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成為世界化學科學中心的原因分析

來源:文萃谷 9.77K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成為世界化學科學中心,而且諾貝爾獎獲得者也屬德國最多。諾貝爾科學獎自1901年首次頒發以來是當代自然科學界公認的最高榮譽。但是為什麼是德國而不是其他國家成為世界化學科學的中心,其中的原因值得我們深究。

關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成為世界化學科學中心的原因分析

一、德國科學研究者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

科學研究的突破,有賴於科學家個人長時間、連續的智力勞動。科學勞動者為了創新,有時在從事全天候的不間斷勞動,有時則需要自由輕鬆休息,也許要幾個月時間到世界各地交流、講學。例如,由於成功地解決了糖的結構以及在嘌呤衍生物、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1902年榮獲了諾貝爾化學獎的德國化學家費雪。在慕尼黑大學的沒有教學任務時,他將很多時間專心於研究工作。在貝耶爾教授的指導下進行有關苯肼項目的研究,他首先做的研究項目是合成糞臭素。實驗多次失敗已經夠倒黴的了,再加上糞臭素的臭味就更加煩人。但是費雪一心撲在實驗上,儘管他衣服、頭髮和皮膚上都粘上了糞臭素,散發着惡臭的氣味,但他對這一切全不介意,甚至忘記了身上還有什麼氣味。當費雪成功地合成糞臭素,高興地跳起來時,才發現實驗室裏只剩下他一個人了。因為實驗室裏沖天臭氣,薰得誰也呆不下去了,大家都逃到外面“避難”去了。足見費米在科學研究時的用心程度和他孜孜不倦的態度。

二、家庭氛圍的影響和家人的支持

科學研究是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其中家人的支持和家庭氛圍的影響就至關重要。偉大的德國醫學家、大名鼎鼎的羅伯特?科赫在他30歲生日那天,他的夫人用全部積蓄買了一台顯微鏡送給科赫作為生日禮物,從此科赫把業餘時間全部花在顯微鏡上,潛心研究細菌與疾病的關係。最終他首次證明了一種特定的微生物是特定疾病的病原,闡明瞭特定細菌會引起特定的疾病,最終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由於合成靛藍,對有機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做出重要貢獻,獲得1905年諾貝爾化學獎的貝耶爾的父親50歲時開始從師學習地質學,周圍的人對他冷嘲熱諷,但他全然不顧。通過多年學習,貝耶爾的父親最終成為了專家,76歲時竟出任柏林地質研究院院長。父親的刻苦勤奮、謙虛尊師,深深地影響

着貝耶爾的成長;童年時代,埃米爾?費雪並沒有表現出什麼特殊的才能。出身於一個實業之家,並且是五姊妹中唯一的男孩,父親對他的期望是學會經營之道,以便繼承自己的事業。但是在父親發現他志不在經商時,便不再勉強他尊重兒子的選擇,讓他繼續上學。在貝耶爾教授的指導下,費雪獲得博士學位,而且由於成功地解決了糖的結構以及在嘌呤衍生物、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他50歲時榮獲了諾貝爾化學獎。

三、諾貝爾得獎者相互的影響

當我們仔細的研究這些諾貝爾得獎者的關係的時候,就會發現他們有的是父子關係,更多的是師徒關係。如瑪麗居里一家兩代先後有四人五次獲諾貝爾獎;190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盧瑟福的學生和助手中有鮑威爾、哈恩、玻爾等十二人獲諾貝爾獎;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玻爾的手下有海森堡、泡利、朗道等八人獲獎。也許正是通過各個得獎者之間的相互聯繫使知識得以積累,學派得以形成,創新得以延續。顯然,這種關係的形成絕非是偶然的。它與一個國家的文化傳統、國民素質、科學水平、經濟基礎、政治制度、科技政策、教育體制、人才模式等有着密切的聯繫。顯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的文化水平、政治政策最適宜科學的研究和發展,這也肯定是它成為世界化學科學中心的重要原因。

四、德國科學家從年幼就對科學有着濃厚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興趣的存在才能忍受研究時的過程的漫長與枯燥。例如以舉世矚目的開拓性成績,問心無愧地摘走了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偉大的德國醫學家、大名鼎鼎的羅伯特?科赫5歲時就能借助報紙自己讀書,他在高中讀書時表現出對生物學的濃厚興趣,表現出開拓者的遠大志向。科赫還在埃及﹑印度等地研究了鼠疫﹑瘧疾﹑迴歸熱﹑錐蟲病和非洲海岸病等;又如在父親的一再勸告下,年幼時的費雪開始學做生意。雖説是學做生意,但費雪的心思全不在這裏,結果把賬目記得一塌糊塗。又偷偷地在庫房裏搞起了化學實驗,最終還是返校學習,成為最年輕的博士,並最終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五、導師的知識淵博、品德高尚

俗話説:名師出高徒。科學大師獨具慧眼,善於選好培養苗子。他們對前來投奔門下的年青人經過嚴格的考察和慎重的挑選後才加以培養,面向世界,廣選人才,成才率高。如現代原子核物理之父盧瑟福招收學生和研究人員,主要根據原學校、推薦人的意見和麪談,按科學能力和起源性與創造性的素質進行選擇。逐個面談瞭解考生實際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實際水平和創造性的素質;又如諾貝爾獎獲得者貝耶爾在發現自己的學生費雪的學識造詣已經超過自己後,不是將他留在身邊,幫助自己研究,而是極力勸説他去開創一片自己的天地。最終,費雪也不負恩師眾望,獲得了諾貝爾獎。

六、德國寬鬆的科研環境、自由探究的學術氣氛

學識和見解需要互相啟發,問題和疑難有待共同探討,興趣和愛好可以互相激勵。諾貝爾獎科學大師們主張實行有教無類,放眼世界,打破國家、種族和信仰的界限,廣泛地招收和培養優秀的青年科學人才。為了營造自由探究的學術氣氛,盧瑟福繼承了卡文迪許實驗室的每天下午的茶時漫談會的形式,並將此發揚光大。每天下午四時茶時,人們不分職務和級別,隨意參加,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談,當然也談各人的實驗和研究情況。不同國籍、不同年齡、不同知識結構和專業才能的科學研究者們,為了共同的科學理想和追求,為了探索共同感興趣的重大課題而密切合作,融洽無間,無拘無束地交換彼此的學術見解,進行激烈而坦誠的討論和爭論,取長補短,互相啟發,從而實現創新和科研成果的發明。

時至今日,擁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中國才出現了一位真正華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對比當時的德國,我國現今的教育制度,對科學人才的培養方式確實存在着種種的不足。要想使我國在世界高科技園林中有立足之地我們就必須加大對科技創新的重視,改善對科學人才的培養方式,創造出寬鬆、自由的學術氣氛。相信有朝一日我國也可以成為世界科學的研究中心。

參考文獻:《諾貝爾獎中的人才鏈及其啟示》、百度文庫(費米、貝耶爾、科赫、盧瑟福)

課堂作業:

1、X射線具有波動性

2、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獎原因是:美國科學家羅伯特與布萊恩因在G蛋白偶聯受體方面研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