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記》譯文

來源:文萃谷 2.65W

一、靈天下有一言之微

《小窗幽記》譯文

靈天下有一言之微,而千古如新:一字之義,而百世如見者,安可泯滅之?放風、雷、雨、露,天之靈;山、川、民、物,地之靈;語、言、文、字,人之靈。此三才之用,無非一靈以神其間,而又何可泯滅之?

[譯文]

天下有像一句話那麼微小,留傳千古之後,聽來猶感覺新穎而毫不陳舊的;有一字的意義,百世之後讀它,還彷彿親眼看見一般真實的。像這些,怎麼可以讓它消滅呢?風、雷、雨、露為天的靈氣;山、川、民、物為地的靈氣;語、言、文、字則是人的靈氣。仔細觀察天、地、人三才所呈現出來的種種現象,無非是“靈“使得它們神妙難盡,我們豈可讓這個靈性消失泯滅呢?

[評語]

人為萬物之靈,因其有心靈的力量。而天地萬物,大而宇宙間眾星羅列,日月運轉;小而春夏遞換,霜露雨電,無不有其靈明之性,方能絲毫不亂。

人類的文化,最初是通過語言文字而表現的,因此,文字是人類心靈的紀錄。倘若沒有語言文字,人類文明將無從建立與累積。風雷雨露是天的表現。山川民物是大地所孕育,語言文字則為人類的智慧,這些現象的背後,便是心靈的力量在推動一切。我們欣賞自然界所賦予的種種美景時,正是和大自然的靈性相溝通,所以,這是一個心靈的宇宙。掌握了這心靈宇宙的鑰匙,對萬物才能真正的心神領會。

二、人生三樂

閉門閲佛書,開門接佳客,出門尋山水,此人生三樂。

[譯文]

將門關起來閲讀佛經,開門迎接志趣相投的友人,出門尋找美好的山水,這是人生三大樂事。

[評語]

佛經告訴我們生命的智慧,諸般塵念為之滌清,我們逐漸與一個較為純粹的我會晤。佛經告訴我們如何尋找真正的自我,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的無染當中,放棄了對自我的執着,明瞭生命並不狹隘,因此,我們便得到自在。

如果,我們有志趣相投的友人,便可以得到共鳴的快樂,我們的心扉為他們而常開。

閉門閲佛經,是與自我生命的本源溝通;開門納佳客,則是與人忘情交往;那麼,出門尋山水,便是與自然神交了。大自然有無限的美景,無盡的神態;在欣賞大自然時,我們彷彿回到生命最初的本源。天人合一的快樂,何可言諭?

三、眼裏無點灰塵,方可讀書千卷

眼裏無點灰塵,方可讀書千卷;胸中沒些渣滓,才能處世一番。

[譯文]

眼中沒有一點成見,才可以廣涉眾籍。胸懷中對人對事能不生不滿或執情,處世才能圓融。

[評語]

讀書人報着先入為主的成見來看書,永遠只看到自己所贊成的,而看不到與他相反的意見。這就像戴了一副有顏色的眼鏡,看天底下的事物一般。像這樣,看再多的書也只會加深成見。一個人想要博覽眾籍,首先便要虛懷若谷,否則,智慧的河川將永遠乾涸。

人和人之間的相處,難免會有些摩擦,事情也往往有不盡如意的地方,若把這些都放在心上,生活就變得很不愉快了。我們的心思要清楚明白,對事情也要有正確的主張,但是,處世的方法要圓融,做事的態度也要虛心。讓我們的心像明鏡一般清澈,任何事物都能照得十分清楚,且都能接受。

四、不作風波於世上

不作風波於世上,自無冰炭到胸中。

[譯文]

不對人世間的慾望作無盡的追求,既沒有受挫折時寒冷如冰的感覺,也沒有追求時熱烈如炭的心情。

[評語]

渴望和失望往往是成正比的。如果,一個人的慾望太大,整日就會被自己的慾望所驅策,好像胸中燃燒着熊熊烈火一樣。一旦受到了挫折,他又好像掉入寒冷的冰窖中。

其實,無論是熱烈如火,或是寒冷如冰,都是自己造成的。大部分人都活在這種自我折磨中,不是受無盡慾望的鞭打,就是將自己生命的價值,完全寄託在外界對自己的看法。許多人在生命的激流中覆舟,以為自己就此死去,但是,如果他們能沉潛到激流的底層,便可以發現,在波濤洶湧的生命表象之下,原來生命的本身是如此寧靜而無所欠缺。在這裏,沒有冰也沒有炭,只有如魚得水般不盡的悠然樂趣。

五、無事而憂,便是一座活地獄

無事而憂,對景不樂,即自家亦不知是何緣故,這便是一座活地獄,更説什麼銅牀鐵柱,劍樹刀山也。

[譯文]

沒什麼事卻煩憂不已,對着良辰美景一點也不快樂,連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如此,這樣的人生如同活在地獄中一般,何必再説什麼地獄中的熱銅牀、燒鐵柱,以及插滿劍的樹和插滿刀的山呢?

[評語]

佛家説十法界都是唯心的,地獄也是唯心的,因此,地獄和極樂世界的分野,在於我們的心念之間。佛經裏有一段故事,是説調達墜入無間地獄後,佛的弟子目鍵連,乘神通之力下地獄去看他,問:“苦不苦?”他卻回答:“不苦!”為什麼在所有的地獄眾生被肢解而大聲號叫呻吟時,調達身處其中卻説不苦呢?並且能夠立刻乘“般若波羅蜜”之力而出地獄。這就説明,地獄其實是存在我們的心中。佛經上講人死後所以有地獄,乃是因為眾生造惡業的緣故;如果眾生不造惡業,也就不會有地獄。人之為惡,最初也是在起心動念之間,所以,如果真有地獄,也是人心所造。

憂愁算不算地獄呢?當然也算。最大的地獄,莫過於人自設的地獄,別人是無法將它打開的。人可以自救,但是,大多數人卻不相信。天底下並沒有什麼事能夠讓人完全絕望的,因為,無論是好是壞,都無法在這世間久住,包括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如果看透了這一層道理,生命中就沒有什麼事真正能夠讓我們憂傷不已了。

六、必出世者,方能入世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則世緣易墜。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則空趣難持。

[譯文]

一定要有出世的襟懷,才能深入世間,否則,在塵世中便易受種種攀纏而墜落。一定要深入世間,才能真正地出世,否則,就不容易長久地待在空的境界裏。

[評語]

人世間有許多事情,容易讓我們迷失自己,倘若我們沒有智慧,就很可能迷戀而不自拔。一旦我們無法掌握自己生活的方向時,那麼,我們活得就像傀儡一樣,我們的生命便是墜落了。所謂出世的襟懷,便是一種看透世間種種現象的智慧,能夠對外界不起貪戀愛慕的心思。具有這種超越世事的心懷,便能夠在世間做任何事而不至於墜落,掌握自己生命方向而不被掌握。未曾經驗人間事的人,不易看透人間事的本質。小沙彌入空門,還不免有所迷惑和懷疑,可是年屆中年而入空門,就不曾猶豫不定了。事實上,極出世和極入世是合而為一的。

七、人有一字不識,而多詩意

人有一字不識,而多詩意;一偈不參,而多禪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曉,而多畫意。淡宕故也。

[譯文]

有的人一個字都不認得,卻很有詩意;一句佛偈都不推尋,卻饒富禪意;一滴酒也不沾脣,卻滿懷酒趣;一塊石頭也不觀察,卻滿眼畫意。這是因為他澹泊而無拘無束的緣故。

[評語]

詩意並不在字,禪意也並不在偈,正如酒意之不在酒,畫意之不在石一樣,那麼,詩意、禪意、酒意、畫意到底在哪裏呢?就在我們的心中。

倘若我們沉醉在功利之中,便無法體會詩意,因為詩意在情,功利傷情;倘若我們執着於六塵,則無法體會禪意,因為禪意無執;若是我們太過理性,則無法體會酒意,因為酒意原在放浪形骸;假如我們不善用心眼觀察,則無法體會畫意,因為畫意無所不在,既在形相,又在其神。而這些,都可以在一個無所束縛的心靈中發現。

八、眉上幾分愁,且去觀酌酒

眉上幾分愁,且去觀棋酌酒;心中多少樂,只來種竹澆花。

[譯文]

眉間有幾分愁意時,暫且去看人下棋,不然就淺酌幾杯。心中的快樂,在種竹澆花中便能充分地獲得。

[評語]

愁眉深鎖,何事可愁?不如去觀棋。世事如棋,又何必為些許事眉頭不展?在淺酌當中,可以發現許多事只是過分在意,何必自惹煩惱?在觀棋酌酒之時,能使內心稍得舒解,重整心情,面對新的挑戰。

人如果懂得生活的情趣,就可以從一些微小的事情中獲得快樂。種竹澆花的情趣,並不亞於與知交共遊的快樂。竹有其高情,花也有其神態,萬物各有其生機與神情,只待我們細心體會。懂得快樂的人,天地之間無處不能快樂。

九、完得心上之本來,方可言了心

完得心上之本來,方可言了心;盡得世間之常道,才堪論出世。

[譯文]

能夠見到自己本來的面目,才算是明瞭心的本體。能夠透徹世間不變的道理,才足以談論出世。

[評語]

佛家認為,一切眾生的心識作用是虛妄的,就好像眼鏡有病的人,才會見到生命的生與死。我們的心識執着於肉身,以及種種自我的念頭,所以才會有生死。其實,肉體和“我”的觀念都是幻像,一切眾生真正的本性是佛。倘若能證悟到這一點,我們便可以超越虛妄的心識,了悟到自己不生不死的本來面目。人世間的常道是什麼呢?就是“變”和“空”。再偉大或渺小的事情都不停地在變,最後必然消失成空。不瞭解這個道理,是難以超脱世間的。人們喜歡的東西便希望它能長久,因此,執着於這些事物,不得超脱,這就是不瞭解世間常道的緣故。所謂的出世,並非逃入山林,而是在世間了悟“變”和“空”的道理,在不離人間的情形下,超出人間。

十、調性之法

調性之法,急則佩韋,緩則佩韋。譜情之法,水則從舟,陸則從車。

[譯文]

調整個性的方法,性子急的人就在身上佩帶熟韋,警惕自己不可過於急躁;性子緩的人就在身上佩帶弓弦,警惕自己要積極行事。調適性情的方法,要像在水上坐舟船,在陸地乘車一般自然,才能適才適性。

[評語]

佩韋佩弦之説,出於《韓非子》觀行篇,主要是指人在行為上的自我提醒。人的個性,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後天習慣養成的。如果性子太急,就容易操之過急;性子太緩,又容易喪失良機,同樣足以壞事。佩韋或佩弦,就在提醒自己,這正是古人自我修養誠篤的表現。

至於調適性情的方法,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不要逆着事物的本性行事。就如在水上行舟,陸上行車,是自然的事,若硬要在水上行車,陸上行舟,不溺死,也會寸步難行。天地萬物,各自有最美好的天性,適才適性,才能過着和諧圓滿的生活。

十一、好香用以薰德

好香用以薰德,好紙用以垂世,好筆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煥彩,好茶用以滌煩,好酒用以消憂。

[譯文]

好香用來薰陶自己,使德性美好,好紙用來寫垂世不朽的文字,好筆用來寫下美好的篇章,好墨用來描繪令人激賞的好畫,好茶用來滌除煩悶,好酒則用來消除煩憂。

[評語]

生活的藝術,就在於使任何事物都有最美好的用途。古人以香草比喻君子的德性,燃香或佩香草,正是提醒自己要修養德性。那麼,一張上好的紙,在上面寫下可以傳世不朽的文字,豈非最為適切?一枝好筆,讓我們用它來寫下句句美好的篇章,綻放無數心靈的花朵。一塊墨,通過我們心靈的展現,成了一幅引人耳目一新的山水花鳥,難道不是它最佳的用處?而一杯好茶,卻能讓我們滌除胸中煩悶,感到無比清爽。好酒則使我們忘去憂愁,而不是“借酒澆愁愁更愁”。

十二、破除煩惱,二更山寺木魚聲

破除煩惱,二更山寺木魚聲;見澈靈性,一點雲堂優缽影。

[譯文]

聆聽二更時山中寺廟的木魚聲,煩惱為之消失。看到佛堂裏的青蓮花,本性和智慧都有了透徹的領悟。

[評語]

生命中往往有許多煩惱,使我們的身心不安。你可曾在山寺中聆聽和尚敲木魚的聲音?那聲音是如此地寧靜。如果,你曾諦視那木魚,就可看出木魚的眼睛始終張着,原來,和尚聲聲敲的都是“覺醒”,要喚醒世人的痴迷。在生命的路途中,許多人都曾經迷失。在迷失中,如果有人以清醒的智慧,引導我們走出夢魘,我們將發現,來路皆夢。

蓮花常被喻為佛的清淨智慧。釋迦牟尼佛在成佛後,觀察宇宙中一切生命,發現眾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只要他們能徹悟生命的真相。我們在蓮花中,彷彿看到自己的本性原來是清淨無染的。倘若我們能證悟到這樣的一種清淨智慧,才算徹底洞見了自己的本性。

十三、人生莫如閒,太閒反生惡業

人生莫如閒,太閒反生惡業;人生莫如清,太清反類俗情。

[譯文]

人生沒有必閒適更好的了,但是,太閒適反而會做出不善的事情。人生也沒有比清高更好的了,但是,太清高反而落得矯俗聲名。

[評語]

什麼叫做閒?有身閒,有心閒。身閒是身體不忙碌,心閒則是心中無事。人生能得閒適的時光,十分不容易。因為,大部分人都為生活而忙碌。偶爾的閒暇對我們身心有益,但是,人是很奇怪的,若聲名沒有什麼中心主旨或確定的目標,太閒逸的日子反而有害。拋開怠惰不説,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玩樂,真正能享受心靈之樂的人並不多,大部分追求的都是物慾之樂。許多罪惡都是從玩樂中產生出來的,過度的玩樂,易使人迷失自我。人生如朝露,何妨善用閒暇,使它變成我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

清高很好,矯俗作態就不好了。清高是對己,不是對人;是在自己的心中,而不是在別人的眼中。因此,過於清高,就和俗情一樣,令人不耐。

十四、胸中有靈丹一粒

胸中有靈丹一粒,方能點化俗情,擺脱世故。

[譯文]

胸中有一顆昭昭靈明之心,才能變化心中的世俗之情,擺脱種種機心,超出世事。

[評語]

靈丹一粒,用以治心病。每個人均有一顆昭昭靈明之心,奈何涉世一深,便為種種計算機心所矇蔽,有如明珠蒙塵。這時,心即得病,不能真歡喜,但有假痛苦。所謂靈丹一粒,便是以真心面對自己及世界。這顆真心,便足以點化俗情,擺脱世故,而祛除百病了。更重要的是,這粒靈丹,人人皆有,只是大家渾然不覺罷了!

十五、無端妖冶,終成泉下骷髏

無端妖冶,終成泉下骷髏;有分功名,自是夢中蝴蝶。

[譯文]

豔麗嫵媚的美人,終將成為九泉之下的白骨。功名縱然有分,無非是夢中之蝶,醒來盡成虛幻。

[評語]

若無可悦之心,美本不為美;若無可厭之心,醜亦不為醜。美是時空的幻相,也是自心的幻相。就時空而言,昨日的女嬰,今日為美人,他日同樣亦必為骷髏。就自心而言,對美的執着,不過是自己執着不放,因而產生痛苦。因此,美和醜乃是心識所生的幻相,美醜之見只是妄想罷了!在古代,讀書人最大的心願,就是求取功名利祿;十載寒窗的代價,便是一舉成名。現代人何嘗不然?先是求利,繼而求名,名利雙收,才是“成功”了。衣錦還鄉的虛榮,矇蔽了人們的心靈。其實,一切功利,皆是浮名;既是浮名,無不可拋。無論功名是否命定,都如夢中蝴蝶,隨物遷化,有什麼好執着的呢?

十六、獨坐禪房

獨坐禪房,瀟然無事,烹茶一壺,燒香一柱,看大摩面壁圖。垂廉少頃,不覺心靜神清,氣柔息定濛濛然如混沌境界,意者揖達摩與之乘槎而見麻姑也。

[譯文]

獨自坐在禪房中,清爽而無事,煮一壺茶,燃一柱香,欣賞達摩面壁圖。將眼睛閉上一會兒,不知不覺中,心變得十分平靜,神智也十分清楚,氣息柔和而穩定。這種感覺,彷彿回到了最初的混沌境界,就像拜見達摩祖師,和他一同乘着木筏渡水,見到了麻姑一般。

[評語]

達摩祖師面壁九年,連石壁都映上他的影子,因此,一般看到的達摩祖師像,多有面壁圖。道家佛家皆有靜坐,但是,道家注重身體的種種感覺;而佛家則認為,我們的身體和意識都是虛妄的,所以,佛家不重視虛妄的現象,重視心性的了悟。什麼是我們的心性呢?達摩祖師説:“心心心難可尋,寬時遍法界,窄也不容針,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這心是佛,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吾人心不生時是什麼樣子呢?用意識去想就永遠不能悟見,用眼睛去看也永遠不能看到。所謂“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如來”,就是我們的本淨妙心。

十七、才人之行多放

才人之行多放,當以正斂之;正人之行多板,當以趣通之。

[譯文]

有才氣的人行為多疏放而不受檢束,應當以正直來收斂他。太過正直的人大多不知變通,應當以趣味使他的個性融通些。

[評語]

有才氣的人言行往往疏闊,若能輔以正直,勸他踏實些,或言行約束些,天賦的才華,才能更見美好。否則,言行太過放肆,即使再有才能,也會招人忌恨。另外有些人則和前者相反,言行又因心思太過拘束而顯得死板,既無法應付人生的多變性,也無法從生命中獲得趣味。這種人,我們要使他的心變得活潑些,讓他多去接觸種種變化的事物。否則,他的生命便會顯得枯燥而乏味。

十八、聞人善;聞人惡

聞人善,則疑之;聞人惡,則信之。此滿腔殺機也。

[譯文]

聽到別人做了善事,就懷疑他的動機;聽到他人做了壞事,卻十分相信,這是心中充滿恨意和不平的人才會如此。

[評語]

一個人心中若是充滿善念,即使聽到某人做了不好的事,一定會想或許傳聞錯誤,或許其人有不得已的苦衷。即使他真的做出愚昧錯誤的事來,也十分可悲,應使他快快覺悟自己所犯的錯誤。

反之,一個人如果對人充滿了嫉妒、憎恨之情,驕慢自大,那麼,他聽到別人做了好事,只會懷疑和嫉妒;聽到他人做了壞事,倒是十分相信。這種人的心中只有恨意,而無生機。

鄭板橋曾説:“以人為可愛,而我亦可愛矣;以人為可惡而我矣可惡矣。東坡一生覺得世上沒有不好的人,最是他的好處。”以何種心境面對世界,你就活在何種世界。

十九、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

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處巧若拙,處明若晦,處動若靜。

[譯文]

能夠超脱世俗,便是不平凡;能夠不與人同流合污,便是清高。對於愈是巧妙的事情,愈要以拙笨的方法處理;雖然位居高明之處,卻能善自韜晦;雖然處於動盪的環境,卻要像處在平靜的環境中一般,不可慌亂。

[評語]

所謂俗,是就心靈的層次而言;知道一個人為什麼而活,就可以知道他的心靈俗不俗。有的人一輩子只為肚子而活,有的人一輩子只為臉皮而活;有的人一輩子卻為自己的.心而活;另一些人,卻是為了使所有的人得到真正的幸福而活。到底哪種人活得比較可貴不凡,相信你我都明瞭。

所謂清,就是不做任何有損名譽的事。説起來很容易,真正能徹底實行的卻不多。對於一些巧妙的事,我們要以愚拙的方法去做它,因為,巧妙的根本在於踏實,就好像飛得再高的鷹,要以地面為家一樣;最巧妙的事情,往往是從最長久而笨拙的努力中產生的。此外,巧妙的事以拙笨為外表,也是一種保護作用和返璞歸真的現象。

身居高位的人,正是最容易招忌的人,因此,一個人要懂得自我保留。愈是得意之時,愈是要有謙遜和自我充實的智慧。“處動若靜”,正是一種處變不驚的精神。這種身處變局而心不亂的鎮靜功夫,才能使我們化險為夷。所謂“以靜制動”,正是這個道理。

二十、士君子盡心利濟

士君子盡心利濟,使海內少他不得,則天亦自然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譯文]

一個有道德的人,只要儘自己的心意去利物濟人,使一國之內少不得他,那麼,上天自然也需要他,這便是為自己的生命建立了意義和價值。

[評語]

安身立命之道,古聖先賢講得非常多,講到最後,無非是“利物濟人”而已。現代人喜歡強調“毀滅”的恐懼,併為這可能來臨的毀滅而懷疑生命的價值,因此,享樂主義大為盛行。其實,活着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生命的價值並非想象,而是實踐。

花兒向這個世界吐露芬芳,對花兒本身而言,那就夠了。一切事物隨時在變化,倘若為了害怕凋零,花兒便因此而拒絕開放,這才是最愚蠢的。就像知道人會死亡,物會毀滅,所以就悲觀墮落,同樣是錯誤的。

二十一、讀史要耐訛字

讀史要耐訛字,正如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橋,閒居耐俗漢,看花耐惡酒,此方得力。

[譯文]

讀史書要忍受得了錯誤的字,就像登山要能忍耐山間的隘路;踏雪要忍耐得了危橋;閒暇生活中要忍受得了俗人;看花的時候要能忍受得了劣酒;如此才能真正進入史書的天地中。

[評語]

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當我們接受事物美好的部分時,也要接受瑕疵的另一部分。就以史書而論,若不能忍受斷簡殘篇和魯魚亥豕的現象;就很難從其中得到樂趣。

史書是可以考據而訂正的,但是,生活中有許多事,卻不是經過某些人的努力,就能獲得改善的。至如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橋,其趣即在“耐”字,否則就很無趣了。閒居耐俗漢,看花耐惡酒,有什麼不快樂的呢?若要天下皆無俗人,或必定要有美酒,一個人一生就沒有多少快樂時光可言了。

二十二、聲色娛情,何若淨幾明窗

聲色娛情,何若淨幾明窗,一生息頃。利榮馳念,和若名山勝景,一登臨時。

[譯文]

縱情於聲色,還不如在潔淨的書桌和明亮的窗前,讓自己得到寧靜的快樂。為榮華富貴而意念紛馳,哪裏比得上登臨名山,欣賞勝景來得真實呢?

[評語]

聲色的刺激,往往短暫而易於消逝,而且,要付出很多代價。當我們坐在窗前,什麼都不想的時候,常能感到一種寧靜的快樂。這時天地即在我心,平靜而安祥,充滿着喜悦。何妨讓自己坐在淨幾明窗前靜一靜呢?

大部分人並不明瞭自己內心真正要的是什麼,只是跟着他人盲目追求。世俗的軌範和錯誤的看法,常常使許多人埋葬自己真正的幸福。當我們登臨高山,接觸大自然的美景時,彷彿聽到來自內心的聲音:“回返自然!”如果,你曾仔細聆聽,便會對眼前的追求感到懷疑。你會發現,生命中有許多追求並非真的必要,也不是自己真正要的東西。通過這層反省,也許會讓自己活得更真實些。

十三、閒得一刻,即為一刻之樂

若能行樂,即今便好快活。身上無病,心上無事,春鳥是笙歌,春花是粉黛。閒得一刻,即為一刻之樂,何必情慾,乃為樂耶。

[譯文]

若能隨時行樂,立刻可以獲得快樂。身體既不生病,心中也無事牽掛,春天的鳥啼就是美妙的樂曲,春天的花朵便是天地最美的粧飾;能得到一刻空閒,便能享受一刻的閒適樂趣,哪裏一定要在情慾中追求刺激,才算是快樂呢?

[評語]

人的苦惱有兩種:一種是身上的苦惱,一種是心中的苦惱。但是,對一個懂得快樂真諦的人,這兩種苦惱都不會降臨到他身上。我們曾經看過身體有大病痛,卻十分快活的人;也曾看過身體無病無痛,心靈卻有沉痾之疾的人。其實,快樂就在我們的心中,不在別處。若要外求,終不長久。

二十四、興來醉倒落花前

興來醉倒落花前,天地即為衾枕;機息忘懷磐石上,古今盡屬蜉蝣。

[譯文]

興致來的時候,在落花之前醉倒,天地就是我的棉被和枕頭。放下機心,坐在大石上將一切忘懷,古今的一切紛擾,看來都像蜉蝣的生命一般短暫。

[評語]

以天地為衾枕,這是何等無所至疑的胸懷?萬事都像落花一般,無可執取,明白這一點,自然可以放下心機。心中無所執取,又何處不自在呢?

蜉蝣朝生暮死,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古今種種紛爭,怎能抵得住時間的洪流?吾人的心機計較,真是可憐復可笑。何不坐在磐石,仰望天光雲影,拋來心中俗念,以自己清淨而最初的心眼,看這無盡的天地。

二十五、煩惱之場,何種不有

煩惱之場,何種不有,以法眼照之,奚啻蠍蹈空花。

[譯文]

世間有種種的煩惱,但是,以佛的智慧來觀察,只不過像是蠍子攀附在虛幻的花上罷了!

[評語]

按照佛家的説法,佛有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一般人都是以肉眼看世界,因此,看見的只是自己觸摸得到的時空,十分有限。因為有限,所以執着,產生許多欠缺的苦惱。但是,如果通過法眼觀照自我和世界,就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也沒有什麼可得到的。

一切煩惱就像蠍子攀爬在虛幻的花上一樣,蠍子對虛幻的花,能有什麼傷害呢?禪宗二組慧可,曾向達摩祖師説他的心不安,希望達摩祖師能使他的心靜下來。達摩祖師教他拿心來,才肯替他安心。慧可找了半天回答説:“覓心了不可得!”達摩祖師説:“與汝安心竟。”真的,心在哪裏呢?心都了不可得,哪裏還有可得的煩惱?有心才有煩惱,無心何來煩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