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家庭教育作文彙編十篇

來源:文萃谷 6.55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作文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家庭教育作文彙編十篇

家庭教育作文 篇1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更是各位家長的事。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是家長給孩子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孩子性格的養成,做人原則的形成,都是靠家庭教育而完成的。家庭教育是家風的基礎,家風靠家庭教育來培育。

家庭是園圃,孩子是苗,家長就是這個園圃的園丁。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可見,家風的重要。好的家風,能培育出積極、健康的孩子;不好的家風,只能把孩子帶入歧途,形成不良的人生觀。

重視家風,注重家庭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華夏子孫世世代代傳承的優良傳統。曾幾何時,家風家教,被疏遠,被遺忘,然而,帶給我們的教訓也是慘痛的,社會上人的道德淪喪,人情淡漠,是非難辨,美醜不分。我們要像拯救民族文化遺產一樣去梳理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去拯救我們的家風家教。我們要激活華夏民族優良傳統,重新審視優秀民族文化資源,喚醒沉睡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有人曾探討,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華民族一直屹立於世界東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注重家庭美德教育”。

重視人倫教育,培養情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突出特點,也是華夏文明對人類文明最突出的貢獻之一。

漢字“孝”的形義,不僅是“子”要繼承“老”,而且是“老”傳傳給“子”。中華文化的人倫教育和情感文化的培育都是通過家庭代代相傳。

走進新時代,國家不斷加強對公民道德方面尤其是道德倫理方面的教育。不僅注重公民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而且還注重“個人品德”培養,加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念教育。

現代心理學已經證實,兒童的早期記憶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因此“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兒童的生活環境主要是家庭,好的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優良沃土,好的家庭教育為孩子成長提供必不可少的優良養份,好的家風又為孩子成長注入高尚的精神滋養。青少年高尚人格的形成,個人倫理道德的養成,都需從每個家庭的人倫教育入手,家庭美德教育入手,從家風家教入手,從每個兒童的早期教育入手。

注重家庭教育,喚醒家風家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提升全民道德水準需要;加強人文倫理教育,推動社會進步的善舉,是增進人們友誼和情感的需要。

注重家庭教育,喚醒家風家教,是公民道德教育從細微處抓起的具體舉措和實際行動,是家庭美德、個人倫理道德教育的好載體,是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好方式。

我們要拯救民族文化,重新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喚醒家風家教,激活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傳統美德的基因。讓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再放異彩,一個注重禮儀,注重個人美德的新型人文社會將呈現在人們面前。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讓我們從每一個家庭入手,從家庭教育入手,從個人美德培養入手,從家風家教入手,摒棄舊的“三綱五常”中的糟粕成分,呼籲建立新型的親子愛、夫妻情、師生義、同事情。

呼喚家風家教,願家風家教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那樣,走進人們心裏,走進千家萬户。

願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被這“潤物細無聲”的家風滋潤,滋養,成長,成人,成才!

家庭教育作文 篇2

最近經常和同事們討論教育這個話題,是因為家有千金讓我牽掛。自己本是80後的媽媽,相對而言對現代教育和新生事物還是完全可以接受和認可的。站在為人父母的角度,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夙願,我當然也不例外。回想自己上學時的情景,卻越發覺現在孩子的教育很被動。條件好了,家長負責了,反而讓我覺得孩子做什麼事情都不能獨立了。中國傳統的應試教育確實存在着許多的不足,但現狀就是如此,我們卻是無可奈何。但是不論怎樣,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應該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都説孩子是父母鏡子裏的自己,我十分贊成。孩子在校學知識,在家長知識,好的教育,應該是父母通過孩子這面鏡子,不斷髮現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並用新我來為孩子做示範和表率。很多父母認為,家庭教育就是開發孩子的智力,兩三歲背唐詩,四五歲學英語,上學後請家教、上輔導班,成績一定要名列前茅,將來一定要上名牌大學。記得教育專家王人平説過一段話: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你今天對孩子喊,就別怪他明天對你叫;你今天對孩子沒耐心,就別怪他明天對你不耐煩;你今天訓孩子不如別人優秀,就別怪他明天怨你不如別人爹媽有權勢;你處處苛求孩子完美,就別怪他自卑懦弱;你自己界限不清,就別怪他不負責任。所以,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一場修行,是孩子的純真、無私、靈動洗淨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歷程。

如果你的孩子喜歡譴責別人,是因為平時你對他批評過多;如果你的孩子凡事喜歡抱怨,是因為你總是挑剔她;如果你的孩子很自卑,是因為你對孩子總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勵;如果你的孩子不懂父母的心,是因為你沒有教會他理解別人。從孩子的表現看父母的缺點,令人震驚。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重在言傳身教。 現代家庭教育,首先我們要做好的表率,然後讓孩子學會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學會感恩、懂得寬容、培養孩子直面挫敗的勇氣、教會孩子自我保護、讓孩子敢於夢想、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技巧、教會孩子合理使用錢財、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人是環境的產物,孩子是父母的寫照。家庭對孩子十分重要,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父母如果不成長,怎麼去陪伴一個茁壯成長的孩子? ——琪琳媽媽

家庭教育作文 篇3

今天,我去愛家百貨去採訪大人們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一進超市我就盯上了一位領着小弟弟的叔叔。我一個箭步走上前微笑着開始了我的採訪,“叔叔您好,我是天中晚報報社的小記者,請問能接受我的採訪嗎?”叔叔爽快地答應了。“在家庭裏你認為和孩子的溝通重要嗎?你認為父教在家庭教育中佔重要地位嗎?”叔叔和藹地説:“和孩子溝通當然重要了,因為不與孩子溝通就沒有辦法瞭解孩子幼小的心田,就沒有辦法進行正確的教育。在家庭中我認為父教應該佔重要地位。”叔叔話題一轉,語調黯淡下來,關愛地看着小弟弟,“但我的時間太少了,平時都是孩子的媽媽在輔導他,我只能在休息時帶他來玩玩,想想也對不起他。”我也想起了自己經常出差的爸爸,眼圈都要紅了。我急忙轉開話題“你認為好孩子是鼓勵出來的嗎?當你批評孩子時想過他的感受嗎?”叔叔笑了“孩子當然要多鼓勵為好,孩子都喜歡被鼓勵,他會把事情做得更好,但不是全部都鼓勵的,做得不好時也要批評的,不過批評他時確實沒想過他的感受。”“謝謝您接受我的採訪,你是一個好爸爸。”叔叔簽上了他的大名。

接着我採訪了許多父母,還採訪了一位來自美國的朋友,雖然他還沒有孩子,但從和他的交談中,我知道了美國家庭教育和中國家庭教育確實有很大差別。在採訪中瞭解到我們中國的父母之所以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習是和我們傳統的考試方法有關吧。

家庭教育作文 篇4

咱們中國的家庭自古以來注重“耕讀”,而今無需耕作,教育自然成了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古語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自然有一定的正確性,但在當今社會教育的主體應當是孩子,無論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應是起引導作用。

家庭教育中,“養不教,父之過”,當今社會,物資生活富足,自是不會出現“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的悲劇——既然“犬馬皆有所養”,那麼家庭對孩子的“教”便愈發重要。當今社會萬物互聯,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愈發緊密,沒有人能再像隱士一般斷絕與社會的聯繫。所以培養孩子的“社會性”,對孩子的“教”與“養”便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目的。諸葛亮的《誡子書》中開篇既是“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可見品行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温文爾雅、謙遜有禮,這都需要家長以身作則,像新聞中報道的“為等孩子父親上火車,而堵門影響列車啟程的母親”便是典型的反面事例。父母的言傳身教,引導孩子成為了理性的、有教養的人,只有真正成為了一個人,孩子才可能去投身社會,發光發熱。

當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成為了一個文明理性的現代人,學校教育便要傳授給孩子知識,引導孩子發現自己,認識自己。

嚴師出高徒,彷彿是中國人對學校教育的判斷。但真的只是如此嗎?嚴,固然是對的,但嚴的目的在於引導孩子專心學知識——壽鏡吾先生會打手板,但是打手板是為了讓孩子好好背書。因此只要能引導孩子的良好發展,那麼無論嚴或鬆都是起積極作用的。更為重要的,是在學校教育中,學校和老師要為孩子提供平台去發現自己的興趣、能力,為日後的發展尋找方向。魯迅先生在1908年發表的《文化偏至論》中説:“角逐列國是務,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若其道術,則尊個性而張精神。”我想這便是如今學校教育的宗旨――立德樹人,尊重個性。那麼在這個標準下,嚴不是準則,而在於“導”,如何引導學生髮現自我。因此諸如“遊學”、“科技創新比賽”、“藝術團”等新興課程應運而生,成為幫助學生的“梯子”、“路燈”,引導孩子去探索世界,發現自己,尋求理想。而非像過去“填鴨式”的教導孩子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才。

這種“幼者本位”式的教育理念,在當今社會正如火如荼地發展着,潤物無聲,靜待花開,想必在如此教育理論下成長的新一輩年輕人,在花開之時,定能成為中華民族新的“脊樑”。

家庭教育作文 篇5

孟學者,年方十六,就讀於市一中,現為高一學生。其家位於高校十多裏遠的市郊,從那到一中又沒有公交車。因此,孟學者每天清晨起來,再趕十多里路才到學校,長此以往,孟學上課時條打起了瞌睡。為此,孟母毅然決定,為了孟學的學業,將家搬到一中附近。孟學欣然同意,不再以去學校為煩惱了,上課不再打瞌睡,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孟母為自己的決定深感高興。而後不久,孟母卻發現兒子放學時間比以往遲多了,心中甚是疑惑,於是,到學校一問,卻發現時間並沒有改,而學校與家的距離這麼近,走路最慢只要用十分鐘。孟母大為疑惑,遂明查暗訪。終於,在自己家門口的一家網吧裏找到了兒子。那時,發現兒子正與一幫同學在大叫着玩電腦遊戲。對於報紙上那些觸目驚心的因玩電腦遊戲而墮落的事件,孟母很擔心,怕類似的事發生在自己兒子身上。於是,孟母將孟學逮回,徹頭徹尾地將他罵了一通,然後非常堅決地做出了又一個搬家決定——搬回市郊。並且,規定了孟學的回家時間,還要孟學作下保證不準踏進網吧一步。

這樣,孟學老老實實地過完了高一、高二,到了高三,學校卻作出了一個破天荒的決定:在校內開網吧。這個消息如同一枚炸彈轟地市內開。孟母也對此大為驚訝,於是,她在第一時間趕到學校瞭解緣由,從學校出來的孟母春光滿面,迫不及待地將兒子拉到跟前,宣佈以前的禁令取消了,並語重心長地告訴孟學,網絡是當今迅速發展的一門技術,未來的人才都應對其有所瞭解,所以現在允許孟學在閒餘時間去上網。但是,在上網時,玩遊戲是要適度的,不可沉迷。網絡上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平時學習中有些想要查閲的資料,上網查是非常方便的,還有…… 一番話語後,孟母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又一次宣佈:將家搬入市中心。鄰家的問:“你兒子都高三了,還讓他去上網,這次又搬那樣嘈雜的市中心,這樣行嗎?”孟母瀟灑的答道:“家庭教育不是禁,而應是引導教育,讓孩子自己試着適應社會!所以,這次搬家是對的!”

家庭教育作文 篇6

歐洲的一些獨生子女的父母,如果出門旅行,習慣於借個孩子一起去,使自己的孩子有個伴兒。他們明白,再好的父母也替代不了同齡夥伴的魅力。旅居加拿大的華人張詩銘介紹了她借孩子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她寫道: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們全家移民到了加拿大。我們的鄰居是一户加拿大居民,他們家裏有兩個孩子,都是男孩。剛來的時候,因為語言問題,我們很少和那家人交往。

有一天下午,鄰居家的女主人突然按響了我家的門鈴。原來她想讓我把女兒借給她們家一天去旅行。當時我想,女兒又不是物品,怎麼可以借來還去?而且,他們家有兩個半大的男孩子,和我女兒一起去旅行,方便嗎?安全嗎?我沒有答應她。

可是,不一會兒,鄰居家的兩個男孩子送來了一張紙。原來是一個借據,上面寫着借我女兒的時間、保證、攜帶物品、會注意的事項,竟然還有費用——借我女兒一天他們家會付的費用數目,最後是他們母親的簽名。真沒想到,原來把女兒借出去還能賺錢!

晚上,先生和女兒都回來了。在餐桌上,我説了這件事。先生告訴我,()西方人特別喜歡結伴旅行,一些陌生人還在網上徵求旅遊同伴呢。在爺兒倆的一致要求下,我終於答應了把女兒“租”出去。

女兒不在家的一天,我真的覺得時間很難熬。傍晚,聽見鄰居家的汽車在響,我馬上躥了出去。我看見女兒正與兩個男孩告別,看得出她很高興。晚上,女兒興奮地給我們講了許多旅途中的見聞,還直説:“和男孩一起出去玩真有意思!”

從那以後,我已經把女兒“租”出去若干次了,也真的“賺”了一些“出租”費用。我把這些費用都做了女兒的旅費。再後來,我們家也要出去旅行的時候,女兒也向我們要求“租”一個孩子。

每次需要“借”旅伴的時候,我都會想辦法讓女兒自己去“借”。事先我會給對方父母打個電話,然後也像鄰居女主人那樣,讓女兒帶着協議書去對方家裏與對方的父母、孩子商討。通過這種方式,我發現女兒變得開朗多了,也學會了彬彬有禮。結伴旅遊,的確是一種非常有教育意義的活動。

家庭教育作文 篇7

家庭是父母養育我們的地方,也是我們即將生育後代的地方。由此而言,繁殖是占主導地位的因素。而我們孝順父母,是出於情感因素——感恩,其實也是出於生存的考慮——希望後代會在我們年老力衰時懂得照料我們。那麼總而言之,組建家庭就是為了我們人類的生存。

青年男女走在一起,是為了愛情。愛情,美好的純潔的情感,是男女彼此在一起就無比幸福的感覺。而步入婚姻的殿堂是因為什麼呢?不結婚難道就無法繼續美好的生活?難道沒聽人説過“婚姻往往是愛情的墳墓”?其實還是離不開一個繁衍的本能。

當你成年了,父母會期望你有個好的戀人;當你到了適婚年齡,父母會期望你儘快戀愛、結婚;當你結婚後呢?那自然就是生孩子啦。這一切是為了什麼?似乎都是父母在起推動作用。

今天,如果預防措施做得較好,完全可以和戀人一直維持長久的'戀情而不懷孕。那麼結婚是為什麼?為了維持彼此的情感?如果真是如此,那這恰恰是一種錯誤的選擇,結婚後,彼此就要有很大的空間是共同生活的,並且諸事都要考慮到對方,還要考慮到以後的孩子。彼此都將失去很多自由,經濟壓力也會大大增加,這有什麼好處呢?

我想,應該有以下幾點除繁衍本能外的其他考慮因素:擔心,長久還不結婚,女性擔心衰老而男人變心,男人要選擇結婚來表示自己的忠心;某一方出於經濟考慮,希望通過結婚來維持保證穩定的經濟收入。

那麼所謂的“愛情”存在於哪個階段呢?結婚前?

如果婚後不是愛情的話,那麼愛情其實就是一種原始衝動,只是我們善於用言語將其美化罷了。

如果婚後也是愛情的話,那這愛的也不單純嘛。男女彼此都在擔心,都在想辦法將對方綁在一起。恰巧有婚姻這一合法途徑可以獲得。

不論今天如何自由與開放,人們還是不會隨隨便便選擇結婚的。一旦結婚了也就不會隨隨便便敢於選擇離婚的。

那麼結婚成家對於誰來説最重要呢?最有益處呢?那就是人類這一種族和社會。不結婚,不選擇生育孩子,人類會面臨滅絕的境地;不結婚,不成家,社會生活的穩定係數會大大降低,自由主義氾濫,叛逆者過多。

隨着科技的發展,體外受精、培育的能力越來越強,人們可以把生育的義務放在一邊了。社會來負責養育,是真正的“養”和“育”,那麼家庭將何去何從呢?

對於不想結婚,對於戀人不滿意者,我贊同他們選擇獨生的權利。不要被家庭觀念、社會習俗而逼婚。

真正的平等,真正的自由,已經從自由戀愛開始,也應從自由家庭開始。單身不可怕,更不必害羞。

家庭教育作文 篇8

在一個桃李春風,柳絮滿天飛的時候,一個弱小的嬰孩呱呱墜地,在一雙雙充滿愛意的眼睛的觀注下,她開始茁壯成長,伴隨而來的,她開始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這個陌生的世界。她開始學習,在家人悉心地教導下,她開始經歷一個由淺顯到深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學習過程,而這其中,飽含了欣喜,傷痛,淚水和歡笑,又包含了多少承載着綿綿愛意的似水流年!

欣喜產生於一瞬間,坐在搖籃車裏,望着呢喃的燕子,於是爺爺教她背“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歸來,”哦,宋詞是會飛的;叭在窗前大圓桌上,指着映紅的荷花,於是爺爺搖頭晃腦地讀“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哦,古樂府是有顏色的,還散發着淡淡的香味兒在黑暗的雨夜,伴着王子與灰姑娘的故事和母親的體温,她乘着夢兒穿過尼羅河,越過丹麥海峽,與白鬍子的安徒生爺爺做遊戲;在明媚的春風裏,坐在柔如碧絲的草上,躺在滴綠枝的秦桑上,聽着爺爺講的三國故事,她很想騎騎赤兔馬,見一見威風八面的關雲長。這些點點滴滴的欣喜讓她對以後的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讓她擁有了不盡的知識。

傷痛產生了不可磨滅的映象。當她抓着小雛雞發出得意的笑聲時,當她突發奇想把花衣裳剪破時,當她把筆丟下溜出去堆雪娃娃時,當她不聽話頂嘴被關進黑房子時,她都毫不客氣地捱了一頓結結實實的“教訓”。於是她覺得自己委屈了,傷心比那個屈原還多,眼淚比那南唐後主還要向東流時,她得到了一番充滿温情又合理的解釋,她懂得了不要欺壓弱小,懂得了一針一線來之不易,懂得了堅持,懂得了忍耐,她懂得了基本的做人道理,得到了在學校和書本中都汲取不到的力量。

淚水和歡笑豐富了她的平淡人生,在父親的鼓勵下,她爬上了長城,爬上了泰山,登上了岳陽樓,登上了觀海台,在掛着淚的笑渦中,她學會了要有山一樣雄偉的腰板,海一樣廣闊的胸懷,每一次流淚,她都依偎在家人身邊,這裏是最寧靜的避風港;每一次歡笑,她都分享給全家,這裏是心靈深處最美好的香格里拉!

有欣喜,有傷痛,有淚水與歡笑,這就是她的似水流年。似水流年,流年似水,而永不流逝的,是那段美好有意義的幸福時光!

家庭教育作文 篇9

説起孩子,大概每個父母都有説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歡樂。孩子們一天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如今的小小兒童,他們的變化帶給我們一個個的驚喜。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成長過程,我們在父母這個學堂裏也在不停地學習和進步,真不知道是我們教會了孩子還是孩子教會了我們?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開始,教育可分為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家長不能僅僅關心孩子的智力開發,學習成績的好壞。我認為,家長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會道德;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知識教學、智力開發這些一定要由學校教育來完成。即便家長懂得這些知識,可能不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和專業老師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為家長只要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持。下面,我就對孩子的教育談談我的一些心得。

這過程也的確是凝聚着我們做父母的一番心血。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來談談我們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嚴”字當頭,抓住國小關鍵期

大學者胡適曾經這樣説:“一個人小的時候,最是要緊,將來成就大聖大賢大英豪大豪傑,或者是成就一個大奸大盜小竊偷兒,都在這家庭教育四個字上分別出來”。現今社會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請他人管教孩子的現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嚴格教育,對孩子“錯愛”、“溺愛”、把孩子慣得不像樣,如對人沒禮貌,本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爺爺奶奶代辦,一邊做作業一邊講話,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業,做事磨磨蹭蹭等。例如,在我所認識的大學生、高中生中均出現過要父母給盛飯事件。我們絕對不要認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稱之為“事件”,是認為這種孩子“嬌生慣養”、“自私”、“以我為中心”。沒有同情心,沒有自理能力,沒有克服困難的意志。樹大並沒自然直,反倒長成歪脖樹。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為一個正心、誠意的人。一切時,一切事正確引導,養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孩子要多為公着想,儘量斷除自私自利的念頭。要求孩子要有愛心,要愛國家,愛父母,愛社會,必須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努力學習,不可懈怠。爭取成為德智體皆優的學生。

我家培養孩子的習慣採取“小時嚴、大時寬”。幼兒園、國小時期,孩子還比較聽話,好管教,容易養成好習慣,這時我對兒子以嚴為主。孩子只要小時侯養成好習慣,大了寬鬆一點兒也出不了格。這也就是關鍵期,任何教育都有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最為有效,如果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國小階段,它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節就等於抓住了孩子的以後。

二、培養獨立意識,使孩子不產生依賴思想。

孩子一天天長大,但無論怎樣長他們在父母眼中永遠都是孩子。我們總覺得他們這也不會那也不行,處處都需要我們的幫助。其實孩子的能力經常是出乎我們想象的,關鍵是我們會不會放手讓他們去做。大概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好像一夜之間孩子就會做些我們從沒特意叫過他的事情,我們會驚訝:他怎麼學會的?這就是孩子,只要我們肯放手讓他邁出第一步,他們會給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可能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讓他們做還不如自己做來得輕鬆,但孩子一次做不好會有兩次、三次,總有一天會做好!如果不讓他去做,恐怕將永遠做不好。我們在家儘量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給大人盛飯、倒茶水、掃地等,現代社會交際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視培養。我們一是鼓勵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三、關注孩子的成長,多與孩子溝通,當好慈祥父母親,及時解疑答難,正確引導孩子。

我們家庭和睦、幸福,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不和睦,對孩子的傷害往往大於大人,會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責任感和愛心,良好的家庭環境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時,我家非常重視德育,會做人才會做事。德育我們主要從要求兒子不説謊、不要別人的東西、不亂丟垃圾這樣的小事做起,德育內容也是隨孩子的成長而變化。當然,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我們首先做到。身教重於言教,正如孔子所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還有,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家長不能居高臨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進行;另外孩子教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一般每天都抽出一點兒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作業完成得如何,學習順利嗎?有什麼新鮮事,心裏有沒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錯誤時,及時與孩子溝通,予以正確引導,調整好孩子的心態。同時,日常生活中從身邊的人和事説起,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使孩子從小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從而激起心靈深處無窮的動力。同時,愛玩是小孩的天性,我們從不用過多的課外培訓剝奪孩子玩耍的權利。

四、經常與老師聯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和表現。

家庭和學校之間要經常保持聯繫,保持一致,家長應當主動到學校去拜訪老師,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態度,詢問孩子在校的學習態度,聽課是否認真、發言是否積極等情況,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後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這方面我們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虧老師及時與我們聯繫,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彎路及孩子一些不好習慣的養成。

家庭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家對孩子的教育還做得很不夠,而且一些方法還在不斷地摸索,我們將不斷地努力,汲取別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與老師、家長們共同探討,使孩子們能夠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將來能為祖國效力,為人民大眾服務,做一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為人父母者,欲子孫賢者,不染惡習。要教育孩子做到勤奮刻苦努力的學習,將來能成為我們國家的棟樑之材。為民造福;首先要做到對孩子進行道德的教育,知道理,明德行,教育孩子能成為一個正心、誠意的人。

貪婪痴慢,人心墮落要因。一切時,一切事要正確引導,養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孩子要一切為公着想,要使其作到斷除一切自私自利的念頭。

家庭教育作文 篇10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 我從最初受到父母的啟蒙教育,到現在教育自己的兒子,人生的經歷告誡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對孩子十分重要,甚至決定着孩子的性格發展方向,影響孩子到終生。現就家庭教育問題,以一個孩子母親的身份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一、和諧成長,不要過度懲罰、壓制。否則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勇敢、擔當、外向、剛強、果斷、迅捷等性格特徵。

最近一段時間,常常為一次過激的家教舉動而後悔。這事情發生在5年前,那時兒子才三歲。事情是這樣發生的:孩子不想吃飯,我和他爸都聲色俱厲地督促他把飯吃完。孩子在表達不滿時,把飯碗拉下了桌子,剩飯倒了一地。看到兒子如此不懂事的表現,我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採取了強制懲罰行動,我一把抱起已經嚇得在旁邊默不作聲的兒子一邊威脅着説:“這麼不乖的孩子,不吃飯,養也養不大的,爸爸媽媽不要了…”一邊抱着他往門外送。兒子被這個架勢嚇得大聲哭喊:“媽媽,我乖了,我吃,我吃……”我沒有因為他的哭喊而罷手,一邊呵斥着:不用吃了,這麼不乖的,反正也不要你了。就把他放在門口,一邊假裝關門。兒子那幅驚恐的樣子至今歷歷在目:他哭得滿臉都是眼淚鼻涕,趴在地上在我面前掙扎着往家裏爬。嘴裏大聲喊着:“爸爸我乖了,媽媽我乖了,奶奶……”他向家裏的每一個人求救。事情過去了好多年,如今兒子已經讀國小一年級了,真如我們期望的那樣孩子這幾年來表現得挺乖的。他很有同情心,會為故事中的弱勢感到可憐、甚至落淚。從沒有跟同學打過架,甚至有同學欺負他也不還手。他做事小心謹慎,連走路也很小心,從小到大很少摔跤。他愛看電視劇《雪豹》,崇拜電視劇中的主人公周衞國。下課卻總喜歡跟女同學在一起,不愛跟男同學玩。因為“男同學玩的都是打架的遊戲,萬一把人打傷了怎麼辦?”也許在家有“小霸王”的家長看來這些可以稱得上是孩子的“優點”,但是我已經看到孩子的性格正慢慢走向另一個極端。一個男孩子有這樣的性格特徵,不是我們父母所希望看到的。

二、和諧成長,不要過渡呵護、溺愛。否則孩子會失去刻苦、上進、無私、仁慈、包容、謙讓、謹慎等性格特徵。

這樣的家庭教育在我的身邊也有活生生的例子。我老公有個堂弟,是家中的獨生子。當時家庭經濟條件在農村相比其他人家稍微好點,父母對他寵愛有加。聽我老公説他們的家庭教育有如下情形:

1、待遇特殊

從小沒有烤鴨不吃飯(那個時候一般人家只有家中來重要客人的時候才去買一點烤鴨來招待客人,平時自己根本捨不得去買着吃)。有一次,他父母剛從山上幹完農活回家感覺也有點累,天色也暗下來了,就匆匆地做了點飯菜準備吃飯。他看到飯桌上沒有自己要吃的烤鴨,大發脾氣。他的父母不顧身體勞累,放下手中的飯碗去給他買烤鴨。等他買回來時,自己的飯菜已經涼了……對此父母不但不加以正確引導,反而以此為榮,還到親戚朋友那裏吹虛:我們的兒子每餐沒烤鴨不吃飯的。

2、對孩子的要求無條件滿足

家住鎮上能方便地買到各種好吃的好玩的。他只要開口説要,父母立馬給他買到。他小時候不願到外婆家做客理由是:外婆家在小山村沒有街買不到好吃的好玩的。

3、包辦代替、剝奪獨立

“不要入伍當兵,太苦了” “不要去學開車,太危險了” “阿拉兒子有福相,到時候會有貴人相助”這是他成年後父母掛在嘴邊的三句話。現在他年近三十,縱觀他高中肄業後的表現:打過短工,因為打工太苦逃回家中,然後開香煙店,結果在店裏與一幫“朋友”抽煙打牌,售貨櫃上放的是空煙盒。沒幾個月抽光了三萬多元的本金,香煙店關門大吉。然後再向父母要錢“創業”開皮包店,也是投資了三五萬元沒經營幾個月便關門。接下來再向父母要錢投資辦廠,花了三四萬元錢從河南買回來幾台設備開始生產水筆,開始着他的發財夢。但是無不例外,沒過一個月,幾萬元的錢又打了水漂,一堆廢鐵堆在家中。一次次的“投資創業”幾乎花光了父母多年來省吃儉用省下來的全部積蓄。,而三十而立的他確像一條吸血蟲一樣終日吸着父母的“血”。更讓父母痛心的是:今年春節,他再次向父母伸手要錢。他嫌父母給的少,隨手拿起手中的杯子向自己的父親扔去….. 年邁的父母品嚐自己因為溺愛孩子而埋下的苦果,不禁老淚縱橫。

三、和諧成長,應該多用正面引導——誘導比強迫更有效。

“誘導比強迫更有效。”是在企業管理領域常説的一句話。利用誘導激勵員工,比強制好得多。強迫被激勵者做事不是好辦法,效果絕對比不上誘導,請求比命令更容易達到目的。

有一家紡織廠工作績效很差,雖然按件計酬,產量就是無法提高,經歷嘗試用威脅、強迫的方式影響員工,仍然無效。該廠請了一位專家來處理這個問題,專家將員工分為兩組,告訴第一組員工,如果他們的產量達不到要求會被開除;告訴第二組員工,他們的工作有問題,他要求每個人幫忙找出問題在哪裏。結果第一組員工的產量不斷下降,壓力升高時,有的員工辭職不幹了;第二組員工的士氣卻很快提高,他們依照自己的方式去做,負起增加產量的全部責任。由於齊心協力,經常有創見,單單第一個月,產量就提高了20%。這種效果完全是誘導造成的。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道理也一樣。強迫的效果總是很差。往往你強迫他往東,他卻偏偏往西。比如督促孩子自己整理房間那次就是這樣。

“兒子,如果你在晚餐前不將房間清理好,晚上不準吃飯!”在老公的喝斥下,兒子會不高興,起先迫於壓力裝裝樣子收拾幾樣玩具,後來就東摸摸、西弄弄,到了吃晚餐的時候,仍然沒有清理好房間。我換一種方式跟他説話:“你剛才沒有整理好是不對的,這次你先吃晚餐,但是上牀睡覺時,必須將房間清理好,可以麼?”兒子點頭答應時,我不忘補上一句:懂事的孩子下次不會犯同樣錯誤了吧。吃完晚飯,沒等我們提醒,他自覺地先整理房間了。類似的情形多次在我們家上演,後來他父親也開始注重用誘導的方法來解決教育問題了。多用引導方式解決家庭教育中的各種問題,不僅對孩子良好心理特徵的形成具有積極意義,還能在家庭中營造和諧、親密的家庭關係。我相信,在和諧融洽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成長得會更健康!

如今,“二不,一該”是我們家的育兒準則。説得不夠全面,卻是真事實情。最後,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在父母的呵護下和諧成長,成為健康、和諧的下一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