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學反思範文(精選26篇)

來源:文萃谷 5.38K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梅花魂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梅花魂教學反思範文(精選26篇)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1

前不久我執教了《梅花魂》一課。“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的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她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梅花魂》這篇課文以梅花為線索,講了有關外祖父的 五件事,表現了這位老人對梅花的摯愛,表達了身在異國的華僑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領會梅花魂的.本質含義,體會外祖父的愛國思鄉之情。

我執教的是《梅花魂》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因此,我在設計之初就始終堅持以文本為依託,希望引導學生對課文展開深入學習,從而使學生逐步明瞭課文中“梅花魂”的意義所在。

在執教的過程中我圍繞課文展開了一層層教學,學生們基本上能隨着課程的進展逐步深入課文理解梅花的“品格”、“ 靈魂”、“ 骨氣”,從整體上,我的教學設計還是比較合理的,可是細節的處理不足使課堂效果有所減弱。

不足一:朗讀不夠充分。

在進入課文學習時我出示了閲讀要求,讓同學們圍繞要求展開朗讀。同學們很認真地開始了學習,可是由於我急於讓孩子們進入下一環節,當我讓學生停止學習時,同學們有一小半還未自學完。學生學習時間不夠充分就削弱了孩子們學習的效果。

不足二:課件使用不夠充分。

為了讓學生對“梅花”及“梅花魂”有一個直觀的瞭解,我在導入課文學習時我就播放了用多幅梅花的圖片配以古色古香的民樂的課件,同學們在驚歎梅花的美麗之時,對梅花開放時的環境狀況有了一個清晰的印象。但我的課件使用還不夠完善,課後,我反思到應在課的後半段應再用一次圖片展示,也就是同學們理解了梅花魂是什麼時再一次演示課件,讓孩子們在優美的樂曲聲和美麗的梅花圖的氛圍中對“梅花魂”有一次感情的昇華,使他們再一次理解為什麼中國人對梅花情有獨鍾,為什麼身處異國的外公會對梅花念念不忘,倍加珍惜。

從這堂課的教學過程,讓我有一個深刻的感受就是,也許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的設計很精巧,手段很先進,但我們的教學過程總會有許多不足,要想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效果更好,就必須時時從細處着眼,從小事着手,才能使課堂教學呈現更加完美的境界。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2

《梅花魂》這篇課文以梅花為線索,作者回憶了外祖父生前的五件小事,從中表現了這位老人對梅花的摯愛,表達了身在異國的華僑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

文中的外祖父把對祖國深深的眷戀與摯愛寄託在愛梅花上。在他眼裏梅花有着堅強不屈的靈魂,他把這種靈魂視為中國的民族魂,並以此鞭策自己,不忘自己是個中國人,表現出他的一顆中國心。這種愛國的思想,我主要通過抓住外祖父的言行從他“珍愛墨梅圖”、 “送墨梅圖”、“談墨梅圖”、的情景中去體會。

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領會梅花魂的本質含義,體會外祖父的愛國思鄉之情。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然後抓住文中重點語句及相關段落進行交流。

教學課文時,我先課件出示梅花圖,讓學生欣賞傲立風雪中的梅花,並讓學生回憶有關讚揚梅花傲霜鬥雪的詩句,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梅花,然後讓學生齊讀課文,想想課文圍繞梅花,回憶了外祖父的幾件事?讓學生列出小標題,以便幫助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個初步的、整體的認識。之後,我讓學生從文中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了,讓學生先小組交流討論,然後請生彙報,我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用課件出示有關段落,並指導學生朗讀,體會句中所藴含的外祖父思念祖國的感情。

課文第13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這一大段是外祖父對“我”説的話,是對梅花和中華民族有氣節人物的讚譽,既有老人對孩子的希望和教誨,其實也是老人自己心靈的表白。所以我精心設計了幾個問題,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外祖父思念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讀後思考:這段話講了幾層意思?學生經過小組討論,交流,得出答案,這段話講了三層意思:

(1)讚美梅花的精神;(2)讚美中華民族具有梅花精神的人;(3)告訴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要有梅花的秉性。

然後讓學生説説,梅花具有什麼精神?學生能很快地説出“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進而向學生提問,那這段話在文中起什麼作用?”學生便能很自然地説出這段話在文中起點明題意的作用,之後,又讓學生説説自己知道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有氣節的人物,調動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庫,談了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這一環節開拓了學生的心扉,使學生通過文章的字字句句感受到了作者表達的感情,更加體會到“魂”是祖國的象徵,是民族精神的象徵,是千千萬萬中華子孫的“魂”。最後,在課文結束之際,我課件播放張民敏演唱的《我的中國心》,師生齊唱,歌畫一體,讓學生在演唱中感悟外祖父那種思念家鄉、思念祖國之情,讓學生在情景中領悟海外華僑那種深深地眷戀祖國之情,把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把學生的情感推向了頂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3

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教材無非是例子。文本只是教學的一個小小的窗口而已,如何藉助小小的窗口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是我們語文老師務必要研究的東西,也就是説我們教師務必充分利用此窗口為階梯,創造性地去拓展文本相連的以外的資料,適時引薦給學生,既擴大閲讀的量,又能為深度明白文本服務。

初讀《梅花魂》,我的眼前浮現的是岳飛、文天祥、林則徐、董存瑞,黃繼光,我在想:如何讓學生也擁有這些英雄人物呢?在教學時,我讓學生欣賞完梅花的圖片後,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寫梅花的詩詞。因是鄉下學校,學生收集較少,於是教師出示王冕的《墨梅》,王安石的《梅花》,陳毅的《紅梅》,陸游的《詠梅》,以及毛澤東的《詠梅》,讓學生吟詠,在吟詠中加深對梅花特點的認識,以及對梅花品性的瞭解。之後以梅花的品性入手,重點學習第十三自然段,從梅花的秉性來了解外祖父的思鄉情懷,從梅花的秉性來了解中華民族許多有氣節的人物。

在明白梅花不畏嚴寒的精神時,我創設了將寒冬的蕭條和梅花的傲放比較的圖片,當學生看到在冰雪的欺壓下,梅花仍是那麼秀氣,這個似乎是有點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因此有的孩子不禁發出了讚歎聲,我就及時的讓他們用學過的古詩來讚一讚,我看到有不少孩子已經被這梅花所感動,都和着音樂吟誦起一句句讚美的詩句來,真正的感受到了梅花精神。在談到有氣節的民族英雄,學生首先想到了“狼牙山五壯士”,是啊,五壯士英勇就義的.一幕已在他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就是梅花的精神,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氣節。之後我又説了“精忠報國的岳飛”、“凜然正氣的文天祥”、“董存瑞捨身炸碉堡”、“林則徐虎門銷煙”等,這樣,利用圖片、故事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讓學生深入體會“一箇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裏,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下課了同學們還在念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雖然在意識上還很朦朧,但學生已能帶着感情進行抑揚頓挫地誦讀了,學生已在説“我們也要有梅花一樣的秉性”了,我的心裏湧動着一種激動,洋溢着一種感動。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4

《梅花魂》是新課標人教版第九冊第六課的一篇精讀課文。梅花寒霜傲放,為人們賦予了堅強的品格,為人們所讚頌,成為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精神象徵。課文由故鄉的梅花又開放了,引出了對漂泊他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的回憶。梅花年年開,"我"的記憶之門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打開,而這梅花引發的回憶都跟外祖父有關。外祖父愛梅花,在他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國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國的代表,他把愛祖國的情懷寄託在梅花的身上;另外,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也一如梅花,堅貞不移,雖身處異國他鄉,不變的是中國心。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式。為此,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幽芳,漂泊,唯獨,頓時,稀罕,離別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並揣摩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4、摘錄讓自己感動的詞句。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破重點,課前,我讓學生蒐集有關讚美梅花的詩文讀一讀,對梅花的品格有所瞭解,以便理解外祖父對梅花的感情,在學生自讀自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我請學生説一説,作者回憶了外祖父生前的幾件事,從這些事中體會到了什麼使學生對文章有個全面的'瞭解,對人物的思想感情有個初步的體會。

然後,引導學生圍繞"從課文的哪些地方體會出外祖父思戀祖國的感情"這個問題,深入讀書,交流討論。交流中,讓學生注意到外祖父的三次落淚,因為墨梅圖發脾氣,送"我"墨梅圖和梅花圖案的手絹等具體的事,引導學生留意容易忽視的地方。如外祖父教"我"讀詩,目的是使"我"從小受到民族文化的薰陶,因為,唐詩宋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它滲透着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同時,借讀這些詩詞,寄託自己對祖國的思念之情。再如,對外祖父動作的細節描寫——"用保險刀片輕輕颳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淨。"從外祖父動作中可以看出梅花,在他眼裏,不僅僅是梅花,那是祖國的象徵,值得他用全身心去愛。"

外祖父早早地起了牀,把我叫到書房裏,鄭重地遞給我一卷白杭綢包着的東西。"臨別送給親人的禮物,外祖父選擇了墨梅圖,更可見梅花在他心中的分量,他寄託在梅花身上無法割捨的情愫。在交流中,我着重引導學生讀好有關的段落。在讀書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從具體語句中,就可以對怎樣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所領悟。由於本課語句含蓄,感情深沉,我指導學生通過反覆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更好地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5

回顧課文《梅花魂》的教學,可以清晰地看到:課堂上教師努力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創設寬鬆、民主、和諧的氛圍,教師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鼓勵積極發言,重視師生、生生間的交流。小組討論、同桌合作,給學生提供自主的活動空間和交流的機會。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觀念。交流,讓學生獲取了新知,掌握了方法,交流,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懂得合作的力量。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最突出的'一點是引導學生多種方式朗讀,體會思想感情。本課以“梅花”為線索,講了外祖父的幾件事,從中表現了這位老人對梅花的摯愛,表達了身在異國的華僑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本課的重點是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思念之情。對國小生來講,本課的難點較多。一是第二自然段中外祖父讀的一些古詩詞;二是外祖父讚美梅花的一段話;三是課題。尤其是外祖父讚美梅花的一段話,語句含蓄,感情深沉。

在本節課教學中,教師特別注重通過反覆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以便更好地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學到外祖父讚美梅花的一段話時,教師先讓學生根據問題自學:課文中對外祖父的語言描寫共有幾處?哪一處你認為最難懂?找出來認真體會。使學生明確第三處最難,即外祖父讚美梅花的一段話最難,接着讓學生自由讀,放聲讀,邊讀邊體會。然後引導分組討論交流:通過剛才讀書,你讀懂了這段話中的哪些語句?你想和其他同學相互交流嗎?之後彙報讀懂的語句,並個人表演讀相應語句。再齊讀:外祖父的話説得多好啊!你們願意來一齊讀一遍嗎?最後由學生推選一位朗讀水平高的同學上台朗讀。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本段內容的理解,而且也深刻體會到了“梅花魂”中“魂”的真正含義。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6

《梅花魂》是歸國華僑陳慧英所作,課文以梅花為線索,作者通過回憶自己和外祖父在國外一起生活直至分開的一段經歷,表達了對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懷念,熱情歌頌了老一代華僑眷戀祖國,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文章以梅花喻人,結構嚴謹,前後呼應。回顧整堂課的教學,總結如下:

1.教學效果(思效)

換課題,揭示“魂”。

教學中,我就課題進行解剖,直接導入課文中心,讓學生一下子抓住文章中心,整體上把握課文,起到很好效果。教學伊始,熟讀課文,學生知道課題中“魂”實際上是“精神”,找出梅花精神,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句“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這也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因此,如果請你換個題目,我們可以換成什麼呢?學生議論紛紛,有的説可以換成“民族魂”“松樹魂”……通過換課題,學生了解到: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國的代表,愛梅花和愛祖國是統一的。

2.教學收穫(思得)

(1)拓展讀,悟情感。

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閲讀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本課教學後,讓學生聯繫王安石的《梅花》,説説中華民族具有梅花高潔氣節的人,幫助學生體味梅花傲雪的精神,產生讚揚並學習這種品格的動機和願望,也使學生明白外祖父愛梅花即是愛祖國這一思想感情。同時我讓學生欣賞余光中的《鄉愁》、李白的《靜夜思》、張繼的《楓橋夜泊》,讓學生了解余光中、李白、張繼的“思鄉”和文中外祖父的“思鄉”有什麼不一樣,使學生們瞭解到了更多有關思鄉之情、離別之情的詩歌,使他們對這種感情有一個更全面的瞭解。

(2)學習寫法,學以致用。

本文中心突出,借物抒情,對於這一點,學生讀上幾遍,讀熟以後就很容易明白,那麼文章是怎麼借物抒情的?需要仔細探究,學生再次讀文就會發現,作者借梅花來抒發情感,用的是外祖父和梅花之間的幾件事來表現主題的。課文中寫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寫外祖父對祖國的懷念之情,如,教小外孫女讀唐詩宋詞而且讀着讀着就流出眼淚,因不能回國而難過得大哭起來;有的卻是通過寫愛梅花而間接反映外祖父的愛國心的,如,對一幅墨梅圖的珍愛,在離別前把墨梅圖送給外孫女,在快要開船時把繡着梅花的手絹給了外孫女。

3.不足之處(思失)

回顧這堂課的教學,感覺有不少遺憾:這篇課文在其他教材中是用兩課時的,我們在備課時,把以前的課件拿來就用,沒有深入研究,精心準備,導致教學節奏按照兩課時標準教學,教學知識點抓得不準,致使部分教學任務沒有完成,需要其他時間補充。

4.改進措施(思改)

精心製作課件。

在以後教學中,在導入課文學習時,就應該播放用多幅梅花的圖片配以古色古香的民樂的課件,同學們在驚歎梅花的美麗之時,對梅花開放時的環境狀況就會有一個清晰的印象。此時,我應在課文中心句出現的地方再用一次圖片展示,讓學生們再對“梅花魂”有一次感情的昇華,使他們理解為什麼身處異國的外公會對梅花念念不忘,倍加珍惜。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7

閲讀是學生的特徵化的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和體驗。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應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閲讀,利用閲讀期待、閲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閲讀質量。《梅花魂》主要講述了身在異國的老華僑對梅花的喜愛,反映了他對祖國深深的眷戀,表露了一位華僑老人的中國心。課文敍述的順序是:由梅花想到外祖父,通過吟詩落淚、珍愛梅圖、不能回國傷心落淚、贈送梅圖、贈送梅絹這五件事,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之情,這部分是全文的重點,難點體現在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第十三自然段)上。最後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的愛國心。首尾呼應,結構十分嚴謹。

一、優點

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採取在讀中感悟、聯繫實際的方法幫助學生達到教學重難點的基本要求,從而鍛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落實課題思想。

1.設計思路新穎,層次清楚,抓住了重、難點進行感悟。

課堂上以背誦歌頌梅花的古詩入課,使學生感受到歷代文人墨客都很喜愛梅花,歌頌梅花。使學生產生疑問:為什麼人們那麼喜愛梅花呢。帶着好奇心進入課文中,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隨後,整體感知課文,説説課文都寫了哪些事情,認識到這些事都和梅花有關,為重點感悟做了鋪墊。再直插重點段(第十三自然段),讓學生進行畫批,讀一讀,滲透學習方法,對文字進行深刻感悟,找到人們喜愛梅花的理由是:喜愛梅花那不畏嚴寒、不怕困難的精神、品格,認識到梅花的`氣節與品格,就象我們有骨氣的中國人一樣。先舉例説説有骨氣的中國人,再做四個愈的填空,進行語言訓練,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具有梅花一樣品格的人,為此而感到驕傲,產生熱愛祖國的榮譽感,進而感悟到外祖父是想念祖國、熱愛祖國。通過有語氣地朗讀表達情感。再由重點段擴展到其內容,找一找哪還能看出外祖父熱愛祖國的,讓學生結合找到的句子,談理解,有語氣朗讀,體會到外祖父把愛國的情感都寄託在了梅花上。真正明白課題的含義,明白海外遊子的中國心。

2.創設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學習情境。

入課時,背誦學過的關於梅花的古詩,使學生感受到人們都很喜愛梅花,課文中的外祖父也不例外。講課過程中伴着老師的語言,使學生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感,為身為中國人而感到無比的自豪。結尾讓學生體會到海外遊子思念祖國、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不足

本人在課堂上的狀態不夠好,情感不夠投入,沒能真正放開,沒有能通過自身感染學生,使教學效果不太理想好。

處理隨機情況的能力有待於提高。有一個學生找到答案,我先處理前這一段,説一會兒再解決她那個問題,結果由於緊張給忘了,忽視了學生的學習。

教學機智少,駕御課堂的地方需要提高。當學生舉例説知道的有氣節的中國人的事例時,學生説了很多例子,隨後我梳理不夠明確,沒能與中心聯繫起來歸納,顯的這個環節有些偏題了。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8

《梅花魂》一課它有着十分用心的教育好處,這篇課文,寫的是一位老華僑十分珍愛墨梅圖,在回國之際把墨梅圖和繡着血色的梅花手絹鄭重地交給外孫女讓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過讚美梅花來頌揚像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中國人,寄託了老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之情。

根據對新《課標》的學習,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思考和嘗試。以下就是我對在教學《梅花魂》一課時的收穫。

一、從課題入手,激發興趣

《梅花魂》一課學生剛看到課題就會自然而然的產生疑問,教師就順勢以質疑入手,從課題“梅花魂”着眼,以理解“梅花魂”的內涵為突破口,尋找貫串全文的“梅花魂”所在。首先,老師提出“同學們見過梅花嗎?你們對梅花有哪些瞭解?”在學生簡單回答後,老師利用多媒體圖片向學生們出示了傲然風雪中的梅花,引出《梅花魂》一課並要求學生自我讀課題質疑。學生普遍產生了這樣的疑問:究竟“梅花魂”是什麼?為什麼用“梅花魂”做課題?這就很自然的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帶入了作者的回憶當中。

學習是學生的自主行為。我們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喚醒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使學生產生學習需求。因為興趣是兒童認知活動的動力,最好的學習是學生對所學資料有內在興趣。對這課我採用了從課題入手,激發興趣導入新課,教師利用精心設計的導語配合圖片的展示讓學生了解事件發生的大背景,從而對學生們陌生的時代裏產生的英雄產生好奇,激發了對這篇文章的學習興趣。

二、體味文意抓主旨深入學習

課文中的精彩片斷,作者藉助於語段中委婉含蓄的意思來表達一種情感。教學時教師注意抓啟發學生用心思維,細細體味語段中含着的弦外之音,一旦學生理解這個意思,就能激發情感;例如《梅花魂》中,重點是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思念之情,寫愛梅花,是因為梅花是那民族精神的象徵,在外祖父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國的.代表,愛梅花和愛祖國是統一的。因此,課文中寫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寫外祖父對祖國的懷念之情,如教小外孫女讀唐詩宋詞而且讀出眼淚來,因不能回國而難過得大哭起來;有的是通過愛梅花而間接反映外祖父的愛國心的,對一幅墨梅圖的珍愛,在離別前把墨梅圖送給外孫女,在快在開船時把繡着梅花的乎娟給了外孫女。

在導入新課後,我要求學生“默讀課文,你認為文中的哪些資料,能解答剛才的疑問,請把它劃下來。劃完的同學出聲讀讀你劃的語句,你從中感受出什麼了,和你周圍的同學交流一下。”學生很快找到了第13自然段,在學生簡單的説出他們的體會理解後,教師結合課件中聲情並茂的傲然風雪中的梅花圖片引導他們感知梅花的特點。在充分體會了梅花“旁的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的特點後,再讀這幾句話,想一想這品格,這靈魂,僅僅是梅花的特點嗎?由此問題就上升到了文章的主旨:梅花的的特點也就是中華民族的特點,是中國人的特點,是有氣節人物的特點。通過理解“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更進一步的體會了文章的主旨,感受到了外祖父的深深的愛梅情結。在這個環節上,學生又結合古代有氣節的人物的事例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同時補充了課外的資料。為了更好的感受外祖父的愛國之情,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請你想象一下外祖父當時説這段話的情緒,你再讀讀這段話。”這不僅僅體會了外公的感情,也進行了一次有效的詞語積累練習。把第13自然段的資料理解體會後,對於其他四件事的理解就相對容易一些了。

在學習第2自然段時,進行了略處理,主要體會着老人的情緒讀一讀這樣思鄉的詩句,然後想象一下,外祖父除了給我講這些詩句,還會給“我”講些什麼,由此又鈎連上第7自然段的資料,讓學生感受到外祖父是那樣的眷戀祖國,“我”提到祖國是那樣的自豪。

第3自然段的事件中能夠看出外祖父分外愛惜書房裏的那幅墨梅圖,“我”偶爾擺弄家中的古玩,他也不甚留意,而不留意在墨梅圖上方留了個髒手印,慈祥的外祖父竟大發了一通脾氣,然後“用保險刀片輕輕颳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淨”。通過閲讀體會“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用保險刀片輕輕颳去污跡,用細綢子慢慢抹淨”感受對墨梅圖的珍愛。“有生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抓住這句話,問道:到底什麼是不能玷污的,再回過頭去讀一讀第13自然段,你對這句話又什麼新的理解?實際上這不能玷污的是民族魂,是愛國心,正是這華僑老人對墨梅圖這種特有的感情證明了他對祖國深深的愛。因為在華僑老人心中,梅花是最純潔最有品格最有骨氣的,它是祖國的象徵,不能受到一點玷污。之後老師設計了這樣一段過渡語“是啊,再外祖父心中,這梅花就是民族氣節的象徵,就是祖國的象徵,是聖潔的不能玷污的。他是那麼的寶貴這幅圖,又為什麼將她送給我了呢?”引導學生聯想外祖父的對我的用心良苦以及深深的眷戀祖國的感情。

“在涼颼颼的臘月天,老人親自來到碼頭,淚眼蒙朧地把一個繡着血色梅花的手絹遞給了我”,這一情結是通過學生深情地朗讀來再現的。

三、創設情境昇華情感

當學生感受到外祖父那思念祖國的深情,那熱愛祖國的赤誠之心時,教師藉助多媒體課件,在優美的音樂聲中設計了這樣一個結尾:“故鄉的梅花又開了,那朵朵冷豔,縷縷幽芳,總使我想起……。”這給了學生充分思考想象的空間。設計這以環節使學生積累了語言,同時發散了思維,拓寬了思路。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在這個問題的設計上,充分體現了學生理解的多元性,尊重了他們獨特的見解,同時也在這個問題表達的基礎上進一步積累了語言。

當然在此次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嘗試了對《課標》的運用,但幾個環節還有問題。如:在整體把握上,文章可略講的部分用的篇幅太大了,顯得“詳略”不是很恰當。在一些細節處理上還應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讀的更充分。

總之,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教師注重對於學習新《課標》的嘗試運用,努力營造科學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的多元性,重點讓學生運用“讀、找、品、議”的方法學習課文。尊重學生獨特的閲讀感受,特色化學習,加強學生的語文實踐潛力。對於閲讀教學研究和嘗試,我還是個初學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學習繼續摸索,使自我的教學水平不斷進步。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9

上完《梅花魂》這一課,我的心裏湧動着一種激動,洋溢着一種感動,為自己,也為學生。課文主要講述了身在異國的老華僑對梅花的喜愛,反映了他對祖國深深的眷戀,表露了一位華僑老人的中國心。課文通過外祖父教“我”讀唐詩宋詞時,讀到思鄉詩時會落淚;因為年齡大不能回國時,竟像小孩一樣嗚嗚的哭;因為“我”弄髒墨梅圖而發脾氣,臨走送我墨梅圖,到船上送我帶着梅花的手絹等這五件事,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之情,這部分是全文的重點。

一、 創設情境。

教學開始,我讓學生説自己喜歡的花,由花引到對梅花的瞭解。自然而然地導課。在體會梅花精神這部分內容時,讓學生結合自己蒐集的資料,交流中華民族那些有節氣的民族英雄。通過交流,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昇華了學生的情感,同時也深化了對梅花魂的理解。讓學生漫步在文化的長廊裏,沉浸在濃厚的.文化意藴裏。文中一個個小故事,為我們勾勒出了一位摯戀祖國的海外遊子形象,梅花與老人交相輝映,融為一體,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學生通過字裏行間,受到一次獨特的人文關懷。這種人文關懷,將成為孩子們一次獨特的生命體驗、一次高尚的精神洗禮、一次深刻的情感昇華。

二、尊重特色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新課標的理念指導下,我們的閲讀不僅僅是教會學生讀懂文本、獲取書面知識,更要尊重學生在閲讀文本時的感悟,與作者情感共鳴。由此,我深入文本,努力尋找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作為切入點,讓學生自我感悟。最後我認為“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想想為什讓你感動?”這一發散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積極閲讀文本的基礎上,紛紛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閲讀中將自己的感情情通過文中的語言表達出來。尤其在講到中國歷史上出了哪些有氣節的中國人的時候,教學達到了高潮,孩子們想到了精忠報國的岳飛,想到了留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詩句的文天祥,想到了不辱使命的蘇武,不顧威脅利誘,衝破阻撓回到祖懷抱的錢學森,想到了王二小,江姐……望着他們一張張激動的小臉,我感受到孩子們已經感受到了梅花魂就是民族魂,就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啊。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尊重學生獨特情感,和已有的認知水平,圍繞學生如何設計教學活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力圖營造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10

《梅花魂》是歸國華僑陳慧英所作,作者通過回憶自己和外祖父在國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經歷,表達了對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懷念,熱情歌頌了老一代華僑眷戀祖國,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

與學生一起學習了這篇課文後,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教學活動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説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語文知識,語文技能,那麼新世紀的語文教學追求的是情感。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在語文課堂裏,孩子對待語文學習,不應是被動的學,旁觀者似的學,應該讓孩子感到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生命成長的過程,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也就是説,要讓孩子在語文的情感世界裏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驅動語文知識。這是學好語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充滿激情,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從而產生對梅花魂的理解,體會華僑的愛國之情。

二、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

傳統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對話”。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文本對話”:比如在這堂課中,在最後學完課文,我問道:“對於這樣一個思念祖國的華僑老人,此刻你想對他説些什麼呢?”引導學生去想像,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以文會友”,充當其中的角色,去體驗,去感受。“師生對話”: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該做孩子的朋友,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熱情的手,不再那樣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實現與學生的溝通,展現給學生一個真實的“我”!“生生對話”: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應當積極地給學生創造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孩子們學會人與人的交往,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引領孩子去讀書

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閲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閲讀。在《梅花魂》的教學後,我讓學生欣賞《鄉愁》,引領學生閲讀現代和古代詩人所作的幾首詩歌,一方面昇華了學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學生們瞭解到了更多有關於思鄉之情,離別之情的詩歌,使他們對這種感情有一個更全面的瞭解。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説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説,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這一課講述的是華僑老人的思鄉之情,愛國之情。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去體驗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過回憶寫梅花的詩,展示梅花圖片,而後,我便引導學生體會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徵的含義,通過外祖父對梅花的讚美,對中華民族的讚美層層引出。並從外祖父一系列的舉動中讓學生感悟出,梅花寄託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文章的倒數第四段,字裏行間都滲透出外祖父對梅花的讚美與喜愛,同時也是要求背誦的段落。在品味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我設計了一個填空練習,這樣學生不但理解了課文內容,也把文章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了。

3、把別人的文章當註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繫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註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11

課文以“梅花”為線索,講述了作者由梅花想到外祖父,通過吟詩落淚、珍愛梅圖、不能回國悲哀落淚、贈送梅圖、贈送梅花手絹這五件事,感受到身在異國的老華僑對梅花的喜愛,體會到這位華僑老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課堂上,教師以梅花圖片及其古詩字幕引發交流,創設出優美輕鬆的學習氛圍,學生初步感受梅花的美,激發了學習參與課堂活動興趣。瞭解與梅花有關的知識,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感受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在識記生字、理解詞語的教學中,鼓勵學生用自己積累的方法進行學習,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準確理解文中提到的外祖父教外孫女的.幾首詩詞,感受其中表達的感情。最後,引導學生理解課題。《梅花魂》中的魂,在這裏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種“不管歷經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的精神,這也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縱觀整個教學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特色,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環境,鼓勵學生不斷提高自己在主動探究中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並自覺得到情感的薰陶。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12

上完《梅花魂》這一課,我的心裏湧動着一種激動,洋溢着一份感動,久久不能平靜,為自己,也為學生。也對語文教學要與學生的實際的結合有了更深的瞭解。

《梅花魂》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領會梅花魂的本質含義,體會外祖父的愛國思鄉之情。課文的第13自然段關於外祖父對梅花秉性的闡述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根據我班學生好動好表現的特點,在教學伊始,我讓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寫梅花的詩詞,然後教師出示王冕的《墨梅》,王安石的《梅花》,陳毅的《紅梅》,陸游的《詠梅》,以及毛澤東的《詠梅》,讓學生吟詠,在吟詠中加深對梅花特點的認識,以及對梅花品性的瞭解。

接着以讀為本把五件事情找出來,然後分析外祖父的“三次流淚”,體會外祖父濃厚的思鄉之情。第二課時圍繞“珍愛梅圖”和“贈墨梅圖”體會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眷戀祖國的心就像那梅花精神。在課快要結束時,適當地引入“我的中國心”這首歌。師生一起跟着音樂唱,在歌聲中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滲透了愛國主義教育。

讓學生加深對外祖父思鄉之情的理解,昇華了學生的情感,同時也深化了對梅花魂的理解。讓學生漫步在文化的長廊裏,沉浸在濃厚的文化意藴裏,課內外融合,使本節課不僅有了廣度,還有了一定的深度。在教材中以小見大,融進大語文教學觀,有這樣日積月累的教學,小小少年的心便不會拘於孤陋寡聞,視野也一定會達到星垂平野闊的境界。

課題是《梅花魂》,我首先問學生課題《梅花魂》從字面上理解是什麼意思,學生回答是梅花的精神。這時我在課題魂字的底下批註精神二字,我緊接着問:“課文哪個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梅花的精神?”學生很快的找到了是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我讓學生品讀思考:“從第十三自然段中,你知道了梅花的精神是什麼?你是從哪體會到的.。”通過思考,學生體會到了梅花是不畏嚴寒,寒冷對其他的花意味着死亡,而對梅花則意味着生存。面對嚴寒傲然屹立,不屈服。而且體會到梅花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不僅如此學生還體會到了,這不僅僅是梅花的精神,而且也是中華兒女,無數中國人的精神他們頂天立地,從不肯低頭折節,構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魂。於是我問:“中華兒女千千萬,具有梅花精神的人數不勝數,你都知道哪些人物?”學生紛紛發言,列舉出了許多的古今我國具有梅花精神的英雄人物。我讓他們懷着對英雄的崇敬之情來有語氣的朗讀第十三自然段的時候。令我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一個同學在讀到“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呢!”這句話的時候,突然舉手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我覺得這句話中的“她”字用錯了,應該用這個“它”。

從思維的碰撞,情感的昇華,體會深深的思鄉情。

通過對愛國心的理解,學生的思維碰撞出了火花,一個學生説:“我覺得課文在向我們介紹外祖父愛國的同時,還在向我們説明外祖父也非常思念自己的家鄉。”於是我追問:“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眷戀祖國,思念家鄉?”學生分小組進行了學習,在彙報中,學生將文章中外祖父的三次落淚聯繫在了一起進行了體會,從這三次落淚學生體會到了外祖父非常思念自己的家鄉、眷戀祖國。這是我事先沒有想到的,我的設計是學生一個一個的進行體會,但聯繫起來更能體會到外祖父的思鄉情。由此理解了文中“我每次看到外祖父送給我的這幅墨梅圖和繡着血色梅花的手絹,就想到這不只是花,而是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一顆眷戀祖國的心。”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13

《梅花魂》是人教版新課標第九冊的第六課,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章講在異國的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愛,反映他對祖國深深的眷戀,表露一位華僑老人的中國心。

怎樣指導學生自學理解體會梅花的品格;在愛梅花、送梅花圖中寄託着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在課堂教學中突出教學重點、突破學習難點,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提高閲讀質量,我設計了三段錄像和一張圖片的課件,在教學中分以下幾步實施。

1.利用“梅花人傲放”的錄像突出教學重點:

瞭解梅花的清高品格。教學中當學生通過自學、討論體會了梅花的清高品格後,教師適時地放第一段錄像:畫面上,一朵朵梅花在嚴寒中競相開放,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學生在學習感悟、想象語言文字的基礎上,看到這樣富有震憾力的畫面,直觀地驗證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優美的音樂使學生進入了一種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接着教師再出示圖文片(圖文中的背景部分是一幅梅花怒放的.情景,文字部分是描寫品格的句子),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2.利用“送梅花圖”的錄像突破難點:

在送梅花中寄託着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當學生深入瞭解梅花的品格特點後,教師再播放第二段錄像,讓學生親眼目睹外祖父鄭重地送給“我”墨梅圖的動人情景,親耳聽到外祖父對小外孫女説的話,並配上適當的音樂,圖、聲、樂並茂,學生心中洋溢着對外祖父由衷的敬佩。接着教師再指導學生反覆有感情地朗讀外祖父説的話,深入體會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利用“我的中國心”錄像鞏固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愛國之情,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在學生深入瞭解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後,教師再播放第三段錄像:“我的中國心”這首歌。師生一起跟着音樂唱,在歌聲中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滲透了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感,為身為中國人而感到無比的自豪。讓學生體會到海外遊子思念祖國、熱愛祖國的情感。

這次教學效果較好,源於巧用現代教育技術,突出教學重點、突破學習難點,讓學生得到情感的薰陶,閲讀能力的提升。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14

《梅花魂》是國小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文章,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以梅花為線索,講了有關外祖父的五件事,表現了這位老人對梅花的摯愛,表達了身在異國的華僑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體會理解外祖父的那顆愛國之心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上完這一課,我的心裏湧動着一種激動,洋溢着一種感動,為自己,也為學生。

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教材無非是例子。文本只是教學的一個小小的窗口而己,如何藉助小小的窗口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是我們語文教師必須要研究的東西,本課我有兩個重點教學環節,一個是第三自然段,一個是13自然段,通過對這兩段的重點分析,學生能夠體會外祖父愛梅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特別是對梅花的讚美以及對中華民族的讚美,更加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我還穿插了一些知識性的講解,通過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理解詞語,改句子 ,以及句子在語境中的運用,文章的寫法及結構等都自然的讓學生在理解課文中學會。課文最後再回到“魂”字上,緊扣課題,突出重點。課上我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一步理解梅花的精神象徵中華民族的精神,作為一箇中國人,都要具有梅花的秉性,並在不同的語境中反覆誦讀,達到理解教育的目的。在最後我把板書的梅花和兩句話一起送給同學們,希望他們也做一個有氣節的中國人,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感。

當然也有不足之處,比如,“在第三段,理解唯獨和分外的時候,應讓學生重點讀一讀”,講有氣節的人時,應提到文天祥以及他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學生的感悟會更深。在設計出示兩句話時,課前的準備不充分,以至於出現了一點小插曲,不過這些以後我都會注意,最重要的是今後在備課中不僅要被教材還要備學生。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繼續努力,讓我的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海洋,他們在裏面盡情的遨遊。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15

《梅花魂》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課的一篇精讀。梅花凌寒傲放,被人們賦予堅強的品格,是歷代詩人和畫家所讚頌的對象,梅花精神也成為頑強不屈的精神象徵。課文由故鄉的梅花又開放了,引出了對漂泊他鄉、葬身異國的的回憶。一個個小故事,為我們勾勒出了一位摯戀的海外遊子形象,梅花與老人交相輝映,融於一體,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這篇文章,重在使學生在閲讀中通過特色化閲讀,深入梅花精神外祖父深厚的愛國情意。進行語言文字的積累。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自學的能力,在本節課上,我運用“預習單導學”的模式,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開展教學。這節課的落腳點是:讓“預習單”為我們的課堂服務、幫助學生充分地預習課文,學生只有預習好了,課上才會精彩無限。課上我們真正要做的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知識的魅力,體驗語文閲讀的快樂。讓課堂成為多元對話的過程,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感悟、思考的陣地。

在執教的.過程中我圍繞課文展開了層層教學,學生們基本上能隨着課程的進展逐步深入課文,理解梅花的“品格”、“靈魂”、“骨氣”,開課伊始,我讓學生欣賞完梅花的圖片後,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寫梅花的詩詞。在吟詠中加深對梅花特點的認識,以及對梅花品性的瞭解。在感受老人思鄉之情時我主要抓住了老人三次流淚和斥我污梅。在這裏我設計了兩次想想情景説話。拓展了學生的想象空間。在體會梅花精神時,我主要採用的形式。在指導朗讀“做有的中國人”之前先讓學生談他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圖片更加渲染了激昂的氣氛為朗讀做了鋪墊。最後《我的中國心》唱出了所有海外遊子的心聲,縷縷梅花魂,悠悠愛國心,讓我們永遠銘記梅花魂。

這節課還存在很多的問題:

1、小組討論的實效性不是很好,發言的同學仍然比較集中,學生的參與面不是很廣,課下我統計了一下舉手發言的同學只有26人,怎樣讓那些沉默的同學開口?怎樣讓所有的同學都積極起來?這是我一直想解決的問題。

2、教師的評價不夠積極、靈活。很多時候少了老師的評價,孩子們的積極性就調動不起來。怎樣讓評價更及時、更靈活、更發自老師的內心,這也是我需要努力的改正的地方。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16

今天是家長開放日,為了自己不在家長面前丟面子,給他們留個好印象。週末哪裏也沒有去,在家好好備了今天的課《梅花魂》。

由於備課下了一定的功夫,所以自己感覺講的還可以。下課家長也説講的不錯,説我激情滿懷的,還説一大堆恭維的話。其實我知道家長只是看看熱鬧而已。

這節課,我放手讓學生在5件事中,找出最能體現外祖父愛梅的語句,然後,自己探究外祖父喜歡梅花的原因,學生彙報有理有據,分析透徹。最後,學生從老人的梅花情結中,體會到了,老人愛梅,是對祖國愛的表達。對於老人的思鄉之情,我是讓孩子通過找外祖父的3次落淚的'語句,分析原因後,體會出感情這樣的思路講的。這節課,學生髮言很積極,課堂氣氛比較活躍。

有些學生,課上沒有交流夠,課後,許多學生圍在我身邊,似乎比剛才課堂上的那股熱情更高了。一個學生問到:“老師,為什麼外祖父年紀大了就不能回國”另一個:學生説:“我們中國有氣節的人物還有很多,我還知道……”還有學生説:“我覺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許多,也看出外祖父一顆眷戀祖國的心”其他的學生也你一句,我一句,討論的氛圍越來越濃。一點也不亞於課堂上的彙報。

雖然學生擠在我身邊,佔有了我休息的時間,但我卻從來沒有這麼開心、激動過!因為我放手讓學生自主探討學習的結果不是冷場,學習的熱情不僅僅只有40分鐘,更多的是學生課後的那份高漲的學習熱情,那份敢於表達自己思想的喜悦感!突然,我有一種想法,作為教師在埋頭苦幹的同時,不妨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坐下來和學生平等交流、談心,向我們的教育對象──學生學習,以求師生共進,教學相長。你會發現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今天我“放手”了,雖然課談不上精彩,但是很真實!“放手”的課堂,真實的學生;真實的老師,真實的課!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17

今天課上,講《梅花魂》,因為依舊是去年的老教材,因此,面對着不同的學生,仍舊講得輕車熟路。

在進行到第二個故事的朗讀理解時,我與同學們突然都發現了一個問題,只見課文中寫道:“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可是,我隨口讀道:“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了的嗎?”孩子們也彷彿承認了我的這種讀法,(因為這比較符合我們這個地區的口語習慣。)可是,一個怯怯的聲音冒了出來:後面是兩個“的”呢,沒有“了”。是啊,我仔細一看,才發現,真是這樣,孩子説得一點也沒錯。真是“玷污得的”!奇怪,去年教學的時候,怎麼沒發現呢?第一個印象是教科書印錯了,呵呵,發現問題總怪罪他人。這可不是我的習慣。可事實的確如此呢!我又反覆小聲地讀了讀,可還是感覺讀不順暢,索性把這個問題拋給學生,讓他們與我一起找找書中如此這樣寫的原因。

頓時,教室裏響起了一片練讀聲……大家都在認真地揣摩着這句話的正確讀音。到底該怎麼讀呢?看來,孩子們這次是真的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了。不一會,班裏的趙同學就找到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感覺:即,把第一個“得”讀重,實際的'意思就相當於我們北方人的那個“了(liao)”表示可以玷污,而後面那個“的”讀輕,則是表示反問。於是,這樣一來,這句話有輕有重,意思表達得就十分明確了。接下來,同學們又聯繫預習內容,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是長期生活在南方的歸國華僑,因而一些語言方式上表達與我們不同,也就可以理解了。

隨後,在趙同學的領讀下,同學們又反覆讀了幾遍句子。我知道,此刻,同學們不僅學會了這個句子的正確讀法,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細心,認真和反覆研究與探索的一種學習精神。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18

《梅花魂》是人教版六年制六年級上冊第二組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由故鄉的梅花又開放了,引出了對漂泊他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的回憶,從而表達了外祖父對祖國的熱愛、眷戀之情。這篇課文,目的是使學生在閲讀中體會人物的愛國情,思鄉意,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並進行語言積累。但本課語句含蓄,感情深沉,不太容易理解,是這篇課文教學的難點部分,我在教學中從細節入手,利用多媒體幻燈片,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指導學生自學理解體會梅花的品格;在愛梅花、送梅花圖中寄託着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既是教學重點,又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在課堂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圖文片的課件,在教學中分以下幾步實施。

1、利用“梅花傲放”的多媒體課件突出教學重點:瞭解梅花的清高品格。教學中當學生通過自學、討論體會了梅花的清高的品格後,教師適時地放第一段錄像:畫面上,一朵朵梅花在嚴寒中競相開放,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學生在學習感悟、想象語言文字的基礎上,看到這樣富有震撼力的畫面,直觀地驗證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優美的音樂使學生進入了一種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接着再出示多媒體圖文片(圖文片中的背景部分是一幅梅花怒放的情景,文字部分是描寫品格的句子。),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學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2、利用“送梅花圖”的多媒體課件突破難點:在送梅花圖中寄託着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當學生深入瞭解梅花的品格特點後,教師再播放第二段錄像,讓學生親眼目睹外祖父鄭重地送給“我”墨梅圖的動人情景,親耳聽到外祖父對小外孫女説的話,並配上適當的音樂,圖、聲、樂並茂,學生心中洋溢着對外祖父由衷的敬佩。接着教師再指導學生反覆有感情地朗讀外祖父説的話,深入體會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利用“我的中國心”錄像鞏固教學難點,激發學生愛國之情,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在學生深入瞭解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後,教師再播放第三段錄像:“我的中國心”這首歌。師生一起跟着音樂唱,在歌聲中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滲透了愛國主義教育。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19

《梅花魂》是一篇精讀課文,我課前做了超多的工作,本篇課文資料距離學生生活太遠,學生對外祖父關於梅花品格的闡述的理解有必須困難。為此,我除了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認真讀書外,還佈置學生通過上網查詢、到圖書室閲覽、向他人瞭解、回顧以往學過的相關資料的課文等各種渠道,蒐集關於梅花以及歷史上有氣節人物的資料,使學生在對梅花圖的欣賞、梅花詩的感悟、有氣節的人物故事的瞭解中走進文本、走近外祖父,初步感受外祖父愛梅、眷戀祖國的情感,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在教學本課時,我首先確定目標,分別從三個維度進行分層設標,力求使目標具體、明確、可操作性強,充分體現差異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根據學習資料和學生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興趣。通過出示自學提示,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默讀課文。分析交流時,我充分估計學生可能產生的理解(和認識),在交流過程中,堅持以學定教,根據學生需要適當拓展教學資料,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搜集的資料和自身資源,採用背梅花詩、看梅花圖、讀梅花句等形式,深入體會外祖父喜愛梅花的緣由。並運用換字比較體會“她”的含義,從而引入對中華民族有氣節的人都具有梅花精神的理解。通過學生講述有氣節的人物故事,進一步理解梅花的精神象徵中華民族的精神,作為一箇中國人,都要具有梅花的秉性。

成功之處:我做到了以下兩點:

1、在課後延伸部分,我安排了説話和寫話練習,根據學生不一樣狀況和需要,帶給學習資源。既能培養學生的聽説讀寫潛力,又能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外祖父對祖國無限眷戀的深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2、在作業方面,我採用分層作業:設計的學生作業分三層,既有必做題也有選做資料,目的是把“真正實現針對不一樣學生進行有差異的教學”落到實處。

不足之處:

課後我經過反思明白,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力求做到為全體學生帶給平等參與的機會,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感悟外祖父的愛國情懷,聽説讀寫相結合,進一步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情感,實現有差異的教學,但是由於孩子們的感悟潛力不一樣,聽説讀寫也存在差異,因此讓不一樣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提高,並沒有到達預想的效果,今後我會更加註意的。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20

本課是講讀課文,怎樣指導學生自學理解體會梅花的品格;在愛梅花、送梅花圖中寄託着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既是教學重點,又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在課堂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三段錄像和一張圖文片的課件,在教學中分以下幾步實施。

1、利用“梅花傲放”的錄像突出教學重點:瞭解梅花的清高品格。教學中當學生通過自學、討論體會了梅花的清高的品格後,教師適時地放第一段錄像:畫面上,一朵朵梅花在嚴寒中相競開放,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學生在學習感悟、想象語言文字的基礎上,看到這樣富有震撼力的畫面,直觀地驗證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優美的音樂使學生進入了一種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接着教師再出示圖文片(圖文片中的背景部分是一幅梅花怒放的情景,文字部分是描寫品格的句子。)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學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2、播放《江姐》的主題曲,進一步瞭解梅花的品格,領悟梅花的品格與中華民族的精神之間的聯繫。在播放歌曲後,讓學生説出中華民族有氣節的人物,自然而然地理解中華民族的精神——頂天立地。

3、利用“我的中國心”錄像鞏固教學難點,激發學生愛國之情,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在學生深入瞭解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後,教師再播放第三段錄像:“我的中國心”這首歌。師生一起跟着音樂唱,在歌聲中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滲透了愛國主義教育。在歌曲的播放中,發揮想象,寫下外祖父分別時對鶯兒所説的'話。既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又加深了對外祖父愛國情懷的理解。

在本文的教學中,還有很多不足之外:例如在複習導入的生字的默寫部分要注意學生的信息反饋。在第二個環節解讀“梅花魂”部分,老師講得多,學生討論得少。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體現不夠。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以人為本,弘揚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學生的特色,還學生自由的空間。營造民主、平等、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環境,讓學生不斷提高自己學習語文的能力,還得到情感的薰陶。作為教師本人,還要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學他人之長,掌握更多的教學方法,設計出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案。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21

語文是充滿詩意的,是最富文化內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學科,那霎那間的感受,那入木三分的刻畫,無不展現了語文的魔力,所以有人説,語文課堂應該是我們傳播詩情畫意的主陣地,文本傳遞給我們的每一處知識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我們要用詩的語言去催發這含苞欲放的花朵,讓她們詩意地開放在孩子們的心裏。在《梅花魂》的教學過程中,我也試圖從詩意語文上尋找突破口。

一、吟詠梅花,詩化入題。

梅花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詠不絕的'主題,這首詞中帶有偉人胸襟的梅花具有錚錚鐵骨和挑戰精神,具有明媚開朗至剛無慾的品格。隨着詩畫同步欣賞吟誦,孩子們一下子被梅花的俏麗,被“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意境所吸引。

二、特色閲讀,詩化語言。

文中每當讀到“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這些句子都是需要讓學生帶着感受來讀的,也只有這低緩,深情的句子才能讓學生在詩意的朗讀中感受到外祖父的一顆赤子之心。

三、鄉愁結題,詩化中心

余光中先生的鄉愁帶來的同樣是血濃於水的親情,在這節課結束之際,隨着動情的配樂朗讀,孩子們對於華僑老人對祖國的深深牽掛、眷戀之情感受頗深。我想,此時此刻,牽掛着祖國,愛着祖國的已經不僅僅是文章中的老人了。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22

一個新老師,初到一個新學校,難免想上一節好課,上一節讓大家讚賞的公開課

接到上課的通知,便滿懷信心,不辭辛勞地開始了為期一週的備課大行動。在校抽空仔細閲讀教參,放學回到住所匆匆應付完肚子,迅速跑到網吧,查教案,下課件,找圖片,回來之後,再絞盡腦汁查漏補缺,完善設計。儘管辛苦,想到這次公開課關乎班級士氣,個人榮譽,也覺得值!

雖然課最終上得不理想,但兩位校長和語文組全體教師的精彩點評,使我受益匪淺:

首先,任何成功的教學設計都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這節課,一方面為了保持設計思路的完整性,和自以為的“精彩”,另一方面對國小語文教學的不瞭解。結果課堂內容安排太多,兩節課的內容基本壓縮到一節課,上課時心急,手忙腳亂,很多環節一晃而過,甚至直接跳過了。很多環節都變成走過場,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課上總擔心學生基礎不好,回答不到。很多時候,自己直接總結出了答案,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地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化。我想要及時充電,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藴,向有經驗的老師多學習、多請教,提高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

第三,語文課上應有朗朗書聲。這節課缺乏朗讀的知道,加之內容安排太多結果實現設計的朗讀都漏掉了,學生讀得太少沒能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後面設計的歌曲欣賞自然談不上情感的昇華。語文課堂離不開朗朗讀書聲。

第四,教學中細節要處理好。這節不少地方説得太快,沒有仔細講解,學生也沒有細心體會,走馬觀花一晃而過,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直接影響下一步的教學,甚至影響對文章理解的深度。

第五,多媒體是為教學服務的。備課時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將自己上課的思路,內容製成幻燈片,上課時按照幻燈片一步步繼續,結果思路僵化,不能隨課堂的變化而變化。本來多媒體是為上課服務的,結果反而受制於它了。

在華安學校我還是一個新教師,要從零開始,需要不斷的完善、充實和提高,要虛心學習,博採眾長,為我所用,才能百尺竿頭,更上一步。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23

本文是一篇寓意非常深刻的文章,課文記敍了身在異國的老華僑對梅花的喜愛,反映了他對祖國深深的眷戀,深深的熱愛,表露了一位華僑老人的中國心.文章的篇幅比較長,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情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課題是《梅花魂》,我首先問學生課題《梅花魂》從字面上理解是什麼意思,學生回答是梅花的精神.這時我在課題魂字的底下批註精神二字,我緊接着問:"課文哪個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梅花的精神 "學生很快的找到了是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我讓學生品讀思考:"從第十三自然段中,你知道了梅花的精神是什麼 你是從哪體會到的."通過思考,學生體會到了梅花是不畏嚴寒,寒冷對其他的花意味着死亡,而對梅花則意味着生存.面對嚴寒傲然屹立,不屈服.而且體會到梅花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不僅如此學生還體會到了,這不僅僅是梅花的精神,而且也是中華兒女,無數中國人的精神他們頂天立地,從不肯低頭折節,構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魂.於是我問:"中華兒女千千萬,具有梅花精神的人數不勝數,你都知道哪些人物 "學生紛紛發言,列舉出了許多的古今我國具有梅花精神的英雄人物.我讓他們懷着對英雄的崇敬之情來有語氣的朗讀第十三自然段的時候.令我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一個同學在讀到"她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呢!"這句話的時候,突然舉手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我覺得這句話中的"她"字用錯了,應該用這個"它".從思維的碰撞,情感的昇華,體會深深的思鄉情.

通過對愛國心的理解,學生的思維碰撞出了火花,一個學生説:"我覺得課文在向我們介紹外祖父愛國的同時,還在向我們説明外祖父也非常思念自己的家鄉."於是我追問:"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眷戀祖國,思念家鄉 "學生分小組進行了學習,在彙報中,學生將文章中外祖父的三次落淚聯繫在了一起進行了體會,從這三次落淚學生體會到了外祖父非常思念自己的家鄉,眷戀祖國.這是我事先沒有想到的,我的設計是學生一個一個的進行體會,但聯繫起來更能體會到外祖父的思鄉情.由此理解了文中"我每次看到外祖父送給我的這幅墨梅圖和繡着血色梅花的手絹,就想到這不只是花,而是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一顆眷戀祖國的心."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24

結合這篇課文特點,落實本單元目標,將這篇課文的目標定為: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會生字詞。2、體會外祖父的思鄉之情是如何表達出來的3。研讀“梅花精神”相關段落,欣賞梅花,受到美的薰陶。

分三課時來完成以上目標:第一課時:開火車讀課文,正字正音;檢查生字詞認讀書寫情況;寫寫文章講了關於外祖父的幾件事。第二課時:概括關於外祖父的幾件事;在幾件事中找相關語句體會外祖父的思鄉之情,並體會這種感情是如何表達出來的'。 第三課時:品讀關於“梅花精神”的段落,聽《紅梅贊》;做基礎訓練。

在第二課時上課過程中,這個問題對於學生比較難,我藉助了之前老師留下來的一段微課資料,先做了講解,又讓學生去做批註。學生在做批註的過程中,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從第一次這個詞語中看出外祖父以前沒有訓斥過作者的媽媽,而因為梅花圖訓斥了媽媽,所以看出了外祖父非常喜愛梅花。”也就是學生還是停留在對字詞句的理解方面,並沒有上升到寫法的高度,經過老師的再次指導,學生最後都能學會在寫作手法的角度抓住關鍵詞做批註。

雖然這節課歷時比較長,但閲讀教學目標明確,訓練比較到位。這篇課文如何進行寫作的訓練是我要思考的問題,哪些地方是學生進行寫作應該借鑑的呢?我想應該是藉助具體的事物或事情來表達感情。怎麼訓練到位?我還得好好思考。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25

梅花魂是一篇精讀課文,我課前做了大量的工作,本篇課文內容距離學生生活太遠,學生對外祖父關於梅花品格的闡述的理解有一定困難。為此,我除了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認真讀書外,還佈置學生通過上網查詢、到圖書室閲覽、向他人瞭解、回顧以往學過的相關內容的課文等各種渠道,蒐集關於梅花以及歷史上有氣節人物的資料,使學生在對梅花圖的欣賞、梅花詩的感悟、有氣節的人物故事的瞭解中走進文本、走近外祖父,初步感受外祖父愛梅、眷戀祖國的情感,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在教學本課時,我首先確定目標,分別從三個維度進行分層設標,力求使目標具體、明確、可操作性強,充分體現差異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興趣。通過出示自學提示,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默讀課文。分析交流時,我充分估計學生可能產生的理解(和認識),在交流過程中,堅持以學定教,根據學生需要適當拓展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搜集的資料和自身資源,採用背梅花詩、看梅花圖、讀梅花句等形式,深入體會外祖父喜愛梅花的緣由。並運用換字對比體會“她”的含義,從而引入對中華民族有氣節的人都具有梅花精神的理解。通過學生講述有氣節的人物故事,進一步理解梅花的精神象徵中華民族的精神,作為一箇中國人,都要具有梅花的秉性。

成功之處:我做到了以下兩點:

1、在課後延伸部分,我安排了説話和寫話練習,根據學生不同情況和需要,提供學習資源。既能培養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又能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外祖父對祖國無限眷戀的深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2、在作業方面,我採用分層作業:設計的學生作業分三層,既有必做題也有選做內容,目的是把“真正實現針對不同學生進行有差異的教學”落到實處。

不足之處:

課後我經過反思,知道,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力求做到為全體學生提供平等參與的機會,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感悟外祖父的愛國情懷,聽説讀寫相結合,進一步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情感,實現有差異的教學,但是由於孩子們的感悟能力不一樣,聽説讀寫也存在差異,因此讓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提高,並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今後我會更加註意的。

梅花魂教學反思 篇26

語文課本中處處奔騰着情感的激流,語文教師的職責就是要把課文中所藴含的情感形態轉化為鮮活的情感的雨露,澆灑到學生的心田。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每一個孩子心中最隱祕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絃,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生共鳴,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絃對準音調。”語文教學中,怎樣才能對準音調,撥動學生心靈的情弦,彈奏出教學藝術的美妙樂章呢?我以我教《梅花魂》一課談談感受: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創設相應的環境氣氛和教學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情感的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產生情感體驗。《梅花魂》這篇課文是著名女作家陳慧瑛用深入靈魂的'情意來抒寫外祖父對祖國對故鄉歲月那無可替代的愛。如何讓學生進入這種情境呢?我告訴孩子們:“有一位老人,他離開家鄉已經60年了,可是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文中描寫外祖父教學“我”學習古詩時的片段極富有感染力,每讀到文中的詩句自然而然地將學生帶入課文的特定的情境中。

二、加強誦讀,體驗情感

語文教學中的朗誦是發揮情感因素的重要一環。充滿激情的誦讀,會使學生腦海裏有情有境,進入深層次的感情體驗。“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在感悟思鄉情時,我都以讀促講,以讀代講,引導學生在讀中思,在讀中悟。讀出老人思鄉時的沉重心情,我想這是我這堂課最大的收穫。

三、啟迪想象,引入情境

我們必須引導學生精讀課文的精彩語句,啟迪其思維,使學生進一步感悟,在感悟中受到感染、薰陶,並與作者產生共鳴。《梅花魂》中有一段表達思鄉愛國情懷的話:“是啊,鶯兒,你要好好保存!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

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他們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一箇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裏,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教學時讓學生根據梅花實際的品質,把這種品質和愛國志士的精神聯繫起來,走進老人思鄉愛國的情感世界。

離開情感教育,語文教學將是冷冰冰的,枯燥無味的知識傳授。語文,因情感而美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