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元宵節故事作文4篇

來源:文萃谷 2.6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故事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元宵節故事作文4篇

元宵節故事作文 篇1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都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吃過晚飯,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燈會上。

我拉着爸爸、媽媽的手來到了燈會上,燈會上燈光璀璨,人海如潮。首先進入我們眼簾的就是文明門,文明門的左右兩邊是各種各樣的花燈,有金虎飛翔龍騰躍“、“金陵十二釵”、“孔雀開屏”、“爺爺奶奶看大戲”、“雙獅超舞”、“聚寶盆”、“馬到成功”、“一帆風順”……“馬到成功”象徵着勝利,“一帆風順”象徵着一路順風、平安。“龍騰虎躍”一隻兇猛的老虎抬起前腳,張開大嘴,好像快要撲到了我的身上似的。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孔雀開屏”,它那漂亮的大尾巴一張一合,非常形象,非常逼真,兩旁還有兩三個仙鶴,還有那一艘大船,我看到那艘大船,我就感覺我在開船,在海上航行。

有的人買上零食在路邊一邊休息一邊吃零食,有的小朋友買上熒光棒和熒光球在大街上玩耍,我們拍了好幾張照片留做紀念。

這真是一個美麗的夜晚啊。我喜歡美麗的花燈。

元宵節故事作文 篇2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早在XX多年前西漢時就存在了,元宵節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倡議佛教,聽説佛教有一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莊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了元宵節。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謎,猜謎的人眾多。一般是把謎語寫在紙上,貼在五光十色的燈籠上讓人猜。

我喜歡猜燈謎,喜歡有趣的元宵節。

元宵節故事作文 篇3

每年農曆的一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一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一月十五為元宵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的傳説有多種,我最喜歡民間流傳的一個故事。很久以前,天上有一隻守護天宮的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一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的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説了這個消息,嚇得不知如何是好,天帝的女兒想出個好辦法,她説:“在一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一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幾個夜晚都是如此,他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從此每到一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一直流傳到現在。

過元宵節有吃元宵的習俗。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 。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以此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元宵節故事作文 篇4

今天,細雨濛濛,陰沉沉的。儘管不是豔陽高照,但是仍然抵擋不住我們歡度元宵節的熱情和喜悦。

下午,雨停止了,校門開了,我們衝進教學樓。一幅生機勃勃,歡歌笑語的中國風味的場景在腦海久久徘徊,到處一片張燈結綵,四處高掛喜氣洋洋、象徵着祖國傳統文化的大紅燈籠,窗户上“連”上了“洋洋得意”的紅撲撲的紙拉花,還張貼上了一個個字體優美、端莊大氣的紅色“福”字。

為了讓這個元宵節過得有意義而又讓人回味無窮,我們五年級組推出了兩個傳統活動——猜燈謎、講故事。

上課鈴叮鈴鈴地敲響了,代表我們的班會拉開了帷幕。和藹可親的主持人向我們介紹着中國元宵節香甜可口的'傳統美食——湯圓,演繹着古往今來的人在元宵節各式不同的多姿多彩的習俗——賞月,向我們陳述着神州大地家喻户曉的元宵節漫長的由來,敍述着繪聲繪色的元宵節傳統故事。

猜燈謎的時間到了,每班代表爭先恐後地衝向場地。規則是:確定燈謎謎底後,記住編碼向“裁判”對正答案,確定正確後將卡片取下並寫上正確答案去兑獎處兑獎。哇塞!成百上千張燈謎卡片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大家各自尋找自己欣喜的謎底。猜燈謎的時候可熱鬧了,人山人海,人聲鼎沸,議論紛紛,擠得是水泄不通。有的人抓耳撓腮地沉思着,有的人戴着眼鏡洗耳恭聽,有的人交頭接耳好像探討着什麼祕密,還有的人像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卻仍然顯示出一副躍躍欲試和心潮澎湃的姿態,儘管冥思苦想,卻還是百思不得其解。十幾分鐘的功夫,牆上的卡片已經變得“七零八亂”,這説明我們的思考異常活躍,知識面較廣。剩下的謎面越來越少,題目也越來越難,一節課,四百張卡片化作了最後的三四張卡片。

正月十五,一個古人在皎潔的月光下開心愉悦的日子,一個現代人享受着閤家歡樂團團圓圓的美好時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