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青年創業經典案例

來源:文萃谷 2.68W

對於很多青年人來説,創業他們心中追求夢想、崇尚自由的好歸宿,在創業領域中,他們可以盡情揮灑青春汗水,去實現心中的夢想。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現代青年創業經典案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現代青年創業經典案例

  現代青年創業經典案例(一)

肖煌和陶亮:名校生不要過萬月薪辭職當菜販賣菜

“你一個大學生,是怎麼放下面子來賣菜的?”“工作不分高低貴賤,難道沾了油漬的錢不能買阿瑪尼?”肖煌把兩斤滷牛肉遞給顧客,將油膩膩的雙手在格子襯衫上擦了擦,轉頭笑着對記者説。

這名武漢理工大學2007屆的畢業生,在一家IT公司做了6年,月薪過萬,因為厭倦了朝九晚五的打工仔生活,大半個月前辭職,聯手自己的大舅子——武漢工程大學2012屆畢業生陶亮,在南湖風華天城小區旁承包了一個生鮮超市,幹起了菜販的活計。

現在——戴眼鏡穿襯衫的菜販

11日早上9點,武昌南湖風華天城小區枇杷坊小街,肖煌和陶亮的生鮮超市立於一排門面房中間,並不打眼。

超市裏面分左右兩區,右邊專賣新鮮菜蔬,由陶亮經營;左邊專賣各類滷菜,由肖煌經營。

“一共是7.8元,這是找您的零錢。慢走。”23歲的陶亮穿着藍色格子襯衫、黑西褲、黑皮鞋,每送走一個客人,他就習慣性地推一推眼鏡,擦一擦收銀台前冰櫃的玻璃,又擦一擦沾了菜根泥土的手。“習慣了,以前做完實驗都要擦擦桌子、擦擦手。”這個曾經就讀於生物專業的大學“理科男”説。

在陶亮對面,戴黑框眼鏡的肖煌斯文有禮地招呼着客人:“滷肉開張,先嚐後買,阿姨,嚐嚐我們的滷豬蹄吧,前三天特價,滷肉每斤減兩塊。”送走客人,他小心翼翼地放下菜刀,有點不好意思地對記者説,“我是學計算機的,弄得滿身都是油,還是有點不習慣。”

據肖煌介紹,現在店裏除了他和陶亮之外,還有三個員工,是自己的岳父岳母和妻子。“自己家的生意嘛!現在只靠家裏還忙得過來,等過些日子,業務再有了擴展,我打算再僱幾個員工。”

過去——為創業放棄萬元月薪

肖煌2007年畢業後,在武漢一家IT公司做軟件開發,經過幾年的打拼,已經當上了業務主管,月薪過萬元;陶亮去年畢業後,就去了深圳一家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做醫藥研究,月薪也有3000多元。照道理,兩人都算是找到了專業對口且收入不錯的工作,但兩人都有一顆創業的心,所以辭了職,專心賣菜。

“我在IT行業做了6年,東跑西顛的賣軟件、搞開發,才熬到了業務主管,也不過是月薪萬元。我再做下去,還是一路顛簸給別人打工,再做幾十年也就是一個月掙1萬多塊,沒意思。”肖煌毫不掩飾自己當老闆的雄心壯志。而陶亮下海的原因,則是因為在實驗室的工作太枯燥,他創業是為了追求一種“有激情的生活”。

對那些説賣菜不體面的人,他們不以為然:“搞IT、搞生物工程就一定比賣菜有前途?我們以前是給別人打工,現在是自己當老闆,當然是做老闆更有前途。”對於選擇賣菜這一行,兩人均表示不是盲目做的決定,而是一個理性的選擇:“生鮮超市是未來農產品市場的發展趨勢,現在有商務部的政策支持,前途無量。”

肖煌説,現在店裏每個月的流水賬能達到六、七萬元,經營的成本開銷大概在1萬元左右。“我們經過了大半個月的考查,走遍了這周邊所有的店鋪,發現南湖這邊的市場還是蠻多機會的,可以進一步開發。”肖煌自信地表示。

未來——立志要“數字化”賣菜

採訪中,肖煌不止一次的提到大學專業背景給自己帶來的好處,而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莫過於他的“數字化經營”賣菜理念。“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許多大型企業正在向信息化、現代化轉型,賣菜也可以實現。”打開電腦,肖煌熟練地把各項銷售指標添加到Word文檔、Excel表格之中。“我現在正打算把我的成本、銷售額、賬目等具體的數據繪成曲線圖和表格,用直觀的數字化形式管理和分析我的經營。”肖煌認為,數據化、信息化的賣菜方式可以讓他的管理和計劃變得精細、科學。

肖煌覺得,他的專業優勢和工作經驗都與IT產業有關,而南湖這個區域的居民有着自己的消費偏好,而生鮮產品的流通、管理也需要專業的電子化監測,用信息化的手段進行財務和市場運行管理,根據相關數據做出合理的市場預期,有利於自己擴大經營,為自己的連鎖店計劃打下基礎。

  現代青年創業經典案例(二)

在校大學生創業做跨境電商年收入十多萬元

從對電子商務的懵懂無知到做校園跨境電商先行者,他將電子產品和汽車配件出售到美國、俄羅斯、歐洲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年收入10餘萬元。近日,武昌理工學院商學院電子商務1301班的劉歡被學院評為“每月一星”的創業之星。他的創業經歷,讓老師和同學們紛紛稱讚。

大學聯考失利走向社會學經驗

發現不足重返校園學知識

劉歡出生於1992年,湖北黃岡人,2011年,他大學聯考失利,考上一個不滿意的大學,就產生了放棄學業、外出闖蕩一番的念頭。在幾經思考之後,他毅然的選擇了離開校園,去社會闖蕩,準備在公司上班積累經驗和資金後,再開始自己的創業路。

當時,國內的電子商務已逐漸興起,劉歡在京東底下的拍拍網工作了一年,在工作中他發現自己很多專業的東西都不會,依舊需要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劉歡談道:“在拍拍網工作的一年中由於專業的知識吃了很多苦頭,即使每天加班還是趕不上別人的進度。那段時間讓我覺得很累並且也意識到沒有專業的知識是很難有發展的空間的,所以我有了返回學校繼續學習的念頭。”

作出決定的劉歡又重返了學校,復讀了一年,最終考上了武昌理工學院。進入大學的他目標明確,選擇了自己想要發展的方向,2013年9月,他走進武昌理工學院,成為了該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

學以致用選擇創業

做校園跨境電商先行者

進入大學後的劉歡在自己的專業課上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在學校組織的有關電子商務專業的講座和研討會中,得到了很多新的感悟和體會。大一下學期,劉歡在學校舉行的電子商務孵化基地的創業項目中產生了再次創業的衝動。他説,“我要學以致用,在創業中將理論運用到實踐。”

2013年,國內電子商務已經很熱門,湧現出各種各樣的網店。而在拍拍網工作了一年的劉歡,發現國內電子商務存在很多弊病,就決定做跨境電商,將國內的商品出售給國外。當時,跨境電商在國內不為大多數人所知,學校也還沒有開設跨境電商這門學科,也沒有比較專業的人士可以指引他,劉歡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功,懷着試一試的心態,用自己工作一年的積蓄作為資金,開啟了他的跨境電商創業之路。

創業之路並沒有那麼順利,在開始創業的幾個月裏,一筆業務也沒有的狀況讓劉歡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依舊堅持了下來。出現了問題就需要去解決問題,而當時他只有一個人,沒有人可以給他意見,也沒有人告訴他該怎麼做。他説道:“在創業初期的那段時間,實際上我是比較迷茫的,沒有人可以指導我,只能通過自己的摸索去一步步嘗試。”

劉歡一個人從產品質量、物流質量、服務質量等方面一個一個去思考為什麼沒有銷量,最終他發現物流服務對於跨境電商是很重要的。劉歡説:“由於是將商品郵寄到國外,所以物流的速度不能太慢。如果物流速度慢了就沒有競爭力了。”意識到問題後的劉歡在與物流公司的協商中一步步解決了物流問題,而他的創業之路在開始半年後終於迎來了第一筆訂單。隨着第一筆訂單的開始,他的創業之路也越來越順利。在2015年一年中,他的銷售量達到了35萬元,取得了30%的淨利潤。

產品通過網絡售往四十多個國家

年收入10餘萬元

現在已經大三的劉歡,創業之路已逐步走上了正軌,而他又增加了兩個幫手,成為了他繼續創業路上的合夥人。現在他的工作目標比之前更穩定一些,主要將電子產品和汽車配件出售到國外,出口範圍正在一步步擴大,包括美國、俄羅斯、歐洲等四五十個國家和地區。現年收入已達到十多萬元,而這個數字正在逐漸增長。如今,他早已可以自己支付學費和生活費,並且還能時常往家裏寄錢貼補家用。劉歡説,“我準備買車,並將創業項目入駐漢口北,希望以後可以將這個項目做得更大。”

在創業上獲得成功的劉歡還有着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在校學生,雖然創業花費了他很多的時間,但是對於學業他也從來沒有鬆懈過。在學校他一直都是認認真真學習專業課的知識,沒有因為自己的創業時間而耽誤了學校的課業。他的素質導師秦靜老師評價道:“他為人低調沉穩,對自己的創業道路規劃也很明確。儘管自己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在創業這塊,但平常基本上很少缺課。即使有事情也會及時請假報備,嚴格遵守學校的管理制度。”

回想自己的創業之路,劉歡感觸最深的就是需要堅持。他認為無論什麼事情,只要堅持下去就會取得成效,正是他的堅持讓他取得了創業的初步成功。“我希望有了創業念頭的學弟學妹們都堅持下去,對於在學校的創業大賽,創新比賽中產生的一些好的想法,比賽後也應該繼續下去,而不是在比賽獲獎後就把它們放在一邊。要相信自己,堅持就會有收穫。”劉歡對學弟學妹們建議道。

  現代青年創業經典案例(三)

武漢80後奶爸創業盯上海鮮用互聯網玩出新花樣

隨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飲食安全與健康。除了魚類,海鮮也開始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的'80后王雲瞄準了這個巨大的商機,想用互聯網手段顛覆常規的海鮮行業“玩法”,研發出APP,用數據化展現每款海鮮產品的產送全過程,讓整個消費環節“透明化”。儘管今年8月APP剛剛上線試運營,10月8日才正式推廣,不到2個月的時間,已經吸引了4000多名用户。

從痛點中捕捉到商機

11月的福建霞浦,正值當地特產、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霞浦黃花魚最肥美的季節。漁民清晨出海,到無污染的海域去捕撈黃花魚,打漁歸來後,第一時間將新鮮的魚兒宰殺加工,然後運送到客户手中……“如果你是我們平台的用户,打開手機上的APP,下單購買霞浦黃花魚,那麼你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你所購買的魚是從哪片海域打撈起來的,是如何加工,並運輸到你所在的城市,由專人送到你家裏,最終上了你的餐桌。”

王雲認為,現在城市的中產家庭越來越多,他們追求生活品質,尤其重視飲食的安全健康,但很多人往往陷入一個誤區,就是盲目迷信進口食品,總覺得貴就等於好。但事實上,貴的食品就一定代表安全嗎?對於海鮮產品來説,新鮮的才是最好的,從海外進口海鮮產品,物流慢,為了保持食材鮮活,甚至有商家會在運輸過程中添加化學劑。“不透明,就是這個領域的痛點!”而王雲就是從痛點中發現了機會。

奶爸創業盯上了食品業

從某種程度而言,這是王雲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創業,也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

2004年,王雲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學新聞專業的他南下深圳,進入當地電視台做記者。儘管在新聞領域幹得有聲有色,但年輕的他卻一直喜歡有挑戰的生活。

兩年後,他跳槽到一家互聯網房產企業。彼時,公司剛剛起步,他懷着開拓者的激情投入到新的事業中。

2008年,女兒出生,初為人父的王雲渴望能多陪在妻女身邊,於是辭職回到武漢,儘可能抽出更多時間來陪伴她們。其間,他也開始涉足互聯網領域的創業項目,“當時做了一個類似大眾點評的項目,為商户拍視頻做推薦,但這個項目最後失敗了”。

隨後,再度南下深圳重新涉足互聯網行業。直到2013年,因母親病重,他決定再次辭職回漢創業。

做什麼項目好呢?“家裏有孩子,該給孩子吃什麼才既安全又有營養?在吃這個領域創業肯定不愁市場。”王雲最開始將目光投向老家十堰的原生態土特產,打算和當地農户合作,誰知萬事俱備,合作伙伴卻出了點問題。無奈,項目擱淺。

海鮮業的互聯網新玩法

機會在不經意間來到身邊。一天,王雲接到來自廣東的一個電話,電話那頭的人説他正在做一個海鮮產品的項目,經由朋友介紹找到他,問下他對這個項目的看法。兩人相談甚歡,最後他和這個叫謝文嵐的人成了創業合作伙伴。

2015年,他們一直在籌劃這個項目,並於今年1月6日註冊成立了公司,決定打造一個全程透明的海鮮定製服務平台,“我們就是想打造一個按照‘自己吃’的標準和自然規律,拒絕任何化學添加劑,產送全程透明直播,可以由會員自己指定聘請第三方檢測機構檢驗品質的服務平台”。

按照片片海創業團隊的規劃,目前片片海分為不收年費的普通會員和交納1000元年費的VIP會員,打開APP,你可以全城比價,“每年我們會定期從會員基金中抽出經費,帶會員們參加活動,比如去盛產海鮮的地方親身體驗,從深海到餐桌的全過程;成立中產文化研究基金,打造中產家庭吃喝玩樂旅遊一站式服務”。

眾所周知,生鮮食品配送是個難題,但王雲也有不同尋常的“玩法”,“我們正着手建立社區協同點,就是類似社區配送點,海鮮運到武漢先進總倉,然後再按區域送到社區協同點,輻射周圍一公里範圍的社區。每個社區都有很多退休老人,可以發動這些老人在買菜同時兼職為鄰居們‘送海鮮’上門。我們會從會員基金裏支付老人辛勞費。這也算是嘗試共享經濟。”

目前,王雲團隊已在武昌和漢陽建立了十幾個社區協同點。“明年,我們預計會發展5萬至6萬名普通會員,2萬名左右VIP會員。”對於未來,王雲信心滿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