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番茄太陽》有感

來源:文萃谷 2.7W

聽《番茄太陽》有感1

最近,我聽了石鼓路國小的王文老師執教的《番茄太陽》一課後,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淺談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聽《番茄太陽》有感

一、巧妙的導課方法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開課時,王老師巧設懸念,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結合教學巧設懸念,誘導學生興致勃勃地去思考。讓學生帶着問題,興趣十足地學習新課。王老師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看到了《番茄太陽》這個題目,你有什麼問題嗎”?通過設置疑問,調動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們產生了疑問“為什麼把番茄和太陽兩個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呢?”“為什麼把番茄比做太陽呢?”王老師適當地設疑置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了孩子們強烈的讀書慾望,引起了學生們急切想了解課文的內容的慾望,很自然地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慾。為下一步讀好課文奠定了基礎。

二、注重了教師、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首先,王老師注重了和文本的對話。王老師課前通過獨立鑽研教材,看教材説明,準確深刻的領會了編者的意圖和背景,對所講知識的進行引入、分析、引申、鞏固,對知識點講解的先後順序,重、難點進行剖析,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受,準確的把握了教材。這也是引導學生和課文進行對話的基礎。

其次,注重了學生與文本的'對話。王老師在第一課時,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讀書、指名讀書、教師範讀、學生再讀,再次指名讀的形式給了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自由讀好文本,實現了學習目標。在自主讀書時,候老師給學生明確了要求,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情感體驗。在指名讀書時,教師給予了及時評價和鼓勵,記得有一位同學在讀一句比較長的句子時,沒有注意停頓,老師及時的指了出來,並進行了範讀,讓這位同學再讀時,候老師説了這樣一句話“再讀,你一定能讀的更好。”一句平常的話,卻堅定了學生讀好書的信心,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老師範讀時,我更領略了王老師讀書的功底,王老師那富有情感的讀書,把學生帶到了情境之中,讓學生從教師的範讀中獲得了情感和體驗,以至於讓學生再次讀書時,很快的體驗到了課文的內涵。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真正體現了王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幫助、指導、點撥學生學習;學生和教師一起跟教材進行民主對話,實現了“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個性化的自主建構。通過讀文本,讀出自己的感受,這樣的閲讀才是自由的閲讀,有效的閲讀。

三、體現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王老師在本次教學中,真正起到了主導作用,也真正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王老師讓學生在標畫描寫明明笑的句子後,進一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笑中體驗課文的內涵,“咯咯的笑是什麼樣的笑?”“如果不是盲童……笑的像個天使”從這句話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每次從菜場經過……特別愛笑”從特別愛笑中你讀懂了什麼?“明明堅定自己看到光明的信念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來?”“從捐獻眼角膜,明明感受到了什麼?”等等一系列的引導,拓展了學生思維的空間。從王老師一步一步的引導中,學生一步一步的理解了課文的內涵,感悟到了社會生活的美好,要熱愛生活,再接受別人的愛的同時,要學會去關愛別人。

王老師在課堂上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課堂上不斷地設置一些疑問情景,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啟發學生,讓學生自己分析、思考得出結論。從而促使他們更加自覺、主動地對該課文深入地鑽研和學習,使自學能力不斷得到提高,主體地位逐漸得到加強。

聽《番茄太陽》有感2

陳潔老師的課素來就以行雲流水的設計、激情澎湃的語言、熱烈持久的感染和深刻內斂的意藴見長,常能讓人感觸良多。這次,接連兩次聽了陳老師執教的《“番茄太陽”》後,更是湧現了許多感想。

《“番茄太陽”》是國標版教材中的一篇新課文,文章情節曲折動人,結構完整,內涵豐富,而又感人至深。課文是講了一個叫明明的孩子,生下來就雙目失明,為了能讓孩子復明,父母帶着他來到城市,他們靠賣蔬菜過日子。明明雖然是個盲童,但很聰明,對周圍的事情也很好奇。她的父親教她撫摸各種東西來感知世界萬物。當明明想知道太陽是什麼樣的時,爸爸很自然地拿起番茄讓明明摸,在明明的心中太陽就是番茄這樣的。雖然他們的生活也很困難,他們的生活也很艱辛,但他們的生活是樂觀的,開朗的。作者也是一個雙腿殘疾的人,當時心情一直不好,可自從結識了明明一家,從他們的身上,更從明明熱愛生活的笑聲中讓一直灰暗的自己逐漸快樂了起來。後來,有好心人給明明捐獻眼角摸,明明一家離開了。可是,明明在離開時對作者説,因為有好心人幫助她,她才可以復明。等她長大了,她也要把自己的腿給作者。愛是相通的,愛是可以傳遞的。這樣純真、開朗、樂觀的明明就好似她説的“番茄太陽”一樣掛在作者的心頭,也掛在我們的心頭。但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説,本文頗長,所以把握文章的靈魂,有抓有放,尋找一個切入口統領全文的教學顯得猶為重要。

教學中,陳老師讓學生指出關鍵句“看着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在此基礎上,引領學生分析這是一個怎樣愛笑的孩子呢?一次又一次以番茄太陽為抓手,緊扣描寫“笑”的重點字詞品味涵詠,以點帶面,引導學生逐層走進文本的內核,通過讀、議、思等方法,一步一步地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明明的“笑”,感受其中的純真、堅強、温暖、善良。又以笑牽引出文中的“我”當時的處境,理解“我”的心情變化。學生通過比較、敍述者理解自然也能感悟到文章的主旨,明明本身就是“番茄太陽”,她熱愛生活的“笑”是愛的主旋律,不僅光鮮明亮,而且温暖人心,給人以希望,給人以力量,這就是“愛的傳遞”、“愛的力量”。教師通過富有激情的導入語,富有感染力的過渡語,引導學生仔細傾聽別人的發言,抒發自己的感受,發表不同的見解,最終讓學生留下語言,留下形象,留下人生的啟迪,留下樂觀生活的信念。

言有盡而愛無限,在這精彩的課堂上,我聽到了愛的聲音,看到了愛的交流,更感受到了愛的傳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