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隨筆【精】

來源:文萃谷 2.13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瞭解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什麼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隨筆,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節隨筆【精】

中秋節隨筆1

中秋即將來臨,藉此機會,從不言辭的女兒向爸爸媽媽説聲:“中秋節快樂。感謝你們為我付出的一切!”從不説對不起的朋友,向我最摯愛的朋友贇贇説聲:“節日快樂。有你,我真的很開心!”從不放肆的妹妹向哥哥説聲:“中秋節快樂。你和我們雖不在一起,但不要緊,只要我們一家開心到老就成!“從不出色的學生向所有好老師説聲:”節日快樂。感謝你們,世界上才有更多和你們一樣的人才。”

一大堆來自“陌生人的團圓月餅,只不過是外表的修飾罷了,抵不過全家平平安安,實際點好!

一句虛偽的讚賞,只不過是下屬對上屬的巴結罷了,抵不過一句親切的問候,温暖點好!

……

中秋節隨筆2

中秋節是向幼兒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良好契機,幼兒園緊緊抓住這個契機,於9月30日組織全園幼兒開展了“迎中秋”主題教育活動,引導他們在節日體驗中加深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和認識,增強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和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熱愛之情。

本次“迎中秋”活動分為班級活動和全園活動兩部分,上午,各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在美妙的神話故事中,瞭解了中秋節的來歷;在對月亮的添畫中,加深了月亮圓缺變化的認識;在創意盤中月餅的製作中,鍛鍊了動手能力……

下午,由全園幼兒共同參與的“做月餅”活動拉開了“中秋傳統文化大餐”的序幕。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興致勃勃地投入到製作月餅的勞動中:把麪糰放到手心裏揉一揉、壓一壓、捏一捏,讓香噴噴的紅豆餡乖乖地躺到麪皮裏,然後放到模具裏用力一壓,一個個月餅便做好了!間餐時間,孩子們品嚐着自己親手做的月餅,格外香甜!

一天的活動,不僅讓幼兒瞭解了中秋節的傳統習俗,在勞動中體驗了節日的快樂,更感受到了濃濃的團圓氛圍。此次教育活動的開展,契合了《指南》精神,加深了幼兒對中秋佳節多元文化的認識,感受了祖國文化的豐富性,萌發了初步的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中秋節隨筆3

中秋節放假三天,為了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和用心體驗生活的習慣和能力。我佈置他們以“中秋節”為話題寫一篇生活日記。

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寫好這篇日記,佈置作業時,我作了簡單的提示,引導他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觀察和體驗:

中秋節這一天,家裏或者街上氣氛與平時一樣嗎?大街上、超市裏和平時有什麼不同?(可以從行人、商品、車輛等方面具體觀察)你們家裏是怎樣過中秋節的?做了哪些菜?吃飯時的氣氛怎麼樣?觀看中秋聯歡晚會了嗎?節目怎麼樣?你印象最深的節目是什麼?你賞月了嗎?中秋節的月亮怎麼樣?這一天,你過得怎麼樣?……

簡簡單單了為學生羅列了這麼多之後,我告訴他們可以從中選擇其中的一兩個方面來記述中秋節這一天的生活和感受。

同學們會寫得怎麼樣呢?在我的心裏還是個未知數。

中秋節的晚上,全家都休息了。我躺在牀上不禁想起了留給學生的這篇日記。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説,他們剛剛接觸作文,我知道這項作業對於一部分孩子來説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雖然我進行了簡單了指導,他們是否認真的領悟了,能用恰當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嗎?我不敢有過高的奢望,我想只要他們能夠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文通字順、真實地表達出來就可以了。

三年級的孩子初學寫作,我們一定要遵循他們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的規律,向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保護他們習作的興趣和自信心,千萬不能盲目提出各種各樣的過高要求,讓他們對寫作望而卻步。

想到這些,我提醒自己:在假期開學評講日記的時候,一定要努力去發現每個孩子日記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一個真實的想法,只要能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對他們勞動成果的賞識,體驗到習作的自信和成功,我都要加以表揚和肯定。

起步階段的習作教學,要耐着性子,慢慢來,在等待中定會欣賞到不可預約的精彩!

中秋節隨筆4

中國人早就注意到月到中秋有超乎平常之明,併產生心靈的感應。周人會在中秋舉行儀式,以祭月迎寒。至魏晉以後,中國人興賞月,唐人更是流行。也是從唐開始,中國人有了中秋節,千年既久,到現在已經成了傳統和習慣,祭月也演化成為賞月,這標誌着人從對月之崇拜發展到對月之審美。

祖父所主導的一次中秋節,留在了我兒時的記憶中。那天晚上,雨過雲開,有月忽出,自行於天。院子種合歡樹、桐樹、德國槐樹,枝繁葉茂,互相交錯,蔭庇甚大,遂只有庭中檐下乾爽,月光透明。祖父淨手整衣,搬出一張寬且矮的條桌,放在檐下庭中,並用瓷盤一一陳以石榴、柿子、月餅等果品祭月。我的祖父1973年西歸,在他生前數年再未祭月。那次儀式雖然簡陋,但它所傳遞的信息卻自古而來,印象不可磨滅。

農曆八月十五,三秋之半,依長安風俗,這天下午靠近黃昏之時,每户必烙月餅。這是主婦的事,在我家當然是我母親的事。為了使月餅好吃,母親要給面裏放芝麻,往餡兒里加搗碎的核桃仁,也會加紅砂糖或白砂糖,這種月餅是甜的,我等小孩特別喜歡吃。烙月餅要用雪蒿,是生長於土坎上或田壟上的一種野菜。掘雪蒿往往是我的活兒。有時候中秋節會下小雨,天地迷茫,我也不推辭,出門,出巷,出村,在地裏採一把跑回去交給母親。月餅會做一個大的,直徑大約一尺半,做幾十個小的,直徑大約一寸半。大月餅和小月餅都貼雪蒿,一是裝飾,二是提味。雪蒿一經鍋炕,葉莖便綠淡黃渲,脆感畢現。

月餅在長安謂之團圓饃,因為中秋節也就是團圓節。八月十五夜,一邊賞月,一邊吃團圓饃,其樂融融。然而這一天也總有人在外羈旅,不能返鄉而聚。不要緊,當給在外之人留下大團圓饃的一角,並留下幾個小團圓饃,等其回家吃。全家有多少個人,便切大團圓饃為多少塊,一人一份,不過當在中秋節以後食之,八月十五夜所吃的是小團圓饃。有一年中秋節,我父親正在西府的扶風縣做宣傳工作,數月不歸,屬於他的那一份大團圓饃夾在幾個小團圓饃之中,一直掛在廂房,也就是父母卧室的牆上。怕我偷吃,母親故意將其高懸。

母親烙好月餅後會將它們放在一個簸箕裏,並置之於方桌或條桌上供一會兒,而後才把小月餅拿給祖父祖母和孩子們。大月餅繼續供着,到第二天才收起來切成塊兒。也許如此供一會兒,也具祭月的意思吧,然而總之是敷衍塞責了。到了我這一代,就連母親都不如了。祖父是清人,母親是民國人,我是共和國人,三朝鉅變,在中秋節的規矩上,母親不勝祖父,我不勝母親,我的兒女更不勝吾。文化之變遷,文化在中秋節之衰,觀之顯矣!今之人,只剩下送月餅和吃月餅了。

在唐長安,賞月顯然是一種盛舉,充滿了雅意。道士有傳,唐玄宗曾經由天師引領進廣寒宮,見宮娥,聞仙樂,流連忘返,並獲得靈感,作霓裳羽衣曲。這顯然是傳説,不過唐玄宗攜楊貴妃賞月無假。為延長賞月時間,唐玄宗嘗令工匠在太液池西岸築賞月台。所選地址甚佳,可惜安史之亂爆發,賞月台只建了半截。皇帝喜歡賞月,詩人也就喜歡。他們所去之地,往往是曲江池之岸、杏園之邊,三五成羣,彼此激發,遂多詠月之篇。有一年過中秋節,唐僖宗吃月餅,喜其油酥,十分之香。恰聞有進士在曲江開宴,便下詔御膳房包以紅綾,送月餅給進士。月餅初入史書,大約便由於此事。

中秋節除賞月之外,也賞桂。目遇之,月光明,鼻嗅之,桂花芳,又有耳聞之,絲竹幽,真是何等趣味!當然還有故事,凡古賢者所創作的“嫦娥奔月”“蟾蜍變玉兔”“吳剛伐桂”,甚至“朱元璋以月餅遞送起義情報”,都會在中秋節講一講。明清以來賞月,也會猜涉月謎語。“長安一片月,打一小説人物,經猜是秦明。”不是很有意思嗎?這給中秋節增加了新的文化元素。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蘇東坡的中秋節是在密州一個超然台上過的。有朋友陪伴,自夜至天亮豪飲,大醉。7年不見其弟,由衷懷念。緣於此,蘇子作詞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國詠月之文章汗牛充棟,蘇子中秋節之詞空前絕後了。

沒有理想的生活,就不會在生活中審美,也不會使生活藝術化。中秋節對月之審美,顯然是古人生活藝術化的表現,遺憾今人的中秋節,重以物質,輕以精神,或者説是生活粗鄙化,甚至退化了吧!

中秋節隨筆5

中秋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它與端午,清明,春節一樣,都是親人們團聚的好日子。如今中秋節已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按習俗,每到中秋節人們都會賞月,品嚐月餅,那時,一家人團聚的時刻是多麼幸福快樂呀!

今年中秋節的晚上,我早早的趴在窗台上等待月亮的到來。等了好一會兒,月亮還是沒有來。我心裏備受冷落,就好像某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對方卻遲遲未來,只有我傻傻地等待一樣。真是八月十五盼月亮,盼來一片無月天!過了一會兒,我拿出一塊月餅,走到了窗台上,自言自語:“這是爸爸的,這是媽媽的……”説到爸爸媽媽,我不免有些想念他們。因為他們平時上班忙,趁今天中秋節放假,一大早就到重慶辦事去了,不知他們怎麼樣了,在重慶過得開不開心,在重慶吃飽喝足沒有……望着窗外,我真想看透那一片片雲,這樣一眼就能看看他們辦事是否順利,望到在重慶的爸爸媽媽,看看他們在幹什麼。我面對着窗外,晚風向我輕輕吹來,好似在安慰我,安慰我這顆擔心父母的心。胡思亂想一陣後,我又抬頭望了望天空,這時天還沒有黒透,只是一片深藍色。可這時我的心已經涼透,因為只有我獨自一人在家中,不能與父母團聚,不能與他們在一起吃月餅……心中擁有的只是思念,我不禁低吟“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詩句。

啊!今年的中秋節對我來説是沒有月亮相伴,沒有親人相隨的中秋節,真是孤獨寂寞呀!

中秋節隨筆6

窗台上散佈着月光透過樹枝的殘暉,雖然有些斑駁,但是很亮、很乾淨,我情不自禁的想看清月亮的樣貌,抬頭之後才發現視線裏全是交錯的樹影,我索性披上衣服,走出了屋子。

已經是凌晨,馬路上沒有行人,在這個城市,中秋的夜晚本來就應很涼了,只是今晚沒有起風,也就不覺得冷。此時,沒有了樹枝的遮蓋,皎潔的月光肆無忌憚的投照在我身上,讓我有種沐浴的感覺,身邊的路燈在明亮的月光下也變得有些暗淡了,我凝望着渾圓的月亮,從那抹銀光裏,我看出了一點家的影子,可能漂泊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吧,眼睛忽然有些發澀,我不得不收回目光,低下頭後卻發現,腳下是那分外清晰的孤影。

我踩着自我的影子,開始漫無目的的行走。

一個人的中秋總會記起往年一些中秋的事情來,對親人的思念裏大多都是懷念,通常也是以懷念來寄託思念,但是我很努力的搜尋記憶,卻發現腦中混沌不堪,甚至不記得有多少年沒有和家人一齊共度中秋了,在這個本應舉家團聚的日子裏,我不明白就應拿什麼來寄託我對親人的思念,儘管我心裏面滿是父親日趨佝僂的背影和母親漸漸滄桑的皺紋……

慶幸的是,外婆的面容在我的腦海裏慢慢清晰起來,我的中秋記憶似乎一向停留在與外婆一齊度過的童年時代。雖然有些模糊,但總還記得,外婆在過節的時候,會提前準備很多我愛吃的零食和水果,並且一改平時放任我玩耍的態度,整天都陪在我身邊,寸步不離,可能是父母不在身邊,她怕我會感到孤單吧。等到了晚上,外婆就會和我邊吃月餅,邊看月亮,還會跟我講一些外公在世時,媽媽小時候的事情,我也是那時從外婆口中明白,媽媽14歲就開始分擔養家的職責了。那些年,因為有外婆無微不至的呵護,所以我從未感到孤單。我想,外婆就是我心中的那一輪明月。

在離開外婆以後的中秋節裏,我都會在屋頂上,一個人靜靜的看着月亮,懷念着與外婆一齊的生活。

因為我出生在80年代中期一個瀕臨倒閉的工廠,而且又是獨子,父母千方百計的想讓我過上舒適的生活,所以,他們選取了南下打工。數十載的奔波與漂泊,數十載的思念與牽掛,歲月蝕刻了他們的身體與面容,我想,他們就應是把對我的愛化作了在外漂泊的動力吧,數年如一日的艱辛為我鋪就的成長中舒適的人生軌道,可他們卻已經耗費了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此刻時過境遷,我工作了,能夠養活自我了,但是還不能完全擔負起家的職責,於是,愧疚之心開始折磨我了。

這天上午和父母透過了電話,母親説了很多牽掛的話,讓我過年的時候無論如何要回去,還叮囑我必須要帶女朋友回家,説是想看看兒媳婦了;父親還是重複着那句跟我説了很多年的話“一個人在外面,要注意安全,不要惹事生非”,聽着他們漸趨蒼老的聲音,我哽咽着的一句話始終沒能説出口:“我該拿什麼來報答你們,我的父親母親。”

我忽然感覺到一束強烈的光線照射在身上,原先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街口,右邊一處還未建好的樓房頂上亮着一盞很大的探照燈,自我正走到了燈光的焦點處,燈光伴着很濃烈的水泥味撲面而來,讓人反胃,我停下了行走的腳步,思緒也伴着腳步暫時停頓下來,背後的月光毫不吝嗇的充滿着整個夜空,只是同時在探照燈的照射下,我的影子已經被衝得很淡了,那明亮乾淨的氣息也已經被濃烈的水泥味代替,我趕緊轉身往回走,想快點逃離這個被鋼筋水泥味充斥的地方,直到影子又漸漸清晰起來,空氣中沒了刺鼻的氣味,我才停下腳步。冰冷的鋼筋水泥和明亮乾淨的月光實在是很不協調;陌生的城市和温暖的家鄉也一樣,感覺衝突了,人就容易矛盾。

回到屋裏,月光依然斑駁的散佈在窗台上,但是我已經沒有了賞月的情緒,思念之情開始強烈起來,和衣躺在牀上,卻無法安睡,我索性起身,寫下了這篇隨筆。

中秋節隨筆7

1.中秋,是為所有企盼團圓的人編織的一個甜蜜藉口,是為所有羈旅天涯的行者送上的一份秋日禮物,也是讓身在異鄉的學子愁緒飄飛的莫名心結。希望遠在異鄉的你,中秋快樂!

2.中秋到,送您真誠的祝福:(中)心健康站,(秋)天幸福轉,(快)樂為半徑,(樂)賞明月圓。祝幸福安康,閤家歡樂!

3.中秋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樂團圓。祝您的事業更加成功,從本次月園時開始,好事永不停。

4.中秋寄思念,遊子離鄉遠,思鄉愁淡淡;中秋賞明月,月上柳梢頭,情濃愛浪漫;中秋食月餅,滋味香又甜,餅圓人更圓。中秋佳節美,萬家團聚歡!

5.中秋佳節思緒亂,思親友盼團圓,舉杯暢飲論生活之酸甜。明月枝頭佳人伴,品月餅吐真言,喜笑顏開述人生之悲歡。短信發來祝願,祝你中秋快樂喜團圓!

6.中秋將至,祝你日圓、月圓、夢圓,團團圓圓;官源、財源、路源,左右逢源;人緣、福緣、份緣,緣緣不斷;情願、心願、意願,願願隨心!中秋快樂!

7.中秋節快樂,讓我為你獻上月餅的祝福:圓月餅—願你與家人幸福團圓,方月餅—願財富彙集四方,三角月餅—願友誼地久天長,桃心月餅—願愛情甜甜蜜蜜!

8.中秋明月分外圓,千家萬户共團圓,親朋齊聚共賞月,花好月圓滿笑顏,送上一份小祝福,徒添喜氣伴幸福,中秋家合人團圓,幸福美滿萬年長,中秋快樂!

9.中秋賞月,祝你好運,圓月高升,花好事圓,願你圓事業之夢,圓美麗情緣,圓幸福人生,圓如意成功,全家健康,和和圓圓,願朋友,吃圓月餅,中秋快樂!

10.中秋時節,祝你的好運一帆風順,事業順理成章,工作順心配合,生活一順百順,賺錢順手牽羊,愛情得心應手,一切都對你順順利利!

11.中秋之夜,好風如水,明月如詩,此時,總有無盡的思念纏繞思緒,也總有美麗的願景縈繞心間。願你中秋快樂!

12.注意了,居月球可靠消息:今年不用買月餅了,月亮會從天下往你家的餐桌上掉月餅的!

13.駐足未名湖畔,塔影浮動,暗香襲人,不禁將手中的筆揮灑成詩,把心中的夢彈奏成曲。而現在,我只想把我的心曲送給你:中秋快樂!

14.又是中秋佳節時,每逢佳節倍思親。歡聚一堂有幾人,千里相思思幾分?多少温馨又重現,多少祝福掛心間。遙望皎潔明月裏,但願君能知我心。不盡的思念傾渲泄,借仙子廣袖送友親。中秋快樂!

15.圓月明,脈脈含情,清輝照萬里,佳節普天同慶,良辰美景享太平;飲美酒,品嚐月餅,金菊香朦朧,祝願翩翩發送,幸福永遠伴君行。祝中秋節快樂!

16.月餅甜甜,直甜到人的心底;月兒圓圓,照亮每一張笑臉;美酒飄香,記錄歡慶的瞬間;祝福多多,幸福時刻,願你中秋節快樂,生活像滿月一樣圓滿!

中秋節隨筆8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襲相思話團圓。

佳節臨近,思念濃,歸鄉情切,心似箭。

每逢佳節倍思親。曾幾何時,中秋,以她別樣的風韻,賦予人們多少美妙的暢想。

臨近中秋,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那一輪圓月。看那圓圓的月亮,似乎滿載着親人團聚的其樂融融,也懷揣着遠隔千里的離愁別緒。如鼓滿了詩情畫意的帆,遨遊在廣袤、幽藍的中秋夜空。

古今的人們,已習慣了將滿滿的思念與祝福,遙寄於中秋的故鄉或有着自己牽念的遠方。隔着遙遠的時空相互對月傾訴。這一天,人們對着圓圓的月亮,品着圓圓的月餅,吃着圓圓的湯圓,連那思念的情懷也是圓圓的。圓圓的月亮,寄託着人們多少美滿生活的夢想。

——於是,人對於月亮,總是情有獨鍾。

俗話説:年怕仲秋月怕半。寓意到了月半或中秋,那一月或一年所剩下的光景不多,稍縱即逝。

年年中秋過,一歲一中秋。寒來暑往,我已於人世間渡過了幾十個中秋節了。而中秋留給我的,既有其樂融融的温暖,也有掠人心肺的寒涼。那一輪一輪的印跡,似年年不變的月光,重疊一處。歲月寒暖有痕,而月亮絲毫不改當年。

小時候,每個節日對我們來説都是新鮮的。那種節日特有的氣氛讓人很容易從中捕捉到一種舒服的感覺,那是一種温暖和幸福。一如中秋,除了有皎潔的月光,香甜的月餅和湯圓,最讓人陶醉的還是一家人圍坐一起有説有笑的情景。

記得那一年的中秋節,趕上連陰雨天氣。我和弟弟都上中學了,那天剛好是星期六。上午最後一節沒上課,老師就放假讓我們回去過中秋。和所有的同學一樣,我們冒着綿綿細雨趕路,衣服濕了,心裏卻充滿了節日的歡快。走在已離家不遠的田間小路上,我發現沉甸甸的稻穗站在田裏卻冒出了長長的嫩芽,白乎乎的像一個個白鬍子老頭兒。因下雨無法收割,許多熟透的稻子倒伏在泥水裏,長成了青青的秧苗兒。看見這些,我樂滋滋的心在下沉,高興勁兒一下跑到爪哇國去了。回到家裏,已經快過中午飯時刻了,轆轆的飢腸早按捺不住那美美飽餐一頓的渴望,伸手揭開鍋蓋,竟是一片冰涼。心情也跟着降到冰點。弟弟一屁股做到小凳子上,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我一轉身,見門後邊堆着一把老豇豆。o(︶︿︶)o唉,只好開始整理,準備做飯。雖説路上見到的情景讓我已有思想準備,但多少還是有些失落。不一會兒,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父母,先後回來了。父親揹着把鐵鍬,母親兜着一兜兒沒能曝出棉花的棉桃。他們的臉色也像這天色一樣陰沉,似乎忘了今天是中秋節了。

到了晚上,母親還是煮了包餡的湯圓,又煮了些花生,我們幫着忙乎,氣氛逐漸活躍起來。心情一輕鬆下來,我和弟弟一邊幫助做事情,一邊講些學校裏的小趣事,雖然因豐收無望,父親的心情有些沉重,聽到我們説的高興時,也不覺露出微笑。就這樣,在煤油燈下,我們一家人談笑風生的渡過了這個沒有月亮的中秋節。

那個中秋節,雖然沒有豐收的憧憬,沒有圓圓的月亮,但有親人團聚的歡聲笑語,心裏就有個圓圓的夢想,夢裏依然有月光皎潔。

往昔歲月裏,那些有月的中秋,總能賦予節日以別樣的滋味。

辛勞的父母親還在田間忙碌。我領着有些睡意朦朧的弟弟妹妹,走在迎向父母的田埂上。圓圓的月亮在我們的頭頂上晃悠悠的,像是喝醉了酒。一個趔趄,我險些跌倒,嚇走了瞌睡,我帶頭唱起了兒歌:月亮走,我也走,我幫月亮提巴簍,巴簍巴,撿棉花,棉花殼,磕菱角,菱角彎,彎上天······。調皮的小妹接着改了詞兒的`唱下去:······巴簍巴,撿棉花,棉花殼,扎我腳,哎唷哎唷疼死我······惹到我們都笑了。

光滑的打穀場上,父親趕着老牛正打場。圓圓的月亮下,圓圓的石輾隨着老牛轉着圓圓的圈,在一大片鋪撒成圓形的厚薄均勻的稻把子上,一遍又一遍,一圈又一圈。父親走在中間抖動着牛繩兒不時的催趕。他一會兒抓起一把稻穗摸索着,那眯縫的雙眼似乎在陶醉於一個圓圓的夢裏。

門前的空地上,我們和母親圍坐一圈,中間的一張凳子上放着圓圓的簸簯,我們邊説笑邊掰棉花。一會兒母親拿來她自己沒吃的月餅掰開幾瓣分給我們,其實我們都已經吃過了,只有父母親沒顧得上吃。我知道母親自己吃什麼都捨不得,就説:“聽説吃月餅就是講究團圓什麼的,那就不能分開吃的啊。”母親笑了:“你們一人一瓣,就得要大家的合起來才是團圓的”。

多年來,母親的話一直讓我記憶猶新。在父母親的心裏,一個人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大家的美滿才是他們心裏的圓滿。兒女們能夠聚在一起,享受天倫是他們最大的欣慰。

若干年後,作為他們的兒女,我們已各自離開了父母,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兒女,做為父母的我們,更加感受到兒女繞膝的那份天倫之樂是多麼的珍貴。中秋,也是可以讓人銘記和寄託着無數美好願望的、那麼一個曼妙無比的形式。

其實,陰晴圓缺,月本無心,有心悲歡的,依然是人。月亮,每個月都圓,圓了又缺。她的圓缺有序,絕不會因人的悲喜而改變。而出於人的某種情節,中秋的月圓,被一廂情願的人們賦予了更多人為的感情色彩

中秋夜,又是那漫長思念之路上的一個燈火通明的驛站。多少疲憊的思念,於今夜爬出沉睡的窗口,在如水月光下被點燃,任傷口泛出嫣紅,復甦着鑽心蝕骨的疼······。

那一年的中秋,月光下,我再也不能看到小女兒那圓圓的笑臉兒。我的心被殘忍的掰了一個豁口,鮮血橫流,而月亮依然圓圓的,圓圓的高掛頭頂。在別人的眼裏她是圓滿的、美麗的,而在我看來,她是那麼的冷漠,像一個風乾淚水的眼睛,那麼焦灼,心被刺得生生的痛······。

記憶被翻得一片凌亂,多事之秋的往昔,不堪回首。小女兒天真爛漫的年華里,有關於她的中秋,屈指可數。我努力的搜尋,尋找哪一處的中秋月華,留下了有關於她的故事。一做起事來就會廢寢忘食的我,甚至不曾在月光裏,給她講一段關於中秋的神話······

如果可以···,現在的她,已經是豆蔻年華,許多中秋的故事,有關思念,她該會懂。明月千里寄相思,可這一份思念,我該寄往何方?因為那是月光也去不了的地方啊!······一句淡淡的“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涵蓋了多少撕裂的心痛,和多少無奈的感傷。人圓心圓,月才更圓。心若缺,即使明月高掛,也只是一地月光慘淡······。

世事變遷,滄海桑田。人們心裏早已不再奉頌那種“父母在,不遠遊”的傳統似的孝道。好兒女志在四方。為了學業、為了事業,兒女們終有一天要有他們自己的天空。為了生活,夫妻們不得不天各一方。為了不同的理想,朋友們也會各奔東西。可是不管走到哪裏,只要是月光照得到的地方,我們就能夠得知彼此安好。天涯海角,無須朝夕相處,有月光照耀的地方,我們同觀一輪明月,雖人隔千里,息息相通的心,卻是圓如滿月。

唯如“但願人長久”,方得“千里共嬋娟”。月滿中秋佳節夜,願普天之下的人們,心有明月長團圓。

中秋節隨筆9

故鄉。老屋。東、北、西三面都有小河。河水清澈,微波盪漾,游魚嬉戲其間,活水終年流淌;古老的河堤,垂柳拂岸,小樹葱鬱,大樹茁壯,老樹遒勁,永遠那麼充滿活力。綠樹掩映中,老屋靜立。

小河永遠,大樹依舊,老屋蒼老。但是……

“村裏什麼都不缺,就是缺人!年輕人少得很了啊”!母親一接電話,就這麼説,父親一接電話也是這麼説,村裏的老人只要一接電話,都是這麼説,“村裏什麼都不缺,就是年輕人太少啊!”

是啊,自從改革開放,經濟搞活以後,年輕的人們紛紛走出小村--外面的世界好精彩,城裏的錢容易掙啊!自那些年以來,村裏大凡是經濟頭腦出格的,有一點門路、本事的,這麼説吧,只要是自認有那麼一點文功武略的……反正是沒有幾個年輕人願意在家裏待下去的,他們紛紛告別本土,一任孔雀四面八方到處飛,四海闖蕩,五湖為家!

好在一個個都很爭氣,混不了幾年,活路打開,成家立業,養兒育女,比在家時風光多啦!

“兒女們爭氣啊!有本事啊!”那個時候,村裏的老人們常常不時伸出大拇指稱道、羨慕對方,甚或是在別人跟前揚揚自得,“來電話了”、“有匯款了”云云;如果兒女回家重修舊房,翻蓋樓房,那就更驚了天的喜啊!

……小河的水依然靜靜流淌,河岸的樹木依然那麼茁壯--日月依舊,不知不覺,幾十年彈指間,但見得老人們漸漸禁不住歲月,一個個不中用起來了。

“知道你要來電話,已經等了好久了!”一陣絮絮叨叨以後,老輩們就會訴起苦來,“路也走不動了,飯也做不成了,地也種不來了”,已經是“嘴來身不來,口動手難動啦!”……所有都是實話,可是“遠水難解近渴”。在外的兒女何嘗不明白這些?只是苦於他們已是心來身難到,思念腿難行了。天涯海角之處,他們業已事業有成,有家有口,甚至孫兒繞膝,創立了另一番新天地!讓他們如何捨棄這一方,顧及另一方?現在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割棄哪一方都無法忍受”啦!

山不轉水轉,樹挪死,人挪活。老輩人的心很開通,天下父母心都一樣。他們深明大義,只要兒女們有奔頭,都是傾力支持,為了兒女可以捨棄一切,甘心受苦受累,韁繩放得開開的,放手讓他們出去闖蕩,而絕不扯後腿!中秋節作文800字

我們應該感謝祖輩父輩,是他們讓我們有了一條新的生路,讓我們開創了一方新天地,我們怎麼能忘懷?怎麼能不刻骨銘心地牢記?月缺月圓,我們依然眷戀故土;天陰天晴,我們依然記掛家鄉!每時每刻,我們都想依偎在父母身旁!“每逢佳節倍思親”,遠方的兒女何嘗不是心揪腸連,時刻牽掛故土的白髮雙親?啊,當初實在是生活所迫,生計所為,生存所需,只要有一點辦法,也不願離鄉背井,拋下祖地,流浪他鄉的啊!

……小河之水依然湯湯流淌,河岸樹木依然鬱鬱葱葱。中秋圓月,倒映水中。此刻,老屋中已經電話鈴聲丁令,是遠方的子輩孫輩已撥通了老家的電話,他們候在話機旁,等待父輩祖輩的音訊,祈願祝福他們安康幸福!

天邊的遊子,故鄉的親人;故鄉的親人,天邊的遊子。“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中秋月圓,親人團聚。千山萬水,佳音難隔。有線、無線,線線緊連。遠方的遊子們,請撳響話機,敲動機鍵,給遠方的親人打個電話,因為,月下,母親正在等候你傾訴衷腸!

願鈴聲長久叮噹!

願圓月長圓,世代吉祥!

中秋節隨筆10

中秋到了,又是一年了。曾經的我們長大了成熟好多,不再像兒時那麼快樂,悠閒了。走着走着,才發現我們老了。

還記得嗎?小時候吃的香香甜甜的月餅,聽着爺爺講着古老的神話,思緒飄向那璀璨 的夜空中,讓我們幼小的記憶有了遙遠的夢....

年到三十,不再浪漫,人到中年,看淡了好多。人生之秋,多事之季,眼睛裏不再有曾經的甜美,曾經的執着,愛也遠去,情也漂泊,一度的心啊走出了浪漫的世界。

月到中秋,日子如瘋草滋長着寂寞。月到中秋,思念也遠去了,不再為一個人風風火火,不再為一個人分分合合,看清了心的空間,才發覺曾經的和現在的我站不到一條路上了,走出了曾經的世界。自己在新路上漂泊........

心中有個世界,眼中有個世界,説不清那一個在心中最多.......

歲月把我們推向中年,我們要學會感恩,感謝花草樹木,學會善待他人,才會心安。如果説中秋是中年的收穫,那麼我們應該感恩冬的孕育,春的澆灌,夏的火熱。走在秋日,心不在迷茫,因為我們長大了,學會這樣感恩生活。愛在中秋。

時間過得真快,一年一度的中秋又要來臨了,提到中秋節,每個人都會想到團圓,想到思念,可對於已習慣身處異鄉的我來説,依舊在外忙碌中度過,只是徒增憂傷,不能和家人一起過個團圓中秋,但室友的話讓我打開了記憶中的洪閘,父親的身影在回憶中逐浙清晰。

想起家鄉,你不可能無動於衷,你不可能心如止水,是否有想奔赴回家的衝動,有拿起電話的慾望。我也許算是一個故土情節尤其嚴重的人,每年這個時候,總對家鄉有着濃烈思念。從小到大在老家那些激動、感動的往事和回憶一一湧上心頭。感謝父親的教誨、母親的寬容,姐姐的幫扶,這一切塑造了我堅強誠實的個性。恍然之間,離開故土已經20個年頭,父親已經從記憶中的嚴厲、健康的中年人變成了一個滿臉滄桑、略有彎腰的老者,只是再也不是那麼嚴厲了,突然如此的温情温暖隨和;慈母的寬容和善良影響我尤為深遠,如今,這些讓我難以忘懷。

家鄉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時節,棉花地裏已經開出大量的棉花,繁星點點,一層一層的梯田是水稻飄香,小河邊是老人、小孩子在垂釣的身影,如果天氣好,你還能聽見鐵路上火車的油笛聲,站在海拔約100多米的房子背後的小山上,這一切盡收眼底。月明星稀的夜晚,站在高崗上,吹奏一曲長笛,悠揚的笛聲據説隔了幾個村子也能聽見,分外婉轉,分外悠揚。家鄉的秋天,有一種特殊的味道,就是喜悦,家鄉的秋天,有一副美麗的圖像,基調也是喜悦。只是我這個遠離故鄉的孩子,只有在回憶和思念裏,感懷中秋。祈願這天邊的明月,捎去我的問候,願家人安康,願家鄉富足安寧。

中秋節隨筆11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遙相思,多少次歡聚與離別,蘭舟催發,來不及盡述惆悵;故知偶遇,敍不盡悲歡迷途。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人有悲歡離別,月有陰晴圓缺”,期盼着,遙望着,不可忘懷,終不能“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曲悲歌,多少個痴情男女,無休無止,等待着一個又一個失落,如這般“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這又何必,只是默默祈禱,等待,任歲月沖洗了漫漫的愁緒,淡化夜以繼日的煎熬,如此便好,只是苦了中秋,苦了曾經傾盡的年華。

月正圓遠離了塵世的喧囂,遠離了紙醉金迷,燈紅酒綠,任憑寒氣充斥着。今夜,此時,多少位古代騷人為之傾倒,望月興歎,狂歌痛飲,留下了千古絕句,然而,這不正是傾訴的好時機嗎?“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

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這是第一個被這唯美的夜景馴服的人,而後子鍵,太白,東坡等等都為之相繼傾倒。或痛哭,或惆悵,或狂放,總之,這夜,註定是詩人們的夜,月,亦是詩人們的月,這一夜,屬於他們。

中秋的月,更為清晰,更為純潔,然而,這一天月也如往常一樣,但總會平添那一絲絲的哀怨,這一天代表着團圓,遠在他鄉的自己於遠在天邊的故人,是否也想到了團圓,想到了自己呢?“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半圓時的月給人以安慰,而今晚的月,又能給人什麼呢?不過是一陣涼意,一陣傷感,一陣心酸罷了。

中秋的月永遠都是那麼的不同尋常,有人説“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然而他們並不知道,也只有在那種遠離塵世的角落裏,才能感到清淨,真正回到了自然。千年前奔月的嫦娥,想來應是無憾無怨,應為每一個人都會和嫦娥交談,用心,用詩詞。她,嫦娥,永不寂寞!中秋也是她一個人的節日。

中秋節隨筆12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圓月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農曆八月十五又稱“團圓節”。

不知不覺到了農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秋時,小區裏的停車位都不夠用了,家家户户鍋碗瓢盆煎炒烹炸,不時飄來誘人的菜飯香;在沁人心脾的桂花香裏,大人們暢所欲言、小孩們嬉戲玩耍,好一派團圓熱鬧的景象。我們一大家子也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有説有笑;吃月餅、聽故事,有滋有味。

晚上,我們仰望星空,十五的月亮高掛天際,就像一輪玉盤鑲嵌在天幕中,皎潔的月光穿過樹梢,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影子。月亮周圍羣星閃爍,眾星拱月,“真美啊!……”,正當感歎時,我突然發現有一顆離羣星很遠的孤星,一閃一閃的,不知怎的,我有了別樣的思緒。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思念之情。看着這顆孤星,我突然想到了醜小鴨、想到了離羣的孤雁、更聯想到了一年到頭很少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兒童、為了祖國建設而不能休假的建築工人、為了保衞祖國邊疆而長年不能回家的邊防戰士,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為了工作、為了祖國很少與家人團聚。在這中秋佳節,我們更應該祝願他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我坐在爸爸媽媽身邊,吃着香甜的月餅,覺得自己很幸福,更覺得一定要好好學習,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祝我們所有的人節日快樂!

中秋節隨筆13

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火都很明亮,周圍的環境非常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往日的寂寞環境!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這一天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還要亮,所以又被人們稱為”月夕””八月節”,中秋前夕,人們儘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因此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一直又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節家家户户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在今天聚集到了一起,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阿!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月餅也是團圓的象徵。蘇東坡有首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輝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見當時的月餅已經是具有意義的”餅和月”了。

在家裏,我們更是熱鬧非凡。我和家人一起在院子裏賞月。剛剛升起的月亮傾瀉不了一片清輝,月亮燦燦的,慢慢的變成了白色。月亮靜靜的灑在地面上,整個世界彷彿被罩上了一層朦朧的銀紗籠罩着。月亮將光輝灑在馬路上,馬路就好像是銀子鋪的,美極了!

月亮像個害羞的小女孩,一會兒躲進雲裏,一會兒又從雲裏探出她那可愛的小腦袋,將大地浸成銀灰色。看着月亮又不禁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們為了紀念才將八月十五定為了人們所企盼的中秋佳節。這令我還想起了詩人李白為表達他的思鄉之情所作的一首詩”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等到月亮上來的時候,我們就在原理擺一擺一張大圓桌,上面放滿了月餅,瓜果等。全家圍在一起,表示團圓,大家坐在一起説一説家常事,工作,學習。其樂融融。

中秋節就像長長的線,綿綿的絲,結成一個結,使我流連忘返。

中秋節隨筆14

每個人,都想快樂,有多少人可以擁有?每個人,都想幸福,有多少人可以享受?在這裏,我想説:我每天都擁有快樂,每天都享受幸福。因為,我有你們。

有你們真好!每天清晨,你都會笑眯眯地對我説:老師好!讓我在第一時間就感受到快樂、幸福,一天的工作也在你的問好聲中拉開序幕,各種瑣碎的事情也會變得有滋有味。

有你真好!在我勞累坐下休息的時候,你會跑到我身後,伸出你柔嫩的小手輕輕捶打我背,並關心地對我説:老師,你休息一會兒吧!在我聲音嘶啞的時候,你會小心翼翼地端給我一杯水説:老師,喝點水潤潤嗓子吧!

有你真好!我們一起唱歌、遊戲;一起吃飯,陪你睡覺,你會像我的孩子一樣摟着我的脖子輕輕對我説:老師,我可以叫你媽媽嗎?連爸爸媽媽買給你的小禮物,你也會悄悄地捎給我一點兒……

有你們真好!婦女節、母親節、教師節我都會受到你的節日祝福。一張賀卡、一支鮮花、一句祝福的話語,都包含着濃濃的愛意。

有你們真好!我親愛的孩子們!

中秋節隨筆15

今天是中秋節,中午我們一家人相聚在母親家吃飯,享受着團圓,感受着家庭的温暖。由於我們的工作都很忙,中秋節的聚餐的準備工作,完全由78歲的老母親來完成,我們一再強調就是團聚,儘量簡單,但老人還是做了幾個傳統的,也是我們最喜歡吃的老菜:粉蒸肉和板栗燒雞,再準備了幾個炒菜、涼菜和青菜,簡單而實惠。

早上10點鐘,我就趕過去幫忙,老媽媽已經準備好了所有的菜品,“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到了中午,弟弟和弟媳拿了雞蛋和飲料來了,女兒和女婿也拿着進口的奇異果來了,我趕緊“搶功”炒菜了……

大家吃着老人準備的美食,談論着生活中的故事,其樂融融,吃完飯,我們幫媽媽收拾完東西,弟弟還有事,女兒還要上班,我們告別的母親。在下樓的那一刻,我突然想到,前天出院的病人,現在怎麼樣了?

這是一個67歲的男性病人,今年7月,在某醫院診斷為乙狀結腸癌,肝臟多處轉移,而沒有做手術。今年9月1日,腫瘤科請我會診,病人已經是腸梗阻了,只能做急診做腸造瘻手術了,但病人有嚴重的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的紊亂,術前與家屬溝通,家屬非常理解手術的風險,他們説:我們知道父親的病情很重,就是下不了手術枱,我們也理解,絕不會與醫院扯皮的。

有了家屬的充分理解,經過短時間的準備,2日,我們給病人做了手術,手術前,病人家裏來了40~50個家屬,看來是準備為病人送終的。手術中發現病人的腸管已經高度擴張了,直徑達到7~8釐米大小了,有成人的手臂那麼粗了,腫瘤已經和骨盆後壁緊密粘連了,腸繫膜上都是芝麻大小的轉移灶,肝臟已經成菠蘿樣改變了,手術別説切除了,就是造瘻都非常困難,我們只有切開小腸,放出了大量氣體和液體,這樣才能遊離乙狀結腸,我們大量的時間在忍受着糞便的巨臭和反胃,為病人清理腸管裏的大便,清理出的大便裝滿了7~8彎盤,手術做了3個多小時,當病人安全出手術室的時候,家屬沸騰了,連聲感謝。

在後面的治療中,病人又出現了血糖增高、腎功能不全,代謝性酸中毒、低鉀血癥等一系列問題,我天天都在病房裏,甚至利用休息的時間來處理病人,病人的這些異常都被我們一一糾正了,正在逐漸的康復中,但上週病人的情緒突然發生了變化,堅決要求出院,我問其原因是,其老伴將病情全部告訴他了,他認為自己沒有救了,堅決要求死在家裏。11日晚上,病人的家屬30多人,又來到病房給病人做工作,仍沒有説服病人,值班護士只有給我打電話,我跟家屬説,病人的病情是穩定的,儘管病情很重,還沒有到生命的最後時刻。家屬説,我們知道,但我們無法説服他。最後我要求他們等到第二天我上班後處理。

第二天,我跟病人和家屬談話,仍無法讓病人回心轉意,最後,我只有給病人換了藥,檢查了造瘻口,並教會家屬回去後如何護理,如何處理傷口。在給病人辦理出院手續的時候,我才發現病人出生的月和日和我是同一天,更加深了我的遺憾。

今天是中秋節,我突然想到,病人回去三天了,他還好嗎?他最後放棄治療,執意要回家,是不是想過最後一箇中秋節呢?我慢慢地理解了老人的心事。

一個醫生為什麼會如此牽掛一個普通的病人,我想心繫病人的安危的,絕不是我一個人是這樣做的,每位醫生都有這樣的經歷,這是職業的行為,生命之託,豈能懈怠,正是這樣的一種職業精神,讓醫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我應該感謝這位病人的幾十位家屬,正是因為他們的理解,讓我們敢於救治這種危重的病人,正是他們積極的配合,讓病人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這樣的家屬,我們付出的再多都是值得的。

我們希望病人在家裏能過一個團圓的中秋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