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管理

來源:文萃谷 2.1W

數據管理[1]是利用計算機硬件和軟件技術對數據進行有效的收集、存儲、處理和應用的過程。其目的在於充分有效地發揮數據的作用。實現數據有效管理的關鍵是數據組織。隨着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數據管理經歷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統、數據庫系統三個發展階段。在數據庫系統中所建立的數據結構,更充分地描述了數據間的內在聯繫,便於數據修改、更新與擴充,同時保證了數據的獨立性、可靠性、安全性與完整性,減少了數據宂餘,故提高了數據共享程度及數據管理效率。

數據管理

本站數據管理的三個階段

一,人工管理階段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前,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計算,這一階段數據管理的主要特徵是:

(1),數據不保存。由於當時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計算,一般不需要將數據長期保存,只是在計算某一課題時將數據輸入,用完就撤走。不僅對用户數據如此處置,對系統軟件有時也是這樣。

(2),應用程序管理數據。數據需要由應用程序自己設計、説明和管理,沒有相應的軟件系統負責數據的管理工作。

(3),數據不共享。數據是面向應用程序的,一組數據只能對應一個程序,因此程序與程序之間有大量的宂餘。

(4),數據不具有獨立性。數據的邏輯結構或物理結構發生變化後,必須對應用程序做相應的修改,這就加重了程序員的負擔。

二,文件系統階段

20世紀50年代後期到60年代中期,這時硬件方面已經有了磁盤、磁鼓等直接存取存儲設備;軟件方面,操作系統中已經有了專門的數據管理軟件,一般稱為文件系統;處理方式上不僅有了批處理,而且能夠聯機實時處理。用文件系統管理數據具有如下特點:

(1),數據可以長期保存。由於大量用於數據處理,數據需要長期保留在外存上反覆進行查詢、修改、插入和刪除等操作。

(2),由文件系統管理數據。

同時,文件系統也存在着一些缺點,其中主要的是數據共享性差,宂餘度大。在文件系統中,一個文件基本上對應於一個應用程序,即文件仍然是面向應用的。當不同的應用程序具有部分相同的數據時,也必須建立各自的文件,而不能共享相同的數據,因此數據宂餘度大,浪費存儲空間。同時,由於相同數據的重複存儲、各自管理,容易造成數據的不一致性,給數據的修改和維護帶來了困難

三,數據庫系統階段

20世紀60年代後期以來,計算機管理的對象規模越來越大,應用範圍有越來越廣泛,數據量急劇增長,同時多種應用、多種語言互相覆蓋地共享數據集合的要求越來越強烈,數據庫技術邊應運而生,出現了同意管理數據的專門軟件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

用數據庫系統來管理數據比文件系統具有明顯的優點,從文件系統到數據庫系統,標誌着數據庫管理技術的飛躍。

本站面向數據應用的數據管理

前面講到數據管理經歷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數據庫管理等三個階段,主要是利用計算機硬件和軟件技術對數據進行有效的收集、存儲、處理和應用的過程。隨着信息技術的進步,管理信息系統將面向大規模的組織提供業務支持,不僅要覆蓋整個組織的各類業務,而且要覆蓋整個組織(全球或者全國)。為此,作為管理信息系統的核心功能,數據管理將要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即面向數據應用的數據管理。

面向數據應用的數據管理概念。

數據管理,即對數據資源的.管理。按照en:DAMA的定義:“數據資源管理,致力於發展處理企業數據生命週期的適當的建構、策略、實踐和程序”。這是一個高層而包含廣泛的定義,而並不一定直接涉及數據管理的具體操作(摘自維基百科)。與百度百科的定義比較,百度百科的定義針對的是數據應用過程中數據的管理,即傳統的數據管理,而維基百科的定義更高一層,針對的是企業數據全生命週期所涉及應用過程數據的管理,即對數據變化的管理,或者説是針對描述數據的數據(元數據)的管理,在此我們稱之為面向應用的數據管理

根據管理學理論,幾個人的團隊可以靠自覺、自律,幾十個人就要有人管理,幾百個人就要有一個團隊管理,幾千或幾萬人就必須要依靠計算機輔助團隊管理。通常覆蓋全國的企業和機構,其整個組織的管理分為總部機構、省級機構、市級機構、以及基層機構等等各層級機構;在每個層級機構中還設置了直接從事相應業務的管理和職能部門和非直接從事業務的管理和職能部門(如人事、辦公、後勤、審計等);每個部門又是由若干員工為管理對象構成的。同時,還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去規範和約束機構、部門、人員等管理對象的活動、行為等。

同樣,數據管理隨着管理對象——數據的增加,管理的方式(階段)也會隨之提升。通常的大型管理信息系統,其整個項目分為總集成、分項目、子項目、每個子項目又有若干內部項目組等等管理層級;在每個管理層級中都涉及直接服務於業務的業務功能(如業務交易、賬務處理、行政管理、結果展現等等)和非直接服務於業務的非業務功能(如定義、配置、監控、分析、記錄、調度等等);每個業務和非業務性質的功能又分別由若干數據集合為對象(如流程、表單、數據項、算法、元數據、日誌等等)所構成的。同時,也需要制定一系列制度、規則和標準去約束項目、功能、數據等管理對象的活動和變化。

由此可見,傳統的數據管理側重的數據對象是流程、表單、數據項、算法等直接面向具體業務需求的數據;面向應用的數據管理所涉及的數據對象,還增加了通過標準化的手段,描述流程、表單、數據項、算法等應用對象的數據(即它們對應的元數據),以及記錄各類數據變化結果的檔案、記錄運行狀態的日誌等等非直接面向業務的數據,以實現對各類應用業務需求的加載、變化、記錄、複用等過程的管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