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學期計劃模板六篇

來源:文萃谷 1.72W
學期計劃 篇1

一、時間工作內容説明

【熱門】學期計劃模板六篇

1、制定學期教師教學工作計劃、學校體育競賽工作計劃、教師研修課安排,09——10學年第一學期體藝組工作計劃。

2、組織學校代表隊參加安徽省中職田徑運動會,制定訓練計劃,落實訓練,力爭獲得理想成績。

3、組織學生赴合肥參加省中職田徑運動會。

工作重點:

1、認真檢查落實學科教學常規工作,任課教師各上一節教學研討課,交流對新教材的摸索經驗。

2、10月份,在全省中職學生田徑運動會上創造好成績。

3、11月份,開好學校秋季運動會。

4、12月份前,完成《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上報工作。

5、做好高三體育生、藝術生的大學聯考備考工作,科學訓練、刻苦訓練,努力提高訓練水平,爭取在各級比賽中創造優異的成績,工作計劃《09——10學年第一學期體藝組工作計劃》。

6、組織好學校體育競賽工作;抓好“二操”質量。工作目標:全面提高體育教師自己的整體素質,努力建設一個品德高尚、敬業愛崗、業務精良,作風正派的體藝教研組。在全省中職學生田徑運動會上達到團體總分超2位數的任務,團體名次在前30名(注:全省共78個隊)。認真組織好學校體育競賽、兩課、兩操、課外活動,做到組織嚴密、活潑、有序、安全。

十月

1、發放校秋季運動會通知及競賽規程。

2、組織教師上好研修課。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等活動。

3、開展《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4、體藝組網站建設。

十一月

1、組織校秋季運動會。

2、組織教師上好研修課。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等活動。

3、進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上報工作

十二月

1、協助校團委做好元旦書畫作品展及比賽工作。

2、協助校工會做好校師生聯歡會。

3、組織教師上好研修課。開展聽課、評課活動。

4、協助校工會開展教師籃球賽。

元月

1、整理音體美學科學生成績,並送交班主任和相關科室存檔。

2、組織任課教師認真總結教學經驗,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參與評比活動。

3、做好體育器械的入庫與管理工作。整理本組檔案。嶽西縣職教中心體藝組20xx年9月18日

學期計劃 篇2

溧陽二中英語教研組工作計劃本學期英語學科教研工作,要以課程改革為中心,圍繞課改完善和深化學科教學常規,組織教師參加課改理論學習和培訓,組織課改研究課和專題研討等系列活動,以促進教師轉變教學觀念,促進教師整體素質和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加強教育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理論素養

1、本學期要重點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英語課程標準》和《英語課程標準解讀》等有關課程改革的材料。學習課程改革專著《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明確英語課程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四個基本任務,特別是要認真學習和理解課程標準中的"六個基本理念",並用這些理念來指導平時的課堂教學,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加快信息技術學習進程。組織本教研組全體外語教師學好電腦技術和網絡技術,能熟練運用基本信息技術,從而推動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組織有關教師運用現代教學理論設計多媒體教學輔助課件,組織多媒體教學觀摩活動等。

3、組織本教研組教師撰寫論文。全體英語老師要通過理論學習,不斷反思、探索,並聯系實際積極撰寫外語教育教學論文。

二、狠抓教學常規落實,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1、進一步抓好"教學常規"的學習和實施工作,組織本教研組年輕教師學習常規,學習校內外先進典型,加強檢查督促,使學習常規,實施常規成為全體教師的自覺行動。

2、加強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發揮羣體優勢,提高備課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落實教學常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必要措施。為此,我校教研組要積極組織集體備課,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實效。

3、抓好國小與國中的銜接教學。本學期七年級學生在國小階段學了國小英語教材,基本上達到了國小英語教學的要求,但也出現了一定的分化現象,七年級教師要及早摸清情況,根據我校的實際,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抓好中國小銜接教學。

4、抓好教研組建設。教研組要在落實常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要做好常規落實的檢查、督促工作;要定期組織教學研究活動,圍繞相應的研究專題,組織相應的公開課、研究課、示範課,通過研討、觀摩、評議等形式,使本教研組全體英語教師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三、加強九年級畢業班工作的研究,提高畢業班教學效率。

組織九年級英語教師認真學習《大綱》和《會考説明》,紮紮實實教好第一遍,要在基礎知識到位的同時,抓好聽、説、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特別要重視學生閲讀能力的訓練。

四、其他工作

1、精心組織,認真輔導,組織九年級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

2、組織七年級、八年級學生的各種技能的校內競賽活動。

3、合理安排和組織教學活動,組織相應的時間對九年級學生進行口語等級測試的訓練,並在校內組織預測檢查工作。

學期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依照我校的實際情況,遵循“以師為本,主體發展,科研立校,和諧興校”的教學管理理念。學習政,史,地學科新的課程標準,加深對新課程的理解,努力探索科學的、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落實並且規範教育教學常規工作精細化工作,深入開展“問題導學·主體探究(QS)”型課堂改革教學研究,努力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提高政,史,地的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努力創設高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工作中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努力開拓創新,使教研組工作再上新台階。

  二、工作目標

1.加強教學常規工作落實,細化各學科的教學模式,緊抓課堂管理,強化會考學科複習,確保教學質量。解決構建主體探究性高效課堂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何實行集體備課,如何組織學習小組建設,如何對學生進行評價等問題。

2.創新校本教研活動的形式及內容,在上學期形成有實效的活動模式基礎上,以教學案編寫為載體,並讓課題研究成為校本研究的一部分,真正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

3.解決政史地學科教材處理中的問題,重點是對教材的挖掘,包括對教材深度的認識理解、對預設與生成問題的處理,問題切入點的設計等。

4.開展《國中政史地教學中有效閲讀文本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工作。

  三、校本教研內容

1.研課。轉變校本教研活動的形式,由原來的評課、説課轉變到研課。課前,在進行集體備課、設計導學案的過程中,研究課堂的程序設計、教材知識深度的挖掘,預設重點環節的問題等。課中,聽課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觀察者參與教學活動,收集改進課堂教學的信息。課後,執教教師與觀課教師就教學程序與教材處理、問題設計進行研討交流。鑑於本組的特點,教研活動有分有合。本組分成三個小組,即思品組(孫玉會、於秀紅、鄭付娟)、歷史組(陳永苓、郝連龍、李正陽、王玖玲)、地理組(肖靜、畢小娜、孫愛麗)同學科的教師通過研課明白如何上課,教材知識應該處理到什麼深度,真正發揮集體的作用。

2.主題研究。倡導“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研究理念。實現教研工作中主題研究與科學研究的整合,突出研究的目的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本學期準備開展以下微型主題的研究

(1)導學案的編寫(分小組進行,然後再集中討論)

(2)政史地學科教法問題的研究

(3)政史地學科教材處理問題研究

(4)政史地學科文本閲讀的策略研究

3.探討網絡教研的作用。充分利用網絡,搭建讀書交流平台,每兩週在自己的博客和教研組博客上發一篇以教學為主題的學習材料,亦或是教學案例。承擔教師素質大賽的教師在説完課後,將自己的説課內容及時發到自己的發到博客上,進行網絡教研,可以跨組進行,達到全校教研的目的,並及時關注本組和其他組的博客,以留言形式網絡交流。

4.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研討指導學生深入思考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促進後進生轉化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方法等。

5.研討適合本組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

學期計劃 篇4

當一個班主任容易,當好一個班主任,管好一個班集體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下面是我今學期的一點初步計劃:

一、“細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班主任要想管好一個班集體,除了靠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班級公約,以制度去管理學生外,要靠班主任去細心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師的思想、行為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是班主任,影響更為直接。所以,班主任應該時時處處以身作則,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樣,才能給學生以良好的影響,做起事來也得心應手。我覺得班主任想管好一個班級就應該細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表裏如一,言行一致;凡是要學生做到的,老師必須先做到,並且做得最好。這樣,才能影響和感染學生,促進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誠心”去捕捉每一顆心靈

作為一個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級,就應當首先了解學生,誠心與他們交朋友,用心去捕捉每一個幼小的心靈,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想學生。特別是注重誠心與學生交朋友,要和他們談心,學生有缺點,批評時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同時批評學生要因人而異,講究時機、地點與方法,不誇大、不諷刺、不挖苦,要誠心誠意幫助學生改正缺點。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要求,不光要從自己的角度去分析,更重要的是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多為學生出主意,讓學生覺得你是真心實意為他着想。要和學生平等相處,以誠相見,做到如師如友,亦師亦友。不要高高在上擺班主任的架子,要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做個熱心人,及時瞭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要積極主動,誠心解決好。只要教師用心去觀察瞭解學生,發現每個學生心靈深處的微妙變化,並把自己的思考過程告訴學生,坦誠相見,這比直接把結果告訴學生收效要好得多。

三、 用“愛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

班主任應該用愛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班主任在工作中無論對人對事都要公正、平等,特別是對待後進生要真心實意,不要給學生一種“老師

做個樣子”的感覺。平等可以營造融洽,愛心可使枯木復甦,耐心可以修好“破罐”。班主任雖然不可能將自己的精力在同一時期平均分給每一個學生,但只要我們心中裝着全體學生,用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就一定能夠發現學生身上潛藏的智慧和創造力,挖掘出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

四、“有意”放手讓班幹部管理班級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事務繁雜,既抓教學業務,又抓班級管理,有時還兼上其他班的課。這樣一來,如果不選出一支好的班幹部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是不行的。班幹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選舉班幹部時一定要民主、公正、公平、公開,不能由班主任點名,委任班幹部,這樣做不能服眾。選出班幹部以後,人員分工要明確,各人有各人的崗位職責。各負其責又協調配合,共同管理好班級。同時班主任要放手讓班幹部去管理班級,要信任他們,鼓勵、指導他們如何去抓班級管理。如果指導得好,班主任工作就事半功倍,班主任也就能抽出更多時間去鑽研教材、傳授更多的知識給學生了。

五、“留意”捕捉每個學生的閃光點

一個班幾十名學生,各人有各人的個性特點。這就需要班主任平時留意觀察、瞭解、掌握每位學生的脾性,注意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因勢利導,揚長避短,因材施教。當今時代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既要讓學生全面發展,又要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因此,班主任平時要留意瞭解學生,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取得儘可能多的進步。

總之,作為班主任的應時時處處以自己高尚的師德影響學生,感化學生,誘導學生,教育學生,關心學生,鼓舞學生。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為把學生培養成新一代“四有”新人,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核心,良好班風的形成,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文化素質的提高,班主任作用至關重要.要把一個班級帶好,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幾方面全面發展,畢業後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班主任必須具有“媽媽的心、媳婦的腿、婆婆的嘴”,緊緊抓住愛、勤、導三個要素,創造性地勞動。

學期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教師的專業水平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生命,為更好地落實教育局關於全面開展中國小校本培訓工作的要求,我校從教育部頒發的《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規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為指導,積極探索以學校為主要培訓基地,校長為培訓第一責任人的校本培訓模式,充分發揮本校的培訓功能和優勢,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努力營造教師終身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格局。

二、工作目標:

1、樹立新的教學觀念。通過校本培訓,完善教師業務學習的機制,提高教師教育活動的實效性,突破傳統的教學思維方式,更新教師觀念,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優化知識結構,培養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

2、提高教學能力,促進學習和研究相結合。努力建設一支師德好、觀念新、素質高,能夠勝任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開發的骨幹教師隊伍,能夠適應國小跨越性發展需要的'學習型、科研型教師隊伍,為課程改革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三、培訓內容:

1、開展師德培訓,辦家長滿意的學校,做家長滿意的人民教師。

2、全面實施新課程培訓。

3、開展教學技能研討培訓。

4、開展科研能力培訓。

四、培訓形式:

1、自學——反思

自學是在學校規劃與指導下,教師根據自己的要求開展的自我培訓活動,主要採取上網瀏覽教育文獻,系統學習教育專著,學校博客網站閲讀學校推薦文章、到校閲覽室學習教學雜誌,然後結合自身教學實際,開展自我反思,總結提高,每學期寫7000字的讀書筆記。

2、實踐與交流形式

(1)開展互相聽課,評課活動,相互研究,共同提高。

(2)開展“同上一節課”的研討活動,提高教師獨立處理教材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魅力。

(3)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走進課堂、聽課,參觀教師的備課本,學生的作業本,增強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瞭解,加強家校合一的研究。

(4)開展教師基本功的培訓,堅持每天一頁鋼筆字的練習。

(5)開展教師沙龍活動,交流學習心得,探究熱點問題,為教師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以達到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不斷完善自我的目的。

(6)開展課題研究,圍繞科研課題上好每一節課。

3、專家引領學校

聘請有關專家定期來校進行指導,舉辦專題講座,零距離地與教師接觸,手把手地進行輔導。

五、主要措施:

1、提高認識是做好校本培訓工作的關鍵,要加強學習,把校本培訓與教師的專業發展緊密結合,與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相結合,紮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

2、加強校本培訓的組織指導,加強過程監控管理和考核評價工作。

3、充分發揮教研組的校本培訓主陣地作用,各教研組要利用教研活動,組織本組教師開展理論學習與專題研討,認真落實培訓方案。

4、校本培訓與課題研究相結合,圍繞學校科研課題,修改完善每一位教師的子課題方案,圍繞方案,各課題研究小組定期開展研討活動,加強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5、開展“五個一”活動,即教師每學期研讀一本教育理論專著;每月研讀一本業務雜誌;每月上交兩篇教育故事,每學期開放一節研討課,每學期做一次專題演講。

六、學校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嚴世萍

副組長:王厚安、毛祖全、樂孝彬

組員:潘運智、祝光濤、閻婷、向淼、李普婭

承擔的主要任務:

1、全面負責學校教師繼續教育的規劃、實施、管理和總結工作。

2、負責校本培訓方案的制度,實施和考核工作。

3、整理、留存有關繼續教育的資料,考核成績,建立培訓檔案等。

七、時間安排:

三月:

1、制定學校校本培訓計劃。

2、修改完善各課題組科研工作計劃。

3、“開展同上一節課”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4、制定個人專業發展計劃。

5、建立教師培訓檔案。

6、完成兩篇教育故事。

7、完成“我的學生我滿意”活動方案。

四月:

1、檢查教師自學筆記。

2、薄弱環節,薄弱學科教學研究。

3、課題小組會議,彙報各國小教研、科研工作情況。

4、德育活動課研究。

5、專題報告會:①學校科研課題詮釋;②教師怎樣做科研。

6、開展“我的學生我滿意”活動

五月:

1、檢查教師教育故事。

2、“家長開放日”開放課堂、展示教師備課本、學生作業本。

3、教師沙龍活動——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4、教科研領導小組會。

六月:

1、完善教師培訓檔案。

2、總結培訓工作。

3、檢查教師培訓計劃落實情況。

學期計劃 篇6

—、指導思想:

本學期以思想品德課《課程標準》為依據,主要任務是對本學期教材進行全面複習,迎接考試。為使八年級年級思想品德的複習有針對性、目的性,做到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真正對學生起到指導性的作用,使每一位學生在複習中夯實基礎,融技巧、方法、思想於一體,獲得最適合自己發展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自信心,確保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

二、學生情況分析:

1、從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看,學生的優秀率較高,但良好率、合格率等較低,特別是有75班學生基本不學習,低分人數多,且學生厭學情緒嚴重,失學率高。

2、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系統,解題能力偏差。

3、學生對政治分析題適應能力較差,不會用所學知識點來回答。

三、目標: 力爭通過複習,使學生較為系統地掌握教材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應有的考試技巧和方法,在期末考試中,爭取名列全縣前五名。

四、複習課時安排

20xx年從6月16日開始到20xx年7月3日止,共3個周9節課。

1、章節複習,從20xx年6月16日開始到20xx年7月3日,用時5節課,複習一到五單元。

2、時政複習,用時2節課。

3、綜合練習和考試方法指導,用時2節課。

五、複習措施

1、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1)、在基礎知識的複習過程中,要指導學生熟讀課本,重現教材知識,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

(2)、在完善知識結構後,要重視學生對重點知識的記憶。採取課堂老師抽查課後組長檢查本組同學、課代表檢查組長的辦法進行,事先對學生、組長、課代表提出明確要求,確保記憶效果。

(3)、要重視基礎知識中的基本觀點和觀點的探究,指導學生髮現、歸納總結,進行聯繫實際的運用。

2、梳理體系,講練結合。

(1)、以章節為單位,注重“雙基”。複習中打破教材的課時順序,以一課內容為單元,整合相關知識,以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便於學生複習,也便於學生有條理地掌握知識,並在考試答題時使用知識點,有利於學生節省時間。

2.講練結合。每一課內容的複習,都要準備一定量的練習題,包括單選、材料分析題、實踐與探索等題目訓練。 對練習要精選,注意練習的基礎性、代表性、典型性,以基礎題為主,適當綜合、適當提高、適當拓展,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並從中發現不足和漏洞,及時調整教學,查漏補缺。

通過講練,教給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解決某一類問題的切入點、方法,規範表達的方法,分析材料的方法及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過這個環節的複習,學生們基本做到熟悉課本知識點,掌握考試方法和技巧。

六、做好學生認真複習的思想工作

在進行以上方法的複習時尤其要注意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和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係。平時要注意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尊重學生的人格,生活上關愛學生,真正做到學生的良師益友,讓他們“親其師”,最終變為“信其道”。在期末複習時要注意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讓他們覺得思想品德其實很簡單,這樣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精神迎接期終考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