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登高賞花最適宜

來源:文萃谷 7.63K

影響人的精神有很多因素,其中一個就是季節的變化,比如秋風蕭瑟,落英繽紛,最容易使人觸景生情。而重陽節裏去登高賞菊有利與舒緩心情,下面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重陽節登高賞花最適宜

  重陽節最適宜去登高賞花

賞花

可以説,世界上沒有不愛花的人,花可以怡情,給別人獻上一束花,表示自己的愛。有道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不論是送花人還是受花人,大家一同快樂。一般説,秋天的花比春天的花要少。但是,秋天的花自有它們的特色。比如桂花,它的香味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便有“吳剛捧出桂花酒”一説。中秋的桂花,香飄十里,沁人心脾,讓人神清氣爽,將人們帶進一個神奇的世界,使人浮想聯翩!以桂花為原料製成的桂花酒、桂花茶、桂花糖等,都是上等的食品和飲料,叫人愛不擇手。每當秋高氣爽時節,我們漫步於桂林叢中,令人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菊花雖不如桂花那麼嬌貴,但菊花品種多,花色美,而且花期特別長,為此,不少城市一到秋季便舉辦“菊展”,將千姿百態的各色菊花聚集在某風景區,讓人們一飽眼福。前往參觀菊展的,既有三歲孩童,也有九旬老人,眼望着色彩豔麗的菊花,鼻嗅着醉人的清香,會讓人不由想起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優美詩句,不由讓人心情愉悦,將平日的煩惱拋到九霄雲外。

登高

我國古人喜歡在重陽節時舉辦“登高活動”。最早的登高,帶有“敬神”的迷信色彩,到了晉代之後,登高就成了民間的健身活動,“重陽”也就和“長壽”聯姻了。所以,我國已經把 “重陽節”命名為“老人節”了。登高其實就是“爬山”。古人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站得高才看得遠,登高會給人一種眼界開闊、氣勢蓬勃的自豪感。我們站在高山之巔,呼吸着清新的空氣,遠眺着天邊的遠城近鄉,五彩繽紛的大好山河盡收眼底,立即讓人有“一覽叢山小”的感歎!登高不但可以鍛鍊我們的肌肉和關節,改善五臟六腑的功能,增強人體內在的耐力,而且可以暫時遠離喧囂繁華的城市,領略大自然的美麗風光,以便讓人在緊張的勞作之餘忘卻心中的煩惱,有一個放鬆的機會,藉此調節自己的神經,排除心理疲勞和精神焦慮,使生活變得充實,以便讓自己精力充沛地重新投入下一輪緊張的工作之中去。

  重陽節的其他習俗

佩茱萸·簪菊花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誌。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因為出產於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複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有温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本草綱目》説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温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放紙鷂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説,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此習,除惠州流傳的民謠中有敍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紙鷂亦現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後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

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 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 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 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據説,早年不家用發麪餅夾上棗,慄諸果的, 或以江米、黃米麪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飲菊酒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早在屈原筆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五曾在重陽贈菊給鍾蹈,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重陽節老人飲食原則

飲食宜淡

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議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建議老人一日的食物組成:穀類150-250克,魚蝦類及瘦肉100克,豆類及其製品50克,新鮮蔬菜300克左右,新鮮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調用油30克,食鹽6克,食糖25克,少飲酒,喝足夠的水分。

食物宜雜

沒有一種食物能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因此,每天都要吃穀類、蔬果、菌藻等多種食物,還要注意葷素搭配,粗細搭配,色澤搭配,口味搭配,幹稀搭配。

質量宜高

質量高不意味着價格高,如豆製品、蛋、奶等都是質量高的食品,老人應當經常食用。還要注意多吃魚,少吃肉。糖的主要來源是主食和蔬果,儘量減少白糖、紅糖、砂糖等精製糖的食用。

數量宜少

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老人要吃多種食物,但每種食物數量不宜過多,每餐七八分飽。

温度宜熱

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過程是在接近體温的'温度下進行的。老人對寒冷抵抗能力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就會影響到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腸道疾病。因此,老人的食物以温熱為主。

蔬果宜鮮

新鮮、有色的蔬果類,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水果中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有刺激食慾增加和維持體液酸鹼平衡的作用。

質地宜軟

老人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好,所以,飯菜質地以軟爛為好,可採用蒸、煮、燉、燴等的烹調方法。選擇的食物儘量避免纖維較粗、不宜咀嚼的食品,如肉類可多選擇纖維短,肉質細嫩的魚肉;牛奶、雞蛋、豆製品都是最佳選擇食物。

速度宜緩

細嚼慢嚥有利於消化、吸收。尤其在吃魚時更要注意。魚肉由於肉質鬆軟、細嫩,容易咀嚼、消化和吸收;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優點,是老人的首選食品。但由於魚刺的問題,限制了許多老人的食用。解決好這一問題,首先要選魚刺較少的魚類,吃魚時,最好不要與米飯、饅頭同時吃。

飯菜宜香

老人食慾降低,在食品的製作方面要更加精心,注意色、香、味、形的調配。此外,優雅、安靜、整潔的就餐環境;集體或結伴就餐的形式,都可提高老人的就餐興趣。

飲水宜多

老人對口渴的感覺不像年輕人那麼敏感,因此,要自覺多喝水,可選擇淡茶或白開水。千萬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以免缺水。缺水會引起老人便祕和體內代謝失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