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娣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通用7篇)

來源:文萃谷 1.02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事蹟都不陌生吧,事蹟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蹟為主要內容,以敍事為主要表達方式。事蹟到底怎麼擬定才正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孫金娣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通用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孫金娣個人先進事蹟心得(通用7篇)

  孫金娣個人先進事蹟心得1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能夠在天安門廣場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我心潮澎湃,無比振奮!”雖然“七一”已經過去了好幾天,但談起在現場的感受,孫金娣仍然無比激動。

孫金娣是仙林大學城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二級巡視員兼棲霞區仙林街道黨工委書記、仙林農牧場黨委書記。在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大會上,她被授予“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光榮稱號。她説,這不僅是給予她個人的殊榮,更是對仙林街道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認可。

在孫金娣的帶領下,仙林街道黨工委從抓黨建責任制入手,創新網格化機制、優化黨組織設置,把轄區科學劃分為若干個一二三級網格,建立與網格劃分相一致的“1+3+N”黨組織架構,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街道社區黨員幹部全部下到網格,實行網格“十聯”工作法,做到“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中辦、難在網中解、情在網中結”。這一“以網格化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創新舉措,多次獲得中央、省、市表彰,街道也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了黨建引領“六化融合”社會治理創新的“仙林經驗”,連續11年實現信訪“四個零”,被國家信訪局稱為新時期城市版“楓橋經驗”,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等19個國家級榮譽稱號。

  孫金娣個人先進事蹟心得2

在今年開展的學習教育“我為羣眾辦實事”中,針對居民反映較多的餐飲油煙擾民問題,仙林街道成立60個攻堅組,對轄區內12所高校、40個小區、105條商業街區的1636家餐飲店共1158個排口,進行地毯式、拉網式排查,列出問題清單、制定“一店一策”整治方案,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反覆上門做思想工作,確保贏得每個店家的配合支持;充分發揮街道志願者作用,成立10支志願者督導隊,81名志願者分網格對所有餐飲店進行督查,確保整改見底到位;街道每週召開駐街高校餐飲油煙整治推進落實現場會,共辦實事……目前,11所高校已經完成整改。後期,街道還將對淨化設施運行、定期維護、油煙達標排放等情況定期巡查檢查,努力用辦實事的成效守護人民羣眾的“藍天幸福感”。

像這樣發動羣眾參與基層治理,羣眾一呼百應、有呼必應、即呼即應的生動畫面,是仙林街道基層黨組織常年堅持走羣眾路線的結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在基層街道工作,是黨和人民給了我無窮的動力。走羣眾路線,越走越有底氣;為羣眾辦事,越幹越有勁頭;做羣眾工作,越做越有力量。”孫金娣説。11年來,街道常態開展“進萬家門、訪萬家情、送萬家暖、結萬家親”的“四萬走訪”,把“我為羣眾辦實事”當作每天必須要吃的“三頓飯”,先後完成新辦3所公辦幼兒園、開設四點半課堂、設立老人助餐點等羣眾急切事,建設仙林新村黨羣服務中心、紅旗廣場、歷史沿革館等羣眾關心事,實施天然氣置換、小區整治、家庭醫生服務站等羣眾期盼事,開展“一家親”千家系列活動、“勞動最光榮”就業幫扶等羣眾暖心事,解決了亂搭亂建13年的“老農貿市場”、295個鐵皮棚拆除和被人私自搶佔18年的1056個地下室綜合整治等羣眾煩心事。

俗話説,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班子強不強,全看“領頭羊”;幹部作風硬,羣眾就“一呼百應”。在孫金娣的帶領下,仙林街道黨員幹部遇事不推、不躲、不讓,一心一意跟黨走,全心全意為民辦實事,基層黨組織成為人民羣眾交口稱讚的堅強戰鬥堡壘。

  孫金娣個人先進事蹟心得3

孫金娣,1992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南京市仙林大學城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中共棲霞區委仙林街道工委書記、仙林農牧場黨委書記,黨的十九大代表、省十三次黨代會代表。

有一句話她經常掛在嘴邊:組織上把“一畝三分地”交給我負責,就是對我的信任,沒有什麼比“信任”更重要的了。為了不辜負組織和羣眾的信任,她帶領街道黨工委創新仙林“網格化”工作機制,帶頭沉到網格中,推動社會治理模式創新,以提升羣眾滿意度來檢驗學習教育的質量效果。無數日夜的堅守,換來了羣眾口中一聲聲親切的“好書記”。近年來,街道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街道、國際安全社區、江蘇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吸引了各省市近1000批考察團前來考察學習。

  孫金娣個人先進事蹟心得4

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直面矛盾和問題,是共產黨員的`本色。骨子裏,孫金娣就是一個敢於“頂真碰硬”的人。仙林新村是仙林街道唯一的經濟適用房小區,一直存在着拆遷安置、4050人員就業等一系列歷史遺留矛盾,1617户居民中,就有1100多户上過訪,成了街道的“燙手山芋”,誰都不敢碰。怎麼辦?她堅信“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為此,街道先後為小區做了大量的幫扶工作,諸如創業就業、新辦公辦幼兒園、天然氣置換、違建拆除、小區出新等,讓小區居民從心裏認可了街道和社區。

正是有了這樣的羣眾基礎,結合學習教育深入推進,街道工委下決心要徹底解決地下室被搶佔問題。班子成員紛紛立下軍令狀,下定決心啃掉這個晾了18年的“老骨頭”。不但要啃掉而且要治好,讓羣眾真真切切實感受到“兩學一做”成效,為此,孫金娣提出:一是把仙林新村地下室整治成功與否作為“兩學一做”成效的“試金石”;二是利用地下室整治契機,不僅要改善小區環境,還要把地下室打造成小區黨建文化的紅色陣地、家風家訓的展示窗口、文明風氣的宣傳長廊。説幹就幹,街道主要領導帶頭,班子成員、社區工作人員、黨員居民志願者分片包乾、掛錶作戰,每整治成功一户就貼上小紅旗。街道社區黨員幹部的實幹苦幹精神,感動了羣眾,大家從懷疑到支持,紛紛參與進來,地下室清理工作圓滿完成。

  孫金娣個人先進事蹟心得5

她常説:街道的工作是“骨頭頂着皮”,來不得半點虛假、半點拖沓!作為一名街道幹部,唯有真抓實幹,才能贏得老百姓的信任!話是這麼説,她也是這樣帶頭做的。她把學習教育融入基層治理,服務羣眾中心工作中,大力推動街道科室優化重組,成立10個“功能型”服務辦公室,與1個社區捆綁,負責1個一級網格。

在她帶領下,所有街道社區黨員幹部全部身穿“黃馬甲”、佩戴黨員標識,每天巡查網格,打通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連續7年常態化開展“進萬家門、訪萬家情,送萬家暖、連萬家心”的“四萬走訪”活動,今年結合大走訪大落實,走遍轄區所有駐街單位和居民家庭,建立“一户一檔”,動態掌握需求,跟蹤提供服務,差別化幫助解決為老為小、助殘助困、招工就業等方面7300多個難題。堅持打開大門,把每一名黨員幹部的姓名、照片、聯繫方式、服務承諾等,統一製作成公示牌,在所在網格內的駐街單位、小區樓棟上牆,接受監督。選聘退休黨員居民志願者組建“盯得緊”督導考核隊,每天到網格逐個“找茬”,每週參加社區工作周小結會議,經常性列席街道工委會議,提出問題,督促整改。評選表彰網格“最美十大員”、仙林“最美的人”、網格“特別貢獻單位”,已獎勵3750名黨員羣眾、310個駐街單位。現在,每年的1月3號和7月1號,街道都召開上千人規模的黨員羣眾大會,街道報告工作、作出承諾,黨員羣眾自編自演紅色節目,現場洋溢着“其樂融融一家親”的氛圍。

  孫金娣個人先進事蹟心得6

孫金娣表示,仙林街道將盡最大努力更好地服務好駐街高校、服務好駐街單位、服務好每家每户、服務好每個黨員居民羣眾。街道網格人員必須繼續發揚“硬着頭皮、磨破嘴皮、餓着肚皮、踏破腳皮”的精神,常態化開展“進萬家門、訪萬家情、送萬家暖、結萬家親”走訪活動,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中辦、難在網中解,情在網中結,傾情用心解決羣眾的“急難愁盼”。

“我們在中央、省市區委和仙林大學城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在各駐街高校、駐街單位和廣大黨員居民羣眾的共同參與下,一定把偉大建黨精神傳承好、發揚好,一定堅定捨我其誰的信念、勇當尖兵的決心,一定保持爬坡過坎的壓力感、奮勇向前的使命感、幹事創業的責任感,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棲霞新仙林努力奮鬥!”孫金娣説。

  孫金娣個人先進事蹟心得7

孫金娣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蹟,沒有震耳發聵的“表白”,只有幾十年的默默陪伴和守護。面對患有精神病的丈夫,雙腿殘疾的孫金娣沒有拋棄,沒有放棄他們的家。丈夫的飲食起居,照顧婆婆,家裏大大小小的事基本由她獨自操辦。婆婆雖然沒和孫金娣住在一起,但對她的照顧和陪伴“從未缺席”。每月省吃儉用寄去生活費,每年至少帶着丈夫到婆婆那裏住上一兩個月,收拾屋子,拉家常,洗衣做飯,總是把裏裏外外打點的妥妥當當方才安心離開。去年婆婆病重時,孫金娣在病牀前伺候幾個月,講故事、洗澡、換洗被褥、任由婆婆嘮叨,無微不至,從無怨言。

除了孫金娣以外,評議會上還對和諧處理婆媳關係的劉瑞菊進行了評議。截至目前,後張嶺社區已開展道德評議10餘場次,先後樹立起楊素珍、金萬朵、張先菊家庭,任萬桂、王維雲、孫金娣等個人30餘面“誠孝儉勤和”道德標杆。評選道德模範,樹立道德典型,宣揚模範事蹟,後張嶺社區正用“身邊的感動”激勵着一批又一批居民向榜樣看齊,向文明前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