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帶你重新認識有趣的兒童精神世界文學

來源:文萃谷 8.23K

[摘要]渴望獨立是成熟的一部分,但是為了克服孤獨,它也會被防禦性地使用。減少對客體的依賴會使個體不那麼脆弱,也削弱了對所愛之人內在和外在過度親密感的需要。

弗洛伊德帶你重新認識有趣的兒童精神世界文學

人生活中的愛的關係,是建立在早期與父母及兄弟姊妹有關的情緒情境上,但新的關係未必只是早期家庭情境的重複。潛意識的記憶、感覺與幻想會以相當偽裝的方式進入新的愛戀關係或友誼中。不過,除了早期的影響,還有許多其他的因素運作於建立愛的關係或友誼的複雜過程中。正常的成人關係總是包括了新的元素,這些元素是來自新的情境,來自環境與我們所接觸到的各種人的人格,也來自他們對作為成人的我們,在情緒需求及實際興趣方面的反應。

論孤獨的感受

在這篇論文中,我試圖研究孤獨感的來源。我所謂的孤獨感,不是指被剝奪了外在陪伴的客觀情境,而是指內在的孤獨感。即不論外在環境如何,都覺得獨自一人;即使在朋友之中,或者正在接收到愛,卻仍然覺得孤獨。我認為,內在孤獨的這種狀態,是隨時隨地渴求一種無法企及的完美內在狀態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每一個人都會體驗到這樣的孤獨。它源自偏執焦慮和抑鬱焦慮,也是嬰兒精神病性焦慮的衍生物。這些焦慮,或多或少存在於每個人身上。但在病患中最為強烈,因此,孤獨也是病患的一部分,具有精神分裂和抑鬱的性質。

為了理解孤獨是如何產生的`,和其他的態度和情緒一樣,我們必須回到嬰兒早期,並追溯它對後面的生命階段的影響。就像我們經常描述的,自我從出生開始就存在並運行着。起初它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凝聚,並由分裂機制所主導。死本能對自體的破壞威脅,造成衝動分裂成好的和壞的。因為這些衝動被投射到原初客體,原初客體也被分裂為好的和壞的。結果是,在最早期的階段,自我好的部分與好客體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保護,因為攻擊被導離它們。我將這些特殊的分裂過程描述為非常小的嬰兒相對安全感的基礎——就這個階段所能達到的安全感而言;而其他的分裂過程,例如那些導致碎裂的分裂過程,是不利於自我及其強度的。

伴隨分裂衝動的,是一種從生命一開始就朝向整合的驅力,它隨着自我的成長而增加。這種整合的過程是基於好客體的內化,最初是一個部分客體——母親的乳房,雖然母親的其他層面也進入到這一最早的關係之中。如果內在好客體被相對安全地建立起來,它就會變成自我不斷髮展的核心。

與母親之間令人滿意的早期關係(不一定以乳房餵食為基礎,因為奶瓶也可以象徵性地代表乳房),意味着母親和孩子無意識上的一種親密接觸,這為得到完全理解的經驗奠定了基礎,它從根本上與前語言階段相關。在後來的生命中,他對志趣相投的人表達思想和情感,不論這有多麼令人滿足,依然會對無言的理解有一種無法滿足的渴求——歸根結底是渴求和母親最早的關係。這種渴求會造成孤獨感,它源自對一種無可挽回的喪失的抑鬱感。

……

渴望獨立是成熟的一部分,但是為了克服孤獨,它也會被防禦性地使用。減少對客體的依賴會使個體不那麼脆弱,也削弱了對所愛之人內在和外在過度親密感的需要。

另一種防禦,特別是在老年期,是沉溺於過去以避免現在的挫折,對過去的某些理想化勢必進入這些記憶,作為防禦之用。在年輕人中,對未來的理想化也有類似的用途。對人物和事業在某種程度上的理想化是一種正常的防禦,也是尋找被投射到外在世界的理想化內在客體的一部分。

被他人賞識和自己的成功(起初是嬰兒被母親賞識的需要),都可以被防禦性地用來對抗孤獨。但是如果過度使用這個方式,它就變得非常不安全,因為對自己的信任那時並未充分建立起來。另一種防禦和全能感及某些躁狂防禦有關,就是等待渴求之物的能力的特殊用法,這可能會導致過度樂觀和缺乏動力,並與現實不完美的感覺有關。

在結論中,我希望重述我的假説:雖然可以通過外在影響而降低或增加孤獨,但是它永遠無法被完全消除,因為朝向整合的內驅力和整合過程中所體驗到的痛苦,皆源於內在。而這些內在來源在一生中都是強有力的。

作品簡介

故事,就像成人的自由聯想,都是傳達潛意識幻想及焦慮的媒介。藉由詮釋兒童的潛意識幻想,可以降低、釋放兒童的焦慮,減少其內在恐懼。

3.《 嫉羨與感恩

本書幾乎囊括了克萊因畢生最重要的文獻,也成為其著述的高峯。在本書中,克萊因引入了新的觀念:嫉妒在兒童生命初期即已表現出來,也是死之本能的最初表現;嫉羨與感恩是相沖突的,在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運作的嫉羨,是精神病理的強力因素。在精神分析著作中一向都強調嫉妒的重要性,然而,克萊因對於嫉羨的概念完全是革命性的。

4.《兒童分析的故事》

這本富含生命力的作品,在克萊因的著作中佔有特殊的地位,其中詳述一名十歲男孩長達四個月的分析歷程,並對當中的畫作、遊戲、語言聯想和夢境作出精闢的詮釋。本書説明了她在分析當時的理論概念,並儘可能忠實地呈現實務工作與理論觀點。文中更揭露了許多嶄新的想法,克萊因的這部最後著作,可以説是深具創造性的一部代表作,更是探究兒童精神分析技巧不可多得的必備書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