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逐高繚

來源:文萃谷 1.03W

晏子逐高繚講述的故事是 高繚在晏子手下做官,晏子把他辭退了。隨從的官員們向晏子提出勸阻,説:“高繚已跟你做了三年的工作,一直沒有給他一個職位,而且還要辭退他,於道義不合埃”晏子説,“我是一個狹窄淺薄的人,要大家都像撐開大網的繩子那樣,拉緊了,這張大網才能穩固,才能立國。到現在為止,高繚在我身邊工作三年,從來沒有説過一句糾正我辦事失誤的話,這就是我要把他辭退的原因。

晏子逐高繚

晏子逐高繚講述的故事是 高繚在晏子手下做官,晏子把他辭退了。隨從的官員們向晏子提出勸阻,説:“高繚已跟你做了三年的工作,一直沒有給他一個職位,而且還要辭退他,於道義不合埃”晏子説,“我是一個狹窄淺薄的人,要大家都像撐開大網的繩子那樣,拉緊了,這張大網才能穩固,才能立國。到現在為止,高繚在我身邊工作三年,從來沒有説過一句糾正我辦事失誤的話,這就是我要把他辭退的原因。

晏嬰,又稱晏子,字仲,諡平,春秋時齊國夷維(山東高密)人。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500年。歷仕靈公、莊公、景公三世,是繼管仲之後,齊國的名相,也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春秋時期,諸侯並起,風雲變幻。晏嬰頭腦機敏,能言善辯,勇義篤禮。他內輔國政,屢諫齊王,竭心盡力拯救內憂外患的齊國。在對外鬥爭中,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衞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諸葛亮曾在他的《樑甫吟》中稱讚晏嬰説:“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理。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司馬遷更是對晏嬰敬佩仰慕有加,他在《史記·管晏列傳》中感慨地説道:“假令晏子而在,餘雖為之執鞭,所祈慕焉。”習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夷維人(今山東萊州)。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據説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

唐太宗善於納諫,把能夠直諫的人,稱為人鏡。魏徵死後,他還念念不忘這面能明得失的鏡子。唐憲宗卻不愛聽人臣提出反對他的意見,認為是狂妄。韓愈僅僅是向憲宗呈上了勸阻迎佛骨的奏章,還不是當面直諫,差點斷送了性命。晏子很重視臣僚“弼吾過”,歡迎多揭些差錯,否則,便不客氣地讓他們離開工作職位。這三種做法的效果非常明顯。唐太宗的`善於納諫,迎來了盛唐;唐憲宗的拒諫,自己受到災禍;晏子的嚴格要求自己,多聽不同意見,終於輔佐齊景公列為強國。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勸諫的話,很難説得悦耳,有時會刺痛上級,但是,卻能利於病,利於防止和消除弊端,甚至能治癒痼症。

唐太宗善於納諫,把能夠直諫的人,稱為人鏡。魏徵死後,他還念念不忘這面能明得失的鏡子。唐憲宗卻不愛聽人臣提出反對他的意見,認為是狂妄。韓愈僅僅是向憲宗呈上了勸阻迎佛骨的奏章,還不是當面直諫,差點斷送了性命。晏子很重視臣僚“弼吾過”,歡迎多揭些差錯,否則,便不客氣地讓他們離開工作職位。這三種做法的效果非常明顯。唐太宗的善於納諫,迎來了盛唐;唐憲宗的拒諫,自己受到災禍;晏子的嚴格要求自己,多聽不同意見,終於輔佐齊景公列為強國。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勸諫的話,很難説得悦耳,有時會刺痛上級,但是,卻能利於病,利於防止和消除弊端,甚至能治癒痼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