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傳統民族風俗

來源:文萃谷 1.78W

侗族(侗語作:Gaeml)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居住區主要在湖南、貴州和廣西的交界處,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那麼對於侗族的傳統民族風俗大家有了解過嗎?不如接下來就隨本站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侗族的傳統民族風俗
  侗族傳統民族風俗文化

侗族新婚習俗

新晃侗族婚姻史經歷了從血緣、對偶婚到一夫一妻制的社會演變地處邊遠山區侗寨長期受封建社世俗的影響,加上人際信息閉塞,“姑舅表通婚”是血緣婚姻的殘存表現。自新社會後,一夫一妻制婚姻已成為侗族的主要婚姻形式。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共同勞動中,侗家人具有純樸、自主、恩愛、文明、崇尚的傳統美德世代相傳。

戀愛:

侗家男女青年性格開放,喜歡唱歌,有着傳統的談情説愛方式。男女之間通過趕集“搶帶子”和“趕坳對歌”互相了不解,女方如看中男方,就把隨身的一件小禮物送給男方,稱“送帶子”,作為交上朋友的依據。從而約定日子,通過“玩山”或叫遊“花園”,互相對歌談愛,加深瞭解和增強感情,由朋友變成情人。直到雙方都認為對方可以信賴,願意結為良緣,男方再託媒人到女方家説親。

玩山,即男女雙方共同選定日期和地點,進行思想探測和感情交流。時間一般選文王掌推算的“燕子飛去又飛回”的夜晚,即“開”日或“成”日,地點一般選在離女方寨子不遠的山上,細草坪或溪邊,風景優美而又比較隱蔽的地方。玩山很講文明禮貌和規矩,雙方必須邀至少二人以上的朋友陪伴。在約會的地點或三岔路口做有標記或打草標,確定在一定的位置。一般女方先到,放好標記後就在附近的樹林裏躲藏起來,男朋友如約而至,他們一路吹木葉或學鳥叫,裝着悠閒自在的樣子,邊走邊尋找女友留下的標。找到標記後認定女友已到,就高興的唱起邀請歌,請女朋友出來。女朋友聽到是自己約定的朋友聲音,才唱歌出林,然後互相請坐。玩出對歌一般不準男女坐一堆,應相隔一丈遠以上。很少對話,約定下次會面的日子或確定雙方愛情的程度完全用歌表達。約會到三次,朋友進化成戀人。女方帶粑,男方帶糖供宵夜用,感情逐步加深。通過一年半載的“玩山”,瞭解到一定程度,戀愛成熟,兩廂情願,男方才可託媒到女方家説親。

説親:

今稱“求婚”,實則為男方託媒人帶禮物(糖果)到女方家求親。若女方家同意就收下禮物,若不同意則婉言謝絕。如果家中不答應,而女方和男方生死在一起,男方家會請媒人第二次到女方家説親;女子主動請支持她的族裏人去跟父母做工作。女子當面接糖果交給父母,大部分父母只好依從。這樣,説親就算成功了。

相親:

又稱“看屋”。婚姻是人一輩子的終身大事,馬虎不得。特別是女方,為防止男方花言巧語的誘惑而上當受騙,要對男方進行全面查訪、衡量門户、比較人品,落實言行是否一致。女方在姑嫂和嬸嬸的陪同下到男方家走一趟以探虛實,因為她們有眼力和經驗。此行極為關鍵,弄不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因此,男方早有思想準備,多方迎合,家裏掃得乾乾淨淨,並設宴款侍。女方通過親眼察看,便與姑嫂和嬸嬸商量,思想統一後,如女方滿意便入席吃飯,並接受男女的饋贈。不滿意,無論路程多遠,滴水不喝即轉身回程。

煮小籃子:

相親後,男方這時要準備一桌酒菜和禮物,由媒人、家族長輩和兄弟一起去女方認親。女方把很親近的叔叔、伯伯、堂兄、堂妹請來,雙方介紹相認,説明來意,得到女方家人的認可,稱“開口禮”。同時徵求女方父母意見確定煮大籃子的日期。

煮大籃子:

叫“討八字”,又叫“定婚”。這天可熱鬧了。一般男方要殺一頭豬(備八桌酒菜的肉)、一擔酒、兩鬥米、一擔“家媒酒菜”、一擔開禮的肉和糖、鞭炮等,還要送去4至8件衣料,同時備有一份“鸞書”,“鸞書”上寫有男方年庚,到了女方寨子開始放鞭炮,要讓全寨的人都知道今天某家女孩定婚。這時,女方的家族老少、親戚朋友,早已在家門口迎候,放炮迎接。開始操辦酒席。酒席過後,男方拿出“鸞書”,文房四寶,放在桌子上,請女方哥哥或弟弟,堂兄提筆,把女方的年庚寫在“鸞書”上,男為乾、女為坤。這叫“合八字”、也叫“發八字”,寫完,兄弟還要講幾句吉語祝賀。男方叩頭拜謝用茶盤接過“鸞書”。從此定為親家,女方就是男方的人了。第二天或第三天酒醉飯飽回家,相互來往也慢慢的多起不。

報日子:

煮大籃子定親後,男方拿着雙方的年庚八字找預測先生擇定結婚日子。由媒人拿着結婚吉日“課單”(上面寫有成親日子時辰)和禮物到女方家通知成親的具體日期,同時把“花園酒錢”交給女方的父母,叫“報日子”。

哭嫁:

侗族婚禮隆重而有特色,當成親吉日選定後,姑娘在出嫁前就開始“哭嫁”。一到晚上,寨上姑娘們就去陪嫁(伴嫁),互相用歌傾訴情懷。嫁娘(新娘)唱的多是感激父母養育之恩和兄弟姐妹離別之情,姑娘們唱的多是對嫁孃的祝福和思念。嫁歌音調低沉,如訴如泣,情真意切,動人心絃,感人肺腑,在場的人們也難免要流下串串熱淚。尤其是屈從父母的嫁娘,心想要與心上人永遠離別,歌詞更加輩切,形成了名副其實的哭嫁人。如果戀人在場(部分地區允許戀人在女方出嫁前見面),但家裏人必加提防,不使意外發生。男方在婚前幾天就要作好新房佈置及灑席等準備。

出嫁:

嫁娘出嫁當天,新郎家要派出十多人的迎親對伍(稱“官親郎”)到新娘家接親。女方待迎親對伍到達屋邊時。便將大門掩上,以歌盤問。如“官親郎”對答不出,就不得從大門而入,但迎親人員中都有熟練的歌手,是不會被攔住的。進到新娘家後,便享受豐盛的酒肉款待。當晚,舉行歌會,稱“嫁歌”,伴嫁的男女青年可以嬉戲“官親郎”,用鍋底灰拌水抹“官親郎”的臉等,以試探其機敏和歌才。嫁歌往往都是一唱一和,對答如流。“嫦娥奔月”唱到“昭君出塞”,歌聲不斷到通宵達旦。一般嫁娘於“卯”時出門。新娘在“官親郎”和“皇客”的簇擁下,穿着“露水衣”,頂着布傘(也有坐轎者)上路。出大門時,由其兄弟背過門檻或背上花轎。“女官親”提着火把或馬燈走在前面,嗩吶在後,緊跟着新娘和皇客,後有嫁奩,一路上吹吹打打,迎親對伍十分狀觀。

躲喜:

當迎親對伍行至新郎家門時,男方全家都要回避,叫“躲喜”。此俗風趣而又詼諧,平淡而又奇巧。在新娘進門時刻,作為新郎家的親人卻悄悄的躲藏起來。這個神祕而隱蔽的地方誰也找不到,只有主婚人心中明白。按照侗家婚俗,男方的父母和新郎是不能過早的和新娘見面的。侗家人認為,新人過門時年青氣盛。如果過早見面,一來衝了喜氣,對新人不利,二來新人與公婆過早見面,以後公媳、婆媳之間會經常發生口角,傷一家和氣。新郎和新娘過早見面,會感情平淡、陰陽相沖。只要躲過一陣喜氣臨門的高潮,就會化解矛盾,洪福齊天。

接親:

迎親隊伍來到新郎大門前,由接親婆上前收合布傘或啟開轎門,將新娘和皇客迎進中堂或火鋪上,打出一盆熱水(內摻有甜酒汁,含甜密之意)給新娘洗臉。換上男方備好的新裝,待皇客吃完甜酒各油茶後,迎新娘和女皇客進洞房掛帳子,取出孃家送的被子鋪牀。還要講吉語祝福“天長地久,早生貴子”。掛帳畢,全家人便和新娘皇客見面。拜堂(也有不拜堂的),爾後新娘進入洞房。當晚,大擺宴席款待賓客,酒歌唱到天明。男家眾親一般要設宴三天,第一天為“迎親下馬酒”,第二天為“家族迎親酒”,第三天為“皇客上馬酒”。三天酒宴新郎新娘不能同房,新娘由女皇相陪。宴畢,新郎陪同新娘回孃家,俗稱“轉腳”,在孃家住一宿,第二天回到婆家,燉一個豬肚子共餐,叫“合肚”,象徵全家和睦團結。新娘回門後,新婚夫妻才可入洞房、共度蜜月。

  侗族民族風俗有哪些

侗族民俗——聽大歌、看鬥牛

侗族大歌主要分佈在黎平及與之相臨的從江、榕江等縣的侗族聚居區,尤以黎平的巖洞(被當地譽為“侗族大歌之鄉”)為核心。我先後兩次到巖洞聽侗族大歌,但印象最深的是春節的對歌。

對歌是大歌的一種主要演唱形式,當地每年都要舉辦多次對歌,春節對歌是最隆重的一次,每個部落一個對歌點,全村共設7個。臘南部落的對歌點是全村最大的,參加對歌的男女歌手有七八十人。男歌手主要來自本部落,女歌手都是從外部落請來,當地稱之為“請姑娘”(各部落之間常常交叉互請)。請來的女歌手們大都衣着華美、年輕活潑,都穿着嶄新的民族盛裝。

對歌點被設在“卡房”(“公共房屋”)一層的吊腳樓內。吊腳樓中間生一個巨大火塘,火塘上支一個烤有粑粑的鐵架,吊腳樓一側是擺有水果和糖塊的方桌,那些粑粑、水果和糖塊都由部落村民自動捐獻。

對歌開始,男女歌手分坐在火塘四周的長凳上。外部請來的女歌手先唱,接着本部落的男歌手接應。歌聲跌宕起伏,朗朗上口。在整個對歌過程中無人指揮、無人伴奏、一領眾和,卻能唱出多聲部。據説這在中國音樂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對歌要持續一週(正月七年級—初七)。對歌期間,本部落的許多中老年羣眾和孩童也來看熱鬧或幫唱,卡房內外被圍得水泄不通,整個村寨都沉浸在一片大歌聲中。

侗族專家吳定國介紹,侗民對大歌十分痴迷,民間素有“苟償嗩,嘎償賽”之稱,侗語意為“飯能養氣和身體,歌能養心和靈魂”。他還告訴我們,現在縣裏正將侗族大歌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鬥牛場選在村莊附近一片河邊窪地裏。

鬥牛的時候河邊各處站滿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看熱鬧的觀眾。參加比賽的鬥牛共有20多對,這些專門飼養的鬥牛個個膘肥體壯,無不長着一對勻稱鋭利的大角,大角頂端還有用鐵皮做的護角。

鬥牛要持續3個多小時。鬥牛開始前,先進行一個簡要的踩堂儀式,即有10多人組成的樂隊圍着鬥牛場轉一圈,邊走邊敲打鑼鼓、吹奏蘆笙。踩堂結束,隨着三聲鐵炮的響起,鬥牛便開始了。每次出場的'鬥牛有兩三對,一對結束,另一對就補上,場上終始保持三四對。聽説鬥牛的配對是經主人同意自願結合的,一般強與強、弱與弱結合,每次只鬥一場,最後的冠軍往往要經過幾年的打鬥才能產生。我發現,許多鬥牛就在出場的那一瞬間,即向對方發起猛烈的攻擊。實力相差懸殊者,一方很快敗下陣來;而勢均力敵者,卻互不相讓,要連續打鬥多個回合。最有特點的是勢均力敵者,它們打鬥時,不僅經常發生“叭……叭”的撞擊聲,還經常出現雙方相持的場面。每當這時,牛主人包括羣眾都要發出歡呼聲和助威聲,整個鬥牛場猶如殺聲震天的戰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雙方鬥牛不分勝負需要重新拉開時,雙方牛主人要同時用繩索去拉對方的牛,用這種方法來保護自己的牛並體現公平原則,如果因拉對方牛不慎造成對自己牛的傷害,對方不負賠償責任。

巖洞距縣城28公里,坐落在一條呈“C”字的溪流兩岸及山坡上,全村共有9個自然寨,近3700人,巖洞鎮政府也設在這裏。這裏還設有一處侗文化家園,是一位叫鄧敏文的先生開辦的,我吃住就在侗文化家園裏,非常方便。

侗族男女社交“行歌坐月”

在美麗的侗鄉,青年男女到了一定年齡就開始社交,“行歌坐月”了。“行歌坐月”就是談情説愛,一般都是農閒季節盛行。很多侗寨有專門的“月堂”,即吊腳樓供年輕人聚會,多數是小夥子到姑娘家去與姑娘對 歌交遊。夜幕降臨了,寨子裏的小夥拿着自制的牛腿琴、琵琶等樂器,踏着斑斑點點的月光,一面拉着琴絃, 一面哼唱邀約歌,從喜愛的姑娘吊樓下走過。

琴聲歌聲撥動了姑娘的心絃,於是,她們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計,推開窗子往吊腳樓下窺視,見是自己喜歡的人來了,就打手勢,示意他可進樓。如果是自己不喜 歡或不認的人來邀約,她們就急忙將窗户關起來不去塔理。假若那小夥子不肯離開她的吊腳樓、打口哨、呼喊,或用竹竿敲打她家的窗子和板壁。耐性好的姑娘雖然不做聲,但她的家人便出來干涉,如果還不走,一瓢冷水從窗子上潑下來,意思是叫你快走開。行歌坐月”爹媽是不阻攔的。因為他們覺得兒女談情説愛是有人看得起,臉上光彩。 對歌時,小夥子彈琴,姑娘仍在做手中活,但她們都在仔細聽,並且心中在想以什麼歌來答最好。在不同的季節要唱不同的歌,在問答式的對唱中,最容易看出誰懂得的事理多,見識廣。許多青年就是在這種“行歌坐月”的社交活動中加深瞭解,最後結為美滿幸福的家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