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應急預案彙編(通用23篇)

來源:文萃谷 2.62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有時會遇到無法預料的突發事故,為了可以及時作出應急響應,降低事故後果,總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編制應急預案。那麼編制應急預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地震應急預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震應急預案彙編(通用23篇)

地震應急預案 篇1

為確保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運行,最大限度地減輕震害造成的損失,提高整體防禦能力,維護社會穩定和人心安定,維護黨和政府在人民羣眾中的威信,提高我局的對外形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的精神,結合我局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本市行政區域內地震、地震相關事件發生後,立即組織局內各股室實施本單位地震應急工作。並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要求,成立審計組對救災資金及物資管理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與審計。與市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密切配合,信息共享,資源互通,協同行動。

二、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成立局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應急工作全盤的安排部署、分工協調落實;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成員負責完成具體的工作任務。

(一)局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

組長:陳國強(局黨組書記、局長)

副組長:王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陳莉(副局長)

蘇永謙(黨組成員、副主任科員)

成員:李雪(辦公室主任)

馮凱凱(辦公室科員)

王瑩子(農業與資源環境審計科員)

符贊華(社會保障審計科員)

(二)局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

1.建立健全地震、地震相關事件的審計信息發佈制度。明確:審計信息發佈的內容;及時通報準確、權威的審計信息,及時通報事件處理工作的審計數據信息。

2.對本單位抗震救災做統一指揮,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3.研究制定抗震救災重大決策措施,制定和發佈抗震救災的有關規定,動員和組織全局幹部職工迅速投入抗震救災工作。

4.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抗震救災情況,取得上級領導的支持。

5.研究解決演練工作中的.重要問題,組織完成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和上級審計機關安排的其他應急工作任務。

(三)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人員及工作職責。

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局辦公室,主任由陳國強副局長兼任。成員為局辦公室、資源環境審計股和社會保障審計股相關股室工作人員。負責完成具體的工作任務。

三、應急準備措施

(一)局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應急工作全盤的安排部署、分工協調落實,各成員立即進入崗位,各司其職,組織各股室人員開展工作,確保地震應急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二)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立即啟動搶險救災行動方案,組織好搶險隊伍並進入待命狀態。

(三)對供水、供電、消防等生命線工程和易燃、易爆、有毒等次生災害要採取緊急防護措施。

(四)立即檢查搶險救災用的資金、物資準備情況,儘快做好本單位工作、生活、救災物資準備。

四、震後應急行動

局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在地震發生後立即實施緊急預案,在市抗震救災指揮部領導下進行抗震救災工作。

(一)根據實際,逐個確認局幹部職工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情況;對被壓和處在危險場地的幹部職工,要積極聯繫和協助救護,減少人員傷亡。

(二)全面檢查和檢修水電等生命工程,加強對易燃、易爆等次生災害源的監控。

(三)根據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和應急部門的安排,參與設置醫療急救點、救災物資供應點等工作,提供醫藥、食品、飲用水等急需物品。要儲備好相關醫療藥品和器械,迅速開展傷病員的搶救護理工作。防治病毒和疫病流行,安排好全部幹部職工生活。

(四)成立審計組,對救災資金及物資管理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與審計。

五、後期處置

(一)善後處置。由局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安排,召開小組會議,對受災情況進行梳理,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導、安排局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處理;具體善後工作根據分工妥善處置。

(二)災害調查與評估。由局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災害情況進行調查及受災情況進行彙總,由局紀檢對全過程進行檢查及評估。由局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恢復辦公、重建辦公條件等情況進行謀劃梳理,向局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報告,由局領導小組進一步安排部署。

(三)出具審計報告,必要時向社會公告審計結果。審計工作結束後,出具審計報告。必要時,經市政府批示後向社會公告審計結果。

地震應急預案 篇2

一、總則

為建立和完善地震應急救助體系,提高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和防禦工作水平,避免或儘可能地減輕地震造成的損失,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指揮機構及職責

1、學校成立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楊會年

副組長:於農、繆獻文、汪義泉

成員:汪洪、楊偉、姚軍、陳懷喜、宋貞文、王桂友、張代娣

2、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儘速到達現場,瞭解和掌握事故情況,控制局面,阻止事態發展,並研究事故處理的具體策略。

(2)在第一時間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情況。

(3)組織力量並全程指揮其他各職能人員投入工作。

(4)密切配合有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處理。

(5)認真執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政府部門的有關指示。

(6)負責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查找原因和落實責任。

3、臨時組建四個小組,各小組成員及職責如下:

應急救護組

組長:分管安全副校長成員:現場及附近教師、安全督查員、年級主任、班主任、校醫等等。

(1)控制現場,搶救受傷人員,維護秩序,防止發生混亂局面。

(2)組織引導學生疏散到安全區域,排查受傷人員,送傷員到醫院救治。

(3)配合醫院的救治工作並跟蹤瞭解傷病情動態。

(4)接應趕到醫院的家長,做好家長的`安撫工作,防止出現情緒過激情況。

聯絡協調組

組長:德育主任成員:安全督查員、大隊輔導員

(1)按照指揮領導小組的決定,在第一時間向上級通報事故情況。

(2)做好學校內部的通信聯絡工作。

(3)根據情況需要,及時撥打120、110報警。

事故調查組

組長:教學副校長成員:教務處人員

(1)儘早向知情者、見證人瞭解事故發生情況。

(2)採集事故全過程的各種信息資料。

(3)撰寫事故的書面報告,整理取證材料。

善後處理組

組長:分管德育副校長成員:工會主席、總務主任

(1)做好醫療救治、現場控制等支援配合工作。

(2)做好家長接待工作,做好上級工作組現場辦公的服務工作。

4、因外出公幹等特殊情況無法達到現場或不能履行職責,由下一級成員代履行職責。

5、本着以人為本,救人為先的原則,聯絡協調組、事故調查組、善後處理組必須在協助應急救護組有序開展救護工作基礎上再落實本組相關工作。

三、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突發性地震或自然災害引發的危害師生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事故災害。

四、危險分析

地震或自然災害的發生,引發校舍倒塌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校舍的安全直接影響着師生人身安全和學校財產的安全。

五、信息報告

1、設立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0255xxxxxx

2、發生重大地震或是自然災害後,對造成師生生命安全和財產損失情況,立即認真核實,立即上報區教育教育局和街道,不得拖延。

六、應急處理程序

發生地震等突發自然災害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1)發緊急撤離、集中信號。

(2)立即停止一切教學活動,所有在場教師參加救援和疏導。在上課時由各任課教師帶領學生按指定線路到指定地點集中,班主任立即到班,老師在確認沒有學生時最後一個撤離。

(3)科任教師、班主任應按照平時消防演練逃生的路線有組織、迅速地疏散學生,地震、火災發生時等其他災害如安全通道被破壞無法安全撤離時要穩定學生情緒,並引導學生轉移到相對安全區等待救援。

(4)緊急撤離時,學生應停止一切活動,不得攜帶書包,迅速離開現場,聽從老師指揮,互相照顧,幫助弱小、有病同學撤離。

(5)門衞聽到信號後就打開所有大門,總務處工作人員立即檢查應急通道是否打開暢通。

(6)發生漏水現象危及學生安全的應立即切斷水源(消防用水源除外)。

(7)在報警的同時校領導應立即到一線進行指揮,校園應急領導小組迅速做出反映指揮成立疏散引導小組、通信聯絡小組、應急救護小組、後勤保障小組,各小組迅速到達指定位置。

七、培訓與演練

1、通過各種方式向師生宣傳地震等自然災害中自救自護常識,增強師生安全防範意識,提高緊急避險技能

2、每學期組織一次安全演練活動,使學生在危險來臨時能保持鎮靜,能積極配合教師,進行快速、有序地疏散。

八、責任與獎懲

1、對在處理突發地震或自然災害應急行動中,成績突出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2、對在處理突發地震或自然災害應急行動中,不履行職責、玩忽職守的的人,予以通報批評;對由於個人原因造成無法挽回的重大損失或人員傷亡的,將依法追究責任。

九、附則

本校突發地震及其它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由陶吳國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20xx年4月修訂並解釋,自20xx年5月1日起施行。

地震應急預案 篇3

為確保在破壞性地震發生時,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的減輕地震給中心造成的.災害,保障中心財產和賓客員工的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結合我中心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地震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xxx

執行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xxx

發生突發事件時在處理小組組長、執行組長或副組長成員到達之前,由總值班員負責處理。

主要職責:負責組織協調、綜合處理抗震救災有關事宜;掌握震情和災情,隨時向上級彙報,向指揮部各工作組通報;籌集、調撥救災經費和救災物資;負責處理指揮部的日常事務。

二、各組任務與職責

(一)搶險救災組(建議主要由工程部、中廚、保安部人員組成)

負責人:xxx

1、迅速集結人員和器材,搶救被埋壓人員;

2、及時運送重傷員和調配救災物資;

3、震後第一時間迅速關閉、切斷輸電、燃氣、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後滋生其它災害。

4、搶修供電、供水、供氣等管線和設備,迅速恢復供電、供水、供氣主要職責:組織指揮全院師生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包括搶救被壓埋人員;

5、保證通信聯絡設備的暢通,確保能夠隨時接受和發佈信息。

(二)醫療救護組(建議主要由市場部人員以及懂得醫務常識的員工組成)

負責人:xxx

1、準備充足的藥品,器械和設備;

2、根據領導小組命令,立即進行現場救護;

3、根據災情情況,部署救護力量,妥善安置重傷員。

(三)治安保衞組(建議主要由保安部人員組成)

負責人:xxx

1、加強單位內治安巡邏、檢查,採取有效措施確保中心安全穩定;

2、檢查各部門的安全措施和消防器材完好、可用情況;

3、地震災害發生後,做好重點要害部位的安全保衞工作;

4、維護治安,嚴防各種破壞活動;

5、督促有關部門採取有效的安全防範措施;

6、疏導中心交通。

(四)人員疏散組(建議主要由餐飲部、客房部人員組成)

地震應急預案 篇4

為了保證地震災害應急處置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切實保護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帶來的損失和社會影響,區地震局於20xx年制定出《xx區地震應急預案》,並於20xx年做了修訂。

一、應急預案體系基本情況。

由區地震局牽頭,制定出《xx區地震應急預案》,每年演練2—3次,主要是選擇中國小校,有時也與消防等單位聯合演練,首先進行防震減災科普宣傳講解,然後進行演練,最後對本次演練進行點評。聘請市地震局業務科室人員和淮北師大防震減災大學生志願者參加。

二、近年來推動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工作開展情況。

我們按照應急預案的`構成,不斷補充和完善,力求做到簡潔、全面、可具操作性,每次演練後進行點評和評估。由於去年區地震局申請建設了地震體驗中心,使中國小校師生全部進行體驗和演練。目前,各學校演練時間安排已排至2022年年底。

三、應急預案編制和管理工作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由於地震應急預案涉及面廣,所以協調機制十分重要,另外一些硬件設施完善,物資儲備情況等都是存在的問題。

四、加強應急預案編制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應急預案編制應根據實際情況,立足實戰,加大投入力度,認真落實各種硬件設施,同時及時進行修訂,使應急工作更科學、合理、一旦發生地震,發揮應有的作用。

地震應急預案 篇5

為保證幼教中心在地震發生前後快速、有序、高效地實施地震應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結合幼兒園工作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分部門負責,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分工協作,協調一致,服從全局,緊急處置,權責一致。

二、地震分類:

根據地震強度和其對造成的破壞或影響程度分為5類:一類: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簡稱特大破壞性地震),烈度達8度以上,相當於本市範圍內發生6.0級以上的地震,或距我市100千米範圍內發生的7.0級以上的地震。二類:嚴重破壞性地震,烈度達7-8度(含8度),相當於本市發生5.5-6.0級(含6.0級)地震,或距我市100千米範圍內發生6.5級以上的地震。三類:中等破壞性地震,烈度達6-7度(含7度),相當於本市轄區內發生5.0-5.5級(含5.5級)地震,或距我市100千米範圍發生6.0級以上的地震。四類:一般破壞性地震,烈度在6度以下,相當於本市轄區內發生4.5-5.0級(含5.0級)地震,或距我市100千米範圍內發生5.5級以上地震。五類:強有感地震,烈度在6度以下,相當於本市轄區內發生3.5-4.5級(含4.5級)地震,一般不會導致人員傷亡,但可能影響社會穩定。

幼兒園在實施地震應急工作中,須隨時將瞭解到的震情、災情向幼教科報告,並酌情提出救援請求。

三、應急機構組成及職責:成立搶險救災組、通訊組、交通組、醫護組等組織機構,下設組長及成員。分工負責,緊急處置。

1、搶險救災組:

組 長:李炳仁

副組長:烏日格 王建萍 康磊

組 員:

2、通訊組: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年級組長 班組長

3、交通組:

4、醫護組:

五、應急措施:

1、要沉着冷靜地面對地震,不能驚慌失措。

2、措施

(1)發生地震時,要先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要有序組織幼兒,成人要先保護幼兒。

(2)平時要教育幼兒地震中的逃生及自護基本方法,熟悉幾條逃生路線:

(3)教育幼兒不能慌張、哭鬧或隨意亂跑,要聽從成人的揮,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4)成人要學會如何保護好幼兒,如果在室外活動要把幼兒集中到操場中間空曠場地或集中在樹木周圍;如果在室內不要試圖跑出樓外,因為時間來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在桌、櫃等下面以及房間最小的房間,如洗手間、廁所等。也可以躲在桌、櫃等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牆角,並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窗下躲避。趴下時,頭靠嘴,用鼻子上方雙眼之間凹部枕在橫着的'雙臂上面,閉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如果是正在睡覺要叫醒幼兒並有序組織幼兒躲在牀底下或牆腳下。

(5)時刻與幼兒在一起,教育幼兒及給幼兒心理上的安慰。

六、震後應急行動方案

地震發生後如果能撤離要迅速組織教職工及幼兒撤離到安全地帶,並由通訊組織及時上報情況,房屋損壞及人員傷亡情況,同時搶險救護人員及醫護小組要實施救助工作。其它水、電等維護工作由幼教中心負責協調組織並做好師生思想工作,消除地震謠言。如果地震發生後不能訊速撤離或被困於室內、或被建築物擠壓千萬別灰心,堅持等待救援。

七、其它

1、要求各園園長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做到寧可千日無震,不可一日不防,切實把保護教職工及幼兒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地震發生後一定堅守崗位,認真履行職責,不得擅自脱崗玩忽職守。凡因不負責任,玩忽職守造成幼兒園財產和幼兒生命字全事故的,要追究其法律責任。對在搶險救災工作中做出突出項獻的要給予表彰獎勵。

2、幼兒園內必須堅決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要加強觀察,發現異常及時上報。

3、各幼兒園要做好疏散路線和有關避難安置場的等方面的準備工作。

4、各幼兒園在臨震應急期內停止上課。

地震應急預案 篇6

一、演練目的:

為了使學生了解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知識,掌握應對地震發生時採取的防護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帶來的'損失,從而提高學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

二、演練安排:

1、參加對象:全體師生

2、演練時間:週四上午10:10———10:30

3、地點:各班教室及操場

4、演練內容:

演練包括應急避震和疏散兩個內容。當地震發生時,先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後,再進行疏散,到預定地點集中,以防餘震發生。

5、警報信號:

應急避震和疏散以哨聲作為啟動信號。

防震警報訊號:連續長哨聲。代表發生地震,學生進行應急避震。

地震發生後,組織疏散的信號:兩個長哨聲。代表主震結束,學生進行疏散(距發生地震約2分鐘後)。

聽到哨聲及廣播後按預訂方案進行演練,全過程要求在6分鐘內完成。

地震警報解除訊號:鐘聲。

三、演練步驟:

演練活動基本程序:

1、防震減災知識教育(10分鐘)

主要講解地震常識、地震避險常識、自救互救常識、地震次生災害常識、應急疏散注意事項等。

2、地震避險(1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地震了”的口令,全體師生立即就近找到堅固的隱體避險。

3、應急疏散(3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緊急疏散”的口令,全體師生立即有序快速地到指定疏散集合地點。到指定地點後,全體師生應蹲下繼續做護頭動作。

4、演練總結(6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地震結束”的口令,各班集合學生,由總指揮總結。總指揮總結後,各班主任將學生有序帶回班級進行演練小結。

地震應急預案 篇7

一、啟動條件:

我市及周邊市縣發生破壞性地震或學校所在地受其他破壞性地震影響,立即啟動本預案。

二、地震應急機構:

成立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破壞性地震發生後或臨震地震預報發佈後,領導小組立即轉為“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部設在學校操場講台,組織領導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如下:

組長(總指揮):在場學校最高領導

副組長(副總指揮):其他在場校領導

組員:總務處、衞生(保健)室、保衞處、年級組長、班主任、體育老師等

三、處置程序:

地震發生時,一般伴有隆隆的地聲、地光及地面振動,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有幾秒到十幾秒的時間,此時要教育學生一定要沉着冷靜,不要恐懼慌亂,更不要無目地亂跑,必須在學校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開展應急避險。

(一)震時室內、外避險(就近避震)

聽到地震警報後,處於教學樓內的師生立即停止教學活動,教師告訴學生不要慌亂,並指揮學生將身體儘量縮成一團,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邊,靠外牆的'學生儘量往裏靠。

在操場或教學樓外其他地方的師生,應該到室外合適的地方(如:空曠場地或到疏散區)去躲避,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如圍牆、電線杆等)。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

(二)緊急疏散避險

等到主震結束後,為了防止有較大的餘震發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餘震。疏散路線要根據各自實際情況預先設定。集中地應選擇堅實、平坦的開闊地,在操場等。

有電時廣播發布疏散信號,停電時用喊話器或哨聲發佈疏散信號,全體師生聽到疏散的信號後,立即按預定的路線有秩序地進行疏散。

1、要有順序地疏散,從就近樓梯下樓,下樓時要走樓梯內彎,不準在樓梯或走廊內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指揮學生有秩序地疏散,學生和疏散人員要聽從指揮有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行動要迅速,但是應該排隊有秩序地前進,不要爭先恐後、慌亂奔跑。下樓梯時必須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轉移到指定位置。

4、疏散過程中,可以用書包、雙手等護頭,以防被砸傷。

5、疏散途中儘可能不要穿過建築物,要儘量避開建築物和電線。

6、全部學生撤離到操場後以班為單位按升旗儀式隊形排好隊後,各班班主任應立即清點人數並報給年級組長,由年級組長向組長(總指揮)報告。

四、次生災害的處理

震後次生災害主要是傷員和火災。學校若有傷員和發生火災啟動如下程序:

1、副組長迅速撥打120和119求助。

2、立即組織隊伍搶救傷員。止血、包紮、簡單處理創傷。骨折的傷員要固定傷口,不要輕易搬動。

3、學校義務消防隊立即集中,消防官兵未到之前,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儘量組織滅火,減少損失。

五、其他

1、進入防震緊急狀態後,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將根據上級的命令、指示,通過電話、口授、會議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

2、在抗震減災應急行動中,老師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順利落實。

地震應急預案 篇8

為保證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本預案所稱的地震應急,是指對破壞性和有重要影響的地震以及與地震有關、並影響社會穩定和減災效果的事件的緊急處置,主要包括以下幾類:破壞性地震(包括一般、嚴重和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應急、有感地震應急和臨震應急。一般破壞性地震或有感地震發生後,由區政府領導我區的地震應急工作;嚴重破壞性地震或造成特大損失的破壞性地震發生後,區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即轉為區抗震救災指揮部,負責組織、指揮災區地震應急工作,同時接受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的領導、指揮和協調。破壞性地震臨震的預報發佈後或破壞性地震發生後,區政府和有關街道辦事處立即自動按照本應急預案採取緊急措施。

一、一般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一般破壞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數量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指標低於嚴重破壞性地震)的地震。在我省內陸發生5.0≤ms≤6.0級地震,也視為一般破壞性地震。

一般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震災區和地震強烈波及區的各街道辦事處要迅速瞭解震情、災情,迅速報告區政府並抄送區地震局;宣佈災區進入震後應急;設立街道辦事處抗震救災機構,負責本街道辦事處地震應急工作。區地震局要負責地震速報、地震災害損失快速預評估、災情速報和震情趨勢判斷等工作,並及時上報區政府和市地震局;向區政府提出應急反應建議;實施本部門應急預案,組織應急工作;立即派出先遣現場工作隊伍,開展地震現場考察工作;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地震災害損失評估、社會宣傳等工作。區政府視災情對災區進行支援、慰問。

二、嚴重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嚴重破壞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員死亡200至1000人,直接經濟損失達到全省上年國內生產總值1—5%的地震。在我省內陸發生6.0≤ms≤7.0級的地震,也可視為嚴重破壞性地震。

嚴重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震災區和地震強烈波及區的各街道辦事處應立即採取應急行動,實施應急預案,並迅速向區政府報告;區政府迅速做出應急反應並報告市政府。

(一)街道辦事處的應急行動

有關街道辦事處迅速瞭解震情、災情,報區政府並抄送區地震局;成立街道辦事處抗震救災機構,負責本街道辦事處的地震應急工作,必要時向區政府請求實行特別管制措施。有關街道辦事處抗震救災機構要迅速組織進行人員搶救和工程搶險工作;組織對災區的救援。

(二)區政府的應急反應

1、區地震局及時向區委、區政府報告震情、災情,並抄送區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地震趨勢判定意見和應急工作建議。

2、區政府組成區抗震救災指揮部,召集區地震、經貿、發展計劃、民政、財政、公安、交通、衞生、建設、通信、人武、供電、物資等部門和單位通報震情、災情;宣佈災區進入震後應急期;派出區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協調區人武部迅速調集部隊參加搶險救災和組織有關部門對災區進行緊急救援。必要時,區政府決定採取交通管制和重災區特別管制等措施。

3、區政府視災情派工作組赴災區進行慰問,並協助市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做好應急工作。

4、根據災情和受災地區的`請求,區政府確定有關部門和單位對災區進行緊急支援。有關部門和單位必須按照區政府部署對災區進行緊急支援。

(1)人員搶救與工程搶險區人武部負責迅速調集部隊趕赴災區,搶救被壓埋人員和協助有關部門進行工程搶險,並在地震現場抗震救災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及時調整搶救和搶險隊伍。

(2)區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的主要職責

迅速瞭解、收集和彙總震情、災情、險情,向區抗震救災指揮部報告並報市政府;負責與區地震現場抗震救災指揮部和有關部門保持聯繫;貫徹落實區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決策和下達的任務;協調各部門開展地震應急工作;負責接待上級慰問團和地震現場工作團,處理諮詢等有關事宜。

(3)特大或嚴重破壞性地震發生後,區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應採取以下應急行動:

(4)地震發生2小時之內,召開區抗震救災指揮部基本成員單位緊急會議,通報震情、災情,研究部署地震應急工作,對地震應急工作實行集中領導。

(5)立即組織和啟動區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和地震現場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工作。

(6)向災區派出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及醫療救護隊,並採取相關有效措施防止疫情發生。

(7)迅速派出由區人武部、區政府辦公室、地震局、廣播電視局等單位組成的災情、險情調查小組,對地震災區的震中位置、地震烈度、震害損失等情況進行核實、報告,對災區房屋和橋樑、水庫、公路等重要工程及大型企業破壞情況進行調查、錄像,及時向區抗震救災指揮部報告,並提出搶險救災的重點和隊伍進入災區應迴避的路徑等建議。建議區抗震救災指揮部根據災情、險情的發展,不斷增派、調整搶險救災隊伍。

(8)迅速組成地震現場抗震救災指揮部先遣隊,趕赴重災區直接組織指揮抗震救災。先遣隊應包括區人武部、區政府辦公室、地震、公安、安全、民政、通信等部門和單位的負責同志及從事地震現場監測和通訊保障工作的人員與裝備。

(9)迅速彙總災情,在震後2小時內向區抗震救災指揮部及省、市抗震救災指揮部首次報告震情、災情、險情及已採取的搶險救災措施,及時提出請求緊急支援的項目和內容。

本預案實施後,xx年制定的《xx區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同時廢止。

地震應急預案 篇9

活動內容:

地震自救(健康)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説説、學學中瞭解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識。

2、情境遷移,進行地震自救演練。

活動重難點:

1、重點:能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圖片內容。

2、難點:認識、瞭解地震,學會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識。

活動準備:

1、幼兒安全繪本《地震自救》PPT圖片、相關地震自救的現實照片。

2、地震博士圖卡。

3、模擬地震的聲音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認識、瞭解地震:

1、師幼共同討論:“你們知道去年發生在中國的汶川大地震嗎”

2、PPT圖片1:老師帶來了一本關於地震的.書〈〈地震自救〉〉,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PPT圖片2、3:觀察圖片,説一説我們生活的地方有些什麼樣東西,它們是怎樣的

PPT圖片4、5:觀察圖片,説一説“某一天,在你居住的地方突然發生了地震-----”,我們的城市發生了什麼變化

3、這時候,你該怎麼辦,地震確實很可怕,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對策

二、學習地震自救基本常識:

1、 出示地震博士圖卡:“我是地震博士,下面我將向你介紹有關地震的各種知識,即使地震發生了,你也能從容應對。”

2、PPT圖片6:地震來了,屋子裏是怎樣的一副情形

(屋子怎麼了電燈怎麼了小朋友們怎麼了屋子裏會有些什麼聲音)

3、幼兒猜測:屋裏還會有些什麼東西

4、我們看一看屋裏的東西會發生什麼變化會發出怎樣的聲音

PPT圖片7:書架怎麼了書架上的書會怎麼樣

PPT圖片8:玻璃窗會怎麼樣發出什麼聲音

PPT圖片9:花瓶和擺放花瓶的架子會怎樣發出什麼聲音

PPT圖片10:抽屜又會發生怎樣奇怪的變化

5、PPT圖片11:嘎嗒、嘎嗒、哐當、哐當,萬一地震突然來襲,我們該怎麼 辦小朋友們的動作、姿勢是怎樣的他們用什麼東西保護自己的頭部請個別幼兒來學一學。

6、PPT圖片12:這幅圖上畫的是什麼,代表什麼意思地震結束後,我們要怎麼做

7、PPT圖片13、14、15、16、17、18、19、20:讓我們看一看生活中的小朋友們是怎麼在地震來臨時進行自救的。

三、地震自救演練:

1、介紹演練方法和要求:當你感覺到地震來臨時,請你用學到的自救方法跟老師一起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2、教師播放地震模擬音樂,幼兒就近尋找可以利用的物品用正確的姿勢保護頭部。

3、音樂結束,地震減弱,幼兒按教師口令轉移。

四、慶賀自救成功。

地震應急預案 篇10

為確保學校發生破壞性地震時,各項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應急機構組成

1、領導小組

學校防震減災工作在上級領導下組織實施。

組 長:王小鵬校長

副組長:劉瓊珍、胡素雲、楊曉霞組 員:朱虎善、王波、倪宏宇、賀紅梅、智濤、劉志鵬、王濤、吳開軍、呼延

總務處兼防震減災辦公室,校長室為指揮部,倪宏宇任聯絡員。

2、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破壞性地震及防震減災工作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地震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揮全系統防震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地震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抗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儲、落實飲食飲水,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險設備等物資落實,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破壞性地震發生後,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震減災工作,把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穩定。

二、臨時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後,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依法發佈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抗震工作。各有關組織隨時準備執行防震減災任務。

2、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築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室內大型活動。

3、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學物的管理,加強對鍋爐、供電輸電,機房機庫等設備、場所的防護,保證防震減災工作順利進行。

4、加強廣大師生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學生家長思想穩定工作。

5、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基層情況,全力維護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

6、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三、震後應急行動

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在本市範圍或鄰近地區發生破壞性地震後,學校行政人員立即趕赴學校,搶險救災隊伍必須在震後1小時內在本單位集結待命。

2、各領導小組在校長室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開始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築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燃氣,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後滋生其它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到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和歷史文物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迅速恢復正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4、迅速瞭解和掌握本系統受災情況,及時彙總上報。

四、其它

1、進入防震緊急狀態後,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將根據上級的命令、指示,通過電話,口授,會議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

2、在抗震減災應急行動中,各部門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落實。

3、本預案2021年5月份進行了修改,從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地震應急預案 篇11

我市地處山西地震帶南端,地質構造複雜,地震環境惡劣,多年來一直被國家列為地震重點防禦區和可能發生中強度地震值得注意的危險區。為做好地震的防預工作,保護我校師生的生命和學校財產不受損害,結合第十五個全國中國小生安全教育日確定的主題“加強疏散演練,確保學生平安”教育學生有序上下樓、文明把路行。進一步普及防震減災知識,堅決避免僥倖心理,開展疏散演練活動。特制定(實驗國小地震應急預案及保障方案)。

一、地震應急領導機構

地震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呂欽平

副組長:張水蓮米惠珍

成員:全體教師

地震應急速報小組:

(1)指揮組與向上級彙報組:校長及校委會

(2)疏散組:教導處

二、緊急疏散原則

指揮得力、謹慎從容、全體動員、保護師生、減少損失。

三、地震臨震應急反應

(一)緊急避震

1、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儘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教室。

2、在教室內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採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儘量小,躲到桌下或牆角,以保護身體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聽到第一聲鐘響,要迅速在課桌下抱頭或頂書包躲避。

3、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隻手用力抓緊桌腿或牀腿。在牆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後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枕頭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4、卧倒或蹲下時,也可以採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牆,兩隻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學,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口邊。

6、在教室外的同學,應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放在頭上,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築物和電線。

7、老師要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每個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現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二)緊急疏散:根據學校各年級所處位置及學生年齡特點,緊急疏散的具體要求是:

1、聽到哨聲後由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組織本班級學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鐘後沒有大反應,學校再次吹響哨聲,各班級應馬上按照學校規定的緊急疏散路線快速、有序地撤離教學樓。

2、撤離順序:前後樓各按預設好的路線撤離。

在撤離時給學生講清楚,地震時第一不能跳樓,第二不能一窩蜂似地往外擠,應在老師的帶領下,全班同學一起行動,把桌椅擺放得有利於避震;與外牆和窗户操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外牆倒塌或玻璃破碎時傷人;避開室內的懸掛物;留一定的通道,便於震時緊急撤離;把年小體弱或殘疾的同學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離的地方。震後有秩序的撤離。

要求:

1、做到不驚慌、採取就近避險。

2、必須按疏散線路疏散,下樓時各班成兩路縱隊下樓,以免碰撞、擁擠、踩傷。疏散時要按指定路線,不要擁擠。

3、遇到災情,千萬不要跳樓。

4、當堂教師負責指揮學生疏散,不得擅離崗位,有秩序將學生撤離到操常

5、樓梯口要有教師指揮。

樓梯口具體負責疏散教師:後勤組教師各班班主任、數學教師——負責自己班級。

6、疏散過程中,以雙手護頭或書包、書本護頭,以防被砸。

7、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後。

8、疏散途中不能穿過建築物,要儘量避開建築物和電線。

9、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後,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等到地震結束後,以班為單位集合,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並向校長報告。

到達集中地後,要蹲下,清點人數

(三)自救互救

疏散後,各工作小組履行自己的.職責,進行震後的自救工作。

(一)災情速報

災情速報對象:災情內容向學區主要領導彙報。震後,每天要進行零彙報。

(二)災情速報的內容包括:震感、人口傷亡、經濟損失、社會影響等情況。

(三)速報程序:

1、發生有感地震或破壞性地震後,在20分鐘內向教育局領導報告。

2、學校應急疏散領導小組立即啟動相應的地震應急預案,在1小時內瞭解下列情況:

(1)影響範圍:指地震造成有感程度和破壞範圍。

(2)人口影響:指人員傷亡情況。

(3)經濟影響:指地震對建(構)築物、重要設施、設備的損壞與破壞等情況,對學校財產的損失等。

3、地震災情的速報實行統一指揮、分級管理、專人負責和按程序速報的原則。

四、本實施細則依據於(國家地震應急預案),自預案啟動時同時實行,望各涉及人員及全體教師認真履行。

地震應急預案 篇12

為確保我校發生破壞性地震時,各項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市、區政府有關工作指示,結合我校工作實際,制訂本預案。

一、應急機構的組成

1、領導小組

我校防震減災工作在區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區教育系統防震減災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實施。無錫市亭隆實驗國小防震減災領導小組由校長李淑英同志任組長,學校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領導小組成員(名單附後)。學校總務處兼防震減災辦公室和指揮室,王章同志任聯絡員。

2、主要職責

⑴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防震減災工作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訂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⑵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校防震減災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防震減災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減災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⑶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儲,落實飲食飲水、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險設備等物資落實,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⑷在發生破壞性地震後,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防震減災工作,把地震所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⑸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全穩定。

二、防震減災的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指示或通知後,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依法發佈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防震減災工作。各有關組織隨時準備執行防震減災任務。

2、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築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室內大型活動。

3、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加強對供電輸電、機房機庫等重要設備、場所的'防護,保證防震減災的順利進行。

4、加強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家長思想穩定工作。

5、加強各類值班值勤工作,保持通訊順暢,及時掌握基層情況,全力維護正常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7、在上級的統一指揮下,迅速組織本校搶險救災。

⑴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築物內的所有人員轉移並送至安全地點。

⑵迅速關閉、切斷輸電、燃氣、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地震後滋生其它災害。

⑶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至附近救護站搶救。

⑷加強對重要設備和歷史文物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8、及時瞭解和掌握本系統受災情況,及時彙總上報。

三、其它

1、進入防震緊急狀態後,市、區指揮部將通過市、區各新聞媒介發佈各種命令、指示,區教育局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和地方政府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將通過文件、電話、教育局域網、口授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

2、在防震減災應急行動中,各部門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落實。

3、各部門應根據本預案,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切實落實各項組織措施。

地震應急預案 篇13

為確保發生破壞性地震時,我校各項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市政府有關工作指示和x市教育系統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應急結構的組成

1.領導小組

在校黨支部的領導下,負責校抗震救災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xx擔任組長(組長出現缺位,副組長補位)書記xx、副校長xx任副組長,副校長xx、xx、工會主席及各中層幹部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應急疏散組、搶險救災組、安全保衞組。學校辦公室兼應急辦公室及指揮部,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由校辦公室承擔。

2.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責任,加強對破壞性地震工作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破壞性地震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我校師生進行破壞性地震知識的教育,廣泛開展破壞性地震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破壞性地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認真搞好各項物質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儲、落實飲食飲水、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險設備等物資,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破壞性地震工作搶救,把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學校安全穩定。

(6)負責向上級彙報災情,必要時爭取外援。

3、校抗震救災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應急職責分工

組長:全面負責應急指揮工作,簽發有關災情、應急工作情況的上報或下達的文件,協調領導小組各成員開展搶險救災,向上級部門及有關部門彙報工作。

副組長:組織召開校抗震救災指揮部或領導小組工作會議;負責開展校抗震救災小組辦公室、安全保衞組、後勤保障包括緊急用車、物資、設備的協調等工作。負責校抗震救領導小組應急疏散組、搶險救災組的協調及組織開展應急疏散、搶險搜救、救護等自救互救工作。應急工作總結。

4、抗震救災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及職責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校辦公室主任、副主任、校團支部書記或副書記

職責:

(1)承擔草擬學校開展地震應急工作的報告、總結及上情下達,下情(災情)上報職責;

(2)承擔領導小組,在地震發生後提出具體的應急工作方案;

(3)協調各專業組之間的應急救援工作;

(4)制定和定期修定校地震應急預案、應急救援工作程序;

(5)負責宣傳報道,起草簡報,承擔領導小組的日常事務

(6)組織開展學校防震知識的宣傳、培訓,組織應急模擬演練。

(7)進行應急資金的調度及所需物資、裝備、設備、器材的供應;負責接待及其他後勤保障工作;

(8)安排應急期間的值班工作。

5、搶險救災組組成及職責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各科室非上課人員、後勤各場管理所人員及領導小組非其它組人員。

職責:

(1)負責組織搶險救災隊伍進行自救互救,搶救被埋壓人員;

(2)搶救重要財產、檔案等;

(3)開展或配合有關部門儘快恢復被破壞的供水、供電等設施;

(4)負責輕傷員救治、聯繫急救中心搶救重傷員;

(5)負責可能發生的火災預防和撲救。

6、應急疏散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所有班主任、上課教師、各年級班長

職責:

(1)破壞性地震或強有感地震發生時,具體負責師生就近避震,並組織有序、快速疏散;

(2)制定學校地震應急疏散平面圖和各年級疏散路線圖,包括設立緊急避難場所並設置標誌等。利用學校操場、綠地和空曠地帶,以方便疏散為原則,當地震發生時,誰上課誰負責組織學生就地避震並在震後有序疏散。

(3)組織開展師生避震、疏散、簡單救護演練。

(4)妥善安置受傷師、生,做好災情調查、統計、上報(指揮部)工作。

(5)妥善安排應急的生活必須食品(吃、穿、住、用)等工作。

7、安全保衞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門衞保安、學校安全員、招辦科員

職責:

(1)破壞性地震或強有感地震發生後,負責重點部門(部位)的安全保衞保護工作,避免哄搶和人為破壞。

(2)負責維護治安,協助開展傷員救治和火災等撲救工作。

二、破壞性地震應急行動

(一)震前應急準備

震前應急準備工作是在本預案頒佈後,當預報發佈後的緊急情況下完成的。

1、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地點及通訊方法:指揮部設在校辦公室,固定聯繫電話:xxxxx

2、指揮部辦公室(校辦公室)定期修定學校預案,並組織指揮部成員學習和熟悉預案,並適時組織演練;周密計劃和充分準備抗震救災設備、器材、裝備、工具等,並落實數量明確到人;校團支部經常組織學校廣播、宣傳欄開展防震科普知識宣傳。

3、疏散組要制定人員疏散方案,各疏散路線,疏散場地環境平面圖並在校辦公室備案;

4、搶險救災組熟悉預案,明確職責,尤其對水、電設施及火險等事件要經常開展訓練;負責搶險工具、器材、設備的落實;組織搶險救災組成員定期進行演練。

5、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強對重點部門、設施、線路的監控及巡視;

6、出現地震謠傳,校辦公室、團支部要及時平息地震謠傳或誤傳,開展防震科普知識培訓,提高師生識別地震謠傳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證學校安定。

(二)臨震應急反應

學校接到上級有關部門發佈的破壞性地震預報後,校領導主持召開應急會議,宣佈校區進入預報期,佈置防震工作,有關部門和人員應迅速進入臨震應急狀態,按本預案和各部門的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做好地震應急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學習和熟悉地震應急預案、應急工作程序,廣泛開展防震科普知識的培訓、避震及疏散演練,落實保障搶險救災設備、物資,檢查並排除水、火、電、電器設施和危險建築物安全隱患。

抗震救災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在校黨支部的領導下:

1、召開校防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工作會議,通報震情,部署緊急避險和搶險救災工作。

2、向上級抗震救災領導機構報告防震減災措施。

3、向學校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各組長宣佈有關抗震救災方面的規定。

4、掌握地震動態並隨時向上級抗震救災領導機構和校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各組長通報。

5、根據上級指揮機構發佈的地震動態宣佈臨震應急期的'起止時間,根據震情發展趨勢決定師生避震疏散時間及範圍。

6、檢查學校各部門、各應急救援專業小組的應急措施和防震減災準備工作的落實情況。

7、強化地震知識的宣傳教育,防止地震信息誤傳和謠傳,穩定秩序。

8、督促校重點部位和易發生次生災害的部位,採取緊急措施和特殊保護措施,檢查消防設施。

9、校抗震救災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報告掌握的各類災情信息(校辦公室為災情速報小組)。重大地震災害和特別重大地震災害情況可越級報告。

三、震後搶險救災

發生破壞性地震後,領導小組即刻轉為抗震救災指揮部,組織實施學校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進行,開展震後搶險救災工作。

1、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立即進入各自崗位履行各自職責。

2、指揮各部門按職責全力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3、根據災情,及時組織救援隊伍的任務,迅速開展自救互救;

4、建立避難場所,妥善安置受傷師生;

5、及時上報災情和搶險救災情況,接受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

6、必要時請求援助。

四、安全防護及救援行動

1、應急疏散組:具體制定師生疏散的方式、程序、行動的組織指揮方案;規定疏散的範圍、路線、避難場所和緊急情況下保護師生安全的必要防護措施。

2、搶險救災小組:協調組織開展前期校區內搜救工作;進行自救互救,搶救被埋壓人員;出現重大災情,請求上級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開展校區搜救救援行動;對震後破壞的供排水、電、校內路、基礎設施進行搶排險,儘快恢復學校基礎設施功能;協助公安、消防部隊撲滅火災和保護校內重點文檔資料、重要設施,請求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迅速請示調集部隊和組織師生員工搶救被埋人員並協助有關部門進行搶險。

3、醫療救護小組:協助衞生醫療救護部門開展校區疾病預防控制和水源監督、食品衞生監測工作。搶救被壓埋人員,協調醫藥管理部門迅速提供所需藥品、醫療器械。

4、安全保衞小組:維持治安。加強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衞工作,預防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維護校園秩序,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加強對學校公共財產、救濟物品集散點、重點實驗室的警戒。

五、獎勵和處罰:

(一)獎勵

為地震應急和搶險救災工作有效的開展,並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在破壞性地震應急活動中有下列事蹟之一的,由學校或上級主管部門及其防震減災主管部門給予表彰或獎勵:

1、保護國家、集體和公民財產和搶救人員有功的;

2、及時排除險情,防止災害擴大成績顯著的;

3、有其它特殊貢獻的。

(二)處罰

在地震應急和搶險救災的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它直接責任者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屬於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照治安管理條例的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1、不服從命令,拒不承擔地震應急任務的;

2、貪污、挪用、盜竊地震應急工作經費和物資的;

3、不及時掌握震情、災情、臨陣脱逃和玩忽職守的;

4、在臨震應急期或震後應急期哄搶集體和個人財產的;

5、阻礙抗震救災人員執行公務或進行破壞活動的;

6、不按照規定和實際情況報告災情的;

7、散發謠言,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破壞性地震應急工作;

8、有對破壞性地震應急工作造成危害的其他行為。

六、附則

(一)本預案自公佈之日起生效。

(二)本預案由學校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並負責解釋。

1、臨戰待命

接到上級指示後,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依法發佈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破壞性地震搶救工作。各有關部門隨時準備執行任務。

2、檢查現場

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築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室內大型活動。

3、重要、危險品管理

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

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管理,加強對電腦房、配電間、財務室、服裝間等重要設備、場所的防護,保證抗震工作的順利進行。

4、宣傳教育

加強對廣大師生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學生家長思想穩定工作。

5、掌握情況、維護秩序

加強各類值班、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情況,全力維護正常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

6、落實物資

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7、搶險救災

領導小組在上級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校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滯留在各種建築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供水系統和各種明火,防止滋生其他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到醫院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資的保護,加強校園值班,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8、彙總上報信息

迅速瞭解和掌握本校受災情況,及時上報。

七、其他

1、進入防震緊急狀態後,校指揮部根據上級發佈的命令,領導小組將通過文件、電話、口授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

2、在抗震減災行動中,各科室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落實。

3、科室應根據本預案,結合本部門實際情況,認真落實各項組織措施。

地震應急預案 篇14

一、總則

1.編制目的及依據

為保障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縣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我鎮實際,編制本預案。

2.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本鎮行政區域內發生地震事件或周邊地區地震對本鎮造成影響的地震事件的應對處置。

3.地震應急響應分級與啟動條件

3.1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

本鎮境內發生地震,或鄰近地區發生地震波及本鎮,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時,啟動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流程

3.2有感地震應急響應

本鎮境內發生有感地震,或鄰近地區發生地震本鎮有感時,啟動有感地震應急響應流程。

3.3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

當本鎮境內出現地震謠傳,並對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響時,啟動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流程。

二、組織機構

成立鎮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和指揮全鎮地震應急與救災工作。縣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成立後,鎮抗震救災先期處置工作結束。鎮抗震救災指揮部在縣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領導下,繼續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三、主要職責

(一)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

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鎮抗震救災指揮部立即啟動運作,召開指揮部會議,部署抗震救災任務,開展地震應急先期處置。主要工作職責如下:

1.災情收集與上報

分管民政的鎮領導負責災情收集與上報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尹曙亮、劉殿如等趕赴災區。

(1)開展人員傷亡數量、地震災區範圍、建構築物和基礎設施破壞程度等調查;

(2)開展地震宏觀異常現象、社會影響和地質災害等調查;

(3)每隔1小時通過電話或通訊軟件等向鎮指揮部報告一次。

2.搶險救災

鎮長或黨委副書記負責人員搶救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尹曙亮、劉殿如等趕赴災區各村(居)。

(1)組織救援人員搜索營救被困羣眾,發動基層幹部羣眾開展自救互救;

(2)配合上級救援隊伍開展搶救工作。

(3)嚴密監視災區火災、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等次生災害的'發生,出現異常情況時,應迅速上報,並組織搶救隊搶救人員和物資,防止次生災害的擴大蔓延。

3.傷員救治

分管醫療衞生的鎮領導負責傷員救治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孫剛、胡雪等趕赴鎮衞生院和震區醫療點。

(1)組織開展傷員救治工作,視情況需要,在人員傷亡集中的村(居)設置醫療救護點;

(2)醫療救護力量不足時,提出請求支援方案。

(3)加強衞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級衞生部門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等,實行重大傳染病和突發衞生事件每日報告制度。

4.治安維護

分管治安的鎮領導負責治安維護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石成喜、鄭標等,組織派出所公安民警和骨幹民兵分組行動。

(1)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做好震區社會秩序維護工作;

(2)根據應急處置需要,對現場及相關通道實行交通管制;

(3)做好黨政機關、水電設施、銀行等重點目標保護工作。

5.宣傳報道

分管宣傳的鎮領導負責,孫明軍、孫志宇等共同參加,做好震後的宣傳報道工作。

(1)通過各種手段動員全鎮力量,積極參與抗震救災工作;

(2)迅速與縣地震部門取得聯繫,瞭解震情及地震發展趨勢,按照上級統一口徑,及時向公眾發佈震情、災情等有關信息;

(3)做好輿情收集分析,每隔1小時通過電話或通訊軟件等向鄉(鎮)指揮部報告一次,如有負面輿情,立即報告;

(4)配合上級做好媒體接待和社會各界來訪工作。

6.綜合保障

鎮分管政工領導負責地震應急保障工作,李磊、邵坤等協助。

(1)做好全鎮應急人員的生活保障工作。

(2)做好上級救災人員接洽工作,協助安排辦公、食宿、嚮導等相關事宜。

(3)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災民轉移安置、物資發放等工作。

(二)有感地震應急響應

有感地震發生後,鎮黨委和政府主要職責是:

1.儘快收集震情、社情信息,上報縣政府;

2.加強防震減災知識宣傳,維護社會穩定;

3.協助地震部門開展地震科學考察等。

(三)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

當本轄區內或鄰鎮出現地震謠傳並對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響時,負責宣傳報道工作的人員迅速收集掌握謠傳範圍、內容等基本信息,上報縣政府及縣地震局,協助上級公安、宣傳、地震等部門做好謠言傳播來源調查和宣傳闢謠工作。

四、應急結束

地震災害的緊急處置工作完成,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後果基本消除,災區基本恢復正常社會秩序和生活秩序,上級抗震救災指揮部宣佈災區震後應急期結束時,我鎮地震應急結束。

五、其他事項

1.預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鎮黨委和政府按照有關規定發佈並報縣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為提高預案的科學性、時效性和可操作性,需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預案的更新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

2.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地震應急預案 篇15

一、總則

1、編制目的

為採取有效措施應對地鐵分公司地鐵工程施工期間,可能發生的地震災害事故和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抗震工作,高效的組織本標段防震、抗震工作的落實,積極、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搶險救護,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保障周邊人民生命安全,維護正常施工工作和社會穩定和諧,依據國務院、省、市及公司、地鐵指揮部有關抗震工作安排精神,結合工程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2、編制依據

本預案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及地鐵建設指揮部的相關資料和本標段實際情況編制。

3、工作原則

本標段實施預防為主,防禦和救助相結合的方式落實國家、省、市及地鐵建設指揮部關於防震、抗震工作的有關政策、方針。建立健全防震、抗震工作組織機構。做到分工細緻、責任明確、反應快速的開展地震防禦工作,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4、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預瀋陽地鐵二號線十五標段施工過程中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建築物破壞,危及公共安全的地震災害的應急救援。

二、地震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與職責

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成

項目部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領導指揮下,根據各部室管理職能,成立了相應能力的救援小組。

2、職責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

組長職責

負責本標段防震、抗震工作的全面管理和協調,負責本項目部應急預案的啟動實施與小組人員職責的落實,負責救援物資的統一調配,配合外部救援的合作。

副組長職責

協助組長開展防震、抗震工作。在組長不在場的情況下行使組長權力,協調處理相關工作,具體負責各自分工的工作,全面展開抗災自救和恢復生產正常進行。

抗震搶險組職責

地震發生後,負責現場的搶險、搶修,根據地震災害的實際情況,按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的指令,負責現場人員和物資的搶救,將事故的損失降到最小。

義務消防組職責

由於地震引發施工現場火災時,義務消防組應立即報警,在義務消防組組長的帶領下,迅速撲滅火災或盡最大能力控制火勢蔓延,為消防人員趕到現場贏得時間。

醫療救護組職責

負責地震災害現場的醫療救護工作。組織救護車輛及醫務人員、器材進入指定地點,組織現場搶救傷員,對事故中的輕傷人員、現場及時進行包紮救治,傷情嚴重的,專人負責送至附近醫院緊急搶救。

救援物資保障組職責

保證應急救援儲備物資數量充足,防止因救援儲備物資數量不足而影響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做到平時救援有清單,物資堆放進庫有登記,一旦發生火災能立即使用。

治安外協組職責

地震發生後,負責第一時間將災害情況上報地鐵指揮部,負責與外界的溝通聯繫,在公安部門到達之前,維持現場秩序,公安部門到達後,協助公安部門維護現場治安。積極疏散人員,避免地震餘波造成人員二次傷害。在現場周邊設置警戒線,封鎖現場,加強治安保衞工作。

三、應急處置程序

1、地震發生後,各相關人員必須在5分鐘之內向項目部防震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及相關上級部門報警,並在現場組織實施救援,同時各職能小組主要負責人必須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2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辦公室接到報告後,5分鐘之內將地震災害基本情況分別向分公司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副組長及其他成員報告。

3、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副組長及其他成員接到報告後,要在30分鐘內組織各自分工負責的救護人員、物資、設備等趕赴現場。組織協調抗震搶險和處理工作。

4、地震災害報告內容:發生地震的單位及時間、地點;地震的簡要情況、有無人員傷亡和人數及經濟損失;洪災搶救處理的情況和採取的措施;是否需要上級救援隊伍及其他相關事宜。

5、所有抗震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電話要保持24小時開機,保證通訊暢通。

四、應急救援措施

1、地震事故發生後,項目部所轄的各部室人員、民工隊負責人要立即指揮啟動本應急救援預案,積極採取應急救護措施,防止災害擴大。

2、地震災害發生地的負責人到達現場後,應正確履行職責,按照應急救援預案,採取緊急措施搶救人員、物資和設備。

3、項目部抗震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立即按照地震災害的類別,根據抗震工作程序和涉及範圍的情況,統一協調指揮,緊急調動各類搶險隊伍參加救助搶險,必要時請求有關外部力量到場支援。

4、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各負責人要按照現場指揮的要求,緊急調集相應的物資、設備、人員實施應急救援或搶險。

5、事故發生地遇有動力電、煤氣等危險源,應立即切斷,迅速恢復被損壞的道路、水、電等設施,保證應急救護工作順利展開,防止二次事故災害的發生。

6、安全保衞組進入地震災害現場5分鐘之內,要做好現場的交通維護、疏導和人員的疏散工作,預防和防止各種破壞活動,維護好治安。對肇事者和相關責任人員要採取監控措施,防止逃逸。

7、醫護救護組在接到地震災害事故報告後,要迅速趕赴現場,調集醫護人員和車輛,負責將傷員送到指定醫院實施搶救。

8、物資設備保障組要根據現場指揮的命令,保證應急救護物資及時運輸到位。

9、其他相關人員也應根據現場指揮的命令,積極配合做好救援工作。

10、在搶險救災過程中,緊急調用的設備、物資、人員及佔用場地等,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攔或拒絕。搶險救災工作結束後,應給予合理補償。

五、本預案自即日起開始實行。

附件:

1、地鐵應急指揮中心成員名單及聯繫方式

2、項目部應急救援機構成員名單及聯繫方式

3、施工現場應急救援物資表

4、項目部施工人員應急撤離線路圖

5、外部救援單位及有關部門聯繫方式

地震應急預案 篇16

為切實提高廣大師生的避震意識,真正掌握避震和疏散安全知識,增強自救互救能力,我校響應“512”防災減災日舉行避震逃生大演習。

一、組織領導: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演習前準備時間:

2月25日

三、演習前準備內容:

1、陳方白老師指定疏散演習的方案、疏散線路圖。向各位老師講解疏散線路圖,災害來臨疏散時的各類常識。

2、綜合實踐老師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讓學生們全面瞭解防震減災逃生常識。

3、各班主任組織學生熟悉疏散線路圖,向學生講解正確的逃離姿勢等地震疏散時的各類常識。

4、防震減災常識:

(1)地震知識

(2)大震的預警現象和時間

(3)做好防震準備

(4)避震要點(可參考順子的博客,做好家庭防震準備)

(5)地震災難後的衞生防疫工作

5、演習具體分工:

演習總指揮:

演習總協調:

南幢樓四樓總協調:

南幢樓三樓總協調:

南幢樓二樓總協調:

南幢樓一樓總協調:

北幢樓二樓總協調:

北幢樓一樓總協調:

西面簡易房總協調:

北面簡易房總協調:

各樓梯協調員:當發生災害時,離各條樓梯最近辦公室的每位老師

演習操場指揮(總協調):

四、學校演習時間:

20xx年2月26日(以聽到指揮聲和鑼鼓聲為準。)

五、參加演習人員:

全校師生

六、演習地點:

北幢教學樓、南幢教學樓、西面簡易房、北面簡易房、學校操場。

七、演習過程:

第一個演習環節:避震演練

陳方白老師發令指揮:“全體師生請注意,現在發生地震,請大家沉着鎮定,聽從指揮;請門衞()馬上關閉電源,同時立刻躲避到課桌下面。”

1、在教室裏的老師,聽到信號馬上將包把頭部蓋住。指揮學生躲避,然後自己再尋找地方躲避。

2、在辦公室老師,立刻躲避到桌子下面。

3、在室外老師,立刻尋找躲避點躲避。

第二個演習環節:疏散演習

1、地震暫時過去,可能會有餘震,在教室內的老師提醒大家不要驚慌。

2、鑼鼓聲響起(查玉林負責繞學校邊跑邊敲鑼),在教室內的.班主任或任課教師,馬上組織學生有秩序地向操場疏散。

3、師生按照緊急撤離線路安靜、迅速、有序的從教室或辦公室撤離。教室裏:學生拿書包將自己頭部蓋住。老師拿包蓋住自己的頭部。老師在隊伍前面帶隊,指導本班學生安全撤離教室。他們一律採用靠右碎步小跑撤離,沒有上課在辦公室內的老師到離自己最近的各個樓梯疏散口指揮學生安全撤離。在走廊或樓梯左側還留有通道可供救援人員通行。師生們迅速從教學樓疏散到操場集中。

4、學生到操場後立刻到達操場固定位置(平常晨會的位置)站好,用書包保護頭部。

5、衞生老師徐曉偉老師馬上帶好藥箱到操場,站到國旗杆邊上。

6、各班班主任清點人數。如全體撤離至操場的不用上報,如還有學生未撤離之操場的上報陳碎媛校長處。

7、陳校長彙報:鄒校長,六(1)班原有46人,其他學生已經全部撤離。但是其中一位學生沒有逃出來,不知在哪裏?請救援。

8、另一個六年級學生還沒有出來,不知道在哪裏,請救援。

9、消防員(老師飾演):知道了。我們馬上行動。

10、通過廣播穩定被困學生情緒。陳方白老師:樓上被困的同學請注意,請你不要盲目亂跑,要保持鎮定,儘量通過各種方法讓我們看到你,等待救援,消防員叔叔馬上就到。

11、六年級的被困學生站在走廊或教室窗口揮動紅領巾向外呼救,等待救援。

八、預計演習時間:

約需3分鐘。

九、演習經過

由老師負責照相。

十、演習全部詳細情況

在認真分析總結的基礎上通過校園廣播向全校師生宣傳。

此預案要求全體人員共同遵照執行,並積極行動起來,努力創建一個安全、舒適、健康、向上的學習環境。

地震應急預案 篇17

為了更好地貫徹“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防汛方針,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強化生命第一的意識,做到早部署,早防範,切實做好汛期安全工作,結合我園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成立幼兒園防汛搶險領導小組及職責:

1、防汛搶險領導小組:

組 長:xx

副組長:x

組 員:xx

2、防汛搶險領導小組工作職責:

總指揮:xx(組織全園教職工,按各自的職責進行疏導幼兒)

廣播組:xx(撥打報警電話,向上級及時通報險情)

疏散引導:xx(幫助各班班主任把幼兒帶到安全部位,讓各班班主任清點人數並上報)

警戒救護組:xx(負責聯絡工作並組織受傷人員救治工作)

各班負責人:班主任及帶班教師分別負責幼兒從各個安全出口迅速撤離。

二、幼兒園防汛工作預案:

1、加強對全園師生防汛知識的宣傳教育,通過專題會議、宣傳展板等多種形式,把防汛知識傳達給每位師生,提高全園師生的防範災害能力。

2、加強檢查和防範工作,經常保持校園交通、排水設施暢通,對校園內容易滑坡的地方逐點檢查,特別要嚴禁車輛停放在幼兒園門前。對幼兒園園舍牆體、屋面、門窗、電器等定期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及時整改,防止安全事故發生。

3、密切注意幼兒園園舍安全,定期進行安全檢查,預防幼兒園整體滑坡,發現安全隱患,立即將師生遷移,並及時上報教育主管部門。

4、汛期堅持領導值班和報告制度,幼兒園負責人的手機和值班電話全天開機,確保通信暢通。有異常情況及時向上級彙報。一旦發生險情和意外情況,採取果斷措施及時處理,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5、幼兒園要組織搶險小組待命,對幼兒園門前台階架空層下保健室、圖書室、科學發現室的設備做好轉移準備。發現異常,馬上整改,堅決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6、切實加強預防管理,嚴防幼兒園重大災情發生。若因人力不可抗拒發生事故,負責人和現場人員及時採取有效的自救措施,同時報告上級有關部門,把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疏散時注意事項:

1、根據現場的實情,優先選擇最佳疏散線路。

2、全園教職工迅速到位,通過廣播對被困人員的`情緒做好組織和引導疏散工作,維護好疏散秩序,防止擁擠踏傷。

3、要清點人數,對救出的人員進行清點,看是否全部救出。

4、災情嚴重的情況下要組織幼兒按原有疏散路線向高的地方轉移,集中等候救援。

5、幼兒年齡小自理能力差,加強教師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加強自身的安全措施和應急能力。在需要時要有勇於獻身的精神。

地震應急預案 篇18

一、總則

1.編制目的及依據

為保障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縣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我鎮實際,編制本預案。

2.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本鎮行政區域內發生地震事件或周邊地區地震對本鎮造成影響的地震事件的應對處置。

3.地震應急響應分級與啟動條件

3.1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

本鎮境內發生地震,或鄰近地區發生地震波及本鎮,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時,啟動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流程。

3.2有感地震應急響應

本鎮境內發生有感地震,或鄰近地區發生地震本鎮有感時,啟動有感地震應急響應流程。

3.3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

當本鎮境內出現地震謠傳,並對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響時,啟動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流程。

二、組織機構

成立鎮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和指揮全鎮地震應急與救災工作。縣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成立後,鎮抗震救災先期處置工作結束。鎮抗震救災指揮部在縣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領導下,繼續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三、主要職責

(一)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

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鎮抗震救災指揮部立即啟動運作,召開指揮部會議,部署抗震救災任務,開展地震應急先期處置。主要工作職責如下:

1.災情收集與上報

分管民政的鎮領導負責災情收集與上報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尹曙亮、劉殿如等趕赴災區。

(1)開展人員傷亡數量、地震災區範圍、建構築物和基礎設施破壞程度等調查;

(2)開展地震宏觀異常現象、社會影響和地質災害等調查;

(3)每隔1小時通過電話或通訊軟件等向鎮指揮部報告一次。

2.搶險救災

鎮長或黨委副書記負責人員搶救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尹曙亮、劉殿如等趕赴災區各村(居)。

(1)組織救援人員搜索營救被困羣眾,發動基層幹部羣眾開展自救互救;

(2)配合上級救援隊伍開展搶救工作。

(3)嚴密監視災區火災、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等次生災害的發生,出現異常情況時,應迅速上報,並組織搶救隊搶救人員和物資,防止次生災害的'擴大蔓延。

3.傷員救治

分管醫療衞生的鎮領導負責傷員救治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孫剛、胡雪等趕赴鎮衞生院和震區醫療點。

(1)組織開展傷員救治工作,視情況需要,在人員傷亡集中的村(居)設置醫療救護點;

(2)醫療救護力量不足時,提出請求支援方案。

(3)加強衞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級衞生部門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等,實行重大傳染病和突發衞生事件每日報告制度。

4.治安維護

分管治安的鎮領導負責治安維護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石成喜、鄭標等,組織派出所公安民警和骨幹民兵分組行動。

(1)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做好震區社會秩序維護工作;

(2)根據應急處置需要,對現場及相關通道實行交通管制;

(3)做好黨政機關、水電設施、銀行等重點目標保護工作。

5.宣傳報道

分管宣傳的鎮領導負責,孫明軍、孫志宇等共同參加,做好震後的宣傳報道工作。

(1)通過各種手段動員全鎮力量,積極參與抗震救災工作;

(2)迅速與縣地震部門取得聯繫,瞭解震情及地震發展趨勢,按照上級統一口徑,及時向公眾發佈震情、災情等有關信息;

(3)做好輿情收集分析,每隔1小時通過電話或通訊軟件等向鄉(鎮)指揮部報告一次,如有負面輿情,立即報告;

(4)配合上級做好媒體接待和社會各界來訪工作。

6.綜合保障

鎮分管政工領導負責地震應急保障工作,李磊、邵坤等協助。

(1)做好全鎮應急人員的生活保障工作。

(2)做好上級救災人員接洽工作,協助安排辦公、食宿、嚮導等相關事宜。

(3)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災民轉移安置、物資發放等工作。

(二)有感地震應急響應

有感地震發生後,鎮黨委和政府主要職責是:

1.儘快收集震情、社情信息,上報縣政府;

2.加強防震減災知識宣傳,維護社會穩定;

3.協助地震部門開展地震科學考察等。

(三)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

當本轄區內或鄰鎮出現地震謠傳並對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響時,負責宣傳報道工作的人員迅速收集掌握謠傳範圍、內容等基本信息,上報縣政府及縣地震局,協助上級公安、宣傳、地震等部門做好謠言傳播來源調查和宣傳闢謠工作。

四、應急結束

地震災害的緊急處置工作完成,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後果基本消除,災區基本恢復正常社會秩序和生活秩序,上級抗震救災指揮部宣佈災區震後應急期結束時,我鎮地震應急結束。

五、其他事項

1.預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鎮黨委和政府按照有關規定發佈並報縣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為提高預案的科學性、時效性和可操作性,需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預案的更新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

2.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地震應急預案 篇19

為保證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的進行,迅速全面地做好各項抗震救災準備,以及在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高效、有序地開展應急自救工作,以最快速度恢復醫療工作正常開展,最大限度減少地震災害,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根據《國家地震應急預案》等,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一、組職機構及職責

(一)、醫院地震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院長、黨委書記

副組長:院領導班子其他成員

成員:各科室主任、護士長

(二)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召開小組會議,通報震情,部署防震減災和搶險救災工作。

2、負責保持與上級部門和地方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的聯絡。

掌握地震動態,隨時向上級部門報告災情動態和防震減災措施。

3、根據上級指示宣佈臨震應急期的起止時間,並根據災情發展趨勢,決定院內羣眾避震時間和範圍。

4、檢查各科室應急反應措施的落實情況。

5、強化地震應急減災知識教育,引導輿論,防止地震謠傳,穩定秩序,組織全院做好地震應急期的各項準備工作。

6、組織醫院職工迅速做好防震準備,以及病人的疏散、安置工作和搶救傷員工作。

7、組織震災損失調查和快速評估、瞭解、彙報各科室應急工作情況。

白天聯繫醫院辦公室電話:

夜間直接撥打院總值班電話:

(三)其它應急工作小組:

1、醫療救護和衞生防疫小組,由醫務處、防疫科牽頭組成。負責開展住院患者及震後傷員的醫療救護和衞生防疫工作,並配合治安保衞小組做好人員疏散。

2、治安保衞、消防小組,由安保處牽頭組成。負責消防器材集中管理及調配、維護院內秩序等,並牽頭組織人員疏散和搶救被埋壓人員工作。

3、能源供應保障小組,由後勤處牽頭組成。負責啟動應急供電或照明設備、關閉供氣總開關、搶修院內供電供水系統。

4、物資供應小組,由後勤處牽頭組成。負責抗震救災物資的儲備、收集、調配。

5、交通運輸小組,由辦公室牽頭組成。負責調配救護車等醫院車輛。保障病人的轉運、分流。

6、通訊保障小組,由辦公室牽頭組成。負責院內各種通訊設備聯絡通暢。

7、保衞現金小組,由財務科牽頭組成。負責財務部門現金保護。

各小組組長分別由相關科室負責人擔任。

二、震後應急對策

(一)應急指揮。地震發生後,防震抗災小組及其成員立即進入指揮一線,瞭解震情和災情,啟動抗震救災指揮系統,以及醫院突發事件、災害事故應急預案。各工作小組立即進入各自崗位,啟動應急方案,完成各自任務。醫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立即召集會議,部署、協調和開展相應的應急救援和救護工作。落實參加醫療救護工作的人員,開展現場急救、傷員護送工作。立即優先確定指揮部專用車輛,保證用車。並根據需要隨時增加交通車輛。保持醫院與上級部門及地方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的通信聯繫,向有關部門瞭解地震震級、發生時間和震中位置、震情趨勢等情況。保證24小時通信暢通。組建專家組並立即開展救助活動,確定救治方案,負責諮詢建議、技術指導等。

(二)人員疏散、轉移。按照疏散路線,組織醫務人員和患者疏散和轉移。對於能夠自主行動的患者,要求按確定的路線疏散、轉移,必要時還要幫助其他患者的疏散、轉移。對於不能自主行動或者由於病情嚴重不能移動的患者,分別按應急預案和病區人員疏散、轉移方案規定要求,由醫務人員負責疏散、轉移。在疏散、轉移時,應採取必要的防護、救護措施。醫院樓前停車場為人員疏散後的集中區域。

(三)搶救和搶險。醫務人員應立即對需要救治的傷病員組織現場搶救,並幫助其迅速脱離危險環境。在專業搶險隊伍和人員未到之前,在疏散、轉移人員和搶救傷病員的同時,組織人員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控制被壓埋人員險情。(四)檢傷分類。醫院要明確劃分危險區域、安全區域和搶救區域。發生地震災害後,將疏散、轉移出的患者安置在搶救區域,其他人員安置在安全區域。醫院急救人員對搶救區域的傷病員立即組織搶救,並安排專業人員對傷病員進行檢傷分類,即按輕、重、危重、死亡分類,分別以不同顏色的傷病員卡做出標誌,置於傷病員的明顯部位,便於醫療救護人員辨認並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五)救治與病員安置。醫院急救人員以及其它醫療救治力量,對檢傷分類的傷病員立即進行後續救治工作。醫院根據上級部門及地方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安排,及時分流病人到安置醫療機構或安置區域,或接收並救治其他醫療機構轉送的傷病員

(六)信息收集、反饋。醫院在開展救援工作的同時,立即將傷病員數量、分流情況、救治情況、救援力量以及本醫院建築物倒塌、震災損失的初步估計等情況報告當地衞生行政部門。

(七)應急響應終止。傷病員在醫院得到救治,醫療衞生救援及防疫工作完成後,經當地抗震救災指揮機構批准,可宣佈地震應急響應終止。

三、地震應急及人員疏散注意事項:

(一)地震時,做到不要驚慌,千萬不要跳樓,先採取就近避險,可選擇桌下、牀下、大櫥櫃旁、堅實的牆邊或洗手間,蹲下並護住頭部;

(二)強震波一過即按疏散線路撤離,下樓時儘量成一路縱隊(體弱、病重的除外)留一定的樓道,便於樓上人員撤離,以避免碰撞、擁擠、踩傷;

(三)醫務人員如遇災情,必須在崗,協助科主任、護士長及時疏散病人,不要驚慌,做好安撫和宣傳工作。在患者及家屬撤離後,就近樓梯成一路縱隊下樓,不要擁擠,避免受傷,並集中到各科室集合地點,負責保護患者及其家屬的安全,儘量不延誤危重病人的救護,並注意安全;

(四)工作日白天發生地震時,各科室科主任、護士長負責指揮醫務人員組織患者及其家屬疏散,不得擅離崗位,要有秩序地將人員帶到安全區域。醫技科室和門診科室由相關負責人組織科室人員幫助疏散就診病人;

地震應急預案 篇20

一、總則

(一)為提高抗震救災工作和地震應急反應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保護公司員工生命及財產安全,迅速、高效、有序地開展地震應急工作,制定本預案。

(二)破壞性地震發生後,本預案為公司地震應急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組織原則。公司有關部門要配合本預案做好相應的應急措施。

(三)破壞性地震分為四類:

1、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是指人員死亡數超過100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本市上年國內生產總值5%以上的地震。區域範圍內發生7.0級以上地震,也可視為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

2、嚴重破壞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員死亡20-100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本市上年國內生產總值1%-5%的地震。行政區域範圍內發生大於6.5級、小於7.0級的地震也可視為嚴重破壞性地震。

3、中等破壞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員死亡20人以下,直接經濟損失超過本市上年國內生產總值0.1%-1%的地震。行政區域範圍內發生大於6.0級、小於6.5級地震,也可視為中等破壞性地震。

4、一般破壞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數量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指標低於中等破壞性地震)的地震。

(四)發生破壞性地震時,公司要按統一領導、部門分工、綜合協調、快速高效的.原則開展地震救援工作。

(五)在本公司範圍內發生破壞性地震後,啟動本預案。

二、地震應急機構及其職責

(一)本公司發生破壞性地震後,公司領導班子自動轉為公司抗震救災指揮部。

(二)公司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

總 指 揮:張忠生

副總指揮:何傳福、陳建國、沈志萬

成員:段勇、徐日俊、樑振華、符煜暉、史森森、嚴明

職責:迅速瞭解、收集和彙總震情、災情,及時向市防震減災工作主管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負責和上級有關部門應急機構保持聯繫,協調其它地震應急工作組的工作;配合市次生災害防禦組開展工作。對易於發生次生災害的設施,制定緊急處置或防禦預案,並加強監控;發生災害時,迅速消除危害;負責處理公司指揮部的日常事務;辦理市抗震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應急反應

本公司發生破壞性地震後,公司要迅速瞭解震情、災情,按以下要求作出應急反應:

(一)總經理領導本公司的地震應急工作;

(二)組成公司抗震救災指揮部,組織、指揮公司地震應急工作;

(三)向縣防震減災工作主管部門報告震情、災情;

(四)向縣防震減災工作主管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本公司採取的應急行動;

(五)根據震情、災情,積極執行縣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搶險救災工作部署,進一步開展救援工作;

(六)向縣防震減災工作主管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救災工作。

四、臨震應急反應

(一)縣人民政府發佈破壞性地震預報後,公司即可宣佈本公司進入臨震應急期。

(二)臨震應急期一般為10天;必要時,可再延長10天。

(三)臨震應急反應主要包括:

1、配合縣地震部門加強震情監視,及時向縣地震部門報告震情變化。

2、檢查公司建築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圍工程設施情況,發佈避震通知,必要時組織避震疏散。

3、組織對工程設施(或次生災害源)採取緊急措施。

4、檢查搶險救災的準備工作。

五、其他事項

本預案適用於發佈破壞性地震預報後或發生破壞性地震後的應急階段。

地震應急預案 篇21

一、編制依據

我市是國務院確定的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依據《瀋陽市地震應急預案》和《瀋陽市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本預案。

二、工作原則

1、實行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建立健全統一協調、分級管理、職責明確、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地震災害預警機制。

2、學校防震抗震工作,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按照隸屬關係管理的原則,在市、區、縣(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指導下開展本單位工作。

3、 本預案為我市中國小校地震應急組織搶險救災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組織原則。

4、本預案適用於有感地震事件、破壞性地震預報和發生破壞性地震後的應急階段。搶險救災工作已進行部署並開展後,經市政府批准,本預案即實施完畢。

三、地震預警級別

地震預警級別是綜合震情的緊迫程度和嚴重程度兩個方面作出分級。

1、地震預警級別:

(1)藍色預警級別(Ⅳ級)未來五年或稍長時間內可能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

(2)黃色預警(Ⅲ級)未來一年或稍長時間內可能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

(3)橙色預警(Ⅱ級)對3個月內將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

(4)紅色預警(Ⅰ級)對10日內將要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

2、依據地震的嚴重程度,分為4級:

發生在人口較密集地區5.0—6.0級地震(Ⅳ級),可初判為一般地震災害。6.0—6.5級地震(Ⅲ級),可初判為較大地震災害。6.5—7.0級地震(Ⅱ級),可初判為重大地震災害。發生7級以上地震(Ⅰ級)可初判為特別重大地震災害。

四、地震預報的發佈

1、地震預報以省政府發佈的為準。地震重點危險區劃分和地震預報由省政府發佈,新聞媒體刊登或者播發地震預報消息。

2、省政府對我市發佈地震短期預報後,若發現明顯臨震異常,在緊急情況下,市政府可以發佈48小時之內的預報。

3、預警解除由省政府發佈。

五、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

我市境內發生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地震災害後,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地震應急與救災工作。市抗震救災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和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

1、市教育行政部門指揮體系:

市教育局設學校防震抗震工作領導小組,

(1)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組長:市教育局主管副局長。

領導小組副組長:各區、縣(市)教育局主管局長。

成員單位:市教育局辦公室、安全處、基礎教育處、職成處、財務審計處、發展規劃處、高教處、體衞藝處。

領導小組成員職責: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積極開展學校防震抗震應急救災及宣傳教育工作。傳達上級有關工作部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市學校的防震抗震工作。彙報防震抗震救災工作情況。

成員分工職責:

祕書組:辦公室。

職責:負責協助其他成員單位工作,彙總綜合情況,編寫震情通報,與地震局溝通信息。

保障組:財務審計處、發展規劃處。

職責:調配、籌集救災經費,編制防震抗震工作計劃。

醫療救助組:體衞藝處。

職責:按照有關部門要求做好控制疫情和防止傳染病流行,指導學校衞生管理工作。

安全協調組:安全處。

職責:配合有關部門指導、檢查學校開展防震抗震情況和治安、救災物資和學校重要部門保衞等工作。

安全教育組:基礎教育處、職成處、高教處。

配合有關部門指導、督促學校開展防震抗震教育工作。

六、應急響應

1、按照地震災害事件的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4級劃分,地震災害事件的應急響應也相應地劃分為Ⅰ級響應、Ⅱ級響應、Ⅲ級響應、Ⅳ級響應。

上級發佈紅色(Ⅰ級)、橙色(Ⅱ級)預警,市教育局、各區縣(市)教育局防震抗震領導小組,需服從市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委員會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地震應急工作。市教育局負責協調全市學校防震抗震工作,並作出如下應急反應:

(1)市教育局主管副局長立即召開區、縣(市)教育局主管局長防震抗震工作領導小組會議,通報傳達上級有關精神,按照上級有關要求部署全市學校防震抗震工作。

(2)向市裏有關部門報告學校的抗震防震準備情況。

(3)學校防震抗震應急領導小組,在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下,做好本學校防震抗震工作和支援災區搶險救災準備工作。

(4)學校組織全校師生進行應急疏散演練和地震發生後自救、互救演練,並做好隨時停課的準備。

(5)部署學校積極開展對師生防震、抗震知識宣傳教育,克服恐慌心理,不聽信小道消息;

(6)停用沒有抗震設施的建築物。

2、上級發佈黃色(Ⅲ級)、藍色(Ⅳ級)預警,學校按照隸屬關係,在市防震抗震領導小組統一部署下,防震抗震工作應急與救災工作進入準備階段。

並做出應急反應:

(1)防震抗震領導小組開始工作.

(2)主管副局長傳達上級有關地震震情通報。

(3)按照有關部門要求統一佈置各學校抗震救災準備工作。

(4)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報告防震抗震工作準備情況。

(5)學校編制防震抗震應急疏散、震後自救、互救工作應急預案,做好師生防震抗震宣傳工作。

(6)對沒有抗震設防的建築物做到底數清楚,隨時做好停用準備工作。

七、震後恢復教學工作程序

(1)主管副局長召開領導小組會議,部署學校救災工作;

(2)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協助社會各界完成救災工作。

(3)保持與地震局的聯繫,瞭解震情發展情況。

(4)成員單位根據分工核實、統計、彙總並上報受災情況。

(5)根據學校受災情況組織學校對口支援,使受災學校儘快復課。

八、相關責任追究和處理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屬於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不按照預案規定製定本單位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的';

(2)不按照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的規定和抗震救災指揮部的要求實施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的;

(3)違抗抗震救災指揮部命令,拒不承擔地震應急任務的;

(4)阻撓抗震救災指揮部緊急調用物資、人員或者佔用場地的;

(5)在臨震應急期或者震後應急期不堅守崗位,不及時掌握震情、災情、臨陣脱逃或者玩忽職守的;

(6)阻礙抗震救災人員執行職務或者進行破壞活動的;

(7)不按照規定和實際情況報告災情的;

(8)散佈謠言,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破壞性地震應急工作的。

地震應急預案 篇22

一、指導思想:

為了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不斷增強廣大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提高全校廣大師生的突發地震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安全、有序、迅速地實施防震應急疏散,增強普及抗震安全知識,提高抗震自救能力,最大限度減輕突發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特制定本方案。

二、防震演練領導小組:

組長:副組長:成員:

三、演練目的: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掌握抗震安全逃生技能,增強師生突發地震災害自護、自救、互救能力。

四、演練安排:

1、演練時間:教學樓:不定時學生宿舍:不定時夜間:不定時

2、演練對象:全體師生

3、演練內容:

(1)防震演練

(2)疏散演練

五、演練要求:

1、保持鎮靜,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範,嚴禁推拉、衝撞、擁擠。

3、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迅速、有序、安全地進行疏散,併到指定地點集合。

4、安全領導小組人員和全體教師各司其職,圓滿完成本次疏散演練。

5、要求師生在最短的時間裏(不超過1分鐘)到達指定地點。

六、演練準備:

1、演練前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集中宣傳活動,為師生舉辦以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為主的地震科普知識講座。

2、演練前召開教師動員大會,明確此次地震應急演練的`任務和注意事項。

3、演練前班主任動員,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個班級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並非真正的地震應急和疏散,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4、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5、防震減災演練領導小組制定相關措施,明確職責,確保演練順利進行。

七、演練程序:

1、啟動程序

總指揮在學校廣播系統中宣佈:老師們,全體同學們,體育中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馬上開始,請大家做好準備,各就各位。

(1)信號源發出地震警報信號。(停電時信號源,鳴長哨)上課教師立即停止授課,轉而成為教室演練負責人,立即告知學生“地震來了,不要慌”,並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課桌旁,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並儘可能保護頭部;最後一排靠裏的同學面向牆,蹲在牆角處。

(2)一分鐘後,信號員發出解除“地震警報”信號。聽到警報聲後按預定方案進行演練。

老師讓學生睜眼抬頭,並告知學生,地震已過,學生復位,現在撤離教室,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節。

每班靠前後門的兩位學生立即把門打開,教師迅速將全班學生分成兩路縱隊,並指揮其有秩序出門。

2、緊急疏散演練

(1)信號員發出“緊急疏散”信號。

(2)學生在老師帶領下有秩序從樓梯向下撤離,並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事先制定的地點整隊。

(3)隊伍在操場集合完畢,各班清點人數,向總指揮彙報。

八、組織分工:

教學樓、寢室院及夜間指揮:侯軍周(指揮協調教學樓和寢室院班級學生有序撤離)

一樓東出口負責教師:一樓中出口負責教師:一樓西出口負責教師:二樓東樓道口負責教師:二樓中樓道口負責教師:二樓西樓道口負責教師:

教學樓一樓指揮:(落實負責一樓樓道口撤離秩序)

111、112學生在任課教師組織下從東出口有序疏散。113、114學生在任課教師組織下從中出口有序疏散。092、094學生在任課教師組織下從西出口有序疏散。

要求:每班兩路縱隊按要求快走從本班出口疏散到事先指定的地點蹲下抱頭。

地震應急預案 篇23

一、指導思想:

為了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不斷增強廣大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提高全校廣大師生的突發地震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安全、有序、迅速地實施防震應急疏散,增強普及抗震安全知識,提高抗震自救能力,最大限度減輕突發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特制定本方案。

二、防震演練領導小組:

組長:徐成宏

副組長:侯軍周、路秀榮

成員:李廣玉、張貴兵、李巧鳳、李官成、王開吉、靳才旺

各年級組長、寢室管理員和各班班主任。

三、演練目的: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掌握抗震安全逃生技能,增強師生突發地震災害自護、自救、互救能力。

四、演練安排:

1、演練時間:教學樓:不定時

學生宿舍:不定時

夜間:不定時

2、演練對象:全體師生

3、演練內容:(1)防震演練(2)疏散演練

五、演練要求:

1、保持鎮靜,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範,嚴禁推拉、衝撞、擁擠。

3、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迅速、有序、安全地進行疏散,併到指定地點集合。

4、安全領導小組人員和全體教師各司其職,圓滿完成本次疏散演練。

5、要求師生在最短的時間裏(不超過1分鐘)到達指定地點。

六、演練準備:

1、演練前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集中宣傳活動,為師生舉辦以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為主的地震科普知識講座。

2、演練前召開教師動員大會,明確此次地震應急演練的任務和注意事項。

3、演練前班主任動員,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個班級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並非真正的地震應急和疏散,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4、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5、防震減災演練領導小組制定相關措施,明確職責,確保演練順利進行。

七、演練程序:

1、啟動程序

總指揮在學校廣播系統中宣佈:老師們,全體同學們,體育中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馬上開始,請大家做好準備,各就各位。

(1)信號源發出地震警報信號。(停電時信號源,鳴長哨)上課教師立即停止授課,轉而成為教室演練負責人,立即告知學生“地震來了,不要慌”,並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課桌旁,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並儘可能保護頭部;最後一排靠裏的同學面向牆,蹲在牆角處。

(2)一分鐘後,信號員發出解除“地震警報”信號。聽到警報聲後按預定方案進行演練。

老師讓學生睜眼抬頭,並告知學生,地震已過,學生復位,現在撤離教室,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節。

每班靠前後門的兩位學生立即把門打開,教師迅速將全班學生分成兩路縱隊,並指揮其有秩序出門。

2、緊急疏散演練

(1)信號員發出“緊急疏散”信號。

(2)學生在老師帶領下有秩序從樓梯向下撤離,並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事先制定的地點整隊。

(3)隊伍在操場集合完畢,各班清點人數,向總指揮彙報。

八、組織分工:

教學樓、寢室院及夜間指揮:侯軍周(指揮協調教學樓和寢室院班級學生有序撤離)

一樓東出口負責教師:龐林如一樓中出口負責教師:徐晨郭豔一樓西出口負責教師:秦曉亮二樓東樓道口負責教師:任軍萍二樓中樓道口負責教師:王成貴和曉凡二樓西樓道口負責教師:蔡振海

教學樓一樓指揮:李官成(落實負責一樓樓道口撤離秩序)

111、112學生在任課教師組織下從東出口有序疏散。113、114學生在任課教師組織下從中出口有序疏散。092、094學生在任課教師組織下從西出口有序疏散。

要求:每班兩路縱隊按要求快走從本班出口疏散到事先指定的地點蹲下抱頭。

教學樓二樓指揮:靳才旺王開吉(落實負責二樓樓道及樓梯口撤離秩序)

101、102學生在任課教師組織下從東出口有序疏散。103、104學生在任課教師組織下從中出口有序疏散。091、093學生在任課教師組織下從西出口有序疏散。

要求:每班兩路縱隊按要求快走從樓梯口靠右有序撤離,疏散到事先指定的地點蹲下抱頭。

後院指揮:秦曉亮(指揮協調各寢室學生有序撤離)

王開吉負責101班、102班學生按要求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李曉亮負責103班、104班學生按要求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靳才旺負責091班、092班學生按要求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牛蘇月負責093班、094班學生按要求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

要求:每寢室兩路縱隊按要求快走從樓梯口靠右有序撤離,疏散到事先指定的地點蹲下抱頭。

女寢指揮:方改青(指揮協調各寢室學生有序撤離)

龐林如負責111班、112班學生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郭麗負責113班、114班學生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徐成宏負責101班、102班學生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李曉亮負責103班、104班學生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付曉娟負責091班、092班學生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元媛負責093班、094班學生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

要求:每寢室兩路縱隊按要求快走從樓梯口靠右有序撤離,疏散到事先指定的地點蹲下抱頭。

新寢室樓指揮:李廣玉(指揮協調各寢室學生有序撤離)

張俊巧負責111班、112班學生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郭星亮負責113班、114班學生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

要求:每寢室兩路縱隊按要求快走從樓梯口靠右有序撤離,疏散到事先指定的地點蹲下抱頭。

教職工撤離指揮:路秀榮(指揮協調全校教職工有序撤離)

原軍華負責九年級組教師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蔡振海負責八年級組教師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郭軍科負責七年級組教師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馬俊峯負責體音美組教師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張貴兵負責後勤組職工有序撤離,併到指定地點。夜間:

後院指揮:秦曉亮(負責指揮各寢室學生有序撤離)秦曉亮具體負責1-15號寢室學生快速有序撤離到指定地點。郭軍科具體負責16-25號寢室學生快速有序撤離到指定地點。要求:各寢室兩路縱隊,快走。從樓梯口靠右有序撤離,疏散到指定的'地點。

女寢指揮:方改青(負責指揮各寢室學生有序撤離)牛海風具體負責1-16號寢室學生快速有序撤離到指定地點。和曉凡具體負責17-27號寢室學生快速有序撤離到指定地點。要求:各寢室兩路縱隊,快走,從樓梯口靠右有序撤離,疏散到指定的地點。

新寢室樓指揮:李廣玉(負責指揮各寢室學生有序撤離)李廣玉具體負責1-7號寢室學生快速有序撤離到指定地點。張貴兵具體負責7-15號寢室學生快速有序撤離到指定地點。要求:各寢室兩路縱隊,快走,從樓梯口靠右有序撤離,疏散到指定的地點。

集合地指揮:郭軍科(組織好集合點師生集結工作)

集合地班級位置安排:馬俊峯

疏散順序:見各塊疏散流程圖

集合地:學校田徑場(111(091)112(092)113(093)114(094)101(095)102(096)103(081)104(082)091(083)092(084)093(071)094(072)教職工(073))搶救組:組長:侯軍周成員:李廣玉秦曉亮方改青靳才旺王開吉(負責做好及時送往醫院的準備工作,負責火險發生時受傷師生及救火人員傷痛的緊急處理和救護)

九、有關注意事項:

1、各班主任在演練前,把演練活動目的、要求必須預告學生,以免造成混亂。同時,要給學生教授逃生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項等,真正使活動收到實效。

2、聽到防震警報後,聽從老師安排。

3、每個班級分成2個小組分別從教室的兩個安全出口,沿着牆角邊有秩序地進行撤離現場,不搶道,不驚慌。

4、每個被疏散的學生用袖口捂着鼻、貓着腰,不講話。

5、疏散時要有秩序,保證學生安全。

6、各班主任按學生名冊進行點名,並向防震演練總指揮徐校長報告。

7、警報解除。

8、總指揮作本次防震疏散演練情況分析及有關安全意識、技能等重要講話。

9、攝影:莫少恆逯慧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