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徵文15篇

來源:文萃谷 1.74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徵文的身影吧,寫徵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徵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的徵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的徵文15篇

春節的徵文1

鞭炮煩惱春節是人人都期待的日子,而我,卻是相反的。為什麼呢?請聽我的苦命交響曲吧!

  笫一樂章:鞭炮煩惱

春節放鞭炮,對我們小孩子來説是超大誘惑,今年大年夜我對老媽説我去買些鞭炮放吧。這樣可以增添些熱鬧氣氛。沒想到老媽不買我的帳,反而一陣“口水機關槍”:“放什麼鞭炮,前年放鞭炮的時候你羽絨服上燒了一個洞你忘記啦?”我軟磨硬泡了半天,她才允許。我以為萬事大吉了,沒想到還有一大堆無理要求。接下來“口水轟炸”炸得我不得不以光速迅雷不及掩耳逃跑,以防被唾沫星子淹死。

  第二樂章:紅包煩惱

春節的時候,可以收到長輩們的紅包,紅包裏包含着長輩們對小輩的深深愛意。小孩子們拿了紅包會自己收下。而我們家就不會出現這種狀態,比如拿今年來説,我外婆給了我紅包,我必須再三謝謝,還要對她“感恩戴德”之類的。回到家後,老媽伸出手,獅子大開口:“把錢繳上來。”我只得舉起雙手投降、屈從。要不然的話———“你表哥高三考大學了,從來紅包都是給舅媽的,再看看你,紅包要拿,還得吃飯、吃零食等等,你説我要不要收你錢?”實在太“杯具”啊!

  第三樂章:電視煩惱

春節的時候,眾所周知,電視裏有一個春節聯晚會。想必是大家都看的,而我呢?也看的。只不過是在夢裏面看的罷了悲慘啊!今年春晚開播之前,我對老媽説,我們仨一起看春晚吧!老媽把音量開到最吼,河東獅子吼:“看什麼?你的眼睛很好?再看變瞎子,我可不來救你!”吼得房子都在震動,整幢樓的人都聽見了。

春節是歡樂喜慶、和家團圓的,怎麼到了我筆不就變得亂七八糟、雞飛狗跳了,還請諒解。

春節的徵文2

隨着年齡的增長,過年的滋味也越來越淡了。

爆竹震耳,煙花燦爛,可看在眼裏,卻是平淡無味。心情不再如潮水一波推着一波向前,沉靜而難以泛起漣漪。循着月色踏着幽靜,避開喧囂隨意而坐。看那焰火在空中時而璀璨時而沉寂,像是在演繹一場人生大戲。常常無端地感歎,時間過得真快,一切彷彿都在昨天,一切,彷彿又是那麼遙遠。

過年的滋味的確與物質無關。那時物質很貧乏,過年的滋味卻像含在嘴裏的糖塊,又濃又甜。

那個時候,過年就像舉辦一場盛大的書法展覽,一次精彩的民間剪紙比賽。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門框兩側,都會貼上各式各樣的窗花、春聯,既展示了中華民族悠久而古老的過年習俗,又展示了我國豐厚的傳統文化底藴。

無論是青磚瓦舍、竹簾草屋,無論是寒門農舍、深宅大院都無一例外地粧扮得紅紅火火,洋洋喜慶。古典莊重的雕鏤窗櫺,糊上潔白素雅的紙,在大大小小的窗櫺裏貼上精巧美麗的窗花,像一幅幅精美的圖案,散發出濃濃的古典氣息;明光鋥亮的玻璃窗上,貼上紅紅的窗花,像女兒腮邊的紅暈,美豔動人。窗花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手法細膩。人物、動物、花卉,還有特有的表達祝福、喜慶類的文字,都被心靈手巧的民間藝人以各種形式剪裁在方寸之間,貼在家家户户的窗户上。貼出一年的喜慶,為古老的民俗不斷增添新的滋味。

巧手裁得雲錦來。民間藝人們用經營生活的雙手裁剪着對美好生活的企盼和祝福。裁剪着一個個平淡的日子,裁剪着一段段美好時光。用絲絲縷縷的線條把年復一年的日子連綴,結構成一個個祥和而温馨的節日,把這醇厚而古老的年味傳遞下去。

大年七年級的早晨,總會約三兩同學,騎上自行車,穿行在大街小巷,穿行在悠悠幾千年的書法藝術中間,欣賞一場盛大的書法展覽。真的很奢侈,各家各户的門楣兩邊,都會為我們呈現一幅幅精美的書法作品,一眼望去,精彩紛呈,無邊無際。紅紅的春聯,濃濃的墨汁,精美的書法,飽滿的情感,悠悠幾千年的中國情。

蒼顏白髮的書法家,稚氣未脱的國小生,數以千萬計的人都在此刻拿起手中的毛筆,飽蘸濃濃的墨汁,用相同的文字為一個節日抒情。這該是多麼美妙的時刻啊!()行楷篆隸草,各種形體、各種流派、各種風格,都在兩條寬寬窄窄,長長短短的紅紙上一一呈現。那又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啊,那是世界上最為盛大的節日,是世界上最為壯觀的喜慶場面。

雕樑畫柱貼上紅紅的春聯,題以名家手筆。那古老典雅中就煥發了勃勃精神,現出幾分嫵媚,也給過往的行人增添了一臉的喜悦;土牆柴門也會貼上紅紅的精心之作,貼出無限的喜悦,讓蓬蓽生輝。

那時,覺得在這個清冷的早晨,穿行在春聯的世界欣賞這一幅幅來自民間的,最樸實、最真誠的書法藝術,是一種最快樂的享受。

可惜,現在這一切發生了改變。窗花也好,春聯也罷,那種鮮活的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祝福和嚮往藝術形式,被機器所取代了,被千篇一律的印刷品頂替了。過年的時候,許多人不會在方寸之間為自己過去的一年進行裝飾和歸納;為自己未來的歲月進行展望和祝福。他們把過年的藝術漸漸淡化,純粹成了一種物質享受。這樣的變化,不知是應該慶幸,還是應該遺憾。

時光流轉,少了輕狂多了懷舊,淡了過年的滋味。但幸福、親情和祝願年年常新。

春節的徵文3

咱們的祖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有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但是我最喜歡春節,因為春節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還可以得到壓歲錢,男孩子還可以放鞭炮呢!

春節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節日。關於春節的來歷是這樣的: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這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裏的人們都要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後來有一位老人,告訴大家。“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户户燈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在咱們的家鄉,人們在除夕前好幾天,就開始準備過年了。人們會買鞭炮、買春聯、準備年貨、買新衣服,人們還要徹底打掃衞生。除夕之夜,咱們還要吃餃子,每年包餃子的時候,母親會在一些餃子裏包上硬幣,誰吃到了有硬幣的餃子,就代表着誰在新的一年裏會交好運的。吃完餃子後,咱們都會守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

到了春節那天,我很高興,因為我可以穿新衣服,而且還可以收到很多壓歲錢,另外我發現別人也都很精神,也很高興,到處都充滿了歡樂的笑聲!

我喜歡春節!

春節的徵文4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在春節前幾天,家家户户都在忙,忙什麼呢?當然是忙着準備過年的吃的、穿的、用的。其中吃的是最豐盛的,有魚、雞、鴨、鵝等。當然我家也是一樣的。

在北京,他們過得春節和我們的大不一樣。

北京人的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臘八節時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臘八過後大人們忙着預備過年所需的物品,孩子們則準備各種玩意兒。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這一天要吃糖,房鞭炮。除夕這天非常熱鬧,家家酒肉飄香,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貼對聯、貼年畫,晚上要吃年夜飯、守歲。

正月七年級拜年,接待客人。正月初六,逛廟會、逛天橋、聽戲。元宵節到來時,處處張燈結綵,這一天都要吃元宵。正月十九北京的春節才宣告結束。

在我們這裏,春節最常吃的就是黃粑,黃粑其實就是年糕,只是它是裏面添加了紅糖,做成之後看起來黃黃的,又是用專門的黃粑葉包的,所以叫黃粑。

我喜歡春節,因為春節的時候,一家人就可以以團聚在一起,可以見到好多親戚朋友,好多許久未見的小夥伴。還可以一起吃年夜飯。

我愛春節,我喜歡過春節。

春節的徵文5

春節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人們最重視的節日,它代表着團圓、幸福、平安。人們在春節這一天會有很多的講究,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下面我就來介紹家鄉的飲食小風俗。

春節這天,人們會早早的醒來,在開口説話之前,一定會拿出除夕晚上放在枕下的糕點,吃上一兩口,咱們稱之為“開口糕”。薄薄的糕點吃在嘴裏,軟軟的,甜甜的,讓人忍不住想多吃幾口,從嘴裏蹦出的話也一定是甜甜的了。“糕”與“高”同音,小孩吃了開口糕,預示着新年中個子長得高,成績節節高;大人們吃了,在新年中一定“福運高、財運高”;老人們吃了則希望來年“福壽高升”。正是因為人們對新年的這些渴望,吃開口糕就成了新年的第一件事。

放完開門鞭,全家都穿上了新衣,洗漱完後,都圍在桌子旁吃團圓飯,也就是吃湯圓或餃子了,人們把餃子稱為“萬萬順”,表示新年中做任何事都會順順當當。“順心”的心願也就寄託在這常見的餃子上了。吃湯圓則預示着新一年中全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地生活在一起。這喝茶也有講究,落座時,北面的位置必須空着,聽母親説這是為了給灶神爺留的,只有招待好他,才能在新一年裏灶台上總是滿滿當當的。喝茶快結束時,每個人的碗裏須留下一些餃子或湯圓,預示“年年糧食皆有餘”。

不管是吃開口糕也好,稱餃子為“萬萬順”也好,還是給灶神爺留位也罷,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它們雖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依據,但這些飲食上的小風俗正是人們對新年中豐收、平安、健康、幸福的一種美好願望吧!咱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繼承和發揚呢?

春節的徵文6

中國的農曆歲看稱春節。中國人過春節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舜即天子位時,帶領部下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做一年的第一天,即歲首。算作正月七年級。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後稱為春節。春節的這一個月叫元月。春節,過去也叫元旦。但是中國曆代元旦的日期不統一:唐朝以元月為正月,商朝以臘月為正月,秦代統一後,以十月為正月,漢初沿用秦歷。至漢武帝劉徹時感到歷祀太亂,就令大臣公孫卿和司馬遷共同造“太陽曆”。規定以農曆正月七年級為一歲之首,以正月七年級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後,中國一直沿用直至清末,長達20xx年。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區分陽曆和陰曆兩個“年”,又因為一年的24個節氣的“立春”在農曆年的節後,故把陽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農曆的正月七年級正式改為春節。

春節的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的結束,迎接新的一年的到。另一方面是祈禱新年快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業有關。通常舞龍是為取悦“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是於震懾糟踏莊稼、殘害人畜的怪獸。隨着社會的發展,接神、敬天節活動已逐漸淘汰。燃放鞭炮因污染環境在城市已滅跡,貼春聯很流行。而拜年賀歲已由電話問候取代,還是社會進步發達所致。

還有一些重要的習俗,如中國人吃“年夜飯”的習俗。“年夜飯”亦稱為“團圓飯”“閤家歡”是一年之中最後一頓飯,全家人座在一起,共進晚餐辭舊歲。中國人很重視吃“團圓飯”。連一年到頭在外工作的人們甚至連在外靠乞討為生的人們都要在年前趕回家吃“年飯”。

年飯的菜色講究很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點,但有三個共同之處:即年飯必須有雞有魚、有青菜、白菜,前者取吉(雞)慶有條(魚),後者取青青白白、健健康康之意。

許多地方吃“年夜飯”,還要多做飯留下,這些飯要留到正月七年級後或節日期間享用,意為有餘,有多的,很多的。此風俗是由古代“宿歲飯”“隔夜飯”習俗演變而。

吃過“年飯”過後,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就是等到晚上8點看春節晚會,這一習俗已成傳統,已連續很多年,是全國人民包括港澳台及全世界各地的華人翹首以盼的節目,不可或缺,因為它能振奮民心,凝聚民心,歡悦愉快,深受歡迎。

春節的徵文7

我趴在書桌上,想着:“春節,春節……寫些什麼好呢?”

還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我是極其盼望過春節的。那時候,家境並非十分好,所以雖然在城裏有一間小小的房子,但我的大娘、小姑還是出去打工了。或許因為距離產生美吧!我對大娘、小姑總有一種莫名的喜歡的感覺。而記憶中,春節時總是可以見到她們。因此,春節前的那段日子,我總感覺時間的沙漏發生了堵塞,時間過得那麼慢。在漫漫等待中,我終於見到了我的大娘與小姑。見到她們後,心中比吃了蜜還甜。日子在快樂中流逝得飛快,中間夾雜着無盡的甜蜜回憶。那時,春節對我來説意味着親人的團聚與無盡的歡樂。

大一些了,大娘、小姑都回到家中,隨時可以看,沒有對她們的思念了。可在我心中,還是嚮往春節的。因為在那時,父母在平日裏總是在爭吵,有時甚至還動手打。所以在平日裏,並不深諳人世的我心中總是充滿恐懼。可一到春節,他們總是和和氣氣的,這讓我無比輕鬆。那時,春節對我來説,意味着家庭的和睦與輕鬆的心情。

現在,一切都順利。父母不那麼頻繁爭吵了;大娘、小姑也都有各自的孩子,有了他們自己的幸福家庭了;家庭也寬裕一些了,在壽縣城裏也有了一個舒適的大房子;我也有了一個小弟,真正體驗到愛一個人的幸福了。現在,春節對我來説,意味着所有愛我的人與我愛的人安全、幸福地度過了一年,一種簡簡單單的幸福與快樂。

突然,又想起了別的人,我想,春節對於每個人,或許都有着不同的含義。對於在外謀生的人們,春節意味着親人的`團聚;對於在家務農的人們,春節意味着豐收的喜慶;對於高牆之內的人們,春節意味着自由女神又向他們邁近了一步……

想到這裏,我突然覺得“春節”這兩個字包含了太多辛酸愁苦,太多的幸福歡樂,太多的美好寄託。我想,春節承載着這麼多的內容,它也一定會帶給人們更多的歡笑與幸福!

春節的徵文8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彷彿霧裏的揮手別離……” 席慕蓉詩中所寫正是我心中所想。對於一個四五年沒有回過故鄉的人來説,今年倒也算得上是一次迴歸。

聽着車中導航播報的愈來愈短的路程,我的心情莫名忐忑,腦海裏浮想聯翩。這個春節,註定是獨特的。四川,這個令我心向神往的地方,使我徹夜難寐、日夜思念的地方,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我最愛的家鄉。

家鄉許是老了些。從國小起我就來到了杭州讀書,但我對家鄉的記憶卻始終是那麼鮮明,那麼難以忘記。記憶中的家鄉明亮、開朗、充滿生機。可現在它在我眼前卻變了一副景象:沉重的積土堆滿了厚厚的牆壁,窗檐牆縫之間全是黃土的印記。蜘蛛在牆角苦心經營着它那無人生還的機關。多年未經修葺的雜草長得快要與人一般高,卻仍瘦削不堪。老人們的頭髮,似乎全白了,滿臉寫着憔悴、孤獨與他人的愛莫能助。這,還是我原來的家鄉嗎?

回到家後一段時間,我漸漸明白,家鄉不是老去,而是在新生。它一直在等待,在這個春節與我們相遇。它開始向我展示出生命旺盛的一面:老人們的子女陸續回到了家中,開着一部私家車,拿着快要提不動的禮物,帶着滿臉誠摯的笑意,在最後一人進去之後關上了門。家鄉已經鮮少能見青磚白瓦的房子,大多都變成了樓房,大多都高聳了起來。一兩歲的孩子被爺爺奶奶或是爸爸媽媽抱在懷裏或牽在手上,在新修的公路上玩耍。屋後的竹林仍就高聳入雲,新來的萬年青、杏樹、核桃樹正暗暗積蓄着活力,等待着春天的來臨。家鄉,這個原本只有着泥濘小路的地方,現在的公路四通八達,出行十分方便;網上支付也在這裏普及;老人幾乎也都擁有了自己的一部手機,可以及時和兒女視頻通話。一些原有的美好也被完完整整的保存了下來,從外婆家通向奶奶家那條彎彎曲曲細長的小路,還保持着它最初的模樣,路邊的水田上還有鴨鵝成羣地在追趕嬉鬧。一簇一簇的小花小草傲然在風中挺立,空中偶爾有一隻白鶴掠過。

我們仍保持着在新的一年裏去給家裏已故的老人燒紙錢,放鞭炮,祈禱着他們能保佑我們在新的一年裏平平安安,有所成就。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會放煙花,全家人都會聚在一起觀賞。家鄉最直接,也是最久遠的娛樂方式莫過於打麻將了,四方桌上,一坐就是一整天,也不會感到疲倦。家人們適度地打打麻將,圖的是熱鬧和團聚。家附近的小賣部,是人們的常聚地。人們空閒的時候總會聚在那裏擺龍門陣。這倒不像是個小賣部,而像個議論中心,有什麼事情大家聚在一起就傳開了,也説通了。

回到家鄉和新的它相遇,所有的美好都不期而遇,儘管今年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疫情,很多人不能回來和家人相聚,很多人早早就離開了。但大家的心是連在一起的,大家的生活都朝着好的方向發展。信息化的時代,大家的聯繫也更加緊密。希望疫情可以儘快告一段落。希望幸福永遠在我們的身邊。文

春節的徵文9

距離盼望已久的春節越來越近了,我也越來越激動,我的心按捺不住,在興奮中度過每一天,盼望多日的春節終於就要來了!

春節就要來臨,我好高興呀!我的心裏充滿了歡快的氣氛。現在,因為快過年了,有好多東西都漲價了呢!衣服、鞋子都漲了不少,但是卻絲毫不減父母們購物的熱情。不但買了許多零食,還買了許多新鮮蔬菜,這些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置辦年貨!

我喜歡春節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集市,每年的春節我都要跟隨父母去集市,集市裏人山人海可熱鬧了,店鋪裏的人在大聲叫賣着各種各樣的東西:有的賣鮮豔多姿、芬芳迷人的鮮花,有的賣可口的爆米花和品牌多樣的飲料,還有賣各種各樣的玩具和氣球。

歡樂過新年,煙花燦九天。金龍騰玉宇,六出好耘田。只有開心,平安的過新年,這樣才能在新的一年裏學習上有好的成績,在這裏,祝大家新年快樂,吉祥如意! 教師點評:文章語言樸實,表達流暢,將春節時人們置辦年貨、去集市清楚地表達了出來,條理很清晰。但辦年貨與趕集市有點重複,有什麼具體的感受沒有體現出來。如果能加入適當的聯想想象,突出“我眼中的春節”的與眾不同,文章就精彩了。

春節的徵文10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早早地就嗅到了節日的氣息,儘管天公不做美,接連幾天因雨雪霏霏,冷風習習,而傳來陣陣寒意,可這卻絲毫抵擋不住人們對春節來臨的喜悦之情。

瞧,户外煙火聲、歡笑聲、喧鬧聲,聲聲入耳,户內親友之情、鄰里情、思親情,情情牽心。恰是那難得一見的老少團圓快樂無休止之熱鬧,而醖釀出了一幅別開生面的氣氛圖。人頭攢動的年貨大街上,更是熱鬧。煙花,綻放紅火;爆竹,唱響熱鬧;彰顯文法的春聯,勾勒格調的年畫,紅透情結的窗花,傳達心願的“福”字,都透射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來置辦年貨的大多都是些農民工。他們樸素的衣服與周圍人們的身着光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太陽早已把他們的臉龐染成了古銅色,面對商人的搭茬,他們的臉上露出侷促的笑。

有的要用平時積攢下的錢扯點布做新鞋做新衣裳或換換牀單,有的要買過年的日用品,有的要給孩子挑選過年的玩具,至少要給孩子買個新帽子。更多的去各攤點*春聯,買年畫,買中國結金元寶掛件,在他們看來,這些充滿年味兒的東西似乎真的能給他們,他們一家,在來年帶來好福氣。付錢時,他們掏出包了幾層、裝着承載着他們一年辛苦勞動汗水的人民幣的小包,用充滿老繭的,經受毒辣陽光洗禮的手小心翼翼的抽出幾張,遞給買年貨的商人,舒坦的笑容在皺紋裏綻放,那種自豪溢於言表。間或聽到他們操着濃重的地方口音給家裏人打電話:“今年收成不錯吧!俺正在買年貨呢,街上人可多了。俺買到車票了,明天就回家……”

路過車站,比肩接踵的人羣在進站口緩緩地移動着,刺激着人們的視覺與神經,提醒着人們該回家聚聚了。細細看看,這批浩浩大大的返鄉隊伍中的“主力軍”還是農民。他們手中提着或是肩上扛着大包小包,或是蛇皮袋,或是布袋,或是破舊的揹包,或是簡易的旅遊箱,手中緊緊捏着回家的車票,生怕因為人多而丟了好不容易買來的車票。過了檢票口的,急切邁向車的步伐似乎注入新的力量,不知疲倦,因為回家團聚是他們最大的動力。坐上車的,心中的激動溢於言表,這時才舒了一口氣,小心放好自己的包,理理自己身上的衣服,不時看着窗外等待的人羣,淳樸地笑着,露出並不整齊的牙齒,期待着能夠早一點回家,那個有着妻兒等待的温馨的家,早一點歡聚一堂。“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如此淳樸的話語揭示了在這個美好的節日裏人們內心對家的渴望。無論在哪裏,無論離家多遠,無論是海外學子,還是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家永遠是自己的歸宿。一聲聲清脆的爆竹,表達了十三億中國人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一個喜慶的“福”字,寄託了億萬中國人對和諧幸福的祈盼。一個拜年的手勢,傳承了炎黃子孫千百年來的相互牽掛。一家人的歡聚一堂,藴含可多少中國人的血脈親情。如今,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與進步早已洗去了春節的迷信色彩,春節那朵美麗而美好的花兒在我們面前毫不掩飾地綻開。我們沉浸在春節的喜慶和歡樂之中,我們的生活和命運正像人們所期盼的那樣節節高。

春節的徵文11

作為一名宣城小記者,2月11日上午,我榮幸地參加了在梅溪公園舉行的“義務送春聯”活動。

我被分配在一位書法家身邊,好緊張啊,就像被壓在一座大山之下喘不過氣。過了一會兒,爸爸鼓勵我説:“加油,你是最棒的!”我提起筆,小心翼翼地寫起來。很快,我的第一幅對聯寫好了,書法家看了我寫的第一幅對聯後,和顏悦色地説:“還可以,可是字不端正,也不太美觀。”

開始寫第二幅對聯了,這時,我心裏的那塊大石頭仍然放不下來,書法家似乎看出了我緊張的樣子,便笑眯眯地對我説:“沒事,不要緊張,心要平靜,這樣才能寫好。”在書法家的指導下,我寫好了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

不一會兒,我就寫了近十幅對聯了,剛才緊張的心情早已被我拋到九霄雲外了,看到我寫的對聯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金碧輝煌,飄散着陣陣墨水的香味,我興奮極了。

第一次寫對聯,也是第一次參加小記者活動,受益匪淺。我領略到寫對聯這一中國傳統文化,也鍛鍊了我的勇氣。

春節的徵文12

春節是我國最受重視的傳統節日,而吃年飯則是春節最主要而又最隆重的活動之一。吃年飯南北各異:在北方,一家人包餃子最為重要。而在我們南方就不一樣了,滿桌大菜,一家人圍桌而坐,品味佳餚,互相説着吉利的話,不知有多熱鬧。

吃年飯在我家鄉安化是比較隆重,比較講究的,有一年一頓飯之説。也就是一家人一年的辛勤勞動就是為了過年的這一頓飯。

説它隆重首先指它的菜。在安化,菜一般是十二道,代表着一年十二個月,月月發財。每道菜都是用蒸缽(用土燒製而成的一種盛菜的器皿)或大菜碗裝着的,即使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是一樣的,用大蒸缽裝菜主要裝得多,吃的時間長,據説是年夜飯剩下的菜來年吃的時間越長越好,俗稱“有吃有剩,年年有餘”。

年夜飯的菜是比較豐富多彩的,一般以豬肉、雞肉、牛肉,羊肉等為主要原料做成扣肉、臘肉、燉雞、墨魚燉肉等菜。當然最好吃的還是屬臘肉臘八豆燜油豆腐。魚也是年夜飯不可缺少的主菜,有年年有餘之意,魚的主要吃法是將大魚用油炸成一塊一塊的油炸魚,這種外脆裏嫩、肉鬆味美的魚,即使不再作任何加工或添加佐料吃起來也會可口可香。魚還有一種吃法是將整條鯉魚清蒸或紅燒,這象徵着鯉魚跳龍門,有望子成龍的意思。

年三十吃年飯的時間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間階段:第一個時間階段是8點至9點,這部分人為少數,在這部分人中,有的是吃了年飯要趕往較遠的地方與其他親人團圓。()有的就是開店鋪的,他們趕在其他人之前吃完年飯好做生意;第二個時間段是11點至13點,這部分人比第一部分人多一點,他們中有的是因為照顧同一地區內的親人團圓(比如兒子去岳母家,女兒去婆婆家等等),他們有的則是習慣於中午過年;第三個時間段是16點以後,這部分人是最主要的也是過年的主體,一家人的人數也最齊。這頓飯與早上和中午相比,沒有時間的要求,吃飯的時間越長越好,有的甚至吃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

喝酒也是吃年飯的主要活動之一,即使你平常不喝酒,長者也會勸你喝上一二杯,而且喝的酒也肯定要比平時好很多。這天喝酒沒有限量,喝好為止,當然這天喝醉的也比較多,就算喝醉了長者也不會説你更不會罵你,不喝酒的過去是以茶代之,而現在則是被飲料所取代。一家人坐在一起共舉酒杯共賀春節,熱鬧非凡。

在正式吃年飯前,還有三件事必須要做,第一件事就是祭拜先祖,也就是在上完菜後,點上蠟燭、香,燒上一些紙錢,給先祖拜年,祈求先祖們保佑平安、幸福。第二件事就是燃放鞭炮,筆者認為放鞭炮有3種含義,其一,迎接列祖列宗回家過年;其二,告訴左鄰右舍我們家開始吃團圓飯了;其三,調節氣氛,顯得熱鬧喜慶。第三件事就是關上堂屋門,這其中也有兩層意思。一是為了不讓滿堂的財喜流走。二是防止別人來打擾。所以在吃年飯的這一天大家一般都不隨便串門,只有在確認了左鄰右舍都吃完了年飯才打開堂屋的門,開始相互登門拜年致賀,共祝來年生活幸福美滿。

吃年飯還有一項主要活動是發壓歲錢,這主要是小孩們最期待的事情。一般在年飯開始以後,長者們就會給小孩或沒有參加工作的家庭成員發壓歲錢。主要意思是希望小孩好好學習,健康成長。壓歲錢的數額,也是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水漲船高,過去是三毛五毛,而今是一百到二百元不等甚至更多。又過年了,我一想起小時候過年時的情景,現在都還沉浸在收穫壓歲錢的喜悦當中。

春節的徵文13

春節,我和奶奶一起去“荔枝灣”湧參觀、遊玩。

我們一行來到“荔枝灣”。春節的“荔枝灣”披上節日的盛裝,到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心情開心得不得了。我們馬上走到大門口,門前有兩隻五彩斑斕、色彩鮮豔的大舞獅站在大門石左右兩邊。旁邊還有幾條燈魚和蓮花彩燈,奶奶問我:“你知道是什麼四字詞?”“是—年年有餘”。我們一齊再往左看,看見有很多用木製成的“西關小船”,這些船是供遊客觀賞美麗的荔枝灣湧。一路走來沿途發現還有很多彩畫,描繪了春節喜慶和西關風情。

我邊走邊跳,邊跳邊跑,跑累了還特地叫奶奶幫我買了小吃“棉花糖”,那“棉花糖有的像一朵盛開的大棉花、有的像貝殼、還有的像一把雨傘……看得眼花繚亂、愛不惜手,我邊走邊吃、邊吃邊笑,我童年的最愛,今天吃個夠,真高興!吃完了棉花糖,我又吃了西關特色小吃:馬蹄爽,喝下一口,甜甜的,真好吃!我們沿途還看見西關特色小吃:蘿蔔糕、雞仔餅、齋燒鵝應有盡有、數不盡、吃不完。河涌兩岸還有很多特色的民間建築、名人的古建築,舊居等。還有很多有幾百年歷史的”西關小屋“古建築,我來不及認真看,有待以後再來欣賞。

我覺得西關美食要好好保留下來,不然我們廣州文化就會消失。

春節的徵文14

蛇年春節的腳步近了。學生們放假了,民工們返鄉了。街市上熙熙攘攘,商店裏購銷兩旺,人們的臉上笑容燦爛。透過燦爛的笑容,人們似乎要把一年中所有的晦氣事、不順事、乖戾事、倒黴事,統統扔到爪窪國去。金蛇狂舞騰瑞氣,無恙梅花待客歸。在迎新年中,相信即使再有脾氣的人也不會燃起冬天裏的“一把火”。

小區門口掛上了大紅的燈籠,家家門上貼上了喜氣的春聯。國強民富,中華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瞧咱中國這些年多牛:北京奧運百年夢圓,上海世博盛況空前,太空對接神舟吻天宮,嫦娥探月深空留痕,蛟龍潛海驚醒龍王,航母入列載機飛翔。年年驚喜增光彩,歲歲欣慰添華章。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中國特色繼往開來邁向偉大復興。實踐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弘揚社會新風,實現中國之夢。精彩的內容寫入春聯,足以讓妙筆生花;坊間的新聞茶餘飯後,鮮活的話題道不盡。

每當想起童年時盼望過年的場景,就會讓我產生一種扳着手指數日子的幸福期盼。一位哲人説,春節是典型的中國民俗文化的象徵符號,是千年民間傳統根深蒂固積澱的傳承。尤其像我們這一輩人,對過去的“年”,印象很是深刻。

那個年代雖然國家很窮,老百姓不富裕,但過年時家家户户卻絲毫不會受“貧窮”二字的影響。因為一到過年,對於小孩子來説,有新衣服穿,有平時吃不到的好東西,有電影可看,有爆竹可放,有年可拜,最重要的是還有壓歲錢可拿。

母親總是在年三十晚上,趁我們幾個孩子睡着的時候,將紅紙包着的壓歲錢,悄悄地放在我們的枕頭下面。小時候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要將壓歲錢放在枕頭下面呢?後來才知道,相傳古時候有個小妖精叫“祟”,每到大年三十晚上便偷偷潛入民宅,專門摸睡熟小孩的頭。凡是被“祟”摸過的小孩會立即發高燒,然後變傻。於是,過去鄉間大年三十晚上家家徹夜亮燈忙年,而家長則用紅包包着一枚銅錢,放在小孩枕頭下壓驚。以後這一做法就演變為“壓歲錢”。

在中國一年365天所有的民俗節日中,春節無疑是最重要的節日。多少年來,中國的老百姓都很看重這一節日。一年忙到頭,誰不盼望這麼一個節日的降臨?歇一歇,聚一聚,圍上一桌,敬上一杯。這一刻,所有的煩惱和痛苦都暫時煙消雲散,家庭的天倫之樂洋溢在一片温馨祥和的蒸騰之中。

中國的老百姓是勤勞樸實的。他們平時省吃儉用,克勤克儉,但到了春節,卻“大方”起來,捨得為購置年貨、添置新衣花大價錢。是的,平時吃得簡單點兒,穿得樸素些不要緊,但新春佳節要走親戚串鄉門,要逛廟會赴宴會,怎麼也要穿得光鮮點,體面些。中國的文化體現在春節的方方面面。

著名作家馮驥才曾這樣描述春節:春節,時處大自然四季周而往復的節點,也是生活階段性的起點。人們心中的寄寓與祈望就來得異常深切,民族特有的情懷也分外張揚。在民間生活中,這種精神性的東西都要以民俗為載體,所以民俗中的每一事項,莫不有着精神的內涵,……節日的本質是精神的。

是精神的東西,必有驅動力。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那些返鄉的民工,為了能買上一張火車票,即使是寒風颼颼、冰天雪地,他們也心甘情願地在瑟瑟發抖中熬上一個通宵。那個半圓形的售票窗口,寄託着他們的返鄉之夢。當那雙長滿老繭而顫抖的手,從售票員手中接過夢寐以求的車票時,那激動的神情,那滿足的心態,簡直就像觸摸到了家鄉的山水。兩根鋥亮並行的鐵軌,綿延着濃濃的鄉愁,承載着人們對故土揮之不去的情結。

記得梁實秋先生曾説過一句話:“過年須要在家鄉過才有味道。”我想,這種味道決非在家鄉吃幾頓飯或品嚐一二種土特產所能涵蓋,而是一種深入骨髓浸透靈魂的年俗文化。()正是這種文化產生了不可抗拒的精神的東西,多少年來一直影響着人們,使得過年具有如此神奇的魅力。

新年伊始,往往是夢想開始的時候。美麗中國、中國好聲音、中國夢,一個個嶄新的名詞脱穎而出,不僅活躍在人們的口頭,更踐行於人們的行動。不由聯想到前不久中央電視台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問題:你幸福嗎?央視記者的現場採訪,令不少路人停下匆匆的腳步,審視自身,表達由衷的心聲和渴望獲得幸福的願望。春江水暖鴨自知,幸福不幸福,相信每個人都有一杆秤,來衡量和體驗自身的幸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觀,只有自己才是幸福的主宰。

幸福是什麼?有人戲言: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牀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説着情話,四是跟孩子做着遊戲,五是身體健康不知道醫院的門朝南朝北。其實幸福就是這麼簡單,沒有過分的追求,沒有非分的奢望。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沒有深奧的道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指數自然水漲船高。

當然我們也可以做夢。無論是富裕夢、成功夢、公平夢,還是小康夢、強國夢、復興夢,夢夢相通,夢夢皆美。但不管什麼夢,要把夢想變為美好的現實,必須要靠我們每個人腳踏實地的實幹。中國夢伴隨幸福年。願天下所有老百姓都如願品嚐到幸福的年味。

春節的徵文15

春節都過去半個月了,可是我還是無法忘記!

我和爸爸、媽媽、舅舅、舅媽、爺爺、奶奶一起在家裏包了好吃的餃子,然後大家聚在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的年夜飯!我還給他們磕頭拜年,獲得了許多的壓歲錢,我高興極了!我穿上了媽媽給我買的新衣服,和媽媽一起高高興興地貼春聯。晚上,我看了聯歡晚會,有唱歌的、有跳舞的、還有變魔術的,看得我目瞪口呆,真精彩呵!

不知不覺,就到了下樓放炮的時間了。我買了很多的炮,有沖天炮,有彩珠筒,還有震天雷,各種各樣,五顏六色。我放了這個,又放那個,忙得不亦樂呼,只聽見整個小區裏震耳欲聾,幾乎每家每户都在放炮!

大年七年級早上,我們一家出去玩。只見街上到處都掛着紅燈籠和彩旗,真是張燈結綵,熱鬧非凡!每一個路過的人臉上都喜氣洋洋!

商場裏面更是人山人海,走都走不動,尤其是賣糖果的地方,讓我看得眼花繚亂,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這個春節真快樂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