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集合15篇)

來源:文萃谷 2.43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過事蹟吧,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擬起事蹟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集合15篇)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1

翻開楊淩示範區推廣基地分佈圖,不難發現,從三秦大地到西部邊陲,從戈壁沙漠到青藏高原,處處彰顯着楊凌的農業科技含量和示範推廣的成果。在黃淮麥區,江蘇徐州、河南長葛等地種植的“楊凌小麥”穗大粒飽、連年豐收;在陝北高原,“楊凌玉米”個頭碩大、種植廣泛……

去年秋收時節,榆林市定邊縣堆子樑鎮營盤樑村的玉米喜獲豐收,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自從種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薛吉全教授團隊培育的‘陝單609’‘陝單650’‘陝單636’玉米新品種逐年增產,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提及這幾年的收成,玉米種植大户高海寬喜不自勝。

種植面積從20畝到630畝,畝均種植密度由4000株增加至5500株,每畝產量也從700公斤提高至1000餘公斤,年純收入40萬元,高海寬不僅自己嚐到了良種的甜頭,還帶動周邊農户種植近20萬畝。

成果轉化推廣是農業提質增效的關鍵舉措。楊淩示範區依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研優勢、育種技術、示範推廣等優勢,充分發揮國家(楊凌)農業技術轉移中心和國家(楊凌)旱區植物品種權交易中心作用,把楊凌農業科技成果送到了千家萬户。

“楊淩示範區持續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體系融合,在推進區校融合、一體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區域協同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王徵兵説。

不僅如此,楊凌還圍繞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旱區農業發展等重大戰略需求,不斷做大做強農業科技示範推廣文章,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新經驗、新模式,尤其是圍繞科技成果轉化難問題,探索形成了大學試驗站、產業鏈、農科培訓等“六種推廣模式”,打通了農業科技推廣的“最後一公里”。

25年來,楊凌累計推廣新品種新技術2700項,並在全國18個省(區、市)建成農業科技示範推廣基地350個,年示範推廣面積1億畝,推廣效益達到235億元。同時,圍繞國家脱貧攻堅戰略,充分發揮楊凌農科教優勢,探索形成了“建設農業科技示範推廣基地、做給農民看,開展農業科技培訓、教會農民幹,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與、帶着農民幹”的'科技扶貧工作模式,數以億計的農民從中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一年一度的楊凌農高會已成功舉辦28屆,躋身全國5A級農業綜合展會序列並獲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農業展會品牌,為我國西部地區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搭建了重要平台。

“楊淩示範區探索形成了多種示範推廣路徑,科技成果得到快速轉化示範,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展旱區特色農業脱貧攻堅等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立會説。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2

郭曉芳,女,湖南邵陽人,“我是接班人”湖南省網絡大課堂首席主講名師兼總班主任、長沙市卓越教師、芙蓉區首席名師。長沙市魅力教師、長沙市芙蓉區育英學校美術教師、區首席名師。“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總班主任、總製片人。

擔任湖南省中國小美術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省直書畫家協會理事、長沙市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曾任國家義務教育課程美術教材編委、全國優課活動教育部評審專家、省級書法教材評審專家 。20xx年7月,郭曉芳入選6月“湖南好人”榜單。20xx年8月入圍“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 20xx年10月入選第六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名單。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3

1993年,從師範學校畢業的鄭丹娜被分配到垂楊柳中心國小當老師,教美術和歷史。第二年,她成為班主任,教語文和數學兩門課程。

初為人師,鄭丹娜理解的“教育”很簡單,把學生盯緊了、看住了,把成績搞上去,拿到流動紅旗。面對四十幾個學生,鄭丹娜覺得“顧此失彼,每天能説一車話”。教室在一層,辦公室在三層,她連回辦公室喝水的時間都沒有。

為了顯得有威嚴,二十歲出頭的鄭丹娜裝出不苟言笑的樣子,繃着臉,把學生“管得嚴嚴的”。學校要求靠右行走,鄭丹娜就告訴學生哪怕兩個人去上廁所也要站成縱列;學校要求保持紀律,鄭丹娜就每個課間到教室裏監督。學生們怕她,甚至有小女孩猜測鄭丹娜有60歲,理由是“我爺爺就60歲,特別嚴肅,不愛笑”。

如今回憶起來,鄭丹娜覺得那時不懂教育也缺少方法。她曾經準備了一個剪報本,把從報紙上看到的管理和教學方法剪下來貼到本子上,並經常跑去聽老教師的課,模仿和借鑑,努力讓課堂變得有趣。

1998年,鄭丹娜進入語文中心組,開始專門教語文。

一開始鄭丹娜講課只站在講桌前,侷促、放不開。市裏的.老教師來她的班上聽課,直言不諱地指出:“情感性不夠,缺少感染力,讓人感覺遊離在語文教學之外。”老教師告訴她,要想把學生吸引住,先要把自己吸引住。

鄭丹娜決定拿自己的兒子“練手”。那一年兒子不滿一歲,咿呀學語,鄭丹娜每天給他講故事,“關上門,家人也看不見。我就連蹦帶跳,手舞足蹈,特別誇張。”兒子被逗得咯咯笑。

慢慢地,鄭丹娜“放得開了”,感情更充沛,和學生的交流也在增加,上課不再藏在講桌背後,而是敢於站在學生中間,有了溝通和互動。

成為“小豆包們”的“自己人”,鄭丹娜花了幾年的時間。現在,課餘時間,經常有一羣學生圍着她聊天;小男孩有了“心裏喜歡的人”,會偷偷説給她聽;小女孩因為自己個子矮發愁,也會找到她傾訴……

鄭丹娜説,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個南風和北風的故事:南風和北風比誰更有力量。有人穿大衣走過,北風施展威力,冷風勁吹,那個人把大衣越裹越緊;南風上陣,送來輕微的暖風,那個人最終敞開了胸懷,脱掉了大衣。

她希望,成為像南風一樣的老師。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4

鄭丹娜在垂楊柳中心國小任教了25年,逐漸摸索出了“全接納、慢引導”的教育理念

大雪前後,北方降温。垂楊柳中心國小的德育副校長鄭丹娜裹上大衣,和學生一起跑操。

她右手牽着一名學生,在此前的跑操時間,他總是“到這兒轉一轉,到那兒走一走”,經常跟不上隊伍。

鄭丹娜看到跑道上放着一根塑料跳繩,示意男孩:“你看,跳繩放在這兒説不定會把跑步的同學絆倒,你快去把它拿開。”男孩照做了。

回到班級後,鄭丹娜表揚了男孩:“他特別棒,跑步時看到地上有跳繩,擔心大家被絆倒,給拿到了一邊。大家都要像他學習。”

第二天,男孩開始跟上班級隊伍了。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個性,我會去試探,然後摸索出適合每個孩子的交流方式。”鄭丹娜説。

從1993年至今,鄭丹娜在垂楊柳中心國小任教了25年,從科任老師到班主任,再到如今的德育副校長,她一直站在講台上,和學生一起寫了幾百萬字的“悄悄話”,也逐漸摸索出了“全接納、慢引導”的教育理念。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5

教師節來臨之際,教育部發布了20xx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他們雖處不同環境,但有同種身份,他們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做學生錘鍊品格的鍛造者,做學生學習知識的教學者,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領者,做學生奉獻祖國的示範者。他們是廣大優秀教師的代表,是全國教師隊伍的縮影,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每一位優秀教師都值得敬佩。

在平凡的崗位上,廣大教師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範,用自己的汗水和青春,書寫新時代鑄魂立德育新人的燦爛篇章,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了突出貢獻。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強國富民,育人為先,這是對教師、教育的更高認可,也是對全黨全社會的更高要求。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6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工作了十三年,在學校領導和老教師的關心幫助下,不斷總結教育教學的經驗教訓,極大地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多年來,在教育教學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總結如下:

第一,以身作則,樹立威信。

教師應該平等對待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要求學生做什麼,老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先做。這樣可以説服學生,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威信,這樣才能給學生起到表率作用。

第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教育學認為:“教學活動不僅僅是以傳授知識、吸收間接人類經驗為重點的實踐活動,更是特定情感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因此,每節課對教師和學生來説都是一個情感體驗的過程。教師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學生,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學生積極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在工作中,我真誠平等地與學生相處,我的真誠贏得了學生的真誠。在孩子們的心目中,我不僅是老師,更是一個可以信賴的大朋友。他們願意從心底告訴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也願意向我求助。課堂上,在對聯知識的探索中,課堂氣氛既嚴肅又輕鬆,大家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即使下課了,他們也經常在我身邊提問,從他們的表情和講話中表現出對知識的熱愛和渴求。在實踐中,我也體會到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可以激發學生自信、自強、進步的決心。

三、教學形式要多樣,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老採用一種教學形式,這樣可能會使學生感到沒有新鮮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容易在課堂上開小差。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除了利用多媒體教學外,在上課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會將全班分為若干組,每組有小組長,進行比賽,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觀,這樣,學生們在“玩”中就自然學到了東西。教學經驗表明,經常變換教學形式,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四、教師要學會傾聽

教師要學會傾聽,善於傾聽。傾聽身就是褒獎對方談話的一種方式,是接納對方、尊重、理解對方的具體體現。你能耐心聽別人傾訴,就等於告訴對方你的態度,無形之中會提高對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為傾聽能使教師走進學生心靈、瞭解學生內心需要;傾聽,將使我們教師更虛懷若谷,博採眾長,鋭意進取,內涵深厚。在傾聽中師生理解溝通,最終實現教學相長,課堂教學就有了靈性。

以上就是我參加教學工作以來的心得和體會,在教育教學上仍然存在着眾多的不足,但是我會繼續努力,不斷迎接新的挑戰。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7

一天的工作結束,北京垂楊柳中心國小的班主任老師鄭丹娜像往常一樣,在台燈下回復學生們寫給她的“悄悄話”。

“我小時候不喜歡給我告黑狀的老師,如今就不簡單地去給孩子告狀;我小時候不喜歡挖苦學生的老師,如今就決不去説傷害孩子心靈的話;我小時候渴望老師公正地愛每一個人,如今每一天都在反思有沒有忽略哪一顆渴求的心靈……”走上班主任工作崗位的21年來,鄭丹娜始終懷着一顆童心,創造了用“心情表”關注孩子的心情,用“悄悄話”走進孩子的心靈”的工作方法,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並榮獲“首都勞動獎章”及北京市首屆“十佳班主任”等多種榮譽稱號。

想到童年,鄭丹娜的心就會莫名其妙地變軟,“教師應該是一個不忘童年的人,做個有童心的教師。”

作為語文老師,鄭丹娜一直想用一種方式把語文的教學內容“遷移”到班主任工作中,使之達到雙贏。“只有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心聲,才能使我們的教育做得更加精細。”1998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鄭丹娜和每位學生建立了“悄悄話”的交流本。

“孩子們只有在輕鬆的氛圍裏才能把內心的想法説得盡情。”談到悄悄話,鄭丹娜回憶起她小時候語文老師讓寫日記的情形。“日記每天都重複着流水賬:早上幾點起牀,幾點上學,上午學了哪些課,下午又上了什麼課,幾點放學等。”鄭丹娜不想讓她的'孩子們也這樣記流水賬,於是日記本就改成了“悄悄話”交流本。她對本的大小、形狀、色彩一概不加限制,封面還由學生自己設計。讓這裏真正成為孩子們情感釋放的空間。

鄭丹娜説,“悄悄話”要寫在幾個關鍵點上:一是寫在學生的品德迷失處,當學生犯了錯誤找不着改正辦法的時候,“悄悄話”及時指導學生,堅定孩子改正錯誤的決心。二是寫在學生的心靈陰鬱處,當學生心靈深處有陰鬱無法解開時,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幫助他們,理解他們。三是寫在學生的質疑問難處,學生對老師錯誤質疑時,老師要勇於面對,接受孩子的批評,向孩子真誠地道歉,謝謝孩子。四是寫在學生的喜訊進步時,學生有了進步,取得了一些成績,老師要給予表揚和鼓勵,滿足孩子的童心。“老師要放低姿態,和他們進行內心平等的交流。”

在寬鬆的精神世界裏,孩子們都喜歡上了這個表露心聲的“悄悄話”,每天都把心中的小祕密、學習生活中的小喜悦、小煩惱甚至對家長的不滿等都寫在交流本上。學生們若有一天不想表達,也可以真實地寫上:“我今天沒有什麼可寫的。”鄭丹娜則在回話中把自己的牽掛、理解和建議也寫給孩子們,短則幾個字,一張小笑臉,長則幾百字,一幅連環畫。“心靈的對話解決了孩子們心中的困惑,也讓孩子們更信任我。”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8

周美琴不僅自己堅持走專業化之路,她還注重師資團隊的培養。20xx年起,她每年都從華東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引進本科學歷與碩士學歷的高材生。並提出培養“四型”教師的目標:即“專業精神上的奉獻型、專業知識上的複合型、專業能力上的綜合型、專業智慧上的創造型”,並通過專家引領、骨幹帶教、結對交流、專題培訓、實踐鍛鍊、教育考察等形式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專業化的高平台,託舉一批批青年教師迅速地成長。

在教師的專業發展中,周美琴都是親力親為,教室中,她和教師們探討着哪個教學環節可以滲透康復訓練;康復訓練室中,她和康復治療師研究着學生的個別化訓練方案;教師公開課,都有她悉心指導的身影;下班後,常常見她帶領着教師研發、製作教學具;夜深人靜時,她的辦公室鍵盤聲嗒嗒,那是她正在修改老師的自編教材……功夫不負有心人,老師們的公開課、自制的200多件“原創”教具得到了市裏專家與同行的一致好評,多位老師走上了上海市青年教師教學評優課一等獎,“陶製字模”等多件教具獲得了上海市特殊教育教學具比賽大獎。老師們都歡迎她到自己教室聽課,因為她誠懇、專業、細緻地幫助,總讓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更上一個台階。

在課題研究中,周美琴始終堅守在第一線。她參與編寫了《康復》、《益智》、《溝通與交往》、《心理》、《生活》等11套校本教材,主持多個市級、區級重點課題及內涵發展項目,多項成果獲全國、上海大獎。她還多次代表上海蔘加國際、國內特殊教育研討,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舉措、辦學效果等得到國內外專家和同仁的高度肯定。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9

“孩子的行為只是他們內心需要的冰山一角,老師要善於發現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期望和感受。”在鄭丹娜看來,老師只有“變小孩子,知其心;理解寬容,順其性”,才會想方設法創造條件接納每一個孩子。“對於那些活潑外向的孩子,老師要對他的行為稍微壓一壓,讓他知道心中有秩序;對於那些內斂含蓄的孩子,老師要尋找機會對他抬一抬,放大他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學會表達。”多年來,鄭丹娜在工作中總結出“全接納、慢引導”的教育理念。

“我小時候就是一個淘氣的孩子,曾氣得父母掉眼淚,但我長大後很孝順。”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鄭丹娜説,孩子今天的錯誤不代表永遠的錯誤,現在表現不好,不代表他們永遠不能好。“聰明漂亮學習優秀的孩子誰都喜歡,但是,當你面對拖着鼻涕、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時,更要給予他們愛,這是教師應該有的情懷。老師要善於發現‘野草’的價值,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但接納不意味着縱容,“老師要接納的是孩子的感受,不是孩子的行為。”在鄭丹娜看來,只有當孩子的感受被接納了的時候,他自己就會調整自己行為中的不當之處,改正自己的錯誤。

“教育是農業,成長需要緩慢過程,老師們要有靜待花開的耐心。”提起慢引導,鄭丹娜説對孩子的成長不要心急,允許他們犯錯誤,要等待孩子的頓悟。要把感情的接納,變成有價值的引導,幫助孩子改正錯誤。“作為一名教育者,不僅要給予學生陽光,更重要的是在‘全接納、慢引導’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發現陽光的眼睛和心態,讓孩子在接納的環境裏養成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行為習慣。”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10

xx擔任棗莊東方國際學校校長以來,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大膽創新,鋭意進取,探索出了一整套學校管理的成功經驗。

xx先後被評為國家級骨幹教師、山東省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山東省教育學會先進工作者、山東省骨幹校長、棗莊市優秀校長、棗莊市勞動模範、棗莊市先進工作者、棗莊市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棗莊市教學改革先進個人、棗莊市教學能手、棗莊市骨幹教師、嶧城區首批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xx年12月,個人專著《教苑掇英》由齊魯音像出版社出版;x年12月,主持編寫的《仁愛英語會考專項突破情景交際》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其先進事蹟分別在棗莊市電視台“新世紀、新勞模”、“十佳教師風采”、“人大代表風采”等欄目中播放,並先後刊登在《齊魯晚報》、《棗莊日報》、和《棗莊市社會科學人才名錄》上。

在擔任校長期間,李長忠校長提出了“為每個學生創造美好未來”的辦學理念,制訂了“名師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和諧理校”的治校方針,明確了“抓管理、保平安、創特色、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安全、管理、質量”三大目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近年來,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文化內涵不斷豐富,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社會影響不斷擴大。會考成績優秀率、合格率連續三年保持全市領先位置。棗莊東方國際學校也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優秀辦學單位、棗莊市精神文明單位、棗莊市教學示範學校、棗莊市校本培訓示範學校、棗莊市科普工作先進單位、嶧城區平安校園

一、創新管理模式,走名師立校之路

學校實行崗位目標責任制和行政領導級部幫包制,制訂處室、級部、班級等《標杆管理細則》,實行崗位津貼發放等級制度。

學校實行九年一貫制學校運行機制。把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德育、教學、教科研工作及科技、文體等活動都統一起來整體規劃,系統制定九年培養目標,組織分步實施,分段落實;研究新形勢下教師等級工資分配辦法,拉大績效工資分配差距,體現優教優酬;建立了學校內部教師跨級部交流制度,促進了學校教師對外正常化交流;嚴格教師職評和聘任程序,做到公開、公正,充分發揮職評槓桿的激勵導向作用。

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增強行政執行力。領導做到“五個一”:即在教學上教好一門學科;在教學管理上聯繫一個級部;在教研活動上作好一次講座;在業務指導上每年幫扶一名教師;在學生管理上每週座談一名學生。規範領導班子成員的行政行為和工作行為,做到遵章守紀、民主決策、公開透明,不xx。組織廣大教職工對領導班子成員的工作實績進行公正評議。

充分發揮服務、管理、指導職能。學校明確處室目標要求,不斷加強學習,改進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做教育理論和教育理念的先進代表,做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人,做各項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實行領導幹部常規巡查制度

認真做好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堅持集體培訓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的原則,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和師德修養教育。全體教師從自身待遇的不斷改善中,體驗教師職業的幸福感、自豪感,從家長期待的目光中,增強質量提高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加強後備幹部培養。學校提供各種條件,為思想好、業務上進的教師鋪就成功之路,使他們成為名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對省市區命名的名師、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學校大張旗鼓的宣傳,並鼓勵他們保持榮譽,不斷進取。認真開展“雙爭雙創”活動,即:爭當優秀教師,創造一流業績;爭當教育育人先進單位,創設人才工作一流環境。努力創造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從教環境。開展好三個層面的理論學習活動。一是組織骨幹教師參加省市級課改培訓。二是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區級寒暑假培訓。三是組織好學校內部的業務培訓。開展好兩類“四課”活動。一類是教師全員參與的“聽課、評課、説課、悟課”活動;二類是教師執教的“優質課、研討課、示範課、達標課”活動。

建立“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師”評選制度,建立教師科研成果獎勵制度。抓實教師讀書工程。學校配備教育圖書,訂購報刊雜誌,創建教工閲覽室,開放電子備課室,開闢讀書論壇,開展讀書比賽活動;每位教師都制定了個人專業成長計劃,確定研讀書目,做好讀書筆記,寫好讀後感,做研究型、創新型教師。

二、創新教學模式,走科研興校之路

學校開展兩項研究,確保教學不走彎路。在教師中學校開展了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結合“學、查、糾”活動,學習理論,學習先進單位的典型材料,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確立的“學、議、導、練、結五步教學法”,並在全校進行了應用實踐,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學生中學校開展了有效學習研究,學校根據生源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方式制定了符合棗莊東方國際學校實際的《學生學習常規》,形成了預習→上課→複習→作業的學習流程,從課前小預備、學具準備到課中參與,再到課後作業、筆記整理、及時複習等均做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重點利用每週班會時間學習《學生應養成的十六種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生活、學習品質。

實施三項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一是開足開齊各年級的音、體、美、微課,落實兩個大課間、一個活動課,把健康還給學生;二是增設實踐活動課,減少課外作業量,真正把時間還給學生;三是開展生活教育,學校開展生活教育,把起牀、洗刷、吃飯、洗澡等都列入教育內容,把各種能力還給學生;

開展“四清運動”,實現教學質量的大面積豐收。教學工作不可能不追求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決不意味着降低教學質量,質量的標準和要求是更高更全面。學校實行教學過程精細化管理,開展教學內容“月月清、週週清、天天清、課課清”的四清活動,爭取全體學生成績大面積提高;每次考試後,認真做好質量分析,及時實施矯正教學。各班級在每次考試後,對照學生的試卷,考試後開展查失分活動。認真分析、總結、糾錯、補習、然後補考,為每位學生制定努力的目標,特別關注班級內會考目標生的成績走向趨勢。同時切實注意低分學生,想方設法大幅度降低低分率,決不放棄任何一位低分學生。

做好五個挖潛,求解教學質量的最大值。

①在尖子生上挖潛。針對學校尖子生單科競賽強,綜合能力不高的現狀,加強尖子生學科綜合能力的培養,為他們專門配備資料,專門配備自修室,配備弱科輔導教師,盡最大可能發揮他們的潛能,確保了取得優異成績。

②在邊緣生上挖潛。一是給邊緣生樹立信心。邊緣生普遍信心不足,要給邊緣生鼓勁、打氣,樹立邊緣生必勝的信心。二是加強邊緣生的學習指導、輔導。課堂上重點提問邊緣生,自習課、課後重點輔導邊緣生,找邊緣生談心,解決思想疑慮。三是進一步落實邊緣生承包責任制,包學習、包思想、包升學等。

③在細微之處挖潛。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各個環節上我們加強了挖潛。比如刪去課堂教學中的無效環節、自習鈴聲響不能快速靜下來等,在細微之處見功夫,求效益,在落實上挖潛。

④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挖潛。學生非智力因素很多,如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心理品質等。

⑤在學生答題策略及應試技巧上挖潛。如語文作文、英語閲讀理解、文科論述、理科計算題要抓兩頭帶中間等。

上好“六節課”,努力打造有效課堂。在全體教師中開展“六節課”活動。普聽課:第2、3周進行全校任課教師普聽課,促教師、學生及早進入新學期教學狀態;推門課:瞭解掌握教師、學生的教學、學習常態,進行有效的監督、監控,檢查與指導,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學習效果;示範課:進行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獻課活動;評優課:開展校內評優課,評選校級優秀課,進行表彰;研究課:適時組織學科教學研究課,人人蔘與互動,研究、探索學科教學模式;達標課:結合市區教研室開展新課程達標活動,教師爭上達標課。

三、創新育人模式,走質量強校之路

學校實行九年一貫制“一體化”德育教育模式。按照九年義務教育的德育總體目標和學生心理特點、年齡結構和成長規律,確定相對穩定的德育內容和要求,分學段實施教育,形成目標遞進層次,使德育工作縱向有序。結合班團隊活動、思品課、社會實踐和各學科滲透德育教育,使之橫向結合,形成最佳的教育合力。學校強化各階段德育重點,國小狠抓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國中狠抓道德品質教育。學校定期開展“向不文明行為告別”、“校園無紙片”、“愛護公物”“節約水電”等活動,抓好學生愛校尊師的教育,抓好學生參與學生管理的工作。樹立各類標兵,使全校學生各自都有目標,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做優心理健康教育,凸現德育工作特色。學校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認真做好學生心理諮詢和疏導工作。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年級學生開設心理講座,同時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和心理健康教育專欄,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工作。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探究,注重經驗的積累,成果的`彙編,積極開展好相關課題的研究,提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層次,使之成為我校德育的一個亮點。

學校加大對班主任的培訓和管理力度。以級部為單位定期召開班主任例會,交流班級管理經驗,探討班級管理工作的方法,完善班級量化考核和班主任考核制度。用競爭機制激活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全力打造一支適應時代、高素質的班主任隊伍。

突出教學的中心地位,強化“質量強校”意識。學校明確提出教師考核以質量論英雄、求發展、謀生存。學校嚴格執行課程方案,開齊開足課程;有學生實踐基地和校外教育基地,制訂校外教育計劃。成立了各類興趣小組,國小部舞蹈班、書法班;國中部音樂、美術、體育輔導;高中部的音美專業班、體育班,使特長充分發揮,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實施信心教育。通過信心教育引領教育成功的信心。我們開發了信心教育系列誓詞,如大型集會誓詞、跑操誓詞、學習誓詞、生活誓詞等,呼喊誓詞驚天動地,做起來腳踏實地,激勵了學生的幹勁,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宣誓已經成為東國際學校的亮麗風景線。

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建立班主任家訪制度,聘請“五老”校外輔導員,到敬老院獻愛心活動,學校召開學生家長代表座談會,成立學生家長委員會,舉辦第二屆家庭教育報告會和心理健康教育報告會。多種渠道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立交橋,確保信息暢通。

建立學校安全保障體系。學校牢固樹立安全第一,安全服務於質量,質量服從安全的觀念。學校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安全工作管理網絡,實行安全工作目標責任制,做到了安全人人抓,人人抓安全,保證廣大師生和學校財產的安全。

四、創新服務模式,走和諧理校之路

學校採取了八項措施:一是在師生中認真開展“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活動,充分提高廣大師生的自律意識、和諧意識,從我做起,樹立我與學校共興衰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二是注重校園環境和文化建設。切實搞好校園綠化、美化等校園風貌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三是堅持每學期開好一次教工大會,廣泛徵集教師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促進學校管理科學化、民主化,切實維護教師權益,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四是開展“師生談心、書信交流”活動,每月進行一次“學情調查”,溝通師生心靈,解決教與學的困惑。五是建立“家長接待日”和“校長信箱”,虛心聽取家長及社會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六是堅持每期開好兩次家長會,構築家校聯手育人的橋樑,着眼學生的和諧健康成長。七是開展對學生進行文明道德教育、賞識教育和激勵教育,使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八是關愛留守兒童,學校健全檔案,老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獻身於教育事業的真實寫照,也是李長忠校長奮鬥在教育戰線上的座右銘。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二十幾年的風雨滄桑,李校長依然心性不變。他始終站在教育這一塊精神高地上,守望著自己的理想,守望著那個甜美的夢,譜寫着一曲人生平凡而偉大的樂章。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11

鄭丹娜一直沒有離開所熱愛的班主任崗位,在工作中創造了充滿愛心與智慧的“悄悄話”、“心情晴雨表”等富有個性、獨特的班級管理方法。鄭丹娜剛參加工作時,把教育看得比較簡單,總覺得只要肯下功夫,對學生“盯緊了、看住了”,不愁班級學生成績和常規考核上不去。她後來發現,要想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經過一番思索、實踐,在她教的班裏,每個孩子都有了一個用來寫“悄悄話”的本子。她開始嘗試與孩子們互寫“悄悄話”,以瞭解孩子心靈祕密。從20xx年開始,她堅持每晚主動給一位學生家長打電話,一個月保證跟每位家長和孩子電話溝通一次。鄭丹娜以她認真負責的職業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執着的理想信念、獨特的教育理念,增進了教育、教師與廣大民眾間的理解與溝通,促進了尊師重教良好社會氛圍的形成。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12

事蹟簡介:

王洪春,女,漢族,52歲,重慶市開縣白泉鄉平安希望中心國小一級教師。堅守山區教育30多年,20xx年主動申請到最偏遠、交通不便的羣嶺村校任教,用啤酒箱子當牀,用破麻袋分隔男女廁所,在屋檐下做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教書育人,成績突出。關愛農村留守孩子,幫撫培養6個留守兒童,自費為學校買掛圖、體育用品。曾獲全國模範教師、全國中國小優秀班主任、重慶市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高山上的“保姆老師”――記開縣白泉鄉平安希望中心國小教師王洪春。

海拔1700米的高山上,一位50多歲的女教師獨守着破舊的村校,靠着堅強的毅力和一顆為山區孩子無私奉獻的愛心戰勝了無盡的困苦、恐懼和孤獨,為孩子們撐起了一片希望的晴空。

她就是王洪春,一個普普通通的女教師,為山區教育奉獻了30年,選擇了大山,挑起了重擔,她的事蹟讓無數人感動、稱讚。

王洪春本是離縣城較近的和謙鎮人,因被大山小夥子劉權明的憨厚感動而隨嫁到了最偏遠的白泉。又因為她與生俱來的親和力和對孩子的喜愛當了一名農村國小教師,開始了教書育人的生命征程。

30年來,她堅守在大山的深處,克服了重重困難。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農村的國小教育,奉獻給了渴求知識的一代又一代的山村孩子,用她慈母般的情懷呵護着每一個孩子。

白泉鄉是開縣最偏僻、最貧困的一個鄉,30年前,這裏還不通公路,要想去一趟縣城,徒步翻山越嶺,要走上三天三夜。而王洪春又選擇了這個鄉最偏遠的村校紮下了根,一晃就是30年。

30年來,王洪春愛生如子。在30年的教師生涯中,她自始至終關心照顧每一個學生,在她班上學習的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她都瞭如指掌。她對困難的學生總是給予無微不至關心,要是哪個學生因為家庭的貧困而失學,她總會從微薄的工資裏面擠出一部分錢給學生墊書雜費,説服他們復學。一個又一個,一年又一年,墊的'錢越來越多,還她的卻很少,30年來,究竟給學生墊了多少費用,她自己也記不清了,因此,也讓她自己的生活也經常舉步維艱。

王洪春家在農村,她每天上完課還必須幹農活,但是幾十年來,她在工作上從來沒有拖過後腿,對學習差的學生她也總是悉心輔導,從不放棄一個後進生。每天傍晚,她總是走村串户,到學生家裏去家訪,去輔導學習差的學生,經常到了半夜才打着火把回家。

20xx年8月,處於1700米高山上的羣嶺二校急需教師,但是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正在學校領導焦頭爛額之際,49歲的王洪春老師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決定,她自願申請到羣嶺二校任教。一個女教師,到一所荒涼得古廟一樣的學校教書,這讓所有知道的人都大吃一驚。

羣嶺村校是全鄉最偏遠、環境最惡劣的村校。海拔1700米的山樑上,一間破舊的土牆教室,兩邊的陡坡延伸至讓人恐懼的深谷。從場鎮到那裏,要走4個小時山路。以往的老師,沒有誰在學校待上過一年。

因為之前沒去過羣嶺,開學前,王洪春讓丈夫劉權明先上山看看。劉權明回來後,久久沒説話。“只要有路,我就能爬上去。”聽了妻子這話。劉權明開始默默為她收拾上山的被條、換洗衣服、方便麪和鹹菜。

羣嶺二校地處羣山之顛,四面迎風,泥巴牆,瓦屋頂。校園總佔地面積38.9平方。開學頭一天,夫妻倆揹着東西,早上8點從家裏出發,下午2點才走到學校。

來到學校,王洪春愣住了――30平方米的教室被隔成兩間,一間是教室,容納兩個年級的複式班,一間是老師卧室兼廚房。教室裏,3只腳的課桌就有6張。一個沒有門的廁所,中間掛了條麻袋分出男女。王洪春讓丈夫維修桌凳,自己打掃清潔。兩間屋,清理出的老鼠屎裝了一筲箕,還發現4張蛇蜕下的皮。

當天晚上,因未帶牀,王洪春和丈夫將紙板鋪在地上睡,沒電,就點蠟燭。一週後,學校才通電,丈夫也從家裏搬來一個牀墊,放在借來的6個啤酒箱上,算是牀,一直用到現在。

幾個留守孩子和王老師住在一起,除了上課,王老師還要煮飯或者方便麪和學生一起吃。由於卧室太窄,王洪春不敢在裏面生火,山上電壓低,又不能用電飯鍋,所以王老師把灶搬到了屋外的空地上,下雨天又搬到屋裏。她做飯的灶就是一隻瓷盆,上面再放一個“三腳”和一口鍋,看起來有些像過家家,卻讓人覺得心酸。由於這裏海撥高,羣嶺山上,每年冬天兩個多月大雪封山。沒有水,她就將乾淨點的雪放在鍋裏,融化後做飯。但不管多幹淨的雪,融化後的水都是黑的。她不敢喝,王老師只好幹吃方便麪。剛剛到羣嶺村校的一年裏,她和學生就吃了七八十箱方便麪,三年吃了多少箱方便麪她自己也説不清了。

條件越是艱苦,王老師越是努力地工作,因為她認為在這裏生活的人太不容易了。她希望能多為孩子們充電,讓孩子們長大了憑自己的實力改變命運,儘管她擔任的是複式班,但她對教學工作絲毫沒有怠慢。對於學生作業,無論課堂作業,還是家庭作業,她都一絲不苟地批改,而且還在一個本子上詳細地記錄了“作業反饋信息”。學校領導問她:“這麼多的作業你怎麼改完的?”她卻平淡地説:“反正沒事,改點作業充實一些。”

王洪春老師是82年前的民師,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但她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在她的備課本和教科書上,到處能看到那些“循規蹈矩”的小字,那是她鑽研教材的見證。在村小有很多課餘時間,王老師除了改作業和輔導學生,就把大量的時間用來備課和學習。她説:“閒着也是閒着,有事做還好些。”在她簡單的牀鋪底下,有很多書,她説沒地方放,只好放棉絮下面了。

羣嶺二校由於是白泉鄉條件最差、環境最惡劣的村校,曾經幾度派人去,都被那裏的境況嚇退了,在那裏最需要老師的時候,年近半百的王洪春卻主動申請去任教,這事卻讓她在那裏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代價。

在白馬泉這塊貧瘠的土地上,農村人光靠種莊稼維持生計是不行了。於是有勞動能力的人紛紛外出打工,留守兒童便成了教育過程中嚴峻的問題,據統計,白泉的在校生中,留守兒童佔50 %,留守兒童的家中的大人大多數是“老弱病殘”,家裏的活計變得特別忙,再加上學校路途遙遠,接送孩子也就成了大問題,見此情形,王洪春老師主動給孩子做中午飯。每天中午王老師都要用那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灶台裏給十幾個孩子做飯。

家長們見王老師待孩子特別好,有些離學校遠的就乾脆把孩子送到王老師那兒住。僅僅十多個平方的寢室裏,住着王老師和四個孩子,他們小的四歲,最大的有六歲。白天,王老師要為他們熱洗臉水、洗臉、梳頭、做飯,晚上,還得在三更、四更時分叫醒孩子陪他們上廁所,否則就會尿牀。王老師每天給所有孩子上完課,便和這四個留守兒童一起玩。在王老師這裏,老師、廚師、管理員全由她一個承擔起來了。當同事問她累不累的時候,她卻用了一句最普通的話回答:“比起那些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我就好耍多了。”

孩子們沒有牀,王老師就把自家的鋼絲牀背了上去;高山上沒有零食,她便在街上買了背上去免費給孩子吃;孩子們沒水喝,她便在簡單的灶台裏給他們燒開水;孩子們沒活動場所,她便讓自己的丈夫用木頭做了一個乒乓球枱,她還買了如跳繩等許多體育用品,給孩子們玩;她還自己掏錢買了拼音掛圖、教字掛圖、漢字掛圖等張貼在教室的牆壁上。

也就是因為她的用心良苦,現在不僅讓本校學生愛校如家,中心校回去的孩子也愛去那裏玩。也就是因為她的善良和藹,山上許多大姑娘也拿她當自己的媽媽,跟她談心,請教她一些生活小常識。在這裏,王老師得到了全體村民的尊重和信賴,王老師也不再孤單,因為在這裏她有許多親人。

在王洪春主動申請上山之初,有人懷疑她在那裏堅持不了半年,也有人説她是為了出名。而今天,王老師不僅堅持了下來,當然也出了名,她的事蹟讓無數人感動,也受到眾多媒體的關注,但這不是她上山的初衷。出了名的王老師還是和以前一樣,默默的堅守在1700米的高山之巔,默默地辛勤工作,既當老師,又當保姆,默默地忍受着孤寂和艱辛,用自己柔弱的雙肩為大山孩子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春華秋實,30年的傾情投入,30年的辛勤耕耘。王洪春以她大山般的樸實和堅毅,真誠待人,踏實做事,無私奉獻,贏得了學生的敬仰,家長的尊重,社會的好評。她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她的感人事蹟不僅受到社會各界和許多媒體的關注,20xx年,她再次被學校評為模範教師,縣“十佳班主任”,20xx年評為重慶市師德先進個人,20xx年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評為全國模範教師、教育部和全國婦聯評為全國巾幗標兵、教育部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並當選為市縣兩級婦代會代表。面對這些榮譽,王老師卻説:“其實我做的都是分內之事,平常事,我只是希望我退休後,能有人繼續上來照顧這個山上的孩子,他們需要用知識來改變命運。”王老師就是這樣平凡的一個女人,和這裏的許多女人一樣,放假回家了是個賢妻良母。然而如此柔弱的肩膀卻挑起了大山的脊樑,為山區教育事業奉獻了她近乎一生的心血。如今,年過半百的她仍然堅守着那座大山,堅守着那裏的孩子。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13

郭曉芳出生於1979年12月,是長沙市芙蓉區育英學校教師,也是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總班主任。曾獲首屆“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提名獎、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

在“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上,郭曉芳講授新時代“雲端”思政課,從人物主題、內容形式、傳播渠道多維度創新,將思政教育“養分”融入學生喜愛的.時、事、人、物等“活教材”中,打造出46個大課專題、600餘個配套課程。她的創新課堂覆蓋全省2.8萬餘所學校並輻射全國,單節課學習人次突破3000萬,單個平台學習人次突破1億,形成在全國頗具影響力的“我是接班人”網絡思政品牌。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14

正常學校擇優錄取,特殊教育學校卻是“擇差”守護——這,就是特殊教育的特殊之處。

30年前,當週美琴從師範學校畢業,走進陸家嘴聾啞輔讀學校的那一刻,當她開始每天面對神色呆板、行動笨拙,反應遲鈍、生活自理困難、大小便失禁甚至行為失控的孩子時,她煩惱過,但她從沒有放棄,始終守護着藏在她心中的每一位特殊孩子。

學生小陳,患有自閉症並伴有精神障礙。時不時怪叫、四處藏匿、趁人不備逃出校門,還會把大便抹在手上吃進嘴巴。周美琴時刻注意着他、陪伴着他,實行一對一的幫教。為了拉近距離,周美琴讓他坐在自己的腿上給他講故事,可冷不妨孩子卻一記重重耳光打在她臉上。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遭遇”,年輕的周美琴頓時眼眶模糊,這是她生平第一次被人扇耳光。但一想到這是自己的學生、是一種病態反應時,她又只能強忍着痛和淚、壓下委屈,繼續與之溝通。此後,周美琴對他的關心更多,漸漸地,孩子跟她培養起了感情,樂於聽她的話、有了可喜的進步。當孩子因哮喘發作送進醫院搶救,在昏迷中還呼喚着“周媽媽,快來看我”

學校裏有個頑皮的小敏,在浴室洗澡不小心摔破了頭。正欲回家接女兒的周美琴火速趕去把小敏送醫院,掛號、拍片、化驗、做CT、拿藥,當她忙完一切,把小敏送到其父母的手裏後已近深夜。這時,一身疲憊的她才想起自己幼小的女兒。當回到家,望着女兒在睡夢中還緊緊抱着她的衣服時,她不禁熱淚盈眶。

冬天的早上,最温暖的,莫過於一碗熱氣騰騰的小餛飩。在周美琴親手設計的`腦癱學生烹飪室,經常會有這麼一幕:學生小王的左手天生外翻,精細動作做起來很慢,3個多月前,鋪塊餛飩皮,他需要花費比常人多2倍的時間。如今,十幾秒鐘時間,小王就能包出完整的小餛飩,接着把餛飩一個個下鍋,樂滋滋地聞着香味飄散。

從教30年,周美琴無私地愛着、守護着這些特殊的孩子,對這些特殊孩子的感情投入,讓國內外的很多家長感恩不已。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蹟15

學生都喜歡叫他“小白”。

他就是餘杭區高級中學英語教師白福慶。

白老師所帶班級班風樸素,成績出色,大學聯考成績優異。至今已培養近10位學生進入清華、北大學習。但白福慶並不滿足於此。他一直想在自己的教學中尋找一種平衡,既讓學生在大學聯考中出成績,又幫助他們更全面發展。在日常教學和管理中,白老師不會因為學生的一些頑皮疏忽而責備求全,相反,能先聽學生講,再提出自己的建議。很多時候,白老師都會記得給學生們留着一面“塗鴉牆”。因為人總是在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成長。不剝脱他們成長機會,就要寬容面對他們的不足,微笑地引領他們,“欣賞”他們的“破壞力”。

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白老師努力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思考和表達的能力;引導學生追求高效學習方法,合理安排時間;引導學生積極關注社會發展,國際事務;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

在英語教學上,白老師努力做到語言知識和人文知識相結合,使學生即學到語言知識技能和學習策略,又浸潤文化,啟迪心智。

20xx年,白福慶老師被評為杭州市第九屆教壇新秀,之後陸續獲得區師德優秀教師、區優秀班主任等稱號;20xx年被評為區學科帶頭人。但這些榮譽在白老師的學生心中也許並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白老師永遠可以成為學生心中的那個可以為他們指引方向的“小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