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的實習心得體會(精選9篇)

來源:文萃谷 2.65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編輯的實習心得體會(精選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編輯的實習心得體會(精選9篇)

編輯的實習心得體會1

這周事情真是多,計劃好的工作突然插入兩本書的校對,雖然利用了週末的時間,但是還是把計劃中的內容又進行了重新的調整和排序。再加上計劃中作者可以這週迴來修改書稿的,結果也沒回來,還在繼續申請。看看,用上那句老話了,計劃總跟不上變化,任何事情的發展都存在着變數。

既然有變化,那就順應變化吧,怎麼着都是工作。作者那邊,改一章傳一章,這邊,先把着急的校對做完,我那本通讀的稿子肯定要延後了,爭取利用週末時間趕一趕,不耽誤整體進度。

這段時間又看稿又校對又看藍圖的,總結幾個小心得在這裏算是給自己備忘;路過的以及觀望的,如果覺得有用,算是分享了

關於編輯

1.第一遍編輯也就是一審一定把要問題解決到位,把問題解決乾淨,可能有時候會慢點,但這樣做後面一定能快,總的算下來還是能節省時間。第一遍的工作痛苦點,後面的工作就輕鬆點。別想着這遍先這樣我下一遍再仔細,到看下一遍的時候只不定發生什麼情況呢,所以,把難的工作放前面,讓自己更從容。

2.一定仔細的圖文對着看,千萬別放過每一張圖,看的時候,一看技術,二看會不會涉及政治以及版權問題,所以別想着圖形圖像書稿圖多好看,裏面陷阱也多着呢。

3.反覆推敲文字,特別有長篇敍述的,除了通順也得琢磨一下。比如我正在通讀的稿子,那文字沒問題挺通順的,但是反覆的琢磨,總覺得內容太傷感了,不夠積極,就這麼出了也沒什麼問題,但是心裏總覺得是個事,既然書嘛,還是健康積極向上好一些,所以,一段文字請作者重寫。去了編輯一個心病,也更踏實的面對讀者。

4.整體行文統一。這種技術書,要的就是語言簡練直白,讀者一看就會。而且很多操作方法的寫法大致相同,這個時候就要保持全書的統一。

5.圖號步驟號不能出錯。我們這種書就是講操作,圖多步驟也多,作者很容易把號碼寫錯,所以這個時候編輯一定要在編輯過程中改過來,最後再數一遍。

6.看文字也要看版面。我們的排版不是設計,所以編輯不能完全依靠排版去工作,要在這個基礎上標出來哪些圖應該如何放版面應該如何排。不能排版給排成什麼樣就什麼樣,要與排版一起把版面調整的更美觀。我在校對YXY的一本書時很有體會,她很細緻的稿子上畫出了應該如何排的草圖,排版也完全領會了她的意圖,最後效果就很好。

7.圖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大的圖佔版面也不好看,太小的圖再好的眼睛也看不清上面的字,一定要保持合適的大小。以清楚看到上面的內容為主。

8.拿不準的不要放過去。比如一些影片名、概念等,不要完全相信作者,沒準他一粗心寫錯一個字,編輯不管就鬧笑話了。這些完全可以利用網絡搜索的功能很快搞定。

關於校對

真是好幾年沒校對過書稿了。這次校對一本,我把週末的時間都給搭上了校的也不快。我的方法是校兩遍,第一遍校正誤,第二遍折校。校對中的心得如下:

1.編輯要求換的圖一般會打包發給排版,在圖旁邊寫上換哪張圖。校對的時候一定要看一下是否換,如果換了寫上“已換”,如果沒換寫上“此圖未換”。這樣編輯在通讀時就知道圖的處理情況了。

2.折校很關鍵,對於Indesign排版來説,很容易掉字或掉段落,這個時候就顯示出折校的關鍵了。

零零散散寫幾條,只不過是一遍通讀和一遍校對的總結,以後有新的總結,再補上。

編輯的實習心得體會2

6月17日,我懷着激動與好奇的心情來到華立集團面試,在面試後,我知道了《華立志》編纂任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對這本書的編纂也產生了莫大的興趣。之後,我被領到《華立志》編輯部熟悉環境,大家的友好、周到和熱情深深感染了我,那一刻至今記憶猶新。第二天,我就正式開始了華立的實習生活。回想這兩個多月的短暫日子,收穫甚豐,編纂知識日漸豐富,朋友圈不斷擴大,尤其是參加了《華立志》首發的盛大儀式,並且榮幸地目睹了華立40週年慶的熠熠風采,感恩之心難於言表。9月29日,華立40週年司慶日的後一天,因開學不能久留,我不得不結束了近兩個半月的實習。臨走時,仍有萬千不捨纏在心間,感念編輯部各位老師和編輯的悉心照顧與教導,但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誠如李老師所説“相識於華立是緣分”,那有緣總會再聚。在這裏想記錄下最令我觸動、最值得珍惜的一些字眼。

“責任”

當我第一次看到華立的品牌商標時,深藍色的似振翅欲飛的大鵬造型抓住我眼球。當時第一感覺就是,這個大公司很穩重,責任意識很強。果不其然,在走進了華立40年發展史的點點滴滴後,發現她確是扛着“責任”二字一路走來的。“成功源於責任”,汪董常以這句話鞭策華立人。華立懷着對自己的百年事業、對員工及其子女、對客户、對投資者、對整個社會的強烈責任感,創造了許許多多驚人的業績。《華立志》編輯部的成員們對自己所承擔的編纂工作一絲不苟,兢兢業業,非常負責。因為曾在華立努力過,因為曾耳濡目染華立之風氣,所以在以後的漫漫長路上,我會將這種責任意識繼續發揚,對自己負責,對工作負責,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勤儉敬業”

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華立40年的風雨兼程,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在夾縫中創業,在勤勉之路上奮鬥、拼搏出來的。華立老一輩員工歷盡艱辛,為學習新技術穿草鞋翻山越嶺,為省下住宿費夜宿靈隱寺;華立新一代深知創業難,發揚勤儉節約精神,從節約用電、紙張再利用做起。這些都體現了華立人勤儉起家,愛崗敬業,在崗位上升華人生的信條。在編輯部實習的日子裏,我的學生氣尚未全部褪去,沒有真正將自己的角色轉換到職場,或者説轉換不夠到位,所以有時在工作熱、累、麻煩的時候缺乏一定韌性。這也是我在華立的一大收穫,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後才能更加完善自己,“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我的找工作之路馬上開始了,我會謹記“勤儉敬業”精神,這在任何時候都是最重要、最值得尊敬的法寶。

“簡單做人”

做個簡單的人很難。華立提出“簡簡單單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做人標準樸素卻又內涵深厚。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相互聯繫的,個人不能獨立存在,有人在的地方必然要處理的就是人際關係。有時它很繁瑣擾人,有時它又很單純感人,説到底,“簡單”還是存在於自己心裏。這句話很好地提醒了被無形的人際環境困擾的人們,心態簡單、言語真誠對待每一位同事和顧客,世界將會很美好。想起我們山東大學的校訓“氣有浩然,學無止境”,養浩然之氣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是簡簡單單做人,我想以此為開始。

“團隊至上”

在華立,“團隊”這個詞所發出的火熱光輝處處可見。《華立志》的編纂、司慶的準備、火炬接力跑、外出拉練等等,大家都團結一氣、分工協作、互相支持。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正是華立堅固不可摧毀的團隊凝聚力,鑄就了華立40年風雨史的堅強脊樑。而我,作為一個外地實習生,剛到編輯部,就被很好地包容進去,受到了大家各方面的關照,我們一起努力完成了編纂任務。在這樣優秀的團隊中,我有一種自豪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種團隊精神一定能鼓舞我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上和隊友們一起前進。

“踏實做事”

從華立人身上還能看到踏實與穩重的氣質。他們認為工作着是美麗的,把做事放在第一位,這種輕鬆和快樂的心態應該是源於他們內心的誠實守信和腳踏實地吧。簡單做人,踏實做事。客觀公正,不偏不倚,不帶過多感情色彩,所以他們能更好地並且更高效地去把握工作,去解決工作中的各種難題。我這個初出茅廬的應屆畢業生,大學時期成長在敦厚朴實的孔孟之鄉,但是樸實有餘,踏實卻不夠。想踏踏實實做事,要靜得下心,做得了“冷板凳”。在這方面,我還要下一番工夫。

“自我修煉”

“上善若水”,老子所謂水的性格的確很適合來詮釋華立。水滴石穿的韌勁,有容納大的心胸,隨機應變的靈活,滴水之恩的回報等,這些不僅體現在華立整各發展過程中,也體現在每個華立人的身上。華立人善於自我修煉,想一個不滿的向上的車輪,總是在不停完善自己。我親睹了諸多華立人知書達禮的風範,讀書破萬卷的專業精神、請教問題時的禮貌態度、彼此見面時的相互問候,以及回答問題時的低調謙虛等等;也看到了他們多才多藝、熱愛生活的一面,攝影、集郵、象棋、收藏、登山、瑜伽、跳舞以及各類體育活動等等,他們在工作之餘,不斷豐富、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這在“神”與“形”的全方位提高上都為我作了很好的榜樣。

更高的基點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知道以後怎麼更好、更高效地做事情,以及怎麼更快、更有力地適應職場生活

編輯的實習心得體會3

理想與現實反方向,隨着時光的流逝,不經意間大學即將畢業了,正處在實習階段的我,必須要勇於挑戰自己,相信自己,創造美好的未來。

跨出大學門,走進新社會,接觸新環境,結交新朋友。我把步入職場的第一步最終迴歸於廈門。車水馬龍的繁華城市承載着太多年輕學子的夢,可是在這美好、和諧的背後卻是現實的殘忍:高額的房價、擁擠的交通、似乎每天都跟公交車以及BRT打交道。我開始了新的生活:找房子,找工作,投簡歷,每天重複的做同一種事……在迷茫的日子裏我也曾孤獨過,無助過,迷茫過,但是我告訴自己,如果自己不堅強,沒人能替我堅強。於是我不斷的尋找屬於自己的方向,從未放棄自己心中的理想,我堅信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在艱難的日子裏,我經歷了無數的挫折,但我永不言棄,道路雖是曲折的,但前途卻是光明的,挫折是難免的,也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所以我選擇堅持。終於我找到了一份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網絡編輯(SEO)。

做好一個網絡編輯需要一顆能經受打擊的心,一些作者和讀者對我們編輯工作的艱苦並不理解,常常會給我們帶來精神上的傷害,每次我打開短消息,都緊張的把心提到嗓子眼,生怕又有哪個火爆的作者抗議我對其稿件的不公平待遇,甚至是辱罵。而事實上,網絡編輯也是人,普通的人,甚至是未經過專業的編輯訓練的人,何況一個人的審美總是促狹的,不可能做到每篇稿件都公平妥帖。做好一個網絡編輯的確很難,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需要興趣,需要耐心,需要學習。工作態度更加嚴謹務實。一年來,我堅持工作踏實,任勞任怨,自覺維護頻道的形象,妥善嚴謹地做好編輯工作,儘量避免編輯稿件中出現紕漏。僅僅是審好稿子還不夠,還得在審稿的同時把自己的伯樂之心調動起來,去挖掘好的作者和作品,去與作者寫短信,發郵件,聊天。這期間又得學習與作者溝通的技巧,把好的作者和作品從別的網站挖過來的技巧,否則想要挖掘出千里馬,門兒都沒有。當然,這些事情並不枯燥,還可以為自己廣交朋友,也算是做網絡編輯的一個不錯的副業。

為了做好一個網絡編輯,我必須要在懇求作者理解我們艱辛的同時給自己打磨一顆堅實的心。當然,為了做好一個網絡編輯,做到公正地對待每一份稿件,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的審美,讓它儘可能地豐滿一點,不那麼片面。這幾個月裏,我抽出時間看了大量的詩歌評論和美學方面的書籍,唯有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在面對作者和讀者時不那麼心虛,才能底氣十足的與他(她)理論。

實習期間,實習編輯們需要對每篇稿子做一些點評,點評或許是件很愜意的事情,但要對每篇稿件都做點評,每天都得反覆的思考,該用哪種語言去點評才能得到更多的人讚賞。因此我們要不斷的看書,不斷地開拓自己的視野,跟作者的視域達成某種程度上的一致。

同時我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在互聯網這個行業正在飛速發展的時代,編輯的概念越來越抽象,它不再侷限於信息收集與轉載,更需要從業人員具備各方面豐富海量的知識,超強的信息資源整合、評論、組織、策劃能力,網絡編輯必將發展成一種高素質複合型人才。這就給我們編輯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日子以來,我堅持不斷學習專業知識,不斷充實、武裝自己的頭腦,工作帶來的高要求,激勵了我更加積極的進取之心。

同時還應該注重發揚團隊精神,部門的良性發展不是某個人的行為,而是建立在每名員工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對工作的責任感、良好的品德這一基礎上。這些日子以來,我保持與部門同事的良好溝通,通過不斷交流融入整個部門的整體,更通過參與到頻道整體的建設,為部門的整體穩定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力量。

我們是一名實習生,對很多工作都不瞭解,因此我會積極主動地去請教,虛心的向同事學習。前方的道路還很遙遠,既然我們已經選擇了這個方向就該努力的往前走,有信心才有未來,我相信我的努力付出一定會有更好的收穫,持之以恆!

在實習期間我不斷的總結經驗,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有了整體的提高,在新的一年中,我會和部門全體同事一起齊心協力,在探索中不斷髮展、不斷創新。在工作的過程中,我也出現了一些始料未及和難以避免的問題,因此在日後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從工作中不斷吸取經驗,及時改正,在實踐中不斷髮展,不斷完善。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都説年輕是本錢,但不努力奮鬥就不值錢,經驗是靠積累的,知識也是靠不斷的積累,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走得更遠,飛得更高。人並不是天生什麼都會,而是不斷的學習。天才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培養出來的。

通過本次實習,我學到了很多新知識,新理論,新概念。對於不同的工作,不同的崗位,所學的知識也有所不同。學無止境,如今我意識到了我們在大學裏所學的理論知識的重要性,理論是用來指導實踐,而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與基礎。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虛心求教。一份好的工作不僅能夠給我們帶來好心情,更能夠提升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認真學習,不斷總結經驗,克服不足,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相信在團隊整體的努力下,我們今後的路會愈走愈遠,愈走愈好!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編輯的實習心得體會4

做好一個網絡編輯,僅僅是審好稿子還是不夠,還得在審稿的同時把自己的伯樂之心調動起來,去挖掘好的作者和作品,去給作者寫短信,發郵件,聊天。這期間又得學習跟人家作者溝通的技巧,把好的作者和作品從別的網站挖過來的技巧,否則想要挖掘出千里馬,門兒都沒有,當然,這件事情並不枯燥,還可以為自己廣交朋友,也算是做做網絡編輯的一個不錯的副產業吧。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需要興趣,需要耐心,需要學習。實習真的是一種經歷,只有親身體驗才知其中滋味。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不管現實情況怎樣變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如今有不少學生實習時都覺得課堂上學的知識用不上,出現挫折感,但我覺得,要是沒有書本知識作鋪墊,又哪能應付這瞬息萬變的社會呢?

網編工作不是很特殊,瞭解的人就會注意到網編對文件還要進行加工的幾個層次。從來沒有人要你每天不加思考的複製粘貼。低樹的果實,隨手可摘的都不是最好的。食不果腹,永無出頭之日。作為網編,就離不開於文字、事件打交道。要想做個合格的網編,一些基礎就要夯實。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從細節入手,不斷積累,不斷修煉,才能稱職。

我們要有一顆永攀高峯的進取之心。互聯網行業正在飛速的發展,編輯的概念越來越抽象,它不再侷限於複製粘貼,更需要從業人員具備各方面豐富海量的知識,超強的信息資源整合、寫稿評論、組織策劃能力??等,網絡編輯必將發展成一種高素質複合型人才。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想在事業上有所發展,就必需武裝自己的頭腦,來適應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環境。

經過這次實習,雖然時間很短。可我學到的卻是我兩年大學中難以學習到的。就像如何與同事們相處,相信人際關係是現今不少大學生剛踏出社會遇到的一大難題,於是在實習時我便有意觀察前輩們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級相處的,而自己也儘量虛心求教,不恥下問。要搞好人際。要搞好人際關係並不僅僅限於本部門,還要跟別的部門例如市場部等其他部的同事相處好,那樣工作起來的效率才會更高,人們所説的“和氣生財”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無道理的。而且在工高,人們所説的“和氣生財”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無道理的。而且在工作中常與前輩們聊聊天不僅可以放鬆一下神經,而且可以學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儘管許多情況我們不一定能遇到,可有所瞭解做到心中有數,也算是此次實習的目的了。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我成長了,也收穫了很多,不僅是工作能力的提升,行業的熟悉,知識的積累等,還有懂得了人情世故,其中滋味,經歷了才知道。

實習讓我理解了職場中的任何人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職業素養。於是我就在思考,來到公司,我學到了什麼呢?也許是誤打誤撞我闖入了互聯網這個行業,儘管只是從事文字編輯方面的內容,但我覺得文字內容是一個網站的靈魂,少了它,這個網站還有什麼值得我們的用户留戀呢。在這裏,我學會了各種應用於網站建設軟件的使用,收穫了很多知識。以後我需要進一步熟練使用這些軟件,專業知識不僅需要拓寬,還要將已掌握的知識熟練並精通。

做事要有計劃,將整體分割成小塊,各個擊破,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儘管我們大部分做的是文字內容的工作,但到每個具體網站將要實現的功能時,我發現只要有一點缺失將會影響到我們用户的體驗效果。曾經在某個地方看到網站編輯的素質要求有這樣一條:會分析用户心理需求。這在方面,我覺得我們並沒有埋頭在做,我們也時刻抬起頭,想想我們的用户會喜歡這樣的界面嗎?這篇文章的內容是否符合80後辣媽的口味?一個部門就是一個小團體,每個人就像是一部機器的小零件,大家齊心協力,這部機器才能快速良好運作。具體到我們公司每個產品,離不開大家的全力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指正。要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只要缺點改正了,人也就端正了,做好一切就意味着未來就是成功的。

在與每個人相處的過程中,才發現別人是一面鏡子,毫無保留的反射出自己的一切,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缺點每個人都有,但我們要努力克服。任何時候積極地心態很重要,自怨自艾終將一事無成,雖然做不到不完美,但力求完美!為了自己的將來,不懈的努力奮鬥!

編輯的實習心得體會5

抑制住激動的心情我推開了建工集團新聞中心的大門,我有幸來到《xx建工》編輯部,進行專業實習。在這寶貴時間裏,我不僅對專業知識有了更為深刻的瞭解,同時也學到課本外的實踐經驗。這些收穫對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使我受益匪淺。

第一天到新聞中心時,我心裏七上八下的,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完全不知該從哪裏下手。負責帶我的戴姐和蒿哥給我介紹了部門的大體情況。第一天,他們沒有帶我採訪,而是讓我閲讀他們編輯的報紙。説實話,以前看報紙往往只是看個熱鬧,根本沒有意識去觀察新聞的思路和寫法。

從第二天起,我就跟着戴姐和蒿哥開始了緊張而忙碌的採訪。一旦接到新聞線索,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立刻奔赴現場。我們一般的工作流程是接到領導電話,立馬出去採訪,然後回來寫稿。任務多時,稿子往往不止一個。這也讓我深深體會到記者的生活並非像想象中那麼浪漫。

新聞需要注重一些事實細節,比如人物、時間、地點等必須要精確。剛開始採訪時,自己總不注意,人名地名沒有留心去反覆核實。在戴姐和蒿哥的囑咐下,我知道了這些看似細枝末節的小事其實是新聞中最重要的。一個錯誤的人名甚至會影響整個新聞的真實性。另外,新聞中每一個字,每一個稱謂都要準確具體。

作為記者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但是相比之下社會知識和經驗也同樣很重要。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記者就必須有全面的知識結構。記者是綜合性人才,對每一領域雖然不能都像本專業那樣投入,但至少都應有一定的涉獵。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勤看書,多學習,擴充自己的知識面。

實習期間,我翻閲了大量的報紙雜誌,瞭解了很多報業知識。在採訪過程中,接觸到了各個階層的人羣,在與他們打交道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欠缺的東西——人際交流。作為新聞記者,這個能力意味着你能否使採訪對象信任你,把積壓在心底的話向你透露,把新聞事件背後的故事挖掘出來。特別是在人物專訪時,這往往也是一條新聞取勝的關鍵。除了不斷練習與人交往的能力,我的體會還有采訪前務必對你的採訪對象做一個全方位的背景瞭解。這樣做可以使你的採訪對象感到自己不是和一個陌生人交談,不僅會很快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像老朋友一樣聊天,也會獲得對方的尊重。

在實習期間裏,我感到最辛苦還是趕稿子,但辛苦歸辛苦,我的寫作水平卻大大提高。最初寫稿,我總是抓不住新聞點,偏離採訪主題,寫的稿子常常被改得面目全非。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我漸漸找到那麼點兒感覺。休息時,我會仔細對比我和老師的稿子,揣摩老師的思路,分析自己的不足。另外,我常留心報社內部的評報欄,看編輯們的精彩點評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雖然還不能像老師一樣,將一些生硬的數據轉變為一篇順暢生動的文章,但是經過努力,我的稿子被老師改正的地方越來越少,得到的肯定越來越多。

在實習期間,戴姐和蒿哥讓我發表了許多篇文章,這對我來説既是鼓勵也是鞭策。這次實習讓我增長了業務知識,體會到了新聞採寫的艱辛,提升了自己的新聞素養,而且增長了見聞,鍛鍊了自我,為我接觸社會搭建了平台。在新聞採寫方面,我獲得了長足的進步,自己的新聞敏感性和社會責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實習不過短短一瞬間,回頭看看,它幾乎等同於我大學三年的寬度。我真心地感謝報社的每一位前輩,這段難得的經歷,讓我看到了今後的奮鬥目標,必將充實我今後的人生。

編輯的實習心得體會6

在此期間,我主要有以下感觸:

第一點:真誠

你可以偽裝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絕不可以忽略真誠的力量。

第一天去實習的時候,心裏不可避免的有些疑惑:不知道老師怎麼樣,應該去怎麼做啊,要去幹些什麼呢等等吧!

踏進辦公室,只見幾個陌生的臉孔。我微笑着和他們打招呼。從那天起,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見到他們都要微笑的説聲:“早安”,那是我心底真誠的問候。我總覺得,經常有一些細微的東西容易被我們忽略,比如輕輕的一聲問候,但它卻表達了對同事對朋友的尊重關心,也讓他人感覺到被重視與被關心。僅僅幾天的時間,我就編輯們以及其他實習的學生打成一片,很好的跟他們交流溝通學習,我想,應該是我的真誠,換得了老師的信任。他們把我當朋友也願意指導我,願意分配給我任務。

第二點:溝通

要想在短暫的實習時間內,儘可能能多的學一些東西,這就需要跟編輯們有很好的溝通,加深彼此的瞭解,剛到部門時,他們並不瞭解你的工作學習能力,不清楚你會做那些工作,不清楚你想了解的知識,所以跟編輯們很好的溝通是很必要的。同時我覺得這也是我們將來走上社會的一把不可缺少的鑰匙。通過溝通了解,主管以及負責中文內容的編輯我我有了大體瞭解,邊有針對性的教我一些知識。在對故事以及新聞的編寫工作中,真正學到了網絡教科書上所沒有或者真正用到了課本上的知識,鞏固了舊知識,掌握了新知識,甚至在實踐中推翻了書本上舊有的不合實際的知識,這才真正體現了知識的真正價值,學以致用。此外呢,還多次參加了威盛的幾次員工活動,例如拔河比賽,籃球賽和爬樓梯比賽等,在活動中增強了團隊配合意識,對外企公司的管理模式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第三點:激情與耐心

激情與耐心,就像火與冰,看似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卻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

在威盛時,主管給我們説,想做網絡編輯這一塊,激情與耐心必不可少,在產品更新方面,這一行業就像做網絡工程,不斷的更新,這就需要你有激情,耐心的去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在平常的書本上僅僅是獲得感性的認識在耐心的實踐中得到驗證,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這樣也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告誡自己,不管做什麼,切忌眼高手低,要善於鑽研。還有我感觸比較深的就是更新後台的記錄,因為後台的使用是複雜的,既要保障歸類準確又要保證更新速度。往往是故事稿件上了頁面還要再後台進去修改。像這些工作我深深地感覺到沒有激情與耐心是做不成事情的。

第四點:“主動出擊”

當你可以選擇的時候,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

在部門時,我會主動地幫編輯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會積極地尋找合適的時間,向她們請教問題,像朋友那樣交流,談生活學習以及未來的工作,通過這些我就和編輯們走的更近,在實習當中,編輯們就會更願意更多的指導我,我就能獲得更多的收穫。由於表現出色,踏實肯學,最後主管還將電子報主題文章的撰寫工作交到我手裏。因為我的主動,我鞏固了我所學的知識,並且得到了主管以及編輯們的認可。

第五點:講究條理

如果你不想讓自己在緊急的時候手忙腳亂,就要養成講究條理性的好習慣。

“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條理,”這是一位編輯給我的忠告

在部門時有一個頻道是課表讀物頻道,日常的文件材料很多,這就需要很有條理的去整理好,以免用的時候翻箱倒櫃的去找,耽擱時間,浪費精力,誤了事情。所以編輯的桌子上總是收拾得井井有條。這一點對我感觸很深,同時讓我聯想到在一本書上看到這麼一個故事,一位在美國電視領域頗有成就的美籍華人當部門經理時,總裁驚訝於他每天都能把如山的信件處理完畢,而其他經理桌上總是亂糟糟堆滿信件。他説,“雖然每天信件很多,但我都按緊急性和重要性排序,再逐一處理。”總裁於是把這種做法推廣到全公司,整個公司的運作變得有序,效率也提高了。所以説:養成講究條理的好習慣,能讓我們在工作中受益匪淺。

雖然短暫的實習生活結束了,但我相信:大學因實習而完整,而大學生活卻因實習而精彩。

編輯的實習心得體會7

作為一個網編要有一下注意事項,做好這幾點你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網編:

1、發新聞不能着急,按規律來,編輯讓找的趕緊找。速度固然重要,但是質量更重要。

2、看新聞要快更要仔細,網絡編輯的本事就是迅速找到新聞點。這是個理論上容易,做起來難的事,就得多練。

3、對手就是老師,每天抽空看看對手的新聞,標題抓的新聞點,明白自己的不足。

4、尊重標準,不要耍小聰明,牢記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5、下功夫多看新聞,好新聞、好標題(好新聞點)要積累,參與大的新聞報道事件記心得(這是以後的事)。

6、不要懈怠,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分收穫。

對於網絡新聞的理解:

前景無限美好。

對於新聞的再認識:

1、沒有正確的,只有合適的。

2、不懂得政治,就不懂得新聞。

3、功夫在於平時,功力在於積累。

4、新聞背後就是各種勢力博弈,各種勢力博弈背後就是利益爭奪;有時涉及的勢力天大,有時是雞毛蒜皮。

對於學新聞的認識:

不要迷信課本,更不要迷信老師。學校裏講的多半是沒用的,但是學校的教育能教會我們一種思維方式和繼續學習的能力。

對於學新聞來説,師傅帶徒弟的教學模式,效果最好。

時光如梭!我已經實習完了一月的時間,這期間,經歷了十多天的夜班,半個月的白班,體驗着勞動的光榮與艱辛,在這裏我學到了我離開校園的第一筆知識,這些都是從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從體驗公司的文化到親身接觸公司的每個部門的人員,從公司的季刊雜誌上,從其他員工的言談中,有好的信息,也有不好的耳聞,總之,我的感覺中,我們的公司還是在不斷前進發展。

編輯的實習心得體會8

文筆好的好處就是可以將來做一個作家或是記者,報社編輯也是不錯的。我的專業就是中文,雖説不是很熱門的專業,但是我還是會做到最好的。

光有好文筆是不行的,我還要有寫文章的素材,出去實習時一種很不錯的選擇。在實習中既可以接觸到新鮮的事物,也可以鍛鍊我的實踐操作能力。

轉眼一個星期就過去了,我的實習生活已經過了有半個月時間了。

我的記者線上還是沒有多少新聞,我只能自己想辦法。在經濟部不像在熱線部,新聞不多,而且關鍵的是我沒有新聞線索。正在尋找、整理自己要做的題目,確定題目以後可以自己有針對性地去外面跑,自己寫了,算是自己策劃、實施了。

星期四時我聽到朱總和省會新聞部的王海科記者説去採訪,要帶一個實習生,我馬上就給王記者説那帶我過去吧。後來我就和他去黃河飯店在鄭州市咪表聽證會場了。當天去會場的中央和地方的媒體有好多家,央視、中青報、河南電視台、大河報、河南商報等都去了,因為咪表聽證案在全國來説應該是第一次,所以受到了比較大的關注。由於裝備比較簡陋,還好王記者拿了一個mp3可以錄音,我就帶了一個筆記本。回來後就以自己做的記錄寫了段稿子,給王記者通過qq傳過去了。感覺自己寫的稿子還是很差勁,因為自己對這個案子本身不是很瞭解,關注的也不夠,所以有些基本的內容都會出現差錯。寫的稿子基本的事實是比較清楚,但是不像新聞,那種導語與串詞不熟悉,不是那種流暢的新聞報導。

星期五帶我的記者説有一個會議要去,是“創新河南產業河南”高峯論壇,主要是圍繞《河南mba經典案例集》的編撰出版的,由大河報高級編輯王熙珩女士任總策劃人的,由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河南各行業企業老總參加的會議。我和施彩英記者、經濟編輯部主任陳素紅、攝影記者閻義文去的。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記錄,施記者他們出去採訪在會議上發言的比較著名的人物。中午在樓下茶座還對河南塞思口腔醫院的何寶潔先生(塞思入編案例集)。回來後就以自己的記錄寫稿子,因為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訓,記錄的比較詳細,自己又拿了錄音筆,加上有一些相關的資料(material),稿子寫的還算比較順利。不過還是存在導語、新聞事件串詞的問題。

我認為在實習時還是多比較自己寫稿和老師的差距、注意看一些新聞觀念比較新穎的報道(新京報、楚天都市報、中青報冰點週刊等)、見識記者真正的生活狀態等是很重要的。我現在離畢業還有2年時間,在這兩年裏我認為只要找到自己和一個合格的記者的差距而努力,等我以後走上記者這個崗位會能更快的進入狀態。

剛來,報社企劃部的夏老師接待了我們,後來經過較慢長的等待(部門之間協調加上記者也比較忙)我們幾個人被分到了新聞採訪部。我是跟着經濟新聞部的施彩英老師跑新聞,施老師因為培訓加上也沒有她那條線上的新聞,所以我就在報社看看報紙、打掃衞生、上網看看新聞和評論等。我現在為止發的唯一一篇稿子是馬紀朝老師讓我寫的關於用手機給小靈通發短信的報告!

編輯的實習心得體會9

能進自己早前就嚮往的媒體實習我感到十分幸運,這次的經歷也讓我收穫良多。在這裏不敢説給大家介紹經驗,只是對自己實習到現階段以來的一點心得體會,希望可以獲得大家的共鳴和互勉。

實習不完全等於坐冷板凳,但坐冷板凳一定是實習的一部分。在沒有實習之前就有所耳聞:實習無非就是做做衞生端端水,如果進報社就是看報紙看新聞。這並不完全正確,首先,服務產業發展到現在,衞生已經不需要實習生代為操勞,其次,看新聞不僅是實習記者的事,每位記者編輯在開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瀏覽新聞,那不同的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做這些事時的角色定位和心態。比如看新聞,職業記者看的不是新聞,更不是寂寞,而是新聞後的新聞。我實習的媒體是雜誌,因此更注重記者思考事件的角度與深度。

我們實習生,資歷淺經歷少,思維的厚度也夠不上老記者。再者,一個體制的固有狀態不可能被一個新來的實習生打破,因此剛開始做冷板凳也是必然的過程。為此我也沒少心裏不平衡過,但是當後來忙碌的時候反而回過來羨慕冷板凳時光了呢!呵呵。

新人第一次採訪,碰一鼻子灰反而是收穫。做記者採訪是家常便飯,不管是電話採訪、面談還是網絡採訪。我在這次的雜誌社實習中並沒有經常涉及採訪,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經歷和體會。

首先是預約採訪,其實挺難的,因為我第一次幫老師預約採訪是聯繫一家京城著名的高級健身中心,由於事先準備不足加上那邊的人員又特別盛氣凌人,(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健身房的人個個都是能説會道)幾次下來我已經失去了信心,大規模的企業部門間又存在斷層,我的電話時常就被一轉再轉,到後來我也不知道與我對話的人是什麼部門什麼職務了。第一次的預約採訪失敗告終,還好老師並沒有過多責怪我,而表現出一種師長特有的語重心長。

接着是外出採訪,次數也不多,但第一次印象十分深刻。為了不因學生像被怠慢而因此扮演一個成熟記者,我穿上了高跟鞋。又由於採訪地點距離估計錯誤,我一路走了過去,到了那邊就發現腳底兩個水泡。這個故事教育人們,出門採訪前一定要估算好需要移動的距離,不在雙腳支撐範圍之類就不要選擇步行,而所有會發生的可能性都要考慮到。

意外的收穫只給有準備的人,我進雜誌社之初並沒有帶的老師這一説,這點可能比較報社、電視台有所不同,因為週刊的性質所致,關注的事件沒有那麼繁多和平白,編輯們有自己明確的分工,記者也都很少到單位,各自跑着各自的選題,每週選題會的那天是單位裏上座率最高的時候。後來總編仁慈地給我介紹了一個老師,於是才有了一些記者可以做的工作。

但是,天上掉的機會往往是很罕見的,因此有時間多和記者編輯説説話就是機會垂青於你的前期保證了,當然不能在人家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湊上去,那隻會適得其反。

其次,準備不單單隻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哦,踏實的專業能力和知識儲備才是老師器重你,放心你交給你任務的最終保證。

以上一點點經歷不夠借鑑,我也只是暑期實習生這個浩蕩人羣中的一小份子,班級博客是同學、同志間的互相學習、交流感觸的好平台,真心希望所有人都有所收穫、有所成長,這才是真是的快樂與充實,加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