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通用22篇)

來源:文萃谷 4.17K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那麼計劃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通用22篇)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數與代數領域:

安排五個單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認數,一個單元,即第三單元認識100以內的數;第二部分是計算,三個單元,即第一單元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四 、六單元教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在這兩個單元裏還要教學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第三部分是常見的量,一個單元,即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本冊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與原教材相比在內容編排上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把原一年級上冊教學的20以內的退位減放到本冊作為第一單元,把原二年級上冊教學的兩位數的加、減筆算提到本冊,把原一年級下冊教學的乘法的初步認識和1~6的乘法口訣兩個單元推到二年級上冊。這次調整是在對實驗區實驗狀況進行認真調查、廣泛聽取實驗教師意見並作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

調整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與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不宜同步進行。兩種算法的思路不同,加、減交叉安排不利於學生掌握加法思路和減法思路,在加法不熟練的情況下,也難以利用加減的互逆關係進行想加算減的思考。所以把原來一年級上冊安排的20以內加減法的一個單元分為兩個單元。又考慮到許多學前教學薄弱的地區在一年級上學期教學任務太重,需要對學生進行課堂常規、自主學習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所以把20以內的退位減法推遲教學。

二是兩位數的加減筆算與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有着密切的聯繫,口算時對算理產生的感悟可以順利地遷移到筆算中去,所以把不進位、不退位的口算和筆算編排在一個單元裏,把進位和退位的有關口算和筆算編排在另一個單元裏,這是一種合適的整合。

三是雖然用口訣計算乘法比兩位數的加減筆算容易,但一年級學生理解乘法的意義確有困難,所以推遲教學。

2、空間與圖形領域:

安排一個單元,即第三單元認識圖形,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遵照兒童觀察物體由整體到部分,由粗略到細微的認知規律,在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之後認識基本的平面圖形是恰當的。

最後一個單元安排期末複習。本冊教材還安排了三次實踐活動,分別是我們認識的數小小商店。主要是讓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培養應用意識、合作意識,獲得數學活動的積極情感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認識計數單位,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3.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

(二)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識100以內數的含義、探索100以內數的組成方法、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以及用100以內的數描述日常生活現象等活動中,培養初步的數感,發展初步的抽象思維。

2.在探索10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有條理、有根據地進行思考的重要性;通過相應的`口算和筆算的練習,提高進行加、減運算的能力。

3.在藉助相關物體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在擺圖形、圍圖形、折圖形、畫圖形以及拼圖形等活動中,發展初步的形象思維,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上學期本班有學生48人,這學期轉出2人,轉進一人,共()人,其中跟讀生()人,正式生()人。

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的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並能有一定個性的去完成學習任務。在上個學期的期末測試中,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其中算術題和看圖列式的失分率較高,因此還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第三單元《加與減(一)》。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七單元“加與減(三)”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會估算,初步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第六單元《購物》。學生將通過購物活動,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元,角、分及其相互關係,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第二單元《觀察與測量》。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釐米和米的實際意義,瞭解釐米和米的關係。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通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三)統計與概率第八單元《統計》。學生將通過簡單的調查活動,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和同樣進行交流。

(四)實踐活動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即“我和小樹一起長”,“小小運動員”,“今天我當家”。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安排了動手做,小調查等活動,旨在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

(一)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結合生活情境發展學生的數感。發展數感,是課標中的一個重要目標,數感主要體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情境彙總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用數來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運算的意義。

1、關於100以內數的認識。

(1)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理解數的意義,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

(2)經歷運用適當的方式表示數的過程,進一步體會位值制。

(3)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

2、關於100以內的加減法

(1)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能估計運算的結果,發展估算意識和技能。

(3)經歷探索運算方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

(4)把加減運算的學習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5)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保證基本的運算技能。

(二)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注重通過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在實際觀察物體的活動中,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圖形可能不同。

(2)在測量活動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長度單位。

(3)在從立體到平面的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積累有關圖形的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三)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注重通過調查活動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

(四)在整理與複習中,注重發展學生回顧與反思的意識。

四、教學措施

1、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3、引導學生思考,並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4、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學進度安排:

生活中的數…………………………5課時

觀察與測量…………………………4課時

加與減(一)………………………10課時

有趣的圖形…………………………8課時

加與減(二)………………………15課時

購物…………………………………5課時

加與減(三)………………………6課時

統計…………………………………3課時

總複習………………………………4課時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新學期伊始,本人堅持以教學大綱為指導,以課程標準為依據。認真鑽研教材,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借鑑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輕鬆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習好數學知識,努力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

二、教學條件分析分析:

本班學生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

三、任務目標:

1.使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加法和整十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通過遠程教育資源等各種途徑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方法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課堂教學中充分應用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堅持“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等過硬措施來督促學生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內容

1--2位置

3--520以內的退位法

6--7圖形的拼組

8-10100以內數的認識

11認識人民幣

12期中複習以及期中測試

13認識時間

14--15找規律

16統計

17---期末複習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班級情況分析:

主要存在的問題:

1、代數部分:20以內的進位加法(根據上期末口算比賽分析),有7位孩子沒有達到每分鐘10題的要求,佔8.2%。他們是邱舒瑤、李淼、黃鈺、周裕娜、熊作偉、潘樂兒、尹路。

2、解決問題部分:沒理解解決的問題,不懂解決問題的策略。

如:上學期期末水平測試出現下面的問題:

得分率只有88%,陳家俊、吳樹楷、潘何許、潘銘傑、潘泳琳、熊作偉、尹路、周裕娜這幾個孩子都做錯。因此在本學期要加強理解加減法的關係,讓學生明白解決問題的步驟:讀、找、算、查、答;明白根據信息解決問題的道理。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圖形

(一)、20以內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擺一擺,想一想、認識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二)、找規律。教材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內容的展開儘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提供關於物體空間關係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注意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的風格和特色更加鮮明,將數學學科體系的嚴謹性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開放性有機結合,更好地促進教育教學活動,初步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又勇於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更加符合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

三、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四、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口算要求:

內容

單元結束

期末

平均錯誤率

速度

(絕大多數達到)

平均錯誤率

速度

(絕大多數達到)

20以內加減

10%

8題/分

7%

10題/分

100以內的

加減口算

12%

3題/分

10%

4題/分

3、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平行四邊形。

4、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感受分類和數據整理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6、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培養認真傾聽,書寫工整的良好習慣。

10、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初步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初步感受數學思維方法。

五、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瞭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4、聯繫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遊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上學期教學回顧

高一共四個教學班,共計160餘人。楊文國帶高一(一)班,高一(二)班;張忠傑帶高一(三)班和高一(四)班。其中各班期末八校聯考的成績分別為:50.6分,32.8分,27.2分,34.5分,總平36.9分。學期中途因張忠傑離開學校導致頻繁更換老師,(三)班、(四)班的成績因而受到影響。期末由王山任(三)班、(四)班的數學老師。

上學期工作在學生學習的落實環節上做得不太紮實,這將是本學期重點改進的地方。

二、本學期的措施及打算

1.一週學習早知道。明確目標更能確定努力的方向。為了讓學生學習更有目的性,有效性和積極性,每週第一節課給出一週的教學進度,學習目標和過關要求。不僅老師要做到對所教內容清楚明瞭,也要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做到每週學習目標清晰化。

2.落實每週測試過關制。周測內容與一週學習目標及一週的講授內容緊密相連。未盡力而又沒有過關的學生將按事先説明的措施給予處罰。以便讓學生重視課堂學習,重視平時作業,重視一週的學習過程。做到讓學生每週學習過程精細化。 3.根據學生學力狀況進行分層次的培優補差。

三、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學習內容

目標要求

1. 必修4 第一章三角函數:第1至3節

週期,角的推廣及表示,弧度制及互化

2. 軍訓

3. 第4節:正弦函數

單位圓,正弦函數定義,象限符號,誘導公式,五點法畫圖像,圖像及性質。

4. 第5節:餘弦函數,第6節:正切函數

餘弦函數正切函數定義,象限符號,誘導公式,圖像及性質

5. 第7節:xAsiny的圖像,第8節:同角的基本關係。

圖像變換規律,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係及其運用。章節複習,章節過關測試。

6. 第二章:平面向量:第1節至第2節

向量,有向線段,向量的長及相等、平行、共線、單位向量等概念,向量的加減法運算

7. 第3節至第5節

數乘向量,基本定理,向量運算的`鞏固訓練,平面向量的座標表示及運算。數量積的應用。

8. 第5節至第7節

數量積的應用及座標表示,向量應用舉例。習題課,章節複習,章節過關測試。

9. 第三章:三角恆等變換:第1節至第2節

兩角和差的公式得推導,記憶及靈活運用,二倍角公式得來源及運用。期中複習。

10. 期會考

期中複習,期會考試。

11. 第三章 第3節:三角函數的簡單應用

試卷講評改錯,簡單應用,三角恆等變換的綜合習題課,練習,章節複習,必修4基本測試。

12. 五一長假

13. 必修3 第一章:統計。第1節至第5節

統計的程序,統計圖,統計方案設計,普查與抽樣,抽樣方法,分層抽樣與系統抽樣,花統計圖表及讀統計圖表,數字特徵: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級差,方差的意義及計算分析,

14. 第6節至第9節

樣本對總本的估計及相應的數字特徵的計算分析,統計實踐活動,變量的相關性及例題分析,最小二乘估計。章節複習,章節過關測試。

15. 第二章:算法初步:第1節至第3節

基本思想,基本結構及設計,排序問題。

16. 第4節:幾種基本語句

條件語句,循環語句,複習三角函數的基本內容,章節複習,三角函數與算法初步過關測試。

17. 第三章:概率:第1節至第2節

頻率,概率,古典概率,概率計算公式。

18. 第2節至第3節

建概率模型,互斥事件,習題課節複習,章節過關測試。

19. 期末複習

20. 期末複習,期末考試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6

一、教學目標(全冊總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並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口算和筆算的方法,能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直觀認識常見的簡單的平面圖形。

(3)結合具體的情境,會分類整理數據,填寫簡單的統計表。

2、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過程中初步發展思維能力

(2)在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方法時,能注意到方法合理和靈活,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算法多樣化的交流中,初步培養思維的敏捷和靈活。

(3)直觀認識平面圖形的過程中,初步朋友空間觀念。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初步進行有條理的思考,並對運用的方法和獲得的結果的.合理性能進行初步的判斷。

3、解決問題方面

(1)會用100以內的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事物,並會簡單的交流。

(2)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並能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4、情感態度方面

(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並能積極地參與觀察、發現、解決問題等的數學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幫助、鼓勵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瞭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某些數學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在數學探索活動中,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二、情況分析

我班共有50名學生,一年級的學生在經過半年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學生之間存在着明顯的差距。由於這是我剛剛接手的班級,對於學生在各方面不是很瞭解,但是我覺得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還是很高漲的。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更多贏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上,並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教學措施

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概念、構建有關數學知識。

2、努力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努力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或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數學,併產生與同伴交流的願望。

3、注意體現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體驗成功快樂。

4、根據學生特點,結合教材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5、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客觀、全面、公正地評價學生。

6、注重學生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進度

一單元減法,課時12,時間2.25-3.11,單元教學要點:經歷計算過程,掌握計算方法,記住計算口訣。

1.重點:掌握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2.難點:理解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算理。

3.關鍵: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自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經歷收集信息的過程,發現數學問題P8第10題:給小樹苗澆水

二單元認識圖形,課時5,時間,單元教學要點:認識幾種常見的平面圖形。

1.重點: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這五種常見的平面圖形。

2.難點:把長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3.關鍵: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能用簡單的方法制作這些圖形。

對圖形進行折、剪、拼等一些活動。剪、折圖形的紙不能亂丟,維護班級環境

三單元認數,課時12,時間,單元教學要點:會數、讀、寫100以內的數;初步理解數位的含義和順序。

1、重點:

(1)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位和數位順序。

2、難點:數100以內的數通過實踐活動體會100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四單元加法和減法

(一),課時15正確計算100以內不進位和不退位減法。

1、重點: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

2、難點:解決求兩個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教學通過擺小棒和撥算珠獲得計算思路和方法P50、P54、P64、P66:美化校園環境

五單元認識人民幣,課時5,時間,單元教學要點:在認識人民幣的基礎上學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及其相鄰單位的十進關係。

在買東西的過程中進行簡單的計算。尊重並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在認幣、換幣和取錢、付錢、找錢等活動中掌握人民幣的知識和簡單的購物技能。進行認幣、換幣和取錢、付錢、找錢等活動(小小商店)

六單元加法和減法

(二),課時18,時間,單元教學要點:正確計算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重點:理解進位加和退位減的的計算原理,能正確計算,並運用於實際生活。

關鍵:

1、在口算中理解算法與算理。

2、從實物操作中抽象出計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樣化。

假日小隊假日小隊:收集廢電池、給小樹苗澆水

七單元統計,課時2,時間,單元教學要點: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學會簡單的統計方法。難點是學會根據統計表裏的數據提出問題、回答問題。

1、在隨機事件中收集信息。

2、突出記錄方法的教學。

3、鼓勵學生在現實生活裏獲得數據,開展統計活動。收集、整理數據,解決問題

八單元期末複習,課時4+機動,時間,單元教學

要點:注重學生的思考、分析和討論、交流,有針對性地組織整理和複習。

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以及加、減法的計算。難點: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學情分析

這個學期擔任一年(3)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後,孩子們已經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較好的學習習慣,對數學學習充滿熱情,總體來説口算的速度和正確率也還比較理想。只是由於年齡比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自控能力比較差,好説好動,傾聽習慣還有待培養。大部分孩子能主動學習,部分後進生需要特別關注,如坤,莉,銓,粵。因此本學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爭取使每個孩子都能積極認真地投入到本學期的學習中來。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逐漸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等。

二、指導思想:

面對新的社會要求,教師與學生應首先走了社會的前邊,因此我們應該以新課標要求為指揮棒,採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儘量體現以人為本,培養學生創新,開放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注意處理好內容與思想的銜接,內容要在學生上學期的水平之上發展併為以後學習打下基礎,思想上注意新思維與我國傳統的教學思想結合。

三、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其中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

1、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2、會看讀寫幾時幾分。

3、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4、用數學。

5、發展空間觀念。

四、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數序,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3)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4)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2.空間與圖形:

(l)經歷觀察常見平面圖形的過程,直觀認識這些圖形,能正確識別這些圖形。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統計與概率:

(1)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現象進行簡單的分類,學會用簡單的符號收集、整理數據,並把統計結果填入簡單的統計表。

(2)能看懂簡單的統計表,並初步能對錶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和推理。

4.情感與態度

(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聯繫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身邊的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地參與觀察、發現並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形成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瞭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4)有初步的經過思考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有初步的與同學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學習數學知識的體驗。

五、具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課堂教學中,增加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關注兩頭。一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跟蹤,及時補缺補漏,切實達到教學目標。一是優秀的學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維訓練材料,讓他們吃飽,激發熱愛數學、鑽研數學的興趣。

6、提出具體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交流習慣。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六、全冊課時安排與進程安排:(約60課時)

(一)位置(4課時)

(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12課時)

十幾減九……………………………………3課時左右

十幾減幾……………………………………4課時左右

解決問題……………………………………2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3課時

(三)圖形的拼組(2課時)

(四)100以內數的認識(8課時)

數數 數的組成………………………………2課時左右

讀數 寫數……………………………………2課時左右

數的順序 比較大小…………………………3課時左右

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1課時

擺一擺 想一想…………………………………1課時

(五)人民幣的認識(4課時)

認識人民幣…………………………………2課時左右

簡單的計算…………………………………2課時左右

(六)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15課時)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3課時左右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4課時左右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6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1課時

(七)、認識時間(3課時)

小小商店…………………………………………1課時

(八)、找規律(4課時)

(九)、統計(3課時)

(十)、總複習(5課時)

周次 日期 計劃進度(註明篇目或具體章節) 重點/難點 附註

1 2.13—2.17 開學典禮,熟悉學生 熟悉學生

2 2.20—2.24 第一單元位置 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相對位置

3 2.27—3.2 第二單元第一節 十幾減九 拆十法算十幾減九

4 3.5—3.9 第二單元第二節 十幾減幾 拆十法算十幾減幾

5 3.12—3.16 第二單元第三節 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

6 3.19—3.23 第三單元 圖形的拼組 單元檢測 圖形的拼組

7 3.26—3.30 第四單元第一節 100以內數的認識 數數 數的組成 讀數 寫數

8 4.2—4.6 第四單元第二節 數的順序、比大小、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 清明放假一天

9 4.9—4.13 第四單元 第三節 擺一擺 想一想

10 4.16—4.20 第五單元 人民幣的認識 認識人民幣和簡單計算

11 4.23—4.27 第六單元第一節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12 4.30—5.4 第六單元第二節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 五一放假1天

13 5.7—5.11 第六單元第三節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14 5.14—5.18 第七單元 認識時間 非整時或半時的時間認識

15 5.21—5.25 第八單元 找規律 圖形列或數字列規律尋找 端午放假一天

16 5.28—6.2 第九單元 統計 每格代表1的單式統計圖 兒童節放假一天

17 6.4—6.8 總複習 單元複習

18 6.11—6.15 總複習 查漏補缺

19 6.18—6.22 總複習 綜合卷練習

20 6.25—6.29 期末檢測 期末檢測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為基礎,以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整合發展為最終教學目標,做到師生平等互動參與合作,共同發展。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幫助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剛跨入國小,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三、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數學樂園,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總複習。

四、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數一數”教材設計了一個“美麗的校園”情景,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內各數,體會數存在於我們生活當中,使教師初步瞭解學生數數、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情況,為以後教學做好準備。本單元教學重、難點是使學生充分感知10以內的數,關鍵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和生活情境讓學生充分數數。

第二單“比一比”是學習認數、計算和量的準備性知識,重點是初步感知“多少、長短、高矮”的含義。難點是學會比較物體多少長短高矮的方法。關鍵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國小生學習數學的開始。重點: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難點:建立數感、符號感。關鍵:使學生經歷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是從形狀這一角度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重、難點:掌握圖形特徵,建立空間觀念。關鍵:通過直觀操作,感受圖形特徵。

第五單元“分類”能力的發展對於將來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統化的知識,形成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很有益處。重、難點:確定分類標準,掌握分類方法。

五、教學目標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初步瞭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後、左右。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培養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六、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七、方法與措施

1、認真研究《標準》和教科書,提升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尋找學生熟悉的數學生活,使之進入課堂。

2、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

4、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偏、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6、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8、對學生堅持正面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9

一、教學內容:

青島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包括以下內容:

海底世界——數數;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的認識;媽媽的小幫手——分類與比較;走進花果山——10以內數的加減法;實踐活動;誰的手兒巧——認識圖形;海鷗回來了——11—20各數的認識;有趣的遊戲——圖形與位置;小小運動會——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我換牙了——統計;雪山樂園——總複習等內容。

二、目的要求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在具體的情景中能熟練的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認識>、<、或=的'含義,能認識個位和十位,識別十位和個位數字的意義。

(2)結合具體情景,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初步的估算。

(3)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4)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5)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

(6)通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並從中知道簡單的結果,初步瞭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的方法。

(8)加深對20以內的數有關知識的理解。

(9)加深對分類與比較及統計方面知識的理解。

2、情感與態度: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養成觀察並提出問題的習慣。

(2)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能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進位加法,用數學實踐活動。

1、根據《標準》調整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2、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數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四、教學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儘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

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0

教學目標:

結合具體事例,經歷、感受認識上下、前後以確定物體的具體位置。

教學重點:

一個物體在什麼位置,都是相對的,常常與別的物體有關,如:小明、小青、小蘭三人排隊,小明排在小青的前面,小蘭排在小青的後面書本在課桌的上面,椅子在課桌的下面……

教學難點:

物體位置的相對性,而不是固定不變的。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典型例題:

想一想,畫一畫:○在◎的上面,△在◎的前面,※的前面是◎,☆的上面是△。

思路點撥:根據題意,以◎為基準,○在◎的上面,△在◎的前面,※的前面是◎,也就是説※在◎的後面,☆的'上面是A,也就是説☆在A的下面。

解答:

1.5的前面是();10的後面是();12的前面是().後面是();20前面的4個數是()、()、()、().

2.想一想,寫一寫.

3.想一想,該怎麼畫。

阿爾法趣味數學小課堂:

1.它們各是誰?三隻小花狗一起向前走,歡歡在喜喜前面,樂樂在喜喜後面.誰是歡歡,誰是樂樂,誰是喜喜?

思路點撥:三隻小花狗是排成一隊向前走的,因為歡歡在喜喜的前面,樂樂在喜喜的後面,可以確定中間的是喜喜,第一個就是歡歡,第三個就是樂樂了。

解答:1號是歡歡,2號是喜喜,3號是樂樂。

2.用“→"幫它們找到家.

小鳥説:“我家住在小貓家右邊."

小貓説:“我家住在小兔家右邊,小鳥家左邊."

小免説:“我家住在小猴家右邊,小貓家左邊."

小猴説:“我家住在小熊家右邊,小兔家左邊."

小熊説:“我家住在小猴家左邊.”

3.一幢樓有三層,每層兩户,小明家在小娟家下一層,小華住在小明家右邊,小勇住在小梅家上一層,小偉住在小勇家的左邊,請把小明家的窗户塗成綠色,把小梅家的窗户塗成黃色.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1

一、學生情況分析

雖然大部分入學前,接受過學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剛跨入國小,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體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悦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等。

三、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四、教學方法方面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儘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五、 教學進度安排:

單元 教學內容 課時

一單元 數一數 1課時

二單元 比一比 2課時

三單元 1至5的認識 3課時

加減法的初步認識 5課時

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 2課時

四單元 認識物體和圖形 3課時

六單元 6、7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8、9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 4課時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整理複習 2課時

實踐活動:數學樂園 1課時

七單元 數11~20各數,讀數、寫數 2課時

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2課時

八單元 認識鐘錶 2課時

九單元 9加幾 3課時

九單元 8、7、6加幾 4課時

5、4、3、2、加幾 3課時

十單元 總複習 4課時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2

一、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會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 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一年級(1)班有7人。雖然大部分學生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剛跨入國小,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四、教學方法設計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有關的數學知識。

(2)儘量選擇、設計現實的、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思考、相互交流,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3)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4)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5)聯繫兒童實際、根據學生特點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視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建立數感。

3、計算教學應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4、根據兒童生活特點,從感必經驗出發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5、通過“用數學”的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6、設計安排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注意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7、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教學方法應體現開放性和創造性。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儘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學具。

五、教學評價

運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3

一、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的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養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及創新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1、《工具和機械》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槓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2、《形狀和結構》單元介紹了各種建築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及其特點,從實驗材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

3、《能量》單元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變化、太陽能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繫,學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質可以相互轉化,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的自然規律,使學生養成愛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4、《生物的多樣性》單元讓學生知道生物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知道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能自己確定標準對生物進行分類,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會用製作生物分佈圖的方法描述某一區域的生物種類。

三、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

不足之處: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有的學生髮言不積極,表現慾望差,應特別注意培養,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

四、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學生利用書籍、網絡、報刊等查閲資料,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於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三)科學概念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徵,並能設計和製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並設計和製造自己的“橋樑”,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熱和燃燒的關係及其原因,並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4、瞭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並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五、教學措施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六、補差意見

1、把握這部分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七、教學進度安排

始業教育 使用工具 槓桿的科學

槓桿類工具的研究 輪軸的祕密 複習

定滑輪和動滑輪 滑輪組 練習

斜面的作用 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 練習

國慶假期

抵抗彎曲 形狀與抗彎曲能力 拱形的力量

找拱形 練習 課外延伸

建高塔 機動

橋的形狀和結構 用紙造一座“橋”複習第二單元

期中複習知識回顧 期中檢測 機動1課時

電磁鐵的磁力(二) 練習 神奇的小電動機

電能和能量 電能從哪裏來 能量與太陽

練習 複習第三單元 校園生物大搜索

校園生物分佈圖 多種多樣的植物 練習

種類繁多的動物 相貌各異的我們 練習

原來是相關聯的 誰選擇了它們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複習第四單元 第四單元測試 概念梳理

複習

期末測試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4

一、班級情況簡析

因為是剛進入一年級進行學習,課堂常規對於孩子來説是一個陌生的過程,怎樣收拾書包、怎樣擺放上課用的學習用品、怎樣舉手回答問題、什麼是課堂作業、什麼是家庭作業、怎樣記家庭作業,上課什麼時間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這個學期裏所掌握的,所要形成習慣的,特別是良好的聽、説、讀、寫和獨立思考的習慣,都是需要我們開始進行引導和培養的.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錶等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裏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後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於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於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 使學生初步認識=、>、<三種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使學生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圖文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註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能看實物或直觀圖口述題意,簡單的講述和與求剩餘的數量關係。

6、使學生直觀地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這些圖形有初步的瞭解。

四、教學基本思路:

(一)數學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數學教學必須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和數學接受能力。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的教學應有實際背景,利用學生的經驗,使用學生可以接受的語言,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通過探索和考察數學概念得出含義,使學生有機會討論他們的想法。

(二)要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為了避免小組學習流於形式,就必須用心培養學生交流技能。交流既有信息輸出,也有信息輸入,所以加談、傾聽、閲讀、書寫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對數學而言,交流還應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緊扣數學活動的目的設計安排活動

數學教學活動是數學的教學,每一個教學活動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而活動本身有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和過程。

(四)做練習、寫作業是數學課堂教學中鞏固知識、習得技能的必要環節.實踐活動

適合一年級國小生的實踐活動或小調查。例如:

1、找一找,説一説。我找3個比我高的人我找2個和我同歲的人我找

2、説一説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説一説你在生活中發現的加法問題。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間,向同伴説一説你是怎樣整理的。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

2、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學會認識整時。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培養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生活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經驗認識整時。

教學準備

主題圖、大鐘面、小鐘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引入

2、指導看圖

師:小紅起牀了,媽媽在旁邊笑眯眯地看着她,表揚她是一個早睡早起的好孩子。我們也要像小紅那樣,聽到鬧鐘響了,馬上起牀,不睡懶覺,養成好習慣。

3、揭題

師:鬧鐘可以叫我們起牀,那你還知道鐘錶有哪些作用呢?

師:鐘錶在生活中經常用到,它的本領可大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錶。

師:板書課題——認識鐘錶。

二、探究新課

1、認識鐘面

(1)看一看,比一比。

A、觀察鐘面

師:引導學生拿出學具鐘面,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什麼?

B、比一比

生彙報(都有兩根針和1~12這些數字)

C、認識時針和分針

師:這兩根針又有什麼特點呢?

生仔細觀察。

師小結:對,你們觀察得真仔細,一根更長更細的叫分針,另一根更短更胖的叫時針。(結合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板書特徵:時針短、胖;分針長、細)

師結合學生的回答,讓學生認識分針時針。(演示並講解)

D、指一指,認一認

師指給學生認時針和分針。

同桌互相指認。

E、説一説

師課件出示鐘面,生仔細觀察(時針分針在走)師問:你發現了什麼?

鐘面上的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轉的?(生思考)

師:(小結)像這樣的方向叫做順時針方向。(結合鐘面講解)

生跟着比劃,瞭解順時針方向。

師小結:分針和時針總是朝着順時針方向不停地轉動。

2、認識整時

A、認識第一個鐘面上的時刻(7時)

這是小紅早上起牀的時刻,你知道是幾時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問:這個鐘面上的分針指着幾?時針指着幾?是幾時?

生彙報:分針指着數字12,時針指着數字7。

師小結:當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7就是7時。

B、認識書上第91頁主題圖下面的三個鐘面

師指着第一個8時的鐘面,問:你能説出鐘面上的時刻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彙報觀察認時間的'結果。(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8,我知道是8時)

師:分針指着12時,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板書,生齊讀)

按上面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先認,師再結合學生的彙報小結認整時的.方法。

師小結:我們把剛才我們認的這四個時刻都叫做整時。(板書:整時)

C、撥鍾(認整時)

師撥鍾生認。同桌互撥互認。師説時間生撥鍾。

3、學習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

師:剛才我們認出了鐘面上的時刻,那你能把這些時刻記錄下來嗎?

A、介紹用漢字“時”的表示方法。

幾時只要在幾的後面加寫“時”字就可以。(板書:8時)

B、介紹數字表示方法。

出示電子鐘8:00。這是什麼?這種表示方法有什麼特點?你還在什麼地方見到過這種表示時間的方法?

學生回答後,師簡要小結:用數字表示整時時,冒號右邊是2個“0”,左邊是幾就是幾時。

C、學生接着用兩種表示方法把後面兩個鐘面上的時間表示出來,指導學生完成,並針對問題及時講評。

三、應用

1、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92頁的內容

時間是很寶貴的,我們要合理利用時間,安排好一天的學習、生活。這是小明一天的時間安排(出示課件)。

師:打開課本第92頁,仔細觀察圖,説説他們什麼時間在做什麼?你能用兩種表示方法表示出每一個鐘面上的時間嗎?

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師講評,生訂正。

2、説説自己一天的安排

教育每個學生都要遵守紀律並愛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3、練習十六第三題:讓學生試一試

四、總結

1、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根據學生的回答,結合板書小結今天的學習內容)

2、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做時間的主人。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6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並回讀、寫;知道10個一是1個十,初步認識個位和十位,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會把2—10各數分成兩個數,會把十幾分成十和幾;會比較20以內得數的大小,初步知道幾和第幾,認識符號“>”“

(2)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瞭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10以內的加減計算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10以內的兩個數相減、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會用學過的加減計算解決用圖畫形式或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的簡單的求和、求剩餘的實際問題。

(3)初步認識鐘面,知道時針和分針,認識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時,會用整時和大約幾時表述時間。

(4)會比較一些常見物體的輕重。

教材重點:

(一)、認識物體、加法和減法、統計、認數

(二)、認識鐘錶、加法

教材難點:

認識鐘錶、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及情況分析

教學措施

1、加強對學生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應用形象直觀的教具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4、適當加強口算的教學。

5、加強圖形初步知識的教學。

6、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教學進度表

單元課題課時時間單元教學要點綜合實踐活動環境教學要點

一、數一數29.1—9.2分別數1~10個物體的個數。

1.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

2.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

3.讓學生體會學習方法。讓學生通過實踐、交流、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數數。兒童樂園:愛護環境

二、比一比29.4—9.7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和大小、輕重。

1. 聯繫學生生活選取素材。

2. 恰當地呈現問題。

3. 練習安排多有變式,且承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學會比較的方法和比較的標準。

三、分一分29.8—9.9把一些東西按某種標準分類。

1. 巧選例題素材。

2. 練習題包含了不同的分類要求,梯度明顯。通過學習會分一些簡單的物品

四、認位置39.10—9.14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1.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的'呈現順序。

2. 在操作活動中把握方位。

3. 實際體驗位置關係是相對的。能確定物體所在的左右位置關係

五、認數(一)129.15—9.301.認數時逐步抽象概括,重視引導學生規範地 寫數。

2. 重視感知幾和第幾的含義。

3. 多方面展示 0 的含義。

4.直觀展示比多少的方法,重視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5. 教學10的認識時滲透 10 個一是 1 個十。

6. 初步培養學生的數感。認識1—10各數及各數的大小比較並認識表示大小的符號野外的蘑菇不亂採

六、認識物體410.9—10.12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1、教材的呈現順序利於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堆積木的場景——分離出研究對象 ;典型物體———實物表象 ;圖形——一般性表象 ;名稱——幾何知識 ;舉例、分類—— 應用、拓展 。

2、注意知識的綜合運用。.安排動手操作型的實踐活動:有趣的拼搭,單元課題課時時間單元教學要點綜合實踐活動環境教學要點

七、分與合910.13—10.23

1. 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

2. 注意溝通分與合的聯繫。

3. 逐漸提高學生智力活動的水平。

4.讓學生在遊戲中有興趣地練習和記憶。能掌握10以內數的不同分法。34、38、39頁美化環境

八、加法和減法2510.26—11.27加、減法的含義,口算10以內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 重視加、減法含義的教學。

(1)例題都從現實情境引入,讓學生聯繫生活經驗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2)通過操作加深對加減法含義的理解;

(3)通過“一圖一式”“一圖二式”“一圖四式”發展對加減法含義的認識。

(4)能正確的計算出10以內數的加減法和連加、連減及加減混合。豐收的果園例題美化校園:植樹、澆水

九、統計211.30—12.1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辦法收集整理數據,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

1. 有趣的情境產生統計需要,激活 統計方法。

2. 經歷統計的全過程。教學時注意不要顛倒分、排、數的順序,不要拔高教學要求。

3、能認識簡單的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並根據統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辦法收集整理數據,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

十、認數(二)812.2—12.11認識 11~20 各數。

1. 在操作活動中理解 10 個一是 1 個十,初步感受滿10進一的好處。

2. 由具體到抽象逐步認識 11 ~ 20 各數的組成,初步認識數位和十進制計數法。

3. 繼續培養學生的數感。

4. 安排 10 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為學習能認識數位,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並能正確口算10加幾與相應的減法。

單元課題課時時間單元教學要點綜合實踐活動環境教學要點

十一、認識鐘錶312.14—12.16進位加和退位減做準備。

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

1. 充分利用學生認鐘錶的已有經驗,在交流中形成認識。

2. 組織形式多樣的練習,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 滲透一天有 24 小時會認鐘錶,知道時針和分針並會認識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時。

十二、加法1212.17—12.31

1. 提倡算法多樣化。

算法多樣化是學生自主探索的必然現象。

新的計算教學過程:學生面對情境問題產生計算慾望自主選定計算策略,設法計算 相互交流,修正或確認自己的算法 用自己喜歡的算法計算反思、校正、提高。 算法多樣化是對羣體而言。

2.逐步提高算法思考的抽象程度。

3.設計形式多樣、數量較多的練習, 以使學生達到熟練口算的程度。

4.進一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 能力。理解20以內進位加的計算方法,會正確進行,以及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十三、期末複習4+機動1.4—

1、熟練地數出數量是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理解20以內每個數的含義,會書寫0—20各數。

2、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掌握20以內的加減法、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7

一、課題: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數一數教案設計

二、教學內容:

教材2-5頁的內容

三、教學目標:

1、對1-10的認識,以及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2、通過數學活動,初步體會數學的樂趣

3、能夠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再用點子圖表示數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以及一一對應的思想

四、教學重難點:

1、學會數數的方法

2、用點子圖表示數

五、教具:

PPT,圖片

六、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會從1數到10嗎?我們一起來拍手數數看!(教師引領學生按由慢到快的順序進行)

師:數得真好!哪位同學願意大聲地清楚地數給大家聽呢?(個別生數)真棒!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數一數”(揭示課題)

(二)活動開展

1、教授數字與數數方法

師:在數學王國裏,要求同學們需要有一雙會觀察,能觀察的眼睛,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幅圖畫了些什麼?(展示PPT)你們別急!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説一説你們在圖裏面都看到了些什麼?(讓學生間互動,體會合作與參與所帶來的數學樂趣)

師:誰來説給老師聽呢?

師:你們説的真好,那老師要來提問了,你們仔細瞧瞧,看到了多少頭大象?(1頭,同時將學生説的用圖片展示在黑板上)嗯!是的,我們用數字“1”來表示。

師:我看見鞦韆了,你們發現了沒有?在哪裏?有幾個呢?你是怎麼數的?誰來數數看!(請生到黑板上數一數)你數得真不錯!揭示數字“2”,用相同方法揭示到4)

師:我也來數數看這些小朋友哈,123,總共3個小朋友!是嗎?我數對了嗎?(學生糾正,應該為5只)我怎麼就漏數了呢?為了不遺漏,誰有什麼好方法來數呀?(按順序來數)我們可以按照從上往下,從左往右的順序數!(板書)那好的,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還有沒有同學有別的方法的?(引導學生説出我們可以數一個劃去一個,或者作好記號)用類似方法教授6,7,8,9,10。

2、點子圖

黑板上列有1-10十個數字,然後教師説:我們除了可以用數字來表示數的.多少,還可以用圖形來表示呢。比如説,1,我喜歡用一個點來表示,當然我也可以畫一朵紅花來表示1。在數學中,我們將這種一個對應一個的稱為:一一對應。你呢?你想用什麼圖形來表示?請同學上黑板畫一畫,讓其他同學在本子上畫出如何表示2,3,4等。教師巡視檢查

3、認讀1-10

總體認讀幾遍,用卡片的形式呈現來讀。

4、一起數一數教室裏的實物

(三)歸納總結

師:這節課裏你們都有什麼收穫?

(四)作業佈置

回去數給父母聽,再把我們不會數漏的方法告訴他們!

七、板書設計

課題:數一數

圖片1:數字1抽象表示(小圓點和小紅花等等)

圖片2:數字2抽象表示(小圓點和小紅花等等)

圖片3:數字3抽象表示(小圓點和小紅花等等)

圖片4:數字4抽象表示(小圓點和小紅花等等)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8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共31個學生。雖然大部分人在入學前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尤其是少數學生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都沒有很好的養成。剛進入國小,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習慣,但又天真活潑,好奇心和求知慾很強,可塑性很強。因此,這學期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

本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數數,比較,1—10理解,加減,物體圖形理解,分類,11—20理解,鐘錶理解,20以內進位加法,數學天堂,我們的校園,總評。

1、熟練統計20以內的物體數量,區分哪些是哪些,掌握數字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數字的構成,讀寫1到20的數字。

2、初步瞭解加減的含義和加減公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瞭解加減的關係,熟練計算10以內的一位數加減。

3、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學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知道符號“=”、“和”,你就會用這些符號來表示數字的大小。

5、直觀理解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6、初步瞭解分類方法,簡單分類。

7、初步瞭解鐘錶,會確認半天。

8、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工作認真,書寫工整的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三、教材分析

1、每個單元后面都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起到很好的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公園體現了主體性原則,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注重學生的經驗和體會,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和學習材料

4、數的識別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漸形成數的概念,達到熟練計算

5、注意學生對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意識到數字可以用來表達和交流,初步建立數字感

6、計算教學反映了算法的多樣性,允許學生使用他們認為適合計算的方法

7、直觀理解三維和平面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和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這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培養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關注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學生提供熟悉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實用內容,幫助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3、注意選擇對孩子充滿興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快的數學學習體驗。

4、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

2、使學生了解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一位數和十位數的數字含義,熟練計數20以內的數字,正確讀寫20以內的數字,掌握20以內的數字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掌握20以內數字的順序,比較20以內數字的大小。

3、讓學生知道三個符號=、並且會用這些符號來表示數字的大小。

4、使學生了解加減的含義,直觀理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減的關係,熟練計算10以內的加減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連續加、連續減、加減的混合表達式。

5、讓學生根據容易的加減運算,一步算出圖形應用題。瞭解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如果你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你會列出公式,指出已經統計過的單位名稱,聽寫答案,讀實物或直接看圖,聽寫問題的意思,簡單説出與其餘的數量關係。

6、讓學生直觀的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對這些數字有初步瞭解。

7、結合專題地圖和插圖及相關資料,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培養學生認真做題、計算正確、書寫工整的良好習慣,學會系統地、按地思考。

(2)、數學思維

1、可以用生活經驗,去解釋相關的數學信息,學會用具體的數據去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它可以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和運動的過程中發展空間的概念。

3、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9

一、指導思想:

繼續深化“高效課堂教學,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課題研究,提倡高效課堂教學,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數學課程標準的精神,加強數學課堂教學的研究,培養師生主動探究的精神。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提高教師教學質量。通過學生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樹立數學到處可見的觀念。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資料: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錶等教學資料。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資料。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資料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那裏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後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資料交叉安排。這貼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於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於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三、班級狀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潛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並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瞭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後、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徵,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並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並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

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在數的概念構成過程中發展思維潛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繫,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潛力,在“認鐘錶”時進行比較、綜合和決定等。

3、解決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繫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信息並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會讀寫20以內的數。

2、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3、理解20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領會“個位”和“十位”的含義。

4、20以內的退位減法。

六、教學進度:

1準備課1—5的認識0的認識

2比較5以內數的加法

35以內數的減法複習

46~10的認識6,7的加減法

5五一假

68,9的加減法10的加減法

7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8整理與複習實踐活動

9分類、認識物體

10實踐活動

11認識11~20各數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12整理與複習

139加幾8加幾

147,6加幾

15整理與複習

1611減幾12,13減幾

1714,15減幾16,17,18減幾

18整理與複習

19總複習

20期末複習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20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共有學生50人。由於剛剛跨入國小校門,孩子們對很多事情還沒有概念,比如進學校不穿拖鞋、不亂丟紙屑等都沒有養成習慣。由於年紀小,課堂上很難坐住,喜歡在課堂上講話、做小動作等。但通過幾天的相處,我發現他們對數學有着濃厚興趣,相信經過我們大家地努力孩子們肯定會有很大進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七個單元:

1、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一);

2、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二);

3、分一分、認識物體;

4、11-20各數的認識;

5、20以內的進位加法;

6、20以內的退位減法;

7、總複習。

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瞭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領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內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初步瞭解加法、減法運算的意義,會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經歷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簡單幾何體的過程,瞭解這些常見的幾何體;

2、數學思考領域。學生能運用生活經驗,對20以內數的信息做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20以內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學生在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等簡單幾何體的形狀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3、解決問題領域。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開始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初步瞭解到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初步體驗;

4、情感與態度領域。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可以用20以內的數和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幾何體,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繫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個方面的目標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的(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而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其它目標的實現);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比單純在“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發展更為重要。

四、本冊教材編寫的基本特點

1.教學素材來源於學生的現實,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現實的——與學生直接相關的,發生在學生身邊的,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學生願意思考,樂於接受;引入數學問題(如P7例1、P18例1);引導學習思路(如P71第11題);激發學習興趣(如P26例1、P54主題圖)。

2.提供探索空間,引導兒童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數學知識不宜以定論的形式出現,培養兒童的問題意識(如P10例1、P81主題圖);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學生自主探索搭建認知平台(如P17第9題);體現開放性和多樣化,讓學生充分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如P8例4,P36例3);把合作交流作為學習行為與學習要求(P16第8題,P89第3題)。

3.內容呈現直觀形象,課堂活動豐富多彩。讓學生親近數學,瞭解數學,喜歡數學,樂於學習數學;卡通、漫畫、圖片、表格為主,文字以對話出現。有利於學生“(動作)感知——表象——概念(符號)”。課堂活動:作用:提供更多的動手實踐,討論交流的機會;課堂活動與教學活動、練習活動的聯繫與區別;主要形式:操作、遊戲等。

4.實踐活動,特色鮮明。個體與集體結合,分散與集中結合。P16第8題、P62第4題,認識周圍的數、我有一雙小巧手。貼近兒童生活,注意適用性與開放性;展現過程,有一定的操作性。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21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包括: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和實踐活動。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數與代數

A、經歷數物體個數的活動,認識20以內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知道幾和第幾;認識數0,知道一個物體也沒有要用0表示,直尺上刻度的起點是0,知道0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應用;結合計數器初步認識個位、十位,初步知道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個位上的幾表示幾個一,知道10個一是1個十;認識符號=、>、

B、在分與合的活動中理解並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聯繫把兩部分物體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和從總數裏去掉一些求剩下多少的實際問題,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C、結合鐘面認識時針、分針,會正確説出鐘面上的整時時間,會説出鐘面上接近整時時間大約是幾時。

(2)空間與圖形

A、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並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形狀的物體。

B、在堆、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活動中,初步感受“平面”和“曲面”。

C、初步認識並會使用上、下,前、後,左、右等詞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統計與概率

A、經歷把物體按種類、形狀、顏色、用途或其他特徵分類的過程,初步感受“分一分”是整理、統計數據的重要方法。

B、會用簡單的象形統計圖表示分類的結果,會把統計得到的數據填入相關的表格,會利用象形統計圖和表格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

2、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的過程中建立數感和發展思維能力。在數物體個數的活動中抽象出數,理解數的含義;在操作學具活動中,感受並概括出數的組成,具有初步的“分”與“合”的思想;在比較兩類物體個數、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活動中,具有初步的對應思想和用數學語言、數學符號描述關係的能力。

(2)在理解加、減法含義和學習加、減法計算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在對實際問題進行數量關係分析的基礎上,選用恰當的數學方法計算;通過對一位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的探索、交流,發展計算策略,在多樣化算法中選擇適宜自己的算法;在計算練習中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在認識常見的幾何形體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活動,在物體的形狀、大小、相互位置等方面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4)在把物體分一分、理一理、數一數的過程中,感受到統計是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表達統計結果的能力。

(5)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簡單的觀察、分析;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實際情境或問題,具有初步的發散思維;在教師幫助下進行有條理的思考,發展和情推理和演繹推理的能力。

3、解決問題方面

(1)在教師的組織下,應用20以內的書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情。

(2)在教師的組織下,從實際生活和顯示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並聯系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大致表達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情產生好奇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喜歡觀察並提出問題。

(2)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初步具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具有經過獨立思考認識數學知識的體驗。

(3)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初步知道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教材特點

1、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

根據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具體要求,精選了與學生的發展、與今後繼續學習數學有密切關係的數學知識為教學內容。除了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外,適當選擇常見的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錶等內容教學。

2、教學內容的安排方面

本冊教材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

教材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

3、教學內容的編寫方面

教材以與學生年齡特徵相適應的大眾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

教材引導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和數學活動方式,為學生創設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22

一、班級狀況分析: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兩個班級的學生基本上都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能遵守課堂常規,大膽發言,用心回答問題。也有幾名學生學習自控潛力差,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督促。

二、教學資料: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資料: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三、本冊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數序,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4)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2、空間與圖形:

(l)經歷觀察常見平面圖形的過程,直觀認識這些圖形,能正確識別這些圖形。

(2)能在釘子板上圍出和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3、統計與概率:

(1)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現象進行簡單的分類,學會用簡單的符號收集、整理數據,並把統計結果填入簡單的統計表。

(2)能看懂簡單的統計表,並初步能對錶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決定和推理。

4、情感與態度

(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忙下,聯繫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身邊的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用心地參與觀察、發現並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忙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構成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瞭解能夠用數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能夠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4)有初步的經過思考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有初步的與同學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學習數學知識的體驗。

(二)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三)教學難點:

1、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2、會看讀寫幾時幾分。

3、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4、用數學。

5、發展空間觀念。

四、教學措施:

1、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資料和學習素材,帶給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教學中儘量體現學生學習數學的知識構成過程,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

3、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和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4、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加強基本訓練,打好計算教學基礎。選取多種口算方法如視算、聽算、限時計算等,使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較多的練習機會。

5、為學生帶給關於物體空間關係的更豐富的資料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問題的潛力,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潛力。

7、結合教學資料有機的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8、注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學習知識帶給豐富的資源。創設激趣、激情的情景,讓學生愉快的自覺的投入學習中去。

9、培養認真、仔細的計算和及時進行檢驗的學習習慣,個性要重視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培養、

10、作為教師首先以身作則,以飽滿的精神上課,以良好的教風影響學風,做到認真研究教材,挖掘生活素材,如多種形式的圖片、卡通等,設立“動手、動口、動腦”等合作交流的欄目,備好每一堂課,顧及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提高35分鐘效益。

五、教學進度安排:

228--38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P1-P12)

311--322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整理和複習(P13-P26)

325--45圖形的平組100以內數的認識(P27-P40)

48--419100以內數的認識人民幣的認識

期會考試(P41-P55)

422--4301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P56-P66)

57--520xx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P67-P80)

523--66認識時間找規律(P81-P92)

610--615統計(P93-P97)

619--待定總複習期末考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