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實習報告集錦五篇

來源:文萃谷 2.55W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的實習報告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的實習報告集錦五篇

學生的實習報告 篇1

實 習 人:**

實習時間:XX年1月10日至2月9日

實習地點:京滬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江都收費站

實習職位:管理

暑假實習報告:

XX年1月10日至2月9日,我有幸在江都收費站進行為期30天的寒假實習。

  實習體驗:

在實習中,我主動了解了作為一名收費站的管理員每天的工作範圍、職責,並制訂了詳細的工作計劃。在站領導和同事的熱心指導下,我積極參與站區內勤工作,注意把書本上、大學生活中學到的設計知識、文字處理知識及人際關係交往知識對照實際工作,用理論知識加深對實際工作的認識,用實踐驗證所學的設計理論,探求收費管理工作的本質與規律。簡短的實習生活,既緊張,又新奇,收穫也很多。 通過實習,使我對收費站管理工作有了深層次的感性和理性的認識。

此次實習主要崗位是收費站管理員工作,我實習所在的收費站雖然面積不大但工作內容豐富。首先是物品定置管理中的準軍事化管理,在“準軍事化”內務管理的要求下,我始終“高標準、嚴要求”,給自己定下了“軍被一個塊、牙刷一條線、毛巾一個面”的內務標準,面對每天的內務稽查,我都能百分之百的完成工作任務。第二是做好台帳的管理工作。收費站的台帳管理工作條目繁多,內容繁瑣,共分為九大項,有黨羣類、業務類,安全類、資產類等,要熟悉並熟練掌握台帳內容,讓我着實花了一番功夫。由於收費站年終進行文檔歸檔,我根據所學專業特點,為收費站台帳設計了簡單而實用的歸檔封面,即美觀又耐用,贏得了收費站領導的好評。在收費站春運安全競賽活動中,要求每個收費站設計安全展板一塊,我一馬當先,發揮專業特長,設計安全知識展示板,將安全內容和圖形設計完美結合,獲得了京滬公司揚州管理處安全展板設計的第一名。第三是量化工作任務,注重工作細節。“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收費工作就是這樣,每一件小事都是收費工作好壞的關鍵。我在收費管理工作中注意遵循定計劃、勤組織、抓控制、有監督的步驟,認真組織開展收費站各項工作,力爭做到站領導的得力助手。

  實習心得: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裏,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得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但是經過三十天的不斷學習,不斷總結學習成果,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

  實習感受: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30天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着很大幫助。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大多來自領導和同事們的教導,這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自己這樣一個面臨兩年後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説,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也是很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的知識與道理很多。

  實習收穫:

通過這次的實習,我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為詳盡而深刻的瞭解,也是對大學裏所學知識的鞏固與運用。從這次實習中,我體會到了實際的工作與書本上的知識是有一定距離的,並且需要進一步的再學習。雖然這次實習的業務多集中於比較簡單的收費站內勤管理工作,但是,我體會到,如果將我們在大學裏所學的知識與更多的實踐結合在一起,用實踐來檢驗真理,使一個在校生具備較強的處理基本實務的能力與比較系統的專業知識,這才是我們學習與實習的真正目的。此次實習,受益匪淺。

學生的實習報告 篇2

利用這個寒假,我有幸參加了社會實踐活動,前往了汕頭市真木公司食品分公司,體驗了一回上班一族的生活,頗有收穫和體會。我這次的實踐主要是當了回行政打字員,主要負責行政及公司事務。當行政打字員當然先要了解事務程序、造表格式等事務,為此,我向一起工作的叔叔阿姨們請教,使我能更好的完成這次的實踐活動。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有幸能進入公司辦公室做個小文員,令我興奮不已。一起工作的叔叔阿姨們對我都很照顧,總是在旁邊指點我,教我各種工作的方法,讓我很快進入了工作的狀態。第一天上班,上級領導就派給我一項任務:製作工資報表。雖然我的電腦技術還不錯,對EXCEL的功能也比較熟悉,但是製作報表的難點就在於格式與數據處理方法。我一下蒙了,坐在電腦前發呆,無從下手!這時,一位阿姨從百忙之中抽空走過來,微笑着問我:“小妹妹,哪裏不懂,問阿姨,阿姨幫你忙!”於是,我就把這項任務告訴了她,她立刻拿起了紙和筆,把表格格式大致地畫了一遍,然後讓我照着式樣先輸入EXCEL中;待輸入完成後,她又一步步地引導我設計正確的計算公式,中間環節利用函數的部分最令我費解,我腦筋也總轉不過彎,老出差錯。阿姨不但沒有生氣,還耐心提示我找出正確方法,這樣,既豐富了我的EXCEL造表知識,又讓我在造表中養成多思考,多動手的能力。真是太感謝這位阿姨了!

通過這次的調查和實踐,使我對公司行政工作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和了解,也鍛鍊了我自己的社會工作能力,意義頗大。今後若有機會再次涉足此項工作,我定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這個工作平台中去繼續磨練自己,鍛鍊自己!

學生的實習報告 篇3

一.整體行程安排

08年10月13日晚,我們來到了xxxx電廠,開始了為期四天的認識實習

14日,學習《安規》並進行考試

15——17日,分別在機,爐,電三個車間進行跟班實習

18日,安全返回

二.對xx電廠的認識

xx電廠是一個有着光榮歷史的老電廠,始建於1973年12月,分4期工程建設,1987年10月8台機組全部竣工投產,總裝機容量1550兆瓦。擁有兩台125兆瓦機組、兩台250兆瓦機組及四台200兆瓦機組。一期工程1、2號機組發電機和汽輪機為日本進口日立機組,每台機組的裝機容量為12.5萬千瓦。一期工程採用倉儲式製冷,鍋爐與汽輪機佈置採用此外佈置。二期工程3、4號機組是日本原裝日立機組,每台機組的裝機容量為25萬千瓦。二期工程採用制煤式製冷,蒸汽流量達到850t。3、4號機分別於77、78年開始發電。三、四期工程於80年代投建,5~8號機組均為國產機組,每台機組裝機容量為20萬千瓦。鍋爐、發電機、汽輪機均為哈爾濱製造。通常情況下四台機組只有兩台運行。8台機組滿負荷運轉時總裝機容量為155萬千瓦。xx電廠屬京津唐調度,為京津唐的電力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譽為電力部門的“黃埔”

三.實習過程

14日:《安規》學習

今天我們進行了對《安規》的學習,電廠是一個關係民生的部門,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很多細節的不主意都會造成停機,進而千家萬户停電,對國民經濟造成重大影響。每一個剛進入電廠的人都必須學習《安規》的部分相關內容。不學不知道,一學嚇一跳啊,電廠的管理是如此的嚴格,比如,進入電廠必須帶安全帽,袖口紮緊,不準隨意跨越管道等等,通過這次學習我真實的明白了細節決定命運這句話。

15日:電機車間跟班實習

今天我終於進入了電廠,電廠的規模如此之大,氣勢如此之強,在我意料之外。電氣專業是電廠能源轉換的最後一站,在這裏,生產出來的電能一部分被源源不斷的輸送到電網上,一部分以廠用電的形式被用於廠裏。經過分組,我來到了電氣配電一班,主要負責將指標分配給各個機組,以及平時的設備檢修維護等等,師傅帶我們參觀了變電站,讓我們近距離觀看了斷路器,隔離開關等實物,課本上的東西終於變成了現實。電廠發出的電通過變壓器經過這裏送到京津唐的千家萬户的。

學生的實習報告 篇4

1、見習概括

這次很幸運的能有機會參加觀看微波站見習。,十月29號,學校安排我們班去xx微波站進行專業見習。是去觀看和認識廣播電視局微波站。讓我們對自己要學的專業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2、企業簡介

xx區廣播電視事業局做好廣播電視宣傳工作。自建立xx區有線電視網絡以來,經過多年的建設和投入,到XX年底全區農村有線電視網絡建設已架設光纜392.75杆.公里,入網用户5萬户,覆蓋人口26萬,形成了連接全區各個鄉鎮的有線電視傳輸網絡,在全省率先實現了以自然村為單位的真正意義上的有線廣播電視“村村通”和光纜聯網,為廣電事業的發展夯實了基礎。這次我們是來觀看廣播電視事業局的中繼站(微波站)。

3、見習內容

我們去觀看微波站裏面的設備的外形,性能,和作用。我們還聽了有關工作人員的講解有關內容,我們對什麼不瞭解的都提出了問題工作人員耐心的講解直到我們懂為止。讓我們瞭解到微波站一些基礎知識。

4、見習收穫

我們認識到了微波站是負責傳送微波信號。微波站利用微波進行通信,微波通信具有容量大、質量好並可傳至很遠的距離,可用於各種電信業務傳送,如電話、電報、數據、傳真以及采色電視等均可通過微波電路傳輸。因此是國家通信網的一種重要通信手段,也普遍適用於各種專用通信網。微波站是地面微波接力系統的終端站或接力站。接力站又可細分為分路站和中繼站。所屬學科:通信科技(一級學科);無線傳輸與接入(二級學科) 。為了很好地傳送信號,當時所有的微波站都選建在當地最高點,但微波站必須有很好的防雷系統。

5、見習總結

通過這次的見習讓我更瞭解了我的專業,認識到了將來我要學習的是什麼樣的知識,讓我更瞭解的.什麼是微波站,微波站的功能是什麼。我們看的電視是從哪裏轉接收過來的。看到微波站要建在這麼高的地方和看到工程量我覺得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工程,工作人員進駐了微波站。山上的生活枯燥又艱苦。每天,兩個人,輪流盯着機房裏監視器的屏幕,別人是看電視節目,看拍得好不好。他們關注的卻是屏幕有沒有閃,有沒有黑屏,信號質量怎麼樣,有沒有斷……在每個燈火輝煌的夜晚,當悠閒的人們坐在家中愜意地欣賞電視節目的時候,不知有幾人會想起,那些駐守在人煙罕至的微波站裏,辛勤堅守着寂寞崗位的廣播電視工作者們呢! 我覺得他們都是為了別人而奉獻自己的英雄。

學生的實習報告 篇5

人與環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人類總是在不斷地改造環境,創造不僅使用,而且美觀的環境空間。城市所意味的,不僅僅是建築、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構物的堆積,而藴涵着在諸多功能性設施及硬質景觀相伴下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從外在的視覺影像來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結構、天際輪廓、各色建築、街市設施、區域地標、開放的空間、植栽園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構成,然而這些都是城市人在選擇和被選擇的行為方式下形成的物質形態,其間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則、社會心理、人文情感及歷史滄桑。

20世紀著名的城市學和建築學學者劉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發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實現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種褒獎,那麼為城市的發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犧牲就將毫無代價。無論擴大的權力還是有限的物質財富 ,都不能抵償哪怕是一天喪失了的美、歡樂和親情的享受。” “當我們漫步於城市中時卻可發現這種現象是無初步在的,周圍的建築物彷彿能夠講話、能夠行動,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樣;而且通過城市的物質結構,過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決定、久已形成的價值觀念等,都繼續存活下來並且散發着影響。”

正是為了充分認識到城市環境與在建構城市環境的過程中人的作用,作為城市生態學的學習者,我們於20018年4月5日進行了一次位於北京西北郊的實習。

一、實習概況

我們於早晨8:00從北大逸夫二樓前出發,經過光華樓、圖書館、燕南園、李大釗銅像、蔡元培銅像,到達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魚,出北大西門,穿過蔚秀園、承澤園、海淀公園、柳浪莊、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帶,到達頤和園南如意門,觀看門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後從頤和園南如意門進入頤和園,到達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達萬壽山和東宮門,結束實習。沿途就綠化、建築等自然和人文景觀做了一定的調查,獲得了一定的資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結論。

二、實習內容及分析

1、關於一條有爭議的路

走進北大東門,可以看到的是一條寬闊筆直的大路。作為北大少有的幾條寬闊筆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條爭議頗多的路,路邊整齊的人工保養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現代化和國際化的全新的北大。這條路周圍集聚着北京大學比較現代化的建築羣——理科一號樓、二號樓、逸夫一樓、逸夫二樓、逸夫苑、理科教學樓等等。而在這條路的盡頭又是富有傳統韻味的仿古式樓羣。

很多人認為,路面的寬闊與筆直與周圍建築的仿古式屋頂不大協調。除了整齊的人工草坪,路的兩面是栽種得整齊得近乎過分的小樹,而路的盡頭則是生長多年的高大而遮蔭的大樹,不協調的感受更加強烈。

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謂的“視覺適應性”。在很多時候,我們很少考慮特定的環境,只是單純地去套用一種種看上去很好很先進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環境對建築等人為設施的特殊要求。

也許這也是規劃中的一個問題。就如同北大校園中隨處可見的新式建築與老式建築的交相輝映,也許不能算是完美的選擇。

2、校園裏的世外桃源——燕南園

燕南園是北京大學燕園眾多園林中較小的一個,園中只錯落着十幾幢精緻雅潔的二層小樓和平房小院,這裏是北大教授一個住宅區。人們常説,“北大的名教授不一定都住在燕南園,但燕南園住的都是名教授”。單説50年代,燕南園裏就住着馬寅初、湯用彤、周培源、馮友蘭、朱光潛、陳岱孫、侯仁之、林庚諸先生,後來又搬進來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執教燕京大學的時候也曾經在此生活過。這足以反映其內涵的深厚與文化積澱了。

燕南園中獨立的住宅模式正是老教授們學術研究的理想環境。正如一位老教授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指出,儘管略顯古老,自己也不會想到要去改變房子的老式格局,有一個原因是,儘管很多書都捐給了圖書館,家裏的藏書也導致裝修的不便。然而更加關鍵的一點——老房子的格局是一種可以使人安下心來讀書治學的環境。多年的積澱,已經使這個小小的園子充滿了書香之氣……

那麼,除了書香,對於久在這裏居住的人們來説,它又意味着什麼呢?

在實習過程中接受採訪的主要是60歲以上的老人,在這裏居住時間都超過了35年。他們普遍認為,燕南園有着良好的居住環境,首先它位於一個台地上,地勢比周圍都高,這是一個良好的地理環境。而其間各色的植物,又為園子提供了一個協調的生態環境。作為極具特色的住宅園林,燕南園吸引着各方來客,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師生還曾經在此寫生,研究其建築特色。

然而燕南園也有其不足之處。被採訪者普遍指出的有以下幾點:

其一是來遊覽觀光的人羣打破了原有的寧靜和潔淨,過路的汽車揚塵和製造噪音,給園內的環境帶來了很大程度的破壞。

其二是公廁的問題。公廁佔用的土地是過去孩子們的遊戲場,而由於疏於管理,公廁的建設不僅消滅了孩子的遊樂,也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其實在燕南園中,每户獨立的住宅中都有獨立的衞生設施,公廁的設立只是為園外小商小販提供了便利。作為北大校園中少見的幾個室外公廁之一,它的設立自然有其道理,然而選址在富有文化底藴和深厚內涵的燕南園,選址在老教授們讀書治學的燕南園,或許並不是很合理。

其三是辦公與住宅的矛盾。正如一位被採訪者指出,燕南園中有的住宅已經被學校劃歸某些行政機構,行政機構的辦公進一步打破了園子的寧靜,不能不引起深思。

燕南園的風韻,代表的正是北大風韻的一部分,是治學的風範和怡然的性情。它的完整,是北大的不可分割的一分。也許,它的寧靜不應該遭到打破和窺伺……

3、蘋果園的變遷——靜園草坪

著名的靜園草坪過去是一片蘋果園,作為草坪,它取代的是過去的東草坪的地位。曾經的東草坪就在現在的新圖書館的位置,它曾經是很為學生們所喜愛的一片浪漫草坪。有一名北大學生這樣寫道:“東草坪是北大老圖書館東邊的那塊地兒。這裏曾經是高曉鬆那幫拿把破吉它到北大糊弄小女生的主兒極盡能事的舞台,更是我們北大人讀書休憩的好地方。很多北大的情侶相識、相約、相戀在東草坪,他們對這塊草地的感情更深厚。……李嘉誠説:這塊地兒空着怪可惜的,我給你們點兒錢,再修半截圖書館吧。一年後,這裏再沒有一人一張報紙一本書的景象了,一座比最高人民法院還莊嚴肅穆的建築淹沒了本來該發生的好多故事。”

後經學生強烈要求,原先的蘋果園就被改成了草坪。草坪的浪漫又恢復了,然而那片校園中不可多得的果園卻永遠地失去了。多少總是有些可惜的。

兼容,或許真的很難。這些年來,北大為了接納越來越多的求學者,為了與國際接軌,很多原有的自然和人為的獨特的風景都只能讓位給新的建築,這引起了無數老北大人的感懷。而發展總是要有的,關鍵是怎樣發展,如何在適宜的地方做到寸土寸金地利用土地,而在另一些地方留下我們的驕傲。如果有一天,未名湖開始縮小,或者未名湖周圍矗立起了新式的建築,那才是我們真正的悲哀。

“一塔湖圖”並非北大的全部,北大的精神,很廣,北大的驕傲,就在於它所創造的文化,科學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4、匠心獨具——通向未名湖的小徑

北大的校園北部可以説是古韻十足,像中國的傳統園林,在優美的浪漫中又給人以思想和歷史的沉重感。“北大的生活更接近於傳統的文人士大夫。”一位總是喜歡留連於未名湖畔的清華學生説。這種文人士大夫氣,從那一條條通向未名湖的小徑也可以體現出來,它的廕庇和靜謐,構成了北大獨特的風景。

幽靜的小徑邊生長着各色的植物。引人注目的是雪松下的石頭,它獨特的用途使人耳目一新。松針下部的蠟質物是酸性物,下落到土壤中會使土壤受到酸化影響,土質變差,以至於到了颳風的時候會有塵土飛揚。而石頭可以防止揚塵,從而保證了這裏路面與空氣的清新與潔淨。

而路旁的傳統建築的大屋檐則為麻雀等鳥類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鳥鳴聲不絕於耳。在這裏,人與自然真正融為一體,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風景。

“走進北京大學校園,樹枝上、草地上、教學樓旁、圖書館前、未名湖畔、博雅塔頂……到處都可看到成羣的喜鵲以及其他各種飛禽,一派“校園處處聞啼鳥”的景象。

“19年前畢業於北大中文系的北大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張黎明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他上大學時就在校園內看到喜鵲,但沒有現在的數量多,初略估計多達數千只。現在,校園內不僅可以看到喜鵲,還可看到松鼠、刺蝟等多種野生小動物,未名湖上還飛來過白天鵝。講話間,記者不時看到喜鵲從他辦公室的窗前飛過。

“現在,北大校園已變成了各種飛禽和動物棲息的樂園。校園內遍佈了端莊濃綠的檜柏、蒼勁古樸的油松、華美高雅的白皮松、金黃富麗的銀杏楓樹等常綠樹和春秋色樹。據北大園林科調查,全校共有416株古樹,其中300年以上的有30棵,100年以上的有386棵。

”張黎明説:“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北大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逢節假日,到北大校園感受文化氛圍的各地遊客多達數千人。“

是的,在生態建設方面,我們的確在十分努力地做。就如我們後來在西校門,看到了一隻對人毫無恐懼的喜鵲。由衷的喜悦,升起……

5、未名湖的湖心島與翻尾石魚

湖光塔影,讓人留連忘返。未名湖景色出眾,已經成為北大風景的標誌。環湖的楊柳婀娜多姿,枝條低垂,温柔地拍打着水面,博雅塔的倒影在水中隱隱浮現。橫卧在湖中的有石舫,點綴着塔景的是湖中的小島。幽靜的湖心島是未名湖上的一顆珍珠。翻尾石魚,則是湖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從老師那裏,才知道了其背後的故事。小島原先是蘆葦等植物旺盛生長的優良環境,是一個生態極其協調的小環境,與翻尾石魚一道構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然而在百年校慶時,學校為了更好地進行介紹和説明,在小島上設立了一塊説明牌,由此吸引了大量遊客上島,人的影響使得蘆葦的生長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直到蘆葦完全從小島上消失。

好在學校已經認識到這點,今天看到的説明牌,已經從小島上轉移到湖邊。具有自恢復性的生態系統,在得到長期發展的條件後,應該可以恢復到原先的狀態。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重新擁有一個優良生態的小島,然而並非所有的錯誤都可以得到補救,有時候,一個不很英明的決定是可以造成很大的遺憾的。規劃的長遠性由此可見一斑。只願小島的故事能夠帶給我們一些啟示。

6、蔚秀園與暢春園

有着悠久歷史的燕園,是我們的驕傲。

“北京大學燕園校區,早在金代就成為京郊著名的風景區。到了明代,大規模構築園林,至清代成了封建帝王的“賜園”。民國期間成為燕京大學校園。校園的用地中包括了八個古園遺址,即“勺園”、“淑春園”、“鳴鶴園”、“鏡春園”、“朗潤園”、“蔚秀園”、“承澤園”及“治貝子園”等。在位置上與圓明園毗鄰,在內容、造園風格上與圓明園之萬春園中的若干園中園有類似之處。不同於宏麗的皇家園林,也有別於咫尺山林的私家園林而獨具一格。

熱門標籤