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徵文

來源:文萃谷 9.3K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徵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徵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怎麼去寫徵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的徵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的徵文

春節的徵文1

我趴在書桌上,想着:“春節,春節……寫些什麼好呢?”

還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我是極其盼望過春節的。那時候,家境並非十分好,所以雖然在城裏有一間小小的房子,但我的大娘、小姑還是出去打工了。或許因為距離產生美吧!我對大娘、小姑總有一種莫名的喜歡的感覺。而記憶中,春節時總是可以見到她們。因此,春節前的那段日子,我總感覺時間的沙漏發生了堵塞,時間過得那麼慢。在漫漫等待中,我終於見到了我的大娘與小姑。見到她們後,心中比吃了蜜還甜。日子在快樂中流逝得飛快,中間夾雜着無盡的甜蜜回憶。那時,春節對我來説意味着親人的團聚與無盡的歡樂。

大一些了,大娘、小姑都回到家中,隨時可以看,沒有對她們的思念了。可在我心中,還是嚮往春節的。因為在那時,父母在平日裏總是在爭吵,有時甚至還動手打。所以在平日裏,並不深諳人世的我心中總是充滿恐懼。可一到春節,他們總是和和氣氣的,這讓我無比輕鬆。那時,春節對我來説,意味着家庭的和睦與輕鬆的心情。

現在,一切都順利。父母不那麼頻繁爭吵了;大娘、小姑也都有各自的孩子,有了他們自己的幸福家庭了;家庭也寬裕一些了,在壽縣城裏也有了一個舒適的大房子;我也有了一個小弟,真正體驗到愛一個人的幸福了。現在,春節對我來説,意味着所有愛我的人與我愛的人安全、幸福地度過了一年,一種簡簡單單的幸福與快樂。

突然,又想起了別的人,我想,春節對於每個人,或許都有着不同的含義。對於在外謀生的人們,春節意味着親人的團聚;對於在家務農的人們,春節意味着豐收的喜慶;對於高牆之內的人們,春節意味着自由女神又向他們邁近了一步……

想到這裏,我突然覺得“春節”這兩個字包含了太多辛酸愁苦,太多的幸福歡樂,太多的美好寄託。我想,春節承載着這麼多的內容,它也一定會帶給人們更多的歡笑與幸福!

春節的徵文2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過年對於小孩子來説,最快樂的事情莫過於能收到壓歲錢。據説,壓歲錢還有這樣一個來歷,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頭,孩子經常嚇得哭起來,接着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晚上坐着不睡覺,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給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好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閤眼。半夜裏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金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後大家都這樣做,孩子就平安無事了。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

過年的習俗還不止這一個,貼對聯就是家家户户每年必做的事。

對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之一,它和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對聯即諧音“楹聯”,因古時大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所謂桃符,即把傳説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鬱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懸掛於左右門,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一直流傳千古。

今年過節,我家放了很多鞭炮。放鞭炮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習俗。為什麼古代要放鞭炮呢?那是因為相傳古時侯有一個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它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又到了一年的除夕,鄉親們像往年都忙着收拾東西準備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髮老人,白髮老人對一户老婆婆説:“你只要讓我在你家住一晚,我定能將“年”獸驅趕走。”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但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當“年”獸像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白髮老人燃響的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慄,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回到村裏時,發現村裏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髮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髮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燃放爆竹。

其實我們的春節還有着許許多多的風俗,值得我們去了解它,去傳承它,讓它們以更新穎,更文明的形式出現,使我們的節日更有特色。

春節的徵文3

“春節”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每到這時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外來打工者都急急忙忙地收拾行李,準備回家,拿着一年的工資,心中暖洋洋的;咱們小孩子,取得了好成績,心中美滋滋的,等待着家長們的誇獎……大街上、小區裏、超市中,到處都洋溢着喜氣,一派熱鬧的場面。

常州人一般在除夕過“大年夜”,是一年中最鬧忙的一天。家裏有外出者,再遠都會趕回來與家人團圓。在常州,從早晨開始主婦就忙碌開了,剁餡心、包餛飩以供中午食用;男主人一般會裝飾廳堂、懸掛中堂字畫,製造新年氣氛。午飯後,家裏所有人開始準備年夜飯菜,炒瓜子和長生果,在果盤糖缸裏擺上糕點、糖果、柿子、橘子等,以示“甜甜蜜蜜、事事如意”。

而咱們泗陽人過新年可是別出心裁啊!大年三十隨處走走到處是紅彤彤的對聯,有點文化的老人還會對各家的對聯進行評價。晚飯就很簡單了,中午的剩菜隨便吃一下。主婦們開始和麪準備包餃子的餡,一家人聚在一起邊聊天邊包餃子。有傳統的人家還會簡單的開個家庭會議,對這一年進行總結,對下一年進行打算。不時會有鄰居過來找人打牌聊天,這個時候父母不會再催孩子們早點睡覺了。通常父母會在孩子們睡着了之後放幾片糕在他們的牀頭,七年級的早晨一起來就吃到,寓意“步步登高”。

常州人和泗陽人過新年可都要熬夜的,常州人和泗陽人的觀點都是一樣的——新年歡樂和平平安安!

新的一年又到了,在新的一年裏,一切都將發生變化,自己又長大了一歲,我希望這一年好運一直陪伴着我,我也會更加努力的,爭取在這一年中,能取得優異的成績,長大後,為家鄉的建設作出巨大的貢獻。

春節的徵文4

作為一名宣城小記者,2月11日上午,我榮幸地參加了在梅溪公園舉行的“義務送春聯”活動。

我被分配在一位書法家身邊,好緊張啊,就像被壓在一座大山之下喘不過氣。過了一會兒,爸爸鼓勵我説:“加油,你是最棒的!”我提起筆,小心翼翼地寫起來。很快,我的第一幅對聯寫好了,書法家看了我寫的第一幅對聯後,和顏悦色地説:“還可以,可是字不端正,也不太美觀。”

開始寫第二幅對聯了,這時,我心裏的那塊大石頭仍然放不下來,書法家似乎看出了我緊張的樣子,便笑眯眯地對我説:“沒事,不要緊張,心要平靜,這樣才能寫好。”在書法家的指導下,我寫好了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

不一會兒,我就寫了近十幅對聯了,剛才緊張的心情早已被我拋到九霄雲外了,看到我寫的對聯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金碧輝煌,飄散着陣陣墨水的香味,我興奮極了。

第一次寫對聯,也是第一次參加小記者活動,受益匪淺。我領略到寫對聯這一中國傳統文化,也鍛鍊了我的勇氣。

春節的徵文5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在春節前幾天,家家户户都在忙,忙什麼呢?當然是忙着準備過年的吃的、穿的、用的。其中吃的是最豐盛的,有魚、雞、鴨、鵝等。當然我家也是一樣的。

在北京,他們過得春節和我們的大不一樣。

北京人的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臘八節時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臘八過後大人們忙着預備過年所需的物品,孩子們則準備各種玩意兒。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這一天要吃糖,房鞭炮。除夕這天非常熱鬧,家家酒肉飄香,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貼對聯、貼年畫,晚上要吃年夜飯、守歲。

正月七年級拜年,接待客人。正月初六,逛廟會、逛天橋、聽戲。元宵節到來時,處處張燈結綵,這一天都要吃元宵。正月十九北京的春節才宣告結束。

在我們這裏,春節最常吃的就是黃粑,黃粑其實就是年糕,只是它是裏面添加了紅糖,做成之後看起來黃黃的,又是用專門的黃粑葉包的,所以叫黃粑。

我喜歡春節,因為春節的時候,一家人就可以以團聚在一起,可以見到好多親戚朋友,好多許久未見的小夥伴。還可以一起吃年夜飯。

我愛春節,我喜歡過春節。

春節的徵文6

春節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人們最重視的節日,它代表着團圓、幸福、平安。人們在春節這一天會有很多的講究,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下面我就來介紹家鄉的飲食小風俗。

春節這天,人們會早早的醒來,在開口説話之前,一定會拿出除夕晚上放在枕下的糕點,吃上一兩口,咱們稱之為“開口糕”。薄薄的糕點吃在嘴裏,軟軟的,甜甜的,讓人忍不住想多吃幾口,從嘴裏蹦出的話也一定是甜甜的了。“糕”與“高”同音,小孩吃了開口糕,預示着新年中個子長得高,成績節節高;大人們吃了,在新年中一定“福運高、財運高”;老人們吃了則希望來年“福壽高升”。正是因為人們對新年的這些渴望,吃開口糕就成了新年的第一件事。

放完開門鞭,全家都穿上了新衣,洗漱完後,都圍在桌子旁吃團圓飯,也就是吃湯圓或餃子了,人們把餃子稱為“萬萬順”,表示新年中做任何事都會順順當當。“順心”的心願也就寄託在這常見的餃子上了。吃湯圓則預示着新一年中全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地生活在一起。這喝茶也有講究,落座時,北面的位置必須空着,聽母親説這是為了給灶神爺留的,只有招待好他,才能在新一年裏灶台上總是滿滿當當的。喝茶快結束時,每個人的碗裏須留下一些餃子或湯圓,預示“年年糧食皆有餘”。

不管是吃開口糕也好,稱餃子為“萬萬順”也好,還是給灶神爺留位也罷,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它們雖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依據,但這些飲食上的小風俗正是人們對新年中豐收、平安、健康、幸福的一種美好願望吧!咱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繼承和發揚呢?

春節的徵文7

説起過春節,那可是件值得高興的節日。人們臉上洋溢着快樂的笑容,家家户户都張燈結綵,做美味佳餚。大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琅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麼都難選擇!最值得興奮的就是正月七年級,除夕和元宵節了。

令人滿面笑容的正月七年級

正月七年級那天,所有店鋪都大門緊閉,因為都穿着新衣,去走親戚了嘛!家家户户都在擺年酒,親戚朋友都圍在圓桌上吃飯,有説有笑。每個人臉上都佈滿了笑容。最令小孩子開心的就是發紅包了。每當小孩子對大人説一聲新年好,就能得到一個紅包了,晚上還要把紅包反正枕頭下睡覺吶!

佈滿煙火的除夕

除夕就更熱鬧了。家家户户的年菜都已經擺上桌,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門外那紅紅的對聯格外醒目。家裏都有人守歲,家家燈火通宵,當第二天到來的時候,鞭炮聲一聲接一聲,煙火也是連綿不斷,給黑暗的天空帶來一縷星光。

團團圓圓的元宵節

元宵節一開始,春節又一個高潮開始了。晚上家家户户都圍在一起吃着湯圓,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要吃湯圓呢?讓我告訴你們吧!那是因為象徵着一家人團團圓圓。熱騰騰的湯圓吃完後,便都去逛街了。此時大街上早已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人羣來來往往。放眼望去大街上人頭攢動。許多店鋪裏都擠滿了人。

眨眼間,春節就過去了。孩子們又該背起書包去上學了,大人們又該去各自的崗位工作去了,過年就是這樣有趣,讓每個人都喜氣洋洋。

春節的徵文8

我的家鄉是三德範,那是一個風景優美的村莊,那裏的春節有着獨特的風俗。

家鄉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就開始了,家家都買起了年貨,忙裏忙外的準備了起來。而小孩子們更是熱鬧,男孩子向大人要錢買鞭炮,女孩子纏着父母吵着要買新年衣裳。可平時‘小氣’的大人們在這時總是大方地把錢從錢袋裏掏出來給小孩買衣服、買鞭炮煙花。

看吧,每天都有幾個是好朋友或者是親戚的男孩子在衚衕裏放鞭炮;聽吧,每天家門外頭都沒完沒了地響着,什麼二踢腳啊、竄天猴啊……各種各樣的鞭炮聲,隨着幾個男孩的笑聲響了起來。我不知道別人聽到這種奇妙而又特別的“樂曲”是什麼感受,但我知道每當我聽到這聲音的時候心情都特別舒暢。

轉眼間,已經是小年了,臘月二十三,孩子們差不多都放假了。這一天,大人開始忙活着包水餃了。晚上,一盤香噴噴的水餃擺在了餐桌最顯眼的位置,看着是多麼美味可口啊。這水餃的皮兒是父母的關愛,這水餃的餡兒是父母的期望啊。

臘月二十八這天,是趕集的日子,這一次趕集和往常的不一樣,這不僅僅是一年中最後一次趕集了,而且這一天大多數人都是去買煙花爆竹。小孩跟着父母,在賣鞭炮煙花的區域裏逛着,東挑挑、西挑挑,不一會兒,籃子裏就裝滿了煙花、爆竹,當然還有小孩能自己玩的小鞭炮和煙花。一家人就高興而滿意的回家了。

其實,最熱鬧的還是大年三十這天。天漸漸黑了的時候,一家之主,小孩的父親拿着掛在竹竿上的鞭炮,站在大門口上就噼裏啪啦地放起了鞭炮,那熱鬧勁兒就甭提了。當天完全黑了的時候,男人們才開始放煙花,而婦女則在家裏準備除夕晚上豐盛的大餐。這時,小孩是最悠閒的了。大家都紛紛爬到了自己的房頂上,懷着那種興奮的心情看着五彩繽紛的煙花。當我像其他孩子一樣,站在房頂上看到那一朵朵燦爛奪目的煙花時,就會想到,這一晚今年的最後一個晚上,過了這一晚我就又長大了一歲,長大了一歲的我會邁向人生更高的階梯、會突破人生更多的奇蹟……看完了煙花的‘表演’,大家都從房頂上下去了,回到温馨洋溢的屋子裏,會看到一桌豐盛美味的大餐,還有幾盤光滑晶瑩的水餃。這時,小孩子的父親會拿出一瓶酒,津津有味地喝兩盅。全家吃着可口的飯菜,看着引人入勝的春節聯歡晚會,全家洋溢在幸福的生活之中……

大年七年級,這一天便是春節了。不管男女老少這一天都會穿着新衣服,邁着輕鬆的步伐去給親戚朋友們拜年。小孩這一天會非常的高興,因為他們又可以收到壓歲錢了,雖然咱們這裏的壓歲錢給的不多,但是小孩們都會非常開心。

接下來的幾天一般都是去小孩子母親的孃家走親戚,這也是一種風俗,也是過春節可少的風俗呢!

大約初七初八吧,“扮玩”活動也隨之來了。大人小孩都到街上去看“扮玩”。扭秧歌的婦女們個個容光煥發;趕毛驢兒的、扮豬八戒的老太太們個個都精力旺盛,好像是年輕了好幾十歲;踩高蹺的人們個個都十分賣力;站在抬杆上的小朋友們個個精神抖擻。扮玩也是一門藝術,我覺得它是一門了不起的民間藝術。

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正是元宵節,也叫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賞燈節也是元宵節的別名,這是因為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風俗。這一天,大家會吃着香甜粘滑的湯圓;到了晚上,每一家都會出來放煙花,有的還會去街上賞燈,有耍龍燈的、玩雲彩燈的……真的是應有盡有!這一天,將又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夜晚……

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春節也差不多就結束了,大人們去工作了,孩子們也都陸續開學了……大家都精神煥發地開始了新一年的工作和學習。

春節的徵文9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早早地就嗅到了節日的氣息,儘管天公不做美,接連幾天因雨雪霏霏,冷風習習,而傳來陣陣寒意,可這卻絲毫抵擋不住人們對春節來臨的喜悦之情。

瞧,户外煙火聲、歡笑聲、喧鬧聲,聲聲入耳,户內親友之情、鄰里情、思親情,情情牽心。恰是那難得一見的老少團圓快樂無休止之熱鬧,而醖釀出了一幅別開生面的氣氛圖。人頭攢動的年貨大街上,更是熱鬧。煙花,綻放紅火;爆竹,唱響熱鬧;彰顯文法的春聯,勾勒格調的'年畫,紅透情結的窗花,傳達心願的“福”字,都透射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來置辦年貨的大多都是些農民工。他們樸素的衣服與周圍人們的身着光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太陽早已把他們的臉龐染成了古銅色,面對商人的搭茬,他們的臉上露出侷促的笑。

有的要用平時積攢下的錢扯點布做新鞋做新衣裳或換換牀單,有的要買過年的日用品,有的要給孩子挑選過年的玩具,至少要給孩子買個新帽子。更多的去各攤點*春聯,買年畫,買中國結金元寶掛件,在他們看來,這些充滿年味兒的東西似乎真的能給他們,他們一家,在來年帶來好福氣。付錢時,他們掏出包了幾層、裝着承載着他們一年辛苦勞動汗水的人民幣的小包,用充滿老繭的,經受毒辣陽光洗禮的手小心翼翼的抽出幾張,遞給買年貨的商人,舒坦的笑容在皺紋裏綻放,那種自豪溢於言表。間或聽到他們操着濃重的地方口音給家裏人打電話:“今年收成不錯吧!俺正在買年貨呢,街上人可多了。俺買到車票了,明天就回家……”

路過車站,比肩接踵的人羣在進站口緩緩地移動着,刺激着人們的視覺與神經,提醒着人們該回家聚聚了。細細看看,這批浩浩大大的返鄉隊伍中的“主力軍”還是農民。他們手中提着或是肩上扛着大包小包,或是蛇皮袋,或是布袋,或是破舊的揹包,或是簡易的旅遊箱,手中緊緊捏着回家的車票,生怕因為人多而丟了好不容易買來的車票。過了檢票口的,急切邁向車的步伐似乎注入新的力量,不知疲倦,因為回家團聚是他們最大的動力。坐上車的,心中的激動溢於言表,這時才舒了一口氣,小心放好自己的包,理理自己身上的衣服,不時看着窗外等待的人羣,淳樸地笑着,露出並不整齊的牙齒,期待着能夠早一點回家,那個有着妻兒等待的温馨的家,早一點歡聚一堂。“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如此淳樸的話語揭示了在這個美好的節日裏人們內心對家的渴望。無論在哪裏,無論離家多遠,無論是海外學子,還是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家永遠是自己的歸宿。一聲聲清脆的爆竹,表達了十三億中國人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一個喜慶的“福”字,寄託了億萬中國人對和諧幸福的祈盼。一個拜年的手勢,傳承了炎黃子孫千百年來的相互牽掛。一家人的歡聚一堂,藴含可多少中國人的血脈親情。如今,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與進步早已洗去了春節的迷信色彩,春節那朵美麗而美好的花兒在我們面前毫不掩飾地綻開。我們沉浸在春節的喜慶和歡樂之中,我們的生活和命運正像人們所期盼的那樣節節高。

春節的徵文10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蕭山河上鎮一個叫“朱家村”的小村子裏。

村子裏有這麼四兄弟。四十年前,老二因為家裏太窮太苦,跟着愛人去江蘇闖蕩。臨走時,他緊緊握着大哥的手,哽咽着説:“大哥,我走後家裏就交給你了。有什麼事你千萬別一個人扛着,一定要告訴我,我會盡力的。”

老二在江蘇進了糧站,日子過得比在小山村時好多了。每年,老二都會寄錢、寄物回家。後來,父母病重,老二掏出了幾乎所有的積蓄給二老治病。再後來,三弟生病了,他又用半年的工資給老家安了一部電話,還每個月都寄錢給老三,直到老三病故。老四造新房,老二主動讓出了自己的土地;老大上班的工廠倒閉,老二又一次貢獻出了自己的土地,讓老大賣了換錢湊孩子的學費。

20xx年,老大病倒了。

老二知道後心如刀割。第二天一早就和愛人一起從江蘇趕回蕭山來探望大哥。看着大哥虛弱地躺在病牀上,他心痛地坐在一邊嚎啕大哭。最後,他塞給大哥10000元錢,語重心長地説:“大哥,我要回家照顧兩個孫子,不能陪你手術了。你要配合醫生,現在的醫學這麼發達,你一定會痊癒的!”

之後,每天都會有電話鈴聲準時在老大身邊響起。這是他的二弟來的電話,每回接完電話,老大的心就暖一些,臉上的笑就多一些。

最讓老大感動的莫過於如今的政策。“想當年村子裏要是有人生了這樣的毛病喲,哪裏會有錢治病呀!”老大在病房中感慨道,“現在的政策真當好喲!像我這樣的農民都能看上病,還有國家的補貼。這可都是國家在養我呀!”手術,非常成功!

大年三十前夕,老二再次趕來,同哥哥一家一起過年。他拾起了多年不用的廚藝,每天下廚給大哥做飯,還自學了按摩,每天一邊給大哥講笑話,一邊給他按摩。大年三十,老大和老二,以及他們的妻子和孩子,一起聚在小小的客廳裏過年。空氣中滿是親情的味道。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中的老大是我外公,老二是我的二外公。感謝如今小康的社會,感謝發展日新月異的祖國,給了外公第二次生命,讓我們一起度過了又一個新年,繼續見證着生活的美好。

春節的徵文11

我們的節日——春節

時光如流水,匆匆而逝。轉眼間,一年又接近了尾聲。每到這個時候,人們總會迎來一個一個無比歡樂,洋溢着快樂的節日——春節。它,讓久別重逢的親人團聚,家家户户洋溢着幸福的滋味。

除夕,是一個十分熱鬧的日子。清晨,我剛睜開眼,就感受到空氣中瀰漫着過年的味道。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匆匆忙忙地為新年做着準備: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讓我應接不暇。

新年,對於我們這樣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當然少不了煙花啊!還沒到晚上呢,我就按耐不住心裏的興奮勁,拉着爺爺帶我去買煙花。除夕之夜,那“噼噼啪啪”的爆竹聲和在天幕中“綻放”的煙花,更為春節添了一股熱鬧的氣氛!

等我回到家,爸爸已經準備貼春聯了。“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到春節,家家户户都貼上大紅對聯,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看!春聯貼好了! “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橫批:吉星高照!”我相信,新的一年新的氣象,我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哇,好香啊”一陣誘人的香味從廚房傳了出來。我跑到廚房,想看看奶奶和媽媽準備了什麼年飯。嗬,廚房裏好熱鬧!大碟小碗,擺得到處都是,一盤盤豐盛的菜擺在裏

面,真讓人饞涎欲滴!媽媽正將一個個搓好的圓子放進盤子裏。我問媽媽:“過新年為什麼要做圓子呢”媽媽説:“做圓子是象徵着一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過年。”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每家每户都是燈火通明,熱鬧非凡。大家圍坐在圓桌旁,吃着熱氣騰騰的團圓飯,聊着一年來發生的大事小事,雖然瑣碎,卻是最温暖的時刻。我們小孩最歡喜的就是收壓歲錢啦!一個個紅包,不僅是習俗的傳遞,更是長輩們的關愛。過了年,我就是12歲的小大人了,爸爸媽媽決定:由我自己支配壓歲錢。聽到這個消息,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夜色正濃,鞭炮聲陸陸續續地響起來了,我也不甘示弱,拿着各色各樣的煙花爆竹衝出了家門。隨着“噼裏啪啦”的響聲,煙花衝上了天,一朵朵五顏六色的煙花飛昇降落,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信號飛射,忽明忽暗,五彩繽紛。最好看的是煙花飛上天,變成一大朵牡丹花,一眨眼,這花又化作無數朵小花,四處散開,變化莫測。一會兒黃色,一會兒紅色,就像一羣變化多端的蝴蝶在高空飛舞。天空中,洋溢着七彩的顏色,誰都知道,那是煙花,可它讓每個人的笑容,都像煙花一樣綻開,可唯一不同的是,那笑容不會像煙花一樣消失。那鞭炮聲,寄託着我們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大家都在守歲,等着新年鐘聲的的敲響。天空中,一個又一個煙花綻開,就像一朵又一朵蒲公英隨着風的舞蹈,飄散着,飄散着,將祝福與快樂,灑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每個人都感受到春節的幸福……

啊,每年的春節都是我最快樂的時光,我希望這喜慶祥和的氣氛能伴隨我們度過一年又一年!

春節的徵文12

山路崎嶇難走,路上盡是春雨過後留下的泥濘,濕噠噠地黏在遊子的鞋上,如同伴隨我外出多年的思鄉情懷般,一直夾在我的心坎裏,怎麼也抹不去。

立足這大山之前,我才深深地感受到故鄉的氣息——之前早已感受過,只是不那麼強烈了——我迫不及待地向山中走去,一股腦地鑽入了我家鄉的山中。

大山很深,中間只有一條小徑,邊上便是一層接着一層的竹林。竹海隨風舞動,風從葉間輕柔地穿過,似乎如流水一般,發出“沙沙”之聲,萬里竹海,此時隨着風一起擺動,在清晨微涼的空氣中搖晃着自己細長而又筆挺的身軀。

好不壯觀!

待腳下鞋早已沾滿了泥水,那條小徑才突然變得開闊了,左右兩旁的竹林都一下子繞着眼前的——一座古樸卻熱鬧非凡的小村莊而讓開了一片圓形的大空地。村莊坐卧其中,穩穩地盤踞在這竹林之中。頗有些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之感。

我這個外來的漁人冒冒失失闖進這幾年未曾謀面的故鄉,卻還是吃了一驚。

空氣中夾雜着少許硝煙的味道,許是剛放過鞭炮吧?我好奇地隨父母走上了柏油路,路旁都種着滿地的莊稼。個個長勢令人驚喜,如同雨後春筍一個個爭先恐後從土壤中探出頭來。

爺爺奶奶早已樂開了花,連忙吆喝着我坐下,替我用白瓷碗沏上一碗綠色的茶水,幾片茶葉在茶碗中時沉時浮,散發着一陣陣清香。

我細細品了一口,醇香在舌齒間四溢,味道不變的,便是家鄉特有的茶,似乎比龍井、大紅袍要好喝許多。由於這茶葉子大,我們這裏便稱之為大葉子茶。這大葉子裏,似乎藴含着故鄉的氣息,它朝飲晨露,傍晚與螢火蟲相伴,夏季至冬季,再至春季的採摘,每一片,都是故鄉的標籤。

青瓦白牆,毅然屹立於眼前,一張張紅的耀眼的福字倒貼在各家各户的門上。土灶頭早就被推倒,新式的煤氣灶使原本髒亂的廚房闊氣無比,一棟棟農村小別墅使得爺爺家變得更加明亮寬敞,豬圈裏一頭頭白白胖胖的家豬正呼呼地噴着白氣唏哩呼嚕地吃着食兒,那短小的尾巴正一圈圈地不停抖動着。一隊整齊的白鵝從河上緩緩浮過,幾隻小鵝滿身灰黑的絨毛,緊緊跟在母鵝身後,也學着它的樣子昂起胸脯,向下整理凌亂的羽毛。

又是一陣清風拂過,白雲緩緩從頭頂上飄過,田間裏傳來青草的味道,時不時還有幾隻蟋蟀發出的風鈴般的啼叫。

夜幕降臨,年夜飯桌上的飯菜芳香四溢,映襯着客廳燈光的白瓷碗中,紅燒肉在碗上泛起一陣陣的油花,紅得帶紫,芳香四溢。剛從田野裏採摘的新鮮的蔬菜,此時也盤踞在碗中,青綠與瓷白相伴,倒有些江南水鄉的風味。一顆顆軟滑可口的湯圓擠在碗中,白中帶黑,甚是可愛。一排排齊刷刷的碗筷時刻準備上桌,一把把木質桌椅圍着大圓桌列着,一個個面露喜色的人們正聊天交談,家中老輩圍着自遠方歸來的遊子轉……

故鄉的一切,都是如此地安詳、和諧……

故鄉的年,依舊如此喜慶,熱鬧不減……

這是年,如期而至;這是夢,確已實現。

春節的徵文13

生活,你依舊如此,不以華麗示人,不以出彩為傲,你就這樣變化着,改變着世界,人們浸沒在早晨的陽光中,享受着午後的寧靜,傾聽夜晚的細雨朦朧,渾然不知,你也伴隨着時間悄然變化了。

記得兒時的春節,你也像我這般稚嫩,享受着煙花的綻放,人們的禮尚往來,一切都很美好,那年春節,我牽着父母的手,在泥濘的小路上留下足跡,路上自行車來來往往,偶然水如同雪花般飛濺,到了親戚家後,總有那麼一聲:“進來坐,進來坐!”然後在圓桌前如家人般寒暄,有説有笑,在半途中,有個人叫一聲:開炮了,準備吃飯了!然後小孩子們就捂起耳朵,大人們就笑話小孩子。在兩分鐘後,就有人端着菜上桌,小孩子總是最想吃的,二話不説就拿起筷子,但他們謹記大人的話:長輩先動筷,我們也就收起了自己的雀躍之心,靜候長輩。桌子雖大,但又無法夠到,就會起身夾菜。

在飯後,人們總會分享自己的趣事,在餐桌上磕嗑瓜子,喝喝茶,打打牌,在走前總會將兜中的紅包拿出來聊表心意。走後,待客的人家總會出門相送再去收拾餐桌,兒時的你,可謂是人情味十足啊!

待你我長大後,一切都不同了,我身上披的不再是粗布麻衣,而是錦衣秀襖,再次來到親戚家,腳踏花崗巖,路上車水馬龍,開的是豪車,看的是千古風情。進入大門,一句“進來坐”又喚醒你我的記憶,坐下後眼前多了一個轉盤,方便人們夾菜。放鞭炮時,你我抬頭向天空,已不再是花朵般,而是龍飛鳳舞,形狀各異,端上桌的不再是家常小菜,而是大魚大肉。吃完飯後,老年人繼續像以往般打打牌,聊聊趣事,而年輕人打聲招呼各回各家。

生活啊,我們都已長大,隨着時間的消逝,我已變成大姑娘,而你沒有一絲蒼老的印痕,反而變得更加有精神氣,不像原來般沒落、封建、貧困。如今你已出人頭地——富貴、熱鬧、熱愛,你應有盡有。享盡一切,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你可以看到我功成名就,我可以看到你繁榮昌盛,願你我共同踏進更好的明天。

我的春節——小康社會·幸福在身邊。

春節的徵文14

隨着年齡的增長,過年的滋味也越來越淡了。

爆竹震耳,煙花燦爛,可看在眼裏,卻是平淡無味。心情不再如潮水一波推着一波向前,沉靜而難以泛起漣漪。循着月色踏着幽靜,避開喧囂隨意而坐。看那焰火在空中時而璀璨時而沉寂,像是在演繹一場人生大戲。常常無端地感歎,時間過得真快,一切彷彿都在昨天,一切,彷彿又是那麼遙遠。

過年的滋味的確與物質無關。那時物質很貧乏,過年的滋味卻像含在嘴裏的糖塊,又濃又甜。

那個時候,過年就像舉辦一場盛大的書法展覽,一次精彩的民間剪紙比賽。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門框兩側,都會貼上各式各樣的窗花、春聯,既展示了中華民族悠久而古老的過年習俗,又展示了我國豐厚的傳統文化底藴。

無論是青磚瓦舍、竹簾草屋,無論是寒門農舍、深宅大院都無一例外地粧扮得紅紅火火,洋洋喜慶。古典莊重的雕鏤窗櫺,糊上潔白素雅的紙,在大大小小的窗櫺裏貼上精巧美麗的窗花,像一幅幅精美的圖案,散發出濃濃的古典氣息;明光鋥亮的玻璃窗上,貼上紅紅的窗花,像女兒腮邊的紅暈,美豔動人。窗花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手法細膩。人物、動物、花卉,還有特有的表達祝福、喜慶類的文字,都被心靈手巧的民間藝人以各種形式剪裁在方寸之間,貼在家家户户的窗户上。貼出一年的喜慶,為古老的民俗不斷增添新的滋味。

巧手裁得雲錦來。民間藝人們用經營生活的雙手裁剪着對美好生活的企盼和祝福。裁剪着一個個平淡的日子,裁剪着一段段美好時光。用絲絲縷縷的線條把年復一年的日子連綴,結構成一個個祥和而温馨的節日,把這醇厚而古老的年味傳遞下去。

大年七年級的早晨,總會約三兩同學,騎上自行車,穿行在大街小巷,穿行在悠悠幾千年的書法藝術中間,欣賞一場盛大的書法展覽。真的很奢侈,各家各户的門楣兩邊,都會為我們呈現一幅幅精美的書法作品,一眼望去,精彩紛呈,無邊無際。紅紅的春聯,濃濃的墨汁,精美的書法,飽滿的情感,悠悠幾千年的中國情。

蒼顏白髮的書法家,稚氣未脱的國小生,數以千萬計的人都在此刻拿起手中的毛筆,飽蘸濃濃的墨汁,用相同的文字為一個節日抒情。這該是多麼美妙的時刻啊!()行楷篆隸草,各種形體、各種流派、各種風格,都在兩條寬寬窄窄,長長短短的紅紙上一一呈現。那又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啊,那是世界上最為盛大的節日,是世界上最為壯觀的喜慶場面。

雕樑畫柱貼上紅紅的春聯,題以名家手筆。那古老典雅中就煥發了勃勃精神,現出幾分嫵媚,也給過往的行人增添了一臉的喜悦;土牆柴門也會貼上紅紅的精心之作,貼出無限的喜悦,讓蓬蓽生輝。

那時,覺得在這個清冷的早晨,穿行在春聯的世界欣賞這一幅幅來自民間的,最樸實、最真誠的書法藝術,是一種最快樂的享受。

可惜,現在這一切發生了改變。窗花也好,春聯也罷,那種鮮活的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祝福和嚮往藝術形式,被機器所取代了,被千篇一律的印刷品頂替了。過年的時候,許多人不會在方寸之間為自己過去的一年進行裝飾和歸納;為自己未來的歲月進行展望和祝福。他們把過年的藝術漸漸淡化,純粹成了一種物質享受。這樣的變化,不知是應該慶幸,還是應該遺憾。

時光流轉,少了輕狂多了懷舊,淡了過年的滋味。但幸福、親情和祝願年年常新。

春節的徵文15

馬上就要過春節了,先聽我講一個關於除“夕”的故事吧!

相傳,在古代每逢新舊歲之交時,一隻名為“夕”的怪獸就會來到人間燒殺搶掠。這天,人們請來了一位老道士,只聽他言道:“此乃“夕”獸,最懼紅、光、震耳欲聾之聲三物”。説完,便乘雲而去。於是,人們發明了桃符和爆竹,以此來驅除“夕”獸。後來,就演變成今天的春聯和煙花了。

接下來,就聽聽我的春節經歷吧!

大年三十下午,我們來到了青城山下的青源國際大酒店。一眼望去,青城山上山青水秀,百草豐茂,空氣也十分清新。

晚上,我們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包餃子。首先,拿出一塊塊精緻的小麪糰,用擀麪杖將它擀成一片片薄薄的麪皮。然後,放入一些韭菜餡,將麪皮對稱折起來,用手捏出一個個印子,這樣,一個餃子就包好了。我偷偷地往一個餃子裏放了一枚硬幣,心想:誰吃到這枚硬幣,誰在這一年裏就會牛氣沖天。我包了許多各式各樣的餃子,有麻花狀、甜筒狀,還有飛碟狀……,總之,真是有趣極了!

現在到了放煙花的時間了!我們來到了酒店外的草坪上放起了五顏六色的煙花,有竄天猴、小蜜蜂、小雨傘等,煙花在空中爭先恐後地綻放開來。有的像一隻啃食竹子的大熊貓;有的像抱着孩子的母親;有的像迎風飛舞的蝴蝶;還有的像花枝招展的桃樹……,向人們展示出自己最美麗的一面。可就在這時,妹妹卻嚎啕大哭起來,這是為什麼呢?哦,原來是因為煙花的聲音和火光把她嚇着了。我看着那絢麗無比的煙花,暗自許下一個新年願望:在新的一年裏,我一定要收穫滿滿。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它代表着喜慶和團圓。我愛春節,更愛中華民族那純樸的習俗與民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