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生教育失去“公共服務”初衷

來源:文萃谷 7.98K

為了確保所有的學生都能享受到一流的教學環境,讓教育教學“視界”更清晰,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教室、會議室均選擇安裝了光峯光電的激光投影機。目前,這些投影機已經安裝調試完成,遍佈校園各個角落,成為了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方便教學、會議等的投影利器。

美研究生教育失去“公共服務”初衷

  打造一流的教學環境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佔地20萬平米,建築面積約10萬平米,按國際一流標準建設有網絡智能教室、音視教室、雙向遠程教室、直播室、模擬法庭、可容納500人的會議廳等,可為3000名研究生提供高水平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

儘管有大量不同的投影技術和方案可供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選擇,但是在經過了仔細的對比和評估後,光峯激光投影機還是憑藉着出色的投影效果、超高的可靠性和性價比,成為了他們的首選。在校園內,每間教室和會議室都安裝了光峯激光投影機,這也是國內高等院校首次如此大規模地選用光峯激光投影機。

  光峯激光投影,讓教學更精彩

成功安裝應用於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教室、會議室的光峯光電激光投影機包括:超短焦激光投影機AL-UH420和激光高端工程投影機AL-FH600。

光峯超短焦激光投影機AL-UH420採用獨創的ALPD激光熒光顯示技術,純激光光源,亮度高達4200流明,可靠性高,亮度持久,而且無需更換燈泡和過濾網,可實現20000小時以上免維護使用,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同時,超短焦投射技術,投射比僅為0.233,24cm 的距離即可輕鬆實現 105 吋投影,真正實現小空間大屏幕,不僅擺脱了空間限制,讓教室顯得更加寬敞明亮,而且在使用過程中,可以實現畫面內容無人影,以及投影光線不入人眼的效果,對於苦惱於課上投影內容被老師遮擋的學生,以及被投影光線直射眼部的教師來説,無疑大有助益。另外,27.6分貝超低靜音設計,大大降低了教學中的噪音干擾,讓學生們在安靜的環境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有效提升學習效率。

光峯激光高端工程投影機AL-FH600主要安裝在大型會議室,階梯教室,以滿足這些大型場合更高的投影顯示需求。該產品同樣採用激光光源,亮度達6000流明,可有效抵抗環境光的干擾,縱使是教室光線充足也能實現超清晰的顯示效果,呈現高亮度高對比度的圖像。35,000:1的高對比度,畫面灰階細膩,景深豐富,可是實現超高品質的畫面,因此投影效果極佳,即使是坐在最後一排也能輕鬆看到投影幕上的字,絲毫不會影響觀看效果。

光峯激光投影機還具有可快速開關機,無需等待,功耗低,節能環保等特點,完全滿足教育領域的環保要求,保障教師和學生的健康,大大提升了用户的滿意度。而且與同級別的燈泡投影機相比,壽命更長,維護使用成本更低。

 激光投影+教育 大勢所趨

投影與教學的結合已經成為了教育領域的一大趨勢,而隨着激光光源的崛起,環保節能深入人心,激光投影未來成本的降低,激光投影在教育市場將大有可為。

光峯光電作為激光顯示領域的領跑者,一直致力於激光在顯示領域的應用,憑藉獨創的ALPD激光熒光顯示技術,為投影機市場帶來了多款領先的激光投影產品,隨着光峯激光投影機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的成功應用,光峯光電將繼續努力為教育領域提供更多專業、優質的解決方案,確保優質教學環境,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效率,為教育教學發展提供保障!

當然,除了教育領域,光峯激光投影機還可以應用於商業顯示、展覽展示、大型會議室、高端工程等領域,為更多的行業服務。近日,由美國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書《研究生院的混亂》(The Graduate School Mess)備受教育界和社會關注。哈佛大學出版社評論文章表示,美國研究生教育的混亂已經不是什麼祕密了。研究生花費過長的時間完成學業,即使成功畢業也要面臨慘淡的學術就業市場。

就美國研究生培養的問題根源及解決辦法等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研究生院的混亂》的作者,美國福德漢姆大學美國文學教授、《高等教育紀事報》專欄作家萊昂納德·卡蘇託(Leonard Cassuto)。

  博士教育:時間久、學習單一

早在2012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德國研究和比較文學教授拉塞爾·伯曼(Russell Berman)與其同事合作過一篇題為“斯坦福人文博士研究生的未來”(The Future of the Humanities Ph.D. at Stanford)的文章,引起較大反響。

文章直擊美國人文研究生教育中兩個最致命的問題,一是學位完成花費的時間不可思議的漫長,最久的需要9年;二是不論在學術內或學術外,都沒有把研究生培養成為具有多樣化特色、有着豐富社會性和能夠自我激勵的人才。針對這兩個問題,作者提出,需要為研究生提供靈活的指導,使他們能夠通過不同的方式通向不同的事業目標。換句話説,學生既要高效地完成學業,又要爭取更廣泛的專業就業機會。

為重新審視整個博士研究生課程,伯曼建議,學生需要在攻讀博士學位第二年末向所在院系提交一份職業偏好列表。在餘下的時間裏,除了必須完成考試外,其課程和指導都將根據個人職業偏好進行定製,為他們日後工作發展方向做準備。當然,對此也有批評的聲音出現,有人認為,這一建議完全放棄了傳統,且太過於理想化而很難實現。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教授安東尼·T.格拉夫頓(Anthony T. Grafton)建議人文教育改革需要“將嚴謹的傳統與創新的實驗結合起來”。

  過度強調研究成果

卡蘇託表示,目前,研究生教育仍然困於20世紀50年代那種保守化、規範化、對教授職位無限仰視的舊傳統中,卻失去了“公共服務”的初衷。這樣的結果就是,教育過程中過度強調研究成果,而付出了教學不足的代價。

他認為,教學改革才是人文學科研究生教育重煥生機的方法。但現在的問題是,教授幾乎不會幫助研究生準備如何適應來自社會和就業的需要;教學過程不是“以學生為中心”,而是讓學生複製導師的研究之路,課程也根據教授的專長來設置。卡蘇託認為,這是一種錯誤文化,教學生一股腦地追求本來就不多的工作崗位。學生花費數年時間完成學業,有的還被教授僱傭,以微薄的工資繼續發表論文並積累教學經驗,而之後是否能在學校長期留任並往教授職位發展則毫無保障。

更糟糕的.是,學術圈的宗旨是“不發表即滅亡”(publish or perish),一些教授會讓學生專攻科研和文章發表,但事實上,科研並非唯一出路。

卡蘇託建議,教授應當調整研究生課程,擴大對“成功”的狹窄定義,鼓勵學生創造更加有意義的人生。特別是在當下,終身教職的市場非常有限,競爭異常激烈,因此不能阻斷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無限可能。學校需要為學生提供與現實接軌的教育。

  透明就業記錄助學生定向發展

提到改革的建議,卡蘇託認為,伯曼與其同事合寫的文章和引起的討論非常有建設性,如果被採用,對其他很多學校來説也是一種學習模式。

但並不是説,改革就一定要從名校展開。例如,美國田納西州範德堡大學就採取了高效的學位獲取方式。在校博士生在5年內都能夠得到來自學校各方面的支持,也不需要其參與過多的教學任務。但如果他們按時完成學位,則可以獎勵其額外1年以講師的身份留校工作,領取與其他講師相同的酬勞。

然而,卡蘇託對此並不過分樂觀,因為在現階段很多公立大學急缺經費的前提下,往往有學校會為了節省開支,而讓研究生為本科生上課,從而減少僱傭正式教師的數量。但他表示,範德堡大學能夠嘗試新的方法總是好的。儘管卡蘇託是以人文學科為例,但是他認為,這也值得其他學科借鑑。

最後,卡蘇託呼籲學校應當對研究生實習和就業記錄做到公開透明。現在,越來越多的院系都在收集和整理學生實習和就業結果,因為越來越多的申請者將其當做是否申請院系的標準之一。而院系如果想爭取到優秀的學生,自然會用好的就業結果來增強吸引力。

美國非營利性組織安德魯·威廉·梅隆基金會(Andrew William Mellon Foundation)目前正在支持一個項目,旨在追蹤1998—2009年博士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如果進展順利,未來幾年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數據參考,對其在專業、院系選擇方面有所幫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