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來源:文萃谷 2.69W

自信心是一個成功者最重要的心理素質,它往往是和有抱負、有主見、有韌性、不盲從、不動搖聯繫在一起的,但它不是天生的,必須由父母從小加以正確引導,使孩子學會對自己充滿自信。無論是年幼的孩子還是年紀較大的孩子,培養他們自信的品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將起到重要作用。那麼,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品質呢?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一、通過孩子的實踐活動培養自信心

家長要積極支持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包括在學校裏的、班級裏的集體活動,有機會還可以讓孩子在假期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孩子在活動中會得到很多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成功的經驗積累得越多孩子的自信心就越強。現在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參加活動會影響孩子的學習,不僅不支持孩子參加必要的活動,甚至於連班委都不讓孩子當,這樣是不對的。

二、及時肯定和表揚孩子的良好行為

當孩子有一個好的表現,如做了一件好事或者是主動學習、主動做家務等,父母都應該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很多父母往往只在孩子淘氣或者是犯了錯時才注意他,然後對孩子大罵一通,當孩子表現好時卻視而不見,認為那是孩子應該做的,這種思想是不對的,適當的鼓勵和表揚,會使孩子心情變得興奮而愉悦,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因為孩子往往是通過別人的眼睛來認識自己的,家長的表揚、肯定、評價,對孩子的志向、情感、行為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長對孩子應該是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拆台,更不能當着外人的面指責孩子這不好,那不對的。要知道,與老師的表揚相比,孩子更在乎家長的表揚和鼓勵。

三、讓孩子積極參與商量家務事

在家裏,無論孩子大小,都要把孩子看作是家庭的主要成員,有什麼事情應首先讓孩子知道,比如問問孩子喜歡吃什麼,要去哪兒玩等,問過之後父母再把自己的意見或已經決定的事情告訴他,並説清楚這樣決定的原因和理由。有一些事情還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知道家庭裏的收入和支出,瞭解他的要求那些是可以滿足的那些是不合理的。如果父母能長期這樣做,孩子能從安排家務事中學到很多東西,會更加懂事更有主見,自信心也會由此更加堅定。

四、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在課餘時間,父母應鼓勵孩子多與同學或者小區內的同齡孩子來往,讓他們一起遊戲、一起學習,並鼓勵他結交2~3個比較知心合得來的朋友。如果有條件,父母要創造機會和孩子的同學父母交朋友,平時多來往。當然,前提是父母應指導孩子怎樣和同學相處,怎樣識別和遠離品質壞的同學。孩子們在一起,由於有共同的話題,共同的興趣愛好,他們的想法往往很相似,這樣最容易讓膽小、自信心不足的孩子重新找回自信。

自信就是尊重自己,相信自己,敢於積極地展現自己,痛快淋漓地表達自己,無拘無束地發現自己,這樣就促進了自我的發展,我們做家長的應把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放在首要位置。始終保持自信的人,在生活中會感到充實而富於吸引力。

劃或納入課程管理。因此,學校的時事教育開展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地區和學校把時事教育自覺地納入學校教育發展規劃,在教學人員、教學時間、教學方式、考查手段等方面進行了周密部署和安排,有些地區和學校沒有統一的規定,對時事教育的安排取決於學校的教育傳統和校長的辦學思想,具有較大的隨意性。這種隨意性首先表現在同一個地區不同學校對時事教育的理解和教學安排存在差異。對時事教育的理解和實施,差異很大。這種隨意性還表現在不同地區對時事教育的態度和教學安排大相徑庭。

第四,時事教育的實施途徑和教學方式發生了變化。新課程改革在內容的選擇上非常注重基礎性、時代性、實用性和綜合性,倡導課堂教學應該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社會現實的理念。“今天的教育,應該走在科技、知識、經濟市場和社會發展的前面,……充分發揮其創新知識、培養人才、繁榮科技、優化社會、推動文明歷史的作用。”在這一背景下,教師更加關注生活,自覺地將本學科知識與時事熱點相結合,從而,使時事教育不再侷限於思想品德課,而是與各學科有機結合,這種變化與以往的時事教育相比,是一種質的飛躍。它體現了一種全新的課程資源觀和課程觀。時事教育的多學科滲透,不再是被動地執行教育行政部門的命令,而是主動追求的教育行為,體現了教育自覺和教師的專業自主精神。時事教育多學科滲透的特點,也充分體現在會考各學科的命題之中。從近些年各地會考命題情況看,如今的會考,已經與時事教育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了。由此可見,當下的時事教育在形式上統一性和行政化的色彩逐漸淡化,由思想品德課獨自承擔演化為向多學科滲透,但在內容實施和價值取向上,卻得到不斷的加強。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