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傳統婚俗

來源:文萃谷 2.02W

中國除漢族之外一共有55個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特別是對於人生中的大事婚嫁方面。那麼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的結婚婚俗是怎樣的呢?又有些什麼樣的風俗習慣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蒙古族傳統婚俗
  蒙古族結婚禮儀

婚制搶婚變聘婚

蒙古族有兩種婚制:搶婚和聘婚。搶婚是奴隸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公元13世紀以前,蒙古族多半是實行的搶婚制。公元13世紀以後,蒙古族進入了封建社會,才普遍實行了聘婚制。

求親“多求則貴,少求則賤”

青年男女在定親之前,男方一定要向女方求親,經由女方家同意,才可以定親。但按照蒙古族的傳統風俗,男方須多次向女家求親,才能得到女家的許諾。據《蒙古祕史》卷一記載:也速該把阿禿兒帶領其子鐵木真(即成吉思汗)到德?薛禪家求親。德?薛禪説:“多求幾遍,才許給啊,會被人尊敬;少求幾遍,就許給啊,要被人輕看。”因此後來在蒙古族形成了“多求則貴,少求則賤”的求親看法。

定親哈達、奶酒、羊五叉“下定”

求親達成協議後,男方則需帶上哈達、奶酒和羊五叉或全羊到女方家“下定”。女方家則會請親友陪客人一起飲酒,表示正式定親。

擇日喇嘛占卜擇吉日

在蒙古族的傳統婚俗中,男女雙方定親後,首先要請喇嘛占卜,挑選吉日,確定結婚日期。吉日擇定以後,則由男方家派媒人和親友帶上哈達、美酒、糖果等禮品,前往女家,同其父母商談結婚事宜。談妥後,男女兩家開始準備婚事。一般是打掃喜房,或新搭蒙古包,宰牛殺羊,準備聘禮、嫁粧及其他結婚用品,通知雙方親朋好友,光臨賀喜。

下聘牛、馬、羊,首飾、衣物為聘

青年男女定親後則由男方家給女方家送聘禮,又叫彩禮。聘禮的多少根據男方家的經濟狀況而定。牧區常以牛、馬、羊等畜牧做聘禮,農區則多以金銀首飾、櫃子、衣物為聘。

備嫁嫁粧數≥聘禮數

蒙古族非常講究陪送嫁粧,按蒙古族的婚俗,男方送多少聘禮,女方就要陪送相應數量的嫁粧。通常是女方陪嫁的東西,比男方送給女家的東西多。因此,蒙古族盛行一句俗語:叫“娶得起媳婦,聘不起姑娘。”

娶親新郎騎馬三繞彩車迎親

娶親時新郎在歡樂的氣氛中,穿上豔麗的蒙古長袍,腰扎綵帶,頭戴圓頂紅纓帽,腳蹬高筒皮靴,佩帶弓箭。到女方家後新郎和伴郎手捧哈達、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長親逐一敬酒,行跪拜禮。禮畢,娶親者入席就餐。次日清晨,娶親者起程時,新娘由父或姑父抱上彩車。新郎要騎馬繞新娘乘坐的彩車三遭。然後,娶親者和送親者一同起程離去。

拜火婚禮中最重要的儀式

拜火是蒙古族婚禮中最不可缺少的內容。婚禮當天,新娘、新郎從兩堆旺火之間雙雙穿過,接受火的洗禮,預使他們的愛情更加純潔,堅貞不渝;也使他們的`生活美滿幸福,白頭偕老。

婚禮持續兩三天的婚宴

蒙古族很注重婚禮儀式,儘管地區不同,形式各有差異,但都非常隆重、熱鬧。婚宴通常擺設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種奶食品、糖果應有盡有。婚宴上,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獻哈達、敬酒。小夥子們高舉銀盃,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着馬頭琴,放聲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續兩三天,親友才陸續離去。而女方送親者還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時,新娘的母親也送親,要住十多日。分別時,母女擁抱,痛哭,表示戀戀不捨。

  蒙古族簡介

蒙古族( 蒙古語:ᠮᠣᠩᠭᠣᠯᠦᠨᠳᠦᠰᠦᠲᠡᠨ, 西裏爾字母:Монгол үндэстэн),是主要分佈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遊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 蒙古國的主體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有分佈, 鄂温克族和 土族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族的分支。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 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13世紀初,以 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着“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儘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誌。

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而且音樂舞蹈也在藝術上居於相對顯赫的地位 。

《 蒙古祕史》、《 蒙古黃金史》、《 蒙古源流》被稱為蒙古族的三大歷史鉅著,其中《蒙古祕史》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英雄史詩《 江格爾》是中國的三大史詩之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