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少年事蹟

來源:文萃谷 2.09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蹟,肯定對各類事蹟都很熟悉吧,事蹟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美少年事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美少年事蹟

最美少年事蹟1

親親,仁也

20xx年9月原本晴空萬里的天突然一道閃電,劈開了原本平靜的天空,發出了巨大的轟鳴,劈痛了我們家所有人的心——白血病。那是一個非常陌生的詞語,可是卻又真真切切的發生在我們家中。雨聲連成一片轟鳴,天像裂開了無數道口子,暴雨傾瀉而下,那樣大的雨,整整三年不曾斷過。

沒有辦法,爸爸辭去了工作,積極的配合治療,樂觀向上。但是現實無比的殘酷,長期化療的反應越來越明顯,家庭的狀況越來越難以支撐治療的費用。家裏用着四處借來的錢和媽媽在照顧爸爸之餘打工賺來的錢艱難支撐。被請來照顧我的奶奶看着她兒子難受的模樣和日益消瘦的面龐,原以斑白的頭髮更是短時之間白了大半,顯得消瘦而憔悴,臉上的皺紋越來越深,像是拿刀刻上去的一樣,子女的病痛凌遲的是父母的心啊!幸而爸爸的病情慢慢的好轉,醫生建議用免疫療法,可以節省治療的費用。大概經過半年的治療竟然復發了,這個消息,意味着之前的治療都前功盡棄,更是在拮据的家庭裏雪上加霜。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儘快進行骨髓移植手術。禍不單行,骨髓庫裏並沒有找到匹配的骨髓。緊鎖的眉頭,泛紅的眼眶,是全家人常有的模樣,叫人心痛。怎麼會這樣呢?本來好好的家,怎麼就這樣了呢……

經過再三的思考,父母決定用我的骨髓給爸爸進行骨髓移植。知道這個消息後,我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在當時唯一的想法就是爸爸一定要好好的,我一定要讓爸爸康復起來。

手術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移植骨髓前要打半個月的增白針:在半個月內每天早上5點鐘就會有護士來抽血,檢查我細胞的狀況:提前一個星期分次抽800毫升的自體血,因為在手術中大量的失血會造成昏迷,休克的症狀,所以必須在手術過程中輸血。手術的當天,我被推進手術室,當看到巨大的機械和手術用具,聽醫生説我要用80多個針筒和幾十個注射器,心中還是有許多忐忑。沒有想到有一天我會看着一個長達十幾釐米的針沒入我的脊椎,並聽見我的骨頭咯咯作響的聲音。

手術完畢後我被醫生和護士推出了手術室,我看見等在外面三個多小時的媽媽,她的眼眶裏噙滿了淚水。

媽媽是個很要強的人,自從爸爸生病以來就沒有掉過一滴的淚水。那是爸爸生病這麼長時間以來,我第一次看見媽媽掉眼淚。而我的眼淚也在那一刻傾瀉而出。醫生説手術後要躺在牀上6個小時不能動也不能吃飯或飲水。(當時我已經空腹將近20多個小時了)對於天生好動的我而言,那6個小時實在是難熬的。但是想到如此不易的事情爸爸一個月就要做一次,我就頓時停止了哀聲哀道。

堅持,堅持!

第二天就要抽取600多毫升的細胞。當這一切都準備有序的時候。爸爸已經做好了清髓(把體內所有的細胞都用藥打成0)的準備,等待我——他的親生女兒的骨髓植入身體……

一個星期後,我來到移植倉透過玻璃看到因為藥水而變得全身碳黑的爸爸,在微笑着和我招手。我的鼻頭猛地一酸,眼淚奪眶而出,喉嚨像是被哽住了,説不出話來。後來,我回到了家裏又看到明顯蒼老了一圈的奶奶,眼淚又再一次的落了下來。

開學後,我和奶奶都焦急地等待着爸爸的消息,後來我們得知骨髓和造血幹細胞在爸爸的身體里長得非常的好,但是移植後相應的會出現一系列急性或慢性的排異,這才是骨髓移植的“生死大關”,因為醫生説60%的患者將命喪於此。果然在移植後出倉的兩三天後,爸爸就出現了膀胱炎,天天都要忍受尿血和便血的疼痛。與此同時,在家裏的我們什麼都做不了,只能焦急地等待,等待希望的出現,祈禱爸爸的健康。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事情一點一點的好轉,對於我們而言“明天”是真的可怕的,無助的,因為我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些什麼,我們也無法去改變、創造些什麼,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堅強的、勇敢的去面對明天。

我們始終相信風雨之後終會出現彩虹。

現在,雖然一切依然不是那麼順利,但是我們依然會對明天抱有美好的希望,家裏的生活依然不容易,媽媽每天要非常辛苦的出門工作還要回來照顧依舊虛弱的爸爸;爸爸依然要堅持後續治療,飲食起居依然需要非常謹慎,吃飯的時候碗和筷需要進過高温消毒,飯菜超過兩個小時就不可以再吃了,空心菜,羊肉等很多東西都不能吃……家裏的每個人都很辛苦但又很堅強。

而我隨着學習壓力越來越大,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也越來越多,還要幫着家裏做家務。生病的人最重要的不是藥物上的治療而是心態上的簡單和放鬆,所以作為女兒,我有這個責任和義務去讓他寬心和欣慰。每天放學,我都會跟他講學校和班級裏發生的開心和有趣的事情,幫他按摩,削水果,爸爸的笑容是我一天中收穫的最大的欣慰。我希望他可以一直快樂健康下去。

“家”是一個温暖的字眼,我們要用心去守候和珍惜這份感情。“親,德之始也”、“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們應該去孝敬我們的父母,當他們依然年輕健康的時候,當他們還能享受我們給予他們的愛的時候,我們要力所能及地去做些讓他們寬慰的事情。這是做人的根本,是每個人都要去做的事情——親親,仁也。

最美少年事蹟2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關愛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學校,她勤奮學習,努力學好每一門功課;在家裏,她乖巧、勤快,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幫助父母分擔憂愁;在社會,她誠實文明,遵守社會公德,力所能及的幫助人。我們相信你會一如既往的去孝敬老人、愛護老人!

黃曼玉是利辛縣程集鎮張橋村黃莊人,現為汪莊户國小五年級學生。由於家庭生活困難,黃曼玉一面上學,一面總是儘量把家中的家務活多做些。雖然沒有感人肺腑的事蹟材料,但點點滴滴中也體現了她對父母長輩那份真真切切的孝敬之心。

説起孝心事蹟那可是有好多:首先,在學習上,從不讓家長擔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因爸爸和媽媽身體不好,儘量不讓他們操心。很小的時候她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在家裏,體貼父母,關注親人的冷暖。在學習好功課的同時,在生活上也堅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到自主自立,減輕父母的家務負擔,提高自己適應環境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為了讓媽媽少些辛苦,經常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打掃衞生、摘菜洗菜、洗衣服……對待鄰里,他講文明懂禮貌、與人為善,遇到鄰居,主動問好,經常攙扶老爺爺老奶奶,幫他們拎東西,有時幫鄰居家看小孩,並輔導鄰家小孩學習,深得鄰里喜愛和稱讚。在生活中,她從未有過多的要求,不挑吃穿,不亂花零用錢。

尊師也是孝順的一種,尊敬老師就像尊敬自己的父母親一樣,老師講課,她能認認真真地聽;佈置的作業,也能認真細緻地完成。還積極參加各種班活動,為班級爭光,為老師添彩,做老師的小助手。

最美少年事蹟3

在老師心目中她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她有強烈的求知慾望,有嚴謹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她勇於提問,善於質疑,反應敏捷,思路清晰對學習知識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得到各科老師的高度好評。張富洋有強烈的責任感,強烈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凡事以集體利益為重,甘於付出,深得老師同學的信任。

張富洋,女,11歲,在山西省大同市左雲縣馬道頭中心學校讀五年級。她性格開朗,品學兼優,誠實守信,勤儉節約,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什麼是最美孝心少年,用自己的行動踐行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受到老師、同學以及認識她的人的喜愛。

一、努力上進,勤學善思

在老師心目中她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她有強烈的求知慾望,有嚴謹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她勇於提問,善於質疑,反應敏捷,思路清晰對學習知識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得到各科老師的高度好評。張富洋有強烈的責任感,強烈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凡事以集體利益為重,甘於付出,深得老師同學的信任。

二、心地善良,尊老愛幼

她樂於助人,尊敬師長,文明有禮,老師都誇她是個懂禮貌的好孩子。平時不論在哪裏,見了任何一位老師,即使是不教她的,她見到都會熱情地問好,她甜甜的聲音,漂亮的大眼睛,自信陽光的笑臉,總會給人帶來無限快樂。在班裏張富洋是被大家公認的熱心人,她在班裏和同學相處的十分融洽。她總是主動幫助同學,不管誰有困難,她都會伸出熱情之手:同學的手套丟了,她寧願自己挨凍,也把手套借給同學,同學的橡皮髒了,她會悄悄地幫着洗乾淨,再悄悄放回去。同學在值日擦玻璃的時候,不小心受傷了,她不僅把這名同學送到醫務室,還回來幫那位同學幹完值日,事後因此受到老師表揚的時候,她只是一笑了之。

在家長的心目中,她懂事孝順,尊老愛幼,乖巧可愛。特別是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到張富洋家中,她的父親不幸患了腦瘤,在北京301醫院做了手術,手術不成功,留下嚴重的後遺症,現在她的父親行走不便,身體麻木,吞嚥困難,口齒不清,右眼失明,生活不能自理,這更促就了張富洋的成長、懂事,她一看到爸爸那難受的樣子,就看在眼裏,疼在心裏,眼淚禁不住地往下流。二年來,她經常為父親按摩、餵飯、洗腳,絲毫沒有厭煩的情緒。張富洋疼了爸爸再疼媽媽,她看到媽媽男一半女一半,整個家庭裏裏外外都得媽媽扛,累得媽媽腰痠背痛,由於過度勞累,46歲的媽媽滿頭白髮,滿臉皺紋,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了十來歲,她更感到心酸。她小小年紀就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經常幫媽媽洗鍋刷碗、拖地、洗衣服,成了媽媽的小幫手。她覺得正是這些家務讓她學會了如何動手動腦。

三、多才多藝,全面發展

她多才多藝,愛好廣泛,從小就學習舞蹈、電子琴、唱歌、書法,並熱愛各種體育運動。通過參與文體活動,鍛鍊了她的`身心,磨鍊了她的意志,陶冶了她的情操,她也在活動中收穫了友誼。在學校,她是藝術骨幹,只要有什麼活動,就一定有她的存在。此外她還喜歡看書,不論是文學歷史類還是科學自然類,她通過讀書開闊了視野,培養了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堅強的意志。她還喜歡把自己讀過的書和最喜歡的故事講給家長和同學聽,不僅開闊了同學們的眼界,還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

總之,張富洋同學活潑開朗、自信、陽光、愛好廣泛、樂於助人,成績優異,曾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幹部她用她自己的努力和實力贏來了老師和同學的欣賞,獲得了大家的好評。

最美少年事蹟4

今年第一次,李佳把這條裙子穿在身上,這是媽媽送她的生日禮物。

鏡子中的李佳有一點害羞,半年前還不到100斤的她現在已經重了20多斤。李佳越來越胖的背後有着一個特殊的原因。7年前,李佳的媽媽李萍查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一直靠藥物維持生命,因為她是RH陰性血,要找到合適的血源非常難,去年底醫生建議病情惡化的她儘快做骨髓移植,並且供受兩者之間的體重不能相差太多。聽到這次談話的李佳,上網查到父母與子女之間配型成功的機率很大,於是她偷偷開始了自己的增肥計劃:早餐吃炸土豆,晚上加餐,不怎麼愛吃肉的她甚至吃起了肥肉。

嘗試了各種高熱量的食物並減少運動,三個月李佳就長了20多斤,確定了磅秤上的數字後,她緊緊抱住了媽媽。

這幾天,李佳的爸爸也回到了眉山,為了給李佳的媽媽治病,他一直在廣州打工。然而出乎我們的意料,他和李萍早已不再是夫妻,4年前兩人就離了婚。

在李萍的堅持下,鄭心中違心地和她離了婚,卻始終不肯離開這個家,他在南方找遍能做的工作,也戒了煙,只為省下每一分錢給李萍治病。

然而鄭心中並不知道,早在幾年前一次整理家務時,女兒就已經發現了父母離婚的祕密,她把離婚證塞進了抽屜的最下面,從沒有提起過,就這樣,三個人心照不宣,只為戰勝病魔而共同努力着。

就算是當電燈泡,也是李佳最想擁有的幸福。不久前,母女倆的配型結果出來了,兩人屬於“半相合”,可以進行骨髓移植。直到那一刻,李佳的爸爸才得知女兒長胖的真相。

現在李佳盼望着趕緊完成手術,把骨髓獻給媽媽,在她的心底,始終懷揣着一個小小的願望。

從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胖女孩不同尋常的美!!她的”最美“當之無愧。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是那幸福的寶貝,開心快樂的生活,成長。

最美少年事蹟5

王有剛,男,20xx年1月出生,珠固鄉寄宿制國小五年級(2)班學生。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薰陶,在他幼小的心靈裏種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他一天天茁壯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家裏,他是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在學校,他是位勤奮學習,心繫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他是位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他的品德修養深受老師、同學和周圍人的一致好評。他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在老師心目中,他勤奮學習,努力學好每一門功課。他是同學公認的好夥伴在同學心目中他是知心夥伴和學習榜樣。對於班集體這個團隊的榮譽他倍加愛護,只要是集體活動都會有他快樂的身影,只要是班集體的事情他都會主動承擔,並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他是班級事務的'熱心人教室的笤帚壞了,他會用自己攢的零花錢買新的給大家使用。那位同學生病功課落下了,他總是主動幫忙補習。他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王有剛的爸爸媽媽都是樸實的農民,一家人生活樸素而且節儉。自小就懂事的他每日目睹爸爸媽媽起早貪黑,辛勤勞作。他看在眼裏,記在了心裏。放學回家,他主動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王有剛同學身上體現了一名莘莘學子良好的道德品質,一種至真至善的思想態度,體現了一名當代國小生的良好素養。在學生心目中,他無疑是一面道德示範的旗幟,一個眾生學習的榜樣,一名當之無愧的美德少年。

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薰陶,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他一天天茁壯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國小生。在家裏,他是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在學校,他是位勤奮學習,心繫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他是位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

一、積極上進,成績優秀

從小不論做任何事都表現出一種努力認真、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新知識學習前,他總能認真地進行預習,做好預習筆記,對於自己學會的和疑難處做到心中有數;課堂上,王有剛認真聽講,自覺遵守課堂紀律,能抓住重點進行學習,積極思考,不懂就問,學習刻苦努力,作業從不拖拉,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課堂外,他不滿足於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大量閲讀一些有益的書報,以開闊自己的視野、增長知識,碰到難題就向老師請教或自己查閲資料解決。不僅如此,他還時常幫助缺課同學和學習較差的同學補課。在教會了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一舉兩得。

二、尊敬長輩,孝順父母

王有剛同學深愛他的家人。節假日,他會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活,到田間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他不怕各種各樣的小蟲子。

媽媽做飯時,他總愛在一旁幫忙,淘米、擇菜、打雞蛋,都是他的拿手好活。媽媽照顧一家人很辛苦,晚上他端來熱水為媽媽洗腳,一雙小手撫摸着媽媽的腳,説:“媽媽,您為我操勞了這麼多年,辛苦了。”體貼的話語讓媽媽感動得流淚。節假日的時候,王有剛跟着爸爸來到田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爸爸每每看到這一點,心裏都深深的感到王有剛長大了。勞動讓他體會了父母的辛勞,勞動也讓他增長了才幹,並且增加了他的自信心。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細心的他常常陪老人散步聊天,還給爺爺、奶奶洗頭,用自己省下的零錢為老人買來可口的點心。王有剛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他對自己的一慣要求。因為他,家庭裏充滿了歡笑、和諧。

三、富有愛心,品德高尚

祖國是我們共同的家,王有剛從不亂花錢,也不和別人比吃比穿,壓歲錢都有計劃地存起來。但每當有人需要幫助時,他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看到路邊的殘疾人,他常常悄悄地送上零花錢。因為他深知“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給別人幫助,自己也會收穫快樂。每一次遇到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人,他都會主動傾囊相助,這也深深感染着他身邊的每一個人,在他的帶動下,同學們都能把自己的零用錢贈給最需要的人,主動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四、關心集體,熱心公益

在老師眼裏,他能夠處處都身先士卒,做老師的好幫手,做同學們的好榜樣。無論是哪一位老師,都對他信任有加,無論多麼重要的事都放心地交給他去做。

平時在學校裏,每逢打掃衞生、班裏的值日他總是一馬當先,帶領大家一起勞動,總帶頭搶髒活、累活幹;班裏開展什麼班隊活動,他也非常積極,為班級送來所需的裝飾品,從不吝嗇;親自動手佈置教室、場地,出謀獻策。

五、盡職盡責,忠於職守。

本學期他被評為紅領巾監督崗,每逢站崗,他都能準時到達指定地點,認真履行他的職責。我校六年二班有一名叫王發德的同學,天生肢體殘疾,常惹來其他同學的譏諷。每次值日,都是他去倒垃圾。看着他揹着沉重的垃圾,艱難地行走,王有剛都會跑過去主動幫助他拿起起垃圾箱倒到指定地點。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艱辛而漫長的,但他懂得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他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為歌,熱心和寬容為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他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為筆,進取和奮發為墨,書寫充滿希望的畫;他正用愛心、恆心、信心、誠心托起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最美少年事蹟6

謝雨楠,女,20xx年2月出生,漢中市城固縣老莊鎮謝何國小學生(漢中市文明辦推薦)

20xx年8月31日16時30分,不幸的事情降臨在這個小女孩身上:其父謝小坤不幸從3米高的樓上滾下,當即出現胸部以下感覺障礙,雙下肢活動喪失,從此便一直卧牀不起至今。媽媽和爸爸也離婚了,照顧爸爸的責任就落到了奶奶和雨楠身上。雨楠每天晚上每隔2小時都要幫爸爸翻一次身,防止爸爸後背出現褥瘡。每天早上5點便起牀給家人做早飯,然後才去上學。每天中午放學回家,第一件事也是幫爸爸翻身,好讓奶奶休息一下,然後去給爸爸端飯、餵飯,自己總是最後一個吃飯。

平日裏,還要幫助奶奶幹農活。幫着奶奶拉車到田裏去運麥子;插秧時幫奶奶到秧田裏拔秧,到大田裏插秧;地裏的杏子成熟後,每天下午放學去幫奶奶摘杏子、運杏子;勞動完回家後,若天氣要有變化,提醒奶奶用大棚塑料布將曬在院子裏的麥子、油菜遮蓋好。像洗碗、洗鍋、洗衣服、打掃衞生等家務事更是習以為常。

今年文川鎮一年一度的二月二古會開始了,週末,謝雨楠和同班同學相邀到文川街去趕會。爸爸給了她一點錢讓她吃好,但是她一點也沒有亂花,回來時給奶奶買了一頂草帽防曬,給爸爸買了幾斤蘋果和梨,而自己什麼都沒買。謝雨楠小小年紀,在攀比成風的學生中,首先想到的是親人,其孝心可歎、可佩。

去年,漢中義工協會城固分會會長在得知小雨楠的情況後,專門組織人員到小雨楠家裏進行了探訪和慰問,給小雨楠帶來了許多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鼓勵小雨楠好好學習,不能因為爸爸得病而影響自己,反而自己要更自立、自強。

最美少年事蹟7

1、黃鳳,女,16歲,安徽五河縣

【“板車女孩”黃鳳:爸在家就在】

6歲時黃鳳爸爸意外摔傷高位截癱,媽媽離開家。11歲時她推着400斤的鐵板車把爸爸帶到上海治病。連續10年,她獨自照顧爸爸,給他餵飯、翻身、按摩、換尿片。風霜雨雪再累再苦也不曾放棄!16歲的她説:委屈時看見我爸笑,就沒事了

2、趙文龍,男,13歲,包頭市包鋼八中七年級五班

【“小蒙古漢子”趙文龍:13歲的男子漢】

貪玩調皮,本應是13歲少年的特質,而命運卻沒有給文龍這樣的機會。沒有父親的相伴,他每天掃地、做飯,照顧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的媽媽。面對生活的艱難,從不抱怨。他説他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要讓媽媽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好。

3、吳林香,女,13歲,重慶忠縣

【吳林香:逆境中她始終微笑】

重慶忠縣的吳林香六歲時父母離異,20xx年母親被檢查出肺癌晚期,繼父外出打工,小林香成了唯一的勞動力。小林香本來不愛笑,但是從媽媽病了之後,她便總是用笑容面對媽媽,逗她開心。雖然媽媽最終離開了人世,但她依然微笑着生活。

4、徐沁燁,女,13歲,浙江長興縣林城鎮

【徐沁燁:一夜長大】

13歲的徐沁燁原本有個幸福的家,20xx年她的母親被診斷出患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她便一夜長大。她放棄了縣實驗中學的升學機會,全心照顧媽媽,用自己樂觀寬慰着母親。對她而言,媽媽治癒的希望不論有多渺茫,哪怕只有一絲希望,她也不會放棄。

5、弟弟何秀巡、姐姐林章羽(母姓),湖北恩施

【茶園姐弟林章羽、何秀巡】

湖北恩施州的林章羽、何秀巡姐弟倆,在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外出打工的情況下,常年堅持代父母行孝,照顧着年事已高的外婆,用稚嫩的肩膀支撐起一個風雨飄搖的家。姐弟相依為命,姐弟手足親情,在磨難面前姐弟倆依然快樂面對。

6、高雨欣,女,11歲,黑龍江望奎縣

【高雨欣:賣燒烤的小女孩】

在家庭陷入困境時,她摟着媽媽的脖子説:“媽媽,咱家我頂着。”自此,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人生活的擔子,成了家裏的頂樑柱。“生活雖然苦了點,但是,只要我勇敢地往前走,我就一定能走過風風雨雨……”高雨欣這樣説。

7、路玉婷,女,16歲,四川成都

【路玉婷:在奔跑中堅強】

成都女孩路玉婷一邊上學、一邊騎車送機票以維持家用。這個“奔跑女孩”的高中生上個月迎來變故:母親離世……堅強獨立樂觀的玉婷,孝敬長輩,勇擔家庭責任,自強不息、陽光向上,看似柔弱卻一直迎着苦難堅強飛奔!

8、龍花,女,17歲,湖南鳳凰縣

【龍花:開在吊腳樓裏的小花】

17歲的龍花是湖南鳳凰縣的苗族女孩,為了照顧重病的母親和兩個年幼的弟弟妹妹,她選擇了放棄學業,勇敢擔起一個家。然而,龍花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這朵開在吊腳樓裏的堅強小花用她的樂觀照顧着家庭,用她的堅持守望着夢想。

9、邵帥,男,16歲,江蘇徐州

【邵帥:少年捐髓救母】

12歲,正是孩子們無憂無慮的時候。可12歲的邵帥卻面對着一個連大人都會皺眉的抉擇。為照顧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母親,休學到北京為母親捐獻骨髓。最終在醫生勸説下,媽媽同意了接受移植兒子的骨髓。邵帥少年捐髓救母,孝心感動社會!

10、王芹秀,女,13歲,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

【王芹秀:愛比血緣更美麗】

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七裏村的13歲養女王芹秀,個頭不大,卻用稚嫩的肩膀撐起一個家。她逼着自己堅強起來,養活有間歇性精神病的養父和80多歲的奶奶。上山打柴、照顧養父……她自己節儉,卻厚待家人。她用愛闡釋着超越血緣的親情。

最美少年事蹟8

姓名 田應志

性別 男

所屬地區 貴州興仁縣

簡介 除了農活,田應志最牽掛的是哥哥。3歲時,哥哥田應權患上了嚴重的小兒麻痺症和癲癇病,手腳扭曲變形,走起路來一步三搖,就連吃飯都非常吃力。為了給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父母外出後,留下身體殘疾的哥哥、年邁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田應志照顧。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臉、洗腳這些事,都得田應志幫忙

孝心故事

六年前開始,田應志的父母就常年在外務工,家裏的3畝旱地、4畝水田幾乎是靠田應志利用週末和假期來打理。

除了農活,田應志最牽掛的是哥哥。3歲時,哥哥田應權患上了嚴重的小兒麻痺症和癲癇病,手腳扭曲變形,走起路來一步三搖,就連吃飯都非常吃力。為了給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父母外出後,留下身體殘疾的哥哥、年邁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田應志照顧。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臉、洗腳這些事,都得田應志幫忙。因為身體原因,哥哥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去上學,田應志承諾一定能夠照顧好哥哥上學路上的安危,這才圓了哥哥的求學夢,九年的時間,從坡腳村到學校8公里的路上,總是可以看到哥倆風雨無阻的身影。

20xx年9月,兩兄弟同時上國中。開學的第一件事,田應志就找到學校老師,要求兩兄弟同讀一個班、同住一個寢室,學校同意了他的要求,並特意給哥倆安排了一間一樓的學生宿舍。然而,哥哥擔心影響田應志的學習,卻瞞着田應志向學校提出了自己要退學的請求。田應志立即找到了校長,終止了哥哥的退學行為。

20xx年會考,田應志被貴州省級示範性高中興義五中錄取。然而是去上學,還是留在家裏照顧家人,田應志陷入了兩難。在家裏,田應志一遍一遍的教妹妹劈柴生火、煮飯做菜,他擔心自己到更遠的地方讀書,妹妹和哥哥奶奶吃不上可口的飯菜。

現在,遠方打工的爸爸回來了。爸爸心裏明白,這一次絕不能耽誤孩子了。爸爸決定不再出遠門,就近找些零工補貼家用,照顧家人。

最美少年事蹟9

一、基本情況:

我叫張玉婷,女,8歲,家住洛寧縣羅嶺鄉元子村元子組,現為二一班學生。家有奶奶、爺爺、媽媽、弟弟和我。奶奶患有高血壓,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爺爺年齡以高,體弱多病。弟弟還小,不懂事。母親因長年勞作患有嚴重胃病和重度貧血。為了一家生計,母親長年在外打工,爺爺奶奶除種地、操持家務外,還要經常到別人家幫工。

二、主要孝心事蹟:

(一)在家裏勤快懂事,為家分憂。

俗話説“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從小知道:長輩體弱多病,家境困難,便很懂事。上幼兒園時,每天放學回家就幫助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凳、洗碗、打豬草、餵豬等。上了國小後,回家的機會少了,她只能在星期天在家裏幫家人分擔家務。放學後,她放下書包,聽到豬在嗷嗷叫,便提着籃子到地裏打豬草,給豬喂上豬食後再做晚飯。儘管做的飯菜的味道不十分可口,但一想到能讓勞作一天的爺爺奶奶回來便能吃上熱飯菜,心裏非常欣慰。在家期間,她劈柴,做飯,打豬草忙個不停,盡力幫助母親分擔家務。

(二)在學校勤奮刻苦,品學兼優

她深知家境困難,讀書不易。於是他帶着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學習,奮發向上。一年級期末考試她以全鄉第三名的成績進入羅嶺鄉小。進入鄉小後,她一時還不適應在校住宿的習慣,成績一度有起落,但她憑藉堅強的意志,勤學苦練,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最美少年事蹟10

韋豔麗,女,今年13歲,家住貴州省榕江縣古州鎮八吉村三組,是貴州省榕江縣古州鎮八吉國小六年級學生,擔任班長職務。她是一個誠實懂事、勤勞善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她現在住着爺爺留下的破舊木房子,靠着奶奶領到的低保金過日子,生活十分拮据。現在家裏五口人(奶奶、爸爸、姐姐、弟弟),爺爺於兩年前去世,現在和70多歲年邁多病的老奶奶相依為命。為了生活,十年前奶奶把辛勤勞動種出的菜籽挑到寨上榨油,不幸頭髮被榨油機攪拌,頭皮全部脱落,多年以來身患殘疾,身體極差。父母在她8歲時就已離異,姐姐韋丙蓮在縣城就讀國中;弟弟8歲(判給母親,仍和奶奶一起生活)。自從父母離異後,母親把年幼的弟弟甩給奶奶後改嫁他鄉、一去不返;不久父親也因為生活壓力和繁瑣心事外出浙江,常年不歸,很少寄錢補給家用。從小就失去温暖、失去父母疼愛的三姐弟就這樣在貧寒的家境中成長,在淚水與思念中度過。

常言道:“家貧出孝子,亂世出英豪。”這話不假,為了奶奶,為了姐弟,為了這個家,她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每天天還不亮就起牀挑水、掃地、燒水、清理衣物,為弟弟穿衣、洗臉、送水,每天早上放學回家都要給奶奶生火做飯,做好了家務才回學校看書、做作業。奶奶頭皮傷有感染,她不怕髒、不怕臭,她堅持每天按時給奶奶清洗頭皮,給奶奶頭皮傷上藥,日復一日的堅持着。寒冷的冬天,冰冷的水,她堅持用那雙幼小的手給家人洗衣服,重複着每天這個不完整的家庭的瑣事。有一次奶奶生病卧牀不起、飯水難嚥,她十分焦急,在喊叫醫生治療的途中不幸摔倒,手腳撞到鋒利的石頭上,鮮血直流,至今傷痕依舊。在家庭中她成了家裏的主力,奶奶和弟弟的頂樑柱。奶奶時常為能有這樣可憐而又懂事的孫女流下了難過的淚花。20xx年11月2日中午,奶奶又病重卧牀不起,在家的弟弟突發高燒,她心急如焚地背起弟弟趕往村裏醫務室,拖着沉重的步子一路的奔跑,當她們到醫務室見到醫生後,她素手無策,焦急的大哭起來,知情的病人們看到她幼小的身體揹着生病的弟弟,堅強的舉動,都被她的舉動而流下了眼淚,在醫生的精心檢查後,確定弟弟只是發燒,於是給他打針、開了口服的藥。在得知她家裏還有病重躺在牀上的年邁老奶奶,醫生當即隨同她回家給奶奶看病,為奶奶做了很好的治療。她的堅強和孝心讓奶奶和弟弟的病得到了醫生免費的治療,很快痊癒。她常常安慰奶奶説:“奶奶,我們需要您,沒有您就沒有這個家,雖然您的身體不好,但是我們會慢慢地長大。”姐姐多次想棄學回家照顧家人,她卻拉着姐姐的手傷心的哭着:“我的好姐姐,再苦的日子也得過呀,國中都讀不完,以後的日子不是更苦嗎?……”為了讀書,為了學習,姐妹倆常哭抱在一起,每次聽到姐妹的哭聲,鄰居的叔叔、嬸嬸也悄悄的流下了心酸苦澀的淚。

20xx年11月,年邁的奶奶永遠的離開了,家庭的重擔全落到一個13歲的女孩身上,從此為家撐起一片天。

在學校,她是一個勤奮好學、善於思考、敢於發言、持之以恆、一絲不苟、全面發展、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從一年級至今,每個學期期末她都榮獲各項表彰:曾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學習模範”、“學習標兵”、“優秀學生幹部”、班級“總分第一名”、單科“第一名”等榮譽稱號。在學習中,她熱愛關心班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遵守紀律;從不遲到,從不曠課;課堂上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對學習或班級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歡迎和喜愛。對待同學,她總是那樣的虛心謙讓,有一次為了班級衞生搞得更好,她在衞生檢查中發現兩個男生沒有去打掃,而且不負責任的亂丟垃圾,在她的耐心勸説下,那兩位男生不但不理睬,反而拉出她的書本甩在地上弄髒了,最後在班級其他同學的“圍攻”下,這兩位同學才認識到自己的不對,並向她表示了歉意。她卻拉着男同學的手説:“是我不好,也許是我做事認真的習慣,讓你們誤會了,弄髒的書本沒關係,我回去用舊報紙包紮就好了,”最後向那兩位男生點頭微笑,鞠躬告別。從那以後,班級衞生很少被扣分過,多次榮獲班級衞生評比第一名。對於比她小的同學,她總是以好的榜樣立於眼前,特別是上學、放學途中,有時天雨路滑,她總是把需要幫助的同學背扶起來。因為她各方面表現突出,所以每天都出場帶操、以身作則;對老師佈置的各項任務都能積極主動、自覺的完成;她不光學習興趣濃厚、求知慾望強烈,除了掌握課本知識外,還充分利用有空時間閲讀一些有益書報,不斷充實自己,取得進步。她很珍惜每天的學習機會,用自己有限的能力維持着家庭的生活,用純樸的心靈呵護着弟弟的成長。憑着她美好的心靈和堅強的毅力,相信在這美好、和諧的社會裏,她的生活會更加光彩有力。

20xx年韋豔麗榮獲黔東南州“美德少年”稱號,20xx年,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韋豔麗一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觀。

最美少年事蹟11

姓名:包繼翔

性別:男

所屬地區:宣威市西寧街道靖外明德國小

簡介:母親狠心出走,父親癱瘓,奶奶、爺爺相繼去世,只留下完全不能自理的父親和9歲的兒子包繼翔。原本應有人疼愛、有人呵護的包繼翔,面對無情的打擊,為了讀書和照顧癱瘓的父親,無奈的他用稚嫩的肩膀撐起這個苦難的家,在宣威市西寧街道明德國小附近租一間20餘平方米簡易房,帶着癱瘓的父親上學。

【孝心故事】

帶着父親上學

20xx年2月,一個嬰兒哇哇落地,降生到西寧街道赤水村委會切卡這個美麗的小山村——他就是包繼翔。他的到來,給這個家庭帶來無比的喜悦與希望。但好景不長,20xx年,小繼翔的母親患了嚴重的類風濕關節炎,反覆住院花光了家裏僅有的一點積蓄,但病仍未好轉,關節腫大,周身疼痛無力。經濟上的壓力和身體上的疼痛讓她不堪忍受,為不拖累這個家,她狠心拋下一歲多的孩子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信。

苦難接踵而來。20xx年,小繼翔的父親包其勇在煤礦挖煤時,因坑道塌方致殘,導致高位截癱。出事後,父親長期卧牀,照顧癱瘓的兒子和小繼翔的重擔就落到爺爺和奶奶肩上。每天奶奶按時給小繼翔的父親洗臉、倒水、端飯、檫背、排便、排尿時,小繼翔就站在牀邊,歪着頭睜大眼睛看着奶奶怎麼做。那時,小繼翔想不通,父親這麼大的人,為什麼老是躺着不起來,還要奶奶照顧。後來,隨着他漸漸長大,他懂了,父親再站不起來了。

20xx年至20xx年,奶奶、爺爺分別因車禍和病離開了他們,一次次變故,讓原本幸福的家變得支離破碎,只留下不能完全自理生活的小繼翔和癱瘓的父親。從此,小繼翔失去了依靠。原本還應有人疼愛、有人呵護的小繼翔,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只能過早地用稚嫩的肩膀勇敢地撐起這個苦難的家。為了讀書和照顧癱瘓的父親,在親戚和朋友的幫助下,他們在明德國小的附近租了一間20餘平方米的簡易房,一邊讀書一邊照顧癱瘓的父親。

簡易房裏,包其勇頭躺着的牀一方,用木方打了一個頂,從頂上的木方上垂吊下三根尼龍繩,左右兩根各栓着一個木把,哪是包其勇翻身時用的;中間打結的尼龍繩,則是他用來上下移動頭部和上身的。靠裏便是小繼翔的牀鋪,和一輛輪椅、一個簡易沙發、一台陳舊的電視機。灶台上,一套簡單的做飯炊具。

"只有我堅強了、開心了,孩子才堅強。我常常鼓勵孩子要戰勝困難,不怕挫折。"包其勇説。在他出事後,他曾想過這樣活着拖累孩子和家人,不如自己早早了斷痛快些,但看到兒子還那麼小、那麼可憐,還有年邁的父母,包其勇又打消了死的念頭,他要好好活着,留在父母身邊,陪在孩子身邊看着他長大。

為照顧癱瘓的父親,小繼翔要學會買菜、做飯、炒菜等,而父親便是他的老師,每次洗菜或做飯時,父親在一旁指導着他。起初要麼菜裏鹽放少了,或鹹了;要麼飯糊了,或稀了,總有不好的時候,時間久了,小繼翔儼然練成了"小廚師",有時候他會在作文裏自誇一下自己的廚藝。每天早晚,小繼翔要幫父親翻兩次身、檫洗兩次背、排兩次尿。每天早上6點半小鬧鐘一響,小繼翔就起牀燒好水,幫父親洗臉和翻身,然後帶着餐具到學校上完早操,吃完早點,再給父親帶上一份。父親吃完早點後,小繼翔洗好餐具,把家裏收拾打掃乾淨,倒上一杯開水讓父親吃上一次藥,才急忙趕到學校上早課。起初,小繼翔每隔兩節課就跑回家看望父親一趟,怕父親想解小便或想喝水,而父親生怕耽誤孩子的學習,每天儘量少喝水或不喝水,一直不讓孩子上課期間回家。每天學校的午餐、晚餐時間,同齡的孩子吃完飯後要麼休息,要麼邀約幾個同學去玩,而小繼翔卻沒有時間去睡去玩,從學校打完飯回到出租屋,照顧好父親吃好後,他才有時間趕回學校做作業。每年暑假,許多家長帶着孩子到外旅遊,小繼翔很羨慕,他曾對父親説:"爸爸,你要是好好的該多好!你就可以帶我去很多地方玩了。"

最艱難的事莫過於幫父親翻身、排小便、洗衣服。父親下肢癱瘓使不上力,百來斤體重對孩子來説太過於沉重,每次翻身,小繼翔都面臨着考驗,父親雙手拉緊牀頭兩邊繩索上的木把,用力把上身微微撐起,然後由他抬起雙腿。起初,父子倆的力總用不到一塊,抬起、放下、又抬起……弄得父親痛苦不堪,就這樣,一遍遍地重複,直到他熟練地配合父親用巧勁翻身。天氣好的時候,小繼翔把父親挪到輪椅上,推着父親出去曬曬太陽,把一天在學校遇到的新鮮事跟父親分享。排尿時,小繼翔脱掉鞋子,跪在父親的旁邊,用雙掌緊貼父親的小腹上下按壓,直到父親的小便排出。有時,由於他的力氣小,再用力按壓也無法將尿排出,沒奈何,父親只能握緊拳頭,將掌心那面貼緊小腹,讓小繼翔抓住上方的繩子,用一隻腳使勁按壓,直至把尿排出。父親的大便非常難解,每次解便,都不要小繼翔幫忙,解大便時,父親常常要用手指輔助才能把大便解出來,可每次小繼翔都事先拿來手紙和端來一盆熱水,放在牀邊的木凳上,等父親解完大便,再用肥皂幫父親洗手,把裝着大小便的塑料袋紮好口,放在牀下的垃圾桶裏。每次檫背,父親打開頭上中間的那條繩結,用勁往上一拉,將上半截身子升起,小繼翔用毛巾抹上香皂,脱掉鞋子,爬到牀上,撩起父親的後衣襟,從上至下給父親一遍又一遍檫着,每檫一次,他要漂洗一次毛巾,直到父親舒服為止。每兩三天要給父親洗一次衣服,每次都是五六件。父親長期卧牀,上衣的領口、袖口特別髒,小繼翔就用肥皂搽上,用刷子先把這兩處洗乾淨,然後再合起來揉。漂洗時,由於他手小、力氣小,父親的衣服大、着水重、擰不動,他就從一頭雙手握着衣服用勁反擰,擰乾水一截放在盆裏,再擰一截。每件衣服都要漂洗三四次。每次洗完衣服,小繼翔都感到手臂生疼,特別是寒冷的冬天,小繼翔洗完衣服,刺骨的水把一雙小手凍得發紫,每在這時,小繼翔就想起奶奶幫他洗衣服的情景,要是奶奶還活着的話,一定不要他洗衣服,想着、想着,鼻子一酸,淚水不由自主地奪眶而出。

由於身體的緣故,小繼強和父親一直分開睡,每次給父親檫背時,看着父親下肢漸漸萎縮的肌肉,小繼翔心裏十分難過,他含着眼淚説:"爸爸,我想跟你睡一起,哪怕一個晚上。"對於一個10歲的孩子,多麼需要父親一份呵護與疼愛,多麼需要一個撒嬌而温暖的懷抱。然而,這些父親心裏都知道,但他無法把這份愛給他,因為孩子睡覺時總愛動、愛踹,而他的皮膚一踹就破,踹破了就很麻煩。

小繼翔在家裏不但是個堅強的孩子,孝敬父親,而且在學校裏與同學們融洽相處,學習成績很好。和他同年級相處較好的朋友沈天雲、李浩説:"他上課遵守紀律,專心聽講,愛舉手發言。他善解人意,從不跟人吵架,即使把他足球弄個洞也不計較,他的學習成績都比我們好。"

為解決家庭經濟困難,父親從朋友那裏領來刺繡的活,每天坐在牀上一針一線地繡,繡好後,請朋友銷售。去年12月,父親刺繡的一幅"八駿圖"在昆明航模展上拍賣得4000元。小繼翔則利用假期,跟二叔上山挖何首烏、黃芩等中草藥材,曬乾後出賣給藥店。

得知小繼翔的遭遇後,社會各界的人士,紛紛伸出愛心之手,對小繼翔和他的父親進行援助:每逢馬街趕集,老家的親戚和同村的堂叔、堂嬸們經常來看望他們,並給他們捎來雞蛋、洋芋、蔬菜;出租房隔壁的鄰居主動幫小繼翔的父親洗牀單和被子;村委會把小繼翔和他的父親納入農村低保,西寧街道黨對小繼翔進行愛心助學。

為讓小繼翔健康成長,安心上課,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和照顧父親,學校免費為父子倆提供三餐。每學期開學和"六一"節,學校要給小繼翔送去新買的衣服、書包,玩具和作業本、課外讀物,逢年過節,學校要派人看望他們,給他們帶來温暖。

小繼翔説:"感謝有這麼多人關心我,希望爸爸健康快樂,即使我今後考上國中、高中或者大學,我也會帶着爸爸上學,讓我天天陪伴他、照顧他,讓他快樂生活。"

最美少年事蹟12

八年級的孩子還是應該在爸爸媽媽的臂彎下精心呵護的年紀,周雨杉已經在照顧生病的媽媽了,在其他同齡的孩子們都在向父母要零花錢的時候,周雨杉已經開始賺錢養家了,這麼小年紀的孩子是怎麼做到的呢?

周雨杉國小的時候,媽媽就患病在牀了。那時候起,周雨杉就肩負起了照顧媽媽生活起居的重任,因為爸爸外出務工常年不在家。

其實周雨杉一開始跟我們其他的孩子是一樣的,是一個依偎在爸爸媽媽懷抱下的孩子,但是一夜之間媽媽倒下了,周雨杉知道自己不能再和以前一樣了,勇敢的肩負起了這個家庭,她知道自己必須要成長起來了。

因為媽媽的病情比較嚴重,行動都不方便,周雨杉包攬了家裏大大小小的各種事情,買菜洗衣做飯,都是手到擒來非常熟練的。

周雨杉是一個細心地孩子,夏天的時候媽媽不能行動,周雨杉就每隔幾天給媽媽洗頭洗澡,打水這樣的體力活對於這樣小的孩子來説是費勁的,但是周雨杉卻做得非常熟練,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個經常幹活的孩子。

為了照顧在家的媽媽,周雨杉考上國中的時候決定輟學在家照顧媽媽,因為周雨杉的家離學校比較遠,需要住校,但是一旦住校就不能好好地照顧媽媽了,所以周雨杉做出輟學的決定。

後來幸好是愛心人士知道了這個事情及時的幫助的周雨杉和她的媽媽、

周雨杉對做磚石畫有着很濃厚的興趣,偶然間發現自己這個手藝還可以賣錢,就想着用自己的能力去賺點錢補貼家用,還可以給媽媽買藥治病,目前來説,這是周雨杉能想到的唯一的賺錢方式了。

從此,周雨杉每天堅持做磚石畫,小小的身體承受着這樣的壓力,做磚石畫做的腰痠背痛,但是周雨杉從來不叫苦,默默地放在心裏。

周雨杉的堅持周雨杉的努力,讓媽媽也有了活下去堅持下去的力量。周雨杉最大的願望就是讓媽媽能夠早點好起來,希望媽媽能和正常人一樣,快樂的生活下去。

周雨杉的故事是感人的,這個孩子的毅力是驚人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學習的,這也是我們這個社會所需要的正能量啊!

最美少年事蹟13

弱肩挑重擔,寸草心慰春

當提及自己的理想時,楊子揚説:“將來想當一名醫生,希望能找到媽媽並治好她的病,也讓更多像奶奶這樣的人重新站起來。”

楊子揚,9歲,家住十堰市茅塔鄉康家村三組,現為茅塔鄉中心國小三年級學生。小小年紀的她,似一朵清新的荷花悄然綻放,以自己的天真、幼稚的言行,繪就着孝老敬親的生活景圖,詮釋着人間至善至美的真情。20xx年3月,楊子揚被評為十堰市“美德少年”。20xx年1月,被十堰市茅箭區評為第二屆道德模範。

家貧親病,將苦難分解坦然面對

楊子揚家有五口人。88歲的奶奶常年卧病在牀,生活不能自理;爺爺嚴重耳聾,又因年事過高行動不便;媽媽患有嚴重精神病,喜歡獨自外出,卻找不到回家的路;爸爸老實本分,靠在家幹農活、閒時打零工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同時還要擔負照顧生病、年邁的家人的重任。

俗話説:“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在苦難與不幸中成長的楊子揚,比同齡的孩子更懂事。她三四歲時就知道玩的時候帶着媽媽,和媽媽比誰更乖。在小子揚的記憶中,爸爸是最忙的人,爺爺身體健康的時候,只有在吃飯和自己生病時才能見到爸爸,後來隨着爺爺的行動不便,他通常在安頓好家人休息後便不見了。懂事的楊子揚,將一切看在眼裏,她知道爸爸的辛苦,平日在家,除了照顧患病的奶奶、爺爺,看好媽媽不要亂跑,還儘可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人小鬼大”,為親情注入更多擔當

為給爺爺、奶奶解悶,在家裏常有這樣的場景:奶奶斜躺在牀上,爺爺坐在牀邊,媽媽坐在牀前的小椅子上,小子揚則站在他們中間,蹦蹦跳跳的有説有笑,爺爺、奶奶年紀大,有時候被子揚逗得前仰後合,直叫肚子疼;笑累了,子揚就陪他們聊天,老人們聽力差,她便充當二老的傳話員,把一方的話用手比劃着説給另一方,媽媽有時也忍不住的比劃着,小子揚就帶媽媽一起比劃着和爺爺、奶奶交流,小小的屋子裏充滿了歡聲笑語。

孝老敬親,為爺爺、奶奶解悶

爸爸是家裏最忙的人,自打楊子揚能夠獨立照顧生病的家人時,他更是搶着時間沒日沒夜的幹活。因為知道爸爸的辛苦,小子楊就儘可能的少讓爸爸為自己操心,多替他分擔。因為是住宿學校,一直以來,爸爸都堅持每週五放學到學校接子揚回家。有時因臨時在外幹活不能到校接子揚回家,她就獨自徒步回家,並提前準備簡單的飯菜。7歲的楊子揚,因為年齡小、個頭不及灶高,聰明的她就搬來小凳子,然後站在上面翻動鍋裏的食物……

又是一個週五,爸爸在忙着,放學後楊子揚就開始獨自往家走。一進門就聽到奶奶的痛苦呻吟——她從牀上摔到地上了。小子揚趕緊放下書包慌忙跑進去扶奶奶,因為力氣不夠,無法將奶奶扶回牀上,着急之餘,聰明的她馬上想到去地裏找爺爺幫忙。爺爺耳朵不好使,她大聲的説了好幾遍,爺爺才明白怎麼回事。事後才知道,奶奶因口渴想喝水便伸手去拿,卻不小心摔下了牀。這次事情後,楊子揚暗下決心,只要有她在,就絕不能再讓奶奶摔下牀。週末在家,做完家務的楊子揚就陪在奶奶牀邊,逗她笑,給她講故事。面對生活,楊子揚似乎感受到了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但小小年紀的她還不懂苦難和堅強的含義,只知道幫助爸爸照顧家人是她應該做的。

逆境求進,給家人點燃希望之火

特殊的成長經歷,楊子揚比同齡人能幹得多:洗衣服、做飯、刷碗、掃地……這份孝心,讓爺爺奶奶感動,讓爸爸自豪,也讓鄉里鄰居稱讚不已。

平日裏,除了幫爸爸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楊子揚明白,自己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努力學習,掌握過硬的本領,將來靠自己的能力照顧家人,更好地幫爸爸分擔,也只有那樣,才可以實現今天的理想——治好媽媽,讓奶奶重新站起來。學習上,楊子揚總比別人更刻苦,比付出,小小年紀的她似乎都懂得成功是以汗水為鋪墊的,而這即是全家人最大的快樂,是家人最有盼頭的希望。

然而,在小子揚的心裏,還有着一份難以言説的苦惱與憂愁。從懂事以來,她都不曾知曉被媽媽疼愛的感覺,儘管如此,楊子揚卻説,媽媽是家裏不可缺少的一員,有媽媽在,家才是完整的。因為有病,媽媽喜歡獨自外出但卻常常找不到回家的路,她總害怕有一天媽媽會不見了。20xx年秋,一家人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媽媽再次走失。爸爸找遍了所有她可能去的地方,至今,媽媽還是杳無音信。媽媽到底去了哪裏,小小年紀的她一直想不明白,望着蒼茫的大山,一雙大大的眼睛裏寫滿擔憂,卻無法看到山的那一邊……記憶僅停留在媽媽在的曾經時刻,而今思念只留在了心裏,默默地一遍又一遍。當別人問及媽媽時,她則會着急的哭起來並不斷地重複:“媽媽其實很愛我,我也愛媽媽。媽媽不知道去哪裏,不見了。”

家境的貧寒讓楊子揚過早的成熟,她從不向爸爸提出非分要求。深知爸爸的辛苦與勞累,盡最大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幫助爸爸是楊子揚最快樂的時候。有一次爸爸因過度勞累病倒了,發着高燒,聰明的子揚不停的用冷毛巾敷在爸爸頭上幫他降温,然後倒好温開水,幫助他把藥服下。看着為自己忙前忙後的女兒,爸爸歉意地説:“揚揚,讓你受苦了,是爸爸不好,沒能讓你過上好日子。”聽完爸爸的話,她卻自豪地説:“爸爸,雖然我小,但是代替媽媽照顧你是我的責任,這是我應該做的。”但是媽媽在哪?她卻不知道。

在學校,楊子揚從不與別人攀比。沒有漂亮的髮飾,她選擇用健康熱情的性格來贏得他人的喜愛與讚賞,用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異的成績爭優比贏。因為品學兼優、樂觀積極、團結友善,在學校裏,她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是同學們的好榜樣。作為同學,陳紫琳説:“我有不懂的問題都會去問楊子揚,她就會幫助我、教我做”;作為好朋友,郭曉慧説:“她一直很照顧我,我們在一起玩,很開心很快樂”;作為班主任,餘梅老師總是滿臉讚賞的告訴大家:“楊子揚同學今天的字詞寫的好,楊子楊今天的衞生做得好”……的確,小小年紀的她,不僅學習成績不錯,也樂於助人,愛護公物,尊敬老師,一直是深受大家喜愛的好學生。

在山清水秀而古樸典雅的大山裏長大,受父輩們善良淳厚之風的影響,養成了楊子揚至真至純的美好心靈。雖然家庭拮据,但善良的子揚每一次在路上遇到乞討的人,都會或多或少的給他們一些零錢,她常説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情。而今的楊子揚,她最大的想法就是努力讀書,快點長大,能夠早點幫助爸爸,讓他不再那麼辛苦;能夠早點找到媽媽,讓她回家;能夠早點學有所成,讓媽媽好起來,使奶奶站起來。

沒有健康完美的家庭,沒有五彩斑斕的童年,沒有特殊的人生際遇,更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但她,年少的楊子揚卻以自己的天真爛漫、看似幼稚的言行,詮釋着“百善孝為先”的古訓,也集中展現了當代少年閃亮的美好品德,似一朵清新的荷花悄然綻放,伴着她成長,將孝老敬親的良好風氣傳播千里、萬里。

蜜蜂只有辛勤採蜜,才能釀出香甜的蜜蘸;雄鷹只有勇敢的搏擊風雨,才能使翅膀更加有力。苦難是成長必需的佐料,努力地生活一定可以創造美好的未來,對楊子揚來説,人生之路才剛起步,相信她會以行動踐行自己的諾言,讓夢想成真,使生活精彩。

最美少年事蹟14

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我最念念不忘的人有:龍花,“奔跑女孩”路玉婷,“賣燒烤的小女孩”高雨欣,邵帥。

龍花姐姐失去了父親,母親患有重病,而只有十七歲的她,成了家裏的頂樑柱。龍花每天要照顧幼小的弟弟和妹妹還有患有病的母親,為了家人,她放棄了學業。但是,龍花卻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

12歲,這正是我們無憂無慮,依偎在自己父母懷裏的時候,但12歲的邵帥卻要忍受着痛苦,為患有白血病的母親移植骨髓。雖然自己暈血,暈針,但邵帥卻不顧一切的去救他的母親。他是多麼的有孝心啊!

路玉婷,一個邊上學邊送票來維持家裏生活的“奔跑女孩”。他心中有苦,卻從不肯給媽媽説,每當人家在安安穩穩的睡午覺時,她總是要去送票。

高雨欣,她成績優異,但是家裏卻遭受了不幸。她的母親右手使不上勁,殘疾了,只有11歲的她,每天夜幕降臨的時候,她和母親就賣着燒烤,自己辛辛苦苦的賺錢,但就算自己再肚子餓,也不願吃一口烤腸。她説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説:“如果有一天,你(母親)幹不動了,那我來養你們。”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看了這些感人的事例,想想自己,我們是不是也要反省一下呢?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不會辜負父母的期望的。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7

楊迪塔,正如她的名字一般開朗陽光、樂觀懂事、樂於助人。她出生在一個特殊的家庭:八十七歲行動不便的奶奶、因早產而不幸患有右側偏癱的姐姐、患有嚴重脊椎腫瘤的媽媽和家中唯一的頂樑柱爸爸。20xx年2月,迪塔的媽媽脊椎腫瘤復發,不到兩歲的迪塔用自己小小的雙手學會了穿衣、吃飯、入廁這些看似簡單的小事。也是從那時起,早早懂事的她明白了媽媽的腰部不能負荷任何重力,直到現在,再也沒有要求媽媽抱過她。20xx年5月,媽媽的病情再次復發,並伴隨着胸椎的壞死,小小的她看着爸爸一個人忙綠的身影,主動承擔起照顧媽媽的重任,像小大人般每天陪伴在媽媽的病牀前,陪媽媽聊天,給媽媽餵飯、端水、倒尿、洗臉和幫爸爸洗衣服。

媽媽出院後,看着每天即要照顧媽媽又要照顧姐姐和奶奶的爸爸,懂事的迪塔主動提出為爸爸分擔責任,並開始學習如何洗菜煮飯、煮麪條、炒蛋炒飯、掃地、洗碗和洗衣服等家務活。從此以後,迪塔每天起牀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媽媽倒尿,然後幫媽媽擠好牙膏,倒好洗臉水。在上學前,一定把媽媽要喝的水和上廁所要用的紙都準備好後才出門。放學回家第一件事便是給媽媽倒尿、清洗便盆,做完這些後才開始寫作業、煮飯。有時候,當她做完作業和家務有空閒時間時,她會來到媽媽的牀前,為媽媽講故事、跳學校的孝道操和陪媽媽下幾盤棋來逗媽媽開心。堅強樂觀又懂事的迪塔,用自己的言行踐行着孝道的含義……

最美少年事蹟15

姓名:李玥穎

性別:女

所屬地區:修文縣第二實驗國小

簡介:李玥穎是一個獨立自強,懂事乖巧的好孩子。很小時父母離異,爸爸嫌棄她是一個女孩子離開了這個家,她成為了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家裏只剩下媽媽和一個幾個月大的妹妹相依為命,家裏沒有固定的收入,僅靠媽媽到街上賣滷雞蛋這微薄的收入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看着媽媽跟隨歲月增加的白髮,小小的她決定和媽媽共同來擔起這個家。

【孝心故事】

李玥穎,修文縣第二實驗國小四(1)班學生。是一個獨立自強,懂事乖巧的好孩子。很小時父母離異,爸爸嫌棄她是一個女孩子離開了這個家,她成為了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家裏只剩下媽媽和一個幾個月大的妹妹相依為命,家裏沒有固定的收入,僅靠媽媽到街上賣滷雞蛋這微薄的收入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看着媽媽跟隨歲月增加的白髮,小小的她決定和媽媽共同來擔起這個家。

學習上從來不讓媽媽操心,對待學習一絲不苟,腳踏實地,每次作業都按照老師的要求認認真真地完成;課堂上總能聽到她獨特的見解,還利用課餘時間閲讀大量的書籍,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她所閲讀的書籍不是向同學借的就是到學校圖書館借閲,為了能及時的歸還,她抓緊所以的時間學習,還才用了摘抄的方式,短短了這三年裏,所收集的文摘已經有了滿滿的一紙箱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努力得到了同學老師的認可,年年被評為“勤奮之星”。她告訴別人,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有微笑着面對。

她總是把班集體的榮譽看得高於一切,作為班幹部,嚴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全心全為班級服務,她經常為班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融入了學校,融入了班級。經常主動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一遍一遍耐心地給她們講解題目的思路,直到她們聽懂為止。凡是老師交給的任務,她總是一絲不苟地完成,協助老師認真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勞動積極肯幹,髒活、累活她總是槍在先,從不惜力。對待班級的勞動任務,她都能夠提前出色的完成,只要哪天她值日,她總顧不得吃早飯,第一個來到學校把教師的衞生檢查一遍,到了下午她總是第一個帶頭勞動的人,也總是最後一個離開教室。對於學校組織的大型勞動,她不但自己肯幹,還表現出極強的組織能力和號召力。

作為子女,她要求自己做到勤儉自強。在一個不到50平米廚房、卧室、客廳融為一體的小瓦房裏,總能看到李玥穎忙碌的身影,雖然房子簡陋,但她打掃得乾乾淨淨。煮飯、炒菜等家務事對她來説已經熟能生巧了,她希望忙碌一天的媽媽回家能吃上熱騰騰的晚飯。每到週末她都會帶上妹妹幫媽媽賣滷雞蛋,在那個寒風凜凜的冬天,她們一家三口緊跟着三輪車叫賣着:“賣滷雞蛋了,賣滷雞蛋了……”小臉被凍得通紅,小嘴被冷得似乎叫喊聲都不那麼清楚了,艱難的在寒風中行走着,她緊緊的握住妹妹的手,不時給她吹着,揉着,總擔心會凍着妹妹,妹妹餓了她給剝了個雞蛋,暖暖身體,暖暖小手,她卻把自己的那一份放回了鍋裏“媽媽我不餓,多一雞蛋能多買一元錢”。一元錢對於其她孩子來説毫無用處,而對她來説就是媽媽一聲一聲的叫喚和一滴一滴的汗水,她知道這錢的來之不易。

她從不吵着鬧着要媽媽給她買新衣服。衣服舊了她照樣高高興興的穿着去上學。媽媽的朋友家小姐姐的衣服穿小了送給她,她也不嫌棄,因為她記得媽媽給她説過的一句話:美麗在於心靈。她也不忘照顧年小的妹妹,給她穿衣,餵飯,洗澡,陪她做遊戲。隔壁的叔叔阿姨給的好吃的,她不是給可愛的妹妹就是留給媽媽,自己從來捨不得吃,周邊的阿姨們都説她是個小大人。她的懂事讓媽媽感到無比的欣慰。

由於媽媽從小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為了讓媽媽生意上得心應手,她每天還要抽出時間陪媽媽一起學習,教她怎樣計賬,檢查收穫清單,計算盈率等等,由於媽媽年紀大了學習起來比較吃力,但她不厭其煩的説了一遍又一遍,不時還鼓勵自己媽媽“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她的這份堅持給了這個家庭無限的力量。

正是因為她但她的自信、堅強,樂觀,讓這個不完整的家庭充滿着幸福、快樂和希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