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錯誤失誤

來源:文萃谷 3.04W

“耐心”媽媽成長記

家庭教育中的錯誤失誤

該吃苦時就吃苦

“吃飯的時候不能離開餐桌”是媽媽對琳琳的要求,但琳琳就是喜歡在就餐時間和家人鬧着玩,坐不了5分鐘便在房間裏亂跑、甚至玩起了捉迷藏……

▲ 錯誤態度

錯誤態度一:媽媽一邊命令、訓斥琳琳吃飯沒規矩,一邊端着飯碗跟在她後面地喂。

錯誤態度二:媽媽生氣地大喊:“説過多少次了,吃飯的時候不許在房間裏亂跑!我數到‘3’,你必須坐到餐桌這兒來!”

★ 失誤在這裏:

媽媽只告訴了琳琳“吃飯的時候不能離開餐桌”,但並沒有對孩子講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和不這樣做會有什麼後果。所以,琳琳把媽媽的話當耳邊風、明知故犯。

● 達標態度:

有時候,讓孩子感受切膚之痛,她就不會心存僥倖了。

第一步:講明後果:“不可以邊吃邊玩,否則,就不能繼續吃了;而且,在下頓飯之前,除了白開水任何東西都不能吃。”

第二步:説到做到。讓孩子經歷一次“痛苦”——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比僅僅聽説或看到的印象深刻。

第三步:適當的獎勵也是讓孩子自覺服從管教的好辦法。如果琳琳能堅持一個星期好好吃飯,媽媽可以滿足她一個願望。問問孩子:“星期天你想吃肯德基還是去動物園?”

第四步:讓孩子對做到了和犯規了之後的獎懲心中有數,直接看到原因和結果之間的連帶關係,並逐漸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養成好習慣。

沙發穿上了“新衣服”

3歲半的萌萌專注地畫《洪恩Gogo學英語》中的恐龍。恐龍很大、也很生動,彷彿是一氣呵成的。只是,把它畫在了新買的白色真皮沙發上!

● 錯誤態度:

錯誤態度一:媽媽一聲大喝嚇得萌萌直哆嗦,拿着畫筆的手停在了半空,一臉無辜地看着媽媽。

錯誤態度二:媽媽重重的一巴掌落在了萌萌的背上,水彩筆也被撅斷了。

★ 失誤在這裏:

成人和孩子之間的衝突有很多源於視角不同,萌萌並不知道在沙發上作畫是一個錯誤,孩子的想法是:我把沙發“裝扮”得多漂亮!她甚至還期待着媽媽的誇獎呢!媽媽沒有讀懂孩子的心理,也沒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

● 達標態度:

保持一顆童心,或許,你能為孩子的“罪過”找到正面的解釋。

第一步:萌萌的行為有一定的破壞性,但媽媽千萬要將心中的憤怒沉下去再沉下去,穩住自己,努力只考慮事情本身;而不是把孩子以往的“不是”全羅列起來、並預測未來可能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給自己“火上澆油”。

第二步:弄清楚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試圖找到對策。

第三步:對孩子的行為表示理解,同時指出失誤在哪裏。比如,媽媽誇誇萌萌的恐龍確實畫得很好,但如果把它畫在一張白紙上就更好了。

給孩子一個方向

正蹲在地上幹活的媽媽想坐下來,這時,5歲的童童拿起家裏唯一的小方凳準備玩“過家家”,不肯給媽媽坐。

▲ 錯誤態度:

錯誤態度一:給童童扣上“不孝”的帽子:這孩子真不懂事,一點也不知道媽媽的辛苦、不心疼媽媽。

錯誤態度二:找個“榜樣”:看隔壁的翹翹多乖,怕媽媽累着,每次都幫媽媽提東西。

★ 失誤在這裏:

孩子依賴父母的看法評價自己,如果你無休止地指出她的不足,時間久了孩子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因為,指責並不能達到管教孩子的'目的。其實,每個孩子在內心深處都想做個好孩子,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

● 達標態度:

給孩子指出努力的方向。

第一步:用“讚賞”引領童童朝着“你希望她怎樣做”的方向去做,不妨對她説:“乖乖真懂事,怕媽媽累着、給媽媽送凳子來了,謝謝你寶貝!”即便童童心裏不是這麼想的,可被媽媽這麼一説,也能高高興興地這麼做。

第二步:激勵童童把好行為繼續下去。孩子做事不容易堅持,如果下一次她忘記了,不妨心平氣和地告訴她:“偶爾關心別人不難,難的是持久。你上次做得很棒!媽媽希望看到你能堅持下去。”

先來講個“條件”

6歲的貝貝做事習慣於和媽媽討價還價——彈琴前她會説:“如果我今天彈得好,你讓我吃一個冰淇淋,或者給我買一個熒光棒”;提醒她不要邊游泳邊玩,她的迴應是:“我今天上游泳課認真,回來的時候給我買杯珍珠奶茶”;告訴她畫完畫自己把彩筆放回抽屜裏、將桌子收拾乾淨,她又説:“我要是堅持一個星期這樣做,你能不能帶我去動物園?” ……

▲ 錯誤態度:

錯誤態度一:對貝貝的條件,媽媽越來越反感,根本沒有商量:少説廢話,趕緊幹你該做的事!

錯誤態度二:發怒——大喊大叫、摔門,或者把孩子的畫筆摔到地上、將冰淇淋從窗户扔到樓下。

★ 失誤在這裏:

失控的怒火會影響你管教孩子的成果。因為,一旦孩子習慣了你的這種方式,會拿你的話當作耳邊風,無論是批評還是表揚她都不在乎。這種方式的另一個副作用就是,給孩子做了一個壞榜樣,使她遇事很容易也學着你的樣子大喊大叫。

● 達標態度:

在將要發怒的時候,給自己急躁的情緒降温,以不變應萬變。

第一步:強迫自己1分鐘不説話,也可以從1數到10、做幾次深呼吸。

第二步:也可以藉助“哦,天哪!”或者“啊——”來宣泄自己的憤怒,代替連珠炮似地對孩子大喊大叫。

第三步:走開一會兒,使激動的心情“冷卻”下來,仔細想想到底發生了什麼,以及自己應該做出怎樣的迴應。

第四步:冷靜、如實地指出貝貝的毛病,不冤枉她,孩子也能心平氣和地聽你説話,自覺自願地接受你的批評並按照要求去做。

第五步:貝貝付出了努力、達到了媽媽的要求,可以適當地給她一些獎勵。但不一定是物質的,媽媽可以和她做一個遊戲或給她講一個故事。

父母不能指望一次的管教能在孩子身上產生永久的效果,你還需要不斷地耐心重複、日積月累地薰陶。在這個漫長的教育過程中,孩子漸漸從被動地接受父母的管教,最終過渡到學會主動地自我約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