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消除速讀中的默讀

來源:文萃谷 1.1W

“快速閲讀”,現大多叫做“全腦速讀”。科學原理早已提示: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部分,各自分管並對不同的信息內容處理:其中右腦主要是對圖形和圖像進行記憶和加工,而左腦主要是處理諸如邏輯、數字、文字等非形象化的信息。

該如何消除速讀中的默讀

無聲閲讀是速讀法的基礎,掌握無聲閲讀也是很多人踏入速讀之夢的必經之路。有很多人説無聲閲讀很簡單,實則不然,很多人所謂的無聲閲讀只是把音讀壓制在了非常低的程度,但是還遠遠不是眼腦直印。真正的無聲閲讀是眼睛看到文字就明白,你可以試試,你眼睛看到文字,大腦在忙着幹什麼呢?

專家們在研究語言機制的基礎上,提出了控制發音量的種種辦法。總結起來,共有三種,

1.機械地、強制性地控制發音量。

例如,舌頭抵在脣間,或者口裏含個東西,比方説泡泡糖等。這種辦法有個缺點,它只能從根本上控制語言運動分析器的末梢神經,而不能控制中樞神經部分。因此,要完全控制閲讀時的發音量,不能依靠這種辦法。

2.語言運動和語言聽覺障礙法。

它的含義是,在默讀文章的同時,強制性的出聲朗讀內容與此無關的其他材料。這種障礙法不僅能夠影響到語言運動器官的末梢神經,而且能夠影響到大腦。同前一種方法相比,這種方法的優越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利用這個方法卻無法全部控制發音量,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一種發音量實質上被另一種發音量所代替,而且為此還付出了很大代價。在默讀一篇文章的'同時又要出聲朗讀與此無關的另一種材料,這樣做雖然排除了出聲閲讀應讀材料的可能性,但是,語言運動分析器卻忙於其他活動。

3.語言中樞障礙法,也叫節奏敲打法。

這是目前為止唯一有效的訓練無聲閲讀的方法,雖然不能實現眼腦直映,但是可以趨近它。這個方法的實質是被實驗者在默讀文章時,手指頭按着一定的節奏進行敲打。這種節奏不同於通常的語調節奏。常用的是2/4拍,第一小節敲打四次,第二小節敲打兩次。每一小節的第一拍打的較響。

這種連續性的節奏聲,能夠破壞讀書時形成的習慣性音調,也就是説,既能防止內發音,又能防止外發音。之所以會有這種音障,是因為句子具有不固定的、非單一的重音。這種節奏性的敲打聲就成為外發音的嚴重障礙。這種方法的主要特點是,它不直接對語言器官(脣、舌、咽和喉)的活動施加任何影響。脣、舌、咽和喉等所有的語言器官因而仍然處於自由狀態。當讀者用手打着拍子的時候,大腦皮層就會出現誘導性抑制區,這種誘導性的抑制區會使閲讀時的發音現象得到制止,也就是説,它能抑制腦神經的末端發音現象。

訓練方法:

1.用鉛筆在硬桌面的一點上敲打。

2.用整個手臂(不僅是手腕)的動作打拍,要打得有力、均勻、準確。

3.通過連續打拍進行默讀時,要經常檢查節拍是否準確。特別是,是否做到了連續不斷。節拍的速度不可變化(見圖)。

4.為了學會圖上的節拍,應將該圖上回的直線和圓剪下來貼在結實的硬紙板上。

5.為了檢查節拍的準確性,可用鉛筆末端的圓頭,按照直線的分度或圓周的各點自由敲打。用這個方法打出的節拍大致與敲打法的節拍相合。

經驗證明,為了有效地抑制發聲,必須在節拍的配合下,經過十五至三十小時的閲讀練習。通過分析訓練者在完成作業時經常遇到的困難,可以把掌握節拍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閲讀時,按規定同時打拍有困難。結果或者只閲讀,或者只打拍。

第二階段。學會了閲讀時打拍,但不能理解讀物的內容。

第三階段。學會閲讀與打拍同時進行,在閲讀和敲打中也能理解讀過的東西,但閲讀結束後,想不起讀過的內容,出現所謂的遺忘症,即瞬息遺忘的現象。 第四階段。能夠輕鬆自如地閲讀與打拍同時進行。讀者不僅節拍不亂,而且能夠完全理解讀過的東西,閲讀結束後,還能很快回憶起讀過的內容。 按指導程序完成作業時,應該記住,第一階段主要是要做到按“節拍圖”準確、不斷地打出拍子。在此階段,閲讀速度會有所降低。這種現象是合乎規律的。因為此時不是要求加快閲讀過程,而是要求閲讀過程發生質的變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