫通、左右聯接、運轉協調、便捷高效的比較完整的信息化體系,把河東區政務信息網絡建設成為高檔次和高水平的優秀區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務

全區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務是:建設一箇中心,即河東區網絡管理服務中心;實施四大工程,即河東區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絡建設工程、電子政務網絡建設工程、數據庫建設工程和網絡經濟工程。

(一)建設一箇中心

就是建設河東區網絡管理服務中心。負責全區信息化的技術體制和標準選擇,信息網絡的總體設計,局域點設置和信息安全體系出口設置,為全區各種信息網絡提供業務指導和技術服務,並對全區網絡系統進行集中統一的監控和管理等。

(二)實施四大工程

1、公眾信息網絡建設工程(外網)

河東區政務公眾信息網於8月份試運行,它不僅是我區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標誌,也是區內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公眾的公用信息平台。主要用於對外發布信息,介紹和宣傳河東;公佈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辦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務承諾,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服務水平;公佈公益事業、公用設施建設規劃和使用管理情況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羣眾生產生活;逐步建設各類網上交易專業市場,如土地使用權、礦業權、林權、公用設施使用權拍賣市場等,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網上交易平台;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吸納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河東區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是我區信息資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級各部門的全力密切協作。政府各部門要集中精力搞好各類政府信息、地域資源信息和當地政治、經濟及文化等自身信息資源,努力把河東區政府的建設成一個內容豐富、形式活潑、準確及時、信息量多、綜合性高、實用性強、吞吐量大的“知名碼頭”,使其成為河東區對外開放的窗口、商業貿易的橋樑、公眾教育的學校、經濟發展的引擎。

(1)網絡框架:以區網管中心為龍頭,首先實現樓內各辦公用房光纖直連;

其次,計劃3年內樓外部門、街道、重點企業實現光纖直連,在區內達到縱向、橫向互通互連。

(2)網絡內容:主要圍繞為上級服務、為同級服務、為基層服務的要求,以數據庫為核心,將各個數據庫連接起來,實現資源共享,建立起比較完備的服務型數據庫。

2、電子政務網絡建設工程(內網)

電子政務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方位推進信息化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具有不可替代的示範帶動作用。實施電子政務,對於各級政府加強宏觀調控,增強監管能力,打破壟斷分割,實現資源共享,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並將有效地帶動整個信息化的健康發展。我區計劃在外網正常運行後,儘快開通區內政府辦公業務資源網。網絡運行後,區委、區政府、區直各部門、各街道相互之間可以實現信息雙向傳遞,如發送公文、表格、會議通知以及其它辦公事務信息,區直各部門、各街道可以根據權限查閲區委、區政府、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各類文件、區內重要會議資料、常用辦公資料等信息。同時,根據上級政府安排,逐步將區內政府辦公業務資源網接入全國政府辦公業務資源網,實現國內政府系統辦公業務的資源共享和辦公信息資料網上傳遞;根據需要逐步推進網上交互式辦公,逐步實現政務活動電子信息自動化和無紙化辦公,初步建成“電子政府”。

3、河東區數據庫建設工程

以市場信息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面向經濟、面向社會、面向未來,重點建設經濟、金融、政策、科技、教育、黨務、政務、區域經濟等23個數據庫。各數據庫從總體上分為歷史年鑑(靜態)和月度觀測(動態)兩大類。

(1)綜合經濟數據庫。主要包括:A、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遠景目標綱要、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階段性宏觀經濟形勢分析預測等。B、全區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狀況、主要經濟指標的歷史年鑑、月度觀測;街道辦事處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主要經濟指標的歷史年鑑和月度觀測。C、全區改革的基本情況。分別由區發展計劃局、區統計局承辦。

(2)農業和農村數據庫。主要包括:A、全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基本情況,耕地、水利、林業、畜牧及農作物、農產品概況,農業技術、農業機械推廣應用情況,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歷史年鑑;

B、各街道辦事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基本情況,耕地、水利、林業、畜牧及農作物、農產品,農業技術、農業機械推廣應用情況,街道辦事處和各行政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歷史年鑑等;C、全區氣象情況,歷年降雨情況,重大自然災害情況等。由區農業局、區水務局、區林業局、區畜牧中心、區農機中心承辦。

(3)工業經濟數據庫。主要包括:A、工業概況,包括全區工業企業門類、主導產品、市場佔有、經濟效益等基本情況;

B、工業運行、特色工業等情況;C、技術進步、名優產品等。由區經貿局承辦。

(4)個體私營經濟數據庫。主要包括:A、全區個體私營經濟的基本情況,個體私營大户概況(含個體私營者照片)、產品、價格、銷售情況,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優惠政策;

B、各街道辦事處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情況。由區工商分局承辦。

(5)商貿流通數據庫。A、全區商業網點的分佈、人員等情況,市場建設情況;

B、整個流通系統經營情況;C、全區物價情況。分別由區經貿局、區工商分局、區物價中心承辦。

(6)企業與產品數據庫。主要包括:A、全區企業的基本情況,10大企業集團的主頁,包括企業概況、產品品種規格及價格目錄、技術進步項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

B、8個街道企業的基本情況、重點企業概況、產品品種規格及價格目錄、技術進步項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由區經貿局、各街道承辦。

(7)招商引資數據庫。主要包括:A、全區外資企業、對外貿易、利用外資的基本情況;

B、重點三資、獨資等企業的概況、產品規格、品種及價格目錄、利用外資和對外貿易意向等;C、全區招商引資的項目、優惠政策、服務機構、辦事程序等,由區外經貿局承辦。

(8)財税數據庫。主要包括:A、全區財政、税務系統的機構設置及工作職能等基本情況、財政税收各項主要指標的歷史年鑑、月度觀測;

B、街道辦事處財政的基本狀況、財政税收主要指標的歷史年鑑、月度觀測。分別由區財政局、區國税局、區地税分局承辦。

(9)金融數據庫。主要包括:A、全區金融運行狀況、金融主要指標(具體到各金融部門)歷史年鑑、月度觀測;

B、主要金融市場、外匯、期貨、股票行情等情況;C、金融形勢和運行態勢分析等。由區財政局牽頭承辦。

(10)科技信息數據庫。主要包括全區科技工作基本情況、人才科技政策、科研攻關項目、產品開發項目、科技引進項目、科研產品推廣、科技成果轉讓及科技人才(拔尖人才)、技術市場等情況。由區科技局承辦。

(11)基礎設施建設數據庫。主要包括:A、新一輪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情況,全區城市建設概況、重點工程項目及人文景觀和各街道小城鎮建設的情況;B、全區交通公路網規劃情況,道路、油路里程、交通運輸情況;C、電力、電信、郵政、廣播電視等情況。D、全區環保工作情況。分別由區建設局、區公路分局、區交通分局、區供電部、區網通公司、區移動公司、區聯通公司、區鐵通公司、區郵政分局、區廣播電視局、區環保分局承辦。

(12)土地礦產環保數據庫。主要包括:A、全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資源、土地管理的基本情況,土地管理的主要政策法規,各街道土地利用規劃和土地管理情況;B、全區礦產資源種類、分佈、儲量和可開採利用量,開發項目等。C、全區環保工作。由區土地分局、區環保分局承辦。

(13)教育數據庫。主要包括:A、全區教育概況、佈局、投入、各類學校師資、在校生和教研等情況,歷年輸送大中專畢業生情況;各教育概況、佈局、投入、師資、在校生、教研等情況,歷年輸送大中專畢業生情況;B、民辦教育政策、民辦名校概覽。由區教育局承辦。

(14)醫療衞生數據庫。主要包括:A、全區醫療衞生防疫機構、佈局、牀位、設備、技術力量等情況,120建設情況,預防保健情況,醫療科研成果等;B、各街道醫療衞生機構、牀位、設備、技術力量情況,行政村衞生室的分佈等情況,防保情況。由區衞生局承辦。

(15)人口與計劃生育數據庫。主要包括:A、全區人口和計劃生育的基本情況(主要指標);B、各辦事處人口和計劃生育的基本情況(主要指標情況等),各行政村人口和計劃生育的基本情況主要指標;C、區直計劃生育工作的基本情況;D、計生要情、計生服務、計生信息和計劃生育責任等。由區計生局承辦。

(16)文體旅遊數據庫:A、全區文化事業的基本情況、文學藝術家介紹、文藝創作情況等;B、全區旅遊資源佈局、景點開發等情況。分別由區文體局、區旅遊局承辦。

(17)社會保障數據庫。主要包括:全區職工養老保險、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財保、人保等社會保障的基本情況,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等情況。由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區民政局、財保公司、人保公司承辦。

(18)黨務數據庫。A、黨委系統機構設置、工作職能、人員編制,副局級以上幹部簡歷;B、區委領導重要講話,區委常委會議紀要、區委和區委辦文件、《河東信息》、《黨務督查》等;C、《河東區黨史》。由區委辦公室、區黨史委承辦。

(19)政務數據庫。主要包括:A、政府系統機構設置、工作職能、人員編制、幹部職工簡歷;B、區政府工作規程等規章制度;C、區政府領導重要講話、區政府常務會議紀要、區長辦公會議紀要、區政府和區府辦文件、《政務信息》、《政務督查》和《參考資料》等;C、《河東年鑑》。由區政府辦公室、區史志辦承辦。

(20)政策法規數據庫。主要包括:A、國家、省、市近幾年出台的主要法規、規章和經濟政策;B、近幾年區政府出台的農業、工業、個體私營經濟、城市建設、財税、金融、對外開放等方面的規章、政策等規範性文件。由區政府辦公室承辦。

(21)體制改革數據庫。主要包括:A、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任務目標、改制效果等;B、企業改革的基本情況;C、農村改革、教育改革及改革動態等。由區政府辦公室、區體改辦、區財政局、區經貿局、區教育局承辦。

(22)區域經濟數據庫。主要包括:A、街道區劃、概況(含書記、主任照片,代表本辦事處特色的照片2—3張)、經濟綜合指標、財政、金融、鄉鎮企業、個體私營經濟、農業、科技、城建、土地、礦產、教育、衞生、計劃生育、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凡與區直部門承辦的20個數據庫中一致的.項目,項目內容要吻合起來);B、各行政村區劃、概況(含村支部書記、村委主任照片、代表本村特色的照片1張),村辦企業、個體私營經濟、農業、農民人均純收入、科技、村莊建設、土地、礦產、學校、衞生室、計劃生育等具體情況。分別由各街道承辦。

(23)公眾服務數據庫。主要包括天氣預報、電視指南、列車時刻、郵電服務(含電話號碼、郵政編碼等)、網絡服務、學習園地、旅遊服務等。由區網管中心承辦。

4、網絡經濟工程。主要是積極組織企業上網交易,動員有進出口權的外經貿企業、生產企業、三資企業爭取上外經貿網、因特網,開通電子信箱,使用電子郵件;爭取有更多的企業加入“中國企業產品數據庫”;組織企業辦好自己的主頁,並爭取掛靠中經網等大港;積極參與國家部委等單位舉辦的各類網上招商活動,通過因特網、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等多種形式對外發布招商引資信息;大力倡導企業實施企業內聯網建設和採用計算機管理系統,逐步實現生產、管理、決策智能化,搶佔經濟發展的制高點。

三、政務信息化建設保障措施

1、切實搞好網絡組建工作。按照科學合理、節約效能的原則,組織有關專家對政務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方案、具體設計方案進行規劃論證。各單位要按照區政府的總體部署,及時配備本單位組網設備。要按照受益負擔原則,由所有參加組網單位共同承擔網絡建設、維護費用。充分發揮網絡整合優勢,對區內機關單位現有網絡要進行集中清理,能併入區政務信息化網絡系統的,改造後併入,確實不能併入的,要按要求使用,不允許在因特網上傳輸機關公文資料。新上網絡,要經區網絡管理機構批准,避免各自為政,重複投資。

2、加強數據資料的收集、整理、審核、更新錄入管理工作。為保證數據庫各類數據和有關資料的可靠性、時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各單位要嚴格數據庫管理制度,明確規定數據庫的結構格式、把關審核的責任、錄入處理工作的程序等,切實搞好數據的蒐集、審核、處理和錄入。同時要認真研究確定上網的內容和範圍,做到既把能上網公佈的內容都公佈出去,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又要符合保密工作要求,保證不泄密。要轉變觀念,學會利用網絡公佈信息和採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擴大工作成果。

3、完善制度,強化網絡運行管理。信息標準和網絡管理制度建設是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保證。要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上級部門的技術要求,結合工作實際,逐步制定和完善網絡管理、數據庫管理、設備管理、安全保密等有關工作程序、工作制度、技術規範,使信息化建設工作逐步走上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要有計劃、分層次地對各類在職人員尤其是領導幹部進行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能、網絡知識和保密知識培訓,提高運用信息技術和裝備的能力。

4、明確分工,強化電子政務工作的保障措施和責任,確保政務信息化建設順利進行。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管理機構。區政府辦公室是全區政務信息化建設工作的主管單位,要在搞好總體規劃的基礎上,採取有效措施,具體組織實施好政務信息化建設各項工作。電信部門要大力支持政務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保證通信線路安全暢通。區直各部門、各辦事處要配備專門的標準化微機室,並確定一名領導同志分管政務信息化工作,同時選派責任心強、懂計算機技術的專業骨幹人員負責信息資料、數據的蒐集、整理、傳遞和本單位網絡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實行嚴格的責任制,防止網絡使用管理不當,造成設備損壞、資源浪費,甚至發生泄密事故。同時,要將電子政務建設資金、電子政務培訓費和每年的系統運行維護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確保電子政務建設目標如期實現。

信息化建設方案12

兒童免疫接種是當今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也是《傳染病防治法》明確規定的防治措施之一。為了進一步提高兒童免疫接種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的

隨着經濟的發展,流動人口大大增加,免疫接種的管理難度越來越大,尤其是各接種點之間的資料無法共享,兒童異地接種不便,接種門診兒童接種數據的登記、報表的'統計彙總,監督考核的各項管理工作全面滯後。改革目前的兒童免疫接種管理模式,利用先進的計算機管理軟件和網絡技術,免疫接種檔案信息實行網絡管理已勢在必行。

 二、內容

1、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具體負責本地的免疫接種信息化管理的實施、管理工作,建立全縣免疫接種中心數據庫,負責全縣免疫接種信息管理、存儲,負責對轄區內各接種點的業務指導和日常管理、查詢、校正兒童免疫接種檔案信息資料,上傳、下載數據。

2、鄉鎮防保站(包括各預防接種點):及時錄入20xx年1月1日以後出生兒童資料、接種數據,受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委託負責發放“兒童免疫接種信息管理卡”,定時上傳數據。

3、由專業軟件公司提供《全國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負責軟件的本地化修改、提升、升級、安裝、調試、培訓和其他技術服務。

 三、時間安排

1、20xx年4月縣疾控中心接種門診首先使用預防接種金卡,20xx年6月前全縣全面推廣使用。

2、各接種門診將20xx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兒童資料接種數據全部錄入電腦。

四、其它

因為免疫金卡的使用需要系統支持,即免疫接種系統的維護工程投入較大,本着誰受益,誰出錢的原則,參照兄弟縣市的做法,以知情自願的形式,所收取每位兒童檔案信息服務費,按照物價部門審批的標準執行。

信息化建設方案13

一、建設我院信息化控制中心;

該中心主要供系統管理員值班監控系統運作,及時處理各類系統問題。同時,如實際工作中需要,可臨時改為重大事件或任務指揮控制中心,供院黨組指揮調度使用。因此,建議提升中心機房系統數據備份能力,購買相應的設備,構建控制中心信息化工作環境。

二、配置專門技術人員

法院系統在運行中,需專人專門維護處理系統及操作人員反饋的各類信息。同時,對各部門出現的系統運行故障,需及時進行維修處理。目前,我院僅有一名系統管理員,無法進行輪替,一旦脱崗將嚴重影響法院系統的正常維護工作。因此,建議增加專職系統管理員1至2名。

三、加大信息化調研力度,為法院審判管理進行深層輔助

根據多方調查,各地法院均高度重視信息化與審判工作的結合配套。在我院日常工作中,實際審判業務對信息化解決方案需求日益增加,需進一步加大信息化與審判管理調研力度。為完成該項工作,需具有審判業務和信息化技術的'雙向人員。目前,我院該類人員僅有一名,考慮我院今後該項業務需求不斷增大,僅一人遠遠未能滿足實際需求,建議從我院選調一名書記員進行相應的技術培訓,以滿足該項需求。

信息化建設方案14

根據自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三年建設規劃,我校提出以下整改方案。

一、加大資金投入,構建教育信息化的硬環境。

1、校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全面深入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全校共有8個班級,有學生253人,目前學生機僅有22台,生機比例嚴重不達標,,我校教職工24人,計算機11台,師機比例達不到1:1.學校為了推進信息化工作進程,保證信息技術課程的正常進行,學校將積極申請各項資助,籌備資金,進行購買計算機,保證學生上課人人有機。

2、校園網。高速教育網絡覆蓋到每個教室,“班班通”覆蓋每一個班級,但是,利用率較低,設立各項激勵制度,鼓勵大量應用多媒體教學。

3、計算機教室。使用的多媒體教學軟件運行較慢,無法實現教師主控、電子登錄、文件服務和網絡控制等功能,死機現象嚴重,需要儘快進行系統更新。

4、學校進一步建立健全資源庫,每一學科每學年上傳資源不少50次。方便老師們查閲資料、在學校局域網內的資源共享。

5、“人人通”平台及一課一名師,一師一優課活動大力推進,保證每學年曬課每學科不少於50節,資源上傳沒人不少於20節。

二、加強軟件建設,提高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水平。

1、強化信息技術課程。

我校嚴格按照教育部《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的'要求開齊開好信息技術課,把信息技術課納入正式課程,每個年級每班每週一課時。我們着力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瞭解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

2、構建信息化平台

網站建設:學校主頁設的中心等欄目,做到定期更新。使之成為學校信息發佈的平台,師生交流的平台,學校檔案積累的平台,師生個人成長記錄的平台

三、狠抓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適應教育現代化的師資隊伍。

1、加大對教師進行全員信息技術校本培訓,所有在職的教師,均參加現代化教育技術培訓。

2、我校在職教師90%以上要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為計算機網絡資源與教育教學相整合,探索現代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提供了有力的師資保證。

3、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在學科整合中的作用,切忌喧賓奪主。

信息技術無論多麼優越,都是為教學服務的,即課堂中學生應永遠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者,信息技術只能是起了輔助教學的作用。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他們之間是互相協作的關係,而不能相互替代。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的課堂教學,應該在教師的主導下,各種教學方法互相協調,相互促進,絕不能濫用,絕不能喧賓奪主,取代學科教學。

4、圍繞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目標製作教學課件,優化教學設計。我校教師基本實現了備課時,圍繞學習主題展開,篩選信息,巧妙安排,運用信息技術提供給學生有利於完成學習目標的方法和資源,優化教學設計。

5、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提高學生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過程中,師生是共同的學習夥伴。針對部分教師及學生計算機知識相對貧乏的問題,我們從學習現代教育教學思想觀念、加強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要求學生重視信息技術課程這三個方面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

四、強化機制,確保信息化工作的順利進行。

為確保教育信息化工作長期、有效、健康地開展,學校將制定信息化工作長期規劃和近期計劃,形成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專人負責,建立網絡管理制度,明確職責、權限,學校落實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加大軟硬件設施的投入資金,將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情況跟教師的評優評先、職稱晉升掛鈎。

信息化建設方案15

根據衞生部《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範(試行)》的要求和省衞生廳建立全省兒童免疫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的決定,以形成國家、省、市、縣、鄉預防接種信息網絡體系,保障我縣預防接種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目標

到底在全縣範圍內建立兒童免疫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網絡平台和國家、省、市、縣、鄉免疫預防接種網絡體系,實現全縣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共享與管理。

二、具體目標

1、完成全縣的兒童免疫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工作,基層預防接種單位建立並正常運行兒童免疫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

2、已使用並將繼續使用其他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軟件地區,必須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數據交換集成標準》的要求,對應用軟件進行調整,按照時間安排實現與國家、省、市、縣級信息管理平台的數據交換。

三、系統的基本功能

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分為接種點客户端軟件和國家信息管理平台兩個部分,系統的基本功能為:

(一)接種點基本服務和管理功能

在預防接種實施過程中,接種人員通過接種點客户端軟件對當天接種的疫苗、冷鏈運轉等情況進行登記,完成免疫服務基本資料的建檔。每次兒童接種後及時將接種信息錄入系統,同時對下一次接種進行預約。通過從國家信息管理平台將流動兒童的接種信息下載到接種點客户端軟件系統中,完成對流動兒童的接種。利用接種點客户端軟件,可以隨時對兒童接種情況進行查詢、統計,還可以打印預約通知單、統計結果和接種卡證。

(二)國家、省、市、縣級對接種信息的監測和管理功能

各級通過國家用户權限管理系統授權登錄國家信息管理平台,對轄區兒童預防接種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工作人員通過查詢兒童的個案信息實現對兒童接種個案信息管理;按《預防接種工作規範》要求,對一、二類疫苗的接種情況和流動兒童接種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通過上傳下載日誌分析接種點上報的個案數、頻率、及時率、成功率,及時發現接種點常規免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四、運行系統的基本條件

(一)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運行系統的基本條件

1、具備用於轄區日常業務管理的計算機1台(處理器頻率高於1500MHz,內存大於256MB);

2、保障寬帶網絡接入(ADSL或光纖)及維持運轉;

3、Windows操作系統、防病毒軟件;

4、具有2名能熟練使用計算機並有免疫規劃信息管理工作經驗的人員。

(二)鄉級防保組織和接種單位運行系統的基本條件 1、開展日常預防接種服務的計算機1台(處理器頻率高於1500MHz,內存大於256MB),用於接種證、報表或其他資料打印的存摺式打印機1台。

如果數據採集方式採用磁卡或條形碼等,鄉級還須配有相應的數據識別設備。

2、保障寬帶網絡接入(ADSL或光纖)及維持運轉。

3、Windows操作系統、防病毒軟件。

4、具有至少2名能熟練使用計算機並具有一年以上免疫服務工作經驗的人員。

承擔此工作的人員要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中專以上學歷,執業醫師(護師),獲得預防接種資格證書,年齡最好在45歲以下。

(三)縣級如需建立本地系統應用管理平台的條件

1、用於接入公網的2-10M光纖,至少2個公網IP地址;

2、PC機服務器、防火牆、3000VA在線式不間斷電源等各1台;

3、Windows Server操作系統、Linux操作系統、Oracle數據庫(市級平台可採用SQL Sever數據庫)、NET 平台;

4、1名軟件、硬件系統維護人員,2名免疫規劃專業人員。

五、實施辦法

(一)經費

1、兒童免疫預防接種信息系統建設費用分為兩類,一類系統硬件設備包括計算機、打印機和讀卡器,另一類是系統維護費,包括軟件應用安裝與培訓費、每年系統維護費和硬件折舊費(硬件折舊期5年)。

2、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預約通知空白單。有條件的地區如果使用條形碼或磁卡等設備,應以縣為單位統一部署。

(二)人員培訓

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化工作對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需要加大培訓和技術支持力度才能保證系統的部署和正常運轉,根據信息系統的建設規劃,衞生局、疾控中心將對全縣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信息管理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客户端軟件的安裝、使用、系統管理、國家信息管理平台的使用等,培訓的重點應放在鄉級防保組織和接種單位人員對客户端軟件的使用上。培訓結束時要求學員均應參加考核,鄉級防保組織和接種單位人員須獲得地方衞生行政部門頒發的軟件操作技能培訓合格證,並持證上崗。

(三)建立基本信息檔案

兒童基本信息檔案由建立兒童預防接種證(卡)的原鄉級防保組織和接種單位,在系統啟動後3個月內對所有在冊1月1日以後出生的兒童預防接種歷史資料進行信息錄入,建立兒童預防接種基礎數據庫,併為每一名兒童建立唯一的編碼,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建立條形碼或磁卡等,以便系統自動識別和登錄。

(四)職責分工

1、縣衞生局

(1)負責本轄區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工作的管理,建設和完善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併為系統正常運行提供保障條件。

(2)結合本轄區具體情況,組織制定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工作方案,落實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工作。

(3)定期組織開展對鄉級防保組織、接種單位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

2、縣疾病控制中心

(1)制定本轄區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管理系統實施計劃,指導鄉級防保組織和接種單位開展信息系統實施工作,提供相關技術支持。

(2)負責本轄區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業務管理、技術培訓、督導和鄉級防保組織、接種單位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的質量控制,開展考核和評估工作。

(3)負責本轄區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的收集、分析、評價、報告和反饋。

(4)負責本轄區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的數據備份,確保報告數據安全。

(5)承擔本轄區尚未實施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的鄉級防保組織、接種單位的預防接種統計信息錄入和上報。

3、鄉級防保組織或接種單位

(1)建立健全預防接種證(卡)登記管理制度和預防接種信息報告制度。

(2)負責本單位和村級接種單位預防接種服務人員的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報告培訓。

(3)實施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的鄉級防保組織或接種單位,負責信息管理系統的使用管理。

鄉級接種單位負責兒童預防接種個案信息的收集、登記、錄入和網絡報告;負責信息管理系統的日常維護和數據備份,確保系統和數據安全。

有村級接種單位的鄉級防保組織,還需承擔轄區內村級接種單位兒童預防接種接種個案信息的錄入和網絡報告。

(4)尚未實施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的鄉級防保組織或接種單位,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範》的有關規定開展接種率報告。

4、村衞生站

負責向鄉級防保組織提交兒童預防接種登記基本資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