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的來歷起源及用途介紹

來源:文萃谷 2.54W

郵票是近代社會書信通信的關鍵點,關於它的來歷也是有趣。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郵票的來歷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郵票的來歷起源及用途介紹

  郵票的來歷

17世紀,英國已開始創辦國家專營的郵政事業。在19世紀30年代的英國,寄信是按郵程距離及信的頁數向收信人收費的。昂貴的郵資使一般人難以承受,於是人們想盡辦法少付郵費或者免付郵費,結果造成英國實行高郵費而國家郵政收入反而減少。

羅蘭·希爾是一位傑出的改革家。他從1835年開始研究英國的郵政改革問題。為了宣傳他的郵政改革主張,他於1837年1月出版了他那著名的小冊子:《郵局改革- -其重要性與現實性》。小冊子廣為散發,引起輿-論界的注意。1839年8月,議會終於通過了著名的1便士郵資法。1840年月1月10日英國決定實行羅蘭 ·希爾的建議,不論遠近,信函每盎斯均收費1便士。此即在世界郵政史上影響深遠的一便士均一郵資制。

英國對郵資已付憑證的圖稿進行了公開片集,當時收到的圖稿很多,介於勻不合用,後來羅蘭·希爾選定一種紀念章上的維多利亞女王側面像為票圖案。圖案頂部中間有郵資字樣,底部中間是面值1便士。國為是用黑色印刷的,所以又稱黑便士,全張橫12枚,豎20枚,共240枚,面值恰好1英磅。因當時沒有發明打孔機,所以郵票四周沒有齒孔。

黑便士郵票原定於1840年5月6日發行,但有的郵局在5月1日就開始發售,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就這樣誕生了。為表彰羅蘭·希爾對郵政改革做出的傑出貢獻,英國女一賜他爵士稱號,人們尊稱他為郵票之父。

我國第一套郵票發行時間是1840年5月1日。圖案為蟠龍,俗稱大龍郵票。大龍郵票有三個版式,即薄紙大龍、闊邊大龍和厚紙大龍。新中國第一套郵票於1949年10月8日發行,郵票名稱為《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

我們知道,貼上郵票的信件,就像擁有了一張通行證,可以暢通無阻地傳遞到世界各地了。在郵票發明以前,收信人要付錢給郵遞員作為郵費,可一些人經常付不起錢,讓郵遞員白辛苦一趟,把信退回去。後來有個叫羅蘭·希爾的人建議政府印一些郵票,由寄信人購買郵票貼在信封上作為郵資已付的憑證。從此,就產生了郵票。

1840年,在羅蘭·希爾的提議和促進下,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正式發行,郵票的圖案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側面浮雕像,面值1便士,用黑色印刷,被人們稱之為“黑便士”的郵票。這枚郵票一直沿用了40年之久,在郵票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郵戳的用途蓋過郵戳的郵票是集郵朋友非常珍貴的收藏品。郵戳除了具有紀念意義外,細心的小朋友還能發現什麼呢?看一看,原來上面有日期和地點,我們知道了,信是什麼時間寄出的,從哪裏發過來的。每一張郵票只能用一次, 所以蓋過郵戳的'郵票也就不能再用了。

齒孔郵票是誰發明的1854年,英國發行了第一枚帶有齒孔的郵票,方便了以前用剪刀把整張郵票一枚一枚剪開的麻煩。這是一個叫阿切爾的人偶爾看到一位記者用別針在郵票的空隙間扎孔得到啟示,回到家後製作了郵票打孔機,以後被正式採用。

  第一枚郵票的誕生

郵票的誕生,是由於郵資的徵收對象的改變:不再是收信人,而是發件人付費。這是一種“預付模式”(先付費後使用)。而且郵資的費用可以因此而降低,收費也變得簡單起來,通信因此走入尋常百圞姓家。

早在1836年來自盧布爾雅那的奧地利人勞倫斯·科師爾(Lovrenc Košir)向奧地利政圞府提出建議,引入郵票簡化郵政服圞務。蘇格蘭書商詹姆斯·查門斯(James Chalmers)在1838年遞交了類似的建議。建議可能為羅蘭·希爾所採納,而後者在1835年受不列顛政圞府委託去對郵政進行改圞革。希爾因此成為郵票使用的倡導人。

在19世紀早期,郵資是按郵件送遞路程遠近和信件紙張數量分別逐件計算的,即“遞進郵資制”,費用由收件人支付。按照規定,郵程在15英里之內收費4便士;20英里內收費5便士;300英里內收13便士……除此之外,按照郵遞條件還會另加郵資。郵資非常昂貴。據記載,一封從倫敦到愛爾蘭的信件就要花費一個鐵路工圞人一個月工圞資的兩成。如此高昂的郵資不僅平民望而卻步,連國圞會圞議員也難以承受,為此國圞會竟決定議員可享有免圞費郵件。結果一些議員將這些免圞費郵件大肆贈送給親朋好友,免圞費郵件竟佔郵件總數的75%,郵政部門因此虧空嚴重。而民間也想盡辦法逃避郵資,諸如請人代送或拒絕收件等方法層出不窮。

數學家羅蘭·希爾於1837年2月22日出版了一本名為《郵政改圞革—其重要性與現實性》的書籍,主張取消郵件免圞費特圞權,在英國本土郵件重量只有低於0.6盎司一律只收1便士的改圞革方案,並且由寄件人預付郵資,還提出用一種印刷精美的郵政用圞品來預付郵資,引起廣泛迴響。1839年7月22日,希爾的郵政改圞革主張終於在下議員通過。8月17日,該方案獲得了維多利亞女王的通過,決定自1840年1月10日正式實行。1840年3月,第一批郵票240個郵票模版制圞作完成,4月15日開機印刷,並於同年5月1日正式發行,並且在5月6日生效(但在5月2日已有人在使用了)。 因為其面值1便士且用黑色油墨印刷,所以收藏家稱之為“黑便士”,是為世界上第一枚郵票。該郵票圖幅為19mm×23mm,無銘記,無齒孔,有背膠,有小皇冠水印。

最初的兩枚郵票設計也是多得羅蘭·希爾。為之他收到數千份設計,最後都為他棄之不用。郵票上的畫像來自於一枚他特別喜歡的1837年紀圞念幣。面值1便士的郵票是黑底的,2便士面值的則是藍底。亨利·科巴(Henry Corbald)為之制圞作雕版,而印刷工作則由珀金斯,培根·珀斯印刷廠(Perkins, Bacon Petch)承擔。而黑便士郵票也有其不足之處,郵票上的黑色郵戳不易看清,且容易洗掉,因此有人鑽漏洞將其反覆使用。為此,之後的1便士郵票改用紅色印刷,1841年2月10日,紅便士宣告誕生。

  關於郵票的概述

集郵有兩大類型,一種是按國家和地區的集郵目錄集郵,另一種是按專題集郵。專題集郵可以以郵票圖案或發行日期為主題,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愛好、郵票來源等選擇主題。選定了集郵方式和主題後,即可以有目的地收集郵品。

獲取郵票不外乎從郵票公司訂購或購買郵票、在郵市上購買郵票、從郵件上採集郵票、與他人交換郵票這幾種途徑。從郵市上購買和與他人交換郵票要具備一定的鑑別能力,免得受騙上當。

集郵鑑別郵票除須掌握一定的郵票知識和鑑別方法外,還要博聞多見,只有認得真票才能識出假票假在何處。有的假票無論用紙、印刷、背膠、齒孔,還是圖案間隔、加蓋郵戳都是假的,這種假票難以偽造得萬無一失,易於辨別。有的假票用紙不同,也有人用無齒孔郵票人工打孔後冒充帶齒孔郵票,或用帶齒孔郵票剪下齒孔冒充早期的無齒孔郵票,這些假票可通過對比紙質、檢察齒孔的大小、位置及均勻程度和孔邊緣狀態、測量邊寬等手段不難識別。用沒有蓋過郵戳的郵票加蓋偽造的郵戳甚至真郵戳冒充蓋過郵戳的郵票,前者比較容易辨別,但要有豐富的郵戳知識和集郵經驗。後者則較難判斷,郵戳的使用時間和地點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由於集郵文獻中對郵票刷色的記載很少,而且圖鑑上郵票票樣的刷色與實際郵票又有一定差異,使得用化學方法處理郵票來偽造珍貴郵票的假票較難鑑別。由於加蓋郵票本身的弱點,仿製加蓋郵票比較容易,而鑑別卻令人頭痛。

還有其他一些情況,不一一列舉。總而言之,製造假票常常是一個綜合的偽造過程,而不一定是某一單項的偽造,鑑定時也要全面地、綜合地考察。在判斷不清的情況下,最好還是求助於專家,使用專門手段加以鑑定。對於受損的郵票不能算假票,應根據損壞程度對其進行評價。

從郵件上採集郵票時,首先應對郵品仔細審視,比較收集郵票和實寄封及郵戳哪項更有意義,然後再做出選擇。

揭取郵票一般使用水浸法。將貼有郵票的部位從信封上剪下來,放入盛好水的淺平底容器中浸泡二十分鐘左右,待郵票從襯紙上自然脱落後,用鑷子夾住郵票一角,另一手放入水中,小心洗掉郵票上的背膠,然後把郵票放到盆邊,空幹水後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吸水紙上,吸完水後將郵票置於陰涼通風處晾至八成幹,切忌日曬,再將之夾在書本里壓平,等郵票完全乾好後再進行收藏。注意吸水時不可用報紙等代替吸水紙,以免沾污郵票。如果郵票較難從襯紙上脱落或希望脱落得快些時,可用温水浸泡。在浸泡和洗背膠時應多換幾次水,保持水的清潔,從而保證將背膠洗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