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館評估自查情況彙報

來源:文萃谷 3.17W

各位領導、同志們:

文化館評估自查情況彙報

今天文化部文化館評估組一行蒞臨我市檢查指導工作,這是對我市文化工作極大的關心和支持。首先,我代表烏蘇市委、市人民政府對各位領導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下面,我就烏蘇市文化館工作情況做簡要彙報

烏蘇市地處自治區規劃的天山北坡經濟帶的西端,是通往霍爾果斯口岸、阿拉山口岸的重要門户,與國家石化基地獨山子、新型商貿城奎屯市形成北疆“金三角”,國道312線、217線和歐亞第二大陸橋(鐵路)橫貫東西,奎一賽高等級公路從鏡內穿過,交通優勢十分明顯。全市區域總面積2.07萬平方公里,轄10鎮、7鄉、3個牧場、1個林場、5個街道辦事處,境內有漢、哈薩克、回、維吾爾、蒙古五大主體民族,24個民族成分,總人口2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7.5萬人,佔35.64%。近幾年,我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斷加快優勢資源轉換步伐,緊緊圍繞“增加農牧民收入、培植市級財源和構建和諧烏蘇”三大主題,堅持以新型工業化帶動農業現代化,以城市經濟帶動農村經濟,以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有力的促進了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協調發展。XX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8.9億元,比上年增長18.2%。地方財政收入突破2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1億元,增長19.3%。農牧民人均收入6167元,增加441元。

烏蘇文化館始建於1956年,是烏蘇市唯一的羣眾文化綜合單位,建館五十多年來,始終堅持 “雙百”方針和“二為”方向,努力把工作重心放在滿足各族羣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上,提出基礎服務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社會、貼近羣眾”的原則,分層次地推進羣眾文化服務,並不斷深化、創新,為羣眾提供優質、高品位的文化,為烏蘇市的羣眾文化事業發揮了積極作用。在自身建設中,能結合實際,立足創新,不斷深化內部改革,全面推進了羣眾文化工作繁榮發展。XX年被評為國家二級文化館、自治區一級文化館。本次評估工作開始後,我市高度重視,成立了以文體局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文化館評估定級工作領導小組,精心學習評估要求及細則,制定出最準確的評估實施方案,對文化館XX年以來的設施建設、設備、經費撥款、隊伍建設、館辦活動、輔導培訓、檔案、行政管理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自評,按時完成了文化館自查、複評工作。現將自評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加強基礎設施,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各族羣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文化館在經費極其緊張的情況下,克服困難,因地制宜,想辦法找出路,加大投入力度,加速文化館的基礎設施建設。截止XX年底,文化館館舍建築總面積達2150平方米,室外活動場地1200平方米,無出租房,辦公用房有四間,佔總面積的2%,設有文化活動室、文化娛樂室、舞蹈排練廳、聲樂排練廳等文化活動廳室6間、設有多功能廳(不含劇場,含民間文化展示廳),宣傳櫥窗25米,展板20塊,各類文化教室14間,基本滿足了我市各族羣眾的文化生活需求。自1977年文化館建檔以來,設有獨立的檔案室和專門負責檔案管理的人員,整理完成檔案70卷。近年來,為了提高服務水平,文化館不斷加大投入資金先後購置了計算機、攝像機、照相機等信息網絡設備、現代化技術設備、藝術展覽和演出設備等。總值達40.9萬元,比XX年增加65%。網絡設施、消防安全裝備齊全,建築環境佈置舒適、幽雅,文化氛圍濃厚,符合行業標準。文化館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人員經費、公用經費100%由財政全額撥款,無事業收入。

  二、 實施人才戰略,建設高素質的文化工作隊伍

政治強、業務精的專業人才隊伍,是完成文化館工作的有生力量。文化館在人才培養上制定結合實際的學習培訓方案,鼓勵工作人員努力學習,提高羣眾文化服務水平,通過短期培訓與中長期培訓、在職培訓與半脱產培訓、本市培訓與外地培訓相結合的方式,人均每年培訓56課時。目前文化館在職職工12人,大專以上學歷9人,中級職稱6人,專業人員站全館人員的90%,本科以上相關學歷人數佔職工總數的30%;職工教育及崗位培訓達到100%;館職工都有專業技術職稱,中級職稱佔業務人員的50%。近年來業務人員堅持不斷學習和創作,在地州各級文藝調演和比賽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文化館張峯的油畫作品《鷹》和郜百峯的攝影作品《胡揚》榮獲全國“羣星獎”自治區選拔優秀獎;曹濤的國畫作品《先覺獨香》在“醴泉銘杯”全國書畫大賽中榮獲銀獎;由本館專業人員編導的舞蹈《紅韻》榮獲地區廣場文藝匯演銀獎。

為表達我市各族少年兒童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心聲,提高我市少年兒童的藝術水平,促進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培養青少年的藝術才能和愛好,文化館每年舉辦“雛鷹風采”文藝展示、“蓓蕾杯”少兒文體大賽、少兒書畫展、少兒攝影展等文藝大賽。並選出部分優秀參賽選手送往上級參加比賽,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在 在挖掘和保護民族民間、民俗傳統文化方面,文化館注重搶救和保護,每年舉辦古爾邦節、努肉孜節、麥得爾節等專場文藝晚會,哈薩克族的“阿肯彈唱會”,蒙古族的“江格爾演唱會”,維吾爾族的民間文化藝術等更是長盛不衰,一批民間老藝人被發現並得到尊重,一批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被青年人傳承。為弘揚民族民間文化遺產,我館分別收集整理了《柳花茶的製作工藝》及傳承人資料6份;蒙古族史詩《江格爾》現場錄音10盒及傳承人資料;新疆曲子實唱錄音帶20盒;哈薩克族阿依特斯演唱實錄帶5盒;蒙古族民歌長、短調錄音帶15盒等民間文化遺產15項。同時,目前其它挖掘整理工作也在認真進行中。

在宣傳及新聞報道方面,文化館通過製作版面、懸掛橫幅、網站發佈、廣播電視報道等形式進行了廣泛宣傳,激發了全市各族羣眾積極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擴大了羣眾文化活動的.影響面。XX年以來,電視網站報道、報刊發表信息近100篇。

  四、 完善“文化服務綠色通道”加強文化服務

在服務措施上文化館始終堅持,“突出重點,特殊需求,靈活處理,熱情服務”的宗旨,為解決羣眾開展文化活動缺乏場地的問題,近年來,文化館先後開闢了文化活動室、文化娛樂廳、舞蹈排練廳等廳室6個、各文化教室14間、多功能展廳1個,常年對公眾提供開館服務,每天達7小時,並配置現代設備,免費輔導曲藝藝術團、夕陽紅藝術團等文藝愛好者和廣場文藝演出單位排練。

  五、強化管理提高效率

文化館現有黨員5名,屬文體局黨支部,文化館的黨員都能按照上級組織安排,認真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文化知識,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能。館長符合“四化”標準,領導能力強,事業心強,作風正派,關心羣眾,責任心強。館內也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並認真執行,做到了“各有各位、各行其職”,使文化館的工作開展的有理有序。

  六、 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羣眾文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面對羣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欣賞水平,文化館的全體職工深深體會到,只有創新才有吸引力,才能保持生機和活力。烏蘇廣場文化活動始於1998年,歷時近XX年,每場廣場演出都力求在主題、內容、形式上取得突破,求得創新,力爭做到讓羣眾喜聞樂見。近年來,文化館緊緊圍繞節慶日、紀念日、活動日、宣傳週、主題月,緊密結合各階段、各部門重點工作,從不同角度,藉助各種形式精心編排自創節目,充分反映經濟快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民族團結和睦、社會文明進步的大好形勢,使廣大觀眾耳聞目睹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祖國大家庭好、民族團結好、解放軍好”的主旋律。在節目形式上不斷創新,從原來單一的歌舞變為現在的家庭才藝展、少兒書畫大賽、歌手大賽、小品大賽、廣場舞會、廣場電影、農牧區文化藝術周、少兒文化藝術周、殘疾人文藝演出等多種元素的融入,XX年還舉辦首屆農牧區文化藝術節、首屆殘疾人文藝演出等題材多意的活動,保證了場場有新的亮點,場場有新人、新作,為烏蘇市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羣眾的安居樂業,為構建和諧烏蘇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烏蘇市文化館的工作,近年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上級要求有一定的距離,與其他兄弟單位相比也有着不少差距,主要表現在文化活動的創新和創作上。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努力,讓我市的羣眾文化工作更上一層台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