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醫生先進個人先進事蹟(精選7篇)

來源:文萃谷 2.83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事蹟吧,事蹟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蹟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那麼擬定事蹟真的很難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抗疫醫生先進個人先進事蹟(精選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抗疫醫生先進個人先進事蹟(精選7篇)

抗疫醫生先進個人先進事蹟1

餘亭,今年43歲,金銀潭醫院隔離病區南四病區主任。

從去年12月29日接到院領導的命令,火線成立全新的病區。金銀潭醫院成立抗擊新冠肺炎病房,餘亭主動請纓第一批上前線。時至今日,他已經連續奮戰了近60天。目前他所在的病區6名醫生,20名護士,共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近200人,出院患者達150人。和以前不同,他們現在每天都會穿着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進入病房,病房住的滿滿當當,所有的患者都沒有親屬陪護,甚至有些老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每次離開病房,全身都是水,但是餘亭馬上會換一身衣服,繼續投入到緊張的疫情當中去。

面對這次疫情,醫護人員壓力很大,都不敢回家,有的醫生、護士就住在值班室,有的醫生護士在附近酒店,這樣既能夠遇到緊急情況馬上集結,同時也為了保護家人,他們的家人都很擔心,但更多是關心、鼓勵。目前,這次疫情正處於最關鍵的時候,餘亭説:“所有醫護人員更應該團結一心、互相鼓勵、堅定信心,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疫阻擊戰。

餘亭是金銀潭醫院隔離病區南區主任,每天,餘亭一大早就進到隔離病房查房,挨個瞭解患者的情況,從喘氣嚴重不嚴重、獨立去上廁所困難困難,到血氧飽和度等醫學數據,他認真記錄。接近中午時,他才能脱下防護裝備回到辦公室,整理患者們的病情,逐一進行分析,誰需要調整用藥,誰需要進一步檢查,誰需要重點監護。除了技術上的治療,也得幫患者做心理建設。他要求手下的醫生護士,一定要為患者豎立信心:“患者有了戰勝疾病的信心與意志,就會更努力地去做有益於自己康復的事情,再加上實際的治療措施,恢復就會快一些。”

“我經常對我的醫生和護士説,我們都很疲憊,但心理一定不能累,心理防線一定不能垮。當我們穿上這身白大褂,就時刻牢記自己神聖的使命,救死扶傷,大愛無疆,這是我們應該去做的事情。”

抗疫醫生先進個人先進事蹟2

“醫學的使命,就是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救死扶傷,為民服務,我會從一而終的堅守一個醫者的崇高使命和責任擔當。”這就是家庭醫生醫生鄧青當初選擇醫生行業時的內心宣言。13年來,她始終不忘初衷,在平凡的醫生崗位上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履行着她當年的承諾。她認為凡是關乎生命健康的都不是小事,作為居民的健康守門人,要警鐘長鳴,防患於未然。

“醫者父母心”,在她這裏從來就沒有貧富貴賤,老弱病殘之分,只要來她這裏就診的每一位患者她都認真對待,仔細檢查、耐心施治,用真心、愛心、耐心去呵護每一位患者。

4歲的小琳,從小一直反覆咳嗽,四處尋醫,久治不愈。鄧醫生耐心的接診了這位瘦弱的小患者,經仔細聽診後發現其心臟有不明顯的雜音,綜合分析後鄧醫生向其家屬提出了“先天性心臟病”的考慮,給出轉診建議和指導,囑咐其家長儘快帶孩子到上級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由於診治及時,為治癒疾病贏取了時間,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孩子出院後,鄧醫生做好追蹤隨訪和術後健康指導,小琳及其家人表示鄧醫生“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並感激鄧青醫生首診負責和細心醫治。鮮花和掌聲固然美好,但是對於鄧青醫生來説,最讓她感到幸福的是患者痊癒後的笑容。

病人的信任和認可,是她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所以她在臨牀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提升的同時,還廣泛涉獵心理學,營養學,健康管理學,中醫適宜技術等學科。她總是自嘲的説:“家庭醫生在同行口中就是“萬金油”,但是不要介意,我們更不要低估一個家庭醫生的職能,作為一個健康守門人,我們要像一個超人,方方面面都要替居民考慮到,並且照顧到位,若想真正做到防治結合,是真的需要我們這些一線的全科醫務工作者去擔此重任,其實我們就是“萬金油”中的戰鬥機,也是羣眾生活中的剛需。

為了更好的服務患者跟蹤病情,鄧醫生利用網絡優勢組建了一個家庭醫生羣,她堅持在羣裏面分享正確的養生知識,她説:錯誤的觀點可以害人,但是一個正確的知識可以救人無數。為此她還親身錄製視頻教大家去做養生操,手部穴位操,分享一些常見病慢性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小細節,所以羣裏每天都那麼熱鬧,如果家裏有什麼頭疼腦熱的,他們第一時間就會想起鄧醫生平時普及的一些簡易的中醫適宜手法,也會第一時間在羣裏電話諮詢,鄧醫生總是不厭其煩的解答與幫助。

每天在羣中公佈自己的坐診時間,所以她出診的那天就經常會被圍得不能準時下班。然而她總是説:“醫生的辛苦外人難以想象,但是醫生的幸福亦是別人體會不到的,我很知足,也很幸福。”再苦再累都會在患者的一句“謝謝”中煙消雲散。接診每一個患者,鄧醫生都會和患者聊生活細節,因為她認為:現在基本大部分疾病都是和不良生活方式有關,所以想要根治疾病一定要從生活細微入手,這樣才能一勞永逸。

有時候同事不解的問,為什麼病人愁眉苦臉的進診室,面帶笑容的走出來?鄧醫生笑笑説:其實現在很多人哪來那麼多嚴重的疾病呀,年輕人有工作家庭上的壓力,老年人有特殊的空巢期,他們此刻最需要的是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説白了就是平等的聊天方式,心理的疙瘩解開了,病也就好了一大半。基於鄧醫生獨特的診療方式,讓很多周邊的羣眾慕名而來,有的甚至是鄰近鄉鎮專程趕來的。她總是力所能及的給予幫助,甚至為病人墊付藥費,因而錦旗不斷,“妙手回春傳四方,醫德高尚暖人心”這是病人對她的高度評價!

她用平凡的行動詮釋着“醫者仁心”高度境界。鄧醫生及其團隊成員不辭勞苦,常年為困難孤寡老人及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上門送醫送藥,她是村民口中的“好醫生”。

她還致力於宣傳急救知識,常常受邀到學校和企業進行健康講座以及相關技能的培訓,保障萬千居民健康。鄧醫生常説:生命極其脆弱,自救和他救同樣重要!

醫路是一條充滿挑戰和責任的漫長路,醫療事業是需要人人蔘與,人人奉獻的一個偉大工程,儘管從醫路上有多少阻礙和艱辛,她從未想過要放棄這個職業,她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中國醫生在國民心目中的`地位,慢慢摸索出一條新型的改善醫患關係的路子,她堅信真誠是人與人交往的基礎,只要你用心待人,對方一定會感受的到。

醫路走來,不忘初心!這就是我們可愛的鄧青醫生,一個睿智俏皮的姑娘,本着對醫者的執念,風風火火的追逐着。

抗疫醫生先進個人先進事蹟3

從事精神科臨牀工作20餘年,谷偉同志始終把高度的政治覺悟和擔當意識融入到工作之中,高質量完成各項業務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一名黨員領導幹部,他時刻衝鋒在前、響應在前、引領在前、行動在前、指揮在前、擔當在前,以維護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為己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用實際行動和忠誠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工作中,谷偉同志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努力鑽研業務,理論聯繫實際,善於總結提煉。堅持每週到臨牀科室查房、檢查、指導、督導,現場解決問題。主動參加各種規範化培訓及繼續醫學教育學習,掌握精神科新知識、新理論、新方法、新經驗,運用於臨牀,服務於患者。尤其對精神科急危重症能夠進行快速識別、有效診斷、及時處理。他經常指導下級醫生工作,形成傳幫帶教氛圍。在抗擊新冠疫情工作中,谷偉同志帶頭立足本職,主動請戰,衝鋒在前,堅持戰“疫”情。在全院形成支部書記“帶頭衝”,班子成員“跟我上”,廣大黨員“向我看”,全體職工“跟着幹”的戰鬥氛圍。他就是這樣以黨員的先鋒表率始終衝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最前線,為保護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抗疫醫生先進個人先進事蹟4

白雪陽同志自從承擔住院部四病區及急診科主任以來,堅持病人為親、醫院為家的原則,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工作兢兢業業,多次被醫院評為先進個人及優秀醫師,作為一名精神科醫師,他數十年如一日,以嚴謹的科學精神鑽研提高着醫術,為眾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帶來了光明和希望。

他帶領科室無私奉獻,聽從上級安排,積極應對各種精神科急診出診,完成健康扶貧及應急演練等任務。面對各種精神病患者的衝動傷人事件,不懼危險,衝鋒在前,配合政府及公安系統排除安全隱患,為社會和諧安定貢獻出自己的力量。2020年初隨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加劇,急診科在外出接診一名精神病患者時,因患者具有發熱症狀,且是從有確診病例的城市回來,為防止感染可能,需要給患者戴上口罩。由於患者受精神病性症狀控制,極不配合,且防護物資的缺乏,接診人員僅配備有口罩,被感染的風險很高,大家都有些束手束腳。關鍵時刻,接診醫師白雪陽果斷上前,安撫住了患者,戴上了口罩,並將患者送至漢中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檢查,最終排除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可能。事後有其他工作人員問他萬一該患者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你怕不怕,他簡單回答“沒有什麼怕不怕的,當時只想着趕快控制住患者,防止感染傳播。”

抗疫醫生先進個人先進事蹟5

針對醫院的決策部署,在疫情期間,考慮到精神病患者發病就診的因素,我院應急處置病區於2020年1月27日臨時組建。應急處置病區醫務人員堅持8小時輪換,儘可能不接觸外界,嚴格落實病房及辦公區域每日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病人就餐前嚴格洗手消毒、測温,落實一人一餐桌,相隔一米,互不搭話。

記得2020年1於28日收治患者郭某某,男,22歲,臨牀診斷:癲癇性精神病,在新入院病情不穩之際,癲癇發作頻繁,家屬因特殊原因無法照顧,宋平作為病區管理者,以身作則,時時刻刻密切關注患者一切動態變化,在病人不能自主進餐,不能自主解決大小便的情況下,他主動協助患者進食及排尿排便,不怕髒、不怕累,在精心的照顧與藥物治療下,於2月10日患者病情得到明顯改善,家屬對此治療效果非常滿意,因住院期間關愛幫助,患者家屬當面向他表達了感激之情。

疫情期間,院領導考慮到應急處置病區的特殊情況,將捐贈的口罩發送給醫務人員,宋平堅持能省則省,把口罩分發給新入院的患者及家屬,讓他們感覺到安慰,覺得有保障。宋平説,在疫情沒有結束之前,會繼續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與時間賽跑,為生命護航。

抗疫醫生先進個人先進事蹟6

一聲電話鈴響,驚醒了午夜的夢,從請願得到組織的批准到踏上奔赴武漢的機場,李慧平一直處於激動興奮和不知所措,激動的是承擔着光榮而又艱鉅的任務,不知所措的是等待他的是一個陌生而又危險的境地。與他同行的天津市支援湖北河西醫療隊的九名戰友,即將拉開一個屬於自己一生銘記的序幕。赳赳黃炎,復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2月9日出徵;2月11日任天津市援湖北河西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2月12日作為組長的李慧平帶領隊員進艙。3月10日赴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重病區。李慧平開始了他不平凡的工作。由於他的特殊身份—男護士,被抽調物資處,負責天津醫療隊和河北醫療隊伍的醫用物資以及將近1000病人生活物資、治療物資、重要物資的配送。每每一個班以後他都是大汗淋漓,刷手服已經浸濕,帽子下面是濕漉漉的頭髮,但沒有埋怨與不滿,因為他堅信這是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職責與擔當。

2020年3月8日,這是一個雙重節日,不僅僅是女生們的節日,也是江岸方艙醫院休艙的日子,就在這一天,隊員們手舞足蹈的慶祝時,接到了新的任務--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重病區,303人的醫療團隊選派40人,而李慧平就是其中的一員。

重症區裏面臨的是一個個重症的病人,緊張強度和技術強度讓他感到略微的不知所措,但推起了治療車,走進病房,每個人的生命體徵,隨時處理醫囑,病重的病人隨時翻身拍背,推藥、測血糖、打胰島素、時刻會查看病危患者的情況,每一樣的操作他可以迎刃有餘,四個小時的班雖然時間不長,但一分鐘也不停歇,與武漢戰友扛起了那個時段的病房,出紅區到緩衝區再到綠區,到車上已經腿邁不開了。回到駐地已經凌晨三點,因為關艙,身為黨支部書記和宣傳委員的他還需要做大量的文字和宣傳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擺,他跟自己説一句“繼續加油”,它不是終點,而是駛向另一個彼岸的開始。

抗疫醫生先進個人先進事蹟7

突如其來的新一輪新冠疫情,威脅着菏澤百姓的生命健康。在這關鍵時刻,有無數的勇士挺身而出,為守護菏澤羣眾的健康嘔心瀝血。海巖同志是菏澤市立醫院藥學部的一名主管藥師、中共黨員、轉業軍人,他於第一時間就響應市委市政府和醫院領導的號召,勇於向“疫”而行,扛責在肩,不畏辛苦,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醫務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和新時代的軍人本色。

疫情面前,他是無懼無畏的“逆行者”。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戰爭,身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心為了羣眾的生命安全,海巖同志毅然選擇了逆向而行。7月24日起,他總是利用休班時間,主動參加小區的志願者服務:協助小區醫務人員開展核酸檢測,認真幫助查驗身份信息,並耐心向居民講解核酸檢測注意事項等。有時剛剛下夜班後他也投入到志願服務工作中,為了將這種精神傳遞給下一代,他還帶領16歲的女兒一起服務,通過言傳身教,讓女兒也感受到了“不忘初心、服務大眾”的精神操守。女兒向爸爸媽媽表示,自己感受到了服務工作的價值和不易,自己平時會多學做家務,讓爸爸媽媽少操心,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中去。

疫情面前,他是鋭意進取的“實幹者”。據瞭解,自2019年底新冠疫情以來,海巖同志總是第一位報名,請求投入到第一線服務工作中,至今在醫院發熱門診藥房已連續奮戰3年時間。7月31日,海巖同志被抽調到菏澤市方艙醫院進行支援。菏澤方艙醫院緊急啟動後,一切工作都要從頭開始,工作內容和流程也是千頭萬緒。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海巖同志在不辭辛苦,加班加點地梳理和執行工作。有時,他連續工作3天,每天都工作達13個小時以上。由於廢寢忘食,他經常錯過飯點,餓了就用泡麪充飢。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方艙醫院建立和實施了全面地購藥、驗收、入庫、出庫、養護等流程,全力保障了方艙醫院的藥品供應和藥品質量安全,極大地提升了方艙相關工作的效率。

疫情面前,他是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者”。由於疫情防控責任重大,為了切實履行崗位職責,海巖同志真正做到了顧大家、舍小家。海巖同志的愛人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夫妻二人都堅持在抗疫一線。兩人協商錯開排班,輪流照顧老人。由於不能時時陪伴在家人身邊,他對於近70歲的母親和16歲的女兒不能給予及時地照顧和關心,因此心有愧疚。但是他表示,由於防疫工作的特殊性,他能做到的就是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因為只有守護好大家,才能真正保護好自己的小家。在公與私的天平上,他毅然堅守疫情防控一線,這種以大局為重、甘於奉獻、紮實工作的精神受到同事們的一致好評和讚揚。

疫情在前,責任在肩。海巖同志作為是一名普通的醫務工作者,在抗疫一線,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顯了責任與擔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