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積的意義》教學反思範文

來源:文萃谷 1.12W

體積作為國小數學“圖形與幾何”版塊的核心概念之一,歷來是學生學習的重點,也為廣大一線數學教師所重視。國小教材中體積的定義是: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空間”是這一定義的核心內涵,從一維的長度,二維的面積到三維的體積,是學生對圖形認識的飛躍。

《體積的意義》教學反思範文

然而,什麼是“空間”?如何衡量空間的大小?這些看似很簡單的知識,學生理解起來卻很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我做了如下處理:

一、學情分析:

1、空間的理解是一個難點,比體積本身更難懂。因為空間很空,與長度(可以量一量、摸一摸)、面積(可以摸一摸、比一比)等相比,空間顯得很抽象。部分學生認為只有空的東西里面才有空間,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氣體沒有佔空間。

2、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有了一定的比較體積的方法。在還沒有學習體積之前,學生就已經知道西瓜比桃子大,冰箱比微波爐大,即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是:物體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體積。

3、目前我們在“體積”的教學中出現了一些概念教學的通病:弱化了對概念內涵與本質的感悟與理解,強化了對定義中個別字眼的表面化釋義。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學生在課後能一字不漏地背出體積的定義,卻會把表面積和體積相互混淆。比如在解決類似於“學校砌了一道圍牆,長15米,寬24釐米,高2米,每立方米要用磚塊520塊,一共要用多少磚塊?”和“一個長方體的游泳池,長50米,寬25米,深2米,要貼多少平方米瓷磚?”的問題時,還是會有部分學生搞不清楚什麼時候是求體積?什麼時候是求表面積?説明學生對體積的內涵沒有真正理解。

二、教學設想: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1、理解空間的意義

2、學會描述空間的大小,會通過三個維度去描述空間的大小。

3、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長度、面積、體積的比較辨析中,在物體大小的比較中真正理解體積的內涵,把握概念的本質。

4、在理解概念的同時,還應關注讓學生通過直觀操作、對比分析、觀察想象等手段去理解“體積”的含義。從而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豐富學生的多感官感知表象,為後續的學習做好鋪墊。

三、教學過程

1、感知空間的存在

師出示空杯子裏面裝有積木。

師:我現在想往裏面倒一些水,可以嗎?(可以)

師:為什麼?

生:它是一個容器。

師:出示一個裝滿水的瓶子,這也是一個容器,還能再倒進去水嗎?為什麼?

生:不能,因為裏面沒有空間了。

師:那這個呢?

生:因為杯子裏還有剩餘的空間。

繼續倒,還能倒嗎?為什麼?

你發現了什麼?

生:杯子裏剩餘的空間越來越小。

反思:

空間具有抽象性和內隱性,學生對其的感覺是很空洞的。因此在教學中通過往裝有積木的杯子裏倒水這一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繼續倒水時杯子裏剩餘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小。這一動態的過程加深了學生對空間的體驗。直至最後倒滿水,學生清晰地認識到:杯子裏的空間已經被積木和水佔滿。這樣就使得空間比較顯性地呈現在了學生的面前。

2、體悟空間的三維特徵:

師:杯子裏有空間,生活中哪裏還有空間?

生:教室、書櫃、鞋盒、桌鬥、臉盆

師:能比劃一下桌斗的空間嗎?

生比劃桌斗的長度。

師:請你用手去摸一摸桌鬥裏的空間,感受一下這是一個怎樣的空間。(從左往右、從前往後、從上往下)

現在再來一起比畫一下:桌斗的空間大約有這麼長、這麼寬、這麼高。

再比畫鞋盒的空間、臉盆的空間,桌子的空間。

師:你覺得在比畫空間時,一定要注意什麼?

生:比劃出長、寬、高。

師:是的,不管是怎樣的空間,都是有長寬高這三個維度的。

反思:

在初等數學中,空間通常是指三維空間。要讓學生真正理解空間,理解空間的大小,必須讓他們理解空間的三維特徵。這裏通過引導學生摸一摸桌鬥空間的長、寬、高,初步感知空間有大小,而且是由長、寬、高三個維度決定的,然後再去比劃其他物體的空間,在比劃中深化對空間三個維度的認識。

3、拓展、完善空間的認識

師:剛才我們看到了,杯子有空間,那積木有空間嗎?水有空間嗎?

(有)空氣有空間嗎?

學生對空氣有空間存在異議。

請認為空氣有空間的同學説明想法

生舉例吹氣球。

教師演示塑料袋裝空氣的實驗。

4、提煉空間的大小

師:剛才我們用了多種方法説明固體、液體、氣體是有空間的,可以説所有的物體都佔有空間。那每個物體佔有的.空間都一樣嗎?

生: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

出示蘋果和積木。哪一個佔的空間大?

師:所佔空間的大小在數學上叫做體積。

積木放在桌子上和放在教室最後面,體積會變嗎?

老師這樣站和這樣斜着站,體積會變嗎?

蘋果切開後,體積之和和原來的體積有變化嗎?

反思:通過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使其與數學經驗對接,讓學生認識到了,物體所佔空間有大有小,進而順勢引出體積的概念。雖然學生原來可能聽説過體積這個詞,但他們對體積的認識卻是模糊的,但是通過這樣的活動,他們能比較清楚地意識到,原來所佔空間的大小簡單地説就是體積。

緊接着,通過一系列變式的問題,讓學生深刻理解體積的意義,突出了體積概念的核心內涵,使學生比較自然、流暢、清晰地認識了體積這一概念。

5、比較體積的大小。

師出示:蘋果和積木,誰的體積大?

觀察法。

出示:粉筆盒和課本。

難以分辨,有什麼好方法嗎?

生:排水法

生:用橡皮泥捏

生:把粉筆盒展開

師:可能是因為課本比較薄,學生認為粉筆盒展開就能比出大小。好!我把他展開,鋪在黑板上,這個是粉筆盒站的空間嗎?

生:不是,是他的面積。

師再合起來演示,説明粉筆盒裏面有空間,現在展開了沒有了裏面裝東西的空間,這僅僅是粉筆盒的表面積。

生:可以用一些小積木去拼成它們,然後數一數哪一個用的積木多。

師引出將他們分割成相同的體積單位,再比較大小。

學習體積單位,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大小。

反思:

有了前面充分的體驗,我覺得對於體積的意義已經理解的比較透徹了,但沒有想到學生會説出將粉筆盒展開與書本比較大小這一方法。可見,對於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體積作為“三維測度”,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立體幾何的初步知識,也是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重要關鍵。因此,針對學生的這一認知誤區,在教學中應該做如下調整:(借鑑優秀的教學設計)

點線面體推進,理解“大小”比較的實質

師:把一個點向上平移一段距離,會形成什麼圖形?(先在頭腦裏想一想)

生:線段。(課件演示)。

師:你能用大於號或小於號連接“線段ab和線段cd”嗎?

生:線段ab>線段cd。

師:我們繼續把線段向右平移一段距離,會形成什麼圖形呢?(先想一想)

生:長方形。

師:還有別的想法嗎?

生:也有可能是正方形。(課件演示)

師:你能用符號連接“藍色長方形和紅色正方形”嗎?

生:藍色長方形>紅色正方形。

師:如果把長方形向後平移一段距離,又會形成什麼圖形呢?(先想一想)

生:長方體。

生:也有可能是正方體。

生:有一個面是長方形,不可能形成正方體。(課件演示)

師:那麼正方形向後平移一段距離呢?

生:有可能形成長方體,也有可能形成正方體。(課件演示)

師:這次考慮得全面了。這裏又應該用什麼符號連接?

生:藍色長方體>紅色正方體。

師:剛才我們進行了三次比較,你認為哪一次是在比較體積?

生:第三次。

師:那麼前兩次呢?

生:第一次是在比較線段的長短(長度)。

生:第二次是在比較面積。

師:大家都認為第三次是在比較體積,(出示長方體模型)你能上來指一指體積嗎?

生:用手摸了長方體的6個面。

師:(把覆蓋在模型6個面上的紙片掀起來,貼在黑板上)你覺得剛才我們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大小,指的是這個嗎?

生:搖搖頭。

生:我覺得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大小,指的是整個物體,包括所有的部分。

在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三次想象後,結合課件、教具的直觀演示,學生明確了我們平時所説的物體的大小(即體積)與長度、面積的區別,特別是最易混淆的體積和表面積的區別。在視覺直觀的刺激下,在思維的不斷碰撞中,而不是在對個別詞語的死摳中,學生進入了“口欲言而辭不達”的狀態,對“體積”概念的內化就水到渠成了。

當學生思考比較體積的大小的方法時,用了大概近2分鐘的時間,加上對錯誤方法的引導、辨析,基本上是3-4分鐘的時間。剛説到統一體積單位,就下課了,接下來的教學就比較倉促地完成了,可能部分學生對後面所説的這些知識根本就不知道説的是什麼。因此,我在想,教材將體積和體積單位放在一個課時教學,是否合理?一節課的時間既要理解體積的意義,還要感知體積單位的大小,這樣的大容量勢必會壓縮了對體積概念本質的學習時長,使學生不能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來充分理解體積的內涵。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敢於合理斷課,減少課時容量,拉長概念的抽象概括過程,設計豐富的數學活動,重視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加強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從而促進知識的系統化和結構化,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