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創新能力

來源:文萃谷 2.18W

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創新能力

發散思維是創新思維的主要思維方式,是指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從多方面尋找問題的多個答案的思維方法。運用這種思維方式,可以擺脱傳統習慣的禁錮,突破常規的束縛,闖出新路子,提出新穎獨到的創見。因此,在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的主要手段。

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首先,是運用多向思維,開拓學生思路。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方位思考,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其次,是運用逆向思維,即從習以為常的思維習慣與方式的桎梏中走出來,把思維的觸角伸向相反的事例或相反的性格特點。運用這種思維方式,常常會翻出新意,收到出人意料、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二、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創設情景

愛因斯坦曾説:“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善於創新,就必須善於想象。在作文中展開想象,可使所寫的內容思路開闊,形象具體,豐富生動,有獨創見解。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訓練想象能力,進行形象性作文訓練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如何培養、訓練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呢?一是引導假想。對未曾經歷的事情,學生往往有濃厚的興趣。假定一定的條件,激發想象,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有利途徑。我們不妨讓學生寫《假如我是……》,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進行合理的假設、推測、聯想、想象,從而有所創造。二是結合有關課文內容,進行再造想象。課文是學生寫作的範例,結合課文內容,讓學生練習改寫、續寫、擴寫等想象性作文,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再造想象訓練。總之,教師要努力給學生創設情景,讓學生大膽想象,以拓展其思路,發揮其創造性。

三、為寫作營造氛圍,激活思情

情感,作為主要的非智力因素,以興趣、熱情、願望等形式構成學習的動機,在寫作過程中,發揮着動力、定向、引導、維持和調解等一系列相互聯繫的作用。因此,教師首先應該尊重學生,激發他們的創造激情,教師要以平等的態度去等待正在成長的學生,不僅要尊重他們的思維方式,而且要尊重他們的與眾不同的思維。其次,教師要善於為寫作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營造一個輕鬆、民主、寬容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調動自己的大腦進行分析比較。

四、擴大閲讀,積累材料,為學生創作奠定基礎

作文是各種知識的綜合運用,沒有豐厚的知識,是很難寫出思想深刻、內容豐富、新穎別緻的好作文來,所以要多讀課外書籍,特別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學知識,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説:“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巧意,數學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閲讀和作文,可組織一些讀書班會,讓學生交流讀書的心得體會,或以講故事、開辯論會等形式來鍛鍊口才。再通過辦牆報、校園文學報等形式提高學生的書面作文水平。學生在廣泛閲讀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藝術精華,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詞彙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過閲讀,學生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思想活躍了,再不會為“無米之炊”而苦惱。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很多。馬克思曾説過:“科學的教育任務,是教育學生去探索創新。”在這個高度信息化、知識化的時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已成為時代對教育的迫切呼喚,國家發展對教育的強烈要求。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我們語文老師就更需要打破學生原有的思維定勢,去開掘學生的創造靈泉,引來學生的思維活水。相信如果教師轉變觀念,堅持訓練,學生一定能寫出鮮活的,富有張力的作文。

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創新能力 [篇2]

一、從觀察事物中求新發現

國小生作文實際上是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適當的文字表達出來。因此,在作文教學中,作為教師,一定要善於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觀察事物,做個有心人,善於發現素材,積累素材,然後帶着自己的情感再將它描述出來。

觀察是分層次的,有初次觀察、再次觀察和反覆多次的觀察,有表面的觀察和深層次的觀察,有單一的觀察和關聯性的觀察等等。有的學生的作文寫得比較筒單,人云亦云,沒有新意,其主要原因是平時少觀察或只觀察表面的東西和單一的事物,而沒有經過反覆多次的、深入細緻的觀察,也沒有把觀察到的事物聯繫起來綜合分析,因而觀察到的往往是單一的、表面的東西。要改變這種現象,在指導觀察時就要幫助學生掌握觀察的方法,讓學生懂得觀察事物既要觀察其表面的特徵,又要思考其內在的聯繫。

《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創新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