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應急預案通用15篇

來源:文萃谷 4.75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有時會出現一些不在自己預料之中的事件,為了降低事故後果,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應急預案。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應急預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事故應急預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事故應急預案通用15篇

事故應急預案1

1起重作業常見事故的原因

1.1操作者缺乏安全教育或思想麻痺,在操作時精力不集中,或違章作業、疲勞操作導致操作失誤。

1.2安全裝置不全或失靈。

1.3無特殊工種上崗作業證開車(行車操作員應為通過當地勞動部門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後,取得特殊工種上崗作業證方可操作),非司機開車不熟練,不瞭解設備的性能,一旦發生情況便會措手不及,很容易造成重大事故。

1.4機械發生故障,如軌道螺絲鬆動,軌道偏置使天車出軌,起重繩折斷等,都容易發生事故。

1.5工作現場混亂,無固定人員指揮。

1.6吊物捆綁不正確或不牢固。

2起重作業常見事故的現象

2.1吊物墜落砸傷、燒傷。

2.2機械擠傷。

2.3從高處墜下。

2.4觸電傷害。

2.5火災與爆炸。

3起重作業常見事故的危害性

3.1造成行車設備損壞,影響正常的安全生產。

3.2被吊物品墜落損壞,造成生產損失。

3.3人員傷亡,發生人身事故。

4起重作業常見事故的預防及處理措施

4.1起重設備屬A類設備,必須定期檢查、科學維護,檢查重點項目有:

①限位開關是否齊備、靈活;

②鋼絲繩磨損程度,是否鏽蝕;

③吊鈎是否有缺陷;

④行車道軌是否平行,固定螺栓是否鬆動;

⑤起吊重物時是否鈎牢、捆綁牢固;

⑥同時具備以上條件方可起吊作業。

4.2先鳴鈴,起車平穩,逐檔加速;

4.3在操作過程中按下列規定鳴鈴:

4.3.1起升落下貨物開動大小車時;

4.3.2行車從視線不清地方通過時;

4.3.3行車與另一行車接近時;

4.3.4吊運貨物接近人員時;

4.3.5其它緊急情況時。

4.4起吊貨物時,離地面0.5米然後放下,以試驗制動器的可靠性;

4.5禁止超負荷運行,對於估計不清的吊物應用二檔試吊,二檔吊不起,再不得用高速檔直接起吊;

4.6禁止斜拉、歪吊,如在作業過程中必須斜拉、歪吊時,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並且要有專人指揮共同完成作業項目;

4.7禁止突然起吊,起升和下落都要保持平穩;

4.8禁止吊埋在地面裏或凝固在地面及車輛設備相鈎連的貨物;

4.9運行過程中要保持鈎穩;

4.10禁止吊運貨物從人頭上越過,禁止貨物上站人,吊物不得低於地面或軌面1.5米;

4.11起重機正常運轉過程中,禁止使用緊急開關,打反車等手段停車;

4.12起重機在作業中禁止檢修;

4.13禁止起重機吊物在空中長期停留;

4.14在電壓顯著下降或中斷送電的情況下,必須斷開主開關,把所有控制器手柄歸回零位;

4.15起升機構制動器突然失靈時,在發出警告信號的同時,打反車,把起升控制器打到適當的檔次,反覆利用這一手段把大小車開到安全地點,然後放下;如果起升機構也不能工作,應立即切斷司機室總開關,使制動器電磁鐵斷電,制動器抱閘;

4.16露天工作時當風力大於6級以上應停止工作;

4.17電氣設備發生火警,要儘快切斷電源,以防火勢蔓延和滅火時觸電;

4.18滅火時要用黃沙、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滅火器等不導電滅火器材,不可用水或泡沬滅火器進行滅火。若用導電的滅火器材滅火既有觸電的危險,又會損壞電氣設備;

4.19滅火時,不可使人員身體以及手持的'滅火工具觸及導線和電氣設備,以防觸電;

4.20發生設備事故或人身事故後,要及時與廠調度和所屬車間領導取得聯繫;

4.21安全生產技術科到達現場後,會同事故發生單位,查明事故點及事故原因,視事故控制情況,做出停機決定,並對事故狀態進行跟蹤監測;

4.22搶險搶修隊到達事故現場後,根據指揮部下達的搶修指令,迅速進行設備搶修,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擴大化;

4.23當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兩個專門工作小組:

①在生產副廠長指揮下,組成由安全生產技術科、設備環保科、廠長辦公室、事故發生車間參加的事故調查組,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範措施及事故處理意見;

②在設備副廠長指揮下,組成由安全生產技術科、設備環保科、廠長辦公室、事故發生車間、二建公司參加的事故搶修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並立即組織搶修,儘早恢復生產。

事故應急預案2

1、 施工現場發生重大機械設備事故,操作人員應立即停機,保持事故現場。如發生人員傷亡,項目部負責人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傷員,立即電告分公司領導和公司領導。

2、 報公司主要領導以及設備、安全部門負責人應終止工作,火速趕往事故現場,組織搶險工作,並立即成立以總經理為首的搶險指揮部。

3、 公司各部門和各基層單位必須無條件服從搶險指揮部的`指揮,保證人員、機械、物資和車輛的有效調度。

4、 設備主管部門應組織有關人員在第一時間趕住現場,根據現場不同具體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搶險措施、方案等。

5、 如機械設備事故損壞了供電、通信等部門的設施,指揮部應立即通知相關部門,並指派人員積極配合他們的突擊搶修。

6、 緊急情況出現後的報警與社會救助機構聯繫方式:報警電話110;急救中心電話120;火警119。

7、 事故出現後與有關處室及領導聯繫電話如下:

各職能部門,工程管理處……安全處……;設備處長……;

事故主要機械器具配備:塔吊、汽車吊T,打樁機;土方機械、裝載機,氧氣、乙炔;千斤頂,張拉機械,井架等。

8、 企業領導和主管部門必須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對事故認真進行分析和處理。

  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年 月 日

事故應急預案3

發生潛在(事故)事件物質:吸煙、火種、明火作業。

發生潛在(事故)事件場所:辦公、生產作業、休息區域、油料存放區。

發生潛在(事故)事件場所配備器材:“五五制”、滅火器材、消防水源。

應急計劃:每年一次。

應急準備和響應物資:簡易擔架、跌打損傷藥品、滅火器材。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項目部火災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

組員:生產負責人安全員各專業工長技術員質檢員值勤人員

值班電話:34613601

(2)火災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機關突發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項目部人員按每3個月進行一次按火災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後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3個月進行一次消防知識培訓,並負責對消防措施的'檢查指導。

3、應急物資的維護、保養及測試

(1)加強對各種消防器材消防設施的日常管理,機關要配齊、配全滅火器。消防栓確定專人負責,定期檢查、測試,隨時保持良好狀態。

(2)保衞人員每月檢查—次滅火器及消防設施。

(3)每季度進行一次消防栓檢查和測試以保持良好狀態。

二、應急響應

1、為了防止各種火災事故的發生,各項目部的施工:現場,應設置明顯的安全出入口標誌牌,按總人員組建義務防火小組。組長由項目經理承擔,組員:生產負責人、安全員、各專業工長、技術員、質檢員、值勤人員,項目經理為現場總負責人,生產負責人負責現場撲救工作,各專業各負其責。

安全員負責組織有關人員聯繫就近醫院,將傷員外送或就地護理。重點防火部位:油漆倉庫應設在有充足水源、消防車能駛到的地方,倉庫四周應有不小於3.5米的平坦空地作為消防通道。通道上禁止堆放障礙物。在施工過程中,如電線起火,應用乾粉滅火器或防火砂,禁止使用水滅火,以免發生觸電事故。使傷害減少到最低程度。

2、項目部火災處理程序

發生火情,第一發現人應高聲呼喊,使附近人員能夠聽到或協助撲救,同時通知施工管理部或其他相關部門,第一發現人負責撥打火警電話“119"。電話描述如下內容:單位名稱、所在區域、周圍顯著標志性建築物、主要路線、候車人姓名、主要特徵、等候地址、火源、着火部位、火勢情況及程度。隨後到路口引導消防車輛。

1)發生火情後,第一發現人負責斷電,楊仁俊負責水源,戴柏春組織各部門人員用滅火器材等進行滅火。如果是由於電路失火,必須先切斷電源,嚴禁使用水或液體滅火器滅火以防觸心事故發生。

2)火災發生時,為防止有人被困,發生窒息傷害,由楊仁俊準備部分毛巾,濕潤後蒙在搶救人員口、鼻上,搶救被困人員時,為其準備同樣毛巾,以備應急時使用,防止有毒有害氣體吸入肺中,造成窒息傷害。被燒人員救出後應採取簡單的救護方法急救,如用淨水沖洗一下被燒部位,將污物衝淨。再用乾淨紗布簡單包紮,同時聯繫急救車搶救。

3)火災事故後,保護現場,組織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必須以最快的方式逐級上報,如實彙報,不得隱瞞。

4)寫出書面報告,內容包括:

(1)發生的時間、地點、企業名稱。

(2)事故發生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3)事故的原因判斷。

(4)事故發生後採取的措施及控制情況。

(5)找出負責人,制定防止火災發生的預防措施。

事故應急預案4

1目的

所辦公大樓、變電站和生產場所、員工宿舍人員密緊,電氣設施繁多,用電量大,極易發生電氣火災。一旦發生火災,容易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為確保人員安全,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2指揮機構職責及分工

2.1指揮機構:

本局成立電氣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

組長:所長

副組長:安全專職營銷專職

成員:線路班班長表計班班長材料管理員收費員

2.2指揮機構職責

2.2.1指揮領導小組:負責應急預案的制訂、修訂,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組織實施和演練;檢查監督做為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2.2.2領導小組:發生事故時,發佈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和有關主管部門彙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醫院、縣消防隊發出救援申請;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

2.2.3領導小組人員分工

組長:負責火災發生時現場總指揮職責,安排組織人員處理火災事故,防止火災進一步擴大;負責組織對火災事故的調查和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工作,批准所採取的糾正預防措施;

副組長: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救援具體工作;

線路班負責人職責:負責組織人員疏散,現場工作人員的轉移;對火災事故發生原因調查並向最高管理者彙報;

安全專職職責:協助線路班組織現場管理,指導工作人員基本安全知識,以免事故擴大,參與火災原因調查,制定糾正預防措施;

營銷專職負責指揮電氣火災事故後的恢復生產工作,物資、負責和組織生產設備方面的緊急配備或事故的處理;

營銷專職負責參與負責電氣火災事故後的理賠工作;

表計班負責(組織)急救人員:負責對現場發生意外的人員採取急救措施,準備急救用醫療防護用品;

各班組兼職消防專責:負責本單位消防的日常工作;

現場工作人員:發生火災及時彙報,在消防人員未到達前採取緊急救火措施,服從指揮安排疏散;如實彙報火災目擊狀況。

3應急預案

所辦公大樓、各生產班組的辦公場所、各變電站、員工宿舍、、配電室以及變電站內電纜夾層火災事故一旦發生,現場負責人應保持冷靜,現場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應當保持頭腦清醒,迅速報警,並迅速採取以下救護措施:

3.1迅速報警(報警電話:119),及時啟動報警系統。報警者應準確地向消防隊説明發生火災的時間、地點、燃燒物性質、火勢狀況,報警人姓名、聯繫電話,並派人站在交叉路口處,指引消防車輛迅速趕到事故現場救災滅火。並要彙報最高管理者、經濟保衞部(****)、部門負責人及安全監察部負責人,並及時通知相關安全員、急救人員,以上人員要及時趕赴現場。若發生人員傷亡,當事人應向衞生所(********)或向事故現場就近的醫院和120報告,請求支援。

3.2若發生電氣設備着火時,首先要將電氣設備的電源切斷,向119報警,同時報告單位領導、安全監察部、經濟保衞部,現場人員要積極投入現場進行救災滅火;經濟保衞部負責組織人員疏散,確保疏散過程不出現人員傷亡、擁擠或事故擴大,敦促組織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及時通知物業管理公司(****)關閉電梯,防止人員從電梯疏散。

3.3遇到帶電設備着火時,在現場工作人員中要熟悉帶電設備的人員進行指揮或帶領下進行滅火。滅火應當使用乾式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或1211滅火器等滅火,不得使用自來水、泡沫滅火器滅火。

3.4變壓器、油開關等注油設備着火時,應當使用泡沫滅火器或乾燥的砂子等滅火。

3.5帶電設備現場滅火時,滅火人員未穿絕緣鞋和戴絕緣手套的情況下,不能直接用水滅火,否則可能發生觸電事故。

3.6一般情況下起火的10分鐘內,是撲救最有利的關鍵時間,超過這一段時間,由於火勢發展,普通的滅火辦法無劑於事,因此,在火災初始狀態時,所有在場人員要邊呼救、邊滅火、邊搶救,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使用滅火器、消防水、砂子等,迅速撲滅初始的火勢,並應設法儘快脱離危險火區。

3.7火災發生後,事故現場人員不要驚惶失措,就近尋找濕毛巾矇住口鼻或趴在地上往外趴的方法,儘快衝出濃煙區段,以避免有毒氣體對人身造成危害。火災撲救人員在撲救火災時,應當加強自身防護,儘量穿戴好防護用品,現場有條件的.尤其不可忘記戴防毒面具,防止再發生中毒事故。對於搶救出的中毒者,應及時將其轉移在空氣新鮮的地方,然後及時送往醫院搶救。

3.8遇有明火時,應將頭髮和衣服澆濕以防着火上身,如身上已着火,應迅速就地澆滅。

3.9常用滅火器的正確使用;

3.9.1乾式滅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時一手握住噴嘴,對準火源,一手向上提起拉環,便會噴出濃雲般的粉霧,覆蓋燃燒區,將火撲滅。

3.9.2泡沫滅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時一手握提環,一手託底部,將滅火器顛倒過來搖晃幾下,泡沫就會噴射出來。注意泡沫滅火器不要對人噴,不要打開筒蓋,不要和水一起噴射。

3.9.3使用1211滅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時首先拔掉安全銷,一手握住壓把,一手將噴嘴對準火源根部,壓桿即開啟,左右掃射,快速推進。

3.10預防措施

3.10.1各級安全管理人員經常檢查消防設施如火災警報系統、消防栓、消防桶、滅火器等,確保設施有效。

3.10.2各級安全管理人員經常對現場進行安全檢查排除隱患。

3.10.3安全專職負責組織消防知識教育、消防反事故學習,確保各級人員熟悉消防知識,加強員工消防意識,做到防患於未然。

事故應急預案5

一、交通事故應急預案總則

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為方針,堅持防禦和救援相結合的原則,以危急事件的預測、預防為基礎,以對危急事件過程處理的快捷準確為重點,以全力保證人身和設備安全為核心,以建立危急事件的長效管理和應急處理機制為根本,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將危急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交通事故應急預案概況

1、本預案適應於本企業的施工現場。

2、在其它地方發生的交通事故,應迅速通知當地的交通警察,同時通知本企業的主管部門和安監部門,本企業的有關人員到達現場後,應協助交警救助受傷人員,事故的處理和善後等工作由交警負責。

三、交通事故應急預案內容

1、事故發生後,總指揮或總指揮委託副總指揮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組織現場搶救。

2、交通事故發生後,根據事故的性質是否向交通管理部門上報,同時嚮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立即按本預案規定的程序,迅速組織力量趕赴現場進行事故處理。

3、日常管理機構負責對日常工作的處理,負責對事故的事故調查、分析事故責任、編寫事故結論等善後工作。

4、當公司的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後,事故現場的身體情況較好的'乘客或司機應迅速報告本預案的領導機構人員並上報指揮部。由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

四、交通事故的預防

1、組織車輛司機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行車的安全意識。制定嚴格的預防交通事故措施,防止違章開車。

2、開車前發現有精神不振,喝酒等現象的,應立即制止其開車。

五、交通事故應急預案的工作程序

1、事故發生後,事故現場的其它作業人員,應及時將現場情況報告主管領導,主管領導應及時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事故現場的其它作業人員也可直接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同時將情況告安監部門。

2、指揮部接到報告後,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

3、在接到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報告後,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必須立即奔赴事故現場組織搶救,做好現場保衞工作,保護好現場並負責調查事故。在現場採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並根據傷情需要,迅速聯繫醫療部門救治。

4、認真觀察傷員全身情況,防止傷情惡化。發現受傷人員有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在現場就地搶救。對傷員進行止血、包紮、轉移搬運傷員、處理急救外傷等。現場救護辦法按《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附錄七》緊急救護法執行。

5、接到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報告後,應立即用快速方法報告給公司負責人和安監部門。

6、救護人員到達現場時,首先應立即與救護負責人取得聯繫並交待現場有關情況,然後協助救護人員進行搶救。

事故應急預案6

1.總則

編制目的

為規範我公司燃氣使用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程序,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員工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xx、《××市燃氣管理條列》、《城鎮燃氣設施運行、維護和搶修安全技術規程》等法律規定,制定本預案。

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區域內發生的各類燃氣泄漏事故的應急救援。

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員工和服務對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燃氣泄露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公司燃氣泄露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公司燃氣泄露應急指揮部組織協調下,各專業管理部門和各實體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燃氣泄露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各實體單位要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責任主體的職責,建立燃氣泄露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

條塊結合,責任單位為主。燃氣泄露事故現場應急處置的領導和指揮以責任單位為主,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有關部門應當與責任單位密切配合,充分發揮指導和協調作用。

堅持齊抓共管、預防為主的原則。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專業處置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形成並不斷完善公司快速反應、分級管理、部門協調、專業負責、統一指揮的應急處置機制。

2.生產經營單位的危險性分析

公司主要燃氣危險源、危險因素分析和事故類型

主要燃氣危險源:

儲存間(集氣房)9處,液化氣63瓶;民用液化氣站1個,儲存週轉液化氣99瓶;天然氣管道。使用管網煤氣及××市燃氣公司天然氣。

危險因素分析:燃氣泄漏,一氧化碳中毒;燃氣着火燒傷;爆炸造成物體墜落砸傷、燃氣管道和儲存設備設施損壞及其它二次傷害。

事故類型:

集氣房,因安裝緊固操作失誤,造成集排氣裝置與瓶組供氣系統的總輸氣管道連接不實;氣瓶角閥與減壓閥連接不實,造成燃氣泄漏。集氣房內沒有使用防爆型強排風、電器設備未按規定安裝,造成可燃氣體濃度上升引起着火、爆炸事故。

使用燃氣未遵守操作規程,未按點燃氣時要火等氣的'原則。使用燃氣設施過程中,操作人員擅離職守,發現燃氣泄露未迅速切斷氣源總開關,未及時採取通風措施,引起中毒、着火、爆炸事故。

因使用燃氣管道設備或管道發生故障,例如管道發生堵塞或腐蝕造成氣體泄露將造成人員傷亡和正常生產,引起中毒、着火、爆炸事故。

3.應急預警體系

應急救援組織及職責

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

職 責:燃氣事故發生後,成立現場指揮部,批准現場救援方案,組織事故救援,向上級機關及上級領導報告事故情況;負責組織公司燃氣泄露事故應急演練。

事故現場指揮部

副指揮:

職 責:配合總指揮負責應急管理工作,為分管工作應急管理負責人。對應急預案進行定期學習、演練。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負責在總指揮下組織、協調進行應急處置。及時向組長彙報事故及處理情況。配合上級進行事故調查處理。

現場總指揮:

職 責:對事故現場搶險工作進行全面組織指揮,及時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現場情況,執行總指揮命令,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和需要,有權動用公司區域一切搶險所需的人員、物資、設備、設施。

事故現場指揮部下設立四個專業組(見附表5)

第一組:現場救援組

成 員:保衞、事故發生單位有關人員

職 責:負責組織進行人員搶救、火情撲滅,並對燃氣採取可靠隔離、隔斷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和擴大。

第二組:疏散警戒組:

成 員:保衞、安全、生產調度

職 責:負責對現場及周圍人員進行防護指導、人員疏散及周圍物資轉移等工作;根據現場情況進行警戒或交通管制,禁止無關車輛進入危險區域,保障救援道路的暢通。

第三組:人力、物資供應組

成 員:運營部、人力資源部、物流項目部

職 責:負責救援過程中車輛、人員、臨時用電等應急物資提供、設施搶修、恢復生產準備工作。

第四組:後勤保障組

成員:辦公室、人力資源部

職責:做好事故信息的發佈及事故善後處理工作。

4.應急響應

分級響應

Ⅰ級應急響應行動:一般事故以下級別的燃氣泄露事故,即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的事故,或伴有人員死亡、重傷、燃氣、煤氣中毒、燒傷無進一步擴大的其它事故。由公司燃氣泄露應急領導小組或實業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實施。超出各實體單位應急處置能力,或者跨單位級、跨多個專業和部門的燃氣泄露事故。需要公司處置的燃氣泄露事故。

當公司燃氣泄露事故應急總指揮進行Ⅰ級應急響應行動啟動,燃氣泄漏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四個專業組成員及事發單位應當按照本預案全力以赴組織救援,並及時嚮應急領導小組或實業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救援工作進展情況。

Ⅱ級及以下應急響應行動:一般事故以下級別的燃氣泄露事故,如事故終止,事故沒有可能繼續擴大的,其應急救援處置方案由各單位制定,各單位根據事故或險情的嚴重程度啟動相應的應急處置方案,超出其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及時報請公司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實施救援。

公司內部報告及處理程序按《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處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辦理,公司視具體情況,啟動公司內部資源予以援救。

公司燃氣泄露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響應

及時嚮應急領導小組報告燃氣泄露事故基本情況、事態發展和救援進展情況。

建立與事故發生單位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相關專業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通信聯繫,隨時掌握事態發展情況。

派出有關人員和專家趕赴現場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救援,必要時協調專業應急力量增援。

組織協調一般燃氣泄露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協調落實其他有關事項。

公司燃氣泄露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四個專業組成員響應

Ⅰ級響應時,啟動並實施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救援,並及時向公司燃氣泄露事件應急總指揮報告救援工作進展情況。需要其他應急力量支援時,及時提出請求。

根據發生的燃氣泄露事故的類別,公司按照職責和預案進行響應。

指揮和協調

進入Ⅰ級響應後,公司燃氣泄露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四個專業組成員立即按照預案組織相關應急救援力量,配合事故單位組織實施應急救援。

事故應急預案7

熱水鍋爐是一種受壓設備,它經常處於高温下運行,而且還受着煙氣中有害物質的侵蝕和飛灰的磨損。如果管理不嚴、使用不當,就會發生鍋爐事故,嚴重時會發生破壞性事故,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同時,會嚴重影響用户的供暖效果。

因此,在鍋爐事故發生時,為確保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及時修復,確保供熱系統正常運行,制訂緊急狀態下的相應應急預案。

一、值班制度

① 供暖期內各熱力站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② 各熱力站實行站長負責制,每班均設立副站長及值班長一名。

③總公司設專人24小時值班,隨時掌握並向主管領導準確彙報突發事故。

二、巡查制度

①總公司設稽查科,定期巡查各熱力站鍋爐運行指標,發現疑點隨時通報各站。

②各站實行每班巡查制度,派專人對鍋爐運行情況時刻監測。

三、對司爐工的素質要求

①司爐工必須經過有關部門培訓,經考試合格後取得司爐證件的專業人員。

②司爐工必須遵守勞動紀律,必須遵守鍋爐安全操作制度。

③司爐工必須熟悉鍋爐操作規程,嚴密監視安全儀表,定期檢驗,及時檢修。

四、對處理事故的.要求

①鍋爐萬一發生事故,要“穩”、“準”、“快”,要鎮靜,不要驚慌失措。判斷事故的原因和處理事故方法要準確,不要發生錯誤。處理時要敏捷,要迅速消滅事故,或者制止事故擴大。同時要立即報告領導及有關人員。如發生嚴重事故,應保持現場,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及安全部門。

②事故之後,應將發生的設備、時間、經過及處理的方法等情況詳細記錄;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從中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並寫出書面報告。

五、事故處理與報告

1、接到事故報警,總公司及責任熱力站值班人員應緊急溝通,説明情況。技術人員立即趕往事故現場;同時向公司和熱力站領導及時通報事故情況。

2、迅速組織技術、調度安全、機械設備等部門人員趕往現場瞭解事故發生的過程、危害程度。找出事故原因,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處理方案。

3、維修人員迅速切斷控制事故點的進、出水閥門,儘量縮小範圍地實行局部停爐措施;同時對事故點進行搶修。

鍋爐常見事故幾種處理方法:

1、鍋爐水壓超過允許工作壓力,雖然採取停止給燃料、加強給水等措施,壓力繼續上升時。

1、迅速熄火處理:停止給煤及鼓風,減少引風,將爐排上紅火與灰渣快速排出,熄火後,切斷總閥,並停止引風機。如需冷卻爐堂,可將爐門及旁路煙道打開。

2、鍋爐水位表已升至最高可見水位以上(滿水),雖經叫水後,仍看不到水位時。

2、迅速冷卻鍋水處理:在緊急停爐時,如無缺水或滿水現象,可以縮短時間加速冷卻,向鍋爐給水、排污,以降低鍋爐內壓力。當爐水温度降至80℃以下時,可以放掉爐水。

3、所有給水設備、水位表、壓力錶、安全閥、排污閥全部失效時。

4、鍋爐元件損失,危及人身或設備安全時。

3、如果鍋爐系嚴重缺水事故,停爐時決不能應用迅速冷卻操作,嚴禁向鍋爐給水。

5、爐牆發生裂縫而有倒塌危險或爐架橫樑燒紅時。

6、因其它事件威脅鍋爐房或鍋爐設備安全時。

事故應急預案8

為切實落實應急預案,使每個參與應急活動的人員,瞭解自己在應急過程中的任務和職責,並掌握一定的急救和自救技能,制定本方案。

一、時間要求

每年依據實際情況,至少進行一次預案演練活動。演練一般於每年5—10月份之間進行。

二、地點安排

地點按演練內容選擇適當地點,場地寬敞、平整、安全,道路暢通,並符合演練的.各項要求。

三、演練人員要求

每次演練要求所有預案中應急人員必須參加,並根據演練內容安排1—2個搶險隊參加。

四、演練內容安排

(一)、根據工程特點,分別安排火災、觸電、溺水、機械傷害、基坑(槽)坍塌、中毒及重大流行性疾病的應急演練。

(二)、在演練中,注重滅火器具、急救設備的正確使用,注重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等急救技能的培訓。

五、演練活動的總結

演練活動結束後,依據收集的資料,做出評價報告,並依此對預案進行補充、完善。

事故應急預案9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停電及人身傷害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員工的生命及公司財產安全,特制定公司停電及人身傷害事故應急響應預案。

1、系統故障及事故處理:

1.1、高壓系統突然停電,由車間負責人組織處理,同時報告生產部調度室及公司領導,查明停電原因,做好覆電準備工作,聯繫電話:

1.2、低壓系統發生故障及事故時,當班電工儘快查明故障點及事故原因,立即排除故障恢復生產,並將有關情況向單位設備主任及公司調度報告。

1.3、屬於201變電站系統跳閘,當班電工應與矸石電廠聯繫,並通知值班主任及生產部調度。矸石電廠聯繫電話:調度聯繫電話:

2、配電室漏雨及防汛事故處理:

2.1、配電室漏雨不嚴重時,必須將漏雨部位用遮蓋物蓋住,保證生產,隨後通知廠(車間)安全員,安全員聯繫安環科處理。安全員聯繫電話:。安環科聯繫電話:。

2.2、當水流入配電室或進入電纜溝內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立即組織人員排水處理。並應立即報告值班主任組織防汛(防汛人員:值班人員及當班班組長)以保證生產,潛水泵從庫房領取。庫房電話:

3、電氣火災事故處理:

3.1、電氣設備發生火災時,崗位工應立即切斷電源,並用CO2、乾粉滅火器或沙覆蓋等滅火,並應立即報告生產部調度及值班領導。

3.2、若火勢嚴重,難以撲救時,崗位工立即打火警電話119。説清着火地點,火勢及着火物,並派人到主要路口等候。並及時報告廠領導及公司調度。

4、人身觸電及人身傷害事故處理:

4.1、遇到人身觸電事故,應立即切斷電源,或用絕緣物將觸電者與電源脱離,若觸電者呼吸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同時打電話通知值班主任、公司調度和公司領導,派車送醫院進行搶救。

4.2、當遇到人身傷害事故時,應立即將傷者送往醫院或撥打急救電話:120,並及時通知值班主任及生產部調度。

事故應急預案10

1目的

觸電事故是企業常見的事故,也是企業人身傷亡事故的主要類型。從觸電者的最終傷害程度來看,當觸電者搶救及時、方法正確是極有可能獲救的。編制觸電事故應急預案的目的是盡最大努力把觸電受傷者從死亡線上搶救出來,把事故的人員傷亡減少到最小程度。

2適用範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本企業所有從事生產的員工,在工作場所發生觸電事故時,承擔對他人觸電實施緊急救護的責任;在其他場所發生觸電事故時,承擔對外人觸電實施緊急救護的義務。

3職責

安全部門組織,每年一次組織全企業從事生產的員工學習觸電急救方法,要求能夠較熟練地掌握,並在事故搶救過程中準確採取應急措施。

4應急預案

4.1

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立即使觸電人員脱離電源;脱離電源方法如下:

4.1.1高壓觸電脱離方法:觸電者觸及高壓帶電設備,救護人員應迅速切斷使觸電者帶電的開關、刀閘或其他斷路設備,或用適合該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絕緣手套、穿絕緣鞋、並使用絕緣棒)等方法,將觸電者與帶電設備脱離。觸電者未脱離高壓電源前,現場救護人員不得直接用手觸及傷員。救護人員在搶救過程中應注意保持自身與周圍帶電部分必要的安全距離,保證自己免受電擊。

4.1.2低壓觸電脱離方法:低壓設備觸電,救護人員應設法迅速切斷電源,如拉開電源開關、刀閘,拔除電源插頭等;或使用絕緣工具、乾燥的'木棒、木板、絕緣繩子等絕緣材料解脱觸電者;也可抓住觸電者乾燥而不貼身的衣服,將其拖開,切記要避免碰到金屬物體和觸電者的裸露身體;也可用絕緣手套或將手用乾燥衣物等包起絕緣後解脱觸電者;救護人員也可站在絕緣墊上或幹木板上,絕緣自己進行救護。為使觸電者脱離導電體,最好用一隻手進行。

4.1.3杆塔觸電脱離方法:高、低壓桿塔上作業發生觸電,應迅速切斷線路電源的開關、刀閘或其他斷路設備,對低壓帶電線路,由救護人員立即登杆至能確保自己安全的位置,繫好自己的安全帶後,用帶絕緣柄鋼絲鉗、乾燥的絕緣體將觸電者拉離電源。在完成上述措施後,應立即用繩索迅速將傷員送至地面,或採取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平台上。解脱電源後,可能會造成高處墜落而再次傷害的,要迅速採取地面拉網、墊軟物等預防措施。

4.1.4落地帶電導線觸電脱離方法: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的帶電高壓導線,在未明確線路是否有電,救護人員在做好安全措施(如穿好絕緣靴、帶好絕緣手套)後,才能用絕緣棒撥離帶電導線。救護人員應疏散現場人員在以導線落地點為圓心8米為半徑的範圍以外,以防跨步電壓傷人。

4.2

發現者應即時向單位領導和調度彙報,明確事故地點、時間、受傷程度和人數;調度應根據現場彙報情況,決定停電範圍,下達停電指令。

4.3根據其受傷程度,決定採取合適的救治方法,同時用電話等快捷方式向當地的120搶救中心求救,並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處,指引救護車迅速趕到事故現場,爭取醫務人員接替救治。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現場人員應及時組織現場搶救。

4.4搶救方法如下:

4.4.1觸電傷員如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仰面平躺,嚴密觀察,暫時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動。

4.4.2觸電傷員如神志不清者,應就地仰面平躺,且確保氣道暢通,並用5秒時間,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部,以判斷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

4.4.3觸電後又摔傷的傷員,應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狀態,不得彎曲;如需搬運,應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傷員身體處於平直狀態,避免脊椎受傷。

4.5呼吸、心跳情況的判定

4.5.1

觸電傷員如意識喪失,應在10秒內,用看、聽、試的方法,判定傷員呼吸、心跳情況。

看——看傷員的胸部、腹部有無起伏動作。

聽——用耳貼近用傷員的口鼻處,聽有無呼氣聲音。

試——試測口鼻有無呼氣的氣流,再用兩手指輕試一側(左或右)喉結旁凹陷處的頸動脈有無搏動。

4.5.2若看、聽、試結果,既無呼吸又無頸動脈搏動,則可判定為呼吸、心跳停止。

4.5.3心肺復甦法

觸電傷員的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甦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進行搶救。三項基本措施:

通暢氣道;

口對口(鼻)人工呼吸;

胸外按壓(人工循環)。

通暢氣道:觸電傷員呼吸停止,重要的是應始終確保氣道通暢。如發現傷員口內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並迅速用一個手指或用兩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部。

通暢氣道可採用仰頭抬頦法。用一隻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隻手的手指將其下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後仰,舌根隨之抬起,氣道即可通暢,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傷員頭下。頭部抬高前傾,會加重氣道的阻塞,且使胸外按壓時心臟流向腦部的血流減少,甚至消失。

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在保持傷員氣道通暢的同時,救護人員用放在傷員額頭上的手指,捏住傷員的鼻翼,在救護人員深吸氣後,與傷員口對口緊合,在不漏氣的情況下,先連續大口吹氣兩次,每次1秒—5秒。如兩次吹氣後試測頸動脈仍無搏動,可判斷心跳已經停止,要立即同時進行胸外按壓。

除開始時大口吹氣兩次外,正常口對口(鼻)呼吸的吹氣量不需過大,以免引起胃膨脹。吹氣和放鬆時要注意傷員胸部應有起伏的呼吸動作。吹氣時如有較大阻力,可能是頭部後仰不夠,應及時糾正。

觸電傷員如牙關緊閉,可口對鼻進行人工呼吸。口對鼻人工呼吸吹氣時,要將傷員觜脣緊閉,防止漏氣。

胸外按壓:正確的按壓位置是保證胸外按壓效果的重要前提。確定正確按壓位置的步驟如下: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觸電傷員的右側肋弓下緣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處的中點;

兩手指並齊,中指放在切跡中點(劍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另一隻手的掌根緊抬食指上緣置於胸骨上,即為正確的按壓位置。

正確的按壓姿勢是達到胸外按壓效果的基本保證。正確的按壓姿勢如下:

使觸電傷員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護人員站立或跪在傷員一側肩旁,兩肩位於傷員胸骨正上方,兩臂伸直,肘關節固定不屈,兩手掌根相疊,手指翹起,不接觸傷員胸壁;

以髖關節為支點,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將正常成人胸骨壓陷3cm——5cm(兒童和瘦弱者酌減);

按壓至要求程度後,立即全部放鬆,但放鬆時救護人員的掌根不得離開胸壁。

按壓必須有效,其標誌是按壓過程中可以觸及到頸動脈搏動。

操作頻率如下:

胸外按壓要以均勻速度進行,每分鐘80次左右,每次按壓和放鬆的時間相等。

胸外按壓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同時進行,其節奏為:單人搶救時,每按壓15次後吹氣2次(15:2),反覆進行;雙人搶救時,每按壓5次後由另一人吹氣1次(5:1),反覆進行。

4.6搶救過程中的再判定

4.6.1按壓吹氣1分鐘後(相當於單人搶救時做了4個15:2壓吹循環),應用看、聽、試方法在5秒——7秒時間內完成對傷員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復的再判定。

4.6.2若判定頸動脈已有搏動但無呼吸,則暫停胸外按壓,而再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秒時間吹氣1次(即每分鐘12次)。如脈搏和呼吸均未恢復,則繼續堅持心肺復甦法搶救。

4.7搶救過程中傷員的移動與轉院

4.7.1心肺復甦應在現場就地堅持進行,不要為方便而隨意移動傷員,如確實需要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

4.7.2移動傷員或將傷員送往醫院時,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並在其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移動或送醫院過程中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心肺復甦法搶救。

4.7.3應創造條件,用塑料袋裝入砸碎了的冰屑做成帽狀包繞在傷員頭部,露出眼睛,使腦部温度降低,爭取心腦完全復甦。

4.8傷員好轉後的處理

4.8.1如傷員的心跳和呼吸經搶救後均已恢復,可暫停心肺復甦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復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驟停,應嚴密監護,不能麻痺,要隨時準備再次搶救。

4.8.2初期恢復後,傷員可能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動,應設法使傷員安靜。

4.8.3現場搶救用藥:現場觸電搶救,對採用腎上腺素等藥物治療應持慎重態度。如沒有必要的診斷設備和條件及足夠的把握,不得亂用。在醫院內搶救觸電者時,由醫務人員經醫療儀器設備診斷後,根據診斷結果再決定是否採用。

4.9預防措施

4.9.1組織定期學習《電業安全規程》,加強用電安全意識;

4.9.2加強電力設施的維護,防止設備老化造成的誤觸電事故;

4.9.3加強對安全工器具的管理,防止因工器具不合格造成的誤觸電事故。

5相關文件

《電業安全規程》

《緊急救護》

事故應急預案11

1.應急指揮中心:綜合管理部

2.應 急 電 話: ……

3.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武裝保衞部、綜合管理部、職工醫院

4.相關部門工作職責:綜合管理部負責現場具體指揮、應急措施的落實、對外聯絡和具體協調工作,武裝保衞部負責組織和指揮搶險及現場保衞,職工醫院(87657414)負責人員救護。

5.應急措施

5.1發現火險,現場人員應首先立即報告應急指揮中心。並組織現場人員緊急向安全地帶疏散,如果受災區域內有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應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如來不及轉移,則應儘可能將其名稱、數量、儲存方式、理化特性、撲救注意事項等及時告知應急指揮中心,以便及時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應急指揮中心指揮封鎖事故現場,設立安全區,並派專人監護。

5.2人羣聚集場所的共同特點是人多,一旦發生火災,往往會造成重大傷亡事故,當場所內有大量人員未疏散時,應首先搶救和疏散人員,並及時搶救受傷人員,燒傷人員送市第三醫院急救。人員疏散時,要搞好強有力的現場宣傳工作,要迅速穩定現場人員的情緒,組織若干應急小分隊(每隊3-4人),利用一切出口和通道盡快把場內人員向場外安全地帶疏散。

5.3觀察火災現場,防止因建築物倒塌或變形而造成人員傷亡。同時,要搶在房頂沒有塌落之前,由應急小分隊深入到人羣容易誤入的死角部位(如廁所、樓梯間、舞台、小房間等)尋找,救助被困人員。在救人時應部署一定力量滅火,爭取救人、滅火同步進行。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先行滅火,以便更有利於救人。

5.4發生爆炸事故後,先切斷現場與外部連接的所有通道,進行警戒,加強現場通風,撤離現場所有人員,並對傷者進行救護。武裝保衞部負責瞭解爆炸物性質及現場可能引起燃爆的'物質,提出防止再次燃爆的措施。

5.5職工醫院現場救治受傷人員,如有危重病人,應有專人護送至就近醫院搶救。

5.6綜合管理部應保證救援所需的消防器材等物資。

事故應急預案12

為防範實驗室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完善應急管理機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處置可能發生的事故,保護師生員工人身安全和實驗室財產安全,保障實驗室安全和正常運轉,依照有關要求及有關法律法規,從學校實際出發,特制定本應急處理預案。

一、實驗室安全隱患分析

(一)火災

1.忘記關電源,致使設備或用電器具通電時間過長,温度過高,引起着火;

2.操作不慎或使用不當,使火源接觸易燃物質,引起着火;

3.供電線路老化、超負荷運行,導致線路發熱,引起着火;

4.亂扔煙頭,接觸易燃物質,引起着火。

(二)爆炸

1.違反操作規程,引燃易燃物品,進而導致爆炸;

2.設備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三)觸電

1.違反操作規程,亂拉電線等;

2.因設備設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電觸電。

(四)機械傷害

1.實驗人員被局部捲入或夾入機牀旋轉部件或運動部件所造成的傷害;

2.實驗人員被切削工具割傷;

3.實驗人員被機械設備等燙傷、砸傷、碰傷等。

二、成立應急組織機構、明確職責

學院黨政負責人為第一安全責任人,學院成立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組織制定安全保障規章制度;

2)保證安全保障規章制度有效實施;

3)組織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事故隱患;

4)組織制定並實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5)負責現場急救的指揮工作;

6)及時、準確報告安全事故。

中心實驗室成立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組,各實驗分室落實安全責任人,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組由實驗室管理人員組成。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組職責:

1)對發生的安全事故迅速做出反應,選擇、決定應急處置程序,指揮教職工實施應急安全處置工作;

2)在危急情況下,有權立即組織師生有序撤離事故現場、組織人員和車輛迅速將嚴重受傷人員送往醫院救治;

3)第一時間與二級學院、學校相關部門取得聯繫,如實報告安全事故狀況,落實學院和學校的應急處置指令;

4)配合學校做好事故調查和其他善後工作。

三、實驗室突發事故應急處理原則

1.堅持“預防為主”和“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實行逐級管理,分工到人。分管院領導為事故應急處置的第一負責人,實驗室全體人員都是突發事故處置的責任人。現場應急處置人員在按照應急處理預案進行處理的同時,均需於第一時間將事故情況上報學院領導。

2.一般安全事故:實驗室主任和學院分管領導要到現場,由學院負責調查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和造成的經濟損失,對事故性質的認定和結論,以及對事故製造者或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報學校有關部門備案。

3.嚴重安全事故:當發生安全事故時,實驗室現場人員均應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迅速、準確地報警並及時採取自救、互救措施。正確有效的疏散無關人員,避免對人員造成更大傷害。實驗室主任和學院分管領導要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並立即上報學校主管領導和二級學院、教務處、保衞處領導。涉及火災和人身安全,同時報警119、120,涉及刑事案件,同時報警110。

4.如有在突發事故中受傷的學生,實驗室現場人員應第一時間告知輔導員,並協助送醫救治,學院領導視情況決定是否聯繫學生家長。

5.全體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本預案的規定實施,凡在事故救援中,有失職、瀆職行為的,將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四、實驗室突發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一)實驗室火災應急處理預案

1.發現火情,現場工作人員立即採取措施處理,防止火勢蔓延並迅速於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通報學院領導,聽候進一步指示。

2.確定火災發生的位置,判斷出火災發生的原因,如壓縮氣體、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3.明確火災周圍環境,判斷出是否有重大危險源分佈及是否會帶來次生災難發生。

4.明確救災的基本方法,並採取相應措施,按照應急處置程序採用適當的消防器材進行撲救:

①包括木材、布料、紙張、橡膠以及塑料等的固體可燃材料的火災,可採用水冷卻法,但對珍貴圖書、檔案應使用二氧化碳、滷代烷、乾粉滅火劑滅火;

②易燃可燃液體、易燃氣體和油脂類等化學藥品火災,使用大劑量泡沫滅火劑、乾粉滅火劑將液體火災撲滅;

③帶電電氣設備火災,應切斷電源後再滅火,因現場情況及其他原因,不能斷電,需要帶電滅火時,應使用沙子或乾粉滅火器,不能使用泡沫滅火器或水;

④可燃金屬,如鎂、鈉、鉀及其合金等火災,應用特殊的滅火劑,如干砂或乾粉滅火器等來滅火。

5.依據可能發生的危險事故類別、危害程度級別,劃定危險區,對事故現場周邊區域進行隔離和疏導。

6.視火情撥打“119”報警求救,併到明顯位置引導消防車。

(二)實驗室爆炸應急處理預案

1.實驗室爆炸發生時,實驗分室安全負責人在其認為安全的情況下必需及時切斷電源和管道閥門,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通報學院領導,聽候進一步指示。

2.所有人員應聽從臨時召集人的安排,有組織的通過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離爆炸現場。

3.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安排搶救工作和人員安置工作。

(三)實驗室觸電應急處理預案

1.觸電急救的原則是在現場採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生命。

2.觸電急救,首先要使觸電者迅速脱離電源,越快越好,觸電者未脱離電源前,救護人員不準用手直接觸及傷員。使傷者脱離電源方法:⑴切斷電源開關;⑵若電源開關較遠,可用乾燥的木橇、竹竿等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或帶電設備;⑶可用幾層乾燥的衣服將手包住,或者站在乾燥的木板上,拉觸電者的衣服,使其脱離電源。

3.觸電者脱離電源後,應視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躺平,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如神志不清,應就地仰面躺平,且確保氣道通暢,並於5秒時間間隔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膀,以判定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

4.搶救的傷員應立即就地堅持用人工肺復甦法正確搶救,並設法聯繫校醫務室接替救治。

5.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通報學院領導,聽候進一步指示。

(四)實驗室機械傷害應急處理預案

1.立即關閉機械設備,停止現場作業活動,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通報學院領導,聽候進一步指示。

2.如遇人員被機械、牆壁等設備設施卡住的情況,可直接撥打119火警,有消防隊來實施解救行動。

3.將傷員放置平坦的地方,實施現場緊急救護。輕傷員(軟組織傷、擦傷、裂傷和一般性挫傷等)送醫務室治療處理後再送醫院檢查;重傷員(骨折及脱位、嚴重擠壓傷、大面積軟組織挫傷、內臟損傷等)和危重傷員(外傷性窒息引起的心跳驟停、呼吸困難、深度昏迷、嚴重休克、大出血等)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或調度車輛送醫院搶救。若出現斷肢、斷指等,應立即用冰塊等封存,與傷者一起送至醫院。

4.做好現場安全警戒,穩定現場師生的情緒,查看周邊其他設施防止因機械破壞造成的漏電、高空跌落、爆炸等現象,防止事故進一步蔓延。

5.做好現場攝影、攝像以及信息報送和新聞發佈等工作。

6.必要時保護現場以便警方取證等。

(五)治安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1.外來人員未經允許強行闖入實驗場所,或有行兇、行竊、鬥毆等其它治安情況發生時,現場實驗指導教師應首先安撫、保護好學生的人身安全,必要時應中斷實驗,關停機器。

2.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通報學院領導,聽候進一步指示。如有必要,可直接將信息通報保衞處、校領導,聽候進一步指示。緊急情況下,應撥打“110”,請求救援。

3.保護事發現場,以便事後調查。

五、預防措施

1.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組每年定期組織中心實驗室全體人員學習“各類安全事故(事件)應急處置程序”,並組織進行預案演練,使全體人員掌握應急救援技能,提高處理事故的能力。

2.實驗室管理人員和實驗指導老師在學生實驗時,都要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培養學生安全意識教育。在每次實驗時都要提醒學生注意人身安全,養成良好習慣。

3.實驗室管理人員和實驗指導老師對學生嚴重違反操作規程行為應及時制止,對於不聽勸告的學生,應立即停止其實習,並報告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組處理,在實驗過程中,要留意狀態不佳的生病學生,以免發生意外。

4.實驗室管理人員和實驗指導老師要加強實驗前設備的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確保設備的安全使用。

5.實驗室管理人員和實驗指導老師在學生實驗時,要加強現場的巡查,及時發現設備異常、油氣泄漏、冒煙、明火等異常情況,及時排除故障,以免問題擴大導致安全事故。

事故應急預案13

1編制目的

為預防事故發生,規範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處置發生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制定本預案。

2危險性分析

2.1企業概況

公司名稱:某液化氣站。

部門地址:北京市×××××,佔地面積約9996平方米。

固定資產:220萬元,公司人數為20人。

物質名稱:液化石油氣,年均充裝量3000噸。

最大儲存量:200噸,日均充裝量為7噸(400瓶)。

設備設施:有100立方米儲罐4個,20立方米儲罐1個,

管線370米,各類閥門22個。

生產工藝流程:液化石油氣槽車進廠—卸車台—貯罐—充裝—出站

褚罐位置圖(略),充裝區位置圖(略)。

2.2危險性分析

2.2.1液化石油氣的理化特性

(1)液化石油氣組成

液化氣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丁烷、異丁烷、丁烯、異丁烯等低分子類;而一般處理的民用液化氣主要成分有丙烷、正丁烷及異丁烷等,無色氣體或黃檸色油狀液體、特殊臭味。

(2)理化特性

液化石油氣常壓下為氣態,具有氣體性質,經過降温和加壓處理後成為液態,密度增大。閃點為-74℃,引燃温度為426~537℃,爆炸極限為5%~9.65%。液態的液化氣揮發較強,有液態揮發成氣體時,其體積擴大250~300倍,其熱值大,最高燃燒温度可達1900℃,體積膨脹係數約為水的10~16倍,相對密度為空氣的1.56倍,易在低窪處沉積。

2.2.2危險源及危害

液化氣站存在的主要危險源及危害為:

3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3.1指揮部組成人員和職責

成立事故應急指揮部和相應的事故搶險組。指揮部由總指揮、副總指揮和聯絡員組成。總指揮由總經理擔任。

指揮部主要職責:

(1)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2)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3)組織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事故隱患。

(4)組織制定並實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5)負責現場急救的指揮工作。

(6)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指揮工作,發佈搶險救援命令,對特殊情況進行緊急決斷,協調副總指揮工作內容,向上級領導彙報事故及處理情況。

副總指揮一:負責協助總指揮作好搶險現場救災工作的緊急組織,具體負責搶險隊的指揮,向總指揮彙報情況,落實總指揮發布的搶險命令。

副總指揮二:負責指揮技術人員,對搶險、搶修作業根據技術規範和工藝情況,提供準確可行的搶險方案,並隨時向總指揮彙報情況。負責義務消防經警人員的安排和現場保衞及周邊警戒的工作,佈置善後的現場保護,維護工作秩序,防止意外破壞情況發生。

副總指揮三:負責組織運輸搶險隊,準備好人員和車輛,隨時準備按指揮命令行動。負責預備隊的組織及材料,膳食等後勤保障,隨時準備被充搶險隊伍。

聯絡員:負責搶修隊的組織及現場搶救、指揮,隨時向安全、生產副指揮彙報。負責按指揮部命令進行上、下級的聯繫和各搶險隊間的聯繫,做好搶險工作記錄。協助檢查預案執行情況,根據現場技術人員的意見,隨時向指揮部彙報。接受有關部門人員的詢問

3.2搶險組職責

(1)消防隊聽到報警後,立即到達着火地點,火。做到迅速、準確、有效。一切行動聽指揮,保護。迅速就近接通水源或提起滅火器聽命令滅隨時向指揮人員彙報滅火情況,注意現場保護。

(2)搶修隊在聽到報警後,按照《搶險隊安全管理規定》有關條款,各就各位按照指揮部命令及搶修方案立即投入設備及管線的搶修。一組負責搶修破損的管線或截門;二組負責泄漏點的.堵漏及其點火炬的搶修所需工具材料等;三組負責將搶修專用工具運到現場並

提供搶修所需工具材料等。搶修中必須注意安全,及時向指揮人員彙報情況。其他無關人員一律不得在現場停留觀看。

(3)運輸隊在報警後要迅速按預定集合待命,接到指揮部命令後,立即投入搶救人員及財產的運輸。隨時向指揮人員彙報情況,做好待命搶險準備。

(4)後期組在報警後,組織預備隊在指定地點待命,同時為搶險隊做好材料、膳食和醫療等各項準備工作,做好搶險準備。

(5)保衞組聽到報警後按保衞預案到達指定地點負責警戒。當發生液化石油氣大量泄漏時,應隨時監測濃度及其範圍,根據擴散情況布罟警戒,並通知附近機關團體禁止用電、用火切斷交通等。

4預防與預警

對所轄區的液化石油氣儲罐、液化石油氣鋼瓶等油氣儲運設施設立符合政府令和行業規範的監測措施,嚴格執行安全檢查、維護保養制度。對泄漏區域實施不間斷進行定點與不定點的檢測,隨時掌握泄漏區域濃度和擴散範圍,恰當地劃定警戒區,警戒區內禁絕煙火,不得使用非防爆電器,不準使用手機和對講機。

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油氣泄漏事故,建立預測預警機制,進行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5應急響應

5.1事故報警

(1)發生油氣泄漏事故時,第一發現人立即就近按下火警按鈕報警,然後再向消防值班人員説明事故情況,目前應急救援處理情況及需要提供的救援幫助等。

(2)消防值班人員根據事故災情嚴重程度,決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應撥打119,請求外援。

(3)報完火警後,消防值班人員立即通過電話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報告事故情況。報完警後,消防值班人員指揮有關人員到路口迎車,指引事故地點。

(4)事故應急指揮部接到報警電話後,立即通知事故應急指揮部和事故搶險組所有人員到達事故現場。

5.2處理措施

(1)報警(119、120等),並視泄漏量情況及時報告政府有關部門。

(2)建立警戒區。在指定範圍內實行全面戒嚴。劃出警戒線,設立明顯標誌,以各種力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區內和周邊人員迅速撤離,禁止一切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

(3)消除所有火種。立即在警戒區內停電、停火,滅絕一切可能引發火災和爆炸的火種。進入危險區前用水槍將地面噴濕,以防止摩擦、撞擊產生火花,作業時設備應確保接地。

(4)控制泄漏源。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或翻轉容器,避免液體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隨後用高標號速凍水泥覆蓋法暫時封堵。

(5)導流泄壓。若各流程管線完好,可通過出液管線、排污管線,將液態導人緊急事故罐,或採用注水升浮法,將油氣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

(6)罐體掩護。從安全距離,利用帶架水槍以開花的形式或固定式噴霧水槍對準罐壁和泄漏點噴射,以降低温度和可燃氣體的濃度。

(7)控制蒸氣雲。用中倍數泡沫或乾粉覆蓋泄漏的液相,減少液化氣蒸發,用噴霧水(或強制通風)轉移蒸氣雲飄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擴散掉。

(8)現場監測。隨時用可燃氣體檢測儀監視檢測警戒區內的氣體濃度,人員隨時做好撤離準備。

注意事項:禁止用水直接衝擊泄漏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風系統和密閉性空間擴散;隔離警戒區直至油氣濃度達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

6應急結束

事故得到控制,事故再次發生到隱患消除後,應急結束。消防工作辦公室負責對事故進行總結,對值班記錄等資料進行彙總、歸檔,並起草上報材料。

按照有關規定,由公司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上報。

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7.1通訊與信息保障

消防工作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經理、副經理及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和關鍵崗位的管理人員手機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

7.2物資保障

按照有關規定儲備應急救援物資,建立應急物資動態管理台帳,保障應急救援物質管用有效。

7.3應急隊伍保障

消防滅火和搶險救援工作組要加強訓練,針對模擬事故進行應急演練,並加強救援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建立定期演練制度,實戰性的綜合應急演練每年不少於1次,確保救援隊伍能適應急搶險救援的需要。

與鄰近消防隊,定期開展各專業聯防活動,需要時通過消防值班室電話聯繫,充分發揮聯防力量。

8附則

8.1培訓和演練

每月對所有職工進行1次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培訓,熟悉應急預案和所有消防設施,明確己的工作職責。

8.2預案修訂

根據場所變化和演練評估結果,定期對預案進行修訂,並組織學習。

事故應急預案14

為了保證我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到實處,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築法》和《消防法》等法律、法規和標準,根據有關政策規定,結合我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此事故預防及應急預案。

一、應急處理原則

1、項目工地發生安全事故時,搶救受傷人員是第一位的任務,現場指揮人員要冷靜沉着的對事故和周圍環境作出判斷,並有效的指揮所有人員在第一時間內搶救受傷人員,安定人心,消除人員恐懼心裏。

2、事故發生時要快速的採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和二次事故的發生。

3、要按照不同的事故類型,採取不同的搶救方法,針對事故的性質,迅速做出判斷,切斷危險源頭再進行積極搶救。

4、事故發生後,要盡最大努力保護好事故現場,使事故現場處於原始狀態,為以後查找原因提供依據,這是現場應急處置的所有人員必須明白並嚴格遵守的重要原則。

5、發生事故單位要嚴格按照事故的性質及嚴重程度,遵循事故報告原則,用快速方法向有關部門報告。

二、應急反應xxx機構

應急預案的應急反應機構分為一、二級編制,公司設置應急預案實施的一級應急反應xxx機構,工程項目部設置應急計劃實施的二級反應xxx機構。

公司一級應急反應xxx機構:

應急預案總指揮安全生產部經理張文讀

應急預案副指揮安全生產部?

善後工作部由應急預案總指揮牽頭臨時組成

事故調查部由公司總經理指派組成調查小組

工地項目部應急反應xxx機構:

組長?項目部經理(我公司現階段工地為施工隊長張海濱、秦玉鵬)

組員?安全員和技術負責人(王新江、劉寶瑞)

三、應急xxx的分工職責

1、應急預案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

①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後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

②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

③與企業外應急人員、部門、xxx和機構進行聯絡;

④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

⑤最大限度的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及相關人員的.安全;

⑥協調後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機制;

⑦應急反應小組啟動

⑧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報警級別;

⑨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

⑩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

2、應急預案副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

①協助應急總指揮xxx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

②嚮應急總指揮提出採取的減緩事故後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

③保持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的直接聯絡;

④協調、xxx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他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

⑤xxx公司總部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

⑥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xxx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

⑦根據各施工場區、加工廠的實際條件,努力與周邊有條件的企業為在事故應急處理xxx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絡和制定應急救援協議。

3、善後工作部職能和職責:

①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xxx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後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定,大災之後不發生大亂;

②做好受傷人員醫療保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

③與保險部門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

④慰問有關傷員及家屬

4、事故調查部的職能及職責

①保護事故現場;

②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

③調查瞭解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

④按“四不放過”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

5、工地項目部應急xxx機構職責

①xxx檢查各施工現場及其它生產部門的安全隱患,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貫徹執行各項安全防範措施及各種安全管理制度。

②進行教育培訓,使小組成員掌握應急救援的基本常識,同時具備安全生產管理相應的素質水平,小組成員定期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技能和安全生產素質。

③制定生產安全應急救預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並xxx實施,確定企業和現場的安全防範和應急救援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檢查、驗收、監控和危險預測。

④組長主持施工現場全面工作,負責xxx施工現場協調工作,負責參與應急救援實施工作。

四、應急預案的啟動和響應

1、當事故的評估預測達到啟動應急預案條件時,由應急總指揮發出啟動應急反應預案令,啟動應急反應公司總部一級應急反應行動xxx和項目經理部二級應急反應行動xxx,按應急預案的規定和要求以及事故現場的特性,執行應急反應行動。根據事態的發展需求,及時啟動協議應急救援資源和社會救援公共資源,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和減少人員傷亡。

2、施工現場一旦發生故事時,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應根據當時的情況立即採取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或進行現場搶救,同時要以最快的速度報警,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後,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xxx、指揮搶救排險,並根據規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儘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範圍內,並最大限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公司及工地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設值班電話並保證24h輪流值班。如發生安全事故立即上報,具體上報程序如下:

現場第一發現人----現場值班人員----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公司值班人員----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向上級部門報告。

五、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

1、培訓

應急救援和應急計劃確立後,按計劃xxx公司總部、施工項目部的全體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任務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2、演練

應急救援和應急計劃確立後,經過有效培訓,公司總部人員每年演練一次。施工項目部在項目開工後演練一次,根據工程工期長短不定期舉行演練,施工作業人員較大時增加演練次數。每次演練結束,及時做出總結,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後工作中加以提高。

六、總結

我公司有關質量事故和其它突發應急事件參照此應急預案執行。有關人員在有明確分工下要有強大的執行能力和xxx能力。樹立對公司負責,敢於承擔責任的思想,要有替同領導分擔責任的義務,要在公司xxx中積累經驗和教訓,為後期公司發展壯大有所作為。

  20xx年xxx月xxx日

事故應急預案15

1、總則

1.1為規範礦山企業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管理和應急救援響應程序,明確有關機構職責,建立健全統一指揮、分級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職責明確、資源共享,平戰結合、反應靈敏的應急機制,及時、科學、有效地指揮、協調應急救援工作,進一步增強政府應對礦山安全事故風險和事故災難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社會政治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縣實際,制定本預案。

1.2工作原則

1.2.1以人為本,先人後物:把保障人民羣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救援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搶救人員和保護人員的生命安全為中心,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惡化,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在保障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減少財產損失。

1.2.2統一領導,屬地為主:礦山重大事故發生後,在藍山縣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藍山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負責統一指揮協調,有關部門和縣礦山重大事故應急救援委員會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負責,緊密配合。現場指揮以地方政府為主,部門和專家參與,並充分發揮礦山企業的自救作用。救援組織和救援人員應立足本地,服從上級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指揮。

1.2.3平戰結合,專兼結合:按照長期準備、重點建設的要求,做好應對礦山生產安全重大事故的思想準備、預案准備、物資和經費準備、工作準備,加強培訓演練,做到常備不懈。充分發揮生產經營單位應急救援第一響應者的作用,將日常工作和應急救援工作相結合。充分利用專業力量,引導、鼓勵實現一隊多能。培養和發揮經過專門培訓的兼職應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1.2.4反應快速,協調有力。建立事故信息快速反應機制,做到及時應對,妥善處置。建立健全各級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機構,保證強有力的組織協調,做到科學指揮。

1.2.5科學決策,保障有力。依靠科技進步,採用先進的技術對事故現場進行監控,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科學決策,採用先進的裝備和應急處置技術,建立健全事故應急保障體系,提供強有力的人員保障、資金保障和物資器材等物資保障,專業搶險隊伍應定期演練,做好事故應急救援準備,提高應急救援的水平。

1.3編制依據

1.3.1法律法規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2〕第7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1992〕第65號);

《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國務院令第397號);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產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號);

《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務院令〔2001〕第302號);

《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安全規程》(GB16423—1996);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規程》(GB16424—1996);

湖南省《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產安全工作的決定》(湘政發〔2004〕4號)。

1.3.2參考依據

《湖南省礦山企業重大事故應急預案》;

藍山縣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4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全縣各類非煤礦山企業較重(含)以上級別的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2、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

2.1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2.1.1成立藍山縣礦山企業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委員會(簡稱縣礦山救援應急委),為常設的協調議事機構。由縣人民政府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縣長任主任,縣政府辦主任、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任副主任。縣政府辦、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縣國土資源局、縣經委、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縣商務局、縣糧食局、縣公安局、縣交警大隊、縣消防大隊、縣衞生局、縣藥監局、藍山電信分公司、縣水電總公司、縣民政局、縣交通局、縣氣象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縣總工會、縣財政局、縣監察局、縣廣電局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

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職責:縣礦山救援應急委在藍山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員會的領導下,統一組織、指揮、協調礦山企業重大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具體職責是:研究決定全縣礦山生產安全應急救援工作的有關重大問題;部署和總結年度應急救援工作;研究制訂、修改、實施本《預案》;在事故現場主持會商災情,研究決定搶救方案,監督檢查指揮部各工作組的工作;調集礦山救護和醫療救護隊伍、公安幹警、武警部隊及儲備搶險救災物資;公佈事故救援情況。

●成員單位職責: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組織、指揮、協調全縣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具體工作:負責接警、處警全縣礦山企業較重以上級別的事故信息;負責處理礦山企業重大以上事故應急救援的組織聯絡工作;指揮協調縣礦山救援應急委各成員單位的應急救援行動;組織調集礦山救護和醫療救治隊伍、公安幹警、消防幹警、搶險救災物資;負責對外聯絡;組織召開礦山企業生產應急救援工作會議。

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履行縣礦山救援辦公室職責。

縣國土資源局:指導、參加現場指揮部技術專家組、現場搶險組工作,負責組織制訂非煤礦山企業重大事故搶救方案,提供有關資源開採和地質方面的基礎資料。

縣經委:指導、參加現場指揮部綜合協調組工作,負責礦山應急救援中有關協調工作。協調電力、供水、通訊等部門做好事故現場的供電、供水和通訊保障工作。

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制定救災物資的使用計劃和調整計劃及實施。

縣商務局:負責救災物資的募集和調配。

縣公安局:負責治安保衞,指導、參加現場指揮部治安保衞組工作;做好事故現場的保護及交通疏導和人員疏散工作,阻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傷亡人員家屬的安撫工作;負責組織監控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

縣武警中隊:協助礦山救援隊伍進行露天開採礦山的現場救援工作。

縣水電總公司:負責事故發生地的電力供應和電力設施的維修保護工作。

縣衞生局:負責事故現場醫療救護工作,指導、參加現場指揮部醫療救護組工作。具體工作:迅速組織和指揮急救人員開展搶救工作;緊急調派醫務人員、醫藥物資、醫療設備,協調使用急救場所;及時組織針對醫療搶救方案提出調整、修改和補充意見;協助有關方面準確統計傷亡數字,及時向縣礦山救援應急委報告搶救情況。

縣民政局:負責困難災民吃、穿、住、醫的生活救助;組織協調礦山事故救災工作;組織核查、統計和發佈全縣礦山災情;指導、參加現場指揮部善後處理組工作;組織轉移、安置、慰問災民;申請和撥發救災款物,組織接收、管理、分配救災物資並監督檢查使用情況,確保救災物資不挪作他用;組織、指導救災捐贈;儲備救助物資;配合當地政府做好事故善後處理工作。

縣交通局:負責應急工作中的公路、水路交通保障和交通工具調配工作,開設綠色通道。

縣氣象局:負責提供事故期間的天氣預報和氣象變化情況的預測,為防災、抗災、救災提供氣象技術服務。

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指導、協助做好保險與賠償金的測算和有關解釋工作;協調處理相關的理賠事宜,及時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善後處理情況。

縣總工會:負責指導、協調做好遇難、受傷人員家屬的安撫工作;參加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縣財政局:負責礦山重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資金保障工作,納入財政預算。監督檢查應急救援資金的使用情況。

縣監察局:負責應急工作中行政違法違紀行為的查處,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和處理工作。

縣廣電局:負責做好事故的宣傳報道工作。指導、參加現場指揮部新聞報道組工作。

2.1.2藍山縣礦山企業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委員會下設辦公室(簡稱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作為礦山救援應急委的日常辦事機構,負責日常工作。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設在藍山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由該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

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負責縣礦山應急救援委的日常工作。具體職責是:負責組織起草、修訂、實施本《預案》,負責接警礦山生產事故信息,並及時向縣政府報告;趕赴事故現場,組織、協調、指揮礦山應急救援工作;監督檢查礦山救護隊伍建設,組織礦山開展救護比賽;承辦礦山應急救援新技術、新裝備的推廣應用和救護隊員知識更新培訓工作,組織開展事故調查前期工作。

縣礦山救援辦公室設接警、處警中心。接警電話為:2225555

2.1.3礦山救援現場指揮部

發生礦山重大安全事故,啟動本預案,成立礦山救援現場指揮部,設現場總指揮一名,由縣礦山應急救援委員會主任或由其指定人擔任,成員由各專業工作組組長擔任。

礦山救援現場指揮部下設11個專業組:現場搶救組、綜合協調組、搶險調度組、技術專家組、物資供應組、治安保衞組、醫療救護組、後勤保障組、善後處理組、事故調查組、新聞報道組。

礦山現場指揮部設立現場指揮一名,由發生事故的單位行政負責人擔任。

●現場指揮部職責:對礦山事故救援處置負總責,直接指揮較重以上事故現場搶險救援工作,統一調度救援隊伍、救援物資、救援資金等,及時報告有關情況。

●各專業組職責:

現場搶救組:礦山應急救援救護隊為組長單位,縣消防大隊、礦山企業職工、礦山應急救援救護隊和鄰近的礦山企業援助人員為成員。負責對事故傷亡人員和礦山財產的搶救。

綜合協調組:縣政府辦公室為組長單位,其他各組的組長為成員。負責對各組的工作進行綜合協調。

搶險調度組:縣安監局為組長單位,礦山企業主管(行業或行政)部門、通訊部門、衞生部門為成員。及時掌握搶險進展情況,將事故情況、控制或發展趨勢通報其他專業組,並隨時向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辦公室、市礦山應急救援辦公室彙報情況。

技術專家組:湖南省303大隊、縣國土資源局等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縣安監局負責組織;組長在事故救援現場根據事故的不同性質推薦產生。技術專家組平時為應急委提供決策諮詢和建議,事故發生後,應邀參與應急指揮工作,為應急指揮決策提供諮詢服務。

物資供應組:縣商務局為組長單位,縣經委、縣發改委、縣商務局、縣藥監局、縣糧食局、縣交通局、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為成員。負責搶險物資、藥品的組織調配和及時供應。

治安保衞組:縣公安局為組長單位,事故發生單位或事故發生地鄉(鎮)政府、村委會為成員。負責對事故現場的保護、疏導交通、疏散人員,必要時要圈定警界範圍,阻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對肇事人員和礦山企業主要負責人進行監控,防止逃逸。

醫療救護組:縣衞生局為組長單位,縣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縣公安局為成員。調配足夠的醫療救護設備和藥品,負責對受傷人員的及時搶救和醫治。

後勤保障組:事故發生單位或事故發生地鄉鎮(辦事處)人民政府為組長單位,縣民政局、縣總工會、縣財政局為成員。為開展事故搶救、救護、調查等的工作人員及傷亡人員的家屬的吃、住、行等提供後勤保障。

善後處理組:事故發生單位或事故發生地鄉鎮(辦事處)人民政府為組長單位,縣民政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縣總工會、縣財政局、縣公安局為成員。負責做好死亡人員家屬的接待和安撫工作;協助家屬辦理屍體認領、火化等工作;做好事故搶救中犧牲的同志追認烈士的申報工作;發動社會力量,為受害人員提供社會救助。

事故調查組:縣安監局為組長單位,縣公安局、縣國土資源局、縣監察局、縣總工會、礦山企業主管部門、技術專家組人員為成員。負責調查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分清責任,提出事故調查報告。

新聞報道組:縣廣播電視局為組長單位,負責對事故的情況做好正面的報道工作。

2.2組織體系框架

2.2.1藍山縣礦山應急救援委員會構成:

詳見附錄1。

2.2.2藍山縣礦山應急體系框架

縣礦山應急救援體系是全縣各類礦山事故應急救援機構組成的一個組織和與之相適應的制度、資源所構成的網絡。由指揮管理系統、救援隊伍系統、技術支持系統、相關保障系統等組成。

縣礦山應急救援體系框架如附錄二所示。

2.2.3礦山應急救援工作程序

礦山事故現場報告程序: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現場第一發現人礦山企業值班室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應急救援組織(企業醫院、企業救護隊)、當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礦山企業管理部門、公安部門

礦山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程序:礦山事故單位立即成立現場指揮部縣級礦山救援指揮部市級礦山救援指揮部省級礦山救援指揮部國家礦山救援指揮中心

2.2.4應急聯動機制

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平時應加強與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員會辦公室、市礦山應急救援辦公室、武警部隊等方面的聯繫,與縣救援應急委成員單位建立聯繫會議制度,通報礦山事故情況,共同組織應急救援演練。

3、預警和預防機制

3.1信息監測與報告

3.1.1常規信息監測: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統一負責全縣礦山企業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和重大事故隱患信息的接收、報告、初步處理、統計分析,制定相關工作制度。事故報告的內容:事故發生的時間、單位、類型、傷亡人員、搶救情況。

3.1.2信息監測分析: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分室應建立全縣礦山基本情況、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重大災害事故數據庫並及時更新;定期完成礦山領域風險分析及評估報告,提交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員會辦公室、縣礦山救援應急委,由其審定後酌情公佈。

3.1.3重大信息監控:按照《重大危險源監控管理規定》組織對全縣存在重大危險源、安全風險高的礦山企業實施重點監控,及時分析重點監控信息並跟蹤整改情況。

3.1.4逐級上報信息:鄉鎮(辦事處)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礦山企業主管部門應掌握轄區內的礦山分佈、災害預見等基本狀況,建立轄區內礦山基本情況和重大危險源數據庫。收到事故信息後應進行核實,並在2小時內分別向上一級政府及部門報告。有關部門應同時向同級政府、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3.1.5羣眾舉報信息:任何公民、組織可以通過電話等各種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礦山行業主管部門舉報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事故發生信息。

3.1.6企業上報信息:礦山企業根據地質條件,可能發生災害的類型、危害程度,建立本企業基本情況和危險源數據庫。發生事故立即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礦山企業主管部門。

3.2預警預防行動

3.2.1接警

縣礦山救援辦公室設立接警中心,電話為2225555(兼傳真)。縣礦山救援應急委、礦山企業主管部門,接到礦山事故信息後,應當初步核實及時報告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辦公室、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任何公民和組織都可以直接向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辦公室、縣礦山救援辦公室報告事故信息。

3.2.2處警

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接到事故信息後及時進行分析評估,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單位立即派員趕赴事故現場,指導、協助發生事故的鄉鎮(辦事處)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進行事故搶救。

當發生較重以上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或有可能進一步引起事故擴大時,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應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及時報告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辦公室、市礦山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請求有關礦山救護隊、裝備儲備單位、專家和技術支持機構,做好應急準備。

3.3預測預警支持系統

3.3.1網絡信息系統: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應利用縣安全生產信息網建立全縣統一的礦山應急救援信息網絡體系,建立定期對信息進行分析通報制度,實現信息共享。

3.3.2報警通訊系統:建立全縣統一的礦山重大事故報警電話號碼,並向社會公佈。

3.4預警級別及分佈

3.4.1預警級別

預警級別劃分:根據礦山事故的潛在危險程度和可能的發展趨勢,預警級別分為一般(IV級)、較重(III級)、嚴重(II級)、特別嚴重(I級)四級,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

預警級別主體確定:一般預警由縣級人民政府確定;較重預警由市人民政府確定;嚴重預警由省人民政府確定;特別嚴重預警由省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確定。

3.4.2預警級別的信息發佈

●預警級別確定後,除因涉及國家安全等原因需要保密的外,由確定級別等級的人民政府及時向社會公佈。可以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渠道予以公佈。

●預警級別由上級政府確定的,除由上級媒體發佈預警信息外,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也應通過同級媒體發佈相應預警信息。

●預警信息發佈的內容:

礦山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礦山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原因;

礦山事故發生的性質、類型;

礦山事故造成的損失和人員傷亡情況;

礦山事故後的處理措施和控制情況;

與礦山事故有關的其它情況。

4、應急響應

4.1分級響應程序

4.1.1級別的確定:根據礦山事故的實際級別,按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救災難度和影響範圍,分為一般(IV級)、較重(III級)、嚴重(II級)、特別嚴重(I級)四級。

一般礦山事故由縣人民政府確定;較重礦山事故由市人民政府確定;嚴重礦山事故由省人民政府確定;特別嚴重礦山事故由省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確定。

4.2.1預案啟動: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接到預警信息後,應詳細瞭解礦山事故發生情況,並立即報告縣政府辦公室,請求縣礦山救援應急委主任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啟動高級別預案時,低級別預案應同時啟動。

礦山企業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後,立即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迅速組織力量實施救援,同時上報當地人民政府及其應急管理機構。

●一般礦山事故(IV級):礦山企業發生IV級安全生產事故時,事故礦山企業或鄉鎮(辦事處)人民政府應急組織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實施應急救援。

縣礦山救援辦公室接到事故報告後,關注事故事態發展情況,加強信息溝通、傳遞、反饋。縣礦山救援指揮部應進入預備狀態,做好應急準備。

●較重礦山事故(III級):縣礦山救援辦公室接到礦山企業發生III級安全生產事故報告,應做好事故的詳細情況記錄,並將情況立即報告副主任或主任,縣礦山應急救援委主任應立即啟動本《預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或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應立即通知縣礦山救援應急委成員單位和有關專家,趕赴事故現場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各成員單位必須立即按照本《預案》2.1.3的規定認真落實職責。

當事故難以控制或有擴大發展的趨勢時,應組織增援隊伍,加大救援物資調撥供應力量,並及時請求市礦山應急救援組織予以援助。

●嚴重礦山事故(II級):礦山企業發生II級安全生產事故,縣礦山救援應急委在啟動本預案的同時,應及時向市人民政府或市安監局報告。

●特別嚴重礦山事故(I級):礦山企業發生I級安全生產事故,縣礦山救援應急委在啟動本預的同時,應及時向市人民政府或市安監局報告,申請市人民政府和市安監局啟動預案。

4.1.3特別情況的處理

●礦山事故跨縣的,由市人民政府或省人民政府與本級有關部門聯合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礦山事故跨市的,由省人民政府及省直有關部門聯合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在搶救礦山事故中衍生和耦合事件,同時啟動相應的預案。應急工作在當地政府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進行。

4.2信息共享和處理

4.2.1建立快速應急信息系統

省、市、縣、鄉(鎮)上下級政府間的信息傳遞利用現有政府間信息傳輸渠道進行。現場指揮部用手提(台式)電話或無線電話聯絡。礦山救援應急委配置電話同步錄音裝置、傳真機、電腦,確保準確接收信息。應急委與各成員單位利用各電信運營公司通信網、無線通訊網建立通訊聯繫,滿足信息傳遞需要。礦山救援應急委與各成員單位實行24小時值班,確保信息及時接收。

4.2.2信息報告

●礦山企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現場人員立即開展自救和互救,並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

●礦山企業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後,應迅速組織搶救,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礦山應急救援組織、當地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產監督部門。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礦山應急救援組織、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礦山主管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後,要按照規定逐級上報。

4.2.3現場採集信息

縣礦山救援辦公室到達事故現場後,應迅速收集現場信息:礦山基本概況;事故發生簡單經過;事故原因初步分析;已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待救人員數量及待救人員危險程度情況;現場搶救情況;採取的緊急措施情況,現場救援物資供應及需求情況;現場救援面臨的困難及需要支援的事項等,彙總以傳真等方式,上報到縣應急委。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應及時與縣、市、省礦山救援指揮部保持聯繫,並隨時報告現場信息。

4.2.4事故損失信息採集和報告

事故損失信息包括:事故損失情況;因事故需要救濟的情況和已救濟的情況;礦山事故發生後,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

礦山事故發生後,縣民政部門或礦山事故現場指揮部牽頭部門應在第一時間採集事故損失信息,迅速報告縣人民政府和礦山救援應急委。由縣人民政府報告市人民政府及市民政局。

4.2.5信息處理

縣安監局、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負責收集、彙總各類礦山常規信息、現場信息,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判斷,提出應急處理建議,報告縣礦山救援應急委,並及時通報相關部門和單位。

4.3指揮和協調

4.3.1礦山事故發生後,縣礦山應急救援委全面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現場指揮部具體負責現場指揮工作,現場指揮部及時向縣礦山應急救援委報告情況,請示重大問題的處理指令,各成員單位、部門要服從指揮部的`調度。

4.4緊急處置

4.4.1現場處置主要依靠本轄區應急救援力量。礦山企業發生事故後,應當和當地政府組織職工、羣眾開展自救、互救,並召請有關專業救援機構。

4.4.2事故礦山企業是第一時間處置事故的主體。礦山企業主要負責人應充分利用所屬企業和就近社會救援力量,立即組織實施事故的搶險救援工作;立即組織本單位和就近醫療救護隊伍搶救現場受傷人員。

4.4.3發生事故的礦山企業應迅速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及時制定事故的搶險救災方案並組織實施,根據事故和救援情況,及時修訂救援方案,補充救援措施。

4.4.4發生事故的礦山企業和當地救援力量不足以有效地搶險救災時,礦山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向上級礦山應急組織明確要求增強救援。

4.4.5發生事故的礦山企業和當地醫療機構的救護能力不足時,礦山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應向上一級礦山應急組織明確要求調動外地的醫學專家、醫療設備前往現場加強救護,或將傷者迅速轉移到外地救治。

4.4.6參加應急救援的隊伍和人員在礦山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統一指揮協調下進行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

4.4.7礦山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力量清除搶險通道上的障礙物。同時由當地政府、公安、交通等部門保障搶險通道和應急救援隊伍、物資、設備運送的暢通無阻。

4.5羣眾的安全防護

4.5.1治安保衞組應在礦山事故現場實施警戒,劃定警戒線和警戒範圍,作出警戒標識,阻止圍觀羣眾和非搶救人員進入現場。

4.5.2醫療救護組應對地面工作場所實行消毒處理,防止疾病傳播;後勤保障組應加強食品衞生管理,防止搶救人員中毒事件發生。

4.5.3善後處理組應加強對遇難者家屬的安撫工作,防止過激行為或意外事件發生。

4.6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

4.6.1事故救援醫院應立即到事故現場搶救,並開闢綠色通道,保證對受傷人員進行及時救治。

4.6.2礦山事故嚴重危及礦區穩定或當地社會穩定時,應急救援指揮部應立即向上級人民政府報告,請求武警、軍隊參加搶險救災或治安保衞。

4.7事故調查、處理、檢測與後果評估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牽頭組織有關部門成立事故聯合調查組,調查分析事故原因、開展現場檢測、事故損失評估等工作。

縣安監局、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應組織專家總結和評價應急預案實施情況、應急救援保障情況等,對應急預案的適用性進行評估。

4.8新聞報導

除按照有關規定需要保密的信息外,由應急委統一協調,縣廣電局負責報道工作。

4.9應急結束

當礦山現場遇難、遇險人員全部搶救出來後,現場救援工作完成。經縣礦山救援應急委批准,現場應急指揮部宣佈應急行動結束,並向社會發布相關信息。事故發生地鄉鎮(辦事處)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人員繼續留在礦山事故現場配合事故單位做好後期處理工作。

5.後期處置

5.1善後處置

5.1.1縣、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善後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補償,徵用物資補償,救援費用的支付,災後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事項。儘快消除事故後果和影響,安撫受害和受影響人員,保證社會穩定,儘快恢復正常秩序。

5.1.2救援隊伍應認真核對參加搶險救災人員,清點救援裝備、器材;整理搶救災記錄、圖紙,寫出救災報告;核算救災發生的費用。

5.1.3衞生部門要做好事故現場的消毒和疫情監控工作。

5.1.4民政部門要按照職責要求配合做好善後處理工作。

5.2社會救濟

5.2.1縣人民政府建立礦山事故救濟救助制度,提倡和鼓勵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捐助社會救濟資金,努力提高社會救災資金在整個救災資金中的比例。

5.2.2紅十字會、慈善基金等公益性社會團體和組織要根據需要開展募捐活動,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動員社會各界進行賑災捐贈。救災募捐活動由民政部門歸口管理,保證募捐資金全部用於受害職工家屬。

5.3保險

5.3.1礦山企業必須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鼓勵和提倡礦山企業和職工購買各種商業保險。

5.3.2礦山事故發生後,有關保險公司應及時派人員進行定損理賠工作。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應及時足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費用。

5.4事故應急救援調查報告、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

在較重以上礦山事故應急救援後的5個工作日內,參加救援搶險的各專業機構應按規定格式內容寫出總結,報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縣安監局在事故搶救後10個工作日內將總結報市安監局、市礦山應急救援指揮部。縣安監局應每半年一次總結分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提出改進礦山應急救援工作的建議。

6.保障措施

6.1通信與信息保障

6.1.1信息保障

由縣安監局、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牽頭,開發和建立全縣礦山事故信息、救援力量、救援物資等信息數據庫,以便預警和應急決策時隨時調用。

加強礦山事故預測預警系統建設。按照國家有關預警級別的標準,量化預警指標;規範各種礦山事故信息獲取、分析、發佈、報送格式、報送時限和程序。

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應及時向市安監局、市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報送礦山事故信息、音像資料等。

6.1.2通訊保障

由縣安監局、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建立通訊錄,對參與礦山應急救援的領導、部門、組織的電話號碼整理成冊。

礦山企業負責保障本單位通訊、信息網絡的暢通。

6.2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

6.2.1救援裝備保障

●由縣安監局、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建立現場救援裝備調用制度,監督專業救援隊伍對工程搶險裝備的維護、保養,並實施定期更新和監督檢查。

6.2.2應急隊伍保障

●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全縣礦山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及礦山應急救援工作。

●礦山企業應建立由專職或者兼職人員組成的礦山救援隊。不具備單獨建立專業救援隊的小型礦山企業,除應建立兼職的救援隊外,還應與就近的專業救援組織簽訂救援協議,或者與就近的礦山企業聯合建立專業救援組織。

6.2.3交通運輸保障

●縣人民政府交通部門,應建立交通保障數據庫,保證應急救援隊伍、救援物資能夠及時到達事故現場實施救援。需要實行交通管制時,由公安、交通、交警等單位負責組織實施。

●礦山救援和醫療救護車輛配用專用警燈、警笛,發生礦山事故後,當地政府應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道路交通管制,根據需要和可能組織開設應急救援特別報道,應急救援車輛在執行任務時免交過路費。

6.2.4礦山救援醫療保障

●縣人民醫院,作為縣礦山醫療救護基地,指導、參加礦山事故中傷員的救治工作。

●礦山企業應建立礦山醫療救護站(或與企業所在地醫院簽訂醫療救護協議議),負責企業礦山事故傷員的醫療急救和礦山救援隊伍醫療救護知識專項培訓工作。

6.2.5治安保障

礦山企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當地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協調公安、武警等維護社會秩序和事故現場的保衞工作。

6.2.6物資保障

各種物資的調配、使用都是採用有償使用,所需費用由發生事故的單位承擔。

6.2.7經費保障

●縣人民政府建立礦山應急救援保障基金,用於較重以上礦山事故的應急救援和縣級礦山應急救援基地救災物資儲備的更新、維護。

●縣、鄉鎮(辦事處)人民政府應建立地方應急救援保障資金。

●礦山企業為礦山應急救援工作提供資金保障。

6.2.8社會動員保障

●對遇難者家屬的安撫工作,要動員企業工會、婦聯、團委或村委會、鄉(鎮)政府等參加,儘快、穩妥做好善後處理工作。

●對礦山事故現場的治安保衞工作可動員當地派出所和民兵參加,確保礦區穩定。

●對露天開採的非煤礦山,如採石場發生滑坡、坍塌等事故,可動員當地民工參加搶救。

6.3宣傳、培訓

6.3.1宣傳

●縣礦山救援應急委辦公室公佈應急預案信息、接警部門和電話,宣傳應急法律法規。

●組織礦山企業學習、宣傳本預案及企業應急預案,做到人人掌握避災、自救和互救常識。

6.3.2培訓

●縣安監局負責組織對全縣礦山企業負責人應急救援知識的培訓。

●礦山救護隊要加強日常戰備訓練,並按規定對救護隊員進行培訓,確保礦山應急救援隊伍的戰鬥力。

●礦山企業負責組織本企業職工救援與自救知識培訓。

6.5監督檢查

縣安監局對預案實施的全過程進行檢查督導,保障應急措施到位。

7、演習

礦山企業要嚴格按規定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救災演習。

8、附則

8.1預案管理與更新

8.1.1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礦山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8.1.2礦山企業應根據具體生產條件、自然災害的種類和危害程度,制定《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和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8.1.3本預案根據情況每年進行修改補充。

8.2獎勵與責任

8.2.1對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予表彰獎勵。

8.2.2對參加應急救援工作中受傷、致殘或者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醫療、撫卹。救援工作中為搶救他人或國家財產英勇犧牲的,應追認為烈士。

8.2.3對不服從指揮部調遣、臨陣脱逃、謊報情況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或經濟處罰;造成重大損失和擴大災害程度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8.3制定與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縣政府制定,由縣安監局負責解釋。

8.4預案實施或生效時間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9、附錄

9.1全縣礦山事故應急救援委員會成員單位聯繫表

9.2縣礦山應急救援體系框架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