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圓飛天教學反思

來源:文萃谷 2.94W

《夢圓飛天》是一篇講述現代科技的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中國第一次土載人航天飛行的情景,主要人物是宇航員楊利偉,課文是按“送行--發射--對話--圓夢”這樣的順序組織全文,這一課的教學要讓學生明白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與驕傲,歌頌中國在科技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激起民族的自豪感。

夢圓飛天教學反思

  《夢圓飛天》教學反思_【1】

《夢圓飛天》是一篇通訊稿,報道的是2003年10月15日,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船成功飛向太空的壯烈景象。表現了中國人們實現飛天夢想時無比喜悦與自豪的心情,歌頌了我國航天事業再創新輝煌,以此激發孩子們對航天事業的熱愛。課文可以大致分為四個場景:送行、發射、問候、夢圓。教學時,我緊緊抓住了人物的心情。

片斷一:

師:老師請一位同學為我們讀讀“送行”的場面,其他同學們邊聽邊勾畫,當時人們的心情如何?

一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畫。

師:聽完了,誰來彙報一下當時人們各自的心情如何?

生:當時人們的心情很“激動”,還有“喜悦和自傲”,楊利偉當時很“平靜”,還有總指揮當時很“期待和信任”。

(説得真的很全!)

師:你能説説當時人們為什麼激動嗎?

生:幾千年的`夢想即將實現了。

師:為了這幾千年的夢想,我們的科學家們付出了很多努力。今天這個願望馬上就要實現了,能不激動嗎?請你讀出人們激動地心情。

生:有感情的朗讀。

片斷二:

師:讀得真好!文中説人人臉上都寫滿了喜悦和自豪。喜悦和自豪怎麼好“寫”在臉上呢?(這個問題是臨時想到的,但我覺得問得很好。)

(沉默片刻)

生2:“寫”在臉上就是這喜悦和自豪能夠看得出來,“寫”在臉上就更能讓我們感受到人們的喜悦與自豪了。

師:是啊!“寫”字更加突出了人們當時內心激動的心情。我相信你一定能讀好這句話。

生2:有感情地朗讀。

片斷三:

師:誰能説説當人們動沉浸在激動與喜悦的心情當中時,為什麼楊利偉卻表現得那樣的“平靜”

生3(不假思索):因為當時楊利偉很緊張,怕發射失敗。

師:説得真好!楊利偉此時可能有一種擔心。但僅僅是擔心嗎?

(沉默)

師:我覺得,他還很鎮定。

生:贊同的點頭。

師:幾千年的夢想都寄託在楊利偉的身上,如果是別人的話,早就緊張得找不到北了,而楊利偉卻表現得這樣平靜,他多麼鎮定呀!

生:嗯!(肯定得不住點頭。)

師:看來,總指揮沒有選錯人。

生:是啊!

師:從楊利偉的“平靜”,你還能感受到什麼?

生4:楊利偉很自信,他覺得他一定能夠完成任務的。所以他一點都不緊張。

師:你説得真好,真是楊利偉平時紮實的訓練和我國航天技術的成熟讓楊利偉充滿自信!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楊利偉這一不平凡的“平靜”。

生:有感情朗讀。

教學反思:

以上教學片斷中,我覺得兩個環節頗有感受:

1.體會“寫”字。“寫”字並不是我課前預設的一個教學環節,是根據學生的交流隨機生成的。雖然只是簡短的一個環節,我覺得還是很得當的,笑容本身不好寫在臉上,而“寫”字正突出了當讓人們激動、自豪的內心。體會“寫”字,更有利於學生把握當時人物內心的激動和喜悦。可惜,處理的時候有些淺嘗輒止。

2.體會楊利偉“平靜”的心情。

通過“平靜”,孩子們最容易體會到的就是楊利偉內心中可能比較緊張。但絕不僅僅是緊張。個人認為,楊利偉當時的“平靜”,更多的是一種自信,是經過多次艱苦訓練之後對勝利完成任務,對中國航天事業的一種自信,更是一種鎮定的表現。

教學時,孩子們很順利地就感受到了楊利偉的擔心。短暫的沉默可以感受到孩子的思維沒有放開,出了“擔心”就沒別的了。我覺得,此時教師的引導是非常關鍵的,如果一味的等待,反而浪費時間。於是,老師説出了自己的體會(得到了學生的贊同)。隨後,老師再把問題拋給學生,由於學生思維受到啟發,所以有了自己的見解。效果較好。只可惜,教師講得有些多了,如果在學生“贊同的點頭”時,及時地把問題再拋給學生,可能更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

  《夢圓飛天》教學反思_【2】

《夢圓飛天》這片課文是一則通訊報導,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生動詳細地記敍了“神舟”5號飛船載着航天員楊利偉首次飛行太空的過程,表現了中國人民實現了飛天夢想的無比喜悦與自豪。

我在教學本課時,設計教學目標從整體效應出發,注意了縱向橫向之間的關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適應學生個別差異的需要,從而使教學目標取得一定的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